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中国改革如黄油煎鱼般吸引人

合集下载

中国需要釜底抽薪式改革

中国需要釜底抽薪式改革

中国需要釜底抽薪式改革作者:林毅夫来源:《记者观察》2013年第02期十八大提出了两个“翻一番”的发展目标——就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较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在笔者看来,这一目标完全可以实现,因为中国经济依然有维持20年平均增长8%的发展潜力,虽然这8%的潜力挖掘尚需克服诸多挑战与困难。

到2020年或者2030年,中国可能会变成一个高收入国家,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的结构都会发生相应变化——城市人口可能会超过80%(未来会出现十几个千万人口规模的超大型都市),而农业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会低于10%。

因而未来10年,对中国、美国乃至于世界都是关键的10年。

中国目前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第一,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遵循规律;第二,如何保持社会的稳定,目前贪污腐败现象和民众的不满情绪是破坏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解决问题的办法通常有两种——扬汤止沸或者釜底抽薪,从长治久安的角度来考虑,还是要运用釜底抽薪的方式消除问题的根源。

比如说腐败的问题,租金的存在就会滋生腐败。

所谓釜底抽薪就是将租金去除,腐败也就会减少。

再比如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虽然我们可以利用再分配的手段进行调整,但中国现在的收入分配问题,很大程度是由于初次分配不合理造成的。

十八大报告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提法,即调整居民收入占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调整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两个调整体现的方针正是: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兼顾公平和效率,再次分配更加重视公平。

若要在初次分配中就同时达到公平和效率,就要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

因为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是最有竞争力与效率的方式。

同时无论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如果能够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其中的劳动密集区段,都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得到就业机会的工薪阶层就可以分享到经济发展果实。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发展方式可以创造更多的剩余,从而带来大规模的资本积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能够逐渐从资本相对短缺转型至资本相对丰富,从劳动力相对丰富变成劳动力相对短缺。

2009年雷人语终结者:“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2009年雷人语终结者:“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广西是中国种植转基因玉米最早最多的省份,最近的一份调查表明,广西大学生的精子一半以上是不合格的,这就意味着这些大学生中有许多人在繁衍后代时将发生一定的困难,目前尚不能确定这样的结果与转基因食粮是否有因果关系,但如果真的有因果关系呢?我们还要推广转基因玉米吗?我们还有改变这种状况的办法吗?
2009年11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了两种主粮稻米和玉米转基因安全证书,对于即将成为小白鼠的十三亿中国人来说,不知是福还是祸?
10 楼【燕赵村夫】 于 2010-2-20 16:24:46 评论说
质问当权者,你们怎样让低收入者和基本没有经济收入的下岗工人,失业者,在物价暴涨的此时此刻活的有尊严???
11 楼【岩冈上的山鹰】 于 2010-2-20 16:25:59 评论说
人如果被人当成小白鼠,肯定是祸不是福,这不用问了。
3 楼【李力】 于 2010-2-20 15:42:36 评论说
好文章!字字血,声声泪!
22 楼【下岗上访】 于 2010-2-20 19:19:45 评论说
谢谢作者,给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找不着工作养不起老没有幸福没有尊严的人解气!
郭永华、郭永志,两个忧伤的名字,永远镌刻着x部的耻辱!
人民活得没有尊严,也不可能活得更有尊严!
其四,国资委、人民戏称为“发展资本主义改革委员会”,这样两个部级机构能让人民活得有尊严吗?
在国资委的主导下,工人下岗了,没有工作,就没有生活来源,拿什么来树起尊严呢?
老夫以为,美国是总统签署对台军售议案的,那么按照外交对等的原则,也该中国元首出面抗议才对!直到现在,出来抗议级别最高的官员也不过是外交部的一个什么副部长,说话有份量么?够级别么?
中国人活得都快不成中国人了,还会有尊严吗?

