益血温经方--使用提示
调经种子第一方——温经汤(一)
调经种子第一方——温经汤(一)今天还是围绕一个方剂来讲,这个方剂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叫温经汤,出自于《金匮要略》。
咱们先来看一下原文: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则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
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
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
当以温经汤主之。
(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这一问一答,就是一个精彩的医案。
翻译成现代语言是这样的:一个50岁已经闭经的女性,病下利数十日不止,这里的下利是抄写错误,应该是下血才对。
闭经之后出现了什么问题呢,就是月经又来了,而且淋漓不断,持续很多天。
伴随有什么症状呢?傍晚发热,下午五点到七点觉得浑身燥热,还有小肚子不舒服,想小便、肚子胀,手掌烦热,手心温度高、嘴唇干燥。
因为什么导致的呢,这里的答复是带下病,年轻的时候流产过,有淤血残留在小腹,依据就是这个女性的嘴唇干燥。
用温经汤来治。
温经汤还能治女性小腹受寒导致的不孕、崩漏、月经过多和闭经。
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
用现代医学观点来看,这是一个绝经期由于卵巢萎缩、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月经紊乱,同时还伴有典型的更年期综合征。
那么讲这个方剂之前,咱们应该弄清楚一个问题,就是月经为什么会紊乱。
不把这一点弄清楚,是不可能讲好温经汤的。
好了,今天先做个铺垫。
正常发育的女孩子,会在14岁左右来月经。
那么来月经代表着什么?大家都知道,代表着能正常的受孕了。
当然现在普遍是提前了,之前见过一个小孩儿9岁就有月经了,这跟饮食有关,吃了太多雌性激素超标的食物。
主要是奶制品和肉类、转基因食品导致的。
比如牛奶,奶农为了多产奶,用给喂掺了雌性激素的饲料,那么产奶量是高了,但牛奶里的雌性激素含量也高了。
再比如海产养殖,也是存在滥用雌性激素的情况,为了催熟,让鱼长的快。
能不能避免食用这些食物呢?其实根本避免不了,除非什么都是自己养自己种。
那么早熟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是早衰,衰老会提前,这是自然界的必然规律。
温经汤的功效与作用
温经汤的功效与作用
温经汤是一种中药汤剂,根据中医理论配制而成,具有以下功效与作用:
1. 温经活血:温经汤中的药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从而达到温经活血的效果。
它可用于经血不调、痛经等症状的调理。
2. 消肿止痛:温经汤中的一些中药成分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改善经期腹痛、乳房胀痛等不适症状。
3. 调理月经:温经汤中的药材可以调理月经,对于月经不调、经量过多或经期延长等问题有一定的疗效。
4. 舒缓情绪:温经汤中的一些药材可以舒缓情绪,缓解经前症状如情绪波动、易怒等。
5. 增强免疫力:温经汤中的药材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需要注意的是,温经汤作为一种中药汤剂,在使用前应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根据个体情况合理选用,并按照医嘱正确使用,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或药物相互作用。
温经汤药物组成
温经汤药物组成温经汤是一种汤类药物,具有补虚益气、温暖经络的功效。
它的药物组成有红花、枸杞子、酸枣仁、熟地黄、雪梨皮、炒白术、黄芩、茯苓、桂枝、生薏仁、当归、白芍、附子和玄参等等。
首先,红花具有补虚益气、温经通络、疏肝解郁的功效。
它可以改善消化不良,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其次,枸杞子具有补益肝肾、益精明目、养血安神等功效。
它可以增强免疫力,调节免疫系统,抑制炎症反应,帮助更新细胞,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
第三,酸枣仁有补血清热,安神润肠等功效。
它可以提高免疫力,减轻支气管炎、皮炎和外伤痛症,帮助肝脏清除体内毒素,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心脑血管强度,延缓衰老。
熟地黄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功效。
它可以补血活血,清热消暑,止血化痰,活血化瘀。
雪梨皮具有清热解毒、明目降压、润肠通便等功效。
它可以润肠,增强肠道蠕动,保持肠道健康。
炒白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抗感染,护肝明目的功效。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抗菌抗病毒,减少身体疼痛,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黄芩具有清热解毒、抑菌作用,可以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
茯苓具有清热解毒、补血润肤的功效。
它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风湿性疾病,改善血液循环,延缓皮肤老化。
桂枝具有行气活血,温经通络、降火祛湿的功效。
它可以抑制炎症,改善血液循环,加强心脏功能,平衡血糖水平。
此外,生薏仁可以开窍清湿,帮助排除体内毒素,提高免疫力;当归具有补血润肤,驱寒补虚的功效;白芍可以清热解毒,降脂抗疲劳;附子具有行气活血、温经通络的功效;玄参可以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
以上就是温经汤药物组成的介绍。
温经汤不仅可以补虚健脾,温暖经络,而且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提高新陈代谢,延缓衰老。
