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外教育史

合集下载

中外幼儿教育史复习材料答案

中外幼儿教育史复习材料答案

中外幼儿教育史复习材料答案一.论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对我国当前幼儿教育的启示。

答: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在批判传统教育、吸收改造杜威实用主要教育思想,探索普及大众教育的实践中产生的。

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一)生活即教育。

包括以下含义: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是生活就是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

(二)社会即学校。

他认为应把社会生活组织到学校中来,使学生在学校中受到大社会所需要的训练。

(三)学做合一。

它是以生活为中心,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

(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二、联系近期幼儿教师虐童事件,评述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爱及其启示。

1、裴斯泰洛齐简介。

2、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实践。

3、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理论。

4、启示。

三、简述外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及其特点。

答:一、洛克的学前教育思想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年)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最早的代表之一。

1692年出版的《教育漫话》,系统表述了新兴资产阶级在教育方面的要求。

洛克在《人类理解论》(1690年)中阐述的唯物主义经验论是他研究社会政治问题和教育问题的理论基础。

从“白板说”出发,洛克高度评价了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作用。

在他看来,幼童好像一张白纸或一块蜡,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

洛克把培养“绅士”作为教育的目的。

绅士是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善于处理自己的事务,使自己成为国内著名的和有益于国家的人才。

洛克重视体育的意义。

首先,他反对娇生惯养,强调及早锻炼。

其次,多运动,多睡眠。

最后,儿童的食物要清淡、简单,除了饥饿以外不用别的调味品。

经验论与功利主义是洛克道德观的基础。

他认为,善恶观念是后天的。

人的本性就在于追求幸福。

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

因此,在绅士所应具备的各种品性中,德行应是第一位的。

洛克为绅士教育提供了广泛的内容:阅读、书写、绘画、本族语、法语、拉丁语、地理、算术、几何、天文学、年代学、伦理学、历史、法律和簿记等。

中外学前教育史

中外学前教育史
中外学前教育史
外国部分
第十一章 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幼儿教育
第三节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幼儿教育思想 一、柏拉图
二、亚里士多德
三、昆体良
二、亚里士多德
(一)生平与世界观 1.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 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2.主要教育著作:《伦理学》 《政治学》 3.精彩言论: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动。 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羽相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 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
科学和其他知识,才能培养出人民的领袖和 政治、道德的管理者。 有德行、有智慧、懂礼仪、有学问的人
(三)关于教育的形式
绅士教育最适合在家庭中进行,主张聘请家
庭教师。由家庭教育取代学校教育。 理由:
1.儿童到学校去容易染上恶习,失去纯洁; 2.学校里学生人数多,教师不能全面地照顾到儿童, 对儿童的发展不利; 3.学校对儿童滥施体罚,有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产生了双轨学制
【优越性】
4.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确保学生获
得系统的连贯的知识,保证教学质量 5.学生与教师及同学进行多向交流(观摩、 启发、切磋、砥砺 ),互相影响,从而增加 信息来源或教育影响源。 6.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局限性】
1.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受到很大限制 2.学生主要是接受性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
(三)论和谐发展教育
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 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 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过程(西方最早) 教育程序:体育——道德(习惯)——智育(理性 )
量力性原则:量力而行,力所能及

中外幼儿教育名著

中外幼儿教育名著

中外幼儿教育名著幼儿教育是培养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其关注点集中在培养孩子的品格、智力、语言和社交能力等方面。

在中外幼儿教育史上,涌现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名著,这些著作对于现代幼儿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本中外幼儿教育名著,包括《蒙台梭利儿童教育》、《幼儿教育心理学》和《幼儿园教育学》。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是蒙台梭利创立的教育理论体系的总结与阐述。

这本书强调幼儿教育需要基于对孩子的观察和理解,而非仅仅传授知识。

在蒙台梭利的理论中,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孩子创造一个有益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自由地发展并发现自己的潜能。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国内杰出心理学家顾佩璇教授的代表作之一。

这本书通过研究幼儿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发展特点,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法,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幼儿的需求。

这些理论内容包括幼儿认知的阶段特征、各个方面的教育与培养策略等,都对幼儿教育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幼儿园教育学》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重要著作之一。

陶行知通过对幼儿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的幼儿教育理念。

在这本书中,陶行知强调,幼儿教育的目标是全面培养孩子的身心发展,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品行。

同时,他提出了人性化的教育思想,主张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创设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幼儿教育环境。

这些中外幼儿教育名著是幼儿教育领域的重要参考书籍,它们不仅提供了理论支持,更为教师和家长们提供了实践指导。

在现代幼儿教育中,教师需要综合运用这些名著中的理论和方法,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积极、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倡导个性化的教育方法,对孩子们进行个别化的培养和引导,以满足不同孩子的发展需求。

总结一下,中外幼儿教育名著包含了蒙台梭利的《蒙台梭利儿童教育》、顾佩璇的《幼儿教育心理学》和陶行知的《幼儿园教育学》等。

这些著作不仅为幼儿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更为教师和家长们提供了实践指导。

中外学前教育史

中外学前教育史

中外学前教育史1古代希伯来:家庭教育以培养宗教信仰为最重要的目标2古代印度:在婆罗门的家庭中,儿童约在3~5岁经过剃度礼开始接受家庭教育3斯巴达:尚武成为斯巴达国家的灵魂,斯巴达式的训练始于儿童的诞生(军事化教育)4柏拉图:创立阿加德米学园5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儿童按年龄划分,教育顺应自然主张;论儿童的年龄分期0~7岁体育7~14岁德育14~21岁理智6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最早的教学法学者,西方教学论的奠基人,双语教育7预成论:当妇女受孕时,一个极小的完全成型的人就被植于精子或卵子中,人在创造的一瞬间就形成了。

