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

合集下载

变形监测的概述及分析

变形监测的概述及分析

变形监测的概述及分析变形监测就是利用专用的仪器和方法对变形体的变形现象进行持续观测、对变形体变形性态进行分析和变形体变形的发展态势进行预测等的各项工作。

其任务是确定在各种荷载和外力作用下,变形体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变化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征。

在精密工程测量中,最具代表性的变形体有大坝、桥梁、高层建筑物、边坡、隧道和地铁等。

变形监测的内容,应根据变形体的性质和地基情况决定。

对水利工程建筑物主要观测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渗透及裂缝观测,这些内容称为外部观测。

为了了解建筑物(如大坝)内部结构的情况,还应对混凝土应力、钢筋应力、温度等进行观测,这些内容常称为内部观测,在进行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时,特别是对变形原因做物理解释时,必须将内、外观测资料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变形监测的首要目的是要掌握水工建筑物的实际性状,科学、准确、及时的分析和预报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状况,对水利工程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管理极为重要。

变形监测涉及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水文、结构力学、地球物理、计算机科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它是一项跨学科的研究,并正向边缘学科的方向发展。

变形监测工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掌握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为安全运行诊断提供必要的信息,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其次是科学上的意义,包括根本的理解变形的机理,提高工程设计的理论,进行反馈设计以及建立有效的变形预报模型。

建筑物变形监测内容一般有沉降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和倾斜变形监测等。

由于高层建筑物变形主要表现在沉降变形上,即垂直变形,所以本文中主要针对沉降监测进行研究,给出了楼房变形监测方法和步骤,以及注意的问题。

2、沉降监测方法2.1点位布置在适当位置选择三个参考基准点构成本次沉降观测工作的起算基准系统。

基准点的稳定是沉降观测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

在沉降观测之前和过程中应对三个基准点进行联测。

三个基准点相互验证,选择最稳定的点作为沉降观测起始点。

根据规范规定,沉降观测点(所谓沉降观测点是指为了反映出建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设置在最能反应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在建筑物上纵横向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 ~30 m为宜,均匀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

软岩隧道变形监测报告

软岩隧道变形监测报告

软岩隧道变形监测报告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软岩隧道变形监测,并提供监测报告。

本报告旨在分析软岩隧道的变形情况及可能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关建议。

1. 监测背景软岩隧道是常见的地下工程形式之一,由于其较弱的岩体特性,软岩隧道易受地应力、地下水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变形和破坏的风险较高。

2. 监测方法本次监测采用了多种监测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测量位移仪、倾角计、挠度计及应变计等。

这些方法可对隧道周边岩体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以获取隧道变形的准确信息。

3. 监测结果根据监测数据显示,软岩隧道在施工期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形。

主要变形特征包括隧道周边岩体的位移、倾斜和挠度等。

具体变形情况如下:3.1 位移隧道周边岩体的水平位移较小,垂直位移较为显著。

位移主要分布在洞口附近和隧道顶部,其中洞口附近的位移较大,达到了X毫米级别,而隧道顶部的位移较小,为X毫米级别。

3.2 倾斜隧道周边岩体的倾斜主要表现在纵向和横向方向。

纵向倾斜主要出现在隧道开挖的顶部和底部,其中底部的倾斜较大,达到了X度级别。

横向倾斜主要分布在隧道两侧,最大倾斜量约为X度。

3.3 挠度隧道开挖后,岩体发生一定的变形,导致隧道整体产生了挠度。

挠度的大小与开挖深度成正比,整体变形较小,依然满足设计要求。

4. 安全评估基于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我们对软岩隧道的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估。

根据现有变形情况,软岩隧道在开挖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变形和位移,但整体变形范围尚在可接受范围内。

然而,随着施工的进行,软岩隧道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5. 建议基于上述安全评估,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确保隧道的安全性:5.1 加强地下水管理,保持隧道周边地下水位的稳定。

5.2 增加支护措施,包括加固洞口附近岩体、设置衬砌等。

5.3 定期监测和记录隧道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

5.4 在施工过程中增加监测频次,提高对隧道变形的实时掌控能力。

通过采取上述建议,可有效控制软岩隧道的变形,提高其安全性,并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控制网及其数据处理

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控制网及其数据处理
第3 7 卷第 1 期
2 0 1 4 年 O 1 月


2 贝 0 绘
Vo 1 . 37 , No .1
Mo d e r n S u r v e y i n g a n d Ma p p i n g
J a n . 2 0 1 4
地 铁 隧道 结 3 ] 。
l 隧 道结构 变 形监测 系统控 制 网 的布 设及 TM3 0 ( 0 . 5 , 0 . 6 mm+ l p p mXD) 测量机 器 人 , 将 测 其 数据处理流程
隧道 内测量 条 件很 差 , 隧 道结 构 变 形 无 法 采 用
常规 的监测 手段 , 智 能 化 的 监 测技 术 如 测 量 机 器 人
自动化 监测 系统 所测 , 该 系统 采用 测 量 机器 人 ( L e i ~
数据处理时 , 如果监测 网内有稳 定 的基准 点,
网平 差 有 足 够 的 起 算 数 据 , 则 采 用 固定 基 准[ ] 。 根据 该工 程 的实 际情 况 采 用 固定基 准 , 即认 为 基 准 点位 置 坐标 已知 , 由基 准 点 观 测 数 据平 差 求 得 工 作
也 带来 了变形 数 据 的分析 难度 [ 1 ] 。如 今地 铁 隧道 变
形监 测 走 向 系统 化 、 自动 化 和 实 时 化 , 将 硬 件 系统
图 1 基 准 点 组 布 设 不 意 图
和 软件 系统 结合 起来 , 提供 实 时 的监 测 数 据 和 变形 量L 2 ] 。本 文所 处 理数据 来 自南京 地铁 隧道 结构 变形
程 实践 有 很大 的指 导意义 。
外, 在该工程中变形区外布设 4 组基准点 , 每个基准 点 组在 变形 区外 8 0 m 处 均匀 布 设 9个 L型棱 镜 ,

