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历下区期末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山东省济南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济南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题(理科)注意事项:1.考生在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39 Ca 40 Fe 56 Cu 64 n 65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C.《本草纲目》记载的“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的实验方法可用分离乙酸和乙醇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了丹砂”,该过程发生了分解、化合、氧化还原反应2.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化合反应生成的物质是( )A.FeCl3 B.H2SO4C.NaHCO3 D.Fe2S3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类型和由溴乙烷生成乙烯的反应类型相同B.醇、油脂和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C.丙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丙烷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4.下列操作中,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 )A.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还原铁粉B.将氯气通入滴有酚酞的烧碱溶液中C.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5.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①NaHCO3 ②Al2O3③Al(OH)3④Al ⑤(NH4)2CO3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⑤D.全部6.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乙烯和聚乙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C.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能鉴别葡萄糖和乙酸D.等质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7.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而在强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Mg2+、Na+、SO42-、Cl—B.+、CO32-、Cl—、NO3—C.Na+、+、NO3—、SO32—D.NH4+、Na+、SO42-、NO3—8.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

山东省济南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1-10题每题3分,11-25题每题2分)1.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丝”和“泪”分别指A.纤维素、油脂B.蛋白质、烃类C.淀粉、油脂D.蛋白质、油脂2.已知原子序数,可能推断原子的①质子数②中子数③质量数④核电荷数⑤核外电子数⑥原子结构示意图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A.①②③④⑥B.①④⑤⑥⑦C.②③④⑤⑦D.③④⑤⑥⑦3.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Cl﹣、S2﹣、Ca2+、+半径逐渐减小D.与得电子能力相同4.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界的万事万物,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C.构成单质分子的粒子一定含有共价键D.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可逆反应A(g)B(g)+C(g),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增大C.对达到平衡的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若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6.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2(g) Y(g)+ (s),以下能说明作为反应达到平衡标志的是A.的分解速率与Y的消耗速率相等B.、Y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D.单位时间内生成lmolY的同时分解2mol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中正确的是A.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为B.一氯甲烷的电子式为C.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D.分子组成为C5H12的有机物有3种8.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B.粮食酿造的酒一定温度下密封存放时间越长香味越浓,是因为有酯生成C.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D.石油化工中的分馏、裂化、裂解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轻质油、气体烯烃9.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①为加成反应B.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较多的黑烟C.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一种烃D.反应④1mol苯最多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10.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毛织、丝织衣服不宜用加酶洗衣粉洗涤B.纤维素、淀粉、油脂均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 由煤的干馏可知煤中含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化合物D.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入CuSO4溶液,蛋白质聚沉后还能溶于水11.是最早发现的Ne元素的稳定同位素,汤姆逊(J.J.Thomson)和阿斯通(F.W .Aston)在1913年发现了。

【配套K12】山东省济南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配套K12】山东省济南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济南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题(理科)一、选择题1.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B.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C. 《本草纲目》记载的“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的实验方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D. “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了丹砂”,该过程发生了分解、化合、氧化还原反应【答案】A【解析】A.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为萃取过程,为物理变化,故A错误;B.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C.“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设计蒸馏的办法,蒸馏的办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故C正确;D.根据题意,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gS Hg+S,此反应为化合反应;汞和硫在一起又生成硫化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g+S═HgS,此反应为分解反应;两过程中均存在化合价变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答案为A。

2. 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化合反应生成的物质是( )A. FeCl3B. H2SO4C. NaHCO3D. Fe2S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A不符合题意;B、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B不符合题意;C、碳酸钠溶液吸收CO2转化为碳酸氢钠,C不符合题意;D、Fe2S3不存在,铁和S反应生成FeS,D符合题意,答案选D。

考点:考查物质制备反应原理判断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由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类型和由溴乙烷生成乙烯的反应类型相同B. 醇、油脂和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C. 丙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丙烷D. 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答案】C【解析】A.乙酸和乙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反应类型不同,故A错误;B.醇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B错误;C.丙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丙烷,故C正确;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取代甲基的H原子,如生成2,4二氯甲苯,应在催化条件下,故D错误;故选C。

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 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 . 蜡烛燃烧B . 酒精挥发C . 食物腐败D . 动物呼吸2. (2分)(2012·南京) 南京市即将正式发布PM2.5检测数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情况通常不可能引起大气中PM2.5增大的是()A . 焚烧秸秆B . 汽车尾气C . 燃烧煤气D . 光合作用3. (2分) (2018九下·崇仁月考) 如下图是X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A . X元索的符号为MgB .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3C . 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gD . X原子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是X3+4.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碳的单质都呈黑色且有吸附性B . 酸和碱中都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C . 碱溶液里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D . 稀释浓硫酸时只需将水倒入浓硫酸即可5. (2分) (2018九上·卢龙期末) 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 . 不小心将酒精洒在桌面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灭B . 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C . 高层住房内着火,立即打开门窗D . 煤气泄漏,立即开启排气扇6. (2分)金属M与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B . 金属M可能是铜C .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 . 该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7. (2分) (2017九上·兰州期末) 如图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 .8. (2分)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 用Al(OH)3治疗胃酸过多症:Al(OH)3+3HCl AlCl3+3H2OB . 实验室用稀硫酸与铜片反应制取H2:Cu+H2SO4 CuSO4+H2↑C . 用铁粉从含硝酸银的废水中提取金属银:Fe+3AgNO3 Fe(NO3)3+3AgD .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2CO+O2 2CO29. (2分) (2018九上·黄石月考)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 . 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B . 干冰——制冷剂——升华吸热C . 氮气——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 . 稀有气体——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10. (2分)下列关于碳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与其所依据的性质不相符合的是()A . 金刚石用于刻划玻璃:金刚石的硬度很B . 活性炭用作冰箱除臭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C . 一氧化碳用于冶炼生铁: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D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11. (2分) (2016九下·市北月考) “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符号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B . 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C . 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D . 化学方程式中乙、丁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12. (2分)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 . 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B . 打开盛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后酒精的质量变小C . 镁带燃烧后,固体的质量增加D . 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间后变重二、填空题 (共6题;共32分)13. (12分) (2018九下·盐城开学考)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回答:①约占空气总体积五分之四的气体________.(填化学式)②水通电负极得到的气体________.(填化学式)③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烟气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的有毒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④天然气走进千家万户已经成为现实,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⑤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其燃烧排放的大量气体________(填化学式)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一种新的处理方法是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有长石(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石,含量高达60%)成分的水溶液里,其中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AlSi3O8+CO2+2H2O=KHCO3+X+3Si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⑥铁锈蚀好像有百害无一利,但有人善于逆向思维,利用铁生锈能吸收空气中________和________(填化学式)并放热,发明了暖宝宝、食品脱氧干燥剂.⑦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俗称“摇摇冰”).这种固体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⑧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2)①由质子数为1的原子形成的阳离子符号________.②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Fe2+: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B.:氧化钙的化合价为+2价C.H2:2个氢原子D.2Mg:2个镁分子.14. (4分)(2012·本溪) 当今社会,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能源和环保问题日趋严峻.(1)我国正在推广试液乙醇汽油,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10%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选项字母).A . 乙醇是可再生能源B . 乙醇汽油是化合物C . 使用乙醇汽油不会造成温室效应D . 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2)我国正在实行购买电动汽车补贴政策.以电能为动力的电动汽车与以燃烧汽油为动力的汽车相比,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看,电动汽车的优点是________(举出两点即可).15. (3分)(2017·自贡) 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________色,本质是碱在水中会解离出________(填化学符号).请写出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16. (4分)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1)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邻居由于吸烟,乱扔烟头,不慎引燃被子而发生火灾,则烟头在引发火灾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医疗上可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来中和过多的胃酸(视为盐酸)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冶金工业用一氧化碳炼铜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用稀硫酸除去自行车钢圈上的铁锈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7. (2分)(2018·嫩江模拟) 生活中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炒菜时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

