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粮食物流现状及分析
西安市物流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提升物流服务品质
加强服务质量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
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鼓励企业加强创新,开发新的物流服务模式 和产品。
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与发展
建设公共信息平台
通过建设公共信息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交 流。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
鼓励企业采用信息技术,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促进信息平台与实体经济 的融合
推动信息平台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提升 整体产业竞争力。
05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前景展望
物流业发展趋势分析
智能化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 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物流业 将逐渐实现智能化,提高物 流效率和准确性。
绿色化
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 展理念的普及,将促使物流 业向更加绿色、低碳的方向 发展。
专业化
随着产业分工的细化和市场 的细分,物流服务将更加专 业化,满足不同行业和客户 的需求。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建议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和完善物流园区
通过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提高物流设施的集约 化程度,降低物流成本。
提升交通基础设施
加强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等交通基础设施 建设,提高物流运输效率。
建设仓储设施
鼓励建设现代化的仓储设施,满足不同类型货物的存储需求。
鼓励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培育大型物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业
运输方式
西安市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航空运输为辅,多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
物流成本与效率
成本
西安市物流成本较高,主要是由于人力成本、土地成本等因素所致。
效率
随着物流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西安市物流效率逐步提升,但仍有较大的提 升空间。
03
西安市物流业面临的问题
我国粮食物流行业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粮食物流行业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对传统农业生产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使中国粮食产量与需求存在地区、品种间的差异,需要调剂余缺来确保各地区粮食供需平衡。
而粮食运输是保证全国粮食市场供求平衡、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粮食物流方式的演变使运输成本降低、运输效率提升、粮食市场的灵活性和流通性增强。
目前我国基本上形成了北粮南运的粮食流通格局,黑龙江、河南两省分别占我国粮食产量的11.3%与10.2%,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而长三角、京津唐、珠三角等人口聚居地区是主要的粮食输入地。
而近年来随着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凸显,国家不断增加粮食战略储备,新建粮食储备设施数量不断增加,相应配套的粮食输送系统需求随之增加。
现阶段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形成了庞大的粮食商品流通网络和基础设施格局。
我国已经拥有6万多个粮库、2万多家粮食工业企业,还有60万套稻谷加工机组和4万套面粉加工机组。
其中2018年全国仓储企业个数达到17228个,而粮食仓储总容量达到63235.5万吨,有效容量为48748.9万吨。
二、我国粮食运输现状铁路、汽车、水运是我国粮食运输的三种主要方式,其中铁路与水运是大宗商品运输的主流途径。
而我国铁路粮食运输方式主要有3种:传统包粮运输、散粮运输和粮食集装箱运输。
其中,包粮和散粮在铁路运输过程中使用不同的运输工具,包粮运输主要由通用敞车和篷车运输,散粮运输主要使用L18型散粮专用车。
近年来我国铁路粮食运输保持平稳态势,2019年全国铁路粮食货运量达到7835.66万吨,同比下降7.3%,相比于2014年之前总体水平有所回落。
主要是因为粮食运输具有淡季和旺季特征,在粮食季节性集中运输时期,铁路同时承担着煤炭、钢铁等大宗货物的运输,在有限的运输能力下造成运力相对紧张,较难满足粮食运输需求。
另外相比于汽车与水运而言,铁路运输价格不能灵活调整,因此造成季节性波动比较大。
陕西物流开题报告
陕西物流开题报告引言物流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在现代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流的高效运作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促进商品的流通和交易。
陕西省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省份,其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
本文旨在分析陕西物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推动陕西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
陕西物流业的现状陕西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这使得其物流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目前陕西物流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陕西物流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虽然陕西省的铁路、公路和航空交通网络已经相对完善,但与发达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这限制了物流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率。
其次,陕西物流产业链有待提升。
目前陕西省的物流产业链还不够完整,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领域,如货物仓储、运输等。
相关的增值服务和信息化水平还有待提高,以满足市场需求。
再次,陕西物流企业的规模较小。
大部分物流企业在陕西省都是小型企业,企业规模较小、资金和技术实力相对较弱,这限制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陕西物流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陕西省物流业发展面临着一些机遇和挑战。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为陕西物流业带来了机遇。