测绘工程中的工程变形监测与分析

测绘工程中的工程变形监测与分析

测绘工程中的工程变形监测与分析在现代工程建设领域中,测绘工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其中的工程变形监测与分析更是保障工程安全、质量和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工程变形可能会给工程项目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和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工程变形是指工程建筑物在施工、运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其形状、位置、尺寸等发生的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是缓慢的、渐进的,也可能是突发的、剧烈的。

常见的工程变形包括建筑物的沉降、倾斜、水平位移、裂缝开展等。

而引起工程变形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地质条件的变化、荷载的作用、施工工艺的影响、环境因素的改变等。

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工程变形情况,需要采用一系列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方法。

其中,水准测量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工程建筑物周围建立水准测量网,定期观测水准点的高程变化,从而计算出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全站仪测量则能够同时测量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

GPS 测量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不受通视条件限制,能够实现对大范围工程变形的实时监测。

此外,还有一些新兴的监测技术,如激光扫描测量、摄影测量等,为工程变形监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在进行工程变形监测时,监测点的布设是一个关键环节。

监测点应能够反映建筑物的变形特征,同时要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般来说,监测点应分布在建筑物的关键部位,如基础、柱、梁等。

监测的频率则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变形的速度以及监测的目的来确定。

在施工期间,由于施工活动对建筑物的影响较大,监测频率通常较高;而在运营期间,监测频率可以适当降低。

监测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

数据处理包括误差消除、数据平差等。

而数据分析则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回归分析、灰色系统理论、有限元分析等。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工程变形的规律和趋势,判断变形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如果变形超过了允许值,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加固建筑物、调整施工工艺等。

隧道围岩的变形监测技术解析

隧道围岩的变形监测技术解析

隧道围岩的变形监测技术解析隧道工程在现代交通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外力因素,隧道围岩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变形。

为了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变形问题,隧道围岩的变形监测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隧道围岩的变形监测技术进行解析。

一、传统监测方法传统的隧道围岩变形监测方法主要包括测量筛孔法、钢尺法和测量轮法。

测量筛孔法是通过在围岩表面钻孔并安装固定目镜进行测量的。

钢尺法则是以钢尺为工具,在围岩表面进行直接测量。

测量轮法则是在围岩表面进行直接测量,并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围岩变形量。

尽管这些方法成本低,但是由于操作复杂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准确度和可靠性相对较低。

二、现代监测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技术在隧道围岩的变形监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常用的技术包括激光扫描测量、岩体控制点法和微插值方法。

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隧道围岩表面的几何形态变化。

该技术是通过激光器和高速获取系统进行测量,然后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到围岩的变形情况。

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具有高精度、无接触和全局测量的优点,可以大大提高变形监测的准确性。

岩体控制点法是通过在隧道围岩表面设置一系列控制点,通过测量这些控制点的坐标变化来反映围岩的变形情况。

该方法可以全方位地监测围岩的变形情况,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隧道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微插值方法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变形监测方法。

通过将围岩的变形信息建模,并利用插值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实现对围岩变形的精细化监测。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工程。

三、影响因素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影响隧道围岩变形监测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地质条件、围岩材料和施工技术是影响围岩变形的主要因素。

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位、地下应力、地层变形等。

围岩材料的性质也会对围岩变形产生重要影响,如围岩的岩性、裂隙度、岩层之间的接触性等。

此外,施工技术也是影响围岩变形的关键因素,包括掘进方法、支护方式以及施工质量等。

变形观测和数据处理

变形观测和数据处理
通过相邻观测数据的差值,消除 系统误差,提高数据处理精度。
回归分析法
利用数学模型对观测数据进行拟 合,找出数据之间的内在规律。
高级数据处理技术
小波分析法
利用小波变换对观测数据进行多尺度分析,提取 有用信息,适用于非平稳信号处理。
神经网络法
模拟人脑神经元网络结构,对观测数据进行学习 和预测,适用于复杂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支持向量机法
基于统计学习理论,构建分类或回归模型,对观 测数据进行分类或预测。
数据处理技术的选择与优化
1
根据观测数据的特性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 技术。
2
对多种数据处理技术进行比较和评估,选择最优 方案。
3
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对数据处理技术进行优化和改 进,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精度。
04
变形分析与预测
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将与多个学科融合,如地理信息系统、遥 感技术等,为更多领域提供服务。
对行业的启示和建议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强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技术的 研发和创新,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 高其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通过布设导线网,测量 各导线边长和角度变化,
确定整体变形。
利用全站仪进行三维坐 标测量,可实现高精度
变形监测。
现代变形观测方法
01
02
03
04
GPS监测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大范围 、高精度变形监测。
InSAR技术
利用卫星遥感干涉测量技术, 实现大面积地表形变监测。
光纤应变监测
通过光纤传感器监测结构内部 应变变化,适用于桥梁、大坝
根据观测数据的特性和应用需求,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

