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的介入时机和策略
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介入的时机及策略探讨
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介入的时机及策略探讨幼儿自主游戏是指幼儿在没有外部指导和干预的情况下,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进行游戏活动。
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介入是必要的,但却需要恰到好处的时机和合适的策略。
一、时机:1. 游戏开始前: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启发性的暗示和提示,引导幼儿产生游戏的兴趣。
教师可以放置好一些与幼儿关注的主题相关的玩具或材料,并鼓励他们进行探索和创造。
2. 游戏进行中:教师应时刻保持观察,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和问题。
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及时进行必要的介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促进游戏的顺利进行。
3. 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回顾游戏的过程和成果,通过分享和交流,促进幼儿的思考和学习。
教师也可以与幼儿一起整理和收纳游戏的材料,培养幼儿的秩序意识和责任感。
二、策略:1. 遵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教师应根据幼儿的游戏兴趣和需求,提供适宜的游戏环境和支持。
当幼儿对某个主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时,教师可以找到相关的玩具和材料,支持幼儿深入探索和学习。
2. 提供合适的挑战和引导: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能力,提供一些适当的挑战和引导,帮助幼儿发展新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幼儿解决一个难题时,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索。
3. 尊重和支持幼儿的意见和决策: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和决策,给予充分的支持和肯定。
当幼儿提出自己的游戏规则时,教师可以尽量配合和接受,同时也可以适当提出一些建议,促进幼儿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4. 与幼儿一起分享和交流:教师应与幼儿建立良好的互动与沟通,与他们一起分享游戏的乐趣和成果。
通过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求和提供支持。
5. 创设有利于幼儿合作的环境: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有利于幼儿合作的游戏环境,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教师可以在游戏区域提供一些小组游戏的材料和道具,鼓励幼儿进行合作和协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社交技能。
教研活动游戏介入(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在传统的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往往以理论研讨、经验交流为主,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我们可以尝试将游戏介入教研活动,以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游戏介入教研活动的必要性、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游戏介入教研活动的必要性1. 提高教研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传统的教研活动往往以理论为主,教师们参与度不高,难以激发学习兴趣。
游戏介入教研活动,可以让教师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交流,提高参与度。
2.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游戏介入教研活动,可以让教师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游戏,教师可以学习到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3. 拓展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游戏介入教研活动,可以拓展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教研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教师们可以在游戏中体验不同的教学场景,从而拓宽教学思路。
4. 培养教师团队协作能力游戏介入教研活动,可以让教师们在游戏中学会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这对于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游戏介入教研活动的实施策略1. 选择合适的游戏根据教研活动的主题和目标,选择与之相关的游戏。
游戏应具有以下特点:(1)与教研活动主题紧密相关;(2)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3)能激发教师参与热情;(4)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2. 制定游戏规则在游戏开始前,明确游戏规则,确保游戏顺利进行。
规则应包括:(1)游戏目标;(2)游戏流程;(3)计分标准;(4)惩罚与奖励。
3. 分组进行游戏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派一名组长。
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参与游戏,确保游戏顺利进行。
4. 游戏过程中,注重观察与指导在游戏过程中,教研活动组织者应关注各小组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同时,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扬,对表现不佳的教师给予指导。
5. 游戏结束后,进行总结与反思游戏结束后,组织教师进行总结与反思,分享游戏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角色时机方式及策略探讨PPT(共38页)
3、当第16条第1款
“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 中。”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21条第6款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 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 富有个性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第5条
四个幼儿正在玩抽鬼牌,老师走了过来,并未先看幼 儿们在玩什么,开口就问:“你们要怎么玩?”幼儿 依然不语。老师说:“要不你们玩排七吧!”老师把 牌发下去,接着问东平:“你有没有七?”东平摇摇 头,走掉了。然后邵华也跟着离开了,最后剩下两个 人。老师说:“只有两个人不能玩,要四个人才能玩 。”说完,老师也走掉了。
了这些东西幼儿很快便做出了鸡腿汉堡,麦当劳的生意一下子好起来了。
二、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选择
(一)教师在介入幼儿游戏时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幼儿需要怎样的帮助才能克服当前的困难?他(她)
更容易接受哪种帮助? 2、我怎样介入才不会影响幼儿的兴趣? 3、我采用的干预方法会引起幼儿哪些可能的反应? 4、我提供帮助之后幼儿还有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5、我撤出干预之后幼儿能不能继续独立地完成操作任
或重新引导儿童关注教育性事宜
其中(一)和(六)是非支持性角色; (二)(三)(四)(五) 是支持性角色。
非支持性角色
1、不参与者 中班,王教师简单交代了游戏注意事项后就到隔壁班