陕西位于中国西部,正好处于“一带一路”经济带的核心地带,这为陕西的物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陕西可以通过加强与中亚国家和欧洲的贸易往来,促进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电子商务发展为陕西物流业带来了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陕西省的电子商务市场蓬勃发展,这为物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陕西物流企业可以与电商平台合作,提供快速可靠的配送服务,以满足消费者对物流的需求。
然而,陕西物流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陕西物流业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大量的物流企业,规模和实力不一。
如何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谋求发展,需要物流企业具备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此外,陕西物流业还需要应对环境保护的挑战。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增加,物流企业需要采取更加环保的运输方式和降低能源消耗的措施。
陕西省农产品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康 、延 榆 、西 延等普 通铁 路 以及 郑西 、西 宝 、 大西高铁 的建成通 车 ,使得从 陕西到华 南 、华
北 、华东等地 的交通越来 越便捷 ,伴 随着全 省 米字型高速公路 的建成 和咸 阳国际航空港扩建
工 程 的竣 工 以及 汉 中 、安 康 、榆 林 等 地 的机 场 投 入 使 用 ,陕西 省 形 成 了 四通 八 达 方 便 快 捷 的
1 1 9 7. 8
l 3 8 4 . O 0 1 4 3 2 . 5 0 1 5 2 5 . 21
l 23 8. 5 O 1 33 2. 6 7
9 3. 70
95 . 40
l 3 7 - 3 0
l 40. 5 0
2 0 1 2
2 01 3 2 01 4
好 的区位 优势和发展潜 力。但是 目前 陕西省农产 品物流的发展还存 在不少 问题 ,诸 如基 础设施落后 ,农产 品深加工不 足 ,人才 短缺和农产 品市场规模较 小等。针对这些 问题 提 出提 升物流基础设施 ,注 重农 产 品的深加 工,建 立多层次 的 人才培养体 系等建议 。
【 关键词 】 陕西省; 农产品物流; 现状; 对策 【 中图分类号 】 F 2 5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 6 7 1 — 7 2 5 2( 2 0 1 5 ) 0 3 — 0 0 4 7 — 0 5
一
、
农产 品物流概 述
西省 农 产 品物流 发展 的源 泉 。
( 一) 西部大开发桥头堡 ,物流基础设施
发展迅速
农产 品 物流是 指为 了满 足消 费者 的需求 ,
使农产品从生产者或者 中间商手 中经过 物理流
粮食物流分析报告
粮食物流分析报告1. 引言粮食物流是指将粮食从生产地运送到消费地的整个过程。
粮食是人类的基本生活物资,粮食物流的高效运作对于保障粮食供应、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粮食物流进行分析,探讨其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
2. 粮食物流的现状目前,我国粮食物流面临以下几个主要问题:2.1 运输效率低下由于我国粮食生产地和消费地分布不均,粮食运输环节存在长途运输、中转换乘等问题,导致运输效率低下。
同时,运输工具和设备的老化也限制了运输效率的提升。
2.2 信息不对称粮食物流涉及多个环节,信息传递不畅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
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导致供需匹配困难,粮食流通效率低下。
2.3 仓储设施不足粮食的长期储存对于保障粮食供应稳定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我国粮食仓储设施普遍存在容量不足、设施老化等问题,难以满足粮食储存需求。
3. 解决方案为了改善粮食物流的现状,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3.1 智能运输系统引入智能运输系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运输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调度。
通过提高运输效率和减少运输成本,进一步推动粮食物流的发展。
3.2 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粮食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之间的信息互通。
通过共享供需信息,提高粮食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
3.3 增加仓储设施投资加大对粮食仓储设施的投资力度,提高仓储设施的容量和质量。
同时,引入先进的仓储管理技术,提高仓储效率和粮食保鲜水平,确保粮食储存的质量和安全。
4. 可行性分析对于上述解决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4.1 技术支持目前,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已经日趋成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各种智能运输系统和信息共享平台已经在其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在粮食物流中引入这些技术具有可行性。
4.2 政策支持政府对于粮食物流的重视已经体现在一系列政策文件中。
陕西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陕西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农产品物流是物流产业的一个分支,是指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
以农业产出物为对象,通过农产品产后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物流环节,做到农产品保值增值,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活动。
农产品物流有3大特点:第一,农产品物流数量特别大,品种特别多;第二,农产品物流要求高;第三,农产品物流难度大。
主要表现在:包装难、运输难、仓储难。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陕西作为西部地区农业大省之一,农产品物流产业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农业发展重生产、轻流通,对农产品流通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认识不足。
因此,需要根据陕西省农产品物流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寻找出一条适合陕西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路子。
使陕西省的农产品顺利进入国内外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推进陕西省农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 陕西省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一带一路”规划的提出,陕西省政府抓住机遇,积极发展农产品物流业。
目前,陕西省农产品物流业虽然处于刚起步阶段,但是市场潜力巨大。
陕西农产品资源丰富特别是水果产业,陕西果业在国内外市场举足轻重,这也促使了一部分富有远见的物流企业向农产品物流领域进军,在这一领域扩大投资规模,完善基础设施。
近年来,陕西省建立起各类农产品协会,发展起了农产品物流市场。