因此,喝温经汤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和血脂,改善消化系统功能,调节免疫系统,保护心脏和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缓解疲劳,改善睡眠质量等。
妇科神方温经汤,温经散寒、养血祛瘀,痛经闭经、不孕肌瘤皆可调
妇科神方温经汤,温经散寒、养血祛瘀,痛经闭经、不孕肌瘤皆可调口唇干燥欠红润?皮肤干枯发黄发暗,缺乏光泽,或暗红,或见黄褐斑?手掌、脚掌有裂口?毛发易脱落、干枯、发黄、折断?指甲薄脆易折?这些都是“温经汤体质”的表现。
什么是温经汤体质?就是指一些具有类似外貌特征、性格、心理状态、特定症状、特定年龄的一群人,这种人用温经汤调理身体或治疗疾病多有良效,且常用常效,百益而无一弊。
温经汤体质表现体形瘦弱或中等,营养状态偏差。
舌质淡或淡暗,苔薄白。
身体虚弱,如精神萎靡不振、全身倦怠乏力、嗜卧失眠、气短懒言、语音低微、头痛头晕、星欲淡漠等。
怕冷,尤以腰以下冷,手足不温、胸背部常有冷感、腰腹冷痛,女性多在经期加重,喜温喜按。
胃肠功能较弱,如食欲不佳,或伴呕吐泛恶、大便偏稀或干结交替,或有浮肿、小便清长。
多妇科疾病,如阴道炎,阴道干枯瘙痒,痛经,月经周期不规律,白带多而清稀,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崩漏等。
温经汤是什么?温经汤出自医圣张仲景先生的《金匮要略》,由吴茱萸、麦冬、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共12味中药材组成。
温经散寒、养血祛瘀有神效,特别适合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证。
如虚寒性痛经、不孕、闭经、月经不调,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萎缩,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老年阴道下血,绝经前后诸证、产后诸证(包括习惯性流产),血管神经性头痛、睡眠障碍,十二指肠溃疡、慢性阑尾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冠心病、心肌梗塞、心悸等心血管系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手掌角皮症、手足皲裂、湿疹、荨麻疹、黄褐斑,慢性前列腺炎,睾丸炎、羊痿等。
温经汤方解懂中医的朋友应该能看出来,温经汤有当归四逆汤加吴萸生姜汤、麦门冬汤、胶艾汤、桂枝茯苓丸等的影子。
这是一剂针对内有虚、寒、燥证治疗的方子,可作为既有血虚,又有血瘀、血燥津枯,又有下寒等复杂病证的用方。
方中吴茱萸、桂枝共为君药。
治疗痛经----温经汤!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治疗痛经----温经汤!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温经汤组成: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功效: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主治:冲任虚寒,淤血阻滞证。
临床表现:漏下日久,月经提前或推后,或一月数行,经停不来,或痛经,小腹冷痛,唇口干燥,傍晚发热,手心烦热,也治女子久不受孕。
温经汤是治疗痛经具有非常有效的神奇效果的方剂。
主治的是有冲任虚损,虚寒、淤血阻滞在体内引起的痛经等一系列妇科疾病。
冲任就是指的冲脉和带脉。
冲脉和任脉起于人体胞宫,都与胞宫密切联系,冲脉出胞宫,其上行支与人体内的阳经相通,所以能够使冲脉之血得到温化,它的旁支又与胃经相通,所以能够得到为胃气的濡养。
它的下行支与肾经相通,又能够得到肾精的滋养,所以冲脉受到各种充养,能够保证胞宫正常的行经、孕育功能。
任脉循行,下出会阴,向前沿着腹部正中线上行到达咽喉部,再上行环绕唇部,然后分成两股分别延伸到眼眶下部。
任脉被古人称为“阴脉之海”,主人体一身的精、血、津、液。
起于胞宫,对胞宫起着滋润、濡养的作用,所以任脉冲盛,才能助胞宫发挥正常的行经、孕育功能。
所以冲任二脉对于维持胞宫的正常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旦各种因素导致冲任二脉失调,都能导致人体的胞宫受损,产生各种妇科疾病。
如果冲任受寒或者阳虚寒生,失去温养后那么脉中供养胞宫的血液便会产生血淤,血瘀气滞,胞宫失去濡养,则功能受损。
人体会出现月经不调甚至痛经、久不能孕育等病证。
寒性凝滞,收缩血管,不通则痛,所以会引起痛经。
气滞血瘀,人体内津液输布障碍,不能正常濡养全身,所以可能出现口唇干燥;气滞血淤,滞留不行,人体血液耗伤形成阴虚,所以可能出现阴虚发热,傍晚发热。
冲任不调,不能助胞宫维持正常的规律,所以可能会出现月经提前或者推后甚至崩漏。
虽然在症状上,人体会出现腹痛、口干、月经不调、午后发热等等寒热错杂的表现,但是本病的实质是冲任虚寒、淤血阻滞,所以在治疗上,要以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为主,而兼顾清虚热的方法。
活血温经汤配合温针灸治疗痛经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70 活血温经汤配合温针灸治疗痛经马宝金 李岩华256219山东省邹平县好生镇卫生院资料与方法110例患者中,年龄14.5~40岁,平均27.5岁;已婚80例,伴有慢性炎症53例,伴有各种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20例;病程0.5~6年,平均3.2年;未婚30例,病程3个月~5年,平均2.6年。
治疗方法:活血温经汤药物组成:熟地黄25g,当归12g,赤芍12g,川楝子12g,制香附15g,延胡索12g,党参15g,黄芪25g,丹参30g,炒小茴香15g,川牛膝10g 。
自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服用,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至月经干净为止。
配合温针灸:经期取足三里(双侧)、三阴交(双侧)、子宫(双侧)、气海、中极,实证加太冲、地机。
患者取仰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取1.5~2寸毫针,快速进针得气后把2~3c m 长的艾条段套在针柄上点燃,为防止烫伤,在针刺部位放纸垫待艾条燃尽凉后出针。