儿童是作为一个已经制造好了的小型成年人降生到世界上来的,儿童与成人的区别仅是身体大小及知识多少的不同而已。

儿童与成人不应有重要区别,从幼儿开始,儿童的身体和个性已经成人化了。

8伊拉斯莫斯:《幼儿教育论》9蒙田: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天性;教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而是要培养消化力(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思维能力)教师的责任是用对道德的挚爱多于对道德的尊崇来充塞孩子的心10康帕内拉:第一个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人11夸美纽斯:《母育学校》是历史上第一部幼儿教育专著《世界图解》对后世影响最大,“泛智”思想(将一切有用的知识教给一切人并使其智慧得到普遍发展)集体教育形式-4~6岁儿童为对象的“母亲督导的班”12英国政府的幼儿学校政策:国库补助政策,1840年8月枢密院教育委员会视学官首次发出关于幼儿学校检查项目的训令,这时幼儿学校才真正成了国库补助的对象13伦克夫妇:1851年夫妇二人在英国设立德语幼儿园,1854年在伦敦举办了一次教育博览会,别劳夫人在这次博览会上展出了福禄培尔的恩物以及其他物品;在英国自引进福禄培尔幼儿园以后,幼儿教育的设施出现了“双轨制”的局面14奥柏林;开办编织学校的活动拉开了法国近代学前社会教育历史的序幕;至19世纪80年代法国已基本上确立起近代学前教育制度;在法国教育史上最早有记录的幼儿教育机构是奥柏林的编织学校(1770年创设)15.托儿所运动:帕斯莱特、柯夏和马尔波是法国19世纪上半期开展的托儿所运动的著名人物;1826年帕斯特莱领导妇女会创办了法国最早的托儿所;柯夏主张“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教育16.托儿所性质的转变:1835年法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在各县设立初等教育的特别视学官的规定》,提出视学官具有视察和监督托儿所的权利,这是法国政府正式管理托儿所的开端;1836年教育大臣布雷发出传阅文件,明确指出托儿所是公共教育部领导下的学校,这标志着法国托儿所性质的重大转变,即由面向贫民的慈善救济事业转向面对全体国民的国民教育事业;1837年法国政府发布了最早的有关托儿所管理和监督体系的规定,把法国的托儿所纳入中央集权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轨道17:福禄培尔幼儿园方法的传入:由于19世纪中叶别劳夫人(德国福禄贝尔幼儿园运动的领袖)的努力及法国政府的支持协助18近代学前教育制度的确立:1881年和1882年先后通过“第一费里法案”“第二费里法案”最终确立了法国初等教育“免费.义务.世俗化”三位一体的原则,原则的确立为普及学前教育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学前教育的世俗化;1881年8月2日的政令采用“母育学校”这个名称并沿用至今,根据年龄发展阶段编班,政令的颁布意味着基本确立了法国近代学前教育制度,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凯果玛:具体领导了19世纪80年代法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改革,促使政府将托儿所改造为母育学校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她指出了学前教育机构教育的双重目的:社会目的和教育目的20塞贡:为弱智儿童首创一种现代教育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着重感觉和运动神经的训练21美国最早的幼儿园:由德国移民玛格丽特•舒尔兹于1855年在威斯康星州的瓦特镇创立的;1860年美国妇女伊利莎白•皮博迪在波士顿开办了美国第一所英语幼儿园,被美国人尊为美国幼儿园的真正奠基人;1868年在波士顿出现了美国的第一所幼儿师范学校;1877年伦理文化社的领导人弗利克斯、阿德勒在纽约创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慈善幼儿园;最早建立幼儿园的教会是1877年俄亥俄州托利多的特雷尼梯教会;1870年在密尔沃基成立了第一个幼儿园协会22.(公立幼儿园运动):【~的建立是以公立学校为基础的19世纪30年代以新英格兰为中心在美国兴起了一场以发展初等教育为目标的公立学校运动】到19世纪最后十年~~在美国各地得到蓬勃发展;1873年秋美国第一所~在圣路易斯市的德斯皮尔斯学校建立,美国其他州也纷纷仿效,一些私立幼儿园和慈善幼儿园逐步被纳入公立学校系统;1914年几乎在美国所有稍大的城市都建立了公立幼儿园系统;~~是美国学前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此后美国学前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3.洛克:最主要的教育著作1962年的《教育漫话》;主张心灵白板说;把培养绅士作为教育的目的24自然后果律:当儿童犯了错误和过失后不必直接去制止或处罚他们,而让儿童在同自然的接触中体会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和过失带来的自然后果,就是让儿童凭自己的直接经验去接受教育,体会自己所犯错误的自然后果,从而学会怎样服从自然的法则25.裴斯泰洛齐:主要著作《隐士的黄昏》《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孩子》;在西方教育史上他第一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化’(名解)并付诸教育实践,探索以心理学为基础来发展人的能力的有效方法26.赫尔巴特: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将教学过程分为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教育性教学思想(认为教学是进行教育的基本手段.要进行道德教育必须借助于教学,在他看来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道德教学)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训育方法有限制.赞许(奖励).责备.惩罚.建立有益健康的生活制度27.战后各国学前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般趋势:a政府日益重视学前教育,制定法律和政策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b提早幼儿教育起点.重视学前教育的科研工作c学前教育机构多种多样,幼儿入园率大幅度提高d 重视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e确立学前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奠基地位f注意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力量g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发展h扩大现代化教育手段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28.英国:据英国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规定5岁为义务教育开始的年龄;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费舍法案》正式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制度中并把保育学校的设立和援助问题全部委托给地方教育当局;哈多报告立足于儿童中心主义.集欧文.裴斯泰洛齐.蒙台梭利.福禄培尔和麦克米伦等的幼儿教育思想之大成,被认为是英国学前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献;为解决保育设施不足的问题“幼儿游戏班”应运而生29.法国:1905年比纳与西蒙编写出版了第一份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量表》以3~13岁儿童为对象;战后曾出现过以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计划为代表的各种教育改革方案30.开端计划:1965年秋美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由经济机会办公室发起.这是实现学前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而实行的一项重要计划.具体计划是:由联邦政府拨款将贫困而缺乏文化条件的家庭4~5岁的幼儿免费收容到公立特设的学前班进行为期数月至一年的保育31.福禄培尔:1826年发表教育代表作《人的教育》1837年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一所学校1840年将学校命名为幼儿园1843《母亲与儿歌》1861年他的生前好友撰写发表《幼儿园教育学》教育的本质通过教育使人能自由和自觉的表现他的本质即上帝的精神教育的任务人类必须首先认识自然进而认识人类最终才能认识上帝的统一人的发展规律人的发展过程也和自然界的计划过程一样,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序列对立的法则(天性与环境)和调和(变内部为外部变外部为内部)的法则32(自我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方法的基本依据:福禄培尔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游戏被他看作是儿童(--)的集中体现是幼儿园的教育方式a他拟定了一个以儿童的活动和游戏为主要特征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并精心创制出有关的教具材料b1843年他在《母亲与儿歌》中系统的介绍了通过歌谣及相关的游戏活动教育婴幼儿童的方法c在教育史上他第一次将游戏列入幼儿课程中.游戏是能够发展儿童内在生命力的活动d幼儿园应当是幼儿游戏的乐园.游戏分为三类-身体的游戏.感官的游戏.精神的游戏e提倡村镇设立公共游戏场33杜威:著作《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明日之学校》《民主主义与教育》论教育本质a教育即生长b教育即生活c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连续性原则)34.教学五步骤:【思维五步骤-疑难的境地;指出疑难点所在的位置;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在行动中检验假设】a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的活动b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c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d他必须负责一步一步的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e他要有机会通过应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35蒙台梭利:创办儿童之家,教具;《高级蒙台梭利方法》《童年的秘密》《儿童的发现》《有吸收力的心理》《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方法》36托幼一元化:为了解决苏联有些地方出现不按年龄分班.将二者合办及由于托儿所年龄班和幼儿园年龄班分别隶属于卫生部和教育部所产生的矛盾.就需要创办将托儿所和幼儿园合并起来的统一的学前教育设施并实行一元化的行政指导。

