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
关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关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
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校院系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鲁东大学文学院党总支,以增强党总支政治核心力为着力点,以建设教学研究型学院为目标,先后以保先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开展了一些列的党建模式创新活动,形成了“核心模式”、“相声模式”、“文化模式”、“和谐模式”和“活动模式”等“五位一体”的党建工作模式,促进了学院各项工作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高校党建;工作模式;创新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院系的办学自主权越来越大,院系管理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针对这一情况,院系党组织如何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这对高校院系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就当前高校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状况来看,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党政关系不够融洽,党组织核心地位不突出;二是党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党性观念不强,理想信念淡薄,先锋作用发挥不够等。
面对这些问题,院系党总支如何根据新时期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加强党建创新工作,这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1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创新的意义与理论视觉1.1 创新的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
近几年我们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坚持以创新为导向,特别是在模式创新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形成了适合我校实际的党建工作新模式。
通过一系列的创新,一是丰富了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理论体系,有力的促进了高校党建工作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对接,使院系党建工作更加贴近学院的中心工作,避免了两层皮现象。
二是拓展了我校基层党建工作新领域和新境界,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越来越明显,核心力与凝聚力不断增强。
三是通过党建工作模式创新活动,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四是通过党建创新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党建工作的研究,不仅取得了高水平的理论成果,也提高了基层党建的科学化水平,为搞好基层党建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四川农业大学)
围绕党建助推科学发展,服务“三农”力促创先争优——四川农业大学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四川农业大学始终以“兴中华之农事”为己任,弘扬“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社会服务是兴校之策、文化传承创新是荣校之魂”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农业为特色和优势的办学导向,学校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结合各项中心工作,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主动探索主动服务“三农”的新机制新模式,把活动开展与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在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水平与质量中创先争优,不断推进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建设,努力为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一、背景与起因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为农业院校赋予了重大责任。
当前,创先争优活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围绕党建推动科学发展,在服务三农中力促创先争优,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人才强农战略的具体行动,也为师生党员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更好地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撑作用提供了难得机遇。
作为农业院校,必须注重党建工作与服务“三农”的紧密结合,争当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智囊团,地方经济发展的科技助推器,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储备库。
学校党委本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着力教育和引导各级党组织、共产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模范行动影响和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推动科学发展、服务“三农”中建功立业。
为此,学校党委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积极谋划校地合作新平台,在推进科技服务机制创新、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与服务团队培育、科技服务平台构筑“三大计划”中创先争优,探索和完善学校党建与服务“三农”齐头并进,相互促进的新模式。
突出特色 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高校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举措突出特色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有益探索——以扬州大学物理学院党建工作为例“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一项重大内容。
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目标,围绕结对帮扶“四待生”工作,积极探索富有高校特色的“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模式。