日1次,连续4/天,2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结 果110例中痊愈(行经前后或经期无痉挛性疼痛)84例,好转(小腹疼痛减轻)23例,无效(腹痛无改变)3例。
总有效率为97.3%。
讨 论痛经是由机体气血运行不畅,冲任二脉、胞宫经血流畅受阻,“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
故在治疗上以调理冲任气血、活血、温经散寒通经为主。
方中丹参养血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党参、黄芪补气温中,通经止痛;延胡索、制香附、川楝子、炒小茴香温下元,行气活血止痛;川牛膝活血通经,引诸药下行。
取足三里疏调脾胃经气而止痛;三阴交、关元统调经气通运下焦而温养冲任,太冲行气血而止痛,加艾条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通过温热作用起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寒止痛之功效。
针药共同达到温经脉,调虚实,和脏腑,使冲、任、胞宫气血流畅而达到止痛之目的。
妇人良方——温经汤
妇人良方——温经汤温经汤【组成】吴茱萸三两(9g) 当归二两(6g) 芍药二两(6g) 川芎二两(6g) 人参二两(6g) 桂枝二两(6g) 阿胶二两(6g) 牡丹皮二两(6g) 生姜二两(6g) 甘草二两(6g) 半夏半升(6g) 麦冬去心,一升(9g)【用法】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化冲服)。
【原文】《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2》“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有说为下血之误)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
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
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
当以温经汤主之”。
“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治崩中去血(子宫出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勿误方函口诀》“此方以胞门虚寒(子宫机能衰弱而寒)为目的。
凡妇人血室虚弱(子宫机能虚弱)、月水不调、腰冷腹痛、头痛、下血,有种种虚寒者用之。
”【应用】用于气血虚弱(元气衰弱,贫血),带有寒象之妇科诸病。
本方主要用于月经不调、经量很少、带下、子宫出血、阴道不定期出血、血脉症、更年期障碍(头晕眼花手足发冷者)、子宫发育不全、不孕症、习惯性流产、神经症、冻疮、干癣、手掌角化症、手掌烦热或干燥等;其他如下利,经期下利者,上颚窦化脓症、阑尾炎等亦可应用。
【方解】虽为芎归胶艾汤之附方,更含有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等方意。
当归、芍药、川芎治血虚贫血;阿胶、麦门冬润血之燥;人参、甘草补血之虚;吴茱萸、生姜、桂枝去寒而温养周身;半夏治带下又止呕逆,与麦门冬合之降逆,引上冲之气下行;牡丹皮有去下腹瘀血之功。
诸味相伍,去寒冷,补气血,治诸症。
【经方家治验】(1)倪海厦医师经常应用次方治疗不孕,而且笑言服此药助孕多生男。
另外倪老师多次强调如果备孕的孩子为家中长子,还需在住所东宫(按《易经》八卦所述“震为雷”,长子位)有房间有床,实在条件不具备也可在正东位放置一张小床来迎接长子到来。
温经汤---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温经汤---温经散寒,养血祛瘀温经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吴茱萸9g 当归6g一川芎6g 芍药6g 人参6g 桂枝6g 阿胶6g 牡丹皮6g 生姜6g 甘草6g 半夏7.5g 麦门冬15g 上]2味,以水1000ml,煮取300ml,分3次温服。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主治] 主证: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月经不调,或经来过多,或前或后,或崩漏不止,或一月再行,唇口干燥,暮即发热,手心烦热,腹满,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或弦涩。
副证:小腹冷痛喜热熨,漏下暗黑有块,块去则痛止血止,淋漓而量少,少腹里急,或伴有刺痛、拒按。
(临证加减) .1.子宫虚寒,少腹冷痛者,肉桂易桂枝,去丹皮、麦冬,加艾叶、橘核、荔枝核、小茴香,以散寒止痛。
2.气滞者,加香附、莱菔子、乌药,以理气止痛。
3、经血紫块,去阿胶,加桃仁、泽兰、红花,以活血化瘀。
4.漏下色淡,淋漓不止者,加熟地、杜仲、续断、狗脊,以补肝肾。
5.阴虚内热,去吴茱萸、桂枝、生姜、半夏温燥之味,酌加生地、地骨皮、桑白皮、女贞子、旱莲草,以滋阴清热。
6.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黄芪,以益气补虚。
7.经寒血虚不孕,加熟地、青皮各6g,香附6g,每次经期来潮开始服药,每日1剂,服至经期结束为1个疗程。
连用3— 6个疗程,较易获效。
8.谈温经汤的方义:历代医家多认为此方为温暖经寒而设。
文中认为“温”不当“热”讲,应该当“和”讲,是温和经水的方子。
治妇女半产漏下等证如神。
从药物结构分析,吴茱萸、桂枝、生姜以温寒通气为主,阿胶、麦冬、丹皮、当归、川芎、芍药润燥补血,参草甘温扶正,半夏调和阴阳。
本方集温、润不同药,阴阳兼顾,故寒者温而燥者润,瘀者行而不断。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0,(3)123 9.加减温经汤治疗崩漏:本方用党参、麦冬、鹿角霜、鸡冠花各log,当归、清半夏、丹皮各6g,川芎、肉桂、吴茱萸、炙甘草各3g,白芍12g,阿胶15g(烊化)。
随证加减,水煎服,每日l剂。
温经汤的配方倪海厦
温经汤的配方倪海厦温经汤的定义温经汤,是一种由著名中医学专家倪海厦创制的传统中药配方。
该配方温补阳气,有助于调理体内阴阳平衡,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寒症、阳虚引起的寒症、肾阳虚等症状。
温经汤的配方组成1.黄芪:30克2.狗脊:15克3.当归:10克4.川芎:10克5.生姜:3片6.红枣:6枚7.麦冬:15克8.人参:10克9.蜂蜜:适量温经汤的煎服方法1.将以上中药材洗净备好。
