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中国近代史专题三: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共47页PPT资料
四.新文化运动
8.意 义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 思想解放 运动,它高举民主 和科学的大旗,引导人们同封 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展开彻底的 斗争,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 ,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追求救 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八上历史复习
小结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军事器物(地主 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中央奕 ,地 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 洞;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
变法失败。
八上历史复习
二.戊戌变法
(6) 失败原因
A.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 较为薄弱。
B.守旧势力强大。
C .康有为等人缺乏经验 。
D.维新派对帝国主义抱 有不切实际 的幻想。
八上历史复习
(7) 性质 (8) 影响:
(9) 教训
二.戊戌变法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的 改革。
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在思 想文化领域里产生了很大影 响。
严复,《天演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八上历史复习
二.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 1895 年, 《马关条约》的消息 传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发动 的“公车上书” ,揭开了维新 变法运动的序幕。
2.戊戌变法 (1)时间
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2)人物
光绪帝
八上历史复习
二.戊戌变法
(3) 内容:
•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 之长技以制夷”。
八上历史复习
一.洋务运动
1.目的: 2.旗号: 3.时间: 4.代表人物
维持清朝的统治。
“自强”、“求富”
19 世纪 60—90 年代
在中央以 为代表,在 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 、左宗棠、张之洞为代 表
近代中国-近代化的启动
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4)战争的影响 ——半殖半封程度大大加深
①列强开始瓜分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②洋务运动破产,清政府更加腐败; ③客观上促使中国各阶层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和促进 中国近代化的新进程。 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思想:民族觉醒,出现了振兴实业,实业救国,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爱国热潮。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的思 想先后成为社会主流思潮,冲击了封建思想体系。
第二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启动
(1860——1895)
【阶段特征】 19世纪60年代到1895年,地主阶级中的有识 之士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开展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随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经济在夹缝中诞生。 这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领导阶级是地主阶级, 近代化运动集中在经济方面。体现在经济上的工 业化,没有与政治变革相结合,由于洋务运动的 需要,近代化开始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 透,中国教育开始了近代化趋势。
2、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在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中分化早期资 产阶级维新派,希望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 实施君主立宪制。
代表:王韬、郑观应等
主张:①振兴工商业的经济思想
②以“商战”反对侵略的爱国思想 ③提倡西学的文化教育思想 ④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思想
评价:虽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但没 形成完整体系,没有付诸实践。
四、社会生活上
外国生活方式逐步进入中国,中国的近代 教育与交通运输业在这一时期开始起步。
典例1: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 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 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 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 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 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 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 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③要想国家富强,必须实现民族独立。
自主梳理
结合复习资料,自主梳理基础知识,完成导 学案上的表格。 1.独立自学。 2.组内交流。 3.全班展示。
《导学案》
反面表格
合作探究
请比较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 主张的异同点 。
都学西 方,目 的都是 救亡图 存。 洋务派 学技术
维护清朝统治 发展资本主义
维新派 学君主立宪制
革命派 学民主共和制
巩固检测
单项选择题1——4小题,独立完成。
拓展提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程,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历 程。”向西方学习“作为一个奋斗目标,国人在认识上经历 了巨大的转折。林则徐时代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制夷” 是目的,华夷是根本对立的。到张之洞时代的”中体西用”, 中学与西学已可以平等相处。再到胡适时代……国人已经全 面拥抱西方……
拓展提升
材料三
3. 孙中山的临终遗言“革命尚未成功”的依据是什么? 辛亥革命没有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4.由第2小题和第3小题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的历史 观点? A. 辛亥革命既有成功之处,也有历史局限性。
感悟历史
你对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历程有何感悟? ①中国人民具有自强不息的探索精神; ②与时俱进、改革开放,才能跟上时代;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张之洞时代的”中体西用” 和“胡适时代……国人已经全面拥抱西方”分别指我国近 代化中的什么事件?
