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第10章节肢动物2. 六足亚门主要特征
第十章 节肢动物门
甲壳动物:多为杂食性,于浅滩和水中觅食。 口器:一对大颚、两对小颚,以及一对上唇和下唇。大颚为咀嚼器官,用以
切碎食物;小颚辅助大颚以咀嚼、抱握或传递食物。 • 前肠:口位于两大颚之间,食道呈短管状。胃紧接食道,分为前部的贲门胃 和后部的幽门胃。贲门胃有胃磨,能磨碎食物。幽门胃内布满刚毛,以阻挡稍 大食物颗粒进入中肠。 • 中肠两侧着生有管状的盲管或囊状的盲囊,以分泌消化液及吸收或储存营养 物。盲管因不同种类又称为消化腺、中肠腺、肝脏、肝小角或肝胰脏等。 • 后肠结构简单,末端的开孔为肛门。
后肠: 也是外胚层内陷而形成,与前肠相同。可以对一些离子及水分重吸收
并暂时储存粪便。 2. 口器:取食器官。节肢动物一般都有。着生于头部或头胸部,由附肢演变
形成的颚和由体壁摺皱而成的唇等构成。 头部的3对附肢形成:大颚、小颚、下唇。 部分头部体壁摺皱形成:上唇、舌
3. 食性: 非常广泛。昆虫纲尤为突出,几乎取食自然界的一切动、植物 和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有机物。如植物的汁液、木材、羽毛等。
七、运 动
(一)肌肉
• 横纹肌,肌原纤维多,伸缩力强,集合成肌肉束,两 端着生于外骨骼。借外骨骼的杠杆作用,调整、放大 肌肉运动。 肌肉束往往按节成对排列,相互拮抗; 每个体节有躯干肌、附肢肌 躯干肌: 背纵肌1对:收缩使身体伸直或向上弯曲 腹纵肌1对:收缩使身体下弯 附肢肌: 每只附肢一般具3对,可使附肢向前后、上下、内 外各种方位活动。
昆虫纲 口器:因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而变化很大。常见且较典型的有: 1、咀嚼式口器 最原始的形式。适于咀嚼固体食物。见于直翅目、
鞘翅目昆虫。如:蝗虫:上唇、上颚、舌、下颚、下唇。
2、舔吸式口器
非常复杂。头部和下唇为主构成吻,吻端是下唇形成的由伪气 管组成的唇瓣,下唇包围上唇和舌构成食物道。舌中有唾液管 分泌唾液与食物混合或将食物溶,可由食物道吸入唇瓣,借 毛细管作用收集液汁。见于双翅目蝇类昆虫中。如:家蝇
第十章 节肢动物门
一些种类能行孤雌生殖。
孤雌生殖:也称单性生殖(parthenogenesis),卵不 必受精就能发育为新个体。
昆虫发育过程中有变态(metamorphosis)现 象,变态可以分为三种变态形式: 无变态(ametabola) 表现在原始的无翅类群,幼虫和成虫相比 除身体较小和性器官未成熟外,没有更多 的差别,且发育为成虫后仍蜕皮生长,如 衣鱼等。
➢感官
节肢动物有视觉、触觉、化学三种感觉器 官。
视觉感受器除具有单眼外,还有复眼。单 眼仅有几个光感受细胞,只能感受光线强弱。 复眼则由成千上万个小眼组成,可以感觉物 体的形状、颜色、距离、运动以及光的强度 等。
还有平衡、触觉、味觉、嗅觉、听器等。
一般都是雌雄异体、异形。
生殖腺——残存的体腔; 生殖管——体腔管; 外生殖器——一些附肢特化形成。 水生种类——多为体外受精; 陆生种类——都是体内受精。 中黄卵——表面卵裂。
➢身体异律分节,有带关节的附肢; ➢具混合体腔、开放式循环系统; ➢有几丁质外骨骼; ➢一些种类对陆地生活高度适应; ➢原口动物中最进化的类群。
➢ 在分节的基础上,身体分为头胸部、腹部或头、 胸、腹3部分;
➢ 附肢有关节,有的类群具有可以飞翔的翅;
➢ 体表具几丁质的外骨骼,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代谢产物:氨。
马氏管(malpighan tubules) 由中胚层或外胚层形成的单层细胞的盲管, 游离在动物的血腔中,收集血淋巴中的代谢产 物。马氏管位于中肠和后肠的交界处,排泄物 经肛门排出体外 。
各种动物马氏管的数目不等,少的只几条, 多的可达几百条。
代谢产物主要是尿酸。 蛛形纲、多足纲和昆虫纲的排泄器官都是马 氏管。
节肢动物门
生物界最大的门类
1 主要特征
身体 : 异律分节 附肢 : 分节 双枝型和单枝型 独特的外骨骼 肌肉成束 混合体腔(血腔)
身体 : 异律分节 附肢 : 分节 双枝型和单枝型 独特的外骨骼 肌肉成束 混合体腔(血腔)
龙虾 附肢
1. Mandible ; 2. First maxilla ; 3. Second maxilla ; 4.mouth ; 5. Exopodite of 1st maxilliped ; 6. Exopodite of 2nd maxilliped 8. 3rd maxilliped
昆虫纲 常见 类群
野 外 实习 、 后续课 程
4 多足亚门主要类 群
4.1 蜈蚣
附肢 每 节 1 对
