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旌阳区教育科研课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阳市旌阳区教育科研课题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活力学校文化”实践研究》
研究工作报告
德阳市金沙江路学校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日
旌阳区教育科研课题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活力学校文化”实践研究》
研究工作报告
前言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深入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使学校教育“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这一目标。

主动发展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必备的要件之一,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是学校及每位教师的重要职责。

那么,在金沙江路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教师采取具体哪些方式、方法和措施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呢?对此问题的回答开始是较茫然的。

为此,金沙江路学校于2009年9月成立了课题研究组对上述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力求找到适用于本校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方式、方法和措施,逐步构建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有效平台,并总结提炼出一些相应科学规律,为以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借鉴与指导依据。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认真酝酿和仔细地筛选,最终确立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活力学校文化”实践研究》为此项研究的课题,并与同年11月向旌阳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申报区级教育科研课题并获准立项(德市旌教科[2009]57号《德阳市旌阳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关于2009年度旌阳区教育科研课题立项的通知》)。

通过两年多时间的认真实践与研究,总结归纳出了一些可供以后教育教学实践时参考应用的成果,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以下就是此项课题研究工作的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咋一个班就几个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哟?”“咋现在的学生好像一届不如一届哟?”“唉,我教了半辈子书,现在反而好像不能胜任工作了……”“想当年,各方面的条件那么艰苦,可大多数学生都……现在这个班的学生可能要毁掉我的一世清誉啰……”在金沙江路学校成立之初,校园里不时充斥着老师们的声声哀叹。

学校要全面、深入实施素质教育,面对相当
多的学生存在厌学心理,缺乏主动学习与发展的意识的状况,学校怎能允许这种不良倾向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呢?
现代教育要求教育不仅要“一个都不能少”,更重要的是要为“所有人提供优质教育”。

我校是一所2008年初才整合而成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由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位于城郊结合部,生源大多是农转非家庭或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的多元化等因素,辖区内人民生活日趋丰裕,广大群众要求让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

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也给学生带来了诸多负面的影响,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行为、生活习惯等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如思想、行为不良、特别是“学习好坏一个样”的思潮一度在部分学生中蔓延,其突出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怕吃苦,明显缺乏主动学习与发展的意识。

调查发现,学生中不同个体在主动发展方面的表现差异很大,在金沙江路学校,为数众多的学生在对学习的目的与意义的认识、自觉主动发展的态度与方法等很多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这些表现对于我校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极其不利的。

因为学校、教师是否能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尤其关系到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影响到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这些都让我们深感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是金沙江路学校学校、教师的共同责任。

既然发现了问题,我们就要勇于面对问题,深入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分析不良状况的成因,并在实践中最终探寻到与校情、师情、生情相适应的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方式、方法与措施,逐步形成以“导”为基本特征的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良好氛围与系统科学的有效激励机制,推动金沙江路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的良性转变,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和谐成长。

经过深入调查与分析研究,我们发现在金沙江路学校在建校之初,客观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问题,经认真梳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㈠新学校,新模式,新的教育、教学环境,要求以统一的、先进的办学思想和理念正确引领,才能有效地增强全校师生的凝聚力,实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工作,努力拼搏,为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008年2月初,为适应经济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上级把原来单设的旌阳区东河镇初中和旌阳区东河镇小学两所学校合并,成立了德阳市金沙江路学校。

学校的整合,使学校的办学规模得到了较大的扩展,师生人数也变为了原来的数倍。

在全校师生因为学校壮大而倍感欢欣之情未尽之时,学校领导首先清醒地认识到,随之而来的将是面临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其首要问题便是要确立新学校的统一的、先进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

在学校管理层面,原来分属于义务教育两个不同阶段学校的领导由于受固有思想、理念的影响,在把什么作为新学校的统一的办学思想、理念上一度发生较大的分歧;在教师层面,由于没有统一的、先进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正确引领,教师中存在着用固有的现成
的思想、理念去对待、去思考、去处理教育教学中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用固有模式去工作,而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与时俱进,殊不知,教学环境、条件变了、学生变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人没有理念就等于没有灵魂,没有前进的路标和行为的指南”。