一、突出特色,探索高校党支部党建工作高校作为汇聚人才的高地和培养人才的基地,承担着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
教师党员作为承担这一特殊重任的群体,具有较强的先锋模范性。
因而,在高校中特别是教师党员所在的基层组织中,“创新基础党建工作”,具有特别的意义。
扬州大学物理与技术学院党委结合学院实际,以教工党支部为支点,联合开展了“践行师德、结对帮扶”活动。
“践行师德、结对帮扶”活动的帮扶对象主要是学院存在着的“学习待提高、生活待帮助、心理待强化、就业待帮扶”等“四待”学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经济压力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部分学生为了解决经济困难,选择做家教或其它兼职赚取学费、生活费,这对于本就学习任务很重的理工科学生来说,学习时间就更为紧张。
还有少数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兴趣不够浓厚,久而久之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
出现经常旷课、在寝室睡懒觉、晚上到网吧上网到深夜等现象,导致学习成绩滑坡、甚至考试不及格问题,影响就业、毕业。
此外,大学生告别高中生活,学习生活目标的改变,身份环境的改变,使他们产生心理落差,一些学生开始出现矛盾、困惑的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又会引发一系列交往、学习上的问题。
因而,“学习待提高,生活待帮助,心理待强化、就业待帮扶”的学生已成为热点、难点、敏感问题,困扰着学生、家长和学校。
“践行师德、结对帮扶”活动自2011年9月开展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改革的攻坚阶段和社会转型阶段,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一方面要继续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另一方面要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科学发展轨道上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了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所有这些,都为高校带来重要的机遇,也提出严峻的挑战。
高校党组织必须认清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广大师生党员的努力奋斗,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来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对高校提出了新要求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创新人才。
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一个国家拥有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状况,决定着这个国家的科技竞争水平,是国家成败的关键。
教育对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及推动知识应用等起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制造”急需向“中国创造”、“中国设计”升级。
这就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我们能够真正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自我学习能力和知识自我更新能力强、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供给与社会的人才需求脱节现象还比较严重。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的报告中指出,巾国大学毕业生中极少有人具备从事服务业的必备技能。
由于实践经验和英语口语水平等的欠缺,只有lO%的大学生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
2008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在发达国家,选择创业的大学生能占毕业生总数的20-30%。
如何担当好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人才培养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高校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实践与启示
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实践与启示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是应对时代变革、夯实执政之基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认真研究落实推进党建工作的新载体,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是新形势、新任务赋予党建工作的新要求。
近几年来,江苏通州市委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带有方向性、示范性、创造性的工作,放到大环境、大背景中思考、谋划,全面启动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工程,在党建工作的内容、方法、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立足基层实际,开展了以“带头闯市场,带领群众闯市场;争效高效益,争当群众致富领路人”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当能人、富百姓”、“党旗在建筑工地飘扬”、“党组织生活最佳实例评选”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也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和媒体的肯定。
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实践中,我们得到几点有益的启示:启示之一:基层党建创新必须始终围绕中心工作。
基层党组织的根本任务,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党建促进经济发展。
紧紧抓住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的结合点,服从服务于经济工作,这样才能锻炼组织、发挥作用、体现价值,才能使基层党组织建设改革创新工作的效果得到逐步显现。
通州市是江苏省政府首批命名的“建筑之乡”,通州铁军名扬海内外。
为了进一步促进建筑企业扩量、提质、增效,保证建筑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市在建筑企业广泛开展了“党旗在建筑工地飘扬”主题活动,市委组织部门定期深入施工生产一线指导党建工作,各建筑企业围绕主题活动,开展了创建“青年突击队”、“青年文明号”和“铸铁军精神,建放心工程”、“重温入党誓词,党旗在我心中”等活动,丰富了主题活动内容。
“党旗在建筑工地飘扬”主题活动进一步夯实了建筑企业党建工作,促进了建筑企业生产经营,建筑业每年给通州带来了12亿元的劳务收入,也为通州赢来了声誉。