躯干部第一节为 颚 足 具毒腺开 口
头部和躯干部,体表 缺 蜡层,气 孔常不能 关 闭
4.2 马陆
体节由 胚胎时 期 2 个体节 愈 合 许 多体节 具臭 腺
4.3 蚰蜒
捕食小 昆虫
5 甲壳亚 门 (Crustacea )
身体 : 异律分节 附肢 : 分节 双枝型和单枝型 独特的外骨骼 肌肉成束 混合体腔(血腔)
பைடு நூலகம் 上表皮
原表皮
上表皮 - 蜡层 原表皮: 外表皮 --- 钙层 or 蛋白 内表 皮 --- 几丁质层 (多糖) 蜕皮 龄期计算
保护
支持(杠杆)
身体 : 异律分节 附肢 : 分节 双枝型和单枝型 独特的外骨骼 肌肉成束 混合体腔(血腔)
3 、 重 要类群
鳃足纲 颚 足纲 软甲纲 等足 目 : 海蟑螂 端 足 目 : 沟虾 十足 目 : 游泳 亚 目 长尾 类 短尾 类 爬行 亚 目 异( 歪 ) 尾 类
动物生物学节肢动物门
双肢型(biramous)
单肢型(uniramous)
(三)几丁质的外骨骼
• 体壁:角质膜(外骨骼),上皮,底膜 • 外骨骼(exoskeleton):包被节肢动物身体的
角质膜(Cuticle)就是外骨骼,成份主要为几 丁质和蛋白质。特征是坚硬厚实而发达。
节肢动物-外骨骼
• 外骨骼作用
–保护内脏器官免受机械损伤
血腔形成过程与 真体腔形成过程对比图
节肢动物-混合体腔(血腔)
2、开管式循环系统(简单)
• 开管式循环系统
–由具备多对心孔的管状心脏和由心脏前端发出的一 条短动脉构成
–血液经心脏→动脉→血腔→心孔→心脏 –心脏脏壁有肌肉,能自主搏动,血流有一定方向 – 利于血压降低,如果附肢折断,可以避免大量出血
• 胚胎发育早期,肠腔法形成中胚层,随后出现按 节排列的体腔囊——随后,体腔囊形成的真体腔 断裂开,并与组织间残存的囊胚腔相互沟通,使最 终形成的体腔(体壁与消化道间的空腔)既来自 囊胚腔又来自体腔囊体腔,称混合体腔。混合体 腔内含有血液,又称为血腔。
体壁与消化道之间的空腔=真体腔的一部分+囊胚腔=混合体腔(血腔)
(八)排泄器官
1、低等或结构简单的种类没有专门的排泄器官, 其代谢产物存留于皮下通过蜕皮时排出
2、小部分以与后肾同源的腺体结构为排泄器官, 开口于附肢基部(氨)
• 高效、独特的呼吸器官——气管: –结构功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特点:不需要通过血液直接进行气体交换
叶鳃和丝鳃 书肺模式图
气管的模式图
节肢动物-气管
(七)消化系统与取食
• 消化系统发达,捕食能力增强,摄食碎食 能力增强
• 组成
–前肠;中肠;后肠 ( 示 消 化 系 统 )
(完整版)普通动物学总结各门动物特点
一、原生动物门包含种类:鞭毛虫、变形虫、纤毛虫主要特征:1、真核单细胞动物(绝大部分为单细胞个体,少数为单细胞群体)2、运动和摄食器官:鞭毛(鞭毛虫)、纤毛(纤毛虫)、伪足(变形虫)3、消化:通过食物泡4、呼吸、代谢:体表5、生殖方式:主要无性生殖(纤毛虫接合生殖(有性))6、适应性:包囊(一)鞭毛纲1、三分质膜(表膜条纹)2、绿色鞭毛虫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形成副淀粉粒3、水分调节:伸缩泡吸收过多水分(溶有代谢废物),排入储蓄泡,再经胞口排出体外4、纵二分裂5、动鞭亚纲中的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黑热病(1/5),主要靠白蛉子传播,病症是肝脏肿大、发高烧、贫血以至死亡。
6、动鞭亚纲中的锥虫又叫睡病虫(二)肉足纲1、外质与内质2、伪足,变形运动,形成食物泡(胞饮)3、水分调节:伸缩泡吸收过多水分4、二分裂5、有孔虫帮助勘探矿物、石油;确定地质年代6、痢疾内变形虫(溶组织阿米巴)寄生在人肠道,能溶解肠壁组织引起痢疾(三)孢子纲1、间日疟原虫(四)纤毛纲(草履虫)1、三层表膜中间一层+最内一层形成表膜泡:缓冲带2、大小两核3、内外质之间有两个伸缩泡,一个在体前部、一个在体后部4、横二分裂/ 接合生殖二、海绵动物门主要特征:1、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细胞有相对独立性2、没有组织和器官的分化3、侧生动物4、体壁:两层细胞(扁细胞,领细胞)疏松结合,之间为中胶层5、水沟系6、生殖方式:无性/ 