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介入的时机及策略探讨
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介入的时机及策略探讨幼儿自主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自主游戏,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游戏对象和游戏方式,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介入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当适时介入,引导和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
本文将从时机和策略两个方面探讨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介入的时机及策略。
一、时机1. 在游戏开始时介入。
当幼儿开始游戏时,教师可以在旁边观察,随时准备介入。
在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游戏需求和游戏目的,并选取合适的时机介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时介入,给予一些帮助和指导,比如在幼儿遇到困难或者需要支持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予帮助,引导幼儿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给予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指导,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当幼儿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幼儿的游戏进行评价和总结,给予鼓励和肯定,并引导幼儿对游戏过程进行反思,促进幼儿在游戏中获取更多的经验和启发。
二、策略1. 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在介入幼儿游戏之前,教师应该对幼儿的游戏兴趣和游戏需求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只有了解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才能更好地进行引导和促进。
2. 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3. 创造游戏环境和氛围。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游戏需求,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游戏环境和氛围,比如提供多样化的游戏物品和游戏场地,布置丰富多彩的游戏角落,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和创造力。
4. 引导幼儿进行游戏反思和总结。
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介入的时机和策略非常重要,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游戏需求,适时介入,给予帮助和支持,并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和氛围,引导幼儿进行游戏反思和总结,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全面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和创造力,帮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收获。
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介入的时机及策略探讨
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介入的时机及策略探讨在幼儿园中,自主游戏是孩子们最为喜欢的活动。
自主游戏有助于孩子发展自我认知、社交能力、语言交流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等核心技能。
而在自主游戏中,教师应该在何时介入,以何种策略介入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时机与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时机1.初期介入:在孩子开始自主游戏的时候,教师可以提供合适的问询,引导孩子的思考,并协助孩子处理问题。
教师在这一时期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帮助和方向,帮助他们更加清楚、明确地理解游戏规则和游戏目标。
2.中期介入:在孩子们已经进入游戏状态中,教师可以暂时不介入,但是应该时刻准备介入,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帮助孩子及时解决困难。
同时,教师还应该观察孩子们的游戏并提供积极的回馈。
3.后期介入:在孩子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孩子一起回顾游戏,并提供有效的反馈。
教师可以对孩子们的游戏经历、表现和游戏成果给予正面评价,奖励他们的努力和成就。
二、策略1.提供情境和提问:教师可以提供与游戏主题相关的情境和问题,让孩子想到新的游戏可能性。
教师介入的方式应该是开放性提问,以帮助孩子们思考自己的游戏方式,以及如何利用已有的物品。
2.提供提示和激励:教师在介入时可以通过鼓励的话语,给与孩子信心并支持他们的游戏。
同时,如果孩子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以激发孩子尝试新的方法。
3.模范示范: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玩同样的游戏,以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规则,并学习更多的戏剧化方式和游戏角色扮演。
教师可以在孩子们玩游戏时,并不直接参与游戏,而是做出客观的啰嗦。
总之,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介入需要灵活情况进行,要根据孩子们的个体特点和需要,判断介入的时机和方式。
通过合适的介入,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参与游戏,体验游戏乐趣,并从游戏中获得更多的成长。
幼儿自主游戏中老师介入的时机及策略分析
教育博览Education Expo幼儿自主游戏的质量取决于老师介入的时机,在对桂州市四所幼儿园进行调查后,发现大多数老师对介入幼儿自主游戏的需求和时机持积极态度。
大部分老师以保证幼儿安全、幼儿主动寻求帮助和维持游戏规则为介入时机;老师以直接方式介入的比例最高,鼓励式介入方式占比较少。
基于上述情况,幼儿园老师应科学地认识到老师介入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作用,及时适当地介入游戏,力求提高其有效性,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众所周知,根据幼儿们自愿和自主的内部需求,游戏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
它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在幼儿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
老师创造适合幼儿游戏的环境,让幼儿自愿选择游戏内容。
在物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幼儿可以体验自主游戏的乐趣,激发他们的整体参与热情。
但是自主游戏并不是让老师在游戏中忽略幼儿地地位。
一、幼儿园自主游戏的现状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园更加重视幼儿自主游戏的发展。
游戏环境的创建,老师介入的程度以及自主游戏的评估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近年来,幼儿园非常重视幼儿自主游戏,不仅组织了相关的学习和培训,而且还为幼儿准备了足够的游戏资料,并且老师对幼儿的自主游戏有了更好的理解。
尽管它是专业化的,但是其发展有许多缺点。
(一)忽略幼儿的主题地位自主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并积极探索的一项活动。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事实证明,当幼儿在游戏中做出不切实际的行为时,或者游戏规则不够严格时,老师会无意识地从成年人或领导者的角度来看他们。