去年“通州铁军”荣获“鲁班奖”4项,该市迄今共获“鲁班奖”23次,名列全国县(市)级首位。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途径研究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途径研究摘要:提升组织力是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任务。
如何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实践的重点课题。
本文结合高校工作实际,就“提升组织力”这一实践课题,从增强组织引领力、组织执行力、组织凝聚力、组织服务力等重要环节,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路径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校党建;业务工作;创新引言高等教育是国家培养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新时代将努力实现高水平、现代化、创造型的新目标。
高校教师队伍是落实高等教育各项任务、履行各项职能的主体,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于此,如何提升基层党建的引领力,进而用基层党建引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意义(一)党的建设为高等教育事业提供正确的办学方向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是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
党建工作为业务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夯实高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只有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使高校各方面的业务工作有所完善。
只有抓基层强基础,健全高校党建工作的组织制度和工作机制,才能为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思想、组织和制度保障。
(二)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加强党的领导,充分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在各级党组织“指挥棒”和“主力军”的带领下,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互相促进、共同提升。
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难点与解决途径-精选文档
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难点与解决途径一、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现状及问题1、创新方法体现的服务性不够党建工作创新方法可以多样化,然而一些企业采取的方法仍然是“老三样”,没有起到创新工作为企业服务的作用。
党建工作创新与企业发展没有交融,因而“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带动党建”这一良性循环受到一定的影响。
2、创新内容体现出的前瞻性不够。
一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常常是靠计划布置推进的。
创新在许多时候是需要灵感和工作经验的积累。
一些所谓的党建创新成果好像是依样画葫芦,照搬照抄,没有在内容上体现出应有的前瞻性、指导性,影响了实际效果。
3、创新项目上体现的标准性不够。
真正做到让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在“科学发展上水平、服务信息化创一流”中作出贡献、体现价值,靠声势、人气是其一,创新项目的标准化运作是其二,标准化运作有利于创新项目在不同的基层党组织实施和对标。
4、创新驱动上体现的人文性不够。
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需要多种力量驱动,把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发挥得更加明显和更加充分,目前创新驱动最突出的问题是理论性指导不够,创新中融合的人文内容不够。
另外,对创新人员的培养不够、考核无力,勤懒混搭,零打碎敲,影响了创新队伍的整体打造。
5、创新效果上体现的推广性不够。
情形有三:其一,为创新而创新的成果常常后继乏力,影响推广的力度;其二,创新成果束之高阁,未来得及推广就忙于创新下一“成果”;其三,创新成果的推广面局限大,创新一直是几张“老面孔”(单位和个人)的技术活儿,创新在基层支部不够“均衡”。
二、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1、创新队伍管理,提升素质能力,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战斗力坚持班子选配、素质提升双管齐下,铸就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加强党支部的领导班子建设,是增强党的战斗力、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关键,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抓好,并在探索新思路,创造新办法上下功夫。
严抓基层班子选配,实现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
实施“双推双考”,即员工推荐、个人自荐,组织考试、考核的方法进行支部班子的选配,创造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新机制。
在创先争优中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在创先争优中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摘要:在创先争优中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十分有必要。
本文针对高校基层党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党建工作思路创新、内容创新、载体创新、机制创新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对策与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创先争优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高校作为我国人才、科技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地,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怎样与高校的实际相结合,来保证中心工作的有效进行以及经常性任务的完成,并获得一定的成效,是争先创优活动的一个核心所在。
为此,高校党委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明确了以党支部工作为抓手,用基层党建来促进学校党的建设以及各项事业的发挥这样一个工作思路,从而确保高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取得有效的成果,并不断并发出新的活力。
1 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新时期的高校党建工作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