有性无性:出芽/芽球有性:精子由领细胞吞食后失去鞭毛和领成为变形虫状被带入卵内7、两囊幼虫、逆转现象8、分类:钙质海绵纲、六放海绵纲(硅质)、寻常(硅质/海绵质纤维)9、原始性(与原生动物相似):领细胞(领鞭毛虫)、细胞内消化、细胞疏松而独立进步性:发育中有胚层分化、具有几种不同功能的细胞且细胞之间有联系、与多细胞动物大致相同的核酸和氨基酸三、腔肠动物门主要特征:1、真正后生动物的开始2、浮浪幼虫3、辐射对称4、两胚层:腔肠动物第一次出现了胚层分化——内胚层、中胶层、外胚层5、皮肌细胞6、神经细胞:神经网,扩散神经系统7、消化循环腔8、世代交替:有性和无性生殖的方式往往在同一种生活史的不同阶段9、发育到囊胚就孵化出来(一)水螅纲【最低等,由此向其他两纲分化】1、结构简单2、水母型一般有缘膜,触手基部有平衡囊3、生活史大部分有世代交替现象(1)水螅型群体多态现象:同一生活型上存在不同的功能个体水螅体/生殖体(2)水母型(二)钵水母纲1、水母型发达、水螅型退化2、个体较水螅水母大,无缘膜3、消化循环腔较复杂4、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水螅水母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三)珊瑚纲1、没有水母型,只有水螅型2、螅体构造复杂5、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水螅纲水螅型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包含种类:吸虫、涡虫、绦虫主要特征1、两侧对称2、中胚层: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中胚层,成为三层动物3、皮肤肌肉囊4、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5、排泄系统:原肾管系(焰细胞)6、神经系统:有脑,出现了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7、感觉器官:眼点和耳突8、固定生殖腺,可体内受精9、牟勒式幼虫(一)吸虫纲(寄生虫)1、吸盘2、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哺乳动物、钉螺)3、寄生虫对寄主的危害、更换寄主的意义【纽形动物】——纽虫与扁形动物相似但更加进步,其帽状幼虫与环节动物的担轮幼虫相似,所以介于扁形与环节动物之间五、假体腔动物包含种类:线虫动物门、轮虫动物门主要特征:1、假体腔(原体腔)2、排泄系统:原肾管系3、体表有非细胞的角质膜(一)线虫动物门(人蛔虫)1、呼吸与排泄系统:没有呼吸器官,厌氧呼吸。
节肢动物门
呼吸器官: 水生呼吸器官---鳃(甲壳纲)、书鳃(肢口纲) 空气呼吸器官---书肺(蛛形纲)、气管(昆虫纲)
节肢动物门
• 排泄器官 – 与后肾同源的腺体 一般为囊状结构,一端是排泄孔,开口 在体表与外界相通。另一端是盲端,相当 于残留的体腔囊与体腔管。 甲壳类的绿腺、颚腺,以及蛛形纲的基 节腺等属于这类结构的排泄器官。一般水 生节肢动物的排泄器官是这类与后肾同源 的腺体结构,代谢产物主要是氨。
节肢动物门
虹吸式(siphoning type): – 小颚的外叶合抱成长管状的食物道,盘卷在
头部前下方,可以伸长吸食花蜜等液汁。但 不能刺入组织中,如蛾类和蝶类的口器。 嚼吸式(chewing-lapping type): – 大颚可以咀嚼或塑蜡,中舌,小颚外叶和下 唇须合并构成复杂的食物管,可以吸取花蜜。 如蜜蜂的口器。
节肢动物门
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异律分节。身体分节,体节发生分化,其机能和结构互不相同。 2、附肢具关节。附肢分为双枝型和单枝型两种(附图) 3、具非细胞结构的外骨骼;(附图)
4、混合体腔,开放式循环; 5、链状神经系;呼吸器官和排泄器官多样化;消化系统独特。 6、雌雄异体,中黄卵,表面卵裂,直接或间接发育。
上皮 基膜:薄,紧贴上皮之内,结缔组织
节肢动物门
• 上皮细胞向外分泌表皮层,形成外骨骼,还分泌 蜕皮液于新旧外骨骼之间。
• 蜕皮受激素的控制,位于眼柄内的X器,能分泌 激素,抑制蜕皮。位于脑内的Y器,分泌蜕皮激 素,促进蜕皮。因此虾蟹类眼柄的切除可以促进 某些种类的蜕皮。
• 昆虫前胸腺分泌蜕皮激素,促使未成熟的昆虫蜕 皮。脑后的咽侧体分泌保幼激素,抑制蜕皮。
节肢动物门
•附肢具关节:节肢动物每一体节都有一对附肢---增强运动。 •附肢实心,内有发达肌肉,与身体相连处有活动关节,本 身也分节,十分灵活。 •双枝型由原肢、内肢和外肢构成。 •单枝型由双枝型演变而来,其外肢退化 •附肢的分节以及着生的体区不同,进化过程中附肢的形态 和机能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口器、触角、各种运动的足以 及辅助呼吸和生殖等各种形态。
第十章-节肢动物门
◆刀额新对虾(基围虾)
中国对虾曾是海养拳头产品
20万亩 20万吨 93年暴发虾病,直接损失30亿!