2.将黄芪、狗脊、当归、川芎、生姜放入煲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
3.加入红枣、麦冬、人参,再煎煮20分钟。
4.待药汁煮浓后,过滤出药渣,留下药汁。
5.滴入适量蜂蜜调味,搅拌均匀。
6.温服,分两次服用,早晚餐后温饮。
温经汤的药效作用1.黄芪:补中益气,固表止汗,益肺脾,祛痰化湿。
2.狗脊:温中散寒,通经活络,舒筋活血。
3.当归:活血调经,补血养颜,和血帮胎。
4.川芎: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开窍醒神。
5.生姜:辛温散寒,解表发汗,理气和胃。
6.红枣:补气养血,健脾益胃,生津止渴。
7.麦冬:滋阴润肺,生津止渴,清心安神。
8.人参:补气益阳,健脾祛湿,提神醒脑。
9.蜂蜜:滋阴养血,润燥止渴,和药助化。
温经汤的适用人群1.阳虚引起的寒症,如手脚冰冷、面色苍白。
2.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
3.经期不调、痛经、不孕不育等妇科疾病患者。
温经汤的注意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慎用。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酒、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3.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过量或连续大量使用。
温经汤是倪海厦创制的中药方剂,用于调理体内阴阳平衡、散寒温经。
在使用前应充分了解其成分、配方及服用方法,遵循中医理论和医师建议,以达到最佳效果,但使用过程中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温经汤的功能主治是什么呢
温经汤的功能主治是什么呢温经汤简介温经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剂,具有温通经络的作用。
它由多种中草药组成,经过科学的比例配置而成。
温经汤在中医临床应用中主要用于治疗寒凉症候,通过温热的作用来调节体内阳气,改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温经汤的功能主治。
温经汤的功能温经汤具有以下主要的功能:•温通经络:温经汤中的中草药能够温热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气血运行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疾病。
•暖宫调经:温经汤可以温热子宫和盆腔,提高子宫的温度,促进子宫内膜的正常脱落和排出,从而调节月经,治疗月经不调的问题。
•缓解寒痛症状:温经汤中的中草药能够温暖体内寒凉的感觉,缓解寒性疼痛,例如寒热循环引起的关节疼痛、寒凉引起的腹痛等。
•提升免疫力:温经汤中的中草药具有提高身体免疫力的作用,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力,增强抵抗力,预防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温经汤的适应症温经汤主要适用于以下症状和疾病:1.寒凉症候:如血寒、寒热循环引起的关节疼痛、手脚冰冷等。
2.月经不调:如经期过多、经期延长、经期缩短等。
3.宮寒不调:如不孕症、习惯性流产等。
4.寒疝痛:如寒湿腹痛、寒疝腹痛等。
温经汤的注意事项在使用温经汤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用药适量:在使用温经汤时,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来使用药物,不要超量服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注意禁忌:温经汤是通过温热作用来调节体内阳气的药物,因此孕妇、体内有热证的患者、高血压患者等禁忌使用。
•配合饮食:在使用温经汤的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过食寒凉的食物,可适量食用温热的食物,如姜、葱、桂皮等。
温经汤的使用方法温经汤的使用方法是口服,一般建议使用煎煮的方式,将药物加水煎煮,滤去渣滓后取汁液喝服。
使用剂量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一般每次服用10-30ml 左右,每天服用2-3次。
温经汤的疗效评价温经汤在中医药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疗效,通过温热作用来调节体内的阳气,改善血液循环和月经调节等问题。
温经汤方剂歌诀
温经汤方剂歌诀
古代医学中,温经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方剂。
它有温经通络、散寒除湿的功效,一般被用来治疗肌肉关节疼痛、痛经、寒性腹痛等常见疾病。
以下是一段关于温经汤方剂的歌诀:
温经汤,十味药,人参当头第一调。
桂草干姜相辅,红枣芪香是后投。
香附白芍名副其实,炙草附子加温力。
当归熟地加味多,寒湿体质拥抱它。
上述歌诀可以让我们一口气记住温经汤的十个药材:人参、桂枝、干姜、红枣、黄芪、附子、白芍、香附、熟地、炙草。
这十种药材的组合,可以发挥协同作用,起到增强温通散寒的功效。
人参是温补药中的上品,具有强壮养气、益精生髓的功效。
桂枝和干姜则是温经祛寒的经典配伍,可以提高体内的气血循环,促进热量的产生,有助于消除寒气。
红枣、黄芪、炙草等草药则有益气养阴、调和脾胃的作用,可以帮助身体吸收养分,补充体力。
而白芍、香附两味中药,则可以有效地改善气血不畅、经络阻塞的情况,促进气血的流通,从而缓解肌肉和关节疼痛的症状。
最后,附子是温经汤的关键药材之一,其主要功效是利湿温通,加强温散寒的效果。
当归和熟地等草药,则可以进一步加强补气养血、调和阴阳的功效。
总之,温经汤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具有温经散寒、增强体力、缓解疼痛的功效。
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掌握剂量和范围,避免出现不适情况。
同时,对于不同的体质和疾病,其配伍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选择。
温经汤加减治痛经之经验