一是当党自始至终都对高等教育事业以及高校的党建十分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对高校党建进行加强,为高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是在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之后,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新一轮的快速推进,拓展了高校党建的新空间。
三是加入WTO后,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新成就为高校党建工作向制度化和规范化转变提供了参照。
1.1 基层党建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在高校党建中,普遍存在着“一手硬和一手软”的现象,盲目的认为只有学科专业建设才是高校的各项工作的中心,而把高校基层党建的建设给忽视了。
很多高校的基层党组织的切入点不够明确,党建工作大部分都是为了应付,处于被动状态,很少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思想政治工作也不过问,通常都是只在检查时才进行稍微的抓一下,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导致了基层党组织资源的严重缺乏。
1.2 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不明显在日常生活中,党员起着表率的作用,在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方面是发挥着纽带作用的。
但是,由于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当今大学生党员和党员的先进性时代的要求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的思想免不了会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想的影响,以致在现实生活中党员的先进性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有些党员干部甚至不为人民群众服务,只做有利的事,没利之事就免谈。
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与探索
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与探索引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基础和宝贵资源,基层党建工作对于党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和党员队伍结构的调整,基层党建工作在创新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提升。
本文将着重探讨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和探索,以期推动党建工作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
主体一、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组织建设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党员队伍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基层党组织需要加强对党员的培养、引导和管理,以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一方面,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党员微信群、党员学习平台等,方便党组织与党员的交流与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党员的实践教育,通过组织党员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和归属感。
二、强化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党员教育是提高党员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基层党建工作可以通过开展党员培训班、定期组织党员学习讨论等方式,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交流。
同时,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在线学习平台、教育App等,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满足党员的学习需求。
此外,要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组织党员开展调研、研讨活动,深入了解和掌握基层实际情况,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案。
三、推进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提供有效的治理方案基层党建工作应与社会治理相结合,共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可以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开展社区党建示范工作,建立起党支部与社区居民之间的真诚互动机制。
此外,可以加强党员在社会组织和非公企业等领域的工作,通过党组织的引领和支持,使党员在各个领域都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同时,党组织还应积极支持基层党员干部参与乡村振兴、城市社区建设等工作,为有效解决基层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和解决方案。
结语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与探索是推动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党员教育、推进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等方式,基层党建工作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实现党的事业持续发展的目标。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160党的建设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路径研究付海波 李 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政办公室 辽宁阜新 123000)摘 要:我国高等院校内部基层党支部负责着召集、协调、引导员工开展思想教育活动等多项任务。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的形态在持续地发生着变化,高校内部基层党支部组建工作遇到了新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诠释了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现实价值及重要意义,且结合现实高校内部基层党建工作的具体状况,由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具体形式以及依托当前网络媒体开展党建工作创新层面,阐释了调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活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与科研工作密切结合,以及怎样去展现党组织的工作关怀、实现优质服务,汇集学科发展动力,摸索出新时期高校内部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变革的有效路径,以飱读者。