在各级政府的直接指导下,陕西农业正在走向现代化的经营模式,互联网将提升陕西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而陕西农产品物流将向着组织化、集约化、专业化、层次化的方向发展。
1.1 建成比较完善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在省政府的大力推广指导下,陕西省农产品物流体系正在快速的建设完善。
以西安为核心,宝鸡、咸阳、渭南、榆林、汉中5个城市为主要物流节点,形成了贯穿全省主要城市的各类物流园。
公路,铁路设施不断地扩大完善,基本做到了村村有公路。
陕西粮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陕西粮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陕西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大省之一,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域。
陕西省在粮食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对陕西省的粮食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陕西省的粮食生产实力雄厚。
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陕西省拥有广袤的农田资源和丰富的农业劳动力。
该省的农田总面积达到了6000多万亩,耕地面积也超过4000万亩。
陕西省在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不仅为本地区的粮食供应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陕西省的粮食生产技术水平较高。
该省不仅拥有全国著名的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还积极引进和培育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
通过科学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化的应用,陕西省的粮食生产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
农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种植技术和现代化农机设备,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实现农民收入的增长。
陕西省的粮食收购和储存体系相对完善。
省内设有一批粮食收购和储存企业,能够及时、有效地收购农民的粮食产品,并保证了农民的合理收益。
同时,陕西省也注重发展粮食储备体系,确保了粮食市场的稳定供应。
在粮食储备方面,陕西省积极探索和推进储备品种的多样化和区域分布的合理化,以提高应对灾害和市场变动的能力。
然而,陕西省的粮食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该省的农田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尤其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亟待加强。
其次,陕西省的粮食品种结构亟待优化和调整,缺乏一些高产、高效的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此外,农业投入方面的不足也是制约陕西粮食发展的一大瓶颈。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陕西省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粮食发展。
首先,应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粮食作物的稳定生产。
其次,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陕西省粮食生产的技术水平。
此外,加大对农村农业的投入力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
陕西标准物流发展情况汇报
陕西标准物流发展情况汇报陕西地处中国西北,是国家重要的物流枢纽之一。
近年来,陕西标准物流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绩。
以下对陕西标准物流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陕西省加大了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了交通运输设施和仓储设施的建设速度。
目前,陕西省已建成了一批现代化的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为物流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陕西省加快了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形成了辐射全省的立体交通网络,为物流运输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物流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陕西省积极引导物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提高了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
同时,陕西省还加大了对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多式联运、智能物流等现代物流业务,推动物流产业升级。
目前,陕西省的物流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物流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陕西省加快了物流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物流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陕西省已建成了一批现代化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了物流信息的全面互联互通。
同时,陕西省还大力推动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物流信息化水平,为物流运输提供了更加高效的信息支持。
四、物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陕西省加大了对物流服务业的规范化建设力度,推动物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陕西省已建立了一批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中心,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同时,陕西省还加强了对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了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为物流运输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保障。
综上所述,陕西标准物流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物流产业创新发展,加快物流信息化进程,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努力打造陕西省标准物流的新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陕西省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级 公 路
二级公路
三 级 公 路
6 2 0 3
i 4 0 6 8
6 8 1 4
i 4 7 9 6
7 2 3 5
i 4 7 9 1
等级公路比例 公路密度 ( k m / k m )
9 0 8 2 9 0 . 5 8 9
i 0 3 3 1 7 0 . 7 0 0