或者,如果幼儿的游戏偏离计划的活动,需要老师出来进行介入。
当出现上述问题时,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主导地位将逐渐减弱,老师的角色应该是提供游戏材料和观幼儿游戏过程[1]。
(二)老师不合时机的介入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能够自行根据需要选择,但经常看到老师破坏幼儿们的游戏,因为老师认为并指导幼儿们的游戏过程与现实不符。
另外,游戏中断的另一个原因是游戏时间不足以满足所有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角色时机方式及策略探讨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角色时机方式及策略探讨一、教师介入幼儿游戏角色的时机:1.游戏前:教师可以在游戏前准备阶段介入幼儿游戏角色,为幼儿提供游戏的目标、规则和角色设定,帮助幼儿理解并参与游戏。
2.游戏中:教师可以在幼儿游戏进行的过程中介入其中,与幼儿一起扮演游戏角色,引导幼儿参与游戏中的学习活动。
3.游戏后:教师可以在游戏结束后对游戏进行回顾和总结,引导幼儿反思游戏中的经历和所学到的知识。
二、教师介入幼儿游戏角色的方式:1.幼儿模仿:教师可以通过自身扮演游戏角色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模仿,如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职业人物等,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和动力。
2.角色合作: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扮演游戏中的角色,共同参与游戏,与幼儿展开合作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并与幼儿一起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和难题。
3.角色引导: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游戏中的角色行为,逐步地引导幼儿实施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社交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角色激发: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挑战等方式,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游戏,展示自己的角色扮演能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三、教师介入幼儿游戏角色的策略:1.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逼真的情境和游戏背景,使幼儿更容易沉浸其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
2.引导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分享经验等方式,引导幼儿思考游戏中的问题和难点,培养幼儿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3.提供示范:教师可以提供角色扮演的示范,展示正确的行为方式和角色表达形式,激发幼儿模仿和学习。
4.鼓励探索:教师可以给予幼儿鼓励和表扬,激发幼儿探索和尝试新的游戏角色,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提供反馈: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幼儿游戏中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幼儿发现自己在游戏中的优势和不足,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综上所述,教师介入幼儿游戏角色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使用多种方式与幼儿共同参与游戏,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思考、提供示范、鼓励探索和提供反馈等策略,促进幼儿在游戏中的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教师幼儿游戏的介入时机及应对方法
学前教育教师幼儿游戏的介入时机及应对方法学前教育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介入时机及其应对方法是确保游戏教育价值和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些关键时机及相应的介入策略:介入时机1. 幼儿遇到困难或挑战时:- 应对方法:采用平行式介入法,教师在旁边玩相似游戏,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使用材料的新方式,以此激励幼儿模仿并自行解决问题。
2. 游戏秩序受威胁或安全问题出现时:- 应对方法:立即垂直介入,直接指导幼儿停止不当行为,用游戏化的语言解释规则,引导幼儿回到安全、有序的游戏环境中。
3. 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或准备放弃时:- 应对方法:通过交错式介入,加入游戏并提出新的游戏情节或挑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参与度,延长游戏乐趣。
4. 社交冲突或合作障碍发生时:- 应对方法:适时介入,引导幼儿表达感受,教授解决冲突的技巧,如轮流、分享、协商等,促进其社交技能发展。
5. 技能发展或学习机会显现时:- 应对方法:采用参与式介入,教师作为游戏角色参与,示范高级技能或概念,鼓励幼儿模仿和尝试,促进其学习。
应对原则- 观察优先:教师应在介入前充分观察,确保介入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 尊重幼儿主导:保持幼儿游戏的自发性和主导性,避免过度干预,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学习和成长。
- 灵活运用策略:根据不同情境和幼儿特点,灵活选择介入方式,如语言引导、材料提供或角色示范等。
- 正面强化:在介入过程中,积极肯定幼儿的努力和进步,使用正面鼓励的语言,增强其自信心和参与意愿。
- 持续反思与调整:介入后,教师应反思介入效果,根据幼儿反应调整介入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介入需要细致的观察、恰当的时机选择以及灵活有效的策略,旨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保护其游戏的乐趣和创造力。
教师在游戏中介入的时机与指导策略
教师在游戏中介入的时机与指导策略幼儿园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基本形式,因此,作为教师,除了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之外,在游戏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皮亚杰常说:“当我们教授幼儿某个东西时,我们正妨碍了幼儿创造力的发挥”。
所以,并不是教师每一次指导和介入都是有效、可行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指导行为与幼儿的游戏发展、与幼儿的游戏体验并不一定成正比,即并不是说,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指导的频率越高,幼儿的游戏热情就越高,教师参与幼儿游戏越积极,幼儿游戏发展得就越快。
众所周知,角色游戏作为幼儿园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幼儿非常乐于参与的一种自主游戏。
笔者就角色游戏的特点,谈谈在该游戏中教师指导的介入时机及几点策略。
一、教师在角色游戏中介入的时机盲目地介入会打断幼儿正在进行的游戏,会影响幼儿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及伙伴间的相互作用,会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甚至于反感。
所以,选择介入的时机是相当重要的。
(一)幼儿难以将游戏顺利延续的时候幼儿在游戏中难免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即遇到“认知结”。
“认知结”是指幼儿在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遇到可能会使其行为受到阻碍后产生停顿的某个问题,即所谓的认知失衡时刻。