016—2017学年度历下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析

016—2017学年度历下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析

2016——2017学年度历下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化学试卷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下列成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星火燎原C.木已成舟D.积土成山2.今年12月1日济南召开了创建全国文明城会议,下列作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A.路到洒水,空中喷雾B.就地焚烧秸秆,快捷且降低出来成本C.植树造林,绿化环境D.加快地铁建设,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3.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操作规范的是()A.滴加液体时,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B.测定某溶液pH时,将pH试纸先用水润湿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注入水并不断搅拌D.配置溶液时,仰视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4.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表示的是阳离子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 价C.①③属于同种元素D.②③④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族5.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食品上常用小苏打作发酵粉B.工业上常用浓盐酸排除锈剂C.医疗上常用BaSO做“钡餐”4D.生活中可用水灭油锅里的火6.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水是由氢气组合的B.煮沸是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常用方法C.肥皂水可用于鉴定硬水、软水D.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沉降、吸附、过滤等7.溶液对生命活动、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许多营养物质形成溶液才容易被生物体吸收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许多化学反应、科学实验都在溶液中进行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升温8.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纯净的空气是混合物B.空气污染指数越低,空气质量越好C.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恒定不变D.教室用某个氧原子可能来自上世纪欧洲田园9.下表中对常见现象或操作解释不正确的是()A .氯化铝化学式:CIALB .铁与硫酸反应:2442Fe H SO FeSO H +=+↑C .碳酸化学式:3HCOD .铁在氧气中燃烧:24Fe+3O 点燃232Fe O11.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有消毒环节,下面是一种新型消毒剂X 的制取反应原理:222NaCIO +CI =2NaCI+2X ,则X 的化学式及其中氯元素合价分别为( )A .CIO ,2+价B .HCIO ,1+价C .2CIO ,4+价D CIO ,6+价12.右下图是汽车尾气在“催化转化器”中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B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再分的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13.右图为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 .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 .充分反应后,乙质量+丁质量=甲质量14.人的液体pH 必须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根据下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的唾液一定呈弱酸性B .人的胃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C .正常血液一般呈弱酸性D .上诉四种体液中胆汁的碱性最强15.在化学试验中,气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实验现象。

山东省济南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山东省济南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济南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题(理科)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第1至第4页,第Ⅱ卷第4至第6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考生务必将I卷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上,Ⅱ卷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卷上的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l 35.5 Al 27 Fe 56 Cu 64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个小题,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用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出的乙烯,可以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2.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