◆淡水蟹:中华绒螯蟹(河蟹)
海水中生殖 淡水中生长
◆海水蟹 : 梭子蟹、青蟹、鲟
中 国 对 虾
中
对虾全身由20 节组成,头部 5节、胸部8节、 腹部7节。除 尾节外,各节 均有附肢一对。 有5对步足, 前3对呈钳状, 后2对呈爪状。 头胸甲前缘中 央突出形成额 角。额角上下 缘均有锯齿。
水蚤
2. 桡足亚纲
◆ 前体部大+ 后体部小
◆第一触角很发达
◆种类多
◆寄生种类多
◆常见的有剑水蚤
浮游生活,分布于池塘、湖泊等水域。
3. 蔓足亚纲 ◆1000多种,固着群居
◆胸部6对附肢呈蔓状 ◆有石灰质骨板包围身体
◆常见的藤壶
高等甲壳类
(腹部有附肢)
4. 软甲亚纲
◆是甲壳纲最大一亚纲,21000多种。 ◆身体由头胸部和腹部组成。 ◆除尾节外其它身体各节有1对附肢。 ◆分6个目。
一、有爪 纲(又叫原气管纲)
◆介于环节与节肢中间的动物 ◆身体和附肢皆不分节 ◆种少,个体小,无经济价值,有进化意义。 ◆ 陆生 ◆代表:栉蚕
栉蚕
陆生,外形像毛毛虫,足多且成对,头部有须,体表有环但不分节,兼 具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的部分特征.昆虫学家认为栉蚕是环节动物与节肢 动物演进之间的连结。栉蚕是夜行性的猎食动物。它会从头部两侧的触 须喷出白色液体裹住猎物-通常是其他小昆虫;液体一接触空气就会硬 化,使得猎物无法挣脱;接著在以下颚在猎物的外骨骼上开洞,注入消 化酵素;最后吸食已半消化的猎物糜液。
第十章 节肢动物门
(一)代表动物 ——日本沼虾或克氏螯虾
1、生活习性
2、外部形态
身体:头胸部
腹部
附肢
3、内部构造
(1)消化系统 消化道:口、食道、胃、中肠、直肠、肛门 消化腺:肝脏
(2)循环系统 开管式,包括心脏和动脉两部分。
(3)呼吸系统 鳃 7对 (4)排泄系统:触角腺(绿腺)一对
触角腺:甲壳纲虾成体的排泄器官,
• 2.1.2 外表皮(exocuticle) • 组成 几丁质(复杂的含氮多糖类物质)+蛋白质; • 几丁质本身柔软——糖蛋白经过鞣化——由于酚的存在使分 子结构更牢固 • 碳酸钙、磷酸钙的沉积使外表皮变硬——很好的保护作用。 • 2.1.3 内表皮(endocuticle) • 相对较厚; • 组成 几丁质+少量蛋白质 • 柔软富弹性 未经鞣化,很少有钙质沉积 • 生物色(biochromes) 表皮层中还有色素及其它代谢产物沉 积,呈现出不同颜色 • 结构色(schemochromes) 有的种类上表皮的表面还有条纹, 凹刻等结构,经光的折射出现闪光的色彩。 • 许多动物的体色是生物色、结构色联合产生的结果。
代表动物——蜈蚣、马陆
五、昆虫纲 (一)代表动物——中华稻蝗 1、外部形态
(1)分头、胸、腹三部
(2)头部 (a)复眼、单眼
(b)触角:嗅毛和触毛
(c)口器 大颚 一对 口 肢
臼齿突
门齿突
小颚 一对
轴节
内颚叶
外颚叶
茎节
小颚须
口 器
下唇 一片:后颏、前颏、唇舌、下唇须 上唇 一片 (咀嚼式口器) 舌 一个
甲壳纲 (Crustacea)
• 海洋或淡水生活,极少 数潮湿陆地生活; • 身体:头胸部、腹部; • 头胸部13对附肢:2对触 角、1对大颚,2对小颚, 8对为颚足和步足; • 腹部附肢或有或无; • 呼吸器官 鳃; • 排泄器官 颚腺、绿腺。 • 约35000余种 • 如各种虾、蟹、水蚤、 剑水蚤等。 甲壳纲-类群
普通动物学 第十章 节肢动物
触角的形态多样, 触角的形态多样,是昆虫 分类的重要依椐。 分类的重要依椐。 触角的形态: 触角的形态: 刚毛状:蝉 刚毛状: 蟋蟀、天牛、 丝 状:蟋蟀、天牛、夜蛾等 双栉状: 双栉状:蚕 具芒状:蝇 具芒状: 鳃 状:金龟子 膝 状:蜜蜂 环毛状: 环毛状:蚊子 球棒状: 球棒状:蝶类 锤状: 锤状:郭公虫
3、具有发达的横纹肌 、具有发达的横纹肌
节肢动物的肌肉与体壁之间不形成连续的 肌肉层,而是发展为分离的肌肉束 肌肉束。 肌肉层,而是发展为分离的肌肉束。 在节肢动物以前的动物肌肉都是平滑肌、 在节肢动物以前的动物肌肉都是平滑肌、 斜纹肌,从节肢动物开始形成横纹肌, 斜纹肌,从节肢动物开始形成横纹肌,获得 高度发达的运动机能。 高度发达的运动机能。
3.1 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身体分头、 腹三部分。 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3.1.1 头部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头部有1 头部有 对触角 3 对口器附肢 1 对复眼和若干单眼
▲触角: 触角:
是重要的感觉器官,有许多感觉器, 是重要的感觉器官,有许多感觉器,具触 嗅觉功能,还能感受异性的性信息素。 觉、嗅觉功能,还能感受异性的性信息素。 触角由梗节、柄节和鞭节三部分组成 三部分组成。 触角由梗节、柄节和鞭节三部分组成。鞭 梗节 节常分为若干节。 节常分为若干节。
▲复眼: 复眼:
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组成 不同的昆虫组成复眼的 小眼的数目也不同。 小眼的数目也不同。 家蝇: 家蝇:4000 蛾类: 蛾类:1200-1700 - 蜻蜓: 万以上 蜻蜓:2万以上 功能: 功能: 能识别物体的形象 有的昆虫还能辩别颜色
小眼的结构: 小眼的结构: 每个小眼由角膜、 每个小眼由角膜、晶 视觉细胞、 锥、视觉细胞、视杆和 色素细胞组成。 色素细胞组成。
第10章节肢动物门
第十章节肢动物门1.节肢动物门有哪些重要特征?节肢动物比环节动物高等表现在哪些方面?答: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①全身包被发达坚厚的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大量蒸发。
②高效的呼吸器官——气管,能高效地进行呼吸。
③简单的开管式循环系统。
④异律分节和身体的分部,提高了动物对环境条件的趋避能力。
⑤分节的附肢,有灵活的附肢、伸屈自如的体节以及发达的肌肉,藉以增强运动。
⑥强劲有力的横纹肌。
⑦灵敏的感觉器和发达的神经系统。
⑧独特的消化系统和新出现的马氏管。
2.从节肢动物的特点,说明在动物界中节肢动物种类多、分布广的原因。
答:为动物界种类最多的一门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健康、经济等各方面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绝大多数种类陆栖;全身包被坚实的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大量蒸发。
有灵活的附肢、伸屈自如的体节以及发达的肌肉,藉以增强运动。
还具备气管等空气呼吸器,能高效地进行呼吸;完全适应于陆上生活。
在无脊椎动物中,登陆取得巨大成功的一门动物,其绝大多数种类演化成为真正的陆栖动物,占据了陆上所有生境。
3.根据什么说节肢动物由环节动物演化而来?答:节肢动物由环节动物演化而来,为学者所公认。
节肢动物的原始远祖近似目前的环节动物,因此本门动物中体节较多的种类常被视为是较原始的。
至于节肢动物的原始远祖是怎样的?它与现存的类群之间究竟有何亲缘关系?节肢动物的起源是多元还是单元的?关于这些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下述见解流播较广:海栖的原有爪类或称原古颚类,是节肢动物的远祖,由此分别朝两个不同的方向演化,其一是:有爪纲→多足纲→昆虫纲。
这个演化方向显示了动物由海栖朝陆栖的发展。
有爪纲为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间的一个过渡类型,既具环节动物的形态特点,如体表有薄的角质膜、由平滑肌形成的皮肌囊、按体节排布的多对巨管肾等;同时也有节肢动物的结构标志,如末端带爪的成对步足以及作为空气呼吸:瓣的气管等。
有爪纲只是节肢动物演化树上发展早期的一小侧支而已,其他节肢动物类群并非由此发展而来。
10.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种类最多,数量大,分布广,最 成功的陆栖无脊椎动物
讲授 4 学时
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重点) 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难点) 第三节 节肢动物与人类 第四节 节肢动物的系统发展
内容:1.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 甲壳、肢口、蛛形、多足和昆虫 纲的代表动物、形态特征及分类 3. 昆虫纲分类到目 4.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二节 节肢动物的分类
分类依据:呼吸器官、身体分区、附肢,常 见的有5个亚门、16个纲. 一. 三叶虫亚门
三叶虫纲: 灭绝的化石类群。古生代的寒武纪、奥陶纪最繁 荣,二叠纪灭绝。体长1mm—1m。体背有2纵沟将身体分 为3部分。体分头、胸、腹。
胸部
二. 甲壳亚门
桨足纲: 海生,体小,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足向两侧伸。已知10种。 头虾纲:海生,体小,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无眼背甲,腹部无 附肢。足向下伸。 鳃足纲:水生,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或头、胸、腹三部。腹部无附肢。 介形纲: 水生,取食和游泳靠2对触角。胸肢2-4对,腹部很小。 颚足纲:腹部4节,还有分叉的尾节,无附肢。有的种类固着或寄生。 软甲纲: 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各节有附肢。
