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上3古诗两首 共59页

合集下载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两首》1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两首》1

贾岛
• 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 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 不遇:没有见到。
松下问童子,• 童子:小孩。 言师采药去。• 言:回答说。 只在此山中,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 。 云深不知处。不知处:不知所处的位置。
贾岛
•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松下问童子, •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言师采药去。 • 他还对我说 , 就在这座大山里, 只在此山中, • 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 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 《所见》

《寻隐者不遇》是我国唐代 著名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 言绝句,遣词通俗清丽,是 一篇难得的简练诗作 。
贾岛 (779~843年),字阆 [làng]仙,唐代诗人。早年 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 “碣石山人”。因“推敲” 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并还俗 参加科举,但仕途并不顺利。 被称为“苦吟诗人”,名句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小结
诗歌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身 却没有遇到这件事,体现了隐者高 洁的性格和诗人对他的仰慕。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天,诗人袁枚在郊外散步, 走着走着,他停下了脚步, 他看到了什么呢?
所见
• 清袁枚作品。“所见”, 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 活画面。
袁枚(1719~1798),字子才,号简 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浙江钱塘(今杭 州市)人。清代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 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quán合称 为“乾隆三大家”。 袁枚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 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 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 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 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 为当时诗坛所宗。 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 话》等。其《所见》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悠 然自得的牧童形象,诗句连贯,简单易懂, 这正是作者的创新之处。

3.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两首》

3.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两首》

解说诗句含义:
所 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 了,就马上停止唱歌,
忽然闭口立。 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 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 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 林都被他惊动了。 •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 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 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 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 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到手呢! •
• 贾岛(779~843), 唐代诗人。汉族。 字浪仙。范阳(今 北京附近)人。早 年出家为僧,号无 本。
寻隐者不遇
贾岛
• • • •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朗诵体会感情
寻隐者不遇
贾岛
①隐者:古代指不肯 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 间的人。 ②不遇:没有见到。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 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 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 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 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 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 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 奇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 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 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自 己去想象吧。
• •
走进作者: 袁枚(1719~1798),清代诗人,字子 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浙江钱 塘(今杭州市)人。 是乾隆、嘉庆时期代 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 隆三大家”。 • 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 话》等。其《所见》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悠 然自得的牧童形象,诗句连贯,简单易懂, 这正是作者的创新之处。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两首》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两首》

三番问答,被诗人精简成二十字,使用了以答 句包含问句的方法。
• 小结
诗歌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身 却没有遇到这件事,体现了隐者高 洁的性格和诗人对他的仰慕。
• 一天,诗人袁枚在郊外散步, 走着走着,他停下了脚步, 他看到了什么呢?
所见
• 清袁枚作品。“所见”, 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 活画面。
【朗诵指导】
• 牧童/骑/黄牛, • 歌声/振/林樾。 • 意欲/捕/童骑在黄牛 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 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 林都被他惊动了。 •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 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 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 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 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到手呢! •
•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
动: 牧童骑黄牛 静: 忽然闭口立 歌声振林樾
Q:这首诗是如何体现由静到动的变化呢?
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高坐牛背,放声歌唱,神情悠然自得; 然后描绘静态,牧童住口止步,屏息凝神,眼神专注地看 向鸣蝉。 Q:反复品味诗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或效果? 诗人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使诗中描绘的场景更加灵活生趣。 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 奇机灵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行 踪。
寻隐者不遇
贾岛
• • • • 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 言师/采药/去。(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处。(无可奈何) 朗诵体会感情
• 写作手法
寓问于答
诗人省略的问句有:
松下问童子
(你师父在吗?)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 师父去哪里采药了?)
(在这山里的什么地方?)

