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起步说课稿

合集下载

八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说课稿

八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说课稿

八上历史《近代化的探索》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本单元是复习课,教学对象是初中三年级学生,课时预设为2课时,我采用的说课法为“五说法”。

一、说教材1、本单元在教材和中考中的地位:八上中国近代史有两条线索:一条是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另一条是中国各阶层人民的探索史。

本单元是八上中国近代史的主线之一,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四件大事,对近代历史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教材中上承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下启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因如此,也是历年中考的重头戏。

2、本单元的教学目标⑴知识与能力:①了解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②知道“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武昌起义的过程、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③熟记洋务运动的目的、起止时间、代表人物、口号以及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熟记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序幕;熟记孙中山创立同盟会、发动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熟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两面旗帜、主要代表人物。

④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以及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学生学会知识结构法(纲要教学法)、图示法、确定主题整合知识等方法浓缩教材;学会用辩证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一分为二地看待、分析历史问题,做到论从史出,深刻认识到:在历史问题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相对的进步与局限,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认识和理解。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本单元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地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

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前途命运的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认识到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为下一单元“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做铺垫。

八年级历史中国近现代史近代化的起步教案

八年级历史中国近现代史近代化的起步教案

八年级历史《中国近现代史》近代化的起步[考纲要求]1、识记层次:①知道洋务派为的口号、代表人物;②知道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③了解孙某某的主要革命活动;④知道武昌起义;⑤知道陈独秀、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⑥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理解层次: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运用层次:①探讨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②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考点导学]1、洋务运动①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②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③代表人物:中央以奕訢为代表。

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X之洞为代表。

④口号: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⑤主要内容:a.创办一批军事工业。

主要有: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某某军械所;1865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某某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1866年左宗棠创办的某某船政局。

b.创办一批民用工业。

主要有:李鸿章在某某创办的轮船招商局;X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某某织布局。

c.筹建了南洋、北洋和某某三支海军d.兴办新式学堂。

代表: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

⑥评价:a.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因而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c.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X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也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d.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戊戌变法①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②代表: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的维新派。

③康、梁的宣传活动:a.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④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主要内容: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e.训练新式军队等。

2024《近代化的起步》说课稿范文

2024《近代化的起步》说课稿范文

2024《近代化的起步》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近代化的起步》是高中历史选修7《近代史纲要》中的一篇文章。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近代史的基本知识后,以近代化进程为主线进行教学的,是历史学科中的重要知识点,而近代化的起步在中国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和思维习惯,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近代化的起步的意义,掌握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提出观点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近代化的重要性和困难,并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近代化的起步的意义,掌握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近代化的背景和困难,并培养他们对历史责任感的思考。

二、说教法学法历史学科的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意识,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是情景模拟法,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学法是探究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来掌握知识。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和相关的图片资料,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让学生更加生动地了解近代化的起步。

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些历史文献和资料,以便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引入新课课堂开始前,我会给学生出一个问题:近代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何重要性?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然后,我会介绍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近代化的起步》,并提出问题:中国是如何实现近代化的起步的?通过引入问题和教学内容,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环节二、解读文章在解读文章的过程中,我会以情境模拟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

例如,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和文献,我会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近代化起步的时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近代化的背景、原因和困难。

教案——近代化的起步复习教案

教案——近代化的起步复习教案

教案——近代化的起步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近代化的概念和起步阶段的主要内容;2. 掌握近代化的起步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3. 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思考,评价近代化的起步过程和影响。

二、教学内容1. 近代化的概念和起步阶段的主要内容;2. 近代化起步阶段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三、教学过程近代化的概念和起步阶段的主要内容:1. 引入:通过引发学生对现代社会的思考,了解学生对现代化的理解;2. 解释近代化的概念:近代化指的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并逐渐突破传统束缚;3. 解读近代化的起步阶段的主要内容:a. 经济发展: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现代化;b. 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c. 社会变革: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d. 政治改革:民主制度的出现和发展,政治权力逐渐由统治者转向人民。