正确、统一的办学理念,将指引金沙江路学校的办学方向,定位学校的品牌形象。

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

办学理念是办学实践的内在动力,金沙江路学校教育的改革和进步必须以理念的突破和更新为先导。

办学理念将会渗透到学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教育质量及其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符合金沙江路学校实际的办学特色。

统一的理念是立校之本。

对金沙江路学校而言,办学理念是“学校之魂”、“管理之魂”。

统一的办学理念,对明确办学目标,规范教学行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建校之初的金沙江路学校,由于没有确立统一的办学理念,全校师生缺乏正确的引领,对于学校明确办学目标、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正确引导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等是极其不利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此领域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与研究,统一思想,与时俱进,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内确立起正确的办学理念,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思想基础。

㈡要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

整合之初的金沙江路学校,由于教师均分别来自原旌阳区东河初中和旌阳区东河小学两所典型的农村学校,具有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共性,其状况真的让人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
⒈结构极不合理,教师整体素质偏低。

⑴年龄结构不合理。

教师老龄化现象表现突出。

我校在职在编中小学教师共72名,教师平均年龄已经达到43.5岁,50岁以上接近20人,约占27.7% ;80后教师仅3名,约占4.1%;其余的均为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或70年代初出生的教师。

教师的老龄化,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影响很大:一是教师年龄偏大,体力、精力不济,工作创新性不够,主动性不强,正所谓是“工作前10年带头干,中间10年跟着干,后面10年被拖着干。

”二是年龄偏大的教师大多是上世纪90年代转正的民办教师,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教育,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

他们教育理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教学能力、水平难以提高,仍延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当前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一度在金沙江路学校举步维艰;三是年龄偏大的教师多数都是“半边农(教师的配偶是农民)”,后顾之忧颇多,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

⑵知识结构不合理。

金沙江路学校教师相比于其它市区学校教师,大多数表现为教育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能力差、学历水平低,大多数教师最初只具有
中等师范毕业学历,只是参加工作后通过函授、自考等形式取得合格学历。

72位在岗在编教师中,第一学历是正规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的只有2人,专科毕业的20人,是正规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只有38人,其余的12人都是通过上世纪90年代“民转公”充实进来的。

学历水平低直接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⒉教师专业化水平低,学科教师不配套现象严重。

建校之初,金沙江路学校教师学科专业很不配套,外语、化学、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生物教师教化学、英语,语文教师教音乐、美术等现象较为普遍。

在一些学科,课程是按上级规定开设了,但教师不能保证,课表形同虚设。

教师不能从教本专业课程,不仅为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增加了难度与压力,其教学质量也往往难于保证。

⒊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不足,管理机制不到位,对已有少量的骨干教师的利用率不高。

⑴建校之初,金沙江路学校教师中由原两所学校评定的市、区级“骨干教师”总计只有7名,所占教师比例不足10%。

⑵学校尚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骨干教师的选、培、管、用的管理机制与激励措施。

⑶已有的为数较少的骨干教师,相对来说理论水平较高、业务能力较强强、专业思想也很端正,但一度时期学校他们的使用上重视不够,没有及时、充分给这些骨干教师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使这些骨干教师示范作用和辐射空间大打折扣。

基于以上原因,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有效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骨干教师的选、培、管、用的管理机制,成为我校教师管理工作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师资队伍的不足,制约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严重影响也教师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和成长。

严峻的现实,迫切要求金沙江路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进行探索,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业务和文化素质,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为此,需要我们对教学文化进行研究,尝试以教育观念的导向、职业道德培养为抓手,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主线,以平台展示促效果,以制度激励为措施,力求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生命力和幸福感,逐步构建起“活力”教师成长体系。