中外学前教育史大一上

中外学前教育史大一上

胎教始于西周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学前教育:最早的教育机构“痒.”----学校的雏形,是原始社会养老和实施儿童公育的机构或场所中国史上最早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礼记。

内则》保傅教育制度:殷商已有,“三公..”少师少傅少保..”:太保太傅太公,“三少乳保教育制度: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母等,以承担保育、教导太子事务的制度。

三.母.:子师、慈母、保母原始社会特点(启示):1、对儿童实施社会共育2、原始群落的老人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主要承担者3、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密切结合4、言传身教和模仿是教育的主要手段奴隶社会特点(启示):1、开始呈现一定的计划性2、家庭承担教育儿童的任务3、学前教育的阶级性明显4、奴隶主贵族重视学前教育,建立了保傅教育制度与乳保教育制度,提出实施胎教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目的:1、培养统治人才2、把学前家庭教育作为齐家治国的基础3、光耀门楣封建社会学前教育内容:1、初步的道德教育(①懂得自幼行孝悌长幼之道②自由培养正确的志向③自小积善行德④自由养成诚实无欺的品德⑤自幼学会礼让和勤俭)2、儿童生活常规的教育与培养3、文化知识教育(主要教材:三百千)4、幼儿身体保健教育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特征:1、打破了过去奴隶主贵族垄断幼儿教育的局面,使幼儿教育成为普通平民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幼儿教育的内容大为丰富,涵盖了德、智、体诸方面,并出现了许多握幼儿编写的勇用于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教材3、对幼儿的潜能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挖掘,幼儿教育内容的难度与广度均有较大的增加4、幼儿教育的实施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在家实施过程中,总体上是重教轻养5、儒家思想规范指导着幼儿教育的实施。

有关胎教的著作: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外象内感)胎教的经验与局限:1、注重本正(①避免近亲结婚②注重婚姻另一方的家庭及家教③注重婚姻对象,要求双方性情温顺,品行端正)慎始2、要求合理的营养3、注重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4、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5、注重孕妇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6、注重胎教和母教的结合育婴堂:专门收养弃婴的慈善机构。

(精品) 中外学前教育史

(精品)  中外学前教育史

• 第四节 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生平和学前教育实践 • 二、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注意幼儿园课程研究,创立幼儿园行为课程 • (二)论幼儿教育的对象和目的 • (三)论幼稚师范教育
• 第五节 张宗麟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生平和学前教育实践 • 二、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论幼稚教育应采取的方法和遵循的原则 • (二)论我国幼稚教育之症结及其补救方法 • (三)重视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研究 • (四)论幼稚园之课程
• 第四节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 一、王守仁的生平及“致良知”的教育思想 • 二、王守仁论儿童教育 • (一)教育应顺应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志趣 • (二)开展“歌诗”“习礼”“读书”的教育 • (三)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 三、评价与启示
第三章 中国近现代的学前教育
•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学前教育 • 一、晚清时期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近代大工业的发展使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有
• 第二节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生平和幼教实践 • 二、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幼儿教育是教育的根本 • (二)幼儿普及化、平民化、大众化 • (三)主张素质教育,提倡动手 • (四)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培养
• 第三节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生平和学前教育实践 • 二、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早期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 •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原则 • (三)活教育思想 • (四)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
中外学前教育史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
•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 一、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 • 二、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 • 三、原始社会末期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
• 第二节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 一、奴隶社会学前教育计划的制订 • 二、奴隶社会的宫廷学前教育 • (一)宫廷学前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 (二)保傅之教与乳保之教 • 三、奴隶社会胎教的实施