分别指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拓展提升
材料二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 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打开 了闸门。 2.请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概述辛亥革命的 历史功绩。 政治方面: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 经济方面: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方面: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八年级上历史近代化的起步四次运动详表
共同点
都是向西方学习,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不包括洋务运动)。
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帝制,使中国成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探索的方式和性质
学器物(学技术),经济近代化,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学制度(君主立宪制),政治近代化,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学制度(民主共和国),政治近代化,是资产阶级的革命
学思想(民主和科学),思想近代化,是资产阶级的革命
团体和刊物
强学会
《万国公报》《中外纪闻》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向西方学习)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内忧:1851年开始的太平天国起义;外患: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威胁清统治。
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中华民国建立后,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深入人心。而北洋军阀统治者提出反动的“尊孔复古”政策
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培养了一批科技、翻译、军事人才,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
“百日维新”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推翻了清王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辛亥革命也是一次思想大解放,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
辛亥革命(1911年 辛亥革命(1911年)
兴起:1894年 孙中山创立兴中会, 兴起:1894年,孙中山创立兴中会, 确立推翻清政府统治的斗争目标; 确立推翻清政府统治的斗争目标; 发展:1905年 孙中山创立同盟会 同盟会; 发展:1905年,孙中山创立同盟会; 高潮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 年元旦) 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 清帝退位(1912年 清帝退位(1912年2月)
三民 革命纲领 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 主义 机关刊物 组织性质 历史作用
《民报》 民报》 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世纪初, 新文化运动(20世纪初,一战期间) 世纪初 一战期间)
背景: 背景: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后,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后,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 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 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进行着革 命活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 ),但 命活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但 在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联合压制下,屡遭失败; 在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联合压制下,屡遭失败;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 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 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资 本主义经济逐渐活跃,资产阶级力量显著增长, 本主义经济逐渐活跃,资产阶级力量显著增长,无 产阶级壮大。 产阶级壮大。接受西方新思想影响的先进知识分子 目睹旧文化、旧思想严重阻碍民族意识觉醒, 目睹旧文化、旧思想严重阻碍民族意识觉醒,为唤 醒民众,挽救民族危亡,致力于新思想的启蒙工作。 醒民众,挽救民族危亡,致力于新思想的启蒙工作。
中国近代化的起点——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化的起点-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该运动从1861年1894年按目标的不同,洋务运动可分为前期、后期两个阶段。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模仿、学习西方工业化的运动,是一场维护封建皇权前提下由上到下的改良运动。
洋务运动引进了大量西方18世纪以后的科学技术成果,引入译入了大量各类西方著作文献,培养了第一批留学童生,打开了西学之门;学习近现代公司体制兴建了一大批工业及化学企业,开启了日后中国的工业发展和现代化之路。
在甲午中日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成为近代化的起点。
洋务运动的背景从十三世纪开始,世界的大环境开始发生变化。
西方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农民和手工业者经过长期劳动,积累经验,改进了生产工具,农业得到发展。
纺织、冶金等开始出现机器。
不仅提高了产量。
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分化出各种不同的阶层。
在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产业革命的推动下,至洋务运动发生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最终完成,人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这个新时期的主要特点就是整体化和近代化。
讲究统一的世界市场,分散、落后的国家不可避免地纳入整体中。
近代化就是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专制,这是历史的必然。
这也是洋务运动试图走近代化的道理,在世界整体化的趋势下,中国比较被动的卷入。
中国没有经过长期的积累,没有经历资产阶级革命。
但中国的洋务运动与世界大势是分不开的。
它始终为中国打开了近代化之门!洋务运动的内容1.经济-创办企业19世纪60年代后期,清政府统治集团中一部分洋务派官僚为强化地主阶级统治,有限度地采用西方生产技术而创办的近代企业。
是中国人采用机器生产经营近代企业的开始。
洋务派的企业全部是官办企业。
清政府从1864年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后,到1911年,40余年中,相继在上海、南京、福州、天津、兰州、济南、汉阳等地创建了26个制造局(亦称机器局),制造枪、炮、弹药、兵船和修配武器。
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阶段.