一
、
( 一)物流产业 自身的发展 近年来, 我国各类物流企业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国有与国有
控股、外资与中外合资以及民营三足鼎立格局,国有独资与国有控 股物流企业如:中远物流、中外运物流、中海物流、中邮物流、中 储物流、中铁物流、招商局物流等;外资与中外合资物流企业如 : 美国联合包裹U P S 、荷兰天地T N T 、德国邮政D H L 、美国联邦快递 F e d E x 、日本通运N I P P O N E X P R E S S 等规模影响都较大 ,相比较之下, 我国民营性质物流企业尚未得到全面发展,竞争力较弱。就陕西来 看,2 0 1 1 年,陕西省物流业规模不断扩大,实现全社会物流物品
但在高速发展 的过程 中还存在许 多问题 。本 文在观 照陕西物流业发展现状 的基础上 ,基于S w 0 T 模 型 ,对陕西物流 业发展 的优势一 问题 、机遇一 威胁进行分析 ,并针对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 出 了相应 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 陕西省;物流业 ;S w 0 T 分析;成本 控制;对策
县及工农业基地、商品集散地、高新开发区和物流园区。省内当日 往返,周边中心城市当日到达的 “ 一日交通圈”基本形成。
航线数量 航程 密度 ( k m / k m )
为7 . 5 8 % , 但航线数量的增加与航程密度的不断提高标志着航空运
陕西物流开题报告
陕西物流开题报告陕西物流开题报告一、引言物流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陕西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本文将对陕西物流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陕西物流业的发展。
二、陕西物流现状分析1.地理位置优势陕西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临黄河,西接四川,南界河南,北靠内蒙古,地理位置优越。
这为陕西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陕西还是“一带一路”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具有辐射中亚、西亚和欧洲的战略地位。
2.资源丰富陕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自然资源方面,陕西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
人文资源方面,陕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兵马俑、大唐西安城墙等著名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3.物流基础设施陕西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
其中,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国际航空枢纽,为陕西的物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陕西物流存在的问题1.运输成本高由于陕西地处西北偏远地区,交通运输费用相对较高。
这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也限制了陕西物流业的发展。
2.物流网络不完善陕西物流网络的覆盖范围相对较窄,物流服务能力有限。
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物流服务水平较低,物流效率不高。
3.缺乏创新和科技支持陕西物流业在创新和科技应用方面相对滞后。
缺乏先进的物流设备和技术,限制了物流业的发展和提高效率的能力。
四、陕西物流发展对策1.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等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物流网络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
特别是加强对偏远地区的物流服务,提高物流效率。
2.推动物流企业创新发展鼓励物流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引进先进的物流设备和技术。
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物流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
浅析陕西粮食铁路运输的发展现状及策略
DISCUSSION AND RESEARCH探讨与研究1.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陕西粮食供给出现了需大于供的局面。
因此,大力发展粮食铁路运输,对于调剂陕西粮食品种,缓解粮食供需矛盾,满足陕西居民多样化的粮食需求,促进陕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
2.陕西粮食铁路运输的基础2.1陕西粮食调运量持续增加目前,陕西粮食自给率仅为80%左右,每年小麦30%、大米50%、食用油70%需要从省外采购或通过国际市场进口。
产需缺口和对外依存度有逐年增大的态势。
2.2陕西粮食流通体系逐渐形成目前,陕西基本建成以西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为核心、5大区域性特色粮油批发市场为骨干、区市成品粮油批发交易市场为支撑、16个重点县级粮食批发市场为补充的功能明确、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运作规范的粮食市场流通体系。
2.3西安港进境粮食口岸的运营2017年,西安港进境粮食口岸建成运营,成为我国内陆地区唯一的进境粮食指定口岸。
该口岸设立前,陕西粮食进口只能在青岛、连云港等沿海港口进境验收,再通过铁路、公路运输到陕,时间长达45天左右,且损耗大、运费高。
该口岸设立后,陕西进口粮食通过中欧班列的粮食专列,运抵西安港进境粮食口岸验收,只需7天6夜,大大降低了粮食进口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2.4陕西铁路运输基础设施日渐完善2.4.1陕西铁路骨架网的形成2017年底,陕西铁路营业里程5300公里,年货运量突破3.9亿吨;2020年,陕西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6000公里,货运能力突破5亿吨。
陕西将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三纵五横八辐射一城际”的铁路骨架网,基本实现“关中通城际,市市通高铁,快速通全国”的目标。
2.4.2西安新筑铁路综合物流中心的建设西安新筑铁路综合物流中心是铁总在全国规划布局的综合物流基地之一。
其接轨于既有的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占地规模约2500亩,总投资约48亿元,包括成件包装作业区、长大笨作业区、冷链鲜活作业区、国际货物作业区、仓储配送区和综合服务区等6大功能区。
论陕西省政府在粮食现代物流管理中的作用
2陕西粮食物流体系概况图2-3陕西省粮食年流通交易量对照图Figure2-3TheAnnualDealingQuantityofGrainkIgisticsofShaanxiProvinc℃2.2陕西粮食物流体系分类别情况2.2.1仓储体系现状a.粮食仓储体系初步形成通过多年的建设,尤其是“八五”和1998年来的国家粮库建设,陕西的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展。
截止到2005年末,全省共有粮食仓储企业866家,占地面积1469万平方米,库区1112个,粮食总仓容134亿斤。
其中,有效仓容113亿斤。
在有效仓容中,平房仓92.7亿斤,浅圆仓0.17亿斤,立筒仓2.92亿斤,楼房仓1.7亿斤,地下仓16.3亿斤。
5个粮食主产区(西安、宝鸡、成阳、渭南、汉中)仓容约占总仓容的65%;6个主销区(榆林、延安、铜川、商洛、安康、杨陵区)仓容约占总仓容的35%1。