谈谈你对中外学前教育史的认识

谈谈你对中外学前教育史的认识

学前教育是培养儿童综合能力的教育阶段,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中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同样也是丰富多彩的,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别介绍中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分析其特点和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一、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学前教育可以追溯到古代,尽管当时的学前教育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系统和规范,但在家长和家庭的教育下,孩子们也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到了近代,我国开始引进西方的学前教育理念,兴办了一些幼儿园和托儿所,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9年新我国成立后,学前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和发展,学前教育的普及化逐步实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学前教育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各种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也层出不穷。

二、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国外的学前教育历史悠久,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有类似幼儿园的教育机构。

18世纪末,德国的弗罗贝尔提出了幼儿教育的“幼儿园”理念,奠定了现代学前教育的基础。

此后,欧美国家相继建立起了完善的学前教育体系,各种幼儿教育理念和方法也不断涌现。

20世纪初,蒙特梭利、杜威等教育家的理念对世界范围内的学前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三、中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影响中外学前教育在发展历程中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但也有一些共同的影响。

学前教育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幼儿个体能力的培养,更是对整个教育体系的完善和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学前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综合能力,以及良好的品德和态度,这对孩子们的成长成才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中外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展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需求的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学前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挖掘幼儿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前教育也将更加关注儿童身心健康,更加注重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共育,为孩子们创造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中外教育史12幼儿教育

中外教育史12幼儿教育

当代教育
当代中国教育在改革和发 展中,注重素质教育、创 新教育和国际化发展。
外国教育史概述
古代教育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教育注 重哲学、文学和修辞学, 培养公民素质。
近现代教育
近现代西方教育的特点是 个人主义、科学主义和民 主化,注重个性发展和实 用技能。
当代教育
当代西方教育在多元化、 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 注重创新、合作和可持续 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完善国内教育体系
在国内幼儿教育体系中,应注重平衡知识传授、纪律与创造力培养 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出既具备规范意识又能独立思考的孩子。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中外幼儿教育的相互了解和学习, 推动全球幼儿教育的共同发展。
05 未来幼儿教育的展望
未来幼儿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幼儿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 教育方式落后、家庭教育缺失等。
中外教育史12幼儿教育
目录
• 中外教育史概述 • 幼儿教育发展历程 • 幼儿教育理念与实践 • 中外幼儿教育比较与借鉴 • 未来幼儿教育的展望
01 中外教育史概述
中国教育史概述
01
02
03
古代教育
古代中国的教育以儒家思 想为核心,注重道德教育 和人文素养。
近现代教育
近现代中国教育的特点是 吸收西方教育理念和方法, 逐步建立现代教育体系。
家庭与社区参与
强调家庭和社区在幼儿教育中 的重要角色,认为它们是幼儿
园教育的补充和支持。
幼儿教育实践
项目制学习
幼儿围绕一个主题或问题,进 行深入探究,过程中强调幼儿
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二版)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二版)

第三节王守仁的儿 童教育思想
第四节张履祥的家庭 教育思想
第五节柏拉图的幼儿 教育思想
第六节亚里士多德的 幼儿教育思想
第七节夸美纽斯的幼 儿教育思想
第二节 19世纪下 半叶欧美和日本的
幼儿教育
第一节 18世纪下 半叶至19世纪上半 叶英、法、德、俄 四国幼儿教育的发

第三节中国近代学 前教育的发展
读书笔记
这是《中外学前教育史(第二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中外学前教育史(第二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感谢观看
第二节卢梭的幼儿 教育思想
第一节洛克的幼儿 教育思想
第三节裴斯泰洛齐 的幼儿教育思想
第五节康有为的儿 童公育思想
第四节福禄倍尔的 儿教育思想
第六节梁启超的幼 儿教育思想
第二节美国的幼儿 教育
第一节英国的幼儿 教育
第三节德国的幼儿 教育
第五节以色列的幼 儿教育
第四节日本的幼儿 教育
第六节中国的幼儿 教育
第二节蔡元培的儿 童教育思想
第一节蒙台梭利的 幼儿教育思想
第三节张雪门的幼 儿教育思想
第四节陶行知 的学前教育思

第五节陈鹤琴 的幼儿教育思 想
第二节当代西方幼 儿教育研究的主要
特点
第一节当代西方幼 儿教育的新动向
第三节当代西方学 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作者介绍
这是《中外学前教育史(第二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目录分析
第一节我国原 始社会的幼儿
教育
第二节其他地 区原始社会的 幼儿教育
1
第一节古代东 方的幼儿教育
第二节中国奴 2

中外学前教育史教学大纲

中外学前教育史教学大纲

中外学前教育史教学大纲
一、引言
学前教育是指在儿童进入正式学校之前的教育过程,是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和培养的重要阶段。

本教学大纲旨在系统、全面地介绍中外学前教育史的发展脉络、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与变化,以及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二、古代中外学前教育史
1. 中古时期的学前教育
a. 中国古代的子女教育传统
b. 埃及和古希腊的学前教育实践
2. 近代中外学前教育
a. 18世纪欧洲的幼儿教育思潮
b.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起步与变革
三、20世纪的中外学前教育
1. 儿童发展理论的突破
a. 美国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b. 俄国研究人员的贡献
2. 世界范围内学前教育的普及
a. 北欧国家的学前教育制度
b. 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与经验借鉴
四、21世纪的中外学前教育
1. 当代教育理念与实践
a. 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b. 中外学前教育的创新实践
2. 技术与学前教育的结合
a. 线上学前教育平台的兴起
b. 教育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五、总结与展望
本教学大纲通过对中外学前教育史的梳理,呈现了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与变迁。