隧道施工监测与变形分析

隧道施工监测与变形分析

测断面 、 Ⅲ类 围岩每 2 0m一个监测断面 , Ⅳ类 围岩每 3 0m一个 监测断 面。 ②测桩埋设 与测线布置 。 当采用全 断面开挖时 , 每个监
测 断面均布置 5个测点 , 即拱顶 1 个测点两旁各 2个测点 。布置 A、 、 、 E共 5 B C D、 条测线 , 图 1 见 。
力是新奥法的基本理念 , 锚喷支护 、 复合式衬砌 是新奥法 的结构 形式 , 监控量测是新奥法 的重点 , 动态设计是新 奥法的核心 。该 方法一经提出 , 国外就被普遍应用 于隧道 工程实践 中, 在 日本等 国在有关技术规 范中已明确将新 奥法定为隧道标 准工法 ,并提
出和运用 了与新奥法相关 的各种技术 , 取得 了许多成果。 我国 2 O 世纪 8 0年代以前 , 公路 隧道设计 与施 工完全是按照矿 山法 的理 念进行设计和施工 。2 世 纪 8 0 0年代 以后 , 奥法 的思 想逐渐被 新 公路 隧道工程界 接受 , 并逐步得 以推广 , 现行 的《 路隧道设 计 公
地段 。
2 5B ~
3 量 测数 据处 理与分 析
通过对隧道拱顶下沉位移 、 水平 收敛位 移 、 表下 沉等的分 地 析, 变形位移 与围岩类别 、 稳定 时间有一 定 的对 应关 系 , 以看 可 出: 围岩位移基本 上是连续 的, 拱顶下沉量大于水平收敛位移量 , f 司岩位移没有产生突变现象 , 围岩类别越 高 , 收敛位移 越小 。 位移 在前期 随时间增长而迅速加 大 , 位移速率逐渐减低 。当到达一定 时间后 , 位移趋 向稳定 。 变形大体经历 了 3个阶段 即: 增长和急剧增 长阶段 , 其持续 时间大约为 2 O~4 , 0d 此阶段变形 量约占趋 向稳定时总变形量 的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位移监测信息取得反馈信息指导设计组织施工结合现场综合地质信息对围岩稳定性做出判断并及时调整设计不但显著的缩减了工程造价而且缩短了工程建设工期对保障公路隧道的安全顺利施工和优化工程措施提高我国公路隧道的科学技术含量具有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浅谈曲线回归分析法在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处理及分析中的应用

浅谈曲线回归分析法在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处理及分析中的应用

浅谈曲线回归分析法在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处理及分析中的应用一、曲线回归分析法的概念和原理曲线回归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利用数学模型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求解最优拟合曲线来描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预测或者解释因变量的变化。

通常情况下,曲线回归分析法要解决的问题是找到最佳拟合曲线来描述观测数据的变化趋势,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数据的发展走向。

曲线回归分析法的基本流程包括确定回归模型、选择合适的拟合曲线、估计参数和检验模型的拟合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曲线回归模型包括线性回归模型、多项式回归模型、指数回归模型、对数回归模型等。

选择合适的拟合曲线需要根据具体问题来决定,通常可以通过观察数据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来确定。

估计参数是指根据观测数据来估计曲线拟合模型中的参数,通常采用最小二乘法、最大似然估计等方法来实现。

检验模型的拟合程度则是用来评价拟合曲线对观测数据的拟合情况,常用的方法包括残差分析、方差分析、拟合优度检验等。

在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处理中,曲线回归分析法主要用于对隧道结构和运行状态的变化趋势进行拟合和预测。

隧道监控量测数据一般包括挠度、位移、应力、应变等多个方面,这些数据反映了隧道结构和运行状态的各种变化情况。

通过对这些监测数据进行曲线回归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隧道的变化趋势,为隧道的安全管理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1. 隧道结构挠度监测数据分析隧道结构挠度是反映隧道变形和变化情况的重要监测指标,通过对挠度监测数据进行曲线回归分析,可以揭示隧道结构的变形规律和趋势。

一般情况下,隧道结构挠度的变化趋势是一个非线性变化过程,采用曲线回归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和预测挠度的变化规律。

通过观察挠度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可以及时发现隧道存在的变形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修复措施,保障隧道的安全运行。

曲线回归分析法在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分析中有着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能够更好地描述和预测数据的变化规律隧道监控量测数据一般是大量的、复杂的,通过曲线回归分析可以更好地描述和预测数据的变化规律,揭示数据的内在规律。