随着国家粮库的建设,陕西粮食仓储体系初步形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仓容不足的矛盾,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强了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对于全省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以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产生了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b.粮食仓储条件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在近年的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中,陕西省粮库广泛应用了环流熏蒸、机械通风、粮情检测、计算机管理等现代化技术,部分粮库还采用了谷物冷却技术;在粮库防水、气密中采用了新材料;在粮食的进、出仓等工艺设备上采用了新装备,实现了由人工到机械的转变。
陕西现有粮食烘干设备合计1lO台(套),年烘干粮食9.7万吨,装配环流熏蒸系统的仓容量60.9万吨,占总仓容的9.1%;装配粮情电子检测系统的仓容量179.8万吨,占总仓容的26.8%;全省共配备通风设备891台,实现机械通风的仓容量152.1万吨,占总仓容的22.7%;配备移动式输送设备1294台,清理设备958台,称重设备1933台,谷‘陕西“十一五”粮食物流规划),陕西省粮食局,2005年编制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住论文3.2.1陕西粮食现代物流市场潜力很大目前,陕西粮食年产量基本稳定在220亿斤(小麦90亿斤、玉米80亿斤、稻谷18亿斤、其余为小杂粮,粮食最高年产1998年为260亿斤)。
粮食物流仓储体系情况汇报
粮食物流仓储体系情况汇报粮食物流仓储体系是指由粮食生产、仓储、运输、加工、销售等环节组成的一整套系统。
它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运输效率、减少粮食损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我国粮食物流仓储体系的现状进行汇报。
首先,从粮食生产环节来看,我国拥有丰富的粮食资源,但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更新和粮食需求的增加,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升,使得粮食生产环节的仓储体系也得到了改善,大型粮食收储站和仓储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提高了粮食的保鲜和储存效果。
其次,在粮食运输环节,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运输工具不断更新,运输能力得到提升。
同时,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为粮食的运输提供了便利,提高了运输的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政府对于粮食运输的管理和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保障了粮食运输的安全和稳定。
再者,在粮食仓储环节,我国的粮食仓储设施日益完善,大型粮食仓储设施的建设不断加快,仓储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粮食仓储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科学的粮食储存管理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减少了粮食的损耗和浪费。
最后,在粮食销售环节,我国的粮食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粮食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粮食的销售渠道日益多样化。
同时,政府对粮食销售的监管也在不断加强,保障了粮食市场的秩序和稳定。
总的来说,我国的粮食物流仓储体系在不断完善和提高,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粮食仓储设施的现代化水平还有待提高,粮食运输的成本和效率仍有待改善,粮食市场的监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等。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物流仓储体系的投入和改善,提高粮食物流仓储体系的现代化水平,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延安市农产品物流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录摘要‥‥‥‥‥‥‥‥‥‥‥‥‥‥‥‥‥‥‥‥‥‥‥‥‥‥‥‥‥‥‥Ⅰ关键词‥‥‥‥‥‥‥‥‥‥‥‥‥‥‥‥‥‥‥‥‥‥‥‥‥‥‥‥‥‥ⅠAbstract ‥‥‥‥‥‥‥‥‥‥‥‥‥‥‥‥‥‥‥‥‥‥‥‥‥‥‥‥‥ⅠKey words ‥‥‥‥‥‥‥‥‥‥‥‥‥‥‥‥‥‥‥‥‥‥‥‥‥‥‥‥Ⅱ一、前言‥‥‥‥‥‥‥‥‥‥‥‥‥‥‥‥‥‥‥‥‥‥‥‥‥‥‥‥‥ 1二、延安市农产品物流现状‥‥‥‥‥‥‥‥‥‥‥‥‥‥‥‥‥‥‥‥‥ 1(一)农产品规模现状‥‥‥‥‥‥‥‥‥‥‥‥‥‥‥‥‥‥‥‥‥‥ 2 (二)农产品物流现状‥‥‥‥‥‥‥‥‥‥‥‥‥‥‥‥‥‥‥‥‥‥ 21.物流企业开始发展‥‥‥‥‥‥‥‥‥‥‥‥‥‥‥‥‥‥‥‥‥ 32.物流运输网络改善‥‥‥‥‥‥‥‥‥‥‥‥‥‥‥‥‥‥‥‥‥ 33.物流设施逐步完善‥‥‥‥‥‥‥‥‥‥‥‥‥‥‥‥‥‥‥‥‥ 34.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开始出现‥‥‥‥‥‥‥‥‥‥‥‥‥‥‥‥ 3三、延安市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4(一)农产品运输、仓储及装卸方面‥‥‥‥‥‥‥‥‥‥‥‥‥‥‥‥‥5 (二)、交通与物流信息设施‥‥‥‥‥‥‥‥‥‥‥‥‥‥‥‥‥‥‥‥ 5 (三)、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缺乏‥‥‥‥‥‥‥‥‥‥‥‥‥‥‥‥‥‥ 6 (四)、农产品物流市场与布局的发展‥‥‥‥‥‥‥‥‥‥‥‥‥‥‥‥ 6 (五)、农产品物流技术水平不高目‥‥‥‥‥‥‥‥‥‥‥‥‥‥‥‥‥ 7 (六)、农产品物流需求市场‥‥‥‥‥‥‥‥‥‥‥‥‥‥‥‥‥‥‥‥ 7 四、延安市农产品物流发展对策‥‥‥‥‥‥‥‥‥‥‥‥‥‥‥‥‥‥‥ 7 (一)、改善基础设施,加强道路建设‥‥‥‥‥‥‥‥‥‥‥‥‥‥‥‥‥8 (二)、提高农户综合素质,增强现代物流意识‥‥‥‥‥‥‥‥‥‥‥‥‥ 8 (三)、提高农产品物流技术‥‥‥‥‥‥‥‥‥‥‥‥‥‥‥‥‥‥‥‥‥9 (四)、建设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10 (五)、对农产品物流专业人员培训‥‥‥‥‥‥‥‥‥‥‥‥‥‥‥‥‥‥11(六)、积极开展第三方农产品物流业‥‥‥‥‥‥‥‥‥‥‥‥‥‥‥‥‥11 五、结论‥‥‥‥‥‥‥‥‥‥‥‥‥‥‥‥‥‥‥‥‥‥‥‥‥‥‥‥‥ 12 参考文献‥‥‥‥‥‥‥‥‥‥‥‥‥‥‥‥‥‥‥‥‥‥‥‥‥‥‥‥‥ 12 致谢‥‥‥‥‥‥‥‥‥‥‥‥‥‥‥‥‥‥‥‥‥‥‥‥‥‥‥‥‥‥‥13 附录‥‥‥‥‥‥‥‥‥‥‥‥‥‥‥‥‥‥‥‥‥‥‥‥‥‥‥‥‥‥‥14延安市农产品物流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目前“三农问题”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国情,是国家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我国粮食物流的现状分析