下列各组物质:①Cu与HNO3溶液②Cu与FeCl3溶液③Zn与H2SO4溶液④Fe与FeCl3溶液,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①③B.③④C.①②D.①③④3.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和乙醇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D.丙烯和丙烷4.下列储存化学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并放在阴凉处B.少量的金属钠应保存在煤油中C.烧碱溶液放在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D.用做感光材料的溴化银储存在无色试剂瓶中5.对有机物: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B.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1摩该有机物完全反应消耗掉8摩NaOHC.与稀H2SO4共热,生成2种有机物D.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4H10O96.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稀醋酸中滴加Na2SO3溶液:SO32—+2H+=SO2↑+H2O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iO32—+ SO2+ H2O=H2SiO3↓+SO32—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H2O:Al3 ++4 NH3·H2O=[Al(OH)4]—+4NH4+D.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2O2:2 Na2O2+2Cu2++2H2O=4Na++2Cu(OH)2↓+O2↑8.碘具有多种放射性同位素。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6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6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九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2.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油分馏 B.煤的液化 C.煤的焦化 D.煤的气化3.用塑料大棚栽培农作物时,常需向大棚内释放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A.二氧化碳可促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B.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C.二氧化碳能灭火,可避免火灾的发生D.二氧化碳会使大棚内温度升高4.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能燃烧B.氧气能供给呼吸,和动物体内某些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C.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水中溶有少量的氧气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5.2015年1月2日,哈尔滨一仓库发生大火,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下列生活中处理火灾事故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B.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高层楼房失火时,要乘电梯迅速撤离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百利无一害B.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C.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D.选择燃料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趋利避害7.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下列因素中:①反应所需的药品及反应条件;②实验装置;③气体收集和放置方法;④气体验满方法;⑤整个反应体系是否环保安全.需要考虑的是()A.①③⑤B.③④⑤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8.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A.SO3B.SO2C.CO D.H2SO49.将燃着的镁带伸入二氧化碳气体中,镁带继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定条件下CO2有助燃性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C.一定条件下CO2有可燃性D.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10.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D.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A2B2=A2B+2B11.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12.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C.b物质可能是单质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34分)1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石油 E.干冰 F.煤 G.天然气”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1)被称为理想的“绿色能源”是;(2)可用于医疗急救的物质是;(3)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4)食品包装袋内充入的气体是;(5)化石燃料有.14.以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为例,写出能表示下面要求的读法.(1)宏观:;(2)微观:;(3)质量关系:.15.碳、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界中存在着碳循环,请在图中①﹣④线上补加箭头(其他箭头已画出),正确表示碳循环中的各种变化关系.(2)大气中消耗二氧化碳主要途径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绿色植物在光照作用下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自然界中存在着氧循环,以下为自然界中发生的一些变化:①金属锈蚀②煤炭燃烧③人与动物呼吸④陆地、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从①~④中选择填空,其中消耗氧气的有(填数字序号,下同),产生氧气的有.(4)任何物质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应趋利避害.如近些年来,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进而产生温室效应,但是二氧化碳对人类又是不可缺少的.二氧化碳对地球生命具有的重要意义是.16.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数字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①金刚石②石灰石③高锰酸钾(KMnO4)④二氧化碳.17.解释下列燃烧现象:(1)图a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易燃烧,原因是;(2)图b中将铜粗丝绕成的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蜡烛火焰很快就熄灭,原因是;(3)图c中蜂窝煤比煤球更易燃烧,原因是;(4)图d中用酒精燃烧加热“纸火锅”时,纸张不会燃烧原因是.18.下图是氧气的知识网络图,其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下列物质化学式填在上图短线上,完善该网络图.H2O2 Mg C2H5OH H2(2)②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KCl)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写出⑥中碳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⑨中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在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可选择(填上图中数字序号)通过化学反应消耗掉氧气.(5)写出⑫中丙烯(C3H6)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19.某同学在学习了燃烧的有关知识后,了解到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的更旺;他还联想到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的含义,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于是引发思考,并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回答下面有关问题:【发现问题】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提出猜想】猜想①:燃烧的剧烈程度可能与有关;猜想②:燃烧的剧烈程度可能与有关.【验证猜想】实验报告如下:【结论应用】请你结合工业生产或生活中的实例,就如何使燃料得到充分燃烧,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提出一条具体的建议:.20.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 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F中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注:白磷的着火点为40℃)(1)A、G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A中看到的现象是.(2)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如果要使水下白磷燃烧,应怎样做?.(3)C、D中看到的现象分别是、;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E中看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F中颜色变化的原因;用G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21.绿色植物在晴天时,通常每天每平方米叶片约需吸收5g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试计算表面积为3.52m2的叶片,在100个晴天内能吸收g的二氧化碳?相当于g碳?22.如图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表:请回答:(1)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计算结果精确至0.1g,下同);(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2015-2016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九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考点】61: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521: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由图可知,a占的体积分数最大,是氮气.故选B.【点评】本题很简单,熟练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即可轻松正确解答本题.2.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油分馏 B.煤的液化 C.煤的焦化 D.煤的气化【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51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石油分馏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煤的液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煤的焦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煤的气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用塑料大棚栽培农作物时,常需向大棚内释放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A.二氧化碳可促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B.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C.二氧化碳能灭火,可避免火灾的发生D.二氧化碳会使大棚内温度升高【考点】6R:二氧化碳的用途.【专题】523: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增加CO2含量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原因为:植物光合作用需要CO2;故选A.【点评】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4.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能燃烧B.氧气能供给呼吸,和动物体内某些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C.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水中溶有少量的氧气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考点】68:氧气的化学性质;67:氧气的物理性质;69:氧气的用途;F5:氧化反应.【专题】522: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氧气的支持燃烧,是提供氧具有氧化性,不是可燃性;B、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供人类维持生命活动使用;C、氧气不易溶于水,但鱼虾照样能在水中生活.D、根据氧化反应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解: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故错误;B、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是因为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说法正确,故正确;C、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只能说明水中有氧气.但氧气不易溶于水,故正确;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故正确.故选A.【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氧气的用途主要有两个方面:支持燃烧(富氧炼钢、气焊气割等),供给呼吸(登山、潜水、病人、鱼池增氧等).5.2015年1月2日,哈尔滨一仓库发生大火,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下列生活中处理火灾事故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B.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高层楼房失火时,要乘电梯迅速撤离【考点】H4:灭火的原理和方法;HI:几种常用的灭火器.【专题】528:化学与生活.【分析】A、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B、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火灾不能用水,否则容易受损.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造成空气流通.D、根据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可能会断电或因热的作用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电器因为短路起火时,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浇灭,故选项说法错误.B、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出的液态二氧化碳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故该事故处理方法正确.C、室内起火时,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火势更旺,故该事故处理方法错误.D、高层建筑的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可能会断电或因热的作用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同时由于电梯井贯穿各楼层,烟雾可能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安全,故该事故处理方法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事故发生的原理,学会预防和防护的措施,对于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及正确解答本题有着重要意义.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百利无一害B.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C.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D.选择燃料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趋利避害【考点】H3: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E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H6: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213:化学与能源.【分析】A、根据化石燃料对人类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利有害解答;B、根据可燃物燃烧不一定会发生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剧烈燃烧,才有可能爆炸解答;C、根据人类利用的能量大多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但不是全部,如太阳能解答;D、根据选择燃料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趋利避害解答.【解答】解:A、能源是这个世界不可缺少的资源,作为重要的能源,化石燃料对人类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利有害.说法错误;B、可燃物燃烧不一定会发生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剧烈燃烧,才有可能爆炸,说法错误;C、人类利用的能量大多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但不是全部,如太阳能.说法错误;D、选择燃料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趋利避害,说法正确.答案:D【点评】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可通过反例说明结论的错误,这种方法往往要比分析论证更快捷.7.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下列因素中:①反应所需的药品及反应条件;②实验装置;③气体收集和放置方法;④气体验满方法;⑤整个反应体系是否环保安全.需要考虑的是()A.①③⑤B.③④⑤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考点】4N: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专题】341: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534: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考虑: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制取气体应采用的制取装置与收集装置,验证气体的方法,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考虑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需要考虑反应的需要的药品和反应条件;需要考虑制取和收集气体应采用的实验装置;需要考虑气体验满方法;需要考虑整个反应体系是否环保安全;故①②③④⑤均需要考虑.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A.SO3B.SO2C.CO D.H2SO4【考点】DG: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191:化学式的计算.【分析】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原子概念→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化学变化前后物质总质量守恒.此线索的具体内容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因此,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构成新物质的分子或直接构成新物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解答】解:(1)方法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元素种类不变;各种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个数不变.根据反应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故可知:碳原子反应前为4个,反应后也是4个;氢原子反应前12个,反应后12个;硫原子反应前2个,反应后2S应在“2X”中;氧原子反应前18个,反应后6个水分子和4个二氧化碳分子用掉14个;故剩余的4个氧原子在“2X”中,则X为SO2(2)方法二:此题也可以用代入法,A、B、C、D四项中的化学式分别代入反应方程式,再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C、D都不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的方法,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实质涵义及其应用.9.将燃着的镁带伸入二氧化碳气体中,镁带继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定条件下CO2有助燃性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C.一定条件下CO2有可燃性D.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考点】H1: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题意,将燃着的镁带伸入二氧化碳气体中,镁带继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镁带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说明一定条件下CO2有助燃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将燃着的镁带伸入二氧化碳气体中,镁带继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故选项说法正确.C、镁带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说明一定条件下CO2有助燃性,而不是一定条件下CO2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D、镁带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镁带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灭火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D.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A2B2=A2B+2B【考点】B3: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132: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利用微观反应的图示结合化学反应的实质对该反应过程进行分析,即可得到反应前后分子、原子及元素种类的变化情况,并依据分子的结构情况书写出相关的方程式.【解答】解:A、由微观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种类未变,从而可知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故A正确;B、结合图示可知该反应在发生时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均未发生变化,所以元素的种类一定未变,故B 正确;C、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种类未变,从而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D、由反应图示中关于分子结构及分子的变化情况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2+B2=2A2B.故选D.【点评】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观察理解微观模型示意图的能力,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11.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考点】69:氧气的用途;4Q: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6V:一氧化碳的毒性;71:电解水实验;77:硬水与软水;A3: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F1:化合反应及其应用;F2: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144:物质的性质与用途;167:物质的分离和提纯;514: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516:物质的分类.【分析】A、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解答;B、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解答;C、根据物质的性质解答;D、根据概念间的关系解答.【解答】解:A、①O2助燃,可以用于气焊切割金属,正确;②电解水产生O2不能用于实验室制O2,错误;B、①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是利用三者的化学性质不同,正确;②石油分离出汽油、煤油、柴油等物质,利用的是物质的沸点不同,正确;C、①区别硬水与软水可以使用肥皂水,正确;②防止煤气中毒不能在在室内放一盆水,因为一氧化碳很难溶于水,错误;D、①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都属于化学翻译的基本反应类型,二者是并列关系,正确;②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属于化合物,是包含关系,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全面,但是难度不大,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C.b物质可能是单质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考点】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6J: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此题是借助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物生成物先做出判断,再利用质量关系进行求解,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从而判断生成物与反应物,即可判断反应的类型,且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相等可求出a的质量.【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得:10g+10g+10g+2g=2g+2g+21g+x,解得x=7g.A、a、b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c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d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说法正确;B、a、b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c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故说法正确;C、此题不能判断b物质的类别,因此b物质可能是单质,故说法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得:10g+10g+10g+2g=2g+2g+21g+x,解得x=7g.故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对相关量的分析与判断,并进而对反应的类型及质量关系进行探讨.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34分)1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石油 E.干冰 F.煤 G.天然气”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1)被称为理想的“绿色能源”是 C ;(2)可用于医疗急救的物质是 A ;(3)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E ;(4)食品包装袋内充入的气体是 B ;(5)化石燃料有DFG .【考点】HN: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69:氧气的用途;6K:常见气体的用途;6R:二氧化碳的用途;H7: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专题】144: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可以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两方面并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分析、考虑,从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解答】解:(1)被称为理想的“绿色能源”是氢气;(2)可用于医疗急救的物质是氧气;(3)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干冰;(4)食品包装袋内充入的气体是氮气;(5)化石燃料有石油,煤,天然气故答案为:(1)C (2)A (3)E (4)B (5)D F G【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14.以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为例,写出能表示下面要求的读法.(1)宏观:甲烷在空气中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2)微观:1个甲烷分子和2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3)质量关系:16份质量的甲烷和64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和36份质量的水.【考点】G2: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专题】324:化学规律的类比;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但要注意读化学方程式时,“+”应读作“和”,“═”应读作“生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根据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从宏观方面看: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条件是点燃;从微观方面看:一个甲烷分子和二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和二个水分子;从质量方面看:每16份质量的甲烷和64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和36份质量的水;故答案为:(1)甲烷在空气中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2)1个甲烷分子和2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3)16份质量的甲烷和64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和36份质量的水.。