同时,强调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创新实践的重要性,以及技术与学前教育的结合所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

希望学生们通过学习本教学大纲,能够深入了解和理解学前教育史的发展,并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外学教育史》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中外学教育史》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中外学教育史》复习资料整理总结1.原始社会时期儿童教育的特点内容主要是:①社会公育是实施儿童的基本形式:②原始群落的老人是实施儿童教育的主要承担者:③原始会儿童教育的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④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5、原始社会教育方法简单,主要是观察模仿、口传身授,在实际活动中进行教育。

2.《礼记.内则》中记载的学前教育计划作为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它是分年龄的教育。

3.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4.所谓保傅教育制度,是指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谕的制度。

5.太师太保太傅合称“三公”6.我国最早实施胎教的是西周文王的母亲太任。

7.奴隶社会时期学前教育的总特点是:1.原始社会的儿童社会公育已经消失,家庭承担教育学前期儿童的任务;2.学前教育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宗法性;3.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已了较明确的年龄划分,初步制定相应的学前教育计划;4.奴隶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对学前教育尤为重视,不仅建立了针对君主教育的保傅教育制度与乳保教育制度,还提出了实施胎教的要求。

8.因此在封建社会中,培养幼儿的孝悌观念,成为家庭学前教育的首要任务。

9.王应麟的《三字经》是古代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童蒙读物。

10.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了“外像内感”的胎教理论。

外像是指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内感是指母体内的胎儿对外部客观事物的感应。

11.《颜氏家训》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12.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一、提倡尽早实施二、提倡威严有慈三、重视语言教育四、强调真才实学五、重视风化陶染13.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应当从严入手,严慈结合14.朱熹强调“眼前事”,养成习惯。

编写了《童蒙须知》与《小学》在教育工作中提倡以正面教育为主15.王守仁,自然教育论提出者,自然教育比卢梭早200年传统教育思想:一、对传统儿童教育观的批判二、在教育理念上,提倡顺应“童子之情”三、在教育内容上,提倡“歌诗”“习礼”和“读书”的全面教育四、在教育方法上,提倡“诱”“导”“飒”的教学方法16.《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为学前教育专门制订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中外学前教育史共5文档课件

中外学前教育史共5文档课件
中外学前教育史共5文档课 件
目录
• 学前教育史概述 • 中国学前教育史 • 外国学前教育史 • 中外学前教育思想比较 • 中外学前教育制度比较 • 中外学前教育实践比较
01 学前教育史概述
学前教育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学前教育是指对0-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 儿童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家长和社会对幼儿园 的期望和评价。
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 幼儿园教育质量标准 。
中外学前教育实践的评价指标
幼儿园自身的教育理念和特色。 外国学前教育评价指标
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早期教育质量标准。
中外学前教育实践的评价指标
01
家长和社会对早期教育机构的期 望和评价。
02
早期教育机构自身的教育理念和 特色。
中外学前教育思想的影响因素
01 02
社会文化背景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文化背景对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中国的儒家文化强调尊师重道和知识传承,而西方的基督教文 化强调博爱和宽容。
教育家的影响
中外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如孔子、孟子、卢梭、福禄贝尔等,他们的 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化因素
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教育观念 对学前教育制度具有深远影响。 例如,中国的学前教育制度受到 儒家文化的影响,注重知识传授
和道德修养。
中外学前教育制度的启示
多元化发展
学前教育制度应该注重儿童的 全面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教育 内容和方式,满足不同儿童的
发展需求。
教育公平
应该关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确保每个儿童都能享受到优 质的学前教育资源。
04 中外学前教育思 想比较
中外学前教育思想的异同

《中外教育史》课程标准

《中外教育史》课程标准

《中外教育史》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外教育的发展历程,掌握不同时期教育制度、教育思想的特点及演变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增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1. 中外教育史概述:介绍中外教育的起源、发展、变革及现状,帮助学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2. 中国教育史:梳理中国教育的历史演变,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及其实践,让学生了解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3. 外国教育史:介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古代、近代和现代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及其实践,让学生了解世界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4. 教育制度比较:比较中外教育制度的异同,分析其形成原因和影响,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国家教育制度的优劣和适应性。

5. 教育思想研究:分析中外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其演变,探讨其对中国及世界教育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课堂讲授:通过系统讲解,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和主要观点。

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中外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及其演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育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教育博物馆、访问教育工作者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

四、课程评估方式与标准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占总评分的30%。

2. 考试成绩: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察学生对中外教育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分的50%。

3. 课题研究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与教育史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占总评分的20%。

五、课程教材与参考资料1. 中外教育史相关教材及参考书籍;2. 中外教育史相关论文及研究报告;3. 教育博物馆展览资料及教育视频资料;4. 互联网上有关中外教育史的相关资源。

六、课程学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学时,其中包括理论讲授16学时,案例分析4学时,小组讨论4学时,实践活动4学时。

中外幼儿教育发展简史和著名教育家

中外幼儿教育发展简史和著名教育家

了解中外幼儿教育发展简史和著名教育家的儿童教育思想,并能结合幼儿教育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福禄贝尔——1840 年——幼儿园之父
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1903 年,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
◆夸美纽斯——《母育学校》——世界上第一步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被尊崇为哥白尼和现代教育之父
◆卢梭——《爱弥儿》——自然后果的方法
◆裴斯泰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世界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付诸实践——儿童对母亲的爱,是道德教育最基本的要素
◆杜威——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美国幼儿教育发展史的经典性记录——做中学——以儿童为中心
◆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推崇遗传,提出敏感期,注重感官教育,自由和纪律想协调,爱护信任儿童,有准备的环境
◆陶行知——生活教育、大众教育——教学做合一
◆陈鹤琴——1923 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活教育——做中教,做中学——整个教学法
◆张雪门——行为课程——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