美国人认为中国制度落后有钱也是土鳖

美国人认为中国制度落后有钱也是土鳖

美国人认为中国制度落后有钱也是土鳖
美国看中国基本上是看历史书上的中国,中国看美国是教科书上的美国。

这话怎么讲?美国看中国,是古老的东方文明,一方面觉得很辉煌、有吸引力的,很神秘,东方文化他们也很喜欢;同时有差异的,不一样的。

他们还学过近现代史的中国,好多美国民众到现在还认为中国很穷,接触以后也改变了,但是不管物质上穷不穷,绝大多数美国人认为中国制度不行,有钱也是土鳖,是暴发户,认为中国文化不行,人不行,瞧不起你。

美国人比较高傲,因为做老大多年了。

你越到美国去越感觉它骄傲,你拿张地图到美国大学里面去,如果上边没有英文是中文,你问他知道中国在哪里吗,要有比如60%、70%的大学生能立刻指出中国在哪里,那一定是常青藤大学,3000所大学里面,85%以上是指不出来中国在哪里的。

他们不止对中国不了解,对世界都不太了解,他自我中心主义还蛮强的,觉得美国是世界。

我们有一个外交官讲过,美国顶级国务家(如说议员),一半以上连护照都没有,没出过国,当然跟我们不一样,我们县委书记,县里的企业家都到欧洲。

当然我们对美国也需要进一步的了解,我们认识的是教科书上的美国。

有一些人看见美国教科书上的美国,宪法里面的美国,《独立宣言》里边的美国,美国人谱写的历史里面的美国,就把美国想得天堂一样
好。

其实马克思、列宁时代那个美国跟今天美国也有变化,我们也得重新认识美国,它也在改革在前进,所以彼此都应该加强对对方的认知。

八年级历史试题下册(答案)

八年级历史试题下册(答案)

八年级历史试题满分: 100分时间:100分钟1. 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对这句话最完整、最本质的理解是( )A.改革就是第二次民主革命B.改革就是加快经济建设C.改革就是加强法制建设D.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 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A.“文化大革命”结束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D.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3. 比较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和影响,共同点不包括()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废除土地私有制C.解放了生产力D.促进农村的发展4. 下图是某一农民家庭在1978-1988年10年间人均收入变化情况。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10年间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C.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D.农民有了土地所有权5. 央视热播电视剧《永远的忠诚》反映了中国改革第一村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再创业历程。

该村之所以被称为“中国改革第一村”是因为他们率先实行()A.土地改革运动B.公私合营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 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5周年。

下列关于周恩来说法正确的是①在黄埔军校任政治部主任②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③领导南昌起义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⑤出席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7. 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你认为“梅开三度”不包括A.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8.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主要原因是( )A.中国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关系B.美国不再阻挠中国合法席位的恢复C.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D.中国实行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9.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半月谈2015年第10期

半月谈2015年第10期

半月谈2015年第10期目录设备不要钱,耗材价格翻一番——业内人士揭...“农民就是不干,看你政府急不急”——扶贫...西绕坚参:在痛苦中坚强“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新旗帜医疗机器人:想说爱你不容易从670亩到182亩——山东种粮大户缩减...安徽农垦在非洲的发展之道青春电影,别成为下一个“神剧”半月大事·小测验山西“地标”农产品遇冷的背后让“贴在墙上”的扶持政策走下来安倍新动作宣告专守防卫路线告终广西大石山区精准扶贫观察要把矢志改革者真正用起来深化“四风”整治践行“三严三实”警惕外籍非法务工抬头各地创新中小微企业融资路径创业潮呼唤更高创新能力热点声音“民主就像陀螺,只有转起来才能立得住”—...长江水道亟须破除三大“瓶颈”医保报销部分,医方(侵权人)能否免赔?除了教辅,你还读什么书?新“民告官”案件如何细化操作——访最高人...让乡土人才“香”起来英国在新的世界格局中“重新站队”金红权,“海归创业守护神”种地者谁?一位人民调解员眼中的“法治乡村”着力点创业辅导,让梦想的种子生根发芽中国制造向何处去中国外贸“优进优出”新战略支农资金何时能“共办一桌席”创业那么美,我想去试试——创新创业热潮中...“古村创客”:重拾乡情,再造故乡热点声音5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把主要由政府部门“端菜”变为更多由人民群众“点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确定深化改革的重点、措施和路径,更为精准、更加精细地清除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影响干事创业的“痛点”和监管服务的“盲点”。

国家信访局副局长张恩玺5月13日表示.国家信访局正与国务院法制办及信访任务重的37个部委梳理各系统的处理信访“法定途径清单”。

他说——信访的实质是“维权”,不能简单把信访与维稳等同起来,更不能把上访人员当做“维稳对象”,这与法规规定是相悖的。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双轨制改革战略不应放弃