关键词:高等教育;基层支部;党建工作;创新策略;路径选择基金项目: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重点课题(2020GXDJ-ZD041)。
我们党在其第十九次全会上特别强调提出,务必将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置于特殊重要的位置上,青年强则国家强,实现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是我们党的头等大事。
我国高等学校肩负着组织、宣讲及渗透马列主义哲学思想的教育职责,以及为我国各项建设事业塑造优秀人才的历史使命及崇高任务。
改革并强化高校内部党建工作是履行好这一崇高使命的根本所在、是核心、是焦点。
作为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中最基本的细胞构成,高校内部基层党支部是能够保障完成好上述这一崇高职责的基本条件和组成基石。
高等院校基层党支部是开展各项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
改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强化高校基层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事关高等教育学科发展、人才培育、科研攻关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实现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创新的价值变革高校内部基层党建工作活动模式,强化高校基层党支部战斗力。
高校内部基层党支部是组织落实上级各项教育方针及政策、具体实施校内党建工作的前沿阵地,并且当属于现实高校内部党建活动中的主要力量。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2)
通 过 具 体 活 动 ,提 高 党 内 民 主 建 设 。^部 分 基 层 党 组 织 存 在 这 样
部 门 ,长 期 的 培 养 和 关 注 ,从 组 织 的 角 度 对 基 层 党 委 ,特别是党支部书 的现象:一些本应该让所有党员知道、和监督的事情,却总是不让党员知
记进行重点培养和照顾。
的 精 神 。对 于 党 支 部 的 党 员 ,要 定 期 进 行 思 想 汇 报 ,组 织 党 员 活 动 ,在工
党的基 层 组 织 ,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支撑,承担着推动党的路线方 作实践中激发党员教员对党这忠诚,和热爱。
针 政 策 落 地 生 根 的 重 要 责 任 。高 校 党 基 层 党 组 织 ,作 为 党 的 基 层 组 织 的
工作要开展,是高校提高本身政治层次,保持活力的重要课题。为了紧 之 间 ,建立起高效透明的沟通机制。明确信息交流的原则:保证党委工
密的团结在党的领导下,认真的贯彻党的领导,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需 作的坚定性,信息沟通及时准确,发挥党内民主集中。
要 进 一 步 提 高 自 身 的 工 作 能 力 ,并 切 实 搞 好 基 层 工 作 中 遇 到 的 实 际 问
4 保障党支部活动质量
题 ,并跟上时代的发展。[1]
1)
中 国 共 产 党 的 发 展 之 路 ,就 是 中 国 共 产 党 的 基 层 建 设 ,凭 着 一 腔
2 加强支部书记的带头作用
热血的奉献和两袖清风的节操就已经足够了。可 是 ,在 新的时期,新的
1)
如果要调动全体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支部书记社 会 环 境 下 ,保 障 党 支 部 活 动 ,特 别 是 保 障 党 支 部 活 动 经 费 ,得不到同
新时代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新时代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研究与实践摘要: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在高等学校的重要组织基础,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是高等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
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进行合理的创新,是党在新时代环境下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发展建设、提升高校学生素养的必然要求。
本文简要分析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创新的重要意义和相关原则,并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工作意见。
关键词:高校;创新;党建工作;双覆盖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创新的意义与原则1.高校基层党组织创新建设是促进高校科学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党的政策方针的指导下,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整体性水平在稳步的提升,党组织有效发挥了其作用和意义,党员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升,为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的建设发展给予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对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工作进行更深入的改进,是高等学校党委员会组织加强执政能力的重要主题,是促进高等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2.高校基层党组织创新建设是强化党对高等学校领导的必然要求党在高等学校的基层组织处于学校工作的最前线,是学校建设和所有工作的重要基础。
高等学校院级单位的党组织在学校党组织结构中起着衔接上下的作用,是教育教职工和学生的政治核心。
高等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发展与建设,促进基层党组织发展与建设工作的科学创新,推进高等院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与建设。
3.高校基层党组织创新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高等院校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部分,是传播与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
高等院校基层党组织是植根于校园建设的最前线,是高校思想建设与传播的组织者,是建设和谐高校的重要基础。
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要提高对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引领高等院校先进文化的前进道路,培养高校全体教师和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使高等学校继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先进文化,为国家的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思考
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思考摘要: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任务,新的任务则需要新的方法。