• 所谓的现代化(近代化),就是指工业化和 与工业化相随的麦蜘蛛、经济和文化等方 面的发展变化。 • 材料一: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 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 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 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是1842~1860 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 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 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 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 ——《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 • (1)材料一认为中国经济现代化在历史上曾 错失三次重大机遇,请分别说明导致每次
1、主要表现
经济(工业化):
①甲午以后民资初步发展。
②20世纪初民资较快发展与清末新政。
③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政治(民主化):
①资维新派戊戌维新运动
②资中下: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向西方学习已 从经济领域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 第一次:封建专制制度和闭关政策、中 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 第二次: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帝国主 义列强的阻挠。 • 第三次: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和 封锁。当时中国“左”倾的政治运动和 经济政策。
• 材料二:有学者认为,近代史上中国曾 经有三次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机遇,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时期;第二次是国民 革命、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时期;第三次是抗战胜利后,但都与机 遇擦身而过。 • (2)阅读材料一,请分别说明近代中国三 次失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机遇的原 因。
• 第一次,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帝国主义支持北洋军阀窃取胜利果实, 实行封建专制独裁,辛亥革命的民主成 果荡然无存。 • 第二次,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在帝 国主义的支持下叛变革命,建立起代表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政府,实行一 党专政,民主政治无从谈起。 • 第三次,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 坚持独裁内战方针,撕毁政治协商决议, 发动全面内战,建立民主政治的希望彻 底破灭。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一、中国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1840~1895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主要在经济领域①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②经济上: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③阶级关系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④思想文化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派人出国留学。
⑤军事领域: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⑥外交领域:总理衙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外交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资产阶级,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
①政治上: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
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想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展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②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一是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③思想文化上:维新思想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的产生等,民主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中国共产党。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几乎陷入绝境。
但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①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实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
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日本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近代化的起步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近代化的起步1.洋务派的口号、代表人物;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1)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讠斤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2)口号和创办的主要企业: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有李鸿章创办的江南臸造总局,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的福州船政局等。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湖北织布官局、汉阳铁厂、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等。
(3)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4)船政学堂的内容要结合乡土历史。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1895年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史称“公车上书”,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
3.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起义的第一枪。
占领武昌城,取得首义胜利。
此后,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
4.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臶。
1911年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南京临时政府期间,孙中山发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法令,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胜利意义:清朝的统治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崩溃,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臸终于结束。
5近代化的起步
近代化的起步【总体结构综述】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由经济变革(洋务运动)到政治变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思想变革(新文化运动)这样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发展的过程。
【基础知识识记】洋务运动①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使清政府内外交困。
②起止时间: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③主张: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
④创办的主要工业: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⑤性质: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⑥评价:在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百日维新经过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变法的宣传,维新变法运动逐步展开。
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内容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个方面。
但是,由于维新派没有实权,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极力反对,发动政变,此次变法历时103天,最后失败。
新文化运动①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民主主义者。
②口号是:民主与科学。
③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评价: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能力情感价值】(1)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国带来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促使中国自然经济走向解体,中国人民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但也正是由于列强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化发展缓慢而曲折。
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我们要辨证的对待,全面的评价。
(2)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追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同步进行。
八年级上历史近代化的起步四次运动详表
政治上:广开言路,准许民众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鼓励兴办学堂,创办京师大学堂;提倡办报,译书,留学。这些措施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军事上:整顿陆海军,裁减冗兵,采用新法练兵,增强海防实力
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培养了一批科技、翻译、军事人才,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
“百日维新”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推翻了清王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辛亥革命也是一次思想大解放,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变法失败原因:(1)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极力反对;(2)变法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3)变法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4)民族资产阶级本身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向西方学习)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内忧:1851年开始的太平天国起义;外患: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威胁清统治。
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中华民国建立后,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深入人心。而北洋军阀统治者提出反动的“尊孔复古”政策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1898年6月-9月
中国近代史--近代化的起步