双轨制改革战略不应放弃

改革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经济行为,而是整个社会的转型。我理解的中国改革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实施的基本战略,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战略、一个渐进的战略,或者说我们习惯上说的“双轨”的战略。这个战略是保护、承认和转化既得利益,发展和巩固新生的市场利益。换句话说,是通过保存存量、转化存量来发展增量。因此在整个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社会对抗,有震荡也没有翻船。
我们目前面临的危险可能还在于过于急躁,不知道自己前面为什么成功了。事实上,改革是一个经济、社会、政治、观念的逐步演变的过程,我们不能人为割断这个历史过程。
中国历史上,包括这100多年来,中国人不知选择了多少快的东西,干净利落的东西,结果是欲速而不达。而这次改革从一开始就是妥协的、渐进的、世俗的和不理想的,但日积月累形成巨变,以改良的手段出发,实现了如邓小平预言的“第二次革命”的结果。这才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真正的成功经验。
当时,会上对于决策层最关心的价格改革有几种意见的争论,主要是“调派”与“放派”的争论。后来我们几个都不是一个单位的人碰在一起,感觉光调也不行,光放也不行,就提出了“放调结合”的双轨制。会议的组织者觉得这个办法好,要我们把这个思路写出来作为会议文件附件上报,同时要我代表价格组参加向当时的国务委员兼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秘书长张劲夫作汇报。张劲夫问我双轨制怎么讲?我解释说,就是放调结合,计划内的商品价格,国家向上调价,即所谓“内调”;计划外的商品价格,全部放开,即所谓“外放”,放开后,市场价格开始会往上走,受高价刺激,生产增加,市场价格会转而向下走。到最后,计划内和计划外的价格会统一,过渡到单轨。张劲夫回到北京后,在国务院力荐放调结合的双轨制思路。1985年3月,国务院下发文件,放开生产资料的计划外价格。这个文件被认为是价格双轨制的正式启动。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价格双轨制又逐渐拓展到经济模式的双轨转换。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为何大多失败?——马立诚雷颐对话录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为何大多失败?——马立诚雷颐对话录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为何大多失败?——马立诚、雷颐对话录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为何大多失败?——马立诚、雷颐对话录马立诚雷颐□ 马立诚政论家。

《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曾任香港凤凰卫视评论员,长期从事中国政治与社会改革研究。

□ 雷颐文史学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与当代中国史。

历史为什么“忽冷忽热”马立诚:改革开放初期是文学热,进入1990年代是经-济学热,后来又有一段政论热,现在是历史热。

先后四个热。

到书店看一看,各种各样的中外历史著作满坑满谷,蔚为大观,中国大片也都是历史题材。

雷颐:历史热是正常的。

无论美国、法国、英国还是俄国,每年的畅销书,历史著作占据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历史热也反映了社会变化。

上世纪80年代,历史很边缘、很冷,从1980年代一直到1990年代初期,发生了史学危机。

当时愿意研究历史的人很少,读者也很少。

跟现在对比一下,这个变化太大了。

马立诚:从史学危机到历史热,你觉得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雷颐:过去,对历史的理解有些僵化,把很丰富的历史变成一种公式。

比如,所有的朝代史,几乎都是讲统治阶级残酷剥削,激起了多少次农民起义等等。

历史人物都给贴上了阶级标签,用这个标准判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好人按照一个模式写,坏人也按照一个模式写,脸谱化、教条化。

读者觉得很教条、很干巴,不愿意看。

中国原来的历史传统,比如司马迁的写法,是比较丰富的,充满了生动的细节,但后来,公式化教条化的东西就渐渐多起来了。

“文革”期间,这种情况发展到令人瞠目的地步。

“文革”开始时否定一切,把历史上一切统治者都否定掉;到“评法批儒”的时候,又说法家好,把韩非子说成伟大光荣正确——历史成了“文革”的工具。

云南省考行测真题及答案2024

云南省考行测真题及答案2024

云南省考行测真题及答案2024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截至2023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万公里,其中高铁达到()万公里。

A.15.94.5B.15.96.5C.15.93.5D.15.95.5【答案】:A2.中核集团消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次临界刻棒技术”在()实现国内首次工程应用,可以有效节约核电站大修的时间。

A.海南B.广东C.浙江D.福建【答案】:A3.坐落于()殷墟博物馆新馆于2024年2月26日对公众开放。

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陈文物数量庞大、类型多样,其中3/4以上的珍贵文物属于首次亮相。