因此,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党组织应积极适应当前的工作环境,不断探索、创新符合时代特征的新方法,从而突破发展困境,为提升党的战斗力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基层党建创新困境突围策略引言在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成为各级基层党组织面临的一项课题。
本文从创新党建工作组织方法及工作程序入手,提出了党建树状工作法的概念,分析了党建树状工作法实施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背景,探讨了党建树状工作法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党员群众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党建新格局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1新时代基层党建创新的必要性党的先进性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选择,不同时代对党的执政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而党只有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地位,完成历史发展、时代发展赋予的使命。
基层党建是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而党建工作的创新也应该从基层抓起,在基层实践中获得创新发展的动力。
2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国内局势的新变化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30多年间,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的奇迹。
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时期,如何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在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同时,维持社会和谐安定、推进环境质量的同步提高、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都要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发挥好基层党建促进社会发展功能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二是随着我国各项改革事业的推进,如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加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力度,使我国政治体制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到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是越来越多民众的期盼。
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难点与解决措施分析
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难点与解决措施分析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行动和战斗的基础,是执政的组织基础。
近年来,党的报告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体设计,并要求基层党组织成为团结带领群众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
在这样的时代的要求下,党委着眼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有效增强基层党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提升党的活力和组织凝聚力,促进党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首先分析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性,分析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现状和难点,并针对现状提出了主要的解决措施。
标签: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难点;解决措施引言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和不断推进的一项重大任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
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任务、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工作方式要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需要。
一、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性改革开放后,科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使基层党组织所面临的情况有了巨大的变化。
基层党组织在平时的工作中遇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事情,这个时候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显得格外重要。
(一)社会稳定的有生力量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将会长期保持党执政的局面,其中共产党在发挥这重要的作用,基层党建工作有利于稳定社会,保持社会原有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稳定社会秩序。
但是传统的基层党建工作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基层党建设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更好地服务于民众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基层工作的方向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服务人们的重要途径。
但是就目前发展来看基层党建工作已经背离了最初的宗旨,这也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所以基层党建工作更新理念,创新工作方式和服务手段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方式,并且有利于团结人民群众,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
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创新
浅谈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摘要]本文分析了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党组织地位的“边缘化”以及党建工作的难点。