山东省济南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模块考试高二化学试题(2017.07)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 分第Ⅰ卷(选择题,共 54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O16 Na 23 Al 27 Cl35.5 n65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B .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尾气“催化转化器”可以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C .气象环境报告中新增的“PM2.5”是对一种新分子的描述D .为防止食品氧化变质,食品袋中放有硅胶包2.YBa 2Cu 8O(Y 为元素钇)是一种重要超导材料,下列关于8939Y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属于金属元素B .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50C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39D .8939Y 和9039Y 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3.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子数为N A 的CO 、C 2H 4混合气体体积为22.4L ,质量为28gB .标准状况下, 2.24 L Cl 2溶于水得新制氯水,该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C .物质的量均为1 mol 的过氧化钠和氧化钠中阴离子个数均为N AD .0.1 mol ·L -1的NaHSO 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 A4.反应A (g )+3B (g )2C (g )+2D (g ),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 .v (A )=0.15mol/(L •min )B .v (B )=0.04mol/(L •s )C .v (C )=0.03mol/(L •s )D .v (D )=0.4mol/(L • min )5.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B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C .铝钠合金投入到足量氯化铜溶液中,可能有铜析出D .mg 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盐酸中,若放出H 2越多,则钠的质量分数越大6.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 .用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双氧水:2MnO 4-+6H ++5H 2O 2 = 2Mn 2++5O 2↑+8H 2OB .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粉中的铝粉:2Al+2OH -+3H 2O=2【Al (OH )4】-+H 2↑C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过量石灰水并加热:NH 4++OH - = NH 3↑+H 2OD .将食醋与“84”消毒液混合产生黄绿色气体:2H + + Cl - + ClO - = Cl 2↑+H 2O7.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漂白粉的水溶液中: Fe 2+、+ 、Ca 2+、Br -B .pH=0的溶液中:Cu 2+、Cl -、SO 2-4、Na +C .含大量NO 3-的溶液:Fe 3+、Al 3+、SO 32-、H +D .能够与金属Al 常温下反应放出气体的溶液:HCO -3、Na +、Ca 2+、Cl -8.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转化的是( )9.W 、、Y 、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所示。

第七次质量检测化学题

第七次质量检测化学题

2016年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一、单项选择1、下列事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蓄电池放电 B.动植物呼吸 C.钢铁的锈蚀 D.热法淡化海水2、2016年全国两会对我国的大气、土壤、水污染治理给予了高度关注,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障我市环境质量的是()A.回收废旧电池,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打印C.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大力发展新能源 D.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含磷污水排放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B.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注入盛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蒸发结晶过程中,待溶液全部蒸干后停止加热D.测定某溶液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4、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工业上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污水B.人体缺锌会导致生长发育缓慢,因此锌元素摄入得越多越好C.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D.生活中常用的塑料、合金、玻璃钢等物质都是复合材料5、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能量比最内层电子能量大B.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该原子的质量由其原子的质子和电子决定6、类比推理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室温下,pH值<7的溶液呈酸性,所以pH值<7的雨水是酸雨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D.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上层溶液跟下层溶液浓度一样7、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针对该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个数都不变C.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2:1D.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8、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氧气和氮气——燃着的木条B.氯化钠和硝酸铵——用水C.羊毛和化学纤维——点燃闻气味D.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粉末——稀盐酸9、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10、向由CuO和Fe组成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鲁教版五四制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鲁教版五四制