近代化起步阶段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1. 解释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在近代化起步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2. 近代化起步阶段的重要事件:a. 工业革命:18世纪下半叶,英国的纺织业和矿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b. 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至1783年,美国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取得了独立,开创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先河;c. 法国大革命:1789年至1799年,法国人民推翻了君主制度,奠定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基础;d. 清朝改革:19世纪末,清朝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为中国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e. 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推翻了沙皇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 近代化起步阶段的重要人物:a. 亚当·斯密:经济学家,提出了“国富论”的理论,对工业革命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b. 卡尔·马克思:经济学家、哲学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变革和近代化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c. 乔治·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成为美国的第一任总统,为美国近代化奠定了基础;d. 奥古斯特·废黜人皇帝:法国大革命的领导人之一,推翻君主制度,推动了法国的近代化进程;e. 李鸿章:清朝的政治家和改革派,积极推动清朝的改革和近代化;f. 弗拉基米尔·列宁: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者,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起步》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起步》教案、教学设计
c.设计课堂活动,如辩论赛、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深入理解重点知识,提高课堂参与度。
2.针对难点内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a.以时间轴为线索,梳理近代化起步阶段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历史框架。
b.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引导学生挖掘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
c.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对近代化进程中的利弊得失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1.提问方式:教师提出与近代化起步阶段相关的问题,如“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在哪里吗?”“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有哪些影响?”通过这些问题,引发学生对新课内容的思考。
2.图片展示:展示近代化起步阶段的相关图片,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等,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直观的认识。
课堂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列举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
2.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并举例说明。
3.讨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以及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以下要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起步》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理解这些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2.掌握近代化起步阶段的主要特点,如向西方学习、洋为中用、自强求富等,并能分析这些特点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近代化起步教案

近代化起步教案

◆历史复习研讨课教案◆
近代化的起步
主讲人:自贡第二十中学校刘友智
一、识记和理解
1、识记
①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②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③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
④知道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理解
①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②认识“百日维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③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运用
①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③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④在近代化起步时期的主要人物的贡献;
三、重点
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百日维新;同盟会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四、难点
维新变法的主张不能实现的原因;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归纳总结、图表展示等相结合。

六、课时:两课时
七、复习过程
(一)洋务运动
(二)戊戌变法
(三)辛亥革命
(四)新文化运动
(五)小结:(略)(六)练习:(略)
思想文化
(七)板书:2013年8月30日。

初中历史初二历史上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初二历史上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教案、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过程及其影响。
2.归纳方法:采用图表、时间轴等形式,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3.情感教育:强调近代化改革者的英勇事迹和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研究近代化的相关内容,提升历史素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近代化起步过程中的某一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讨论。
2.讨论主题:如“洋务运动对我国近代化的影响”、“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等。
3.小组互动:学生在小组内部分享观点,展开讨论,形成共识,推荐代表进行汇报。
4.教师点评: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总结优点,指出不足,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1.学生对新知识充满好奇,求知欲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学生的思维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但分析问题的能力仍有待提高,教师应引导他们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近代化起步的过程。
3.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已有一定基础,但分工合作、沟通交流能力有待加强,教师应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近代化起步的知识点。
2.练习题类型: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等,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学生练习: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练习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反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确保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4.学生对近代化改革中的英雄人物和伟大事迹具有强烈的崇敬之情,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近代化的起步复习课教案

近代化的起步复习课教案

近代化的起步复习课教案第一章:鸦片战争与晚清社会的变革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晚清社会的主要变革。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培养学生对鸦片战争及其影响的认识。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2 教学内容1.2.1 鸦片战争的背景和过程:英国的鸦片贸易,林则徐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爆发。

1.2.2 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的签订,领土和主权的损失,五口通商。

1.2.3 晚清社会的变革: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3.1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晚清社会的主要变革。

1.3.2 教学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意义。

1.4 教学方法与手段1.4.1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1.4.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史料图片。

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回顾上一单元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1.5.2 讲解:详细讲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晚清社会的主要变革。

1.5.3 讨论:分组讨论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意义。

1.5.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第二章: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2.1 教学目标2.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民国初年的政治体制,掌握北洋政府的特点。

2.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培养学生对民国初年政治与社会变迁的认识。

2.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民国初年的政治动荡,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2 教学内容2.2.1 民国初年的政治体制:中华民国的成立,临时约法的制定,北洋政府的建立。

2.2.2 北洋政府的特点:军阀割据,政治动荡,民主制度的局限。

2.2.3 民国初年的社会变迁:辛亥革命的影响,社会风气的转变,女性地位的提高。

近代化的起步

近代化的起步

第二课时近代化的起步一、教学目标:①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基础知识,②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③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④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洋务运动、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辛亥革命的意义等三、教学方法:制作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第5课洋务运动一、洋务运动:(一)背景:①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②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焦头烂额(二)目的:解除内忧外患(镇压农民起义,抵抗外来侵略),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反动统治(根本目的)(可以剿发(指太平军)、捻(捻军),勤远略—《曾文正公全集》),他们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形成了洋务派。

(三)口号:“自强”、“求富”救国方案:(地主阶级)军事救国(四)主要内容: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创办军事、民用工业。