A.安阳B.洛阳C.南阳D.开封【答案】:A4.近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山东调水突破70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自2013年11月15日通水以来,累计抽江水量400多亿立方米,有效改善了受水区水资源配置格局,有效缓解了山东鲁南、鲁北,特别是()用水紧缺问题。

A.山东半岛B.山东南部1/ 14C.山东北部D.山东西部【答案】:A5.当地时间1月9日,正在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号完成长城站卸货任务再次起航,将二度穿越西风带。

A.雪龙B.南极C.金龙D.探险【答案】:A6.()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之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之前提条件。

A.打击B.防范C.教育D.建设【答案】:A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不按或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侵吞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财产损失等行为构成()。

(1分)A.贪污罪B.玩忽职守罪C.滥用职权罪D.受贿罪【答案】:C8.父亲的血型为A型,母亲的血型为AB型,所生子女的血型不可能为()。

A.AB型B.B型C.O型D.A型【答案】:C9.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中,既能有效促进居民消费又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2/ 14A.试点补贴新能源汽车B.汽车下乡政策延长C.农机具补贴资金增加D.家电下乡提高限价【答案】:A10.为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措施,如增加价格明显低于商品房的经济适用房、供低收入者租用的廉价房等。

近年来外媒对中国重点领域改革观点跟踪与建议

近年来外媒对中国重点领域改革观点跟踪与建议

近年来外媒对中国重点领域改革观点跟踪与建议近年来外媒对中国重点领域改革观点跟踪与建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改革新时期;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世界聚焦中国改革。

本文对近年来外媒对中国推动全面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民生领域改革、城镇化相关改革四个领域的改革观点进行跟踪与整理,以期为深化改革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

一、关于推动全面改革(一)对改革总体形势的判断改革进入机遇期和关键期,下定决心推动一场真正的改革至关重要。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3年11月称不应低估中国改革决心。

在权力高度集中的中国,改革能走多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高领导层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西班牙《国家报》2013年11月报道认为,中国几十年来真正有成就的就是变革,中国对改革、变革和自我批评非常重视,且拥有变革和适应的能力。

如果改革能够持续,中国将迎来持续增长。

不可回避的是改革已进入攻坚期,需要打破利益藩篱。

英国《卫报》2013年11月撰文称中国的改革将触动诸多利益集团,中国的改革需要“闯关”的勇气。

日本《东京新闻》2013年11月19日发表社论称,三中全会最重要的看点是中国共产党能否毅然阻止既得利益者反对,推出能够消除贫富差距、防止腐败等具体的对策。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3年11月的报道称中国发展到今天,改革不在项目多而在精,需要设计还更需要执行,不止要说,更要做。

(二)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关注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凝聚了全球关注,全球媒体对中国改革升级版热议。

坚定改革决心,为全面改革描绘蓝图。

西班牙《国家报》、《阿贝赛报》和《加泰罗尼亚报》等各大媒体均把此次三中全会跟三十年前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提并论。

拉美社报道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下一发展阶段的经济社会改革和调整至关重要,这些变革将有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和完善创新体制。