◆(2012· 江苏苏州)7.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 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 须先其难者而 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 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 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 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中 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D )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2012· 河南)3.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 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 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 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 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B ) A.经济技术方面探索 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C.思想文化方图为某一历 史时期所发行的革命纪念章。仔细观察 该图文,指出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一 项,该纪念章是( A ) A.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发 B.为了纪念武昌起义而制作 C.采用了黄帝纪元这种纪年方式 D.了解辛亥革命的珍贵历史文物
◆(2012· 湖南衡阳)9.小李同学在参 观博物馆时,发现某件文物标有“民国 16年”。如果换算成公元纪年,应是 A ( ) A.1927年 B.1928年 C.1926年 D.1937年 ◆(2012· 福建南安)9.鲁迅先生在 《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 C 的冬天。”“民国六年”是指( )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1)洋务运动。(1分)张謇。(1分) (2)公车上书。(1分)1912年。(1分) (3)新文化运动。(1分)(4)中国 人民具有不断探索的精神;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 中国行不道;学习先贤们将祖国命运和 自身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精神;坚持 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外来先进的文明等。 (1分)(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有理, 思想观点正确,即可得分)
近代化的起步
近代化是指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 的过程。它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 上的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的理性化,科 学化。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近代化的探索 开始于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
目的: 时间: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19世纪60—90年代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2、后期:(19世纪70至90年代)
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代表企业: 轮船招商局(最早的民用企业)、湖北织布局、 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中国近代第一个钢铁厂)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3、筹建海军: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实力最强的是北洋海军。 4、教育: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这是洋务派创 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之后各地相继创 办30多所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事和 科技人才;派遣留学生。
4、(2011河南)比之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 实现的产业革命,中国的哪次运动“象是在缺乏产业 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 ) A.洋务运动 B.维新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2012河南)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 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 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 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 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A、经济技术方面探索 C、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B、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探索
1、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 ( ) A、镇压农民起义 B、抵抗列强侵略 C、维护清朝统治 D、师夷长技以 2、戊戌变法法令没有涉及的是 ( ) A、改革财政 B、改革政治体制 C、改革教育 D、改革军队 3、戌变法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
中国近代史专题三: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三.辛亥革命
(3)成立同盟会 A.时间 B.地点 C.领导人 D.纲领
E.机关刊物 1905 年 8 月 日本东京 孙中山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 立民国,平 均地权”
《民报》
三.辛亥革命
F.性质 G.意义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 革命政党 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运 动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 核心,标志着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 阶段。
• 5.某处名胜古迹有这么一幅对联:“废
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 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你认 为该对联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 • A.康有为 B.孙中山 • C.陈独秀 D.蒋介石
• 6.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费正清
写道:“它使传统中国二千余年的皇 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 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 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 11.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 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 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 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 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 的“他”是( )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陈独秀
• 12.“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 来了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 义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 。对此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三.辛亥革命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是三民主义,即“民族、民生、民 权”三大主义。 3.武昌首义 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爆发 ,又称辛亥革命。
三.辛亥革命
4.中华民国的成立 (1)1912 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 成立,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2)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由临时参 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 和国临时宪法性质。
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_近代化的起步
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引进机器工业, 虽未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为了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虽然没有成功,但它在社会上起了思 想启蒙作用;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以三民主义为知道,领导了辛亥 革命。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 人民悲惨的境遇,但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 主制制度,实现了20世纪第一次历史巨变; 陈独秀、胡适等倡导的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旗 帜,同守旧思想展开了坚决斗争,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辛亥革命(1911年)
兴起:1894年,孙中山创立兴中会, 确立推翻清政府统治的斗争目标; 发展:1905年,孙中山创立同盟会; 高潮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 清帝退位(1912年2月)
失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北洋军阀封建 统治建立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5、中国近代化起步阶段具有的特点
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到学习 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 递进的发展过程。
说明近代化的进程是中国历史发展 的必然趋势。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 很困难的,中国的革命必须探求更合理 的方式进行,任何单一的改革或革命都 无法在中国获得真正的胜利。
三、新文化运动历史意义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孔孟之道,动摇了 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从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来看,十月革命后,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和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 思想基础。
单元小结
中国各阶层都在探求强国 的方法,但结果都失败了。
单元小结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1840-1894)
中国近代化起步(1840-1894年)
对应教材: 必修一10课、11课 必修二9、14、15、16课 必修三14课
一、了解阶段特征
政治上: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上:近代经济结构开始变动。
思想文化上: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 早期维新派探索救亡之路。 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衣天朝上国”意识, 学习西方,逐渐形成国家平等(近 代国家)的世界意识和平等对外交 往的理念。(4分)
(2)变化:由排斥到接受。(2分) 原因: 1、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2、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 3、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 4、西学东渐。(4分)
(3)发展趋势: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 会转型(近代化)。(2分) 关系: 1、从“夷务”到“洋务”反映了世 界市场形成过程中中外联系的加强; 2、从“淫巧”到“长技”反映了工 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3、从“臣民”到“国民”体现出世 界政治民主化对中国的影响。(7分)