温经汤加减治痛经之经验笔者在2002年至2013年十余年期间,根据经验用古方温经汤加减治疗寒凝之痛经,效果显著。
现讨论如下:标签:温经汤;痛经;经验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1.1.1中医诊断标准中医中“痛经”是妇女在月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及腰骶部剧烈疼痛,严重者伴恶心、呕吐、腹泻,甚至昏厥,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者。
其病机为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笔者论述的是因精神因素、自身免疫力低下时被冷水、污水浸湿下体及下部感寒、过食寒凉生冷食物、久居阴湿地,致寒湿侵入胞宫影响气血运行,形成月经排出困难从而引起小腹部疼痛。
其主证为:经前、经期小腹疼痛而冷,得热痛减,经行不畅,经色暗赤,经质稀薄,混有血块,舌边紫,苔白润,脉沉紧。
1.1.2西医诊断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
经过详细的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發性”又称“功能性”痛经。
下面讨论以原发性痛经为主。
继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子宫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
以妇科检查、B超、腹腔镜可排除继发性痛经。
1.2治疗方剂温经汤加减《温病条辩》1.2.1方药组成:当归15ɡ 炒白芍15ɡ 川芎6ɡ 潞党参20ɡ 莪术10ɡ 肉桂(后下)5ɡ 丹皮15ɡ 川牛膝15ɡ 炮姜6ɡ 吴茱萸5ɡ 炙甘草5ɡ1.2.2加减法月经量多者:去牛膝莪术,加艾叶炭15ɡ;腹痛拒按,时有暗红血块者,加生蒲黄15ɡ 炒五灵脂10ɡ;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9ɡ,厚朴6ɡ;形体寒甚者,加制附片6ɡ;伴胸胁乳房胀痛者,加柴胡6ɡ 青陈皮各6ɡ 橘核9ɡ 香附9ɡ1.2.3用法一般在月经来的前3天开始煎服,经净则停。
每日一剂,一日二次。
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三个疗程后进行治疗观察。
2、结果2.1 疗效评定标准临床观察效果好,副作用少。
具有温经散寒,祛湿化瘀,止痛之功,能调节人体内分泌的作用。
国医经典解读第12讲千古妇科神方——温经汤
国医经典解读第12讲千古妇科神方——温经汤现代女性因为生活作息颠倒,又经常吃寒凉生冷之物,特别是那个很统一的口号:“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导致温经汤症一抓一大片,多数伴有经水不调久不受孕等症,还有另外一个新潮思想,众多女性患上妇科病便求助于西医,各类消炎药激素不停地用,踏上漫漫求医不归路。
很多人备孕一年甚至多年不怀,吃温经汤几个月怀上。
连患者自己都觉得惊奇无比。
她们甚至会觉得,“原来我没问题,只是时机没到。
”所有的经典都是无需解说,只需证明。
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促进性腺激素对催乳素释放激素的敏感性,促进性成熟,促进排卵,提高机体机能,改善子宫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等功能。
其促黄体成熟功能大过克罗米芬(很多妹妹经常吃的一种促排西药激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临床上温经汤还是是美容方,也是美手方,温经汤能够还女人的美丽,让她变得滋润,肤色可以红润,体态可以丰盈。
是东方的天然的雌激素。
经方里蕴含着怎样的机理和能量呢?《金匮要略》: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
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
当以温经汤主之”。
理解这段古文条目:中年以后呢,病有下利啊,这个下利是什么?不是拉肚子,这是下血不止,流血没有停止,更年期到了,结果还流血,应该停啦,还是有月经,数十日不停止,不断地来。
“暮即发热”,到了傍晚黄昏的时候就发热,“少腹里急,里急后重,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张仲景说,这个病呢属于带下的病,为什么?就是过去可能有流产过,或有淤血在少腹没有去。
为什么呢?看她唇口干燥,唇口干燥我们知道身体里面肯定有些淤血呆在里面,加上下元亏虚肾阳不足,血脉不能滋养上焦,老百姓说的阴虚,手脚可能凉,但有时候可能反而是感到掌心很热,那我们要把它治疗,温经汤适合;组方:吴茱萸10-20克(很苦)当归6-12克川芎6-12克白芍6-12克党参6-12克桂枝尖去皮6-12克(同时加紫油桂6-15克)阿胶6-12克干姜12-18克丹皮6-12克甘草6-12克半夏9-15克麦门冬12-24克;加红枣15-30克,味道会好些。
温经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温经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正宗配方组成剂量】吴茱萸9克,当归6克,川芎6克,芍药6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6克(烊化),生姜6克,丹皮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冬9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方歌速记歌诀】温经归芍桂萸芎,姜夏丹皮又麦冬,参草扶脾胶益血,调经亦可治崩中。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主治】冲任虚寒,瘀阻胞宫证。
漏下不止,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两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干口燥,少腹里急,腹满,舌质黯红,脉细而涩。
亦治妇女久不受孕。