韩联社报道称,三中全会通过的相关文件意味着未来十年中国国政运行的基调已经确立,那就是深化改革。

西方危机正是中国改革的良机

西方危机正是中国改革的良机
化 思 维将 制约 和规 定 整 个 社会转 型 的基 本方 向 的话 。 么 , 国各 方面 那 我 政 治 制 度 都 已经 面 临 按 照 工 业 化 思 维 来 加 以改 造 、 新设 计 和设 置 的时 代任 务 。 重 如果 我们 能 够抓
住并且充分利用新 的世界大战不会发生 、西方国 家 正在 应对 自身危 机 的机 遇 ,积 极规 划 和推 进政
社 科新 论
当代社科视野 2 1 年第 4 02 期
小康社会 目标的描述 ,工业化基本实现”无疑是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目标 中最重要 的目标。迄今为 止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主要就是在推动中国从农业 社会 到 工业 社会 转 型 , 到 “ 直 工业 化基 本 实现 ” 旧 , 的物质生产方式完成才能得到脱胎换骨地改造 , “ 小康社会 ”才能在新的物 质生产方式基础上建 成。 而工业化基本实现 , 必将给中国社会带来全面 的革命性变革 , 中首要和根本的变革将是 : 其 工业 社会 中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将 由占主导地位的工业 生 产方式 所 决定 、由反 映工 业生 产 乃至 工业 社会 运 行发 展 的一 般规 律 的 “ 业 化 思 维 ” 规 范 、 工 所 所 引 导 、 制约 。 所 工业 生 产方 式是 社会 分 工越 来越 细 密 的社 会 化生产方式 ,生产社会化必然要求政治生活社会 化 。如 果说 新 中 国以来 我 国政治 生 活 主要 是 一种 “ 国家政 治生 活 ” 的话 , 么 随着 工业 化基 本 实现 , 那 将 在 国家政 治 中逐 步分 离 出“ 会政 治 ”一 方 面 , 社 。 公 众将更 加 广泛 地参 与 国家 政 治生 活 , 同时 , 公众 也越来越需要有组织地参加政治生活 ,社会政治 生 活 的形式 也将 越来 越 丰 富多彩 。 工业生产是商品生产 , 工业经济是市场经济 , 政 治生 活方 式必 将 以市 场运 行方 式 为基 础 。市场 化在经济生活中要求商 品公平竞争 , 反映在政治 生活中则是政治组织和政治人物向公众提供政治 产品也应当允许选择和竞争 , 这才是市场化社会 的政 治生活 方式 。 生产社 会 化必 然要 求 生产 过程 中各种 职能 的 专 业 化 , 其基 础上 , 在 政治 生 活 、 政权 机关 也 必 然 出现越来越细致的分工 、 越来越密切的协作 , 必然 要求各种政治工作专业化 。工业社会的政治工作 者 必 须 成为 精 通 政 治 “ 业 ” 行 规律 、 规则 的专 业 从

中国改革须研究借鉴德国模式

中国改革须研究借鉴德国模式

中国改革须研究借鉴德国模式作者:李稻葵来源:《新财富》2012年第07期民众的市场经济理性度较高、集体意识强烈,政府行政能力突出,“德国模式”植根于这些经济制度的基本禀赋之上,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即在经济制度的安排中注重利益相关者,强调经济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对金融、房地产等部门给予严格管制,其利益冲突解决机制也有明显的政府主导色彩。

中国经济起飞最宝贵的经验是持续的制度变迁,即改革,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把制度、把改革搞对,让社会经济体制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演变。

今天的中国又走到了改革的岔路口,经济体制下一阶段如何改革,这是决定着中国经济能否崛起的重大战略课题。

为此,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世界各国的市场经济特色,分析其利弊,转换成中国经济体制持续改革的营养。

当今世界,特别值得我们研究借鉴的是德国经济体制,即德国自称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其特征是强调政府有限干预市场经济,追求市场效率与社会公正之间的平衡。

德国的经济体制应该说是历经考验。

过去20年以来,德国不断刻苦改革,完善经济制度,当前席卷全欧的金融危机非但没有给德国带来颠覆性的打击,相反,德国经济在发达国家中一枝独秀,与中国经济一道,切切实实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最为坚实的支柱。

德国经济增长速度在2010年达到3.6%,2011年达到3%,出口持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出口占GDP比重达到33.6%以上,甚至超过中国的25%。

而且,在西方发达国家高失业率带来哀鸿遍野的背景下,德国失业率却创下了历史新低,达到5.6%的低水平。

那么,德国的经济体制到底有什么特点,在哪些方面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呢?德国经济制度的社会禀赋首先,我们必须看到,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都是植根于该国基本的社会禀赋之上的,也就是说,这个国家有什么样具体的社会条件,它才有什么样的经济制度。

根据笔者在《有限权威时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经济改革》(详见2012年1月本专栏)中的分析,这种社会禀赋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民众的市场经济理性度,二是民众在社会秩序与个人自由之间取舍的偏好,三是政府(官僚体系)的能力。

改革春风吹又吹

改革春风吹又吹

改革春风吹又吹记得二十年前,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方发表了一番又一番的伟大讲话,从此,中国改革之风犹如雨后春笋,吹遍整个神州大地,生生不息!时至今日,以党的十八大为号角,神州大地再次刮起一阵强劲的改革之风!改革,是我们党改变和处理目前困势必然途径,可以这么说,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天强盛的新中国!可见改革,之于我们中国,之于我们党,是多么的重要!然而,目前我们中国的改革具有很大的危险性,用某位专家的话来说,就是改革那么多年来,我们把简单的路都走了,接下来,都是难啃的骨头,搞不好,真的会重演苏联的悲剧,所以接下来的改革该怎么改,就成社会各方热议的话题!而在我们党的十八大会议上,我们党的领导给出了一个强有力的回答——“我们党,不走改弦换帜的邪路,也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党的十八大报告里,关于改革的部分,主要着重在经济以及政治体制的改革,其中,对于政治改革部门尤为引人注意,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也事先对这些部分进行了预读!接下来,是我对于我们党的政治改革一些的看法。