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苹果榨汁 B.铜器锈蚀 C.煤气爆炸 D.食物变质2.3月29日是2014年度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日,主题为“蓝天自造”,旨在呼吁每一位公民从自身开始,采取实际行动,应对当前中国最急迫、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雾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尽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B.将落叶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C.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D.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3.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 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B.直接把鼻孔凑到试剂瓶口闻浓盐酸气味C.用手拿着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D.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4.化学与环境、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B.改良酸性土壤可向土壤中撒适量的熟石灰C.可用食醋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D.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点火查找泄漏处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将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类生活用水B.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D.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通常会伴随能量的变化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7.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从分子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A 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 给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C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D 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A.A B.B C.C D.D8.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图1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氯原子的质子数是 17B.在图2中,当 X=8时,该微粒是阳离子C.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D.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电子9.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物质柠檬苹果牛奶玉米粥pH 2.1~2.8 2.6~3.7 6.3~6.6 6.8~8.0A.柠檬 B.苹果 C.牛奶 D.玉米粥10.实验室有4个药品橱,已经存放以下药品:药品橱甲乙丙丁药品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红磷,木炭铜,锌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硝酸,应该将这些硝酸放在( )A.甲B.乙C.丙D.丁11.用如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不准确的是( )A.红磷熄灭,待完全冷却后打开弹簧夹B.燃烧匙内加足量的红磷C.将红磷改为木炭进行实验D.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2.将100g10%的稀盐酸与1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反应属于中和反应B.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原理C.此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2种D.此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1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产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D.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14.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2NaOH=X+NaClO+H2O,则X 的化学式及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 A.NaCl,+1 B.H2,+3 C.HCl,+1 D.NaCl,﹣115.Mg(OH)2分解需吸收热量,生成耐高温的MgO和水蒸气.利用这一性质,可将Mg(OH)添加到易燃性材料中做阻燃剂.关于Mg(OH)2能起阻燃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2A.Mg(OH)2分解要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Mg(OH)2分解能够降温,使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C.Mg(OH)2分解生成的MgO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了空气D.Mg(OH)2分解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浓度16.在 Na2CO3溶液中逐渐加入盐酸,反应中溶液pH随加入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为( ) A.B. C.D.17.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丙可能是单质B.在该反应中丁一定为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18.分离、除杂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面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是( )选项实验内容实验设计A 从H2O2溶液制O2的残余物中分离出MnO2将残余物过滤、烘干B 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MgCl2加入过量Ca(OH)2溶液,过滤C 除去铁粉中含有的少量铜粉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D 验证某溶液为稀盐酸先测溶液的pH<7,再加入锌粒A.A B.B C.C D.D19.某电镀厂的电镀液中含有金盐,为了回收其中的金元素,技术人员制作了如图的“吸金球”,“吸金球”是装入一些“吸金”物质的纱袋,把“吸金球”浸入电镀液,能“吸”出盐溶液中的金,据上所述,“吸金球”中的“吸金”物质可能是( )A.铁屑(Fe)B.磁石(Fe3O4)C.活性炭(C)D.胆矾(CuSO4•5H2O)20.在点燃条件下,M和N反应生成X和Y.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M N X Y微观示意图A.生成物均为氧化物B.在该反应中,生成X和Y的质量比为9:22C.M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D.在该反应中,M和N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道小题,共30分)21.(1)化学上常用化学式来表示物质,以下是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A.CH4 B.NaCl C.N2 D.NaHCO3请按要求填空(每空只选填一个上述物质的序号):①用于调味品的盐__________;②用作发酵粉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③用于食品保护气__________;④常用作燃料__________.(2)用数字和符号表示:①1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_;②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③3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④4个镁原子__________.22.某化学兴趣小组做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①、②、③依次为下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三步操作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2)若得到NaCl的产量比实际值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混合液流入滤液中 B.蒸发时受热不均匀,有晶体溅出C.溶解15g含有泥沙的NaCl样品时,加入的水量不足(3)用上述实验所得纯净的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__________ g.(4)将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稀释为10%的NaCl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g.23.人类的生产生活的离不开金属材料.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而铝的使用是近百年的事,与金属使用的先后顺序有关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 B.金属的活动性 C.金属的导电性(1)西汉时期,人们主要采用“湿法冶金”,如将铁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可以制得铜,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之一).(2)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能利用还原剂从金属的氧化物中将其还原出来.例如,某铁厂以焦炭、赤铁矿石(主要含 Fe2O3)、空气等为原料炼铁,反应过程如图1:上述工艺流程中,涉及到C、CO2、CO三种物质,其中碳元素化合价最高为__________价,步骤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3)实验室常用图2装置模拟炼铁反应.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套实验装置不足是__________;具体改进意见是__________.(4)在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漆,可防止生锈,其原理是__________;生锈的铁制品可用适量的稀盐酸清洗,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5)近代,铝及其合金一直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工业上常采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来冶炼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4.海洋为人类提供了宝贵自然资源.(1)海水淡化可缓解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状况,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用滤纸过滤的方法使海水淡化B.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发再冷凝收集淡水(2)如图为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NaCl__________ KNO3(填“>”“=”“<”之一).②t2℃时,将30g KNO3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KNO3__________溶液(填“不饱和”“饱和”“不能确定”之一).③将饱和KNO3溶液变为不饱和KNO3溶液,可行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④分别将t2℃时,等质量的 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是NaCl__________ KNO3(填“>”“=”“<”之一).三、实验和推断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8分)25.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净化、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请按要求回答:(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二氧化碳,并研究其有关性质,请回答:①欲制备、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②检验CO2收集满的方法是将__________放在__________,如果看到木条熄灭,则证明CO2已收集满.③将少量的CO2气体通入盛有大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石灰水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会__________(填序号).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④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装置甲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此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可用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2)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加热来制取氨气(NH3),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①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②将氨气通入水中,用pH试纸粗略测定氨水溶液的酸碱性强弱,请简述测定方法:__________.26.A、B、C、X、Y、Z是六种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 是一种含有钠元素的盐,B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常用来灭火.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产物略去).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2)X溶液和Z溶液中,共同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四、综合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27.速效感冒冲剂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对乙酰氨基酚”,其化学式为C8H x NO2,它的化学式量为151,请回答:(1)对乙酰氨基酚是由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2)对乙酰氨基酚分子中氢、氮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3)15.1g对乙酰氨基酚中含有__________ g碳元素.2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取6.5g锌粒放入烧杯中,向试管内加入50g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如图所示),然后将稀硫酸全部倒入烧杯中(试管放回),恰好完全反应.试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充分反应后指针会__________(填“偏左”“偏右”“不发生偏转”之一).(2)如果将锌粒换成等质量的锌粉,反应的速率会__________(填“加快”“减慢”“不变”之一),理由是__________.(3)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苹果榨汁 B.铜器锈蚀 C.煤气爆炸 D.食物变质【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解答】解:A、苹果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铜器锈蚀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碱式碳酸铜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煤气爆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食物变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3月29日是2014年度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日,主题为“蓝天自造”,旨在呼吁每一位公民从自身开始,采取实际行动,应对当前中国最急迫、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雾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尽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B.将落叶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C.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D.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减少空气污染、能减少固体颗粒排放的措施的分析判断.【解答】解:A、尽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可减少白色污染,减少环境污染,故符合主题;B、将落叶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会污染空气,故不符合主题;C、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空气污染,故符合主题;D、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主题.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看是否减少了对空气中可吸收颗粒物的释放,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是中考的热点问题.3.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 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B.直接把鼻孔凑到试剂瓶口闻浓盐酸气味C.用手拿着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D.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考虑;B、根据闻气体的方法考虑;C、给试管内物质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D、根据可燃性气体的注意事项考虑.【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不能用酒精灯引燃,要用火柴点燃,故A错;B、要用手扇着闻,故B错;C、用试管夹夹着试管加热,不能用手拿,故C错;D、点燃氢气和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容易发生爆炸,故要先验纯再点燃.故D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要熟记常见操作的注意事项,否则会由于错误操作引起危险.4.化学与环境、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B.改良酸性土壤可向土壤中撒适量的熟石灰C.可用食醋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D.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点火查找泄漏处【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化学与能源;空气与水;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A、根据工业废水会污染水体分析;B、根据熟石灰的性质和用途分析;C、根据醋酸能与碳酸钙等反应分析;D、根据燃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分析.【解答】解: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能防止水体的污染,故A说法正确;B、熟石灰显碱性,价格低廉,改良酸性土壤可向土壤中撒适量的熟石灰,故B说法正确;C、醋酸能与碳酸钙等反应,可用食醋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故C说法正确;D、燃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与化学与环境、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旨在告诉我们学以致用.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将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类生活用水B.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D.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通常会伴随能量的变化【考点】水的净化;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已有的水的净化、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将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类生活用水,正确;B、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错误;C、鉴别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正确;D、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通常会伴随能量的变化,正确;故选B.【点评】掌握水的净化、电解水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进行分析判断.C、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D、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混合物,不是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的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溶液浓稀与是否饱和的关系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从分子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A 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 给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C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D 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A.A B.B C.C 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好酒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选项解释正确.B、给轮胎充气,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C、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D、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是因为它们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图1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氯原子的质子数是 17B.在图2中,当 X=8时,该微粒是阳离子C.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D.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电子【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来分析;B.根据离子的判断方法来分析;C.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来分析;D.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A.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氯的原子序数为17,故正确;B.当 X=8时,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该粒子是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故错误;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氯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排布情况为:2、8、7结构,共有3个电子层,故正确;D.由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物质柠檬苹果牛奶玉米粥pH 2.1~2.8 2.6~3.7 6.3~6.6 6.8~8.0A.柠檬 B.苹果 C.牛奶 D.玉米粥【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胃酸过多的人宜食用显碱性的物质,以中和过多的胃酸,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pH等于7的溶液呈中性,pH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解答】解:A、柠檬的pH为2.1~2.8,显酸性,胃酸过多的病人不宜食用,故A错误;B、苹果的pH为2.6~3.7,显酸性,胃酸过多的病人不宜食用,故B错误;C、牛奶的pH为6.3~6.6,显酸性,胃酸过多的病人不宜食用,故C错误;D、玉米粥的pH为6.8~8.0,接近中性,可显弱碱性,胃酸过多的病人可以食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0.实验室有4个药品橱,已经存放以下药品:药品橱甲乙丙丁药品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红磷,木炭铜,锌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硝酸,应该将这些硝酸放在( )A.甲B.乙C.丙D.丁【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据此分析.【解答】解:硝酸是电离时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所以硝酸应该放在存放酸的药品柜中.A、盐酸和硫酸都属于酸,则能将硝酸放在甲柜中,故A正确;B、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属于碱,则不能将硝酸放在乙柜中,故B错误;C、红磷和木炭都属于单质,则不能将硝酸放在丙柜中,故C错误;D、铜、锌都属于单质,则不能将硝酸放在丁柜中,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阴阳离子组成,然后再根据酸碱盐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1.用如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不准确的是( )A.红磷熄灭,待完全冷却后打开弹簧夹B.燃烧匙内加足量的红磷C.将红磷改为木炭进行实验D.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实验原理是在密闭容器内消耗氧气,测量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确定氧气的含量.因此在选择消耗氧气的药品时,应考虑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生成物不能为气体,还应注意装置不漏气,药品的量要足,读数时温度要冷却到原来的温度等.【解答】解:A、红磷熄灭后要等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开始读数,测量更准确,故A不符合题意;。

2016年济南市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6年济南市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 12 Ca 40 Na 23 Cl 35.5I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分/题,共46分)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 电解水 B.钢铁生锈 C.玻璃破碎 D.木材燃烧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不能再分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实际原子质量的简称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3、下列图示为一些同学在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对胶头滴管的使用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4、观察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它们都带有电荷B.它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C.它们都具有稳定结构D.它们表示同种元素5、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并学会遇火灾时如何逃生。

例如: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正确的有()①沿楼梯迅速下楼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③匍匐前进,找安全出口④封闭房门⑤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⑥跳楼A. ①②③④B. ③④⑤⑥C. ①②④⑤D. ②③④⑤6、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爱护水资源。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 B.自来水厂常用ClO 2消毒,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 D.5mL 水和5mL 酒精混合,溶液体积小于10mL ,说明分子间有空隙7、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 C.镁带在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光,生成氧化镁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8、下列化学用语中,“2”的含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的“2”表示铜的化合价是+2价 B.前面的“2”表示氧分子的个数是2C.中的“2”表示1个乙醇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个数是2D.中前面的“2”表示氧离子的个数是29、A 元素最外层有6个电子,B 元素最外层有3个电子,它们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B.C.D.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纯净物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B.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C.一种单质只能由一种元素组成 D.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11、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鲁教版五四制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鲁教版五四制