【加减】若少腹冷痛甚者,去丹皮、麦冬,加艾叶、小茴香,或以肉桂易桂枝,以增强散寒止痛效果;少腹胀满属气滞者,加香附、乌药以行气止痛;漏下色淡不止者,去丹皮,加艾叶、熟地以温经补血止血;经血色紫黯,血块多者,去阿胶,加桃仁、红花以增强活血祛瘀之功;如阴虚内热明显,去吴茱萸、生姜、半夏,加生地、女贞子、旱莲草,以补益肝肾之阴;子宫虚冷,瘀阻胞脉,婚久不孕,证见月经后期,量少,或月经稀少,色黯淡,少腹冷痛,喜温,畏寒肢冷,性欲淡漠,可加鹿角霜、仙茅、仙灵脾、巴戟天、益母草等,以温补肾阳。
【方论】方中吴茱萸辛苦而热,入肝胃肾经,辛能行气以北痛,热能温经以祛寒,故能散寒止痛;桂枝辛甘而温,能驱散寒邪,通行血脉,两药合用,温经散寒,通利血脉之功更佳,共为君药。
当归辛甘温,既能补血活血,又善止痛,为妇科调经要药;川芎辛香行散,既能活血祛瘀以调经,又能行气开郁以止痛;芍药生血活血,缓急止痛,三药合用,活血止痛,养血调经,为臣药。
阿胶甘平,能止血祛瘀,养血滋肾;麦冬甘苦微寒,养阴生津,退虚热,二药合用,养阴润燥而清虚热,并制吴萸、桂枝之温燥。
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入心肝肾经,长于凉血散血,合桂枝、川芎,可助祛瘀之力,合麦门冬则清血分之虚热与瘀热。
摄血者气也,生血者脾也,故用人参、甘草益气健脾;生姜、半夏和胃运脾,与参、草相合,调补脾胃,既滋生血之源,又达统血之用。
李冠杰常用经方使用攻略二
李冠杰常用经方使用攻略二常用经方的使用攻略李冠杰2019年11月23日我们今天接着上一周的内容往下讲。
我们讲的因为全是临床当中的一些经验,有一些初听跟原文有一些出入,这是很正常的。
因为我们现在讲的不是原文。
并且我们也不是讲完之后就让大家对这些经方用的都很有数了,用的很娴熟了,目的不是这样。
我们的目的是给大家做一个简介,随时都是跟临床联系起来的。
今天的内容有点多,要把剩下的常用方剂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今天讲里证这一部分。
方剂这么分类是不好分的,比如桂枝人参汤,在里证里边应该有它,在表证里边也应该有它。
我们现在在临床辩证当中,它更贴近哪一部分,我们就把方剂放在哪一部分。
甚至有的主证不在这一经里边,有的方剂也放在这儿,是有特殊用意的。
咱不是讲方剂分类,所以不做那么严格。
里证这一部分,我们先说一个特殊的方剂。
从以前的医案当中,你会发现这个方剂的应用率不是很高,但是我在临床当中体悟,和一些同道朋友或学生,在临床当中逐渐发现这个方剂在临床确确实实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方剂。
就是吴茱萸汤。
我们先简单说一下里证,在表证、半表半里证、里证,也包括血证、水证、气证这六大类疾病里边,里证在治疗意义上说,应该说是最重要。
不管是人患了什么样的病,只要存在里证,你在治疗的过程当中你就不能忽视。
原则上说,经方是有是证用是方,你只要是有这个证,你就应该用这个方子。
但是这里边有一个轻重的区别。
我用一个临床当中常碰到的具体事例来说明这个情况。
比如说,现在我们面前有一个患者,我们全面辩证完了之后,他是一个葛根汤合上四逆散合上理中汤(丸),他是这么一个方证。
在这个方证里边,你要是全部都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你要先用葛根汤,那就是绝对的错误,错了以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你治了以后,他会给你出乱子,病越治越重。
也许服完药以后发点汗,短时间内体温低一点,会舒服一点,但是后来又不行了,这是常见的一种。
另一种情况,就是发了汗之后,他确实好了,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温经汤的妙用
温经汤的妙用因为本人略懂一些医术,所以身边很多小伙伴会经常找我咨询一些身体问题。
有好多小伙伴来是帮她们的妈妈咨询的,这些妈妈们大都是更年期的妇女,她们都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月经来了走不了,总是有一点点挥之不去,搞得人心烦意乱,身心疲惫。
去找西医治疗,总是打止血针止住好了一阵又犯,治标不治本。
出现上述的症状,可能是这些妈妈们年轻的时候坐月子没有坐好或是生育、流产过多,平时生气过多、作息饮食不好等原因造成的。
这些妈妈们体内有很多的淤血堵在子宫里导致新的血进不去,治疗这类问题关键是先止住流血治标,然后是活血化瘀治本。
《金匮要略》里面的温经汤就是为了治疗这类问题而生。
下面我简单教大家怎么使用这个温经汤治疗月经过期不止、血崩、月经不调和久婚不孕。
原文如下: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
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
当温经汤主之。
温经汤方吴茱萸三两,当归芎穷芍药人参桂枝阿胶丹皮生姜甘草各二两,半夏半升,麦门冬一升,右十二味,以水一斗,煑取三升,分温二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治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温经汤转化现在的剂量大概是:吴茱萸三两(9g) 当归二两(6g) 芍药二两(6g) 川芎二两(6g) 人参二两(6g) 桂枝二两(6g) 阿胶二两(6g) 牡丹皮去心,二两(6g) 生姜二两(6g) 甘草二两(6g) 半夏半升(6g) 麦冬去心,一升(9g)原文的中的下利不是指拉肚子而是指流血不止,十多天都止不住血。
为什么会出现的问题,张仲景说这是过去这个太太小姐可能有流产过,或有淤血在少腹没有去掉。
为什么呢?因为患者唇口干燥,唇口干燥我们就知道身体里面肯定有些淤血呆在里面。
为什么叫温经汤?因为这个汤药药性很温,它能够调理月经,让月经变成正常。
下面就原方的使用做简单的介绍:1,患者流血不止很严重的时候,可以把阿胶的剂量用到20克,往往一剂药就止住血了。
温经汤(《金匮要略》)
温经汤(《金匮要略》)温经汤(《金匮要略》)吴茱萸三两、当归二两、川芎二两、白芍二两、人参二两、桂枝二两、阿胶二两、丹皮二两、生姜二两、甘草二两、麦冬一升(去心)、半夏半升,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以上的用量为汉剂。
我在临床上使用本方时,常将用量改为:吴茱萸9克,当归6克,川芎6克,白芍9克,党参6,9克,桂枝9克,阿胶6克(烊化),丹皮6,9克,生姜6克,甘草5克,麦冬6,9克,半夏6,9克。
水煎服。
本方功能温经散寒,养血暖宫。
主治妇人子宫虚寒,久不受孕,以及月经不调,或赶前,或错后,或经来过多,或逾期不潮。
兼治漏血不止,下午低热,手心烦热,少腹里急,唇口干燥,以及年过50,月经仍来潮等症。
凡血分虚寒而经血不调者,皆可用以治疗。