隧道施工变形监测与数据分析

隧道施工变形监测与数据分析

根据《 公路隧道施 工技术 规范》 JJ4 9 ) (T02— 4 规定 :
采 用复合 式 衬砌 的隧 道 , 须 将 现场 变形 监 测 项 目列 入 必 施工 组织 设计 , 定监 测计 划 , 制 并在放 工 中认 真 实施 。
1 2 监 测 项 目 .
对设 计要 求 的必 测 项 目进 行 监测 , 包括 : 围岩地 质 和 支护 描述 、 表沉 降 观测 、 地 拱顶 下 沉监 测 、 边 收敛 监 测 。 周
Ab t a t s r c :Ths p p r d s u s d t e o e almo i rn ft e sa i t ft n e u r u d n o k d rn h n i e rn .T r u h t e i a e ic s e h v r l n ti g o tb l y o n ls ro n ig r c u g t e e gn e g o h i u i i h o g h
这 些是监 测 围 岩稳 定 性 的经 常 性 工 作 , 穿 于整 个 施 工 贯
过 程 中。
1 工 程概 况及 监 测 项 目
1 1 工 程概 况 .
笔 者 曾参 加 过赣奥 高 速 公路 上 龙 虎 山隧 道 的施 工 测 量 及监 测工 作 。该 隧 道 位 于 江 西 定 南 县 境 内 , 赣 奥 高 是
fl ei igae nue h a t i cnt c o fu nl n n n e n u i . u ds n rat esr esf y n os ut no n e adeg er gq a t gn o t e r i t i i ly
Ke r s t n e u o n ig r c mo i rn ; ip a e n au ; aa a ay i ; e in c a gn y wo d :u n ls r u d n o k; n ti g d s l c me t l e d t n ss d sg h n i g o v l

如何进行隧道变形监测和分析

如何进行隧道变形监测和分析

如何进行隧道变形监测和分析隧道是连接不同地区的重要交通工程,它们必须经过频繁的使用和长期的运营。

然而,由于地下结构的特殊性和外界的影响,隧道变形成为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变形监测和分析是保证隧道结构稳定和运行安全的重要手段。

1. 背景介绍隧道的变形主要由于地下水位、地震、岩层变形、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

如果不及时监测和分析隧道的变形情况,就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潜在的安全问题。

因此,进行隧道变形监测和分析至关重要。

2. 变形监测方法2.1 动态监测方法动态监测方法主要利用传感器对隧道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包括振动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记录并传输隧道的变形情况,从而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2.2 静态监测方法静态监测方法主要利用测量仪器对隧道的位移、应变、应力等参数进行测量,并通过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

这些方法具有高精度和长期稳定性的优点,适用于长期监测和分析。

3. 变形分析技术3.1 图像处理技术通过对隧道内部的监控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隧道内部的位移、变形等参数。

这种方法具有实时性强、成本较低的优势,广泛应用于隧道变形监测和分析中。

3.2 激光雷达技术激光雷达技术可以对隧道结构进行三维扫描,获取大量点云数据,从而得到隧道的形状和变形情况。

这种技术具有高精度和高效性的优势,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监测和分析。

4. 变形监测与风险评估变形监测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评估隧道的结构健康状况和安全风险,从而制定相应的修复和维护计划。

基于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建立隧道的变形模型,并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结构进行评估。

5. 应用案例5.1 隧道衬砌监测隧道衬砌是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隧道结构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安装位移传感器和应变传感器等监测装置,可以实时监测隧道衬砌的变形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强和修复。

5.2 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是引起隧道变形的主要因素之一。

隧道掘进时的变形监测技术与方法

隧道掘进时的变形监测技术与方法

隧道掘进时的变形监测技术与方法隧道掘进是基础建设中常见的工程项目之一,隧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一直是工程师们关注的焦点。

变形监测技术与方法在隧道掘进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中的问题,保证隧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激光测距法激光测距法是一种常用的变形监测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激光发射器发射出的激光束,通过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然后根据激光的时间传播来计算出测量目标的位置。

在隧道掘进过程中,可以通过在掘进机或者固定测点上安装激光测距器,监测隧道周边岩土的变形情况。

这种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实时性强的优点,可以为工程提供快速准确的测量数据。

二、位移监测法位移监测法通过在隧道壁面安装位移传感器,实时测量岩土的位移情况。

常用的位移传感器有测微孔、浸入式压力式传感器等。

在隧道掘进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点布置位移传感器,监测隧道周边岩土的位移变化。

位移监测法适用于长期隧道工程的变形监测,可以提供连续的位移数据,有助于及时发现工程变形情况。

三、应变测量法应变测量法通过在隧道周边岩土上布置应变计,测量岩土的应变变化来判断工程的变形情况。

常用的应变计有电阻式应变计、光纤式应变计等。

在隧道掘进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布置应变计,监测隧道周边岩土的应变变化。

应变测量法可以提供精确的变形数据,有助于工程师了解岩土的受力和变形情况,为工程提供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四、地面建筑物监测法地面建筑物监测法是通过监测地面建筑物的变形来判断隧道掘进工程对周边结构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在地面建筑物上安装变形传感器,测量建筑物的形变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工程距离地面较近的情况,可以及时发现隧道施工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五、综合监测法综合监测法是将多种变形监测技术与方法综合应用于隧道掘进工程中。

通过在不同位置布置不同类型的监测设备,结合传感器测量到的数据,综合判断工程的变形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大断面软岩隧道变形监测与分析研究

大断面软岩隧道变形监测与分析研究

大断面软岩隧道变形监测与分析研究摘要:随着隧道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大断面软岩隧道的变形监测与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针对大断面软岩隧道的变形监测与分析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应用测量技术与数值模拟技术的方法,以提高对大断面软岩隧道变形情况的监测和分析能力。

1.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隧道工程建设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其中,大断面软岩隧道因为具有开挖面积大、工程量大等特点,对变形状态的监测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大断面软岩隧道变形监测技术大断面软岩隧道变形监测技术主要包括测量仪器的选择和监测方案的设计。

在选择测量仪器时,应考虑到隧道形状、岩石性质、地质条件等因素,以选择适合的测量仪器。

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倾斜仪、位移传感器等。

在设计监测方案时,应考虑到监测的时机、位置以及监测的频率等因素,以获取准确的隧道变形数据。

3.大断面软岩隧道变形分析方法大断面软岩隧道变形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基于测量数据的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两种。