不言而喻,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政治体制存在两个根本的弊端:一是理论上宣传、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享有宪法上规定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但实际上人民没有真实的选举权,各级干部由上级层层任命委派;人民群众也缺乏各种自由权利。

二是权力过分集中,实行"苏联模式"的党的一元化领导,一切权力都集中于党委,又集中于一把手;在中央和地方、上级和下级的关系中,地方和下级要绝对地服从中央和上级,而没有进行适度的分权。

如果对照以上关于政治体制的解释和对原有一套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的认识,我们不难看到政治体制改革在真实地赋予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方面,在切实地改进权力的授予和权力的受制约方面,在增强政治的民主化、公开化、透明化方面,我们的实际努力还不够,缺乏实质性进展。

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不够,认为经济在飞速发展,何必还要搞什么政治体制改革;第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不大,担心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会引发各种矛盾;第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法无着,没有很好地去探求寻找科学的稳妥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之路。

改革不是简单打倒既得利益他们也没安全感

改革不是简单打倒既得利益他们也没安全感

如今,南巡”已经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历史事 “
件之一 写入 当代 史 。x4 平那 次途 经 武 昌 、 圳 、 g, 深
民间金融高利贷化 、民间资本热钱化的问题 。大 量 民间资本 、 钱多 , 人急 , 大家想赚快钱 , 结果导致 两个“ 癌症”高利贷和高房价。 : 但是温州问题背后 实际上是实体经济的空心化问题。美国为什么爆
现代民主和市场体制需要进一步改善 ,但它
们仍然是可行的 ,而且人类迄今 尚未找到更好 的
选择 。
中国经济飞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是 , 经 济发展带来的各种结构性问题 已经到了必须再启
动新 一 轮改 革 的关 口。
下一步改革该怎么走?国家如何形成新的改 革共识702年全国“ 21 两会 ” 尚未开幕 , 各方关于
发金融危机?有人研究表明是因为美国产业空心 化了 , 制造业衰退了。 我们也要防止制造业和实业 的空心化 ,温州问题正折射出我国制造业和实体 经济的空心化。 我们要寻找经济发展 的新动力 , 实现跨越 “ 中
珠海 、 上海等地的巡视, 以及他在巡视期间发表的
诸多讲话 ,被视为对走到十字路 口而变得有点犹
识, 明确未来改革的路线图。
我们对改革要持一种开放 的理解心态。我们 的经济改革为什么能够推行下去?这是改革者的 策略问题 , 就是要在既得利益之外培养新的利益 , 用新利益来克服老利益 。回溯历史 , 在改革早期 , 因为城市既得利益比较强大 ,领导层首先进行 的
是农村改革 。 在毛泽东时代 , 农村基本上被体制所
的重大问题 , 防止改革停 留在部门层面的“ 小修小
补” 以致 出现 “ , 按下葫芦浮起瓢 ”许多老问题久 , 改不革 、 问题层出不穷 的局面。 新 三要破除推动主 体的“ 门化” 防止让既得利益者设计 改革和推 部 , 进改革 , 防止部 门利益对改革的锁定 。 比如“ 3 新 6 条” 允许民间资本来发展小型金融机构 , 但是最终 形成“ 上面放 , 下面望 , 中问一个顶 门杠” 的执行难

国外改革失败的例子

国外改革失败的例子

国外改革失败的例子
以下是 9 条相关内容:
1. 你知道苏联解体吗?那可是国外改革失败的典型例子啊!曾经那么强大的一个国家,在改革的过程中走偏了,最终分崩离析,这多让人唏嘘!这就如同一个巨人突然倒下,太可惜了!
2. 还记得日本明治维新后的一些举措吗?看着是走上了富强之路,但后期过度扩张,不注重国内民生等问题的解决,不也算是一种失败吗?这就好像一辆开得飞快的车,却没注意到路上的大坑啊!
3. 韩国当年在经济改革中也出现过失误呢,某些政策的不合理导致了一些混乱局面。