针对如何搞好党建工作创新,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见解,最终目标是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为高校健康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关键词]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发展观一、引言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
高校党组织作为校园建设的决策者与领路人,如何创新党建工作,以适应高校建设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高校党建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一)国际、国内形势严峻21世纪,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新事物、新知识、新发展层出不穷,新模式、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涌现。
在这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们党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面临重大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越来越尖锐。
高校是产生和传播新思想、新观念的重要阵地,是社会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和辐射源,又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因此,国际敌对势力也把高校作为他们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的重要目标。
(二)党组织地位“边缘化”根据中国高教法规定,中国高等院校,除民办高校外,均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
但由于社会转型时期,有相当多的高校领导干部对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一种要求高校党组织隐形化、党的领导边缘化、党组织活动方式娱乐化的思潮可能滋生、流行;更有一些意志不坚定者或者政治上不清醒者,会以遵循“国际惯例”为由,要求学校党组织“退居幕后”或客观上限制其活动范围。
目前,高校更加重视学科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外交流与开放也更加频繁。
高校党务领导干部是否参与对外交流活动,以什么身份参与,对此多有争议,有人说,党务干部只要集中精力抓好党组织自身建设就行了,不必参与对外交往活动。
这种想法不仅毁掉了党务领导干部的工作信心与自尊,更对在对外开放中如何更好地坚持党在高校的领导问题提出了质疑。
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策略和建议
( 一 ) 创新领 导班子建设 在党 的建设 工作创新 中 ,基础 是思想建 设工作创 新 。加强 思想 高校各级领导班子要按照中央提出的社会 主义政治 家与教育家 的 建设创新是高校 党的建设的首要任 务 , 这其 中最 主要 的就是要用党 的 理论知识教育 师生,武装师生 ,使之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 的全程 。使 要求 ,狠抓 班子成 员 自身 的思想政治 建设和业 务建设 。如可 以通 过 党保 持与 时俱进 的精神状 态 ,进一 步焕发 党的生机 、战斗力 与创造 开展创建学 习创新 型领导班子建设 活动以及组织各种专题 学习活动 , 如/ 三个代 表 0 重 要思想 、树立和 落实科 学发展 观 、法律 知识 、高 力 。 等教育教 学 、市场 经济等知 识学习 ,不断提高班 子成员 把握高 等教 二 、高校 党建工作创 新核心是 党建的制度创 新 育规 律 ,把握 大局 、大势 、大事 的能力 ,使 学校 领导 干 部真 正成 在党 的建设 工作创新 中 ,核 心是党建 的制度创 新 。因为 制度问 为新形 势下高 等教育激烈 竞争挑 战的回应 者 , , 成为在 应对高 教改 革 题更带有根本性 、全局性 、稳定性 和长期性 。要紧紧 围绕党的制度创 面临 的风险考验 中广大师生 的主心 骨 ,成为学 校在培 养高素质应 用 新 ,全面推进党 的建设 的理论 和实 践创新 , 使党 的建设不断走 向制度 化 、规范化 、科学化 ,真正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机制 。同时 ,建立一 型人 才的历 史进程 中坚 强的领导 核心 。
三 、高校 党建工作创新 手段是工作 方法创新
高校 由于党 员的素质 和能力有 其 自身 的特殊性 ,在党建工 作方 法创 新 中 ,应该 狠 抓班 子建 设 创新 ,基层 组 织建 设创 新 ,党员 干 部 队伍建 设创 新 以及 作风 建设创 新 。
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
子入党后 , 必需加 强党性修养 、 提高政 治
觉悟 、 化党 员意识和组织观念 , 挥表 强 发 率 作 用 , 务 同学 , 结 同学 , 除“ 党 服 团 消 入 前 争 气 , 党 后 泄气 ” 现象 , 理论 上 的 入 的 将 先 进 性化 作行 动 上 模 范作 用 的 自觉 性 。 ( ) 二 固本 强 基 , 步 推 进“ 个 三 ” 逐 五 以充 分 发挥 先进 典 型 的 示 范 、 辐 射
作 相 促 进 的 多 层 次 、多 体 系 思想 教 育 格 局; 广人 青 年 学 生 学 习 党 的 基 本 理 论 知 识
的 关 系 。加 强 世 界观 、 生 观 、 人 价值 观 教
党员 的战斗力,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 范作
用。
育, 加强引导, 使学生端正入党动机 。 让其
识 学 生 的根 本 利益 的 内涵 , 使广 大 学 生 党 员 自觉 地 把 自身 的 努 力 与 学 生 党 支 部 的 发展 壮 大 结 合起 来 , 个人 的作 用 融 入 到 把 团 队 的奋 斗和 学生 党 支 部 的 发 展之 中 。 2深 化 “ 个 活 动 ” 发 挥 “ 个 作 . 三 , 三 用 ”党 支 部 内部 成 员 的“ 比 ” : 五 活动 、 支 党 部 的 堡 垒 活动 、共 产 党 员 的旗 帜活 动 ; 党
用; 制度建 设不 断完善 , 生党 建工作在 学 规 范化 、 制度化的轨道上迈 出了坚实的步 伐 。但 社 会 存不 断地 发 展 , 代在 断地 时
高校党建工作路径创新研究
高校党建工作路径创新研究近年来,高校党建工作在大力推进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高校党建工作的实际需求,各大高校纷纷探索创新党建工作路径,以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本文将对高校党建工作路径创新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具体措施和建议。
首先,高校党建工作应紧密结合高校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探索适合自身的创新路径。
一方面,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党组织应发挥引领作用,带领广大师生积极探索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高校内部存在多元化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党组织可结合学校的特色和优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科研创新和学术进步。