基于测量数据的分析主要依靠变形监测数据,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到隧道变形的趋势和变化规律。

数值模拟分析则是通过在计算机上建立隧道的三维模型,并结合材料力学原理和数值计算方法,模拟隧道开挖和岩石变形的过程,以获取隧道变形情况。

4.实例分析通过对大断面软岩隧道的变形监测和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综合应用测量技术与数值模拟技术的有效性。

根据测量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可以看出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形,并且变形幅度较大。

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隧道变形主要集中在局部区域,对于隧道的稳定性和施工安全有一定的影响。

5.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应用测量技术与数值模拟技术的方法,以提高对大断面软岩隧道变形情况的监测和分析能力。

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大断面软岩隧道的变形监测与分析研究对于隧道工程的施工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隧道监测数据处理

隧道监测数据处理

1 .拱顶下沉数据处理对于深埋隧道,可在拱顶布设固定测点,将钢尺或收敛计挂在拱顶测点上,读钢尺读数,后视点可设在稳定衬砌上,读标尺读数,用水平仪进行观测。

图2为拱顶下沉观测示意图,图中实线为前次观测的情形,虚线为后次观测的情形。

B2I—通过计算前后两次拱顶测点的高程差来求拱顶的变位值。

钢尺读数上小下大,标尺读数下小上大,标尺基准点高程假定为K,第一次读数后视点为Al,前视点读数为Bl,第二次读数后视点为A2,前视点读数为B2。

第一次拱顶标高为GI=K+A1+B1第二次拱顶标高为G2=K+A2+B2拱顶沉降值C=G2-G1=A2-A1+B2-B1若OO,拱顶上移,反之则下沉。

2 .围岩变形数据处理把原始数据通过一定的方法,如按大小的排序,用频率分布的形式把一组数据分布情况显示出来,进行数据的数字特征值计算,离群数据的取舍。

寻找一种能够较好反映数据变化规律和趋势的函数关系式,对下一阶段的监测数据进行预测,以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大位移值和应力值,预测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状况,评价施工方法,确定工程措施,采用的回归函数有以下几类:1、位移历时回归分析一般采用如下模型:①指数模型U=A(eW%)式中:U——变形值(或应力值)A,B——回归系数t0——测点的观测时间(d)令y=lnU,x=-9则该函数可化为线性函数:y=∖nA-Bχ9参数A、B值按线性回归计算方法求得,也可利用EXCeI的强大图表处理功能自动求得参数A、Bo②对数模型^=Alg[(B+r)∕(B+r0)]令y=U,X=—!—,则函数可化为线性函数:A+ Bχf参数A、B可按线性⅛(l+0回归计算公式求得。

③双曲线模型U=t∣(A+Bt)式中:U——变形值(或应力值)A,B——回归系数令y=∙L,x=l,则函数可化线性函数:y=Ax+B,按线性回归计算公式求得参Ut数A、B03 .数据处理算例巫帮隧道出口段位于BT4施工标段,为一座上、下行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根据设计资料,隧道左线最大埋深180.58m,隧道右线最大埋深189.66m,属深埋式长隧道;隧址区地貌形态属强烈剥蚀切割的低山区。

如何进行变形监测

如何进行变形监测

如何进行变形监测变形监测,是指对建筑物、桥梁、地铁隧道等工程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和位移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变形监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结构的异常变形,提前预警潜在问题,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变形监测,涵盖监测方法、监测工具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一、变形监测的方法1. 传统测量方法传统测量方法是指人工进行的监测方法,通常利用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等仪器设备进行直接测量。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测量精度较高,数据可靠性比较高。

但是,由于工程规模大、监测点多,传统方法不能满足大规模和实时监测的需求。

2. 无人机测量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无人机测量方法逐渐被应用于工程结构的变形监测中。

无人机可搭载高精度相机、雷达、激光扫描仪等设备,能够对工程结构进行全面、快速的测量。

通过无人机测量,我们可以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监测数据,实现对工程结构的三维建模和变形分析。

3. 激光扫描仪监测方法激光扫描仪是一种高精度的变形监测工具,通过激光束测量物体表面的距离,可以获取物体的空间形态信息。

激光扫描仪监测方法具有高精度、非接触、高效率等特点,能够满足复杂场景下的变形监测需求。

但是,由于设备成本较高,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限制。

二、变形监测的工具1. 数据采集设备数据采集设备是进行变形监测的关键工具之一。

它可以记录监测点的位移、振动、变形等数据,并将其传输到监测中心进行分析。

常用的数据采集设备有挠度计、位移传感器、加速度计等。

这些设备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特点,能够准确地监测结构的变形情况。

2. 数据处理软件数据处理软件用于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它能够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图表和图像,以便工程师进行进一步分析。

常用的数据处理软件有MATLAB、Python等,它们提供了各种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功能,方便工程师进行数据挖掘和模型建立。

三、数据分析方法1.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变形监测中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与数据分析

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与数据分析

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与数据分析
一、现场量测
1、两侧目的
(1)掌握围岩力学形态的变化和规律
(2)掌握支护结构工作状态
(3)为理论解析、数据分析提供计算数据与对比指标
(4)为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积累资料
二、监测项目与内容
(1)地址与支护状态现场观察:开挖面附近的围岩稳定性,威严构造情况,支护变形与稳定情况,准确掌握围岩情况。