这些“结”的解决可能意味着在同化和顺应基础上的知识结构的重新建构,也可能意味着创造性智慧的产生。
教师要注意这些“结”,并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使这些“结”成为幼儿注意的焦点,从而使幼儿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例如在小吃店游戏中,雯雯不停地用橡皮泥做着小丸子,“生意”还不错,但是可以看出,这时幼儿只是一种无意机械活动,游戏情节并没有得到发展。
教师就以顾客身份介入,问:“咦,这些丸子颜色怎么不一样,口味相同吗?”雯雯想了想说:“不一样的。
”老师又问:“你能介绍一下吗?”雯雯指着不同颜色的丸子说:“这是草莓味的,这是香蕉味的……”老师听了很高兴得说:“哇,有这么多口味啊,真不错!”老师与雯雯的对话引来了很多“顾客”,他们都感到很新奇,争着来买不同口味的丸子,新的游戏主题“多味丸子”便产生了。
教师在游戏中介入的时机与指导策略
教师在游戏中介入的时机与指导策略幼儿园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基本形式,因此,作为教师,除了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之外,在游戏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皮亚杰常说:“当我们教授幼儿某个东西时,我们正妨碍了幼儿创造力的发挥”。
所以,并不是教师每一次指导和介入都是有效、可行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指导行为与幼儿的游戏发展、与幼儿的游戏体验并不一定成正比,即并不是说,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指导的频率越高,幼儿的游戏热情就越高,教师参与幼儿游戏越积极,幼儿游戏发展得就越快。
众所周知,角色游戏作为幼儿园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幼儿非常乐于参与的一种自主游戏。
笔者就角色游戏的特点,谈谈在该游戏中教师指导的介入时机及几点策略。
一、教师在角色游戏中介入的时机盲目地介入会打断幼儿正在进行的游戏,会影响幼儿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及伙伴间的相互作用,会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甚至于反感。
所以,选择介入的时机是相当重要的。
(一)幼儿难以将游戏顺利延续的时候幼儿在游戏中难免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即遇到“认知结”。
“认知结”是指幼儿在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遇到可能会使其行为受到阻碍后产生停顿的某个问题,即所谓的认知失衡时刻。
这些“结”的解决可能意味着在同化和顺应基础上的知识结构的重新建构,也可能意味着创造性智慧的产生。
教师要注意这些“结”,并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使这些“结”成为幼儿注意的焦点,从而使幼儿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例如在小吃店游戏中,雯雯不停地用橡皮泥做着小丸子,“生意”还不错,但是可以看出,这时幼儿只是一种无意机械活动,游戏情节并没有得到发展。
教师就以顾客身份介入,问:“咦,这些丸子颜色怎么不一样,口味相同吗?”雯雯想了想说:“不一样的。
”老师又问:“你能介绍一下吗?”雯雯指着不同颜色的丸子说:“这是草莓味的,这是香蕉味的……”老师听了很高兴得说:“哇,有这么多口味啊,真不错!”老师与雯雯的对话引来了很多“顾客”,他们都感到很新奇,争着来买不同口味的丸子,新的游戏主题“多味丸子”便产生了。
《2024年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有效介入研究》范文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有效介入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自主游戏作为孩子们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
然而,教师如何在孩子们的自主游戏中进行有效介入,既保障游戏的自由度,又能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有效介入的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二、幼儿园自主游戏的重要性自主游戏是孩子们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一种活动形式,是孩子们表达自己情感、锻炼能力、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
在自主游戏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地探索、发现、学习,从而培养其创造力、想象力、社交能力等多方面能力。
因此,幼儿园应充分重视自主游戏的价值,为孩子们提供充足的自主游戏时间和空间。
三、教师有效介入的必要性虽然自主游戏强调孩子们的自由性和自主性,但教师的有效介入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的介入可以保障游戏的秩序,引导孩子们正确处理游戏中的矛盾和冲突,同时也能给予孩子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学习和成长。
因此,教师的有效介入是保障自主游戏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四、教师有效介入的策略和方法1. 观察与理解教师在介入前应先进行观察和了解,了解孩子们的游戏需求、兴趣点、问题所在等。
只有充分了解孩子们的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2. 适时介入教师的介入要适时适度,既不能过早干预影响孩子们的自由发挥,也不能过晚介入导致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
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介入的时机。
3. 以引导为主教师的介入应以引导为主,通过提问、建议、示范等方式,引导孩子们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的语言和态度要亲切、温和,让孩子们感到舒适和安全。
4. 多元介入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介入,如直接介入、间接介入、情感支持等。
在具体情况下,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介入方式。
五、教师有效介入的实践与反思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反思自己的介入行为是否有效,是否符合孩子们的需求和发展。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与指导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与指导幼儿游戏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游戏体验,幼儿能够获得丰富的情感、认知和社交经验。
而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介入与指导,不仅能够提供有益的学习环境,还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与指导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一、介入与指导的重要性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与指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能够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游戏环境。
通过观察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玩具和场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其次,教师能够引导幼儿发展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通过积极参与游戏活动,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增强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团队意识。
二、介入与指导的方法和策略1. 观察与记录教师应该密切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包括他们的兴趣、参与程度和行为表现等。