方中以吴茱萸辛热温中,疏肝燥脾,暖冲脉,祛里急,善治下腹疼痛为主药。
辅以归、芍养血调血;川芎血中气药,升阳开郁,行血活瘀;人参补脾肺之气,以助生化气血;桂枝温经通脉,配白芍能调和营卫缓急定痛,配吴茱萸温经散寒。
又以丹皮泻血中伏火,通脉祛瘀;麦冬清心除烦,润肺化痰;阿胶养肝滋肾,止血祛瘀;半夏和胃健脾下逆气,止呕烦,甘草补脾胃,泻心火,共为佐药。
以生姜辛温行阳,宣行经络为使药。
我曾用本方去人参、半夏,加川断炭15,30克、赤石脂12克(先煎)、艾炭30克,水煎服,治疗妇女年已50多岁,月经仍来潮,且量多。
经服上方3剂即减少,7剂即愈。
为了巩固疗效,又将汤药方3剂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1丸,每日2,3次。
追访10余年未犯崩漏症。
也曾用本方去人参、半夏、麦冬,加炮美5克、紫石英12克(先煎)、香附9克、紫肉桂5克,治疗青中年妇女子宫寒冷、月经不调、久不受孕之症。
本方与《校注妇人良方》温经汤(当归、川芎、芍药、桂心、莪术(醋炒)、丹皮各1.5克,人参、牛膝、炙甘草各2克)比较;《金匮》温经汤偏于暖肝养血而温经散寒,调经、补血、止漏的效果比较好;《良方》温经汤偏于暖肾、活血而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除血室寒凝,效果较好,临床使用时用量可适当加重些。
温经汤详解
温经汤详解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
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
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
当以温经汤主之。
(《金匮要略》第二十二篇)【方剂歌诀】温经汤用吴萸芎,归芍丹桂姜夏冬,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温经汤组成】吴茱萸10g,当归6g,川芎6g,人参6g,桂枝6g,阿胶6g,丹皮6g,甘草6g,生姜6g,半夏6g,麦冬15g,赤芍6g。
【煎服方法】水浸20分钟,煎30分钟,约600ml,阿胶溶化兑入,分早、午、晚3次服。
【主治】瘀血在少腹,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心烦热,唇口干燥,及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崩中去血,或月经过多,或至期不来。
【加减】1、无暮热、手心烦热者,减丹皮。
2、唇干口燥、舌红少津者,加生地。
3、血暗杂块者,加三七。
4、腰酸痛者,加杜仲、续断。
【禁忌】1、血热致月经量多者,忌之。
2、肝郁,痰湿致经行后期者,忌之。
【类方】1、芎归胶艾汤:同可治腹痛、下血。
不同者,芎归胶艾汤所治之腹痛,下血,因血虚而起,故多用于妊娠下血、半产后下血。
2、当归芍药散:同可治腹痛。
所异者,当归芍药散证血虚、水湿相兼,方中芍药用量一斤,可知急痛较甚也。
3、小建中汤:同可治腹痛。
不同者,小建中汤证之腹痛,属脾胃虚寒,必有喜温、喜压等中虚证状。
4、桂枝茯苓丸:同可治腹痛、下血。
不同者,桂枝茯苓丸证以瘀血内蓄或癥痼为主,而气血虚损不著者。
【临床运用】1、崩中下血,或月经来过多及过期不来者。
(《千金方》)2、治冲任虚损,月候不调。
或来多不断,或过期不来,或崩中去血、过多不止。
又治曾经损妊,瘀血停留,少腹急痛,发热不利,手掌烦热,唇干口燥,及少腹有寒久不受胎。
(《和剂局方》)3、此方以胞门虚寒为目的,凡妇人血室虚弱,月水不调,腰冷腹痛,头痛下血,有种种虚寒候者。
(《皇汉医学·方函口》)4、痛经。
伴出冷汗,下腹凉,喜按喜温,苔薄白,脉沉细。
温经汤的组成,方歌,加减运用
温经汤的组成,⽅歌,加减运⽤温经汤出⾃《⾦匮要略》【组成】吴茱萸三两(9g) 当归⼆两(6g) 芍药⼆两(6g) 川芎⼆两(6g) ⼈参⼆两(6g) 桂枝⼆两(6g)阿胶⼆两(6g) 牡丹⽪去⼼,⼆两(6g) ⽣姜⼆两(6g) ⽢草⼆两(6g) 半夏半升(6g) 麦冬去⼼,⼀升(9g)【⽤法】上⼗⼆味,以⽔⼀⽃,煮取三升,分温三服(现代⽤法:⽔煎服,阿胶烊冲)。
【功⽤】温经散寒,祛瘀养⾎。
【主治】冲任虚寒,瘀⾎阻滞证。
漏下不⽌,或⾎⾊黯⽽有块,淋漓不畅,⽉经不调,超前延后,或逾期不⽌,或⼀⽉再⾏,或经停不⾄,⽽见傍晚发热,⼿⼼烦热,唇⼝⼲燥,少腹⾥急,腹满。
⾆质黯红,脉细⽽涩。
亦治妇⼈宫冷,久不受孕。
【⽅歌】温经归芍桂萸芎,姜夏丹⽪及麦冬,参草扶脾胶益⾎,调经重在暖胞宫。
【⽅解】本⽅证因冲任虚寒,瘀⾎阻滞所致。
冲为⾎海,任主胞胎,⼆脉皆起于胞宫,循⾏于少腹,与经、产关系密切。
冲任虚寒,⾎凝⽓滞,故少腹⾥急,腹满,⽉经不调,或久不受孕;若瘀⾎阻滞,⾎不循经,或冲任不固,则⽉经先期,或⼀⽉再⾏,甚或崩中漏下;若寒凝⾎瘀,脉经不畅,则⽉经后期,甚或经停不⾄;瘀⾎不去,新⾎不⽣,不能濡润,故唇⼝⼲燥;⾄于傍晚发热、⼿⼼烦热为阴⾎耗损,虚热内⽣之象。
本⽅证虽属瘀、寒、虚、热错杂,然以冲任虚寒,瘀⾎阻滞为主,治当温经散寒,祛瘀养⾎,兼清虚热之法。
⽅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且吴茱萸功擅⾏⽓⽌痛,桂枝长于温通⾎脉,共为君药。
当归、川芎活⾎祛瘀,养⾎调经;丹⽪既助诸药活⾎散瘀,⼜能清⾎分虚热,共为⾂药。
阿胶⽢平,养⾎⽌⾎,滋阴润燥;⽩芍酸苦微寒,养⾎敛阴,柔肝⽌痛;麦冬⽢苦微寒,养阴清热;三药合⽤,养⾎调肝,滋阴润燥,且清虚热,并制吴茱萸、桂枝之温燥;⼈参、⽢草,益⽓健脾,以资⽣化之源,阳⽣阴长,⽓旺⾎充;半夏⾟开以通降胃⽓,不仅和胃安中、散结,⽽且与参、草相伍,健脾和胃,以助祛瘀调经;⽣姜既温胃⽓以助⽣化,⼜助吴茱萸、桂枝以温经散寒,以上均为佐药。
妇科圣方温经汤,补气补血,活血化瘀,被称为“妇人第一方”
妇科圣方温经汤,补气补血,活血化瘀,被称为“妇人第一方”天下“妇人第一方”温经汤吴茱萸三两,当归、芎䓖、人参、桂枝、阿胶、生姜、牡丹皮、甘草各二两,半夏半升,麦门冬一升。
我们先看这个方子的方解和方意。
我画了一个图,把各药物归类,你看的就非常明白。
我们解读这个方子: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生姜二两,如果有大枣的话,我们就是原方的桂枝汤。
原方桂枝汤桂枝、芍药各三两,这里桂枝、芍药各二两,这个无所谓,这个是因人而异,在这儿就写了二两,我们就按二两,桂枝和芍药等量的,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就是标准版的桂枝汤。
因虚,什么虚?气虚了,大枣的营养可能就差一点了,我们就用上人参,人参是补气的,补什么气呢?人参是补阳气的,补元气的。
什么叫阳气,在伤寒论里头,就是我们的津液。