我国粮食物流的现状分析我国粮食物流的现状分析一、引言(一)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现代化的迅猛发展,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贸易及其信息获取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地变革,作为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产物,现代物流业应运而生,并将逐步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不难预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我国传统粮食流通业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随着“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框架的确立,传统粮食流通业在与现代粮食物流业接轨中所发生的体制性障碍将日益显现,与现代粮食物流业的结构性摩擦将日益升级,当然,由此而带来的必将是粮食流通模式的大改变,现代粮食物流业的大发展。
粮食物流是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由于其物流成本在整个成本构成中占40%以上,因而物流产业被看成是新的可以挖掘的利润源。
尽管粮食物流业比其它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但是由于粮食是一种大宗特殊商品,在其流通过程中数量大、牵涉面广、费用高是不争的事实,这也奠定了它在现代物流业中的特殊地位。
只有大力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才有助于整个物流业的均衡发展,才能够使整个社会物流总成本降低,总效率及总效益提高。
(二)选题内容与思路现代物流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整合运输、包装、装卸搬运、储存、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种功能而形成的综合性物流活动模型。
它是一个全新的系统概念,包含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个物理性位移的全过程。
其核心是一体化管理,成本、效率、服务是其宗旨。
物流作为一种直接决定企业生产和效益、商品流通成本和效率、消费者对服务满意度的、融高新技术为一体的先进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必然要重视物流现代化。
同样,今天的粮食产业更急切呼唤现代粮食物流。
二、粮食物流概述(一)粮食物流的含义粮食物流是指粮食从生产布局到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销售整个过程中的商品实体运动,以及在流通环节的一切增值活动。
分析西安市粮食行业的物流配送(精)
分析西安市粮食行业的物流配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物流配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企业为了应对降低成本,增强竞争的优势挑战,纷纷增加了对物流的需求。
比尔•盖茨在《未来时速》一书中提出“的年代竞争靠质量,90年代靠流程优化,21世纪竞争靠速度"。
速度,一方面是创新速度,另一方面就是物资流动的速度.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已高达10万亿,并以每年近30%左右的速度递增。
这表明当今经济的增长,对物流需求越来越大,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也越来越高。
一、目前我市粮食行业物流配送现状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粮食行业,由于受体制及特殊性的制约,走向市场较晚,物流配送仅仅是刚刚起步,发展中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缺陷.(一)认识不到位体系不规范1993年粮食经营步入市场经济,受计划经济配给制的影响,使得步入市场较晚的粮食行业,还没有在思想上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企业缺少提供一站式集团化的运作流程和物流服务的意识,也没有看到物流服务的提高,能给企业带来的潜在效益。
因而,目前我市粮食行业的物流配送,仅仅是三五台车,要货送货,停留在最为基础的原始阶段。
(二)管理较分散规模未形成由于粮食流通的特点,决定了其与千家万户,各行各业都息息相关.粮油的经营与贸易,分布渗透于各个地区和各领域。
其经营主体由国有、民营企业、个体经营户等组成,较为复杂。
经营品种米、面、油、杂粮,熟食加工等品种繁多。
全市近3000余户的经营生产单位,成了庞大的经营网络。
但由于组成复杂,各自经营,自主管理,未形成统一化,规范化的规模效应。
目前主宰我市粮油市场的“爱菊”、“十九”、“秦老大"等品牌企业在物流配送的投入、规范、规模上也不尽相同,各区县粮食经营网络资源分布不平衡,计划经济体制下网络优势也不复存在,企业之间没有很好的沟通与协作,没有相互利用各自的优势,达到资源互补,利益共享的目的。
使得粮食物流仅是在小范围的局部流通。
粮食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粮食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粮食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一、我国粮食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些粮食物流行业的者和从业者对粮食物流涵义理解普遍比较模糊,把粮食物流仅看作是粮食仓储、运输、包装和装卸环节,在观念上还有备战备荒的烙印,而没有扩大到粮食的生产布局、粮食收购的组织、销售通道的确定、以及粮食加工增值和信息环节等。
这种认识极大地限制了粮食物流的发展,使粮食物流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二)组织化程度低,协调难度大。
我国粮食物流资源分散,粮食物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同时粮食物流涉及粮食、财税、工商、铁道、交通、信息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的管理职能、方式和体系等存在较大不同,协调性较差。
中央和地方的粮食物流设施重复建设、各自为政的问题相当突出。
粮食需要跨省流通,但粮食物流企业很难跨省联合、兼并和重组。
(三)基础设施整体比较落后。
由于粮食物流设施项目投资往往非常巨大,一般企业难以承担;并且物亚游会赌球流设施建设收效并非立竿见影,单个物流项目之间往往有很强的外部效应-互补性、依赖性很强,投资回报率只有在统筹规划、整体推进的情况下才最高,所以大部分企业投资态度并不积极。
在目前,我国粮食物流设施项目的建设主要依靠的正是企业投资建设而不是政府的投资,从而造成我国粮食物流基础设施整体上处于落后的局面,设施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较低,粮食的损耗率惊人。
由于运输装卸方式落后,每年损失粮食800万顿左右。
(四)缺少与粮食物流相关的法规、条例和标准。
随着我国加入wto,粮食市场逐步与国际接轨,在粮食生产、包装、销售等一系列问题上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来规范市场的运作。
如目前粮食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塑料编制袋,并没有制定专门用于粮食包装的统一标准,包装立法远远滞后于包装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五)专业人才缺乏。
随着物流理念的更新,粮食物流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出现,粮食物流企业和粮食物流组织者中,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知识和系统的学习,才能接受新理念,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粮食生产变化及原因分析
粮食生产变化及原因分析一、陕西省粮食生产的资源环境条件分析1、陕西省粮食生产的自然地理条件优越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黄河中游,地处内陆中纬度地带,因其地理因素从而形成了显著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北部地处黄土高原,南部属秦巴山地,中部为号称"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冲击平原,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气候类型以秦岭为界,南北差异较为显著;南部地处北亚热带气候区,北部主属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