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苹果榨汁 B.铜器锈蚀 C.煤气爆炸 D.食物变质2.3月29日是2014年度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日,主题为“蓝天自造”,旨在呼吁每一位公民从自身开始,采取实际行动,应对当前中国最急迫、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雾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尽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B.将落叶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C.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D.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3.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 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B.直接把鼻孔凑到试剂瓶口闻浓盐酸气味C.用手拿着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D.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4.化学与环境、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B.改良酸性土壤可向土壤中撒适量的熟石灰C.可用食醋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D.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点火查找泄漏处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将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类生活用水B.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D.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通常会伴随能量的变化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7.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从分子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A 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 给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C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D 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A.A B.B C.C D.D8.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图1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氯原子的质子数是 17B.在图2中,当 X=8时,该微粒是阳离子C.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D.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电子9.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物质柠檬苹果牛奶玉米粥pH 2.1~2.8 2.6~3.7 6.3~6.6 6.8~8.0A.柠檬 B.苹果 C.牛奶 D.玉米粥10.实验室有4个药品橱,已经存放以下药品:药品橱甲乙丙丁药品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红磷,木炭铜,锌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硝酸,应该将这些硝酸放在( )A.甲B.乙C.丙D.丁11.用如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不准确的是( )A.红磷熄灭,待完全冷却后打开弹簧夹B.燃烧匙内加足量的红磷C.将红磷改为木炭进行实验D.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2.将100g10%的稀盐酸与1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反应属于中和反应B.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原理C.此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2种D.此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1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产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D.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14.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2NaOH=X+NaClO+H2O,则X 的化学式及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 A.NaCl,+1 B.H2,+3 C.HCl,+1 D.NaCl,﹣115.Mg(OH)2分解需吸收热量,生成耐高温的MgO和水蒸气.利用这一性质,可将Mg(OH)添加到易燃性材料中做阻燃剂.关于Mg(OH)2能起阻燃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2A.Mg(OH)2分解要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Mg(OH)2分解能够降温,使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C.Mg(OH)2分解生成的MgO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了空气D.Mg(OH)2分解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浓度16.在 Na2CO3溶液中逐渐加入盐酸,反应中溶液pH随加入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为( ) A.B. C.D.17.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丙可能是单质B.在该反应中丁一定为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18.分离、除杂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面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是( )选项实验内容实验设计A 从H2O2溶液制O2的残余物中分离出MnO2将残余物过滤、烘干B 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MgCl2加入过量Ca(OH)2溶液,过滤C 除去铁粉中含有的少量铜粉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D 验证某溶液为稀盐酸先测溶液的pH<7,再加入锌粒A.A B.B C.C D.D19.某电镀厂的电镀液中含有金盐,为了回收其中的金元素,技术人员制作了如图的“吸金球”,“吸金球”是装入一些“吸金”物质的纱袋,把“吸金球”浸入电镀液,能“吸”出盐溶液中的金,据上所述,“吸金球”中的“吸金”物质可能是( )A.铁屑(Fe)B.磁石(Fe3O4)C.活性炭(C)D.胆矾(CuSO4•5H2O)20.在点燃条件下,M和N反应生成X和Y.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M N X Y微观示意图A.生成物均为氧化物B.在该反应中,生成X和Y的质量比为9:22C.M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D.在该反应中,M和N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道小题,共30分)21.(1)化学上常用化学式来表示物质,以下是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A.CH4 B.NaCl C.N2 D.NaHCO3请按要求填空(每空只选填一个上述物质的序号):①用于调味品的盐__________;②用作发酵粉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③用于食品保护气__________;④常用作燃料__________.(2)用数字和符号表示:①1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_;②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③3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④4个镁原子__________.22.某化学兴趣小组做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①、②、③依次为下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三步操作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2)若得到NaCl的产量比实际值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混合液流入滤液中 B.蒸发时受热不均匀,有晶体溅出C.溶解15g含有泥沙的NaCl样品时,加入的水量不足(3)用上述实验所得纯净的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__________ g.(4)将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稀释为10%的NaCl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g.23.人类的生产生活的离不开金属材料.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而铝的使用是近百年的事,与金属使用的先后顺序有关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 B.金属的活动性 C.金属的导电性(1)西汉时期,人们主要采用“湿法冶金”,如将铁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可以制得铜,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之一).(2)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能利用还原剂从金属的氧化物中将其还原出来.例如,某铁厂以焦炭、赤铁矿石(主要含 Fe2O3)、空气等为原料炼铁,反应过程如图1:上述工艺流程中,涉及到C、CO2、CO三种物质,其中碳元素化合价最高为__________价,步骤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3)实验室常用图2装置模拟炼铁反应.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套实验装置不足是__________;具体改进意见是__________.(4)在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漆,可防止生锈,其原理是__________;生锈的铁制品可用适量的稀盐酸清洗,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5)近代,铝及其合金一直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工业上常采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来冶炼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4.海洋为人类提供了宝贵自然资源.(1)海水淡化可缓解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状况,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用滤纸过滤的方法使海水淡化B.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发再冷凝收集淡水(2)如图为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NaCl__________ KNO3(填“>”“=”“<”之一).②t2℃时,将30g KNO3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KNO3__________溶液(填“不饱和”“饱和”“不能确定”之一).③将饱和KNO3溶液变为不饱和KNO3溶液,可行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④分别将t2℃时,等质量的 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是NaCl__________ KNO3(填“>”“=”“<”之一).三、实验和推断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8分)25.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净化、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请按要求回答:(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二氧化碳,并研究其有关性质,请回答:①欲制备、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②检验CO2收集满的方法是将__________放在__________,如果看到木条熄灭,则证明CO2已收集满.③将少量的CO2气体通入盛有大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石灰水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会__________(填序号).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④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装置甲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此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可用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2)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加热来制取氨气(NH3),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①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②将氨气通入水中,用pH试纸粗略测定氨水溶液的酸碱性强弱,请简述测定方法:__________.26.A、B、C、X、Y、Z是六种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 是一种含有钠元素的盐,B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常用来灭火.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产物略去).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2)X溶液和Z溶液中,共同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四、综合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27.速效感冒冲剂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对乙酰氨基酚”,其化学式为C8H x NO2,它的化学式量为151,请回答:(1)对乙酰氨基酚是由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2)对乙酰氨基酚分子中氢、氮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3)15.1g对乙酰氨基酚中含有__________ g碳元素.2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取6.5g锌粒放入烧杯中,向试管内加入50g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如图所示),然后将稀硫酸全部倒入烧杯中(试管放回),恰好完全反应.试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充分反应后指针会__________(填“偏左”“偏右”“不发生偏转”之一).(2)如果将锌粒换成等质量的锌粉,反应的速率会__________(填“加快”“减慢”“不变”之一),理由是__________.(3)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苹果榨汁 B.铜器锈蚀 C.煤气爆炸 D.食物变质【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解答】解:A、苹果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铜器锈蚀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碱式碳酸铜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煤气爆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食物变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3月29日是2014年度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日,主题为“蓝天自造”,旨在呼吁每一位公民从自身开始,采取实际行动,应对当前中国最急迫、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雾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尽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B.将落叶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C.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D.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减少空气污染、能减少固体颗粒排放的措施的分析判断.【解答】解:A、尽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可减少白色污染,减少环境污染,故符合主题;B、将落叶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会污染空气,故不符合主题;C、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空气污染,故符合主题;D、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主题.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看是否减少了对空气中可吸收颗粒物的释放,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是中考的热点问题.3.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 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B.直接把鼻孔凑到试剂瓶口闻浓盐酸气味C.用手拿着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D.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考虑;B、根据闻气体的方法考虑;C、给试管内物质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D、根据可燃性气体的注意事项考虑.【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不能用酒精灯引燃,要用火柴点燃,故A错;B、要用手扇着闻,故B错;C、用试管夹夹着试管加热,不能用手拿,故C错;D、点燃氢气和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容易发生爆炸,故要先验纯再点燃.故D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要熟记常见操作的注意事项,否则会由于错误操作引起危险.4.化学与环境、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B.改良酸性土壤可向土壤中撒适量的熟石灰C.可用食醋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D.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点火查找泄漏处【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化学与能源;空气与水;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A、根据工业废水会污染水体分析;B、根据熟石灰的性质和用途分析;C、根据醋酸能与碳酸钙等反应分析;D、根据燃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分析.【解答】解: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能防止水体的污染,故A说法正确;B、熟石灰显碱性,价格低廉,改良酸性土壤可向土壤中撒适量的熟石灰,故B说法正确;C、醋酸能与碳酸钙等反应,可用食醋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故C说法正确;D、燃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与化学与环境、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旨在告诉我们学以致用.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将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类生活用水B.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D.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通常会伴随能量的变化【考点】水的净化;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已有的水的净化、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将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类生活用水,正确;B、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错误;C、鉴别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正确;D、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通常会伴随能量的变化,正确;故选B.【点评】掌握水的净化、电解水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进行分析判断.C、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D、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混合物,不是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的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溶液浓稀与是否饱和的关系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从分子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A 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 给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C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D 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A.A B.B C.C 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好酒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选项解释正确.B、给轮胎充气,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C、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D、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是因为它们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图1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氯原子的质子数是 17B.在图2中,当 X=8时,该微粒是阳离子C.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D.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电子【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来分析;B.根据离子的判断方法来分析;C.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来分析;D.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A.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氯的原子序数为17,故正确;B.当 X=8时,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该粒子是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故错误;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氯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排布情况为:2、8、7结构,共有3个电子层,故正确;D.由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物质柠檬苹果牛奶玉米粥pH 2.1~2.8 2.6~3.7 6.3~6.6 6.8~8.0A.柠檬 B.苹果 C.牛奶 D.玉米粥【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胃酸过多的人宜食用显碱性的物质,以中和过多的胃酸,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pH等于7的溶液呈中性,pH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解答】解:A、柠檬的pH为2.1~2.8,显酸性,胃酸过多的病人不宜食用,故A错误;B、苹果的pH为2.6~3.7,显酸性,胃酸过多的病人不宜食用,故B错误;C、牛奶的pH为6.3~6.6,显酸性,胃酸过多的病人不宜食用,故C错误;D、玉米粥的pH为6.8~8.0,接近中性,可显弱碱性,胃酸过多的病人可以食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0.实验室有4个药品橱,已经存放以下药品:药品橱甲乙丙丁药品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红磷,木炭铜,锌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硝酸,应该将这些硝酸放在( )A.甲B.乙C.丙D.丁【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据此分析.【解答】解:硝酸是电离时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所以硝酸应该放在存放酸的药品柜中.A、盐酸和硫酸都属于酸,则能将硝酸放在甲柜中,故A正确;B、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属于碱,则不能将硝酸放在乙柜中,故B错误;C、红磷和木炭都属于单质,则不能将硝酸放在丙柜中,故C错误;D、铜、锌都属于单质,则不能将硝酸放在丁柜中,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阴阳离子组成,然后再根据酸碱盐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1.用如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不准确的是( )A.红磷熄灭,待完全冷却后打开弹簧夹B.燃烧匙内加足量的红磷C.将红磷改为木炭进行实验D.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实验原理是在密闭容器内消耗氧气,测量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确定氧气的含量.因此在选择消耗氧气的药品时,应考虑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生成物不能为气体,还应注意装置不漏气,药品的量要足,读数时温度要冷却到原来的温度等.【解答】解:A、红磷熄灭后要等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开始读数,测量更准确,故A不符合题意;。