㈢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工作,第一落实人是班主任,肩负任务繁多,职责重大。

建校之初,由于学校在相关制度、措施方面的缺失,加之班主任自身素质等方面的诸多原因,金沙江路学校班主任的工作方面存在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⒈班主任选拔不够严格。

学校在班主任选拔问题上由于没有确立相应的原则和条件,选拔班主任往往凭某些领导的感觉,这样就使得部分责任心差、缺乏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教师存在于班主任队伍中,这些人不但具有误人子弟之嫌,也给学校德育工作造成较大损失。

⒉对班主任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由于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缺乏系统的计划和安排,德育目标任务不明确,很少开班主任工作会,几乎没有开展班主任培训,对年轻班主任和工作能力差的班主任没有必要的跟踪与指导,班主任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

使较多班主任满足于“牧羊人”的角色。

⒊班主任德育意识淡薄。

有的班主任虽然有“敬业”精神,但只是依然在“片面追求”的道路上苦苦求索,班级管理不重视讲德育,个人缺乏德育意识,班级缺乏德育氛围,德育与智育关系不清。

如挤占其它学科教学时间提高中考学科成绩,班级很少开班会,学生几乎没有课外活动等。

⒋班主任缺乏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头脑。

班级管理需要遵循德育规律和教育规律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需要有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知识。

但一些班主任缺乏专业知识,总觉得自己是师长,高高在上,对学生少有亲和力,尤其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不讲科学方法,常常造成班级秩序混乱,师生关系紧张甚至破裂,至使一些本可以进步的学生错过了最佳的受教育时机,影响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给学生留下终生的遗憾。

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的基层单位。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必不可少的得力助手。

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起着导师和榜样的作用,并负有协调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联系的责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加强金沙江路学校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班主任整体素质,需要我们开展班主任培养工程的研究,探寻学校在班主任的选、陪、管、用方面找到符合金沙江路学校实际的、有效、可操作性强的方式、方法与措施,逐步构建起相应的切实可行的班主任管理机制,从而推动班主任的全面成长。

㈣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课堂教学是主要途径。

建校之初,金沙江路学校任课教师在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科学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由于教师队伍的老龄化,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化水平低,学科教师不配套,加之对教师的培养环节薄弱等因素的影响,直接导致了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组织教学方式不符合课改要求,主要表现为:
⒈在思想上未能树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的理念。

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坚持“师道尊严”为上,认为课堂教学学生仍然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在课堂上应一直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转,忽视引导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⒉在新课程改革进行多年的背景下,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仍采用“填鸭式”,让学生被动接收学习,不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主动学习。

⒊在课堂教学结构的展示上,很多教师还不注重教案向学案的转化,不善于在课堂上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不重视对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的培养;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体念,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⒋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对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不认真、及时评价或滥加评价时有发生;对学生学习过程、结果少有激励性评价,致使学生难以亲身体念学习中丰收的喜悦,进而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充分发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对学生主动发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负面影响是重大的,必须引起学校和每一位教师的高度重视,认真反思。

这就要求我们开展构建“活力课堂”的研究与探索,通过组织、引导教师不断学习,转变教学观念,并紧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学方法、方式上加以改进、提高,逐步使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构建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活力课堂”评价体系。

㈤学生的健康主动发展,德育是首位。

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与管理方面,建校之初,金沙江路学校存在亟待解决的系列问题。

⒈学校整合之初,原来的两套分属义务教育不同阶段的德学生育管理体系如何科学的合二为一,而不是简单的1+1,才能顺畅运作并有效的发挥其管理职能,提高学校对学生德育的管理效率,增强德育效果,实现1+1大于2?这对于当时的学校领导来说,一时也是倍感困惑的。

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学校、教师要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观,形成以育人为本的德育思想,并以科学的德育思想指导德育实践,才能实现以德治校,以德育人。

在这一点上金沙江路学校建校之初却面临重重困难。

由于前身实质是典型的农村学校,学校、教师的德育观是相对封闭的,是传统的防范型的。

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学校区位的转变,已使学生逐步走向了一个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之中,而现在社会环境对学生德育的负面影响也是很突出的。