同时,高校党建工作还应注重提升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教育引导能力,积极组织各类主题讲座、培训班和研讨会等活动,为广大党员和师生输送新鲜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其次,高校党建工作应加强与科研机构、产业界和政府等外部资源的合作与融合。
在当前科技快速发展和企业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应与外部资源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一方面,高校党组织可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共同攻克关键技术与科学难题,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另一方面,高校党组织还可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转移、产学研合作和创新创业等项目,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同时,高校党组织应积极参与政府部门的决策与规划,为高校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再次,高校党建工作应注重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组织力和凝聚力。
高校党组织应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和师生党员队伍的培养。
一方面,高校党组织应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其工作的顺利开展。
另一方面,高校党组织还应加强对师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党性修养和工作能力。
高校党组织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组织党员活动和发布党建动态等方式,加强党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进一步凝聚党员群众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 高 校 基 层 党 组 织 的 工 作 方 式 出 现 了 一 些 问
题 : 理 机制 和模 式 落后 , 政 不 分 ; 组 织 与 支 部 管 党 党
学 发 展 观 这 一 指 导 思 想 、 阔 思 路 , 展 内容 , 新 开 拓 创 方法 , 断推进 高校 基层 党建 工作 的发展 。 不 高 校 基 层 党 建 工 作 要 落 实 科 学 发 展 观 , 必 须 就
展 的世界观 和方 法论 的集 中体现 。它是 我们 经 济工
行统筹 兼顾 的根 本方 法 。 1 高校 基 层 党 建 工 作 要 紧 紧 围 绕 发 展 这 一 要 .
高 校基 层党 建 工 作 要 落 实科 学 发 展 观 , 必 须 就
义 , 须 不 断 完善 工作 思 路 必
新 时期 , 校 在人员 建制 、 校 规模 等 等诸 多 方 高 学
பைடு நூலகம்
摘要 : 学发展观是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的重要指 导思想 。高校 基层 党建 工作 必须 紧 紧围绕发展 这一要 义 , 科 积
极树立 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 深刻体现全 面、 协调 、 可持续发展 的基本要求 , 坚决执行 统筹兼顾 的根 本方法。在科 学
发展 观的指导下 ,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必须要 紧紧围绕发展 这一要义 , 不断完善工作思路 ; 立eA. 树 R 为本的核心理念 ,
2 高校 基 层 党 建 工作 要 积 极 树 立 以 人 为 本 的 核 . 心 理 念 , 须 积 极 改 进 工作 方 法 必
、
科 学 发 展 观 对 高 校 基 层 党 建 工 作 的 要 求
科 学 发 展 观 是 高 校 基 层 党 建 工 作 的 重 要 指 导 思 想 , 对 高 校 基 层 党 建 工 作 提 出 了严 格 的要 求 : 科 它 在
树 立 以人为 本 的党 建 工 作 理 念 。一 方 面 , 尊 重 师 要 生 党 员 的 主 体 地 位 , 强 师 生 党 员 的 主体 意 识 , 极 增 积
第3 1卷 第 1 期 21 0 0年 1 月
闽江 学院学 报
J RNAL OF MI JAN U VE S T OU N 『 G NI R I Y I
V0 . 1 N . 13 o 1
J n Ol a .2 0
高校 基 层 党 建 工 作 的创 新
林 蓉
( 闽江 学院党校 , 建 福 州 福 30 0 ) 5 18
组 织 之 间 , 责 交 叉 , 以 理 清 , 导 致 有 些 基 层 党 权 难 这
组 织 产 生 工 作 惰 性 , 现 互 相 推 卸 责 任 的 现 象 ; 内 出 党
决策 制度 不科 学 ; 组 织 与 民主 党 派 组 织 之 间 的关 党
系 不 协 调 等 问题 。
刻体 现全 面 、 调 、 持 续 发展 的基 本 要 求 , 决 执 协 可 坚
坚 定 不 移 地 坚 持 以 科 学 发 展 观 为 引 领 , 高 校 党 建 使 工 作 真 正 做 到 科 学 发 展 观 所 要 求 的 “以 人 为 本 , 全
面 、 调 、 持续 ” 展 , 高等教 育又好 又快 发展 提 协 可 发 为
紧 紧 围 绕 发 展 这 一 要 义 。 学 校 要 以培 养 合 格 人 才 为 前 提 , 牢 把 握 “ 展 才 是 硬 道 理 ”的 战 略 思 想 , 牢 发 始
供 坚 强 有 力 的思 想 、 治 和 组 织 保 证 。 由 此 , 文 拟 政 本 就 在 科 学 发 展 观 对 于 高 校 党 建 工 作 的 要 求 的 基 础 上 , 对 当前 高 校基 层 党 建 工作 存 在 的 问题 进 行 分 针
析 , 旨在 探 讨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指 导 下 , 校 基 层 党 建 5 高 1 2 作 如 何 在 工 作 思 路 、 作 方 式 以 及 自 身 建 设 等 方 面 工 不 断创新 , 而提高 高校基 层党 建工作 的时效性 。 进
科学 发展 观是 对党 的三代 中央 领导 集 体关 于发
展 的重要 思想 的继 承 和发 展 , 马 克 思 主 义关 于发 是
面都 与 以往大 不 相 同 , 学 校 的基 层 党 建 工作 思 路 但
却 一 成 不 变 。 僵 化 落 后 的 工 作 思 路 导 致 工 作 目标 与 实效脱 节 , 法 突 出基层 党组 织 在 学 校 的工 作 过 程 无 中的领 导作 用 。 同时 , 后 的工 作 思 路也 严 重 限制 滞 了基层 党建 工作 对 于学科建 设 以及文 化建 设 的理 论 指 导作用 。因此 , 校 基 层 党 建工 作 要 紧紧 围绕 科 高
作必须 长期 坚 持 的重 要 指 导 思想 , 是 高校 基 层 党 也
建 工 作 的行 动 指 南 。 高 校 基 层 党 建 工 作 是 否 能 够 …
按 照 中 央 的 要 求 , 一 步 推 进 基 层 党 建 工 作 的 创 新 进 与 发 展 , 重 要 的 一 条 在 于 基 层 党 建 工 作 是 否 始 终 很
一
终 将提 高办 学质 量 作 为 中心任 务 , 将 这 一 中心 任 并
务 落 实 到 基 层 党 建 工 作 去 , 大 力 促 进 广 大 师 生 党 即 员 全 面 发 展 , 而 提 高 其 综 合 素 质 。 同 时 , 强 师 生 进 加
党员 的政 治理 论 以及科 学文化 知识学 习。
积极 改进工作方法; 深刻体现全面协调、 统筹 兼顾 , 努力推进 自身建设。 关键 词 : 学发展 观 ; 科 基层 党建 ; 高等 学校
中图分类 号 : 2 D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9— 8 1 2 1 ) 1— O 4一 4 10 7 2 (0 0 0 04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