哎呀,这就仿佛建造房子,根基没打好,房子怎么能稳稳当当呢!
4. 巴西曾经试图进行一系列改革来提升经济,结果却不尽人意,贫困人口反而增多了。

这不就跟跑步一样,本想加速冲过终点,却摔了个大跟头!
5. 阿根廷曾经的改革也很失败呀,经济动荡,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这像不像在海上航行的船突然迷失了方向!
6. 印度想通过某些改革改变社会现状,可效果不佳,各种矛盾依然突出。

哇塞,这不是跟拉车上坡似的,费了好大劲,车子还在原地打转!
7. 埃及的一些改革尝试不也没达到理想的结果吗,社会问题依然不少。

这简直就是想要修好一座桥,结果却越修越糟糕!
8. 南非之前的改革出现偏差,导致经济下滑严重,这多么让人无奈啊!这就跟种庄稼一样,精心照料却没有好收成!
9. 墨西哥在一些改革进程中走了弯路,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你说这是不是像在黑暗中摸索,却老是撞墙啊!
我觉得国外这些改革失败的例子告诉我们,改革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谨慎推进,要多考虑人民的利益,不然真的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三中全会将催化改革释放巨大红利

三中全会将催化改革释放巨大红利

Cover Story 封面Cover Story报道三中全会将催化改革释放巨大红利十八大以来,“改革”成为了全国人民热烈讨论的关键词之一,而且热度经久不衰。

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在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产生的众多意义当中,改革的意义是应该最重点关注的方面。

清晰地认识到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矛盾问题,提出要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来推进改革,加强改革顶层设计。

今年以来,以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为重点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多方面的重要进展。

今天的改革所处的背景与过去30年相比,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挑战。

比如,我国是否能打破固有的利益关系?能不能改变行政过度干预经济的情况,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激发市场活力?我们面临的对外开放的全球形势背景与以往也不同,能不能适应新形势,形成以服务业为重点的开放,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我们面临的这些新情况,使全面深化改革处于历史新起点。

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过去相比也产生了巨大变化。

同时,以欧美为主的外部市场萎缩也是中长期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立足于自身,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从制造业开放转向以服务业开放为主的发展方向。

我们还需要全面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在推进全球新的一体化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

由于我国目前面临如此之多的新矛盾、新形势和新挑战,改革需要有历史性的新突破才能适应这些挑战。

当前,部分关键改革已经出现。

从今年初开始的反腐措施正取得显著成效,行政审批的权力正受到制约,一些价格正在放开(利率等)。

在我国改革正处于深水区和攻坚阶段的重要时期,十八届三中全会或将产生“催化剂”式的作用,推动改革进入更深更彻底的层次。

迎接改革挑战与以往相比,改革的深刻性、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转型与改革交织融合,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治理转型都直接依赖于重大改革的突破。

在这个特定背景下,以全面改革获取增长转型红利的关键,是在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为重点的改革攻坚上取得实质性突破,由此激发市场活力、形成创新动力、释放增长潜力,以形成走向公平可持续增长的新格局。

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1985年8月21日)读后感500字

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1985年8月21日)读后感500字
这本书也给我一些启示和思考。我认为,中国改革的成功得益于中国政府的坚定领导和正确决策,也得益于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改革需要政府引领,但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另外,我认为,改革不能只停留在经济领域,还应该深入到社会、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实现全面的改革。最重要的是,改革要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和幸福感。
然而,作者也指出了一些中国改革的问题和挑战。他认为,中国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政策措施可能存在一些弊端,导致了一些不公正的现象的出现。他还提到了一些改革的阻力和难题,如改革的利益格局、行政体制的不完善等。这些问题使得中国改革进程中出现了一些曲折和困难。
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改革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我认为,中国改革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得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我也意识到,中国改革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和利益关系。我们需要认识到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并积极探索解决的途径。
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1985年8月21日)读后感500字
《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是一本深入探讨中国改革的书籍。通过作者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我对中国改革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产生了一些思考。
这本书首先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和初期的一些政策措施。作者指出,中国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了让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他认为中国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这种改革方式使得中国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总而言之,《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通过我提供了对中国改革的思考和启示,也激发了我对中国改革发展的兴趣和热情。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改革开放前后饮食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饮食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广大人民 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相 当一部分人仍处在半饥半饱的 状态。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 萝卜、大白菜一度成为老百姓 餐桌上的主材,并代替了粮食。 家家户户都在腌制咸菜,似乎 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几近无 限量”地包顿饺子。
3
改革开放后的饮食
七十年代
吃的像个人样了……改 革开放初期,人民生活得到 改善。
九十年代 饕鬄时代的来临——经 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饮食文 化的革命
八十年代 小康——黎明前的曙 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餐饮业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同时外国快餐也进入中国 市场。