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学前教育是指针对3至6岁的孩童进行的一种教育形式,旨在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学前教育在中外各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些中外学前教育史的复习资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古代中国的学前教育主要由家庭教育和古代儒家学堂组成。

家庭教育是最早的学前教育形式,父母亲自教育孩子,传授基本的礼仪、语言和文化知识。

而古代儒家学堂则是专门为年幼的孩子开设的学校,由负责教育的书师教授经典书籍的阅读和书写,以培养孩子的基本素养和学习能力。

二、西方学前教育的起源西方国家的学前教育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

在这个时期,欧洲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幼儿园的学前教育机构。

最早的幼儿园由德国教育家弗里德里希·弗雷贝尔在1816年创办。

弗雷贝尔主张通过游戏和自由活动来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这一理念对后来的学前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中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在中国,20世纪初,学前教育开始引入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1903年,中国开设了第一家现代幼儿园,孟令園。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学前教育逐渐发展壮大,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而在西方国家,学前教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发展。

各国纷纷建立了以学前教育为主的学校和机构,为孩子们提供早期的综合发展和教育。

西方国家的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理能力等。

四、中外学前教育的特点与目标中外学前教育在一些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比如,都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创造力,并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不同的是,中国的学前教育更注重对孩子的道德和价值观的培养,而西方的学前教育更加强调孩子的游戏和自由发展。

总体来说,中外学前教育的目标是相似的,都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学前教育都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好奇心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

五、总结学前教育在中外各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外儿童教育史心得

中外儿童教育史心得

中外儿童教育史心得在现代社会中,儿童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到。

中外的儿童教育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研究中外儿童教育史,我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汲取到了许多有关儿童教育的宝贵经验。

下面,我将分享我在中外儿童教育史研究中的心得体会。

一、儿童教育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中国古代的儿童教育主要侧重于道德教育和礼仪教育。

在古代中国的家庭,父母通常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父母通过言传身教,教导孩子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尊敬长辈,谦和有礼。

此外,儒家思想的影响也很大,注重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和孝道精神。

在社会中,儿童通常通过参加"儿科"学习,学习各种礼仪和习俗,培养自身的品德修养。

然而,中国古代儿童教育也存在一些缺陷。

由于社会等级制度限制,儿童教育的机会不均等。

只有有资本家庭的子女才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此外,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过于强调孩子遵从和听从,缺乏与孩子平等沟通的机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主性和创造力。

二、西方现代儿童教育的兴起西方现代儿童教育的兴起主要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

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社会进步,人们开始意识到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他们需要接受全面的教育。

在西方现代儿童教育史上,蒙台梭利教育法对后来的儿童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蒙台梭利教育法强调儿童的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该教育法提出关于儿童在教育环境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倡导教师要充当引导者和观察者的角色。

此外,西方的儿童教育也致力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游戏和互动,促进儿童的社交发展。

同时,注重实践教育,让孩子亲身参与各种活动,锻炼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三、中外儿童教育史的启示研究中外儿童教育史让我认识到,儿童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全面培养儿童的个性和能力。

既要注重孩子道德修养的培养,也要重视发展他们的智力、情感和实践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注意平等沟通,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关注他们的意见和需求。

《中外幼儿教育史》教案

《中外幼儿教育史》教案

《中外幼儿教育史》教案第一部分:引言幼儿教育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了解中外幼儿教育的历史发展对于今日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中外幼儿教育史的梳理和分析,让教师们深入了解幼儿教育的演变过程,为今后的幼儿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第二部分:中外幼儿教育史概述1.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中国古代对幼儿教育非常重视,提倡"始于婴孩"的教育理念。

古代儿童教育以家庭为基础,父母亲身示范和口头传授成为主要教育方式。

同时,儿童还通过吟诵经典和学习礼仪来培养道德素养。

2. 西方古代幼儿教育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幼儿教育主要由奴隶负责,侧重于体能的培养。

在基督教兴起后,教堂承担了幼儿教育的角色,重视灵性、道德和礼仪教育。

第三部分:近现代中外幼儿教育发展1. 清末民初时期中国幼儿教育在中国,随着西方教育的传入,传统的家庭教育逐渐转变为以学校为中心的幼儿教育模式。

此时期出现了一些先驱者,如郑板桥、徐霞客等,他们提倡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

2. 西方近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20世纪初,蒙台梭利提出了儿童自主学习的教育方法,引领了幼儿教育的新方向。

同时,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对幼儿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年来,丹麦的"儿童为中心"教育理念也备受关注。

3. 当代中国幼儿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幼儿教育发展迅速。

出现了一大批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并逐渐形成了以儿童为主体、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第四部分:中外幼儿教育史的启示1. 尊重儿童个体差异通过对中外幼儿教育史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对儿童个体差异的重视是教育发展的共同特点。

教育者应该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

2. 培养综合素质能力中外幼儿教育史表明,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能力比单一学科的知识更重要。

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

第五部分: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外幼儿教育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并能够从中汲取教育的启示。

谈谈中外学前教育史的 感受和它的优点缺点

谈谈中外学前教育史的 感受和它的优点缺点

谈谈中外学前教育史的感受和它的优点缺点学前教育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近30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上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学前教育理论的研究有很大进展。

国外科研成果在下列方面有进一步发展:如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家长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儿童语言和认知的发展,瑞士心理学家J.皮亚杰认知理论在学前教育领域的运用,儿童情感的发展和儿童行为的研究,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实验研究,特殊儿童的教育等。