无肌肉附着
(三)高效的呼吸器官——鳃、肺、气管
水生种类: 鳃,书鳃 陆生种类: 书肺,气管
气管 是体壁内陷形成。外有气门,内气管不断分支,
并一直伸入组织间,可以直接供应O2给组织细胞,也可 直接排放CO2 。
(四)
开管式循环系统及混合体腔
(十分简单, 与气管高度发达有关)
1. 开管式循环:
心脏(管状, 多对心孔) + 动脉(心脏前端, 短)
(五)强有力的横纹肌
节肢动物们
七、神经,感官
神经:链索状神经。
感官:化感器;触觉器;视觉器(单、复眼);听觉器。
八、生殖,发育
1、大多雌雄异体,异形,很多种具交配器官和产卵器。
2、受精方式:体内,体外。
3、生殖形式:卵生,卵胎生,孤雌生殖,幼体生殖,多胚生殖。
第十章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第十章 节肢动物门
动物界最大的一门,现存种类约80-90万种,占动物界总数的80-90%,分布于一切生态环境中,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有害的,有利的。
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身体异律分节并导致分部
概念:身体不同部位的体节,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具有很大差异的分节现象。
2、消化系统
组成:口、咽、食道、嗉囊、前胃、胃、回肠、结
前肠 中肠
肠、直肠及肛门。
后肠
消化腺特点
1)、前肠的前胃内有几丁质齿,磨碎食物,嗉囊为暂存食物的地方。
2)、胃能分泌各种消化酶,是消化吸收的地方。
3)、在胃与肠的交界处有六条盲囊,增加消化吸收的面积。
4)、后肠的功用是回收水分,形成和排泄粪便
3、呼吸系统
由气管和气门两部分组成。
1)、气门是体壁内陷成气管时留下的陷口,共有10对,胸部2对,腹部8对。
2)、气管壁上具几丁质螺旋丝,可支撑血管,以利气体流通。
3)、气管每侧各有一条,之间有横管相连,主干反复分支,最后分成盲管状微气管,伸到掌状细胞。气管局部形成气囊,增大浮力。
5、排泄系统:是残留的真体腔和体腔管变成的。
幼体:以位于第二对小颚基部的颚腺进行排泄。
成体:以一对绿腺(触角腺)进行排泄,由腺体部及膀胱组成,腺体末端有一小腔称端囊,相当于
节肢动物门
管式。
2014-7-9
10
第十章
节肢动物门
动物学讲议之十一
血腔的出现使动物降低了血压,防止了在具壳状外骨骼 存在下因高液压带来的血流紊乱,同时也避免了断肢后的大 出液。因此,血腔的产生是对外骨骼产生后血液循环的一种 适应。这是在经漫长的进化过程才实现的。混合体腔的产生
可能与外骨骼的产生有关。因为体腔分节可能与流体骨骼运
分开或胸、腹愈合。 ⑫、附肢双肢型,即附肢从原节上向外分出内肢节和外肢
节。外肢节不分节而具刚毛,司呼吸;内肢节分节。这
是一种原始的附肢,每个体节1对。
2014-7-9
16
第十章
节肢动物门
动物学讲议之十一
双肢型附肢是本纲的特征,同时其结构与功能上的 多样性又是它们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根据形态及功能的
不同可分为游泳足、杆状肢。有的杆状肢外肢节退化,
2014-7-9
20
第十章
节肢动物门
动物学讲议之十一
⑮、血管系统: 血管系统为开管式。心脏的心耳消失,多数具三对心孔, 直接从围心窦中汲取血液进放心室,只有少数具心耳。心室 发出动脉。有的种类心室也消失,搏动作用由围心窦来代替。 静脉血管很少,回心的血液一般是经过几个血窦直接进入围
心窦。围心窦是混合体腔的一部分。
⑥多足纲-----------------------------------58
⑦昆虫纲-----------------------------------61 3、起源与演化--------------------------------117
2014-7-9
1
第十章
节肢动物门
动物学讲议之十一
2014-7-9
12
第十章 节肢动物门
肢口纲
36
鲎( Tachypleus tridentatus)也称为东方鲎,剑尾目,鲎科。体分头胸、腹 及尾三部分。头胸甲宽广,作半月形,手电面有6对附肢;腹甲较小,略呈 六角形,两侧有若干锐刺,下面有6对片状游泳肢,后5对上面各有一对鳃, 行呼吸;尾呈剑状。分布于太平洋,我国浙江以南近海岸浅海中常见,偶尔 也见于黄海。由于味道较差,一般不食用。有些国家如越南大量捕捉用作肥 料。
蝎
目
本纲最原始的种类。少 数巨毒。全世界现存 种类6000种,主要分布 在热带亚热带,我国15 种。药用。
39
蜱螨目
分布极为广泛,种 内个体繁多,同人 类疾病、农业生产 及贮藏物品有密切 关系。本纲最大的 一个目。
40
人疥螨
蜱