通过观察和记录,教师可以深入了解每个幼儿的发展程度和需求,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介入与指导。
2. 提供示范和激发在幼儿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引导幼儿更好地参与游戏。
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教师可以扮演一个角色,向幼儿展示怎样正确地扮演角色。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讲故事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投入游戏。
3. 提供挑战和支持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该适时提供一定的挑战和支持。
挑战可以激发幼儿的潜力和创造力,支持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 促进合作与交流合作与交流是幼儿游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合作游戏和小组活动,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帮助他们学会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5. 评估与反思教师应该及时评估幼儿的游戏表现与发展情况,并进行反思和调整。
通过评估和反思,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进展和问题所在,从而做出相应的介入与指导。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教师介入幼儿游戏要以促进幼儿游戏发展为目的。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前提是要准确解读幼儿游戏的性质与特点,把握介入时机,灵活采用介入幼兒游戏的方法。
游戏是幼儿最喜闻乐见的自主性活动,也是幼儿基本的学习方式。
当幼儿兴趣盎然的参加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主动探索,有利于幼儿动手操作以及思维认知能力的提升。
在游戏教学中,一些教师常常本着关心和爱护孩子的目的,往往过度热心的帮助参与;这这常常挫伤了幼儿的积极性,也制约了幼儿园游戏教育性功能的发挥。
教师介入幼儿园游戏需要考虑以下方面。
一、准确解读幼儿游戏对于同一种游戏活动,每个幼儿教师对其理解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些教师固对幼儿教育的理解不准确,总想着只要能给幼儿提供细致周到的照顾和帮助就是是“爱”幼儿的表现。
也因此个别教师采取直接帮助幼儿参加游戏的方式,粗暴干预幼儿的游戏活动,孩子不领情,游戏的教育目的很难得到实现例如:在小班幼儿“娃娃家”游戏中,两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着娃娃家的“妈妈”和“孩子”两个角色,各自拿了一样自己喜欢的材料在娃娃家进行各种操作和练习。
指导教师看到时间过半,游戏并没有按照教师预想的进行走过去,就走过去对扮演妈妈的孩子说:“妈妈,孩子该上幼儿园了吧,我们一起送她去幼儿园吧。
”当教师的指示没有得到幼儿的任何反应之后,教师又从“厨房”端来一盘“好吃的食物”,问:“宝贝,饿了吧,妈妈带宝贝吃一些东西”。
孩子们仍然玩着手中的材料,对教师的指示置之不理。
该游戏中,教师也注意到幼儿游戏过程中的各种反应,尝试以游戏参加者的身份进行了俩次游戏活动的直接介入,但介入效果并不理想。
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根本原因在于是教师对小班幼儿游戏的性质与特点,缺乏准确的了解。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感知运动思维占据优势,他们喜欢动手接触各种游戏材料,可以说幼儿真正感兴趣的是某种角色的动手操作,当然难以达到教师预设目标;教师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不顾忌孩子的感受,强行指示幼儿参与复杂的游戏活动,介入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介入的时机及策略探讨
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介入的时机及策略探讨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介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介入,并通过恰当的策略来引导幼儿的游戏。
一、教师介入的时机1. 游戏开始时:幼儿在开始游戏时,通常需要一定的引导和启发。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提示或问题,帮助幼儿明确游戏的目标和规则。
幼儿准备开始玩“角色扮演”,教师可以问:“你们打算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需要准备一些道具吗?”2. 游戏进行中的关键时刻: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问题、困难或矛盾冲突时,教师可以适时介入,提供咨询或帮助。
幼儿在搭建积木时不知道如何开始,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或示范,引导幼儿解决问题。
3. 游戏结束前的总结时刻:在游戏即将结束时,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总结游戏的收获和体验。
通过与幼儿的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想法、感受和思考,从而更好地引导下一次游戏。
1. 提供启发和提示: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故事、展示相关的物品或图片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参与游戏。
在幼儿准备玩“角色扮演”游戏时,教师可以提问:“你们喜欢什么角色呢?为什么选择这个角色?”3. 提供道具和材料: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适合游戏的道具和材料,以丰富幼儿的游戏体验。
幼儿准备玩“角色扮演”游戏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服装、道具或背景布景等,让幼儿更加真实地体验角色。
4. 倾听和观察:教师应该时刻保持倾听和观察的态度,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需求。
通过与幼儿的交流和观察,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和困惑,并采取相应的引导措施。
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表现来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从而更好地引导幼儿选择适合的游戏。
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介入时机和策略的选择是根据幼儿的需要和情况来确定的。
教师应该在游戏开始时提供启发和提示,关键时刻提供帮助和引导,并在游戏结束前与幼儿进行总结。
在介入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启发和提示、模仿和示范、提供道具和材料等策略,以达到引导幼儿参与游戏、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谈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及策略
参考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个别差异, 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但事实上,我们很多教师对“尊重幼儿”口头上 喊得很响,而在实际工作中却缺乏相应的落实措施,表现在幼儿自主游戏中,往 往以成人的意愿代替幼儿的意愿,以成人的指导代替幼儿的
谈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戏活 动前的介入时机
02
二、观察幼儿游戏活 动中的介入时机
03 三、观察幼儿游戏活 动后的介入时机
04
四、教师介入幼儿游 戏活动的策略
05 参考内容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教师借以传授知识、技能,激发幼儿 情感,克服困难,磨炼意志,锻炼身体的活动。那么,教师怎样去观察、分析幼 儿游戏中的行为,去把握好指导的时机呢?