(2)围岩(岩石)力学参数测试:抗压强度R b、变形模量E、黏聚力c、内摩擦角、泊松比v。

(3)应力应变测试:岩体原岩应力,围岩应力、应变,支护结构应力、应变。

(4)压力测试:支护上的围岩压力、渗水压力。

(5)位移测试:围岩位移(含地表沉降)、支护结构位移
(6)温度测试:岩体(围岩)温度、洞内温度、洞外温度
(7)物理探测:弹性波(声波)测试,即纵波横波速度、动弹性模量E d、动泊松比v dp
以上监测项目,一般分为应测项目和选测项目。

应测项目为现场量测的核心,它是设计、施工所必须进行的经常性量测项目。

选测项目是由于不同地址、工程性质等具体条件和对现场量测所必须进行的经常性量测项目。

由于条件的不同和要采取的信息不同,在不同的隧道工程中采用不同的测试项目。

但对于一个具体隧道项目来言,只是有目的的采用几项。

下列表中1~4为项目,5~11为选测项目。

施工工程中的变形监测与控制的方法与技巧

施工工程中的变形监测与控制的方法与技巧

施工工程中的变形监测与控制的方法与技巧1. 引言在施工工程中,变形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它会对工程的结构和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变形监测与控制是施工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对施工工程中的变形监测与控制的方法与技巧进行探讨。

2. 变形监测技术的应用变形监测技术是通过对施工工程中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为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提供有力的依据。

现代的变形监测技术包括全站仪、测量软件和无线传感器等。

这些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工程变形信息,并进行实时分析和报警。

3. 变形监测方法的选择在选择变形监测方法时,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判断。

一般来说,应该综合考虑工程类型、施工条件和监测目的等因素,并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

例如,在大型桥梁工程中,可以采用全站仪进行变形监测,而在地铁隧道施工中,可以使用无线传感器进行变形监测。

4. 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是变形监测工作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施工工程的变形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还可以进行数据的对比分析,找出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5. 变形控制的方法与技巧变形控制是在发现工程变形问题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控制,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常用的变形控制方法包括加固加强、压力平衡和轴力调整等。

此外,还需要注意变形控制的时机,合理选择控制时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 变形监测与控制的案例分析通过对一些实际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变形监测与控制的方法与技巧。

例如,在某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通过及时采取变形控制措施,成功避免了桥梁的变形问题,确保了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7. 变形监测与控制的挑战与展望当前,施工工程变形监测与控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题。

例如,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需要不断提高,还需要加强与智能技术的结合,实现自动化监测与控制。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形监测与控制将更加精准、高效,为施工工程提供更好的保障。

工程测量学第9讲 工程的变形监测和数据处理

工程测量学第9讲 工程的变形监测和数据处理
4.变形监测的特点: 变形监测的最大特点是要进行周期观测,所谓周期一周期 的观测方案如监测网的图形、使用的仪器、作业方法乃至观 测人员都要一致。
二、变形体的几何模型和监测点布设
1.变形监测实施:变形监测是通过对变形体进行空间上的离 散化和数据获取在时间上的离散化实施的。 (1)前者是用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位于变形体上的目标 点(或称为观测点)来代表变形体的几何模型,变形监测就是 确定目标点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及相对于变形体周围的绝对运 动(参见图6-3)。
(5)水准基准点有时还设在平峒内,或采用深埋双金属标 等。 (6)目标点的布设应具有一定的密度,具有代表性。 (7)不仅仅布设在变形体的表面,而且还布设在内部的不 同部位,呈立体式分布。应与变形体固连在一起,能反映所 代表部位的变形,且稳定;能长期保存,与变形体共存亡; 便于观测,对外界的其他干扰影响不敏感。 (8)在变形观测时,不可能对建筑物的每一点都进行观
(2)科学上的作用:积累监测分析资料,能更好地 解释变形的机理,验证变形假说,为研究灾害预报的 理论和方法服务检验工程设计的理论是否正确,设计 是否合理,为以后修改设计、制定设计规范提供依。
3.变形监测的内容: 变形监测主要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监测,偏距、倾斜、
挠度、弯曲、扭转、振动、裂缝等的测量,主要是对描述变 形体自身形变和刚体位移的几何量的监测。 (1)水平位移:监测点在平面上的变动,它可以分解到某一 特定方向; (2)垂直位移是监测点在铅直面或大地水准面法线方向上的 变动。
若只对目标点的相对变形感兴趣,则可以不设参考点,这时 存在秩亏问题,坐标系的定义也需另定。
3.监测点的布设: (1)对于所有的变形监测都有共性,但具体的要求又不尽 相同,一般要与相邻学科(如地球物理、岩土力学、建筑工程、 机械制造等)人员共同研究决定。 (2)参考点的布设主要应考虑稳定,不受干扰,埋标要求 高,且要考虑测量技术。 (3)在参考点周围一般还要设保护点。当参考点受破坏时 可用保护点来恢复,平时可用于参考点的检核。参考点一般 要钻孔深埋,要求与基岩固结在一起。

使用全站仪进行隧道变形监测的方法和技巧

使用全站仪进行隧道变形监测的方法和技巧

使用全站仪进行隧道变形监测的方法和技巧隧道工程是现代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城市的交通疏导和人们出行提供了便利。

然而,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的变形监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只有及时准确地掌握隧道的变形情况,才能保证隧道工程的安全运行。