这就要求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走出封闭圈,而直面社会的各种变革。

这就需要在学校、教师改变过去封闭的德育观,并逐步实现向开放的现代德育观的转变,从传统的防范型德育观向主动发展型德育观转变。

那么,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通过怎样的方法、途径来实现这一转变呢?最初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哑然的。

⒊确立的德育目标高、大、空,缺乏层次性和开放性。

金沙江路学校建校初期,虽然教育环境变了,教学条件变了,学生变了,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校德育还沿用过去的那一套标准,显著特征是高、大、空,细化不足:一是没有成形的针对社会经济发展、校园周边环境变化实际的德育目标;二是学生德育目标笼统,没有确立跟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分阶段、分层次的具体德育目标,中小学生的德育目标雷同;在德育活动中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不足,未能针对学生道德的差异确立不同的德育目标。

如自制力差的学生的学生的德育目标具体是什么?集体观念淡薄的学生的德育目标具体是什么?……这些在一度时期都是空白。

⒋德育内容笼统、空泛,缺乏具体内容,且在实施过程中难以和新课改有机结合,不能突出德育内容的整合性。

正因为缺乏具体内容,使教师在进行德育活动时总觉得难以有效操作,直接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率。

⒌学校对德育活动的引领力度较弱,投入少,为师生开展德育活动“搭台”次数不足,且相关活动形式简单,不生动,缺乏吸引力,亟待构建与金沙江路学校校情、师情、生情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德育活动新模式,组织开展为师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使师生在有益的活动中得到深切体验、感染与熏陶,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实现知、情、意、行诸方面的质的升华。

⒍对充分利用德育合力来德育工作认识不足,未能有效发挥“三位一体”德育管理网络的重要作用。

学生的思想、行为与学习习惯等学生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中逐步发展形成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学习,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者成为一体,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才能顺利地完成育人的目标。

那么,在金沙江路学校,除在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外,如何充分调动与发挥家庭和社会大课堂教育的作用,才能整个德育工作更有效呢?这个问题在以前我们确实未认真思考过。

针对目前面临实际困难,我们除了改变观念、认真反思外,还需就此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探究,找到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措施,进一步增强德育合力,力求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⒎建校之初,没有构建起德育工作的有效的评价体系与长效管理机制。

有效的德育评价与长效管理机制,不但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起到导向作用,也对德育工作质量的提高起促进作用的重要手段。

因为没有德育工作的有效的评价体系与长效管理机制,德育工作的开展往往是显得较杂乱的,且其质量也难以保证。

基于此,需要认真进行研究,努力构建适宜金沙江路学校的德育评价体系和德育管理的长效机制。

㈥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是清新、整洁、生机勃勃、充满浓郁育人氛围的,能使学生得到感染和熏陶,会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但建校之初,金沙江路学校的物质环境建设方面明显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
⒈校园建设、设施未进行整体规划,布局不合理。

由于金沙江路学校是在原旌阳区东河小学的校址扩建而成,学校固定建筑与设施没有进行总体规划和总体设计,人一进学校的第一感觉就是建筑设施布局非常凌乱,没有突出的主题。

⒉教学功能用房的配置严重不足,如:学校没有专门音乐、美术教室;理、化、生、科学实验室配置不足;多功能教室在数量上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等。

这些都影响到了相关学科教学的正常开展。

⒊已有的建筑、设施,无论在外观还是在内饰上,给人的第一感觉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既没有体现出学校的特色,也使得育人功能缺失:教室里的墙壁上除了悬挂《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外别无它物,显得人性化不足且没有班级特色;楼道、走廊里,偶有的名人画像或警示语,但也显凌乱,未注重相关资源的设置应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育人方面的层次性与递进性,未进行科学分类;学生公寓里,除了门厅墙壁上挂有《住校生管理制度》外,针对住校生身心特点、体现育人功能的宣传物件一概没有。

……这些都使得已有建筑、设施渗透思想教育成分不足,加之总体散、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