四、完成限时训练(10 分钟)
五、知识巩固,真题演练
1. (2010山东文综)图5为一位同学的 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 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A
2、(10年江苏卷.9.)徐珂《清稗 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 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 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 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二、温习2011-2012年高考真题, 体会高考出题角度。(名师导学书 P17 P19 P65 P77 P78 P80 P124)
三、参照名师导学上的课标 及高考考点,结合教材必修 一10,11课内容,必修二 9,14,15,16,必修三14课, 构建知识网络结构。(要求 从政治、经济、思想及社会 习俗变迁几个角度)
八年级历史近代化的起步
车站中学 章国红
单元特征:
中国近代化的基本进程,是从洋务派为 富国强兵、以图自救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 工业的洋务运动开始,经康有为、梁启超维 新派发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继而孙中山领导革命派开创完全意义上的近 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掀起对 封建思想文化批判的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 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进程一刻也未 曾停留。
辛
军事基础:各地武装起义
亥
革
命
武昌起义 各地响应,清政府瓦解
经 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过
袁世凯窃权 1912年3月袁在北京
就任临时大总统
辛 亥评 革价
命
性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功绩: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 局限性(失败之处) 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
意义(性质、作用)
后期 十月革命后,转向宣传马克思主义,为 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四次探索的区别:
运动名称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时间 原因
政治派别
主张、内容
领导人
十九世纪60 -90年代
清政府内 外交困
1898年 1911年
1915年
甲午战败,民 认清只有推翻清 反对尊孔复古 族危机加重 政府才能救中国 的逆流
C 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 A、革命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 B、革命阵营成分错综复杂 C、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D、资产阶级革命派总想妥协
14、《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
A 体”,其根本含义是( ) 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C、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D、确立了民主共和的主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伟大的 反 的资产 阶级民主
近代一场 运动
作用
在社会 上起了思想 启蒙作用, 有利于西方 科学文化知 识的传播, 有利于民族 资本主义的 发展。
辛亥革命 推翻了 , 结束了 , 使 观 念日益深入民心, 但由于资产阶级 的软弱性,没有 改变
开启 了 ,激发 了广大青年 的热情,促使人们 冲破 , 探索 的 新出路,为 在 中国的传播创造了 条件。
(4)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何感悟?(2分)
答: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 的命运。 ②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③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 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④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经济上的工业化: 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 政治上的民主化: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化的起步
思想上的先进化: 新文化运动
(具体内容见于讲学案上)
(09年汕头)在近代,中国人努力追求的目标 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程, 既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也是充满艰难曲折 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请分别解释“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上的 含义(4分)。 (2)有人认为,中国人在学习西方、追求“近 代化”的历程中,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 过程。请你对这个探索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及其追 求目标作一个简要的叙述。(6分) (3)说说近代中国人追求“近代化”的历程为 什么会充满艰难曲折。(2分)
1、列举洋务派在自强、求富口号下创办的企 业各两例。 2、“中国近代史开端”和“中国近代化开端” 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3、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评价它在中国近 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4、史学家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成功论和失 败论。你能列举对应的史实来证明吗? 5、简述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历程。 6、根据表格归纳中国近代化起步具有什么特 点?西方的近代化历程和中国的相比,有什么不 同?
(3)说说近代中国人追求“近代化”的历程为什么会充满 艰难曲折。(2分)
答:A、近代中国是在与世隔绝、国家贫弱、专制盛行的 背景下学习西方的,社会发展的阻力大。 B、西方列强始终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半殖民地,不断地侵 略、掠夺中国,严重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中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国 近 (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代 中国的近代化起步具有什么特点? 甲午惨败 签订《马关条约》 化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的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 探 改革失败 走上革命道路 索 由器物而制度而文化心理,由表及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历 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程
(一)改错题 (2008山东)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和图片,用下 辛亥革命
材料分析题 (08年泉州)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材料一:(图片见学案)图1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图2 上海轮船招商局 图3 孙中山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 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1)图1、2的企业创办于什么时期?从中可以看出 洋务派从事了哪方面活动?(3分) (2)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 导思想是什么?有人说“这次运动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了” ,你同意吗?为什么?(4分) (3)材料二中的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分 别是指什么?提出引进这两位先生的目的是什么?为此掀起了一场 什么运动?(4分) (4)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何感悟?(2分)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思想界抨击尊孔复古逆流
新文化运动(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追求民主和科学)
划线将文字材料中7处错误标出并改正。(7分) 窃取百日维新果实后的袁世凯,宣扬君主制, 陈独秀 诋毁共和制,定孔教为国教。针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 尊孔复古逆流,1915 年,李大钊在上海创办了右图 新文化运动 杂志,它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这个杂志的诞 民主 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兴起。该运 愚昧 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自由平等, 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尊孔敬 新文学 孔;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 思想解放运动 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这个运动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自救运动。
(1)请分别解释“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上的含义(4分)。
答:指的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
(2) 请你对这个探索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及其追求目标作一 个简要的叙述。(6分)
答:A、通过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 B、通过(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 C、通过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 。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 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 用。 2.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 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 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 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洋务运动 时间
政治 派别
百日维新 1898年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地主阶级
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
派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主张 学习 层面 性质 地位 使中国走上 的道路,但在客 观上刺激 , 推动了 的 进程,一定程度 上抑制了外国经 济势力的扩张。 一次 阶级的 的统治 运动
变法图强 学习西方先进的 政治制度 资产阶级的 改良运动
请回答:(1)图1、2的企业创办于什么时期?从中可以看 出洋务派从事了哪方面活动?(3分)
答:洋务运动时期;从事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活动。
(2)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 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有人说“这次运动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 中失败了”,你同意吗?为什么?(4分) 答:A、三民主义; B、同意\不同意。(对应观点说明理由) (3)材料二中的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 (Science)分别是指什么?提出引进这两位先生的目的是 什么?为此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4分) 答:A、民主和科学; B、目的:以西方民主、科学为武器,同封建专制、 封建思想作斗争,实现救国救民的目的。 C、新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