③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

④筹建新式海军和陆军。

(五)洋务派的形成代表人物:①中央:奕②地方:曾国藩(fan)、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六)洋务运动的阶段和洋务派创办的主要企业▲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第一阶段时间:19世纪60~70年代:洋务派提出“自强”的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出国深造留学生。

1. 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为最早)2.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与李鸿章,最大)3.福州船政局(左宗棠、最精)(记)3、注:19世纪80年代创办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水师(七)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局限性: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近代文化教育的起步》说课稿

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近代文化教育的起步》说课稿

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近代文化教育的起步》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近代文化教育的起步》主要介绍了我国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近代文化教育的背景、洋务派的近代教育、维新派的教育改革、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变革以及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脉络,认识近代文化教育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掌握近代文化教育的主要成就和特点。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的具体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梳理历史线索,明确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脉络,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代文化教育的背景、主要事件、人物及成就,掌握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分析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近代文化教育在推动我国社会进步和历史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主要事件、人物和成就。

2.教学难点:近代文化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历史背景及其对我国社会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近代文化教育的相关图片和文献,引导学生回顾我国近代史,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近代文化教育的背景、主要事件、人物和成就。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近代文化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历史背景及其对我国社会的影响。

4.分析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脉络,明确其在我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近代化的起步复习课教案

近代化的起步复习课教案

近代化的起步复习课教案第一章:鸦片战争与近代化的起步1.1 教学目标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探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革。

1.2 教学内容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鸦片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冲击。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通过历史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组织学生讨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冲击。

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化的起步2.1 教学目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2 教学内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结果。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变革。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通过历史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结果。

组织学生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变革。

引导学生思考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第三章:洋务运动与近代化的起步3.1 教学目标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

探讨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3.2 教学内容洋务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洋务运动的过程和主要措施。

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变革。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洋务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通过历史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过程和主要措施。

组织学生讨论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变革。

引导学生思考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

第四章:戊戌变法与近代化的起步4.1 教学目标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分析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探讨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4.2 教学内容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原因。

戊戌变法的过程和主要措施。

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变革。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原因。

教案近代化的起步复习教案

教案近代化的起步复习教案

教案近代化的起步复习教案关键信息项:1、复习目标2、复习重点3、复习难点4、复习方法5、复习资料6、复习时间安排7、复习效果评估方式11 复习目标111 学生能够准确阐述近代化起步的重要事件、人物及其影响。

112 理解近代化起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和意义。

113 掌握相关历史概念和知识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12 复习重点121 洋务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122 戊戌变法的主张、过程和意义。

123 辛亥革命的爆发、成果和局限性。

13 复习难点131 分析近代化起步过程中各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

132 理解近代化在不同领域的推进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33 探讨近代化起步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

14 复习方法141 课堂讲解:梳理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14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14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历史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144 多媒体辅助: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复习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15 复习资料151 教材:以教材为基础,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152 历史文献:提供相关的历史文献,如奏折、宣言等,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真实。

153 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16 复习时间安排161 第一阶段:知识梳理(具体时间区间 1)1611 用X节课的时间回顾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

1612 用X节课的时间复习戊戌变法。

1613 用X节课的时间讲解辛亥革命。

162 第二阶段:巩固提高(具体时间区间 2)162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用时X节课。

1622 安排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批改和讲解,用时X节课。

163 第三阶段:综合演练(具体时间区间 3)1631 进行模拟考试,检验学生的复习效果,用时X节课。

1632 针对考试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用时X节课。

近代化的起步

近代化的起步
A、《中外纪闻》 B、《时务报》 C、《新青年》 D、《民报》
6、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 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B、学制度——学思想 ——学技术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均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张之洞时代的”中体西用”和“胡适时 代……国人已经全面拥抱西方”分别指我国近代化中的什么事件?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中国近代化始于1861年”?
3、根据材料二说明中国的近代化运动经历了那三次飞跃?(直接摘抄原文)。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每次出现的飞跃的具体实践活动和特点。
拓展训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化”与”近代化“在西方词汇中本是同一概念。……中国走 向近代化的历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向西方学习“作为一个奋斗 目标,国人在人世上经历了巨大的转折。林则徐时代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制夷”是目的,华夷是根本对立的。到张之洞时代的”中体西用“,中学与 西学已可以平等相处。再到胡适时代……国人已经全面拥抱西方…… 材料二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 走过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 ……从1861年至今,34年的自强,67 年的革命,21年的改革,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 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 常艰难,但确实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同盟会,三民主义,中 华民国的成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知道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 容,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初中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说课

初中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说课

初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说课一说教材【教材地位】近代化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二条鲜明的主线。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分组讨论与探究,使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参与意识和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认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虽然历次学习西方的活动都没有取得成功,但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促进了中国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都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二说学生本节课教学对象是初三年学生。