中国学前教育的研究工作也日益开展,如:①扩大了研究对象,儿童的年龄延伸到 3岁前。

②重视进一步运用儿童发展的理论和进行实验研究,探讨学前儿童学习的过程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

③从学前儿童是教育的主体的观点出发,改革教育内容和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④重视研究学前儿童智力的早期发展、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等等。

⑤重视研究农村学前教育的特点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学前教育史导言一、学龄前儿童观的历史变化(一)中国学龄前儿童观的历史变化1.学龄前儿童是氏族成员2.学龄前儿童是父母的私有物品3.学龄前儿童是未来传宗接代的工具4.学龄前儿童是独立的存在(尊重儿童、解放儿童)5.学龄前儿童是自来的阶级分子(自来红,自来黑)6.学龄前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花朵7.学龄前儿童是正在发展中的人(二)国外学龄前儿童观的历史变化1.氏族部落的未来成员2.缩小的成人3.生而有罪的人(禁欲论、预成论)4.生来自由的人5.可造就的人(种子论:知识、道德、虔诚)6.有独立兴趣与自由的父母所有物。

7.纯真无暇的存在(白板论:自由、自主,唯一不能做坏事)8.儿童就是儿童,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具有独立存在价值。

(享受童年是儿童应有的权利)9.自然自由的发展(教育心理化)10.儿童是太阳11.是社会的存在,有独立的人权12.独立的价值存在,理应享有快乐的童年13.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是在不断地自我建构中实现自身的发展的。

请大家考虑:1.中国和西方对学龄前儿童的认识上有什么异同?2.你认为学龄前儿童应该是什么?3.你认为学前教育中更应该关注儿童的生命教育、生活习惯养成、健康发展还是知识技能学习第一章古代的学前教育第一节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一、原始社会学前教育的形式:社会公育(一)前氏族时期:1.5万年前,群婚制,儿童属部落公有(二)母系氏族时期:两性分工加强,对偶婚制,8岁以前由妇女统一照管;8岁以后,男女分开受教育;(三)父系氏族时期:男子占主导地位,开始向一夫一妻制过渡;儿童教育由以父系为主的大家庭承担二、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1.生产劳动观念2.公平分享的思想教育3.自然崇拜的宗教教育4.敬天念祖的鬼神教育。

三、原始社会末期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庠(保育教养)四、学前儿童教育的方法(一)观察与模仿1.真实情境模仿2.游戏模仿(二)讲授及示范1.故事讲述2.事件评析五、几个主要文明古国的学前教育简介(一)中国1.杂婚血缘群婚氏族外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2.儿童:物品血缘氏族儿童部落共有女性同育家庭公有(二)古埃及1.日常活动中受教育,以玩具做游戏;2.5岁入学,文字书写,盛行体罚。

(三)古希伯来1.孩子是上帝的恩赐2.举行割礼3.教育以父亲为主4.注重亲密感情和说服感化(子女并非父母私有物,而是未来的天国公民(四)古代印度1.婆罗门教(1)3-5岁剃度礼(2)日常生活习惯教育(3)家长制盛行(4)死记硬背,必须抄写2.佛教(1)5岁前家庭教育(2)5-6岁后出家修行第二节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一、中国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一)奴隶社会学前教育计划的制订1.《礼记·内则》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学前教育计划书。

2.最早提出了学龄前儿童的性别教育(二)奴隶社会的宫廷学前教育1.宫廷学前教育的目的与意义2.保傅之教与乳保之教(三)奴隶社会胎教的实施二、古代西方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一)古代希腊的学前教育1.斯巴达的幼儿教育(1)重视优生优育(2)重视女子教育(3)重视军事训练和性格教育2.雅典的幼儿教育(1)重视家庭教育(2)幼儿教育的内容(二)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1.生平及主要经历2.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1)主要哲学思想理念论(2)主要社会政治观理想国3.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1)重视早期教育,主张胎教(2)主张由奴隶主国家统一实施幼儿教育(3)坚持和谐发展的幼儿教育目标(4)设置涉及面广泛的教育内容(5)强调游戏符合幼儿天性(6)故事是幼儿教育的有效方式(7)知行并重的道德习惯养成(三)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1.生平及主要经历2.学前教育思想的基础(1)哲学思想(2)社会政治观点(3)文雅教育思想3.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1)重视学前教育,主张由城邦统一办理(2)按年龄阶段进行教育(3)重视优生与保育(4)重视游戏或其他积极的娱乐活动(5)注重对儿童日常生活的管理,重视环境影响(四)古代罗马的学前教育1、古代罗马的学前教育(1)前期罗马的学前教育1)王政、共和、帝国三个时期2)子女是父母的私有财产3)母亲顺从父亲意志,承担抚养子女的义务(2)后期罗马的学前教育1)婴幼儿交由希腊侍女或者奴隶照管2)基督教的影响儿童是有灵魂的人,谴责杀婴行为建立了收养弃子孤儿的“乡村之家”,是历史上最早的收容幼儿的福利机构。

原罪论、赎罪论、禁欲主义导致体罚成为儿童教育必不可少手段。

(五)昆体良的儿童教育思想1.昆体良的生平及主要经历2.重视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1)天性是教育的原材料,教育补充天性所缺少的东西(2)道德比知识更重要,如果人们获得了知识和能力,却用来教唆犯罪,压迫无辜,相互残害,与真理为敌,倒不如生来聋哑,没有理智更好。