苏教版五上3古诗两首60页PPT

苏教版五上3古诗两首60页PPT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苏教版五上3古诗两首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言师/采药去。
漫,不知他到底 在什么地方……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读到这里你 有什么疑问?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隐者到底何 许人也??
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全诗写了作者寻 松下/问童子, 访不遇的焦急心
情,表现了隐者 言师/采药去。 高洁的性格以及 只在/此山中, 诗人对他的仰慕。
• 贾岛(779~843),唐
代诗人。字浪仙,号 无本。范阳(今北京 附近)人。
• 早年出家为僧,后还俗。还俗 后,参加进士考试。由于出身卑 微,未被录取,便作诗讽刺挖苦 科举考试,被当时人称为举场的“ 十恶”。贾岛作诗,又以苦思苦吟 著称,善于反复推敲,常为推敲 诗中的字眼而茶饭不思,是中唐 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他所写的诗 歌缺乏社会内容,情调凄苦,间 有清新之作,著有《长江集》。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所见
牧童骑黄牛,—清 袁枚 放牛歌的儿声童振林樾。
意欲传捕遍鸣树林蝉中的,阴凉处 忽心想然闭捉 口正在立鸣叫。的知了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两首》2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两首》2
• (8)闭口:闭住嘴不说话。
所见 作者:袁枚
牧童骑黄牛,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歌声振林樾。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
意欲捕鸣蝉, 了,就马上停止唱歌,
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忽然闭口立。
填空题
1、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这首诗是___ 代清诗人 袁写枚的。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古诗两首
骆家庵小学 陈雪
同学们,在烈日炎炎的夏 日,你们最喜欢做什么呢?
游泳 大树底下乘凉 吃西瓜 抓蛐蛐儿
一天,诗人袁枚在郊外散 步,走着走着,他停下了 脚步,他看到了眼前的这 幅景象。
《所见》
清袁枚作品。“所 见”,即诗人偶 然看到的一幅生 活画面。
袁枚(1719~1798),字子才,号简斋, 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市) 人。清代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 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 大家”。
2、《寻隐者不遇》是 唐代诗人 贾岛写的。 诗的后两句是: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作业:1.将《寻隐者不遇》和 《所见》其中一首诗描绘
的情景写下来。 2、背诵两首自己喜欢 Nhomakorabea古诗。
谢谢
袁枚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 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 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 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 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 为当时诗坛所宗。
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 等。其《所见》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悠然自 得的牧童形象,诗句连贯,简单易懂,这 正是作者的创新之处。
【朗诵指导】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两首PPT课件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两首PPT课件苏教版

让我们来听听贾 岛的故事吧!
读题 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 什么想问的吗?
寻:寻访。
隐者: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遇:遇见、碰到。
寻 隐 者 不 遇
寻 隐 者 不 遇
教师配乐范读
自由读诗,画 出不理解的地方。
细 读
A、联系上下文或查工 具书自己学习。 B、小组讨论。 C、全班交流。
他苍 说松 师下 傅问 到年 山少 上的 采学 药徒 去, 了 。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云只 深在 不此 知山 处中 。,
就在这座山中,但是 林密云深不知到了哪里。
品读
再读全诗,联系写作背 景想一想:你能否走进诗人 的内心呢?
希望 失望 希望 无奈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诵读
让我们配 上音乐,美美 地再读读这首 诗吧!争取能 把它背下来。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 多媒体课件
唐朝的贾岛几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及第,就削发 导 为僧。但他仍然潜心于作诗,有时走路前面来了 王公贵 入 人他都不知道。有一天,他在京师长安(今西安市)骑 驴去拜访李凝幽,忽然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 门”。初用“推”字,又想改为“敲”字,便在驴 背上 用手作推、敲之势,不料,他一头撞进了京兆尹韩愈的 马队中。他被人押到韩愈面前,贾岛便把他做诗得句下 字未定的事情向韩愈说了。韩愈不但没有责备他, 反而 立马思索良久,对贾岛说:“‘敲’字更佳。”并把贾 岛请到府邸,一起谈论作诗。从此以后,两人成了朋友。 韩愈还向贾岛传授作文赋诗的方法,并要他不再 作和尚。 后来贾岛中了进士。韩愈赠诗给贾岛:“孟郊死葬北邙 山,日月风云顿觉闲。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 间。”
配乐默写两首古诗

五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 1课件 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 1课件 苏教版
苏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第一组
3.古诗两首
展示学习步骤:
(1)熟读古诗 (2)理解诗意 (3)想象意境 (4)练习背诵
寻隐者不遇 松 下 问 童 子, 言 师 采 药 去, 只 在 此 山 中, 云 深 不 知 处。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 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 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 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 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 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 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 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 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 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 《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 为完备。
我了解: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 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 个树林都被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 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 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 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到手呢!
道到底在什么地方。
感情朗读:

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

言师/采药/去。(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处。(无可何)
一天,
去 。他来

,碰到了

于是,他便问:

小孩子说:

贾岛又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贾岛(779~843),唐
代诗人。字浪仙,号 无本。范阳(今北京 附近)人。
• 早年出家为僧,后还俗。还俗 后,参加进士考试。由于出身卑 微,未被录取,便作诗讽刺挖苦 科举考试,被当时人称为举场的“ 十恶”。贾岛作诗,又以苦思苦吟 著称,善于反复推敲,常为推敲 诗中的字眼而茶饭不思,是中唐 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他所写的诗 歌缺乏社会内容,情调凄苦,间 有清新之作,著有《长江集》。
古诗二首
生字词学习
寻隐者不遇
贾岛 童子 言师 不知处
所见 作者:袁牧
• 牧童 骑 振林樾
意欲 捕鸣蝉 •
闭口立
阅读训练
展示学习步骤:
(1)熟读古诗 (2)理解诗意 (3)想象意境 (4)练习背诵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 《寻隐者不遇》是我国唐 代著名诗人贾岛创作的一 首五言绝句,遣词通俗清 丽,是一篇难得的简练诗 作
小结
这首诗记叙了: (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
事)。 课文主要写了(诗人 )与(童子 )的问
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 他的(仰慕 )。 诗中涉及的人物有 ( 诗人、童子、隐者 )。 本诗的写作 特点是( 寓问于答,平白如话 )。
学习
•《所见》
情景导入:
• 一天,诗人袁枚在郊外散 步,走着走着,他停下了 脚步,他看到了什么呢?
再高声歌唱了。
【朗诵指导】
• 牧童/骑/黄牛, • 歌声/振/林樾。 • 意欲/捕/鸣蝉, • 忽然/闭口/立。
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 少的学童;
• 他说,师傅已经采 药去了山中。
• 他还对我说,就在 这座大山里,
• 可山中云雾缭绕, 不知道他的行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 满怀期望) 言师/采药/去。(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一线希望) 云深/不知/处。(彻底失望)
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题材:隐逸
贾岛: 苦 二句三年得, 吟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人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艺术特点:采用 松下/问童子, 了寓问于答的手 言师/采药去。 法,语言清新、 只在/此山中, 平白。
朗诵体会感情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第一问: 童子答: 第二问: 童子答: 第三问: 童子答: 领悟到:
•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 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 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 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 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 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 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 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 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 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 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 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体裁:五言绝句
寻:寻访。 隐者:古代隐居 山林的人。 遇:遇到,碰到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松下:指出了事 情发生的地点。 也是隐者的隐居 之地。

歌声振林樾。• ⑷ 欲:想要。
• 意欲捕鸣蝉,• ⑸ 捕:捉。
• 忽然闭口立。• ⑹ 鸣:叫。
• (7)忽然:突然。
• (8)闭口:闭住嘴不 说话。
理解诗意:
所见 牧 童 骑 黄 牛 ,牧童骑着黄牛缓缓地行走在林
间小路上,
歌 声 振 林 樾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意 欲 捕 鸣 蝉 ,大概是想捕捉那正在鸣叫 忽 然 闭 口 立 。着牧的童突蝉然吧停,止了行走,不
所见
•清袁枚作品。 “所见”,即诗 人偶然看到的一 幅生活画面。
作者简介

袁枚,浙江钱塘(今杭州市)
人,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 斋。乾隆四年(1739)进士,授翰林院 庶吉士。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 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 家”。乾隆十三年辞官,定居江宁(今 江苏南京市),筑室小仓山隋氏废园, 改名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从此不再出 仕。从事诗文著述,广交四方文士。晚 年自号仓山居士。著有《小仓山房文 集》、《随园诗话》等。
言师/采药去。 童子:儿童,未 只在/此山中, 成年的人。
云深/不知处。 问???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说。 (童子说:……)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在山林中的一棵 苍松树下,我向 隐者的小弟子询 问他师父的去向。 他回答说师父采 药材去了。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只在:就在。 此:这。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云深:山深云雾 浓。
不知处:不知道 在何处。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师父其实就 在这座旷远的大
松下/问童子, 山里, 但云雾弥
言师/采药去。
漫,不知他到底 在什么地方……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读到这里你 有什么疑问?源自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隐者到底何 许人也??
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全诗写了作者寻 松下/问童子, 访不遇的焦急心
情,表现了隐者 言师/采药去。 高洁的性格以及 只在/此山中, 诗人对他的仰慕。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所见
牧童骑黄牛,—清 袁枚 放牛歌的儿声童振林樾。
意欲传捕遍鸣树林蝉中的,阴凉处 忽心想然闭捉 口正在立鸣叫。的知了
闭着嘴巴 站着
所见
• 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清 袁枚 • ⑵ 振:振荡。说明
• •
牧童的歌声嘹亮。 牧童骑黄牛,• 指道旁⑶成林阴樾的:树树.阴。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