经过三年的学习,不仅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而且形成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并能形成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但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

三说学法我们常说:“未来社会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通过课前搜集资料法、指导阅读法,学会如何从课本、网络等各种渠道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并学会利用相关信息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近代化的起步复习课教案

近代化的起步复习课教案

近代化的起步复习课教案第一章:鸦片战争与中国的近代化1.1 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1.2 鸦片战争的过程和结果1.3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与清朝的衰落2.1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2.2 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和衰落2.3 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的影响和启示第三章:洋务运动与近代化的尝试3.1 洋务运动的背景和目的3.2 洋务运动的主要措施和成果3.3 洋务运动的评价和影响第四章:戊戌变法与清朝的改革尝试4.1 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原因4.2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措施4.3 戊戌变法的失败和影响第五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5.1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原因5.2 辛亥革命的过程和结果5.3 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第六章:北洋政府与军阀割据6.1 北洋政府的成立与特点6.2 军阀割据的现象及其影响6.3 北洋政府时期的现代化进程第七章: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7.1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与意义7.2 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思想与人物7.3 新文化运动对近代化的推动作用第八章:国民革命与北伐战争8.1 国民革命的背景与目标8.2 北伐战争的过程与成果8.3 国民革命对近代化的影响第九章:抗日战争与民族觉醒9.1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中国的应对9.2 抗日战争中的民族觉醒与抗争精神9.3 抗日战争对近代化的影响第十章:解放战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0.1 解放战争的背景与过程10.2 解放战争的结果与意义1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近代化的新的起点第十一章: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与改革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初期政治建设11.2 土地改革与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11.3 五年计划与工业化的起步第十二章: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12.1 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与过程12.2 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与挑战12.3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第十三章:文化大革命与社会的动荡13.1 文化大革命的起因与过程13.2 文化大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3.3 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与启示第十四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重启14.1 改革开放的背景与初期成果14.2 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的引入14.3 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第十五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建15.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与实践15.2 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15.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

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共5课时第一课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基础知识。

2.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洋务运动·重点难点本课教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第二,洋务运动的概况。

第三,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本课的重点是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中应主要抓住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创办军事工业;二是创办民用工业;三是筹划海防;四是培养人才。

本课的难点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工业,尽管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在客观上迈出了中国近代化重要的一步,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大机器生产。

但洋务运动具有明显的保守性。

洋务派试图用近代西方科学技术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仅仅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嫁接在腐败的封建制度的肌体上,不触动封建制度。

这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

洋务运动·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读解课本的有关图片,使学生认识这些新事物,是古老中国迈向近代的起步。

2.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可组织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以课本提供的资料进行辩论。

正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包含许多成功的因素,使中国成功地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反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最终也只是以破产告终。

在学生辩论的基础上,教师作小结。

对学生的观点,不强求统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洋务运动·教法建议1.本课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应对本单元的内容作一概述:(1)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2)本单元的主题内容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化的起步说课稿
[ 2010-4-1 18:24:00 | By: 公主 ]
推荐
《近代化的起步》是北师大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一.教材分析:
1.课标分析:
.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道“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

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3、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前人敢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

2、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加深对改革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4、重点与难点:
重点: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
难点:近代化的探索为什么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比较法:通过本单元四个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准确条理地理解中国近
代化的探索是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

2.学案式:便于学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并有利于学生查缺补漏及知识的保存,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参与热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讲解法:针对教材重点部分和疑问部分教师着重讲解并补充相关材料,使学生
能够理解并掌握,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由于本单元属于初二中国史内容,而我们大部分初三学生在初二时并不重视历史课的教学,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可以说基础差,底子薄,而复习时间又相当紧张,所以我采用了学案式和讲解式相结合的课堂,把课堂立足在“落实”二字上,不讲花架子,力求实用。

三.教学程序分析:
整个课堂,第一步,我先让学生齐读课标,明确复习目标及重,难点;第二
步,让他们有目的地去自主复习,具体就是完成知识结构图,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查缺”;第三步,让学生小组交流,在组长的带领下,学生很快就完成了“补漏”;第四步,分组展示,全班交流,教师指导;第五步,识记巩固,当堂检测。

四.练习设计分析:
本堂课随堂练习题我主要分两个梯度来设计,1------10小题是基础题,11
小题材料题为能力提升题,都紧紧围绕课标上的重点来选题,避免偏题,怪题。

学生在自己完成的基础上,教师对有问题的地方重点讲解或者适当拓展。

因为年轻,经验不足,整个说课过程难免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能给予批评和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