要主动热情的招待客人;游戏中要关心照顾好宝宝;游戏中要与人友好相处; 游戏中要胆大心细;游戏中要协商分配玩具等等;游戏评价时老师请大家安静下 来后首先与大家交流:“今天娃娃家的‘爸爸’‘妈妈’是怎样招待客人的?”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开了:“‘爸爸’大声叫‘妈妈’快去泡茶。”“‘妈妈’ 端着茶给客人喝。”“‘爸爸’叫我去买菜。”“‘妈妈’抱着宝宝去散步了。
3、当幼儿发生纠纷时。在游戏中,由于幼儿缺乏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规则意 识。难免会发生一些纠纷。这时教师就要介入到游戏中去帮助幼儿解决纠纷。如: 在“娃娃家”游戏中,“爸爸”“妈妈”们发生了口角,相互扔东西。这时教师 就可以引导幼儿想一想:“你们这样吵闹对吗?如果不对的话应该怎么做呢?” 经过教师的引导后,幼儿就相互道歉并握手言和了。
如:有的孩子好奇心强看见地上爬的小动物就会去捕捉它、扑打它;看见水 塘里的小鱼就会用小竹竿去戳它;看见树林里的树洞就会往里面钻……这时教师 就可以引导幼儿想一想:“这些小动物、小金鱼和小树苗它们也有自己的家吗? 它们的家在哪里?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经过教师的引导后幼儿就不会再去伤害 小动物、小鱼苗和树苗了而是会与它们和睦相处了。
改进幼儿园角色游戏教师介入时机的建议
改进幼儿园角色游戏教师介入时机的建议幼儿园角色扮演游戏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开发他们的创造力、社交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介入时机对于游戏的质量和学习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改进幼儿园角色游戏中教师的介入时机。
1.角色游戏前在角色扮演游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跟孩子们共同制定游戏规则和预期目标,让孩子们清楚游戏的要求和期望。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游戏的目的,并且知道如何在角色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2.角色游戏中在角色游戏进行中,教师应该保持观察和倾听的态度,并在适当的时候介入。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提示和问题来引导孩子们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或面临决策时,教师可以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孩子们思考和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
3.孩子们遇到挑战时当孩子们面临挑战或遇到冲突时,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支持和指导,而不是过早地干预。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建议,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同时,教师也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如何合作和沟通,以解决他们之间的冲突。
4.角色游戏后在角色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孩子们一起进行反思和总结。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和经历,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这有助于孩子们从游戏中学到的经验,并加深他们对角色扮演游戏的理解和反思能力。
5.演化游戏教师可以在角色扮演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引入新的元素和挑战,以鼓励孩子们继续学习和发展。
例如,可以增加虚构的情景和故事情节,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和探索新的角色和角色关系,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概念和技能。
总的来说,教师在幼儿园角色游戏中的介入时机非常重要,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提供支持和指导,同时也给予孩子们足够的自主权。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同时也保持游戏的乐趣和学习价值。
游戏的介入时机和策略
游戏的介入时机和策略幼儿园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式和重要组成局部,所以,除了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以外,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也是长远的。
因为游戏是幼儿的意愿性活动,在他们自主的游戏世界里,教师如何尊重孩子的游戏意愿,支持孩子游戏行为,并在尊重和支持中引导孩子发展,这是我们本学期游戏组教研所要探讨的问题:一、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判断什么时候教师需要介入幼儿的游戏?(讨论)1、当幼儿主动寻求教师协助时;2、当幼儿的游戏行为或游戏材料有不安全的隐患时;3、当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与社会规范不相符合的行为时;4、现出过激行为时;5、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而准备放弃原来构思的游戏情节时;6、当幼儿表现出无所事事的状态时;这个比较好理解。
7、当玩伴之间出现游戏纠纷而无法自行解决时;游戏活动教材中新增添的:(从教师的经验角度出发)1、当教师发现游戏中能够提升幼儿经验而不影响幼儿的游戏意愿时;2、当教师出于研究的需要实行反思性实践时;3、当教师为了深入理解幼儿的行为动机,并准确解读幼儿行为时;二、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策略案例实录:小医院(中班)案例背景:小医院是角色游戏中的传统内容,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最长做得就是:给娃娃看病、配药;或者自己去小医院看病。
不过在玩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们的兴趣点开始逐渐降低。
就像我们在录像里看到的那样:小医生在没有病人时变得无所事事,只能四处张望。
而护士只顾自己摆弄着手里的小工具。
医院里来看病的人很少很少……问题:假如你是案例中的老师,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介入和指导幼儿的游戏?小结:刚刚老师们都为小医院的游戏想了很多的好方法和策略。
我们也对这个小案例实行了简单的罗列:例如:1、直接介入法——角色介入:老师主动加入幼儿的游戏中,扮演角色以自己的行为引导幼儿推进游戏的情节。
(蛀牙;针需要消毒;)起到情节推动的作用评价介入:在游戏结束时实行评议。
(什么时候需要打针,什么时候不需要打针;向小朋友们推荐流感疫苗;)起到评价提示的作用2、间接介入法——通过创设表达一定教育意图的游戏环境间接影响幼儿的行为。