陕北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陕南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全省年平均气温13.7℃,年平均降水量400-1000毫米,气温水量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多样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区内丰富的农业生产资源;陕西省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全省共有21个土类,50个亚类,400多个土种。
主要土类有栗钙土、黑垆土、棕壤、褐土、黄棕壤、黄褐土、风沙土、黄绵土、水稻土、潮土、新积土、沼泽土和盐碱土。
多样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土壤类型,为陕西省粮食生产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2、陕西省粮食生产的土地资源条件陕西省土地面积2057.946万hm2,其中山地总面积741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6%,高原总面积92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5%,平原391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9%。
受地势地貌、气候类型、经济水平等影响,全省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
2011年全省耕地总面积2852.5千hm2,人均耕地面积0.113hm2,水田占总面积的1%,旱地占总面积的67.33%,水浇地占总面积的31.56%,全省耕地以旱地和坡地为主。
2002-2011陕西省总耕地面积波动变化,总量缓慢增加。
从陕西省的三大区域来看,陕北黄土高原区土地面积816.07万hm2。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9.65%,其中耕地占全省的34.3%。
该区域沟壑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态环境脆弱,耕地瘠薄,农作物复种指数低,土地生产水平较低;关中平原土地面积481.17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3.38%,耕地面积占全省的42.45%,该区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利条件好,水浇地面积占全省的88.59%,是全省重要的粮、棉、油果生产基地;陕南地区土地面积760.71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97%,其中耕地面积占全省的23.25%,该区域林区面积大,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全省灌溉水田主要分布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粮食物流现状及分析*◎邵瓅群摘要:通过从物流的观念分析陕西粮食物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识到陕西粮食物流的相对滞后性。
但是,从陕西省整个经济和农业快速发展态势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饮食品种的多样化,以及快速发展的交通运输和信息网络,特别是农业产业化和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粮食生产的专业化、集成化,使其产量连年增长并保持稳定,都为创建陕西省粮食物流体系提供了环境与条件。
另外,从反映全省粮食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数量指标--集中度来看,除玉米以外的所有粮食与油料品种都比较高,且有连年增大的趋势。
也为创建先进的陕西省粮食物流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陕西省粮食物流集中度物流是现代流通的重要环节,被称为继原材料、劳动力之外的第三利润源[1]。
农产品物流就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农产品物质实体以及相关的信息从供应地向接受地之间的物理性流动。
具体来说就是将农产品的运输、储存(常温、保险和冷藏)、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有机组合。
包括一系列物质运动过程、相关的技术信息组织和处理过程,以及各个环节上的物流管理活动。
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农产品价值的增值[2]。
粮食物流是农产品物流的一部分,其对象仅限于粮食与粮食产品。
民以食为天,如何使产销有机结合,保证人民有充足的食品,并使农民生产的产品能实现其价值与使用价值,而且能使其增值、降低其生产与流通的成本,提高农产品的整体效益,这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本文以期在对陕西粮食物流现状的对比分析,为构建创新粮食物流模式做一些探讨。
1.陕西省粮食物流现状1.1物流观念落后、渠道单一规模小长期受计划经济和粮食统购统销的影响,粮食流通的方向和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企业没有任何实际责任也不直接体现经济效益,而是间接享受政府的费用补贴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思维定势。
改革开放以后,粮食生产和流通逐渐放开。
在观念上没有接受现代物流理念,把粮食物流只看作是粮食仓储、运输和装卸等,而没有把粮食物流扩大到粮食生产布局、种植结构调整、粮食加工增值和信息交流等环节[3]。
传统粮食企业员工素质较低,缺乏适应现代物流及整个供应链管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目前陕西省粮食物流渠道主要是:农户或基地→粮食企业(收购企业、加工企业、国家粮食储备库)→粮食批发或零售企业→消费者。
这一方式环节较多,缺乏信息的交流和互通,规模较小且分散,流通损失到15%以上,是发达国家的3倍,且成本较高,销售多为分散的方式。
这种粮食生产经销的单户经营形式,虽然适应以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农业生产模式,却很难使“物流”达到经济规模。
1.2物流管理水平低下,技术落后,缺乏统筹规划粮食物流量大、点多、涉及部门广,政府对粮食物流的宏观调控缺乏应有的力度使粮食在流动中遇到重重困难[4][14]。
这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和强大快速的网络系统。
目前,陕西省还未制定出相应的具体可行的支持物流发展的政策和统一的布局规划,诸如物流企业的资格认证、市场准入、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税收政策等。
各级政府对粮食物流的调控能力也较为薄弱,调控力度不足。
往往是政出多门,缺乏统筹规划和整体协调。
具体表现在粮食物流体系的内在联系被人为地分割,缺乏直接联系,粮食部门只能在粮源组织和系统内部各物流环节内进行协调而无法控制粮食在铁路、交通等系统外各环节的运作,粮食物流的整体统筹规划形同一纸空文,严重影响了现存资源的整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指出,部门分割和行业垄断已成为制约粮食物流一大瓶颈。
只有让铁路、港口等各种运输工具、运输资源,在市场化作用下真正实现有效整合、无缝化连接,突破体制上的障碍,才能真正解决当前粮食运输成本高、流通不畅的问题[5]。
以陕北杂粮南运为例,主要靠铁路和公路运输,70%左右采用包粮方式,运费高、损耗大、效率低、无法控制粮食运输过程。
流通费用占销售总成本的30%左右,撒漏损失一般占3%—5%。
