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求索学堂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涉及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物理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课程。
该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电子电路设计、分析、测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本教学大纲将详细阐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以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2、掌握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技巧,如基本放大电路、振荡电路、滤波电路等。
3、培养学生解决电子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如电路仿真、电路调试、故障排除等。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电子设计竞赛等活动。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半导体器件基础:介绍半导体基础知识、PN结、二极管、晶体管等。
2、电子电路分析:介绍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如直流分析、交流分析、频率响应等。
3、电子电路设计:介绍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如放大电路、振荡电路、滤波电路等。
4、电子技术应用:介绍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通信、计算机、控制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风格,包括:1、课堂讲解:由教师详细讲解课程内容和概念。
2、实验操作: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项目实践:学生独立完成电子电路设计,提高实践能力。
五、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20%,考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2、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20%,考察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
3、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考察学生整体学习效果。
4、项目实践:占总成绩的20%,考察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教学大纲附表本课程的教学大纲附表如下,详细说明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七、教学要求为确保教学质量,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如下:1、教师需准确讲解电子技术的概念和原理,确保学生理解。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半导体器件、放大和振荡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直流电源、晶闸管电路、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及时序电路的基本知识,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2、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1)了解晶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集成运算放大器等常用器件的工作特性和主要参数,并能进行简单的检测和选用。
(2)掌握放大和振荡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直流电源、晶闸管电路、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及时序电路的典型形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晶闸管的工作特性、主要参数及其应用。
(4)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实验技能。
(5)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新器件、新技术,初步具有查阅半导体器件有关资料的能力。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它的先导课是物理和电工基础。
在教学中着重定性分析,要充分采用实物示教、演示实验等直观的教学方法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先进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2)对大纲规定的实验必须确保开出,同时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多开实验,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实验课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3)在教学中,根据需要对教材中的部分章节可稍作调整,灵活处理,也可适当补充一些新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总课时为144学时,在授课过程中,力求师生进行互动式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技能训练,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时分配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教学要求1、熟悉PN结单向导电特性。
2、熟悉二极管的分类、型号和主要参数,理解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掌握二极管的简易测试。
了解常用的几种特殊二极管的功能和使用常识。
3、了解三极管的结构,熟悉三极管的分类和型号,掌握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和放大作用,理解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共射接法)及其三个工作区域的划分,理解三极管的主要参数,并掌握三极管的简易测试。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Electronics Technology Basics 总学时:56+2学分:3.5一、课程简介1、课程性质:学科基础类必修课2、开课学期:第三学期3、适应专业:(数计学院)软件工程4、课程选修条件: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
5、课程教学目的:电子技术基础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以电路分析如线性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模拟电路如晶体管、场效应管等电子器件为基础,数字电路如单元电路、集成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为主导,研究各种不同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参数分析及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深刻认识单元电路、集成电路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掌握电子线路及电子器件的测试方法,熟练掌握阅读和分析电路图的方法,具备查阅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手册的能力,学会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掌握电路的设计、安装及调试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和建议电子技术基础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电路设计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拓宽学生阅读、分析电路图的能力;应采用EDA仿真软件,增强学生对电路动态过程的理解;应开设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增强学生电路设计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内容纲目及标准(一)理论部分学时数:56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4学时)[教学目的]:掌握电路的作用和组成,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定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电路的作用和组成,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定律。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1.1 电路 1.1.2 电路模型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2.1 电流 1.2.2 电压 1.2.3 功率 1.3 电路元件1.3.1 电阻元件1.3.2 电感元件1.3.3 电容元件1.3.4 独立电源1.3.5 受控电源 1.4 电路定律 1.4.1 欧姆定律 1.4.2 基尔霍夫定律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4学时)[教学目的]:1、掌握电路的联接方式和工作状态。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电路分析方法;2、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结构、特性及应用;3、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和制作;4、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电路分析基础: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特性、电路基本定律、电路的等效变换等;2、模拟电子技术: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半导体器件的特性与使用,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性能分析,负反馈、频率响应等;3、数字电子技术:逻辑代数基础、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芯片结构与原理等;4、电子元器件与电路设计:电子元器件的特性与选择,电路设计基本原则与方法,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等。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演示、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2、实验教学: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项目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电路设计、制作和调试等项目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3、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4、项目实践评估:对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进度安排(参考)1、第一周:绪论,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第二周至第四周:电路分析基础,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特性、电路基本定律、电路的等效变换等;3、第五周至第八周:模拟电子技术,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半导体器件的特性与使用,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性能分析,负反馈、频率响应等;4、第九周至第十二周:数字电子技术,包括逻辑代数基础、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芯片结构与原理等;5、第十三天至第十六周:电子元器件与电路设计,包括电子元器件的特性与选择,电路设计基本原则与方法,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等;6、第十七周至第十八周:复习与考试,进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以及项目实践评估。