100教育:化学 济南市2016年高三期末试卷

100教育:化学 济南市2016年高三期末试卷

化学某某市2016年高三期末试卷化学考试时间:____分钟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可向海水中加入明矾使海水淡化从而解决淡水供应危机B. 福尔马林可用于浸制标本,是因为其能使蛋白质变性C. 医用酒精通常是指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D. 向烟花中添加含钠、钙、铜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可在燃放时产生绚丽缤纷的效果2.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5 molN2和1.5 mol H2,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物质含有的N—H键数为3N AB. 标准状况下,2.24 L SO3含有的原子数为0.4 N AC. 71 g氯气与足量铁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D.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当阴极产生22.4 L H2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3.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 在澄清透明的溶液中:H+、Na+、SO42-、Cu2+B. 在K w/c(OH-)=1 mol·L-1的溶液中:Na+、NH4+、I-、CO32-C. 在0.1 mol·L-1NaHSO4溶液中:K+、Fe3+、C1-、NO3-D. 在能使甲基橙显黄色的溶液中:Ca2+、Ba2+、Br-、C1-4.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向FeI2溶液中滴入过量溴水:2Fe2++2I-+2Br2=2Fe3++I2+4Br-B. 将Na2O2放入H2O中:2Na2O2+2H2O==4Na++4OH-+H2↑C. 向N aHSO4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溶液:H++SO42-+Ba2++OH-==BaSO4↓+H2OD. 将稀盐酸与84消毒液混合:C1-+C1O-+2H+=C12↑+H2O5.近年,科学家发现了116号元素Lv。

下列关于293Lv和294Lv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两者电子数相差1B. 两者质量数相差1C. 两者中子数相差1D. 两者互为同位素6.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分属于连续的四个主族,电子层数之和为10,四种原子中X原子的半径最大。

山东省济南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济南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题(理科)一、选择题1.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B.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C. 《本草纲目》记载的“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的实验方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D. “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了丹砂”,该过程发生了分解、化合、氧化还原反应【答案】A【解析】A.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为萃取过程,为物理变化,故A错误;B.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C.“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设计蒸馏的办法,蒸馏的办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故C正确;D.根据题意,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gS Hg+S,此反应为化合反应;汞和硫在一起又生成硫化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g+S═HgS,此反应为分解反应;两过程中均存在化合价变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答案为A。

2. 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化合反应生成的物质是( )A. FeCl3B. H2SO4C. NaHCO3D. Fe2S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A不符合题意;B、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B不符合题意;C、碳酸钠溶液吸收CO2转化为碳酸氢钠,C不符合题意;D、Fe2S3不存在,铁和S反应生成FeS,D符合题意,答案选D。

考点:考查物质制备反应原理判断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由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类型和由溴乙烷生成乙烯的反应类型相同B. 醇、油脂和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C. 丙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丙烷D. 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答案】C【解析】A.乙酸和乙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反应类型不同,故A错误;B.醇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B错误;C.丙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丙烷,故C正确;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取代甲基的H原子,如生成2,4二氯甲苯,应在催化条件下,故D错误;故选C。