而欧美国家流通费用率最高不超过25%,撒漏损失不超过1%。
1.3基础设施落后,信息网络缺乏,粮食物流的效率低近年来陕西省在粮仓建设等硬件设施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对粮食运输、流通加工、信息化建设方面研究不足,致使陕西省粮食物流设施仍比较落后。
首先,散粮装运和接卸设※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08080235)备缺乏使许多调运粮食得不到及时中转,运输设施简陋引发粮食在途时间长、途中损耗大、运输费用高;其次,流通加工技术落后,粮食流通加工增值环节与国内其它省份以及国外的差距较大,发达国家仅玉米一个品种的深加工产品就达4000余种[6],而陕西省玉米大部分用作饲料,少部分作为居民和陕南农民调剂口粮。
再次,陕西省粮食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处于较低层次或模仿阶段,严重影响了粮食物流市场化进程。
就拿2008年春天来说,南方急需大米,但是在大米产地黑龙江虎林县,农民的大米却卖不出去,由于国家粮库检验的等级过低,达不到国家的保护价,农民不愿意卖,粮食加工企业因为加工好的优质大米堆在火车站运不出去也不能收。
从根本上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充分说明粮食物流信息不灵,远不能适应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另外一些粮食设施的建设缺乏科学化论证和有效的管理,导致了粮食仓库、粮食加工厂建设和布局不合理。
例如有些仓库选址在偏僻的山区,交通不便,周围缺乏配套设施,影响了粮食物流的合理组织,不利于粮食物流的发展。
从粮食物流的观点分析,看到了目前陕西粮食物流存在的问题。
但是,从陕西省整个经济和农业快速发展态势,也为陕西省粮食物流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影响粮食物流发展的因素及分析2.1粮食生产及流通是物流系统的基础陕西南北狭长,横跨温带、暖温带、亚热带三大气候带,分为风沙滩地、黄土高原、关中平原、秦岭山地、汉中安康盆地、和秦巴山地六个地貌区。
复杂的地貌和气候,决定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多样性。
粮食主产区为关中平原,夏秋粮食播种面积占全省的54%,产量占全省的71%。
陕北、陕南生产各种杂粮,汉中盆地和安康谷地生产稻谷与油菜,稻谷产量占全省的92%,油菜产量就占全省的67%[8]。
随着农业新技术的应用,粮食产量仍然在耕地面积连年减少的情况下却在连年增加,粮食年产在21世纪以来稳定在1000到1150万吨之间[8]。
陕西省以3800万人口计算,人均年占有粮食不到300kg.如果扣除工业和饲养业用粮,那就更少了,需要从富粮省调运。
陕西省从2006年起每年从黑龙江采购10亿斤水稻。
产量的增加和省内外粮食调运和品种调剂,当前的粮食物流系统是不能够胜任的。
这就为创建新的粮食物流体系打下了基础。
2.2粮食生产走向产业化、专业化与集成化,是建立快捷经济物流系统的需求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陕西省形成了陕北杂粮、渭北以苹果为主、关中粮棉、陕南稻米油菜和中草药林特产品四个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基本形成。
而且全省初步形成了14个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23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为骨干,众多中小型龙头企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企业群,全省各类产业化组织发展到4160个带动农户391万户,粮食生产品种数量相对集中[12]。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对各种粮食品种、质量的要求多样化,促进了粮食物流的不断发展,粮食的数量、品种调度频繁,使粮食生产的集中度不断增强。
集中度(也称地区生产专业化程度)是指一特定区域某农产品产量在全省或全国产量中所占的份额,集中度越大说明调运的量和程度就越强,就需要经济快捷的现代物流支持。
现以陕西省主要粮食产品产量集中度进行分析[7][9]。
集中度有两种计算方法:(1)其中:表示第种粮食产品产量的集中度,为第种粮食产品在第地区的产量占整体产量的百分比,为地区产量占整体产量的百分比从大到小的排位顺序号,根据经验确定,一般取3~5,这里取3。
或者用表示集中度(2)其中:同上,表示第种粮食产品整体产量的百分比平均数。
陕西省以11个行政划分市区为基础,计算其集中度如下:集中度取值越接近1,说明粮食需要地市之间调配的数量越大,象小麦、稻谷、油菜籽等主要粮食品种集中度都在0.70以上,需要在全省范围内调剂。
集中度的计算方法更科学合理,其值越大的市之间调配的数量就越大,比更深刻的表1陕西省主要粮食作物集中度统计表*原始数据来源《陕西省统计年鉴》。
反映了粮食生产的集中程度。
可看出除玉米的集中度较小外,其它主要粮食品种都须在全省范围内调剂调配。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形成了各种粮食作物的相对集中的生产区域。
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的生产基地。
需要强大的物流系统来支撑。
这也为建立粮食物流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
2.3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品种的多样化,促进粮食物流系统快捷有效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由吃饱饭过渡到吃好饭的小康生活,对食品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要求,增强了粮食品种之间的调剂和促进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大粮食物流量。
农业现代化发展,科技含量的提高,以及国家对农业机械的补贴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加大了城市的粮食与食品供应量。
这样互相促进,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这也促进农产品物流和粮食物流的发展。
陕西省产业的调整,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和陕北黄土高原苹果生产区,西安天水经济区,建设以制造业和IT业为中心的城市群,以及高新农业和关中平原为商品粮生产基地,陕南秦巴山区的矿业和以中草药等为主的经济作物区,也加速了农产品物流和粮食物流的发展。
2.4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发达的网络技术系统是物流系统的支撑陕西省公路建设成效显著,“十五”期间投资500.83亿元,年均递增87.7%,公路网密度提高到26.5公里/百平方公里。
高速公路累计投资442.54亿元,年均递增40.7%。
“十一五”的前两年公路投资超过300亿元,新建高速公路741公里,2007年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
建成和逐渐建成连霍、京昆、福银、包茂、十天、青兰、青银等高速公路在陕西境内的里程。
实现关中六市(区)和42%的县(市、区)以高速公路连接。
2008-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4万亿的投资,拉动了陕西省的新一轮的基础建设高潮。
乡村村道公路6.83万公里,其中油(水泥)路1.45万公里,位居西部第一。
铁路通车里程稳步增长,客货运输能力增强。
目前铁路营运里程3696公里,其中电气化里程2494公里。
拥有机车866辆,旅客周转量402.05亿人公里,客运密度560.8万人公里/公里。
货运周转量995.21亿吨公里,货运密度3095.5万吨公里/公里。
除交通运输以外的物流设施,如仓库和货运场站等都是传统物流业的主要活动空间,也是粮食物流的主要构成部分。
陕西省在关中粮食主产区逐步建立了粮食批发市场,如于1993年就在渭南建立了陕西省粮食专业批发市场,西安丰庆路粮食批发市场等,从2001年起,在陕西省粮食局的支持和鼓励下,粮食批发市场的建设有了实质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