二十一世纪 吃并选择着-----麻辣小 龙虾、香辣蟹各式各样的菜 系都是这个时代的餐桌文化。
4
5
当今饮食的全球化
当今改革开放的政治 与形式,越来越有力的吸 引世界关注中国,中国传 统饮食文化受到西方世界 的正视与青睐。改革开放 最初的10年,是中国人传 统方式经营的中国传统美 食以风味独特、价钱极廉 的优势星布絮落世界广大 地区的黄金时期,那几乎 是一种东风劲吹的“中餐 西进”态势。而后则开始 了“西餐入华”回应浪潮
汹涌澎湃的历史,各种 海外美食及其文化以前 所未有的力量冲击国民 的味觉,视觉以及身心, 也深深地冲击这中华上 下五千年历史悠久的饮 食文化。
当今的饮食,人们 追求的不单是 吃饱吃好, 还要讲究饮食结构、营 养搭配、吃出健康,吃 出品味。
6
7
谢谢观看
8
而后则开始了西餐入华回应浪潮汹涌澎湃的历史各种海外美食及其文化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国民的味觉视觉以及身心也深深地冲击这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
论 国改 饮革 食开 的放 发以 展来

金融1602 白煜集
1

改革岂能有“自留地”

改革岂能有“自留地”

改革岂能有“自留地”(今日谈)
朱磊
《人民日报》( 2015年08月18日 01 版)
某地进行行政审批改革,想将分散的审批权集中起来,既方便群众办事,也便于监督管理。

本来是多赢的好事,实施起来却遇到阻力:一些部门拖拖拉拉不愿交出审批权限,对一些流程制度和数据档案也捂得严严实实。

“喊口号容易,割肉却难。

人人都想有块自留地,改革怎么推下去?”当地干部这么感叹。

很多新政策、新措施,都会触碰到既成的利益格局,如果大家都打小算盘、种自留地,谁都不想先动自己的“奶酪”,结果可想而知。

其实,政策划定了、决心下定了,就是“先改先受益、晚改晚上车”。

审批权没有了,正可以把力气更多放在做好管理和服务上。

总想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结果不仅是拖了改革的后腿,更可能坐失改革红利。

看到别人改革就欢欣鼓舞,轮到自己就龇牙咧嘴,这种“自留地”思维,恰恰是首先需要“被改革”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媒:中国改革如黄油煎鱼般吸引人德媒:中国改革如黄油煎鱼般吸引人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1月18日文章,中国的黄油煎鱼党的最新决定可能将被证明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引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的最重要改革。

投资者欢欣鼓舞,“中国的改革终于来了!”
一周前看起来情况迥然不同。

上周二中国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时,许多观察家最初感到失望,因为银行、私营部门、国企等改革措施的最终文件还未公布。

投资者强烈希望,中国工业和金融市场能进一步开放。

金融市场的反应发人深省:中国和世界其他各地的股价全线下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控制了超过1/3的全球经济增长。

如果没有大胆的改革,世界将因此恐惧,全球经济发动机也将缺乏动力。

然而,这只是冲了个“冷水澡”。

今天,中国金融市场出现意想不到的转折:内地和香港股市都出现大涨,其他亚洲国家的投资者也跟着受益。

投资者上周还在受“惩罚”。

为什么形势会突然“大转身”?因为事实证明,北京新公布的改革决定,比总结会议的建议走得更远。

若中国能够按照要求去实施,那它将继续进行繁荣报告。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两个同样名称的“三中全会”也都具有开创性:1978年邓小平带领中国“改革开放”,首次把经济摆在首位;1993年中央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两个改革会议创造了远东的“经济奇迹”。

今天投资者的“欣喜”,亦是对此次新“三中全会”创造成功的期望。

中国改革的项目列表很长,大部分将在2020年显现成效。

但如许多专家所说,北京已宣布的改革措施能否得到坚决执行仍有待观察。

一些良好的推动过去曾失败,因为遭遇了强大利益集团的阻力。

在德国,如果一个人遇到好事情会说“黄油煎鱼”。

好味道需要自己亲自去尝试才能证明。

至少,目前中国的改革美食已散发出芬芳气味。

无论如何,投资者期待着一场丰盛的宴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