教师介入游戏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知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等方面的发展,还能帮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在日常教学中,我积极尝试介入幼儿的游戏,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游戏特点。
幼儿的认知水平、心理发展、兴趣等都与成人有很大差异,因此在介入游戏时,我努力做到尊重幼儿的个性,关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参与游戏。
同时,我也注意到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游戏特点,如小班幼儿喜欢模仿、重复,中大班幼儿则更注重合作、竞争,根据这些特点,我在介入游戏时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其次,以同理心接纳孩子。
在介入游戏的过程中,我始终保持一颗同理心,理解幼儿的喜怒哀乐,关心他们的成长。
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我耐心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当幼儿取得进步时,我及时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这样,幼儿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更愿意与我互动,积极参与游戏。
再次,以平等心与孩子沟通。
在介入游戏时,我努力与幼儿保持平等地位,用亲切、友好的语言与他们交流。
这样,幼儿觉得我既是他们的老师,又是他们的朋友,愿意与我分享游戏中的喜怒哀乐。
在平等沟通的基础上,我更容易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此外,把握介入时机和策略。
在介入游戏时,我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介入。
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种介入策略:1. 观察介入:在幼儿游戏中,我时刻关注他们的行为,发现问题时及时给予指导。
例如,在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时,我发现一个孩子总是扮演坏蛋角色,我耐心引导他尝试扮演好人角色,培养他的同情心。
2. 引导介入: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我通过提问、建议等方式引导他们思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例如,在幼儿进行拼图游戏时,我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3. 角色介入:在游戏中,我有时会扮演一个角色,与幼儿共同参与游戏,引导他们体验不同的情感。
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我扮演家长,引导幼儿学会关心家人。
关于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时机的策略谈关于游戏的
关于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时机的策略谈关于游戏的游戏具有促进幼儿发展的功能,彰显幼儿的主体性、实践性、自我性,但在自然状态下,幼儿的心理特点具有有意性水平低,思维灵活性弱、操作探索的坚持性教差等特点,加之生活阅历少、接触事物有限等因素,幼儿自主性游戏所能起到的作用具有不确定性和偶然性。
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游戏的功能,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往往会对幼儿游戏进行不同程度的介入,并根据需要在幼儿游戏中担当不同的角色,如准备者、协作者和参与者。
通常教师介入游戏的时机大致可分为三种策略类型:巡视型、蹲点型、回应型。
1、巡视型介入巡视型介入即教师边走边介入,主要发生在教师巡视的路线上。
这种介入较为随机,与教师在教室内某一区域出现的概率有关。
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关注的主要是与自身位置相近的幼儿的游戏行为。
教师一般以“指导者”的身份进入幼儿游戏,采用直接介入的方式,这种介入对掌控班级的活动进程、了解每个幼儿的游戏状况都是必须的例如:中班角色游戏开始好一会儿了,教师发现“超市”里的三个营业员站在“超市”门口无所事事,眼睛看着娃娃家,手里一直无意识地拨弄着小玩具,而“超市”里的物品倒是琳琅满目,于是教师走进了“超市”。
教师问:“营业员,你们站在门口看什么呀?”幼儿回答说:“娃娃家很热闹,我们这里没人来,不好玩。
”教师又问:“怎么会没人来呢?”幼儿回答说:“爸爸妈妈都不来买东西……他们大概太忙了。
教师说:“哦,原来是这样。
那要是他们的娃娃吃完牛奶怎么办呢?”幼儿说:“我们送货上门好了。
教师说:“送货?不错。
怎么送?”三个幼儿热烈地讨论起来。
不一会儿,一幼儿找来一辆手推车,装上货物就出发了。
他一边走一边喊:“我给娃娃送牛奶来了。
”这时,教师又来到旁边的建筑城,胖胖和萌萌正在合作搭建幼儿园,可是幼儿园的围墙一碰就倒,两人忙碌了好一正阵子都没法解决,教师建议他们把积木平放叠高,胖胖说:“让我试试看”。
果然效果好多了……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巡视观察发现“营业员”因没有对应的“顾客”玩伴而无法深入展开游戏,便立即引导幼儿讨论和想象,使游戏情节有了突破。
教师介入时机与策略
•
幼儿的探索兴趣无穷无尽,他们经 常会遇到一些难于解决的困难,教师这 时要“学会等待”。在教学或是游戏中, 教师如果不耐心等待,过早介入幼儿的 活动,就可能导致幼儿原本富有创造性 的想象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 终。
只有当幼儿的探索兴趣即 将消失时,教师的干预才是积 极的。
教师怎样做?
• 面对幼儿的困境,教师需了解幼儿的困难 之所在。适时介入但不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 而是要通过投放材料或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为幼儿搭起认知的桥梁,帮助幼儿自己解决问 题。刚才的例子中,实际上是科学研究中解决 问题所经历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 —进行实验——再提出假设——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做 事的条理性,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幼儿学会用 科学的步骤来探究和解决问题。
将游戏还给孩子!
介入的时机?
• 根据观察结果而定。 • 介入之前,教师要预计介入可能带来的后 果是什么; • 介入后要能适时促进幼儿发展,这需要教 师睿智,也需要教师能走进幼儿的心灵, 知道他们是如何思考、如何想象和如何表 达的。
可以适时介入的时机
• 当幼儿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或游戏中并不投 入时; • 当幼儿将活动或游戏情节延续下去有困难时; • 当幼儿进行想象或虚构的游戏时,一再重复 自己玩过的情节或是难以与其他同伴一起相 处进行活动时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只是冷静观察和等待幼儿解决问题是很不够的而应该在等待的过程中不急于判断留给幼儿更多的真实的交际空间同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给予不同的帮助和支持使幼儿在冲突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教师介入幼儿活动的时机与策略