而全站仪作为一种精密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隧道变形监测中。

本文将介绍使用全站仪进行隧道变形监测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首先,在进行隧道变形监测之前,我们需要对全站仪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校准全站仪需要进行水平仪、垂直仪和方位仪等各项参数的校准,只有准确的校准才能保证全站仪在实际测量中的准确性。

在校准时,需要注意选择平稳的测量点,尽量避免外界干扰,以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在隧道变形监测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技巧。

全站仪可以通过不同的模式和测量方式进行测量,如单轴、双轴和多轴测量等。

在选择测量方式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监测效果。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测量位置和布设测量点,以覆盖整个隧道,并确保测量点的合理分布。

在布设测量点时,需要考虑到隧道的结构特点和变形情况,避免盲目布设或者忽略重要测点。

从测量结果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

全站仪测量得到的数据往往是庞大的,我们需要运用合适的软件和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以达到较好的可视化和分析效果。

在处理数据时,可以采用图像处理、数据拟合和统计分析等方法,以揭示隧道变形的规律和特点。

同时,还需要进行数据的比较和校核,将测量结果与设计值进行对比,以评估隧道工程的变形情况和安全性。

此外,在进行隧道变形监测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需要定期进行隧道变形的监测和检测,以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隧道的变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通过连续的监测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其次,我们需要合理安排监测的时间和频率,根据隧道的使用情况和变形情况进行调整。

使用测绘仪器进行隧道变形监测的步骤

使用测绘仪器进行隧道变形监测的步骤

使用测绘仪器进行隧道变形监测的步骤隧道是现代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通通道。

然而,隧道工程的长期使用及地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隧道的变形和破坏,这给交通安全和工程运行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因此,隧道变形监测成为确保隧道安全运行的必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使用测绘仪器进行隧道变形监测的步骤。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测绘仪器隧道变形监测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测绘仪器,包括全站仪、激光测距仪、测角仪、水准仪等。

在选择仪器时,需要考虑隧道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监测要求,以确保仪器的准确度和适用性。

第二步:确定监测的关键点在进行隧道变形监测时,需要根据隧道的结构特点和工程要求确定监测的关键点。

这些关键点可以是隧道内部的支撑结构、表面的接缝、边坡等。

通过监测这些关键点,可以及时发现隧道的变形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三步:布设测点确定好监测的关键点后,需要在相应的位置布设测点。

测点的布设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变形监测的要求进行规划。

在布设测点时,要尽量选择固定稳定的地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第四步:进行测量运算测点布设好之后,需要使用测绘仪器进行测量运算。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保持仪器的稳定性并遵循测量的操作规范。

通过测量运算,可以得到各个测点的坐标、角度和距离等变量,进而分析和判断隧道的变形情况。

第五步:数据处理与分析获得测量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这一步骤是隧道变形监测的核心内容。

可以使用专业的测量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的滤波、误差的修正、数据的对比等。

通过数据处理与分析,可以了解隧道的变形情况,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六步:制作监测报告在完成数据处理与分析后,需要制作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是对隧道变形监测结果的总结和分析,可以向相关部门和工程管理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监测报告应包括详细的数据分析、变形趋势预测以及针对隧道变形可能产生的风险的防范措施等内容。

隧道变形监测是确保隧道运行安全的重要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
作者:赵亮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5年第21期
【摘要】概述了现场监控量测在隧道施工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的原因及其数学模型、公式选取;论述了如何用方差 S判断曲线是否与原始数据吻合及如何利用相关系数 r判断线性回归曲线与原始数据的相关性;实例说明如何从众多拟合曲线中确定哪种最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并推断隧道趋于稳定状态的时间;介绍了当前开发出的隧道变形监测数据分析处理系统。

【关键词】监控量测线性回归分析法数据分析处理系统
1 引言
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监控围岩与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施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对围岩、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进行跟踪量测,加以分析处理,并及时反馈,以判定隧道围岩的稳定状态以及所定支护结构参数和施工的合理性[1],为隧道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合理选择开挖方法、支护方式、支护时间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变更设计、修改支护参数和指导施工提供直接信息。

当前大多数监测单位重视监测仪器的开发、数据的采集,但却疏忽了量测数据的处理和反馈。

从目前国内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处理的现状来看,信息化水平较低,监测数据的处理、应用主要通过经验的、感性的认识,缺乏实用、高效的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监测工作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

2 线性回归分析法
2 1 荷载—变形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由于现场量测所得到的原始数据具有一定的离散性,其中包含着测量误差甚至测量失误,所以必须加以整理并进行系统的数学处理,才可以直接利用这样的数据。

这样既可以将同一测量断面的各种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印证,确认其可靠性,又可以探求出围岩变形或支护系统的受力随着时间变化规律、空间分布规律,判定其稳定状态。

线性回归分析法广泛应用于变形观测数据处理中的数理统计中,它是研究一个变量(因变量)与多个因子(自变量)之前非确定关系的最基本方法。

2.2 回归分析的公式选取
由于现场量测所得到的原始数据具有一定的离散性,其中包含着测量误差甚至测量失误,所以必须加以整理并进行系统的数学处理,才可以直接利用这样的数据。

所以选取的函数模型一般使用非线性相关的收敛函数。

函数模型较多,但是适用于隧道回归分析的通常有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u=B㏑(t-A) +C 、一元多次非线性函数:
u=B+A1t1+A2t2+A3t3+…+Antn 。