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2017·安陆模拟) 粗盐提纯实验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下列图示错误操作与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 . 试剂污染B . 质量误差C . 读数偏小D . 手指烫坏2. (2分)(2016·昆明) 二氧化铂(PtO2)是一种催化剂.二氧化铂中铂元素的化合价是()A . +2B . +3C . +4D . +53. (2分) (2018九上·苏州期末) 经常食用海带、紫菜可以预防甲状腺疾病是因为它们富含的元素是()A . ClB . ZnC . FeD . I4. (2分) (2018九上·富顺期中) 下图所示的标志中,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是()A .B .C .D .5. (2分) (2016九上·宛城期中)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 . 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B .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C .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D .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6. (2分) (2018九上·内江期末)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以选用的最佳方法是()A . 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 .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 . 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D . 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7. (2分)(2018·合肥模拟) “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 . 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B . 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C . 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D . 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8. (2分)(2011·茂名) 2011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 垃圾分类回收B . 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C . 用自行车替代汽车出行D . 农业上推广使用滴灌技术9. (2分) (2016九上·菏泽月考)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是()A . 研发氢能源B . 合成新材料C . 编写电脑程序D . 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10. (2分) (2015九上·武威期中)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 . 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B .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C .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 . 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1. (2分) (2015九上·西安期中) 如图:2008年7月4日,我校边团结校长作为西安段118号火炬手传递了奥运圣火.火炬中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为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即使在白天,二百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B . 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C . 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24:5D . 丁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12. (2分) (2018九上·敦化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 .二、填空题 (共5题;共36分)13. (11分) (2016九上·射阳期中)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按要求填写指定的化学符号或符号的意义化学符号2N________3SO42﹣符号的意义________2个氧分子________(2)如图1是1一18号元素中部分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填序号);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__;(用粒子符号表示)①和④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⑤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1个,则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3)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探究钠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甲同学猜想生成物为NaOH和H2;乙同学猜想生成物为NaOH和O2 ,经过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不合理,请从化合价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4)钙元素对人体健康很重要,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很多,图2是某种品牌的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请回答下列问题:①CaCO3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②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③如果按用量服用,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 g.14. (2分)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现象(1)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下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化学试题(LX2016.1)注意事项:1. 本次考试采用发展卷形式,试卷分第Ⅰ、Ⅱ卷两部分,共8页,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试卷分值为100分+10分,考试总成绩超过100分的以100分计入总成绩,不足100分的以实际分数录入。

2.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3.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 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试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K 39 Ca 40 Fe 56 Cu 64 Zn 65 Cl 35.5第Ⅰ卷(选择题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海水资源利用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是()。

2.为了保护济南优美的环境,在政务面对面栏目中你认为可以向市政府提出的建议是:①加大工地扬尘污染的治理;②严禁小麦秸秆焚烧;③增加绿化面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④支持电动汽车行业发展,以减少雾霾发生;⑤大力发展沿街露天烧烤,形成济南特色。

A.只有①②⑤B.只有①③⑤C.只有①②③④D.全部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点燃氢气前,未检验其纯度可能会发生爆炸的危险B.蒸发结晶时,等到蒸发皿中的溶液蒸干再停止加热C.稀释浓硫酸时,若把水向酸中倾倒,就会出现液滴大量飞溅的危险D.称量氢氧化钠时,须将其放在玻璃器皿中,因其具有腐蚀性且易潮解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A.我能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B.我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致人中毒C.我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我承认“温室效应”主要是我惹的祸5.有些物质名不副实。

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纯碱不是碱B .水银不是银C .干冰不是冰D .食盐不是盐6.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 )。

A .浓盐酸B .浓硫酸C .烧碱D .生石灰7.化学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

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 .在医疗上,小苏打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之一B .青少年喝碳酸饮料代替饮用水,美味方便又健康C .加油站、加气站附近均须严禁烟火,防止爆炸D .高层建筑物起火时,从安全通道撤离而非乘电梯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因此属于缓慢氧化B .天然水中溶解的矿物质不能用滤纸过滤除去C .盛夏大明湖畔,荷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运动D .CO 与CO 2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9.根据右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B .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C .当X = 8时,该微粒是阴离子D .在化学变化中,硫原子易得电子10.某有机物X 可以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X + 5O 2 点燃4CO 2 + 2H 2O , 试推断有机物X 的化学式为( )。

A .C 4H 4B .C 2H 2 C .C 2H 4D .C 2H 6O11.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

A .2H :2个氢原子B .CaO :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C .CO 2: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元素D .F e 2+:每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1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 .溶液中一定含有水C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D .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13.小颖同学向右图所示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 形管内的液体左侧上升右侧下降,该物质可能是( )。

A .生石灰B .氢氧化钠C .硝酸铵D .浓硫酸1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化学中常常利用各成分性质的差异对混合物进行分离B .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C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使之满足人们的需要D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2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一定是盐酸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火焰熄灭,证明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D.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17.现有一瓶无色液体X,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分别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则该无色液体X是()。

A.碳酸钠溶液B.稀硫酸C.氢氧化钾溶液D.氯化钠溶液18.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A.O2(水蒸气):将气体缓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B.NaCl(泥沙):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NaCl溶液(CaCl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D.CaCl2溶液(盐酸):加入过量石灰石粉末,过滤19.下列图象与对应的表述不吻合的是()。

A.将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C.室温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钾固体D.向水中通入直流电,电解一段时间20.现有CO和CO2的混合气体10g,若将该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最终得到10g白色沉淀,则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为()。

(提示:CO难溶于水,也不与石灰水反应。

)A.7∶11 B.14∶11 C.2∶1 D.1∶2第II 卷(非选择题 60分+10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29分)21.(6分)⑴在H 、O 、C 、Cl 、Ca 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①被誉为绿色高能燃料的是 ②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 ③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④可用于建筑材料的盐 ⑵用上述五种元素组成适当的物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①化合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 22.请根据上表内容回答: ⑴写出“主要气体”中两种气体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出“主要离子”中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

⑶若要除去天然水中不溶的悬浮物质,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可除去天然水的颜色和异味。

⑷若要杀灭天然水中的细菌,生活中常采用 的方法。

23.(4分)N(NO 2)3是科学家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的原料。

⑴从物质类别角度看,N(NO 2)3属于 (填“混合物”、“单质”、“化合物”之一)。

⑵一个N(NO 2)3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其相对分子质量是 。

⑶N(NO 2)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填最简整数比)。

24.(4分)当前世界已经迈向了“低碳”时代,选择“低碳”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 生存责任。

济南市公交系统推广使用了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的节能减排的双燃料公交车。

下图为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的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根据上述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⑴在上述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成原子, (填“分子”或“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⑵上述反应的产物C 、D 中,与H 2O 2组成元素相同的是 (填序号)。

⑶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⑷上述反应属于 反应(填“分解”、“化合”、“复分解”、“氧化”之一)。

25.(3分)王佛松院士在《展望21世纪的化学》一书中提出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任何 物质和能量以至于生物,对于人类来说都有两面性。

即任何物质都对人类有益同时也对26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0分)27.(5分)如右图所示,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

实验员老师告诉大家,该液体只能是过氧化氢溶液、蒸馏水和稀硫酸中的一种。

⑴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不可能是蒸馏水,理由是。

⑵为确定该液体成分,同学们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反思交流】⑴大家认为标签受损的原因可能是 。

⑵如果该液体是过氧化氢溶液,则步骤一中发生的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28.(10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性质实验。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的制备、收集、干燥和性质实验的部分装置。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⑴欲制取、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 (填序号)。

⑵若用装置E收集一瓶CO2气体,其验满方法是。

⑶若将少量CO2气体通入装置F里的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⑷若用装置G收集一瓶纯净的CO2气体,再向其中倒入浓氢氧化钠溶液,迅速用事先绑好一个小气球的胶塞塞紧,振荡,可观察到小气球逐渐,其原因是,其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碱”、⑸根据装置F和装置G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可以得知CO2气体能与类(填“酸”、“盐”之一)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思考CO2气体还有哪些性质,试再写出一条CO2的性质:。

⑹实验室制备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时,一定不同的是(填序号)。

A.制取原理的反应类型B.发生装置C.收集方法D.检验方法29.(5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去盐场参观,带回了部分粗盐样品,并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⑴操作②③④中都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操作③中该仪器的作用是。

⑵查阅资料得知:粗盐中除含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假定可溶性杂质只有MgCl2),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小组同学将所得“精盐”又作了如下处理: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①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②在得到的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③若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损耗,最终所得的NaCl固体质量将原精盐中的NaCl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四、物质推理题:(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5分)30.(5分)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右图是常见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

⑴请你在编号①、②处各填入一种物质:⑵根据右图可总结出稀盐酸的五个化学性质,请你写出编号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⑶请写出符合编号⑤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五、综合计算题:(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6分)31.(6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小蕾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相关问题:⑴她将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盐酸,蛋壳上很快 就有许多小气泡产生,将收集到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