在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和幼儿游戏中,常 常出现一些情况会让教师处于介入和不介入的 两难境地,在介入时机的选择上往往也会出现 不能适时介入或总是提早介入的情况。那么, 教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介入?什么情况下不需 要介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戏的介入时机和策略
幼儿园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除了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以外,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由于游戏是幼儿的意愿性活动,在他们自主的游戏世界里,教师如何尊重孩子的游戏意愿,支持孩子游戏行为,并在尊重和支持中引导孩子发展,这是我们本学期游戏组教研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判断
什么时候教师需要介入幼儿的游戏?(讨论)
1、当幼儿主动寻求教师帮助时;
2、当幼儿的游戏行为或游戏材料有不安全的隐患时;
3、当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与社会规范不相符合的行为时;
4、现出过激行为时;
5、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而准备放弃原来构思的游戏情节时;
6、当幼儿表现出无所事事的状态时;这个比较好理解。
7、当玩伴之间出现游戏纠纷而无法自行解决时;
游戏活动教材中新增添的:(从教师的经验角度出发)
1、当教师发现游戏中可以提升幼儿经验而不影响幼儿的游戏意愿时;
2、当教师出于研究的需要进行反思性实践时;
3、当教师为了深入了解幼儿的行为动机,并准确解读幼儿行为时;
二、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策略
案例实录:小医院(中班)
案例背景:小医院是角色游戏中的传统内容,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最长做得就是:给娃娃看病、配药;或者自己去小医院看病。
可是在玩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们的兴趣点开始逐渐降低。
就像我们在录像里看到的那样:小医生在没有病人时变得无所事事,只能四处张望。
而护士只顾自己摆弄着手里的小工具。
医院里来看病的人很少很少……
问题:如果你是案例中的老师,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介入和指导幼儿的游戏?小结:刚才老师们都为小医院的游戏想了很多的好方法和策略。
我们也对这个小案例进行了简单的罗列:
例如:
1、直接介入法——
角色介入:老师主动加入幼儿的游戏中,扮演角色以自己的行为引导幼儿推进游戏的情节。
(蛀牙;针需要消毒;)起到情节推进的作用
评价介入:在游戏结束时进行评议。
(什么时候需要打针,什么时候不需要打针;向小朋友们推荐流感疫苗;)起到评价提示的作用
2、间接介入法——
通过创设体现一定教育意图的游戏环境间接影响幼儿的行为。
(小星星、预防传染病的海报)
三、教师在游戏中介入的效果:有效介入、无效介入(案例分析)
有效介入:顺应幼儿的游戏需要进行介入,协助幼儿推进游戏的进程,使幼儿在实现自己游戏意愿的同时有所发展。
(顺应孩子意愿;顺应孩子的发展;顺应孩子年龄特点)
无效介入:幼儿对教师的介入并不理会。
(在游戏中未发生有效地推进,或是打断、干扰幼儿的游戏。
)
困惑:在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教师怎样算是有效介入幼儿的游戏?今天我们借着老师们在实践中的几个案例来进行研究与反思,希望会给我们老师在以后的实践中有更多的帮助和借鉴。
老师案例介绍与分析
案例:(中班上学期)
娃娃家游戏中,丁丁和宁宁分别担任了“妈妈”和“孩子”的角色。
游戏开始后,两人拿了一盆“水果拼盆”的玩具各自进行操作,丁丁负责用刀切水果,宁宁负责将切好的水果摆放成拼盆。
游戏过半,老师发现两人始终没有说过话、离开过娃娃家,就说:“妈妈,你们做得水果拼盆好漂亮呀!可以请我尝一尝吗?”“妈妈”还没答话,“孩子”却先回答说:“我们还没做完!”“妈妈”看了看孩子,继续操作“水果拼盆”。
老师发现孩子根本不理睬就走开了。
过了会儿,老师又带了几个小朋友拎着一袋水果来做客,并说:“妈妈,我刚才去超市买了一些水果,正好可以给你用来作拼盆!””孩子”并没有回答,继续在完成“水果拼盆”。
”妈妈”说:我们的水果已经够了。
老师随即说:“那就放在冰箱里吧,可以保持新鲜。
”妈妈点点头照做了……
问题:
1、你认为案例中的老师介入方式有效吗?
对于中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说,孩子对于某一事物喜欢摆弄、操作特别关注的现象,在幼儿的活动中经常发生。
老师介入孩子游戏,也构成了一定对孩子游戏的干扰,也失去了进一步了解孩子需要的机会。
我们也看到了老师无论做多大的努力也无法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上移开。
2、如果案例中你是老师,会采取怎样的方法来介入幼儿游戏?
小结:可以尝试采取对幼儿的游戏进行“跟踪性观察”的方法,来了解孩子对于“水果拼盘”的关注的程度怎样?都在进行怎样的操作?等信息,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
如果有很多的人关注“水果拼盘”,老师可以考虑是否可以开展一个“水果拼盘”区域,引导孩子在排列方法等技能上从纵深出发展。
四、教师有效介入的要点:
一、观察先行,判断介入需求
细致的观察是教师判断是否需要介入游戏的基础和依据。
观察分析孩子的游戏行为,是把握介入时机的前提。
只有观察分析到孩子的知识经验、游戏能力、态度、游戏中的需要,才会有灵活又切合实际的介入指导。
二、根据实际,选择适宜的介入方式推动幼儿游戏的发展
1、情景性介入,对幼儿进行间接指导,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
2、行为暗示,直接介入,使游戏得以深化和发展
3、发现违规,直接干预,使得游戏顺利进行。
三、注重介入后的观察,让幼儿自主地延续游戏活动
当幼儿通过教师对游戏的介入使游戏主题得以深化,能够顺利进行的时候,教师就应当立即退出游戏。
因为过多的介入便会适得其反,可能会阻碍幼儿自主性的发挥。
小结:教师介入幼儿的游戏,其实也是一种指导的过程。
何时介入幼儿的游戏将会增强幼儿的游戏兴趣,并提升幼儿的游戏经验,何时介入则会消解幼儿的游戏热情,并干扰幼儿的游戏进展,这完全取决于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游戏介入时机的判断和把握。
但更重要一点是尊重孩子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五个自由:尊重幼儿选择主题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情节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玩具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角色的自由,同时还要尊重幼儿自由地评价自己的游戏。
也希望在本学期的游戏组观摩活动中,大家能够更多的关注这方面的信息,使自己在介入幼儿游戏时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