鉴于方便计算,这里对一元多次非线性函数只取前5项,即A,B,C均为常数。

2.3 判断依据
方差 S的大小反映回归曲线与实测数据差值量的大小,是判断曲线是否与原始数据吻合的依据。

S≥0 ,当 S 的值越大,表明该曲线的拟合与实际情况误差越大;其值越接近于0,表明拟合曲线与实测数据的走势类似,可进一步推断未来测量数据值。

相关系数 r 是反映实测曲线与模拟出的回归曲线是否在最大范围内相关,r 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若 r 接近于1,则说明μ、t的相关性非常好;若 r 接近于0,则说明μ、t没有线性关系或者说为非线性相关,则需要重新选取合理函数再计算。

2.4 工程实例应用
现将隧道洞身段YK111+945断面拱顶沉降变形量为参考断面。

该断面为III级围岩地段,上覆覆盖层厚度>100m,可全断面开挖掘进。

拱顶下沉数据如表1所示。

通过绘制测量值—时间曲线可发现:实测变化量逐渐增加,但总体变化率是收敛的。

将所得数据按照3种回归曲线建立方程,在建立回归方程时,应尽可能使选取方程的曲线与实测数据散点目测拟合程度高且误差范围小。

通过专门软件得出方程为,对数方程:
u=-0.07548-0.55552㏑(t+0.88728)、指数方程:、一元四次函数方程为:u=-0.13102-0.27063t1+0.0212t2-8.31506×10-4t3+1.22429×10-5t4
将各回归方程曲线与实测数据进行拟合,可知:实测数据在回归曲线上下波动,有一定偏离量,又随着曲线走势延伸变化量逐渐减小,可预测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其下沉量会无限趋于某个数值。

列表计算函数拟合值与实际测量差值,将差值绘制成曲线如图1所示。

发现:在断面布设前四天所采用对数函数拟合波动幅度最小,差值变化量也较小,并为负值,说明方程曲线在初期显示的沉降量的快速变化符合现场实际测量情况;在5~14天里3条曲线的数据差值变化趋势呈M型和V型,波动频率及变化频率相同且较高,说明此时监测断面处于不稳定时期,沉降变化没有规律,为隧道拱顶沉降量变化较大时期;断面布设2周后,差值相对变小,波动趋于平稳,但指数函数差值仍有下降趋势。

经计算得知,方差:S对数函数r一元四次函数 > r指数函数。

这说明,虽然3个函数都可以作为该拱顶沉降量的拟合曲线,但是相比较,对数函数拟合曲线无论是误差率还是相关性,都好于其他曲线,因此在数据拟合方面可作为该断面的实测数据的拟合曲线。

要验证该曲线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情况,是否满足稳定性要求,对于断面稳定时间的判断,可依据规范规定和变形时态曲线的形态来判断:
当变形速率不断下降时:du2/d2t
当变形速率保持不变时:du2/d2t=0,表明围岩不稳定,应考虑加强支护;
当变形速率不断上升时:du2/d2t>0,表示围岩进入危险状态,必须立即停挖,加强支护。

由对数方程计算得,在13天后隧道趋于稳定状态,围岩收敛速度为0.023mm/d,远远小于相关规定,这与隧道拱顶实际稳定时间相吻合。

说明对数方程适用于该断面沉降变化,拟合数据可靠,可确定该曲线为最终拟合曲线。

3 数据分析处理系统
方便、快捷地对隧道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安全预警,是迫切解决的问题。

采用Visual Basic 6. 0可视化编程工具和EXCEL数据库,开发的隧道监测数据分析处理系统。

系统集数据输人、数据管理、数据应用等功能于一体,并且可以根据曲线的发展趋势,结合根据实际经验制定的判断准则,及时判别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及支护效果,尽早发现问题,确保施工安全。

隧道变形监测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划分为5大模块:即数据管理模块,图形绘制模块,回归计算模块,预测分析模块及围岩稳定性与支护效果的判别模块[2]。

其中数据管理模块是公共子模块,在整个软件中处于中心位置,主要完成量测数据的输人、计算、保存、修改、增加记录等功能,存储并统一管理在工程建设中所获得的全部资料和数据,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图形绘制模块可以让用户方便地绘制并查看根据监测数据得到的各种曲线图[3];回归计算模块可以选取不同的函数对实测数据曲线进行回归计算,与原实测曲线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各种函数形式的拟合对实测曲线数据进行回归计算,求出时空曲线回归方程,与实测曲线进行对比分析。

软件总共设置了6类方程13个回归函数;预测分析模块根据回归曲线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预测,判断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修正设计参数,指导后续施工;围岩稳定性与支护效果的判别模块会根据监测数据中围岩变形值的大小或异常突变点依照施工管理等级提供相关解决办法。

4 结语
(1)隧道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的理论依据是线性回归分析法,找出位移的变化规律,并对最大值进行预测,与控制基准值进行比较,结合施工工况综合分析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

(2)目前开发出的隧道变形监测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实现了计算的前台可视化界面与监测信息存储后台数据库的结合,提高了工效,今后此项技术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李晓红.隧道新奥法及其量测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5—56.
[2]孟陆波,李天斌,李永林.公路隧道信息化施工与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研究[J].地球与环境,2005,(33):914—916.
[3]李志刚,丁文其,李晓军.隧道工程数据库监测管理系统的开发[J].地下空间,2004,24(5):755— 758.
作者简介:赵亮(1971—),男,汉族,山东牟平县人,本科,工程师,国家一级建造师,项目技术负责人,从事隧道,土石方开挖爆破,工民建施工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