人疥螨,寄生于人手、脚和腋下的皮肤中,在皮下挖成隧道, 在其中产卵,直深入真皮层,很难治愈。
13
大 栉 蚕 的 结 构
14
虾的内部结构:
15
(八)多样的排泄器官:
两种主要类型: (1)与后肾管同源的腺体结构
如甲壳类的绿腺、颚腺,蛛形纲的基节腺等。
(2)马氏管
是从中肠与后肠之间发出的多数细盲管,直接浸浴 在血体腔内的血液中,吸收大量尿酸等蛋白质分解产物, 排泄物经后肠与食物残渣一起由肛门排出。
7
(四)强劲有力的横纹肌:
环节动物的肌肉为平滑肌,分布于表皮细 胞之下,构成皮肤肌肉囊。 节肢动物的肌肉均为横纹肌,已脱离表皮, 形成肌肉束,并附着在外骨骼的内表面,靠肌 肉舒缩牵引骨板产生运动。
8
(五)开管式循环系统
体腔:
真体腔趋于退化,仅残存于生殖腺腔及某些种 类的排泄器官中。体壁与消化道之间的空腔由部分 真体腔及囊胚腔形成,故称混合体腔,又因其中充 满血液,也称为血腔。
普通动物学第10章节肢动物2六足亚门主要特征
此节在不同昆虫变化很大。
鞭节
梗节 柄节
4
②③④⑤ ②
触 角 的 类 型
5
③触角的主要功能
• 嗅觉、触觉与听觉,其表面具有很多不同 类型的感觉器,在昆虫的种间和种内化学 通讯、声音通讯及触觉通讯中起着重要的 作用。
6
(2)口器 ①组成: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五部分组成
上唇
上颚 下颚
下唇
舌
下颚须
1、咀嚼式口器
10
2、吸收式口器
刺吸式 (蚊)
11
舐吸式 (蝇)
12
虹吸式 (蝶类)
13
3、嚼吸式口器
14
2)胸部
• 胸部是全身的运动中心,具翅和足两种运动器官。
15
(1)足 ①组成
足的基本构造
16
② 足 的 类 型
17
(2)翅 ①组成
翅的模式构造
18
(五)六足亚门(Subphylum Hexapoda)
• 种类1000万种,已描述的约100万种
• 分布:海水之外到处都有
• 分类:
•
昆虫纲:种类繁多
•
•
内鄂纲:种类不多且原始
1
I.六足亚门主要特征
• 1.外形: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 头部一对触角,胸部3对单肢型附肢
2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头部
3
(1)触角(antenna)
• 除内鄂纲原尾类昆虫外,昆虫纲所有的种类均有 触角。
①触角的基本构造
昆虫的触角由柄节(scape)、梗节 (pedicel)和鞭节(flagellum)等3节构成。 柄节:是最基部的一节,常粗短。
梗节:是触角的第二节,较小,除弹尾目
第十章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 9、生殖和发育特点:
–①大多数雌雄异体,陆生为体内受精,水生为 体内或体外受精。 –②生殖方式多样:多数卵生,少数卵胎生。有 些能孤雌生殖、幼体生殖、多胚生殖、 –③直接发育或间接发育:后者有多种幼体期。
卵生: 雌雄成体经交配后,雌虫产出受精卵,卵在体外发育成幼虫。 ▲卵胎生: 受精卵不产出体外,而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成幼体再产出,胚 胎发育所需营养由卵内的卵黄供给,受精卵与母体不发生营 养关系。 ●单性生殖: ▲孤雌生殖: 雌虫不经交配,或卵不经受精就能繁殖新的个体如蚜虫. ▲多胚生殖: 一个卵在发育过程中分裂形成许多胚胎,形成许多幼虫, 如小茧蜂 ▲幼体生殖:幼虫体内生殖细胞提前发育形成后代,如童瘿蚊
6、呼吸器官和排泄器官形式多样,适应广 为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节肢动物的呼吸和 排泄器官呈现多样性。简单的种类,无专门的 呼吸器官,靠体表直接与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如水蚤、蚜虫等,多数种类具专门的呼吸和排 泄器官。 • 呼吸器官:均起源于外胚层,仅类型不同。 ①水生种类 1)体壁:低等的小型甲壳动物,如水蚤。 2)鳃:体壁向外的突起,非常薄,便于血液与 外界气体交换,如虾、蟹。 3)书鳃:体壁向外突起折叠呈书叶状,如鲎。
• 3、具有横纹肌并成束,按节排列。
– 节肢动物的肌肉不象环节动物等形成皮肌囊,而是肌 纤维集合成肌肉束,且往往按节排列;肌肉束收缩更 加强大有力;且两端附着在骨骼上,通过骨骼的杠杆 作用,运动可调整和放大,以增强效能。总之,运动 能力得以增强。
– 在节肢动物以前的动物肌 肉都是平滑肌,从节肢动物 开始形成横纹肌,获得高度 发达的运动机能。 – 可分为体壁肌和内脏肌
7、集中的链状神经系统,发达的感觉器官 由于异律分节,链状神经系统更加集中, 在胸部或头胸部形成链状神经丛。 脑神经节发达,出现分化,分化为: 前脑:是视觉和行为的神经中心。 中脑:是触觉的神经中心。 后脑:发出神经至上唇和前、中、后肠。
动物界的主要十二门的特点.