(3)慎选保姆(4)父母要受过良好的教育(5)儿童的学习应该早开始(6)不要对幼儿逼得太紧(7)要使最初的教育成为一种娱乐3.重视教师的作用(1)保持纯正的德行,以免学生在未成熟的年龄遭受伤害(2)严于律己,同时也要以严格纪律要求学生(3)以慈父的态度对待学生:冷酷会引起厌恶,纵容则招致轻视(4)因材施教,反对体罚(5)量力而行,防止学生负担过重(6)注意运用启发诱导和提问解答(7)注重游戏,有助于发展敏锐的智力4.关于儿童教育的内容:(1)教儿童认识字母、书写和阅读(2)要进行双语教育,先学希腊语,再学拉丁语,然后齐头并进(3)正确书写,正确阅读5.要防止儿童教育走向极端(六)普鲁塔克的儿童教育思想1.《论儿童教育》2.关于儿童的道德教育(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趋向善良(2)完成德行培养,必须使天性、教导和联系协调一致(3)主观努力和勤奋具有强大的力量(4)道德哲学是治疗儿童精神方面的混乱和疾病的良方(5)要以中道原则为指导,对儿童进行行为准则的教育(6)要重视父亲榜样的力量,以身作则,引导孩子趋善避恶3.关于儿童智育(1)慎选教材(2)慎选游伴、教仆和教师(3)反对强制儿童学习,要用鼓励与提供合理动机的办法(4)反对体罚,倡导量力性教学,主张劳逸结合4.关于儿童体育:养成强健体魄,养成条理和节制的习惯第三节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一)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1.“学而优则仕”——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灌输2.光宗耀祖的价值选择——勤学苦学的学习观(二)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1.生活常规教育——童子礼(谦卑、恭谨、稳重)2.初步道德教育——孝悌简朴,诚信为善3.文化知识教育——识字学书,诵经诗赋4.身体保健教育——教养结合,注重游戏(三)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原则1.母育为先(1)心绪和顺(2)饮食有节(3)举止有礼2.注重胎教(1)外象内感(2)饮食调摄(3)心理调节3.习惯养成三、颜之推的早期教育思想(一)教子须早1.未出生时就进行胎教2.教子孝仁礼义3.抓住早教的最佳时机4.幼教重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二)慈严结合1.不可“无教而有爱”2.父母要庄重严肃,严慈有度3.肉体惩罚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

(三)学贵有用1.学习目的在于“应世经务”2.学习《五经》,“涉百家之书”3.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学习各种杂艺4.掌握一技之长,“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四)主要教育内容1.重视德育2.重视“艺”的教育3.重视语言教育4.注重立志教育5.重视治学能力的培养四、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一)重视胎教(二)慎选乳母: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三)注意交友(四)重在学“眼前事”1.洒扫应对进退之节2.礼乐射御书数之文3.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五)注重正面教育五、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一)“致良知”、“学为圣人”的教育目的论(二)教育应顺应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志趣(三)开展“歌诗”“习礼”“读书”的教育(四)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六、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前教育(一)西欧中世纪的学前教育1.中世纪的儿童观(1)性恶论:原罪论(2)预成论:小成人论2.中世纪学前教育的实施(1)基督教会的学前教育:培养“圣童”(2)世俗封建主的学前教育:培养统治者和骑士(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前教育改革1、文艺复兴运动2、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1)儿童是自然的生物(2)儿童是正在成长发展的新人(3)儿童天性善良,要尊重儿童天性3.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的实施(1)学前教育目标:让儿童自然、愉快、健康地成长(2)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主要内容:智育、体育、美育、德育主要方法:直观教学、自然教学、榜样教学、差异教学、兴趣教学、游戏教学、减少体罚(三)伊拉斯谟斯的学前教育思想1.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培养善良的人(1)教育的作用与环境的重要性:国家担负起教育的重任;幼儿要慎重交友;幼儿教育应及早进行。

(2)儿童观与早期教育:儿童是“自由者”,儿童教育是自由的教育教育必须考虑儿童身心特征,照顾儿童的个别差异教育应扬长避短,有的放矢幼儿教育重在有趣的故事、令人忍俊不禁的语言和巧妙的比喻引导幼儿教育重在培养仁慈之心幼儿教育的关键在于通过对教师的爱达到对学习的爱2、学前教育的方法(1)直观教学法(2)严慈结合(3)表扬与批评结合(4)尊重儿童自尊心(四)蒙田的学前教育思想1.教育目标--培养体智全面发展的绅士身心和谐发展——“我们所训练的,不是心智,也不是身体,而是一个人,我们绝不能把两者分开。

”2.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天性(1)人类的学问中最困难而又最重要的一门就是儿童的教育。

(2)儿童的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3)中世纪的教育离开了人类生存的生活基础。

(4)经院主义教育和儿童的天性背道而驰。

(5)教育应该遵循自然,顺应儿童的天性。

3.论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1)学习广博的知识(2)重视人文学科的学习(3)反对死记硬背(4)学习贵在理解和践行(5)提倡独立思考和练习4.论道德教育(1)道德贵在快乐和有用(2)道德教育重在挚爱而非尊崇(3)道德教育应及早进行(4)道德教育要注重榜样示范5.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应当是一个头脑精明的人,而不是一个头脑塞满知识的所谓学识渊博的人。

(2)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死记硬背。

(3)教师要让每个学生独立表达自己的观点。

(4)教师应该降低自己的标准去迁就学生的能力。

(5)教师要注意让儿童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儿童各方面的能力。

(6)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来锻炼儿童的思考力、判断力和理解力。

(五)康帕内拉的学前教育思想1.重视优生与胎教(1)结婚的目的就是生育健康的后代,使后代成为最优秀的人物(2)优生优育贵在搭配:美女配俊男,胖男配瘦女,瘦男配胖女,性格暴躁者配性格温和者,以便互补。

(3)孕期重在适量运动和健康食物。

2.婴幼儿的教养内容与方法(1)儿童出生后送到国立公共育儿室(2)儿童断奶后转到国立托儿所,由国家挑选的男女教养员实施抚育(3)3岁后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体育和智育(字母、看图)(4)7岁开始学习知识、训练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