人参这味药,在古代的时候都是野人参,最好的就是山西上党地区的人参,但并不是我们现在叫的党参。
山西上党地区的人参早就绝了,它是补阴的,阴中有阳,阳寓阴中,这样的人参,是凉的,我们含在嘴里头,觉得能补元气,口不渴,津津玉液。
我们当下的人参没有这个功能了。
我们当下一般的就用党参补补气,补气的作用大,补津液补能量的作用就小了。
到底是补什么气呢?元气还是阳气,还是胃气呀?从微观上看,人参是振奋细胞机能的,人体粗分可以分为六大类细胞,我们通俗点讲,人参是能够补充人体无氧状态下细胞的机能的,或者是振奋这一部分细胞机能的,而黄芪是能够振奋有氧状态下细胞的机能的。
血虚,当归,帮合营的芍药合血,接着补充血容量,把三焦里的组织液往血管里合,血仍然不够,用阿胶,直接补充血容量,都是围绕着血容量来进行的。
要把血行起来,用川穹。
但是我们要有淤血怎么办呢?就用丹皮。
标准的说法,丹皮是调理血管壁的,消炎的。
丹皮,我们中医叫活血化瘀,但是,不能仅仅用活血化瘀来理解它,它的作用靶点是血管壁发炎了,太通透了。
我们在经方扶阳体系里头,对每一味药应该有更精细的解读,要不丹皮你不会用,丹皮是在我们血管壁通透性太好的时候,也就是血管壁发炎了,有渗出,有脓肿,有血液渗出,老是流血,这个时候用丹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益血温经方的使用提示
一、益血温经方的产品介绍
【药品名称】益血温经方
【性状规格】饮片,袋装。
【主要成分】当归、川芎、地黄、益母草、川楝等多味天然苗岭药材。
【功能主治】痛经。
【用法用量】将方中药材置于砂锅内,加水1500毫升左右浸泡20分钟,然后直接煎煮。
先以大火煎至水沸后,再以小火煎30分钟即可服用。
一日一付,每日三次,十付一疗程。
【注意事项】1、饭后服药,汤药冷后加温即可服用;
2、服药期间忌食辛辣、肥腻、生冷之物,注意保暖;
3、需按时按疗程服用汤药。
二、益血温经方的功效及作用
(一)寒证治则:血得寒则凝,寒者宜温宜散
主症: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如喝热水或敷热毛巾、热水袋,疼痛稍缓),月经色紫暗或有小血块,伴有面色青白,四肢寒冷不温,舌黯,苔白,以小腹冷痛、肢冷畏寒为主。
益血温经方之寒证主方:温肾和胃理气散寒温经脉逐寒湿
益血温经方之寒证主方,即用温煦理气之药,共奏温经散寒止痛,温里化瘀,燥热化湿之功,能有效改善畏寒怕冷、小腹冷痛剧烈、经行不畅、血块淤堵等症状。
胞宫之血因人体体质偏寒,血液运行不畅,易凝结成块淤堵成痛。
本方补阳固本,行气活血,使经血得温而畅行,再无血凝不通之痛,有效根治由寒凝血瘀导致的痛经病症。
(二)热证治则:热迫血妄行,热者清之凉之
主症: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或胀满不适,有灼热感,或痛连腰骶,平时小腹偶有疼痛,经期加剧,经血量多或经期长,色暗红,质稠或夹有较多黏液,平日带下量多色黄或有秽臭,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
益血温经方之热证主方:滋阴降火疏散风热清热凉血
中医认为:外感湿热之邪,或肝火郁热,流注冲任,阻滞气血,导致经行不畅,腹痛甚剧,湿热内盛,带下黄臭。
益血温经方治疗痛经热证,采用热病冷治之法,清热凉血,引血归经,固冲止带,能达到养元阴而熄内火,宁心神而无烦忧,凉血以止痛之奇效。
(三)虚证治则:气血不荣,不荣则痛,虚者宜补宜培
主症:一般在月经前持续到月经干净后,也有月经干净后出现腹痛,小腹松软喜按,经量少,舌淡。
偏血虚,则面色萎黄、心悸、脉细弱;偏肾气不足,则腰酸,四肢冷,脉沉涩或弱;偏脾胃虚弱,则体倦乏力、便溏、浮肿、脉濡缓。
益血温经方之虚证主方:补气生血养血益营扶元益气
虚证多因素体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经行后血海空虚,冲任失养,所以月经干净后出现腹痛,所谓“不荣则痛”,益血温经方之虚证主方,针对“不荣则痛”之病理,选用益气补血的药材,具有补气养血、滋阴养肾的功效,通过水煎内服,调补身体,荣养胞宫,血盛则神清气爽,血海充盈,使经痛不再。
(四)实证治则: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实者调理气血
主症:腹痛拒按,经色黯,夹有血块,腹胀甚于腹痛,胸肋胀痛,胸闷恶心,脉沉涩为血瘀,脉弦为气滞。
带下色黄或赤,稠粘臭秽。
益血温经方之实证主方:活血行经温经化气温散壅结
实证多因气滞血瘀,气血运行不畅,瘀滞于胞宫、冲任,经血不能通畅,导致不通则痛。
益血温经方根据其病症,治疗原则以调理气血为主,药物通过水煎内服,迅速发挥药效,使滞化气行,经脉畅通,则疼痛自除。
三、益血温经方的用药步骤和用药提示
★用药步骤:
1、准备砂锅一个,洗刷干净;
2、将饮片全部放入砂锅内,并将饮片压紧,配以1200ml水浸泡5分钟后煎煮,无需冲洗;
3、煎煮时掌握好火候和煎药时间,先以大火煮沸,再以文火煎煮30分钟即可;
4、将药汁倒出,分为三碗,每次一碗为宜,分别为饭后半小时服用;
5、每日一付,十付为一疗程。
★用药提示:
1、用砂锅煎药:砂锅为最佳煎煮器具,忌铁锅、钢锅以及铜锅等器皿煮药。
2、煎药加水1200ml为宜:水过多会减弱药效,易溢出锅,流失和浪费药效成分;水过少不能保证服用量。
3、保留浸泡药材的水:浸泡后使药材变软、膨胀,有效成分全部溶解于水中,因此无需把浸泡药材的水倒掉,防止有效成分流失。
4、需按时、按疗程服药:用药间断或随意停药,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延误治疗时机而导致病情复发,从而达不到治本的预期效果。
四、痛经患者注意事项
1、保持饮食均衡:少吃过甜或咸的食物,因为它们会使你胀气并且行动迟缓,应多吃蔬菜、水果、鸡肉、鱼肉,并尽量多餐。
2、服用维生素:许多病人在每天摄取适量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之后,很少发生痛经。
所以建议服用综合维生素及矿物质,最好是含钙并且剂量低的,一天可服用数次。
3、补充矿物质:钙、钾及镁矿物质,也是能帮助缓解痛经。
专家发现,服用钙质的女性,比未服用的少经痛。
镁也很重要,因为它能帮助身体有效地吸收钙。
不妨在月经前及期间,增加钙及镁的摄取量。
4、少食含咖啡因的食物:咖啡、茶、巧克力中所含的咖啡因,会使你神经紧张,可能促成月经期间的不适,咖啡所含的油脂也刺激小肠。
5、禁酒:假使你在月经期间容易出现水肿,那么喝酒将加重此问题。
6、保持温暖:保持身体暖和将加速血液循环,并松弛肌肉,尤其是痉挛及充血的骨盆部位,应多喝热水,也可在腹部放置热敷袋或热水袋,一次数分钟,或用艾条炙小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