动物界的主要十二门的特点一、原生动物门特点:单细胞,是最原始、简单的动物;一个或多个细胞可独立生活;由细胞器完成各种生理功能,如:运动、消化、呼吸、排泄、感应、生殖;生殖是无性和有性两种生殖方式。
根据运动器官可分四纲:1、鞭毛纲以1~4或多条鞭毛为运动器官,如植鞭亚纲的眼虫、夜光虫等。
2、肉足纲以伪足为运动器,体表为薄细胞质膜,虫体有裸露的,有的种类有石灰质或几丁质的外壳,如根足亚纲的有孔虫、表壳虫等。
3、孢子纲都是寄生生活,无运动器,如间日疟原虫等。
4、纤毛纲以纤毛为运动器,纤毛结构与鞭毛相同,但较短而密集,运动时节律性强,虫体结构复杂。
如大草履虫、钟虫等二、多孔动物门(又称海绵动物)特点:最原始、最低等的,成体营固着生活的多细胞动物;体形多样,不对称;没有器官系统和明确组织;具有水沟(水沟系是海绵适应固着生活特有的结构);生殖是无性生殖(出芽和形成芽球)和有性生殖,海绵有雄雌同体或雄雌异体,精子和卵由原细胞或领细胞发育而来。
根据骨骼特点分为三纲:1、钙质海绵纲如毛壶属、白枝属。
2、六放海绵纲如偕老同穴、佛子介。
3、寻常海绵纲如浴海绵、针海绵。
三、腔肠动物门特点:体型为辐射对称,两胚层,有原始的消化腔即有口无肛门,有组织分化,原始肌肉结构为上皮与肌肉没分开的皮肌细胞;原始的神经系统称神经网。
体型一般为水螅型(固定生活、身体筒状、中胶层薄、有围鞘或外骨骼)和水母型(自由生活、伞状、中胶层厚、没有围鞘或外骨骼)两种。
[腔肠动物是真正的两胚层的后生动物的开始,后生动物是多细胞的动物,它的各个细胞有分工,互相依赖,进入组织水平上分化和器官发生阶段,一个细胞不能独立生活]腔肠动物约10000多种,分为三纲:1、水螅纲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生活史大部分有水螅型和水母型的世代交替现象如薮枝螅。
2、钵水母纲全部生活在海水中,大多为大型水母类,世代交替中水母型发达,水螅型退化如海蜇。
3、珊瑚纲全部海产,只有水螅型,没有水母型如海葵等四、扁形动物门特点:为无体腔最原始三胚层动物,是背腹平扁的原口动物,体型两侧对称、不分体节,但中胚层没有形成体腔,不完全消化系统是口和肛门同一开口的,肠是内胚层形成的盲管;寄生的消化系统趋于退化(吸虫纲)或完全消失(绦虫纲);原肾管排泄系统,出现了原始的排泄系统和梯式神经系统等,是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过度类群,多数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少数种类雌雄异体,自由生活种类广泛分布在海水和淡水的水域中,少数在陆地上潮湿土中生活,大部分种类为寄生生活。
10-节肢动物门特征_蛛形纲和昆虫纲_
和腹部或头胸部和腹部完全愈合(如蜱螨); 头胸部无触角,单眼成对;腹部第一节多变成 细柄(细腰)连接头胸部和腹部。
2016/4/6
3.2
附肢:头胸部6对附肢,腹部附肢退化 觉),雄性脚须特化为脚须器 ,具储存 和传递精子的功能。
① 头部附肢:2对,螯肢、脚须(司触角和嗅
2016/4/6
• 死亡指数:★★★★ • 地球上毒性最强的蝎子——巴勒斯坦毒蝎,在毒王榜上排
可进行贮存
排泄。
2016/4/6
5.3.5
神经感官
昆虫中枢神经系统也呈索状:脑、围 咽神经环、咽下神经节和腹神经索。 昆虫具有发达的感受器,根据刺激的
性质,昆虫的感受器可归纳成机械感受器
(如触觉、听觉)、化学感受器(味觉、
嗅觉)及光学感受器(视觉)三类。
2016/4/6
(1)机械感受器 触毛 (sensory seta) 分布最广泛、结构最简单 的一种机械感受器,分布在整
个体表,特别是在口器、触角
及附肢等处的表皮上。
它构成了昆虫的一种最初
的、也是很重要的警戒系统。
2016/4/6
2016/4/6
本体感受器
主要感受体
表的压力及张力
的改变或部分结
构位臵的改变。 如鼓膜听器。
2016/4/6
蟋蟀的鼓膜
位于前足胫节 内侧,可听取 异性的鸣声。
鼓膜听器
2016/4/6
(2)化学感受器(chemoreceptors)
蜈蚣 马陆(千足虫)
2016/4/6
5
昆虫纲(Insecta)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纲。目前已 经记载的昆虫超过80万种,分布遍及陆、水、 空三界。 5.1 识别特征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1对触角; 胸部有3对足、2对翅;腹部附肢退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种类1000万种,已描述的约100万种 • 分布:海水之外到处都有 • 分类: • 昆虫纲:种类特征
• 1.外形: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 头部一对触角,胸部3对单肢型附肢
1) 头部
(1)触角(antenna)
• 除内鄂纲原尾类昆虫外,昆虫纲所有的种类均有 触角。
①触角的基本构造 昆虫的触角由柄节(scape)、梗节 (pedicel)和鞭节(flagellum)等3节构 成。 柄节:是最基部的一节,常粗短。 梗节:是触角的第二节,较小,除弹尾目 和双尾目外,大部分昆虫的梗节内均有江 触角的基本构造 氏器。 鞭节:是触角的端节,常分成若干亚节, 此节在不同昆虫变化很大。
鞭节
梗节
柄节
②③④⑤
触 角 的 类 型
②
③触角的主要功能
• 嗅觉、触觉与听觉,其表面具有很多不同
类型的感觉器,在昆虫的种间和种内化学
通讯、声音通讯及触觉通讯中起着重要的
作用。
(2)口器 ①组成: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五部分组成
上唇
上颚 舌
下颚 下颚须
下唇
②类型
吸食型口器
1、咀嚼式口器
2、吸收式口器
刺吸式
(蚊)
舐吸式
(蝇)
虹吸式
(蝶类)
3、嚼吸式口器
2)胸部
• 胸部是全身的运动中心,具翅和足两种运动器官。
(1)足
①组成
足的基本构造
② 足 的 类 型
(2)翅
①组成
翅的模式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