(完整版)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电子技术基础是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有很强的实践性。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研究、应用电子技术打下基础。
本课程是我院工科电类专业的必修课。
模拟部分教学大纲学时:55 学分:4适用专业:电子类、自控类、计算机类专业(高职高专)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电工技术基础》一、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半导体器件1、正确理解PN结的形成及其单向导电作用,熟练掌握二极管、稳压管的外特性和主要参数。
2、正确理解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熟练掌握外特性和主要参数。
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1、正确理解放大的基本概念,放大电路的主要指标,掌握放大电路的组成特点。
2、掌握放大电路定性分析方法及静态工作点的估算方法。
3、熟练掌握放大电路的等效电路法,会计算静态工作点,能用微变等效电路计算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电阻。
4、正确理解放大器失真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概念及其频率特性。
5、了解级间耦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指标的估算,选频放大电路。
第三章场效应管放大电路1、正确理解结型场效应管和绝缘栅场效应管的结构、工作原理,掌握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2、确理解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结构,工作原理。
第四章集成运算放大电器1、熟练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性能特点和基本单元电路。
2、正确理解差动放大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了解通用型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3、了解集成运放的应用及两种基本电路。
第五章负反馈放大电路1、练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会判断反馈放大电路的类型和极性。
2、熟练掌握负反馈的四种组态及其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第六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1、练掌握由集成运放组成线性电路和非线性应用电路的方法和应用知识。
2、练掌握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减法和积分运算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等的结构及分析方法。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英文名称:The Fundamentals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课程编号:培训对象:本科学生课程性质:必修,考试总学时数:理论56 学时,实践20 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学年×季学期二〇二×年×月一、学习目标本课程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个人发展奠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设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介绍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具有技术发展快、知识点多、实践性强等特点。
依据本科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创新教育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使学生打牢学科基础,掌握实践技能,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1)内容设计模拟部分,沿“先分立后集成”的主体思路,教学内容由常用半导体器件、常用半导体器件组成的基本放大电路、放大电路引入反馈对电路性能改善的分析判断、集成运放内部电路、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和非线性应用等章节组成。
在一条主线的牵引下,牵扯出各章节的相关知识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数字部分,主要由“组合”到“时序”、“小规模”到“中规模”的顺序介绍,运用逻辑代数基础和逻辑门的特性,导出小规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进而介绍加法器、译码器、选择器等常用中规模组合功能器件的功能和应用;引入时序电路的基本概念,介绍由触发器构成的小规模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进而介绍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等常用中规模时序器件的功能和应用;最后介绍半导体存储器和PLD 这类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分类、特点和简单应用以及模数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转换技术和参数指标。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一门传授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专业课程。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介绍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等,进而说明各种基本电路的应用范围、效率和形式。
重点介绍常用基本器件、整流、滤波、稳压、放大电路等,同时介绍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和数字电路基础。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子技术基础的教育,为学习专业课和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集成运算放大器等主要参数及应用。
(2)了解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理解放大电路、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分析方法。
(4)掌握常用器件的识别和简单测试。
(5)掌握单级小信号低频电压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6)掌握整流电路的输出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
(7)掌握本门电路的符号及逻辑功能、基本触发器的符号及逻辑功能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和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等技能训练课程的衔接,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充分发挥模型、实物、示教板、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注意因材施教,对部分内容的应用实例可适当取舍,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在教学叙述时,注意前后呼应和一致性。
例如,在介绍器件时,可依结构、原理、特性、主要参数、具体应用这一思路进行;讲放大电路时,可将典型电路讲清讲透,然后再延伸到一般电路、实用电路。
以典型带动一般;对整流电路,注意二极管整流和晶闸管整流的对比,突出其区别,以加深印象;对集成运算放大器和数字电路,强调其外部特性和功能。
教师备课时适当参阅相关参考书,吃透教材。
(3)加强实验课教学,电子技术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即可验证理论结果,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4)要注重对学习效果的评估,完善各阶段的评估体系和方式。
电子技术基础 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电子技术作为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传授电子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
一、课程目标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电子系统设计、调试和维护的能力。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电子技术发展。
二、课程内容1.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介绍电子元器件的分类、特性和应用,包括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
通过实验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 电路分析与设计:介绍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电流、电压、功率的计算和分析。
通过实验和仿真软件,让学生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信号与系统:介绍信号的基本概念和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处理。
通过实验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4. 数字电子技术:介绍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包括数字逻辑门电路、计数器、触发器等。
通过实验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5. 电子测量与仪器:介绍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多用表等常用仪器的使用。
通过实验和实践操作,让学生熟悉电子测量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搭建电路、调试设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项目实践:通过小组合作,开展电子系统设计和调试的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四、评估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考试成绩:包括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测试学生对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项目评估:对学生的项目实践成果进行评估,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模块(48学时):第一篇电子器件基础第1章电子器件的特性与模型(3学时)第2章半导体器件的工作机理(6学时)第二篇模拟电子电路第1章放大电路分析入门(3学时)第2章放大电路动态分折(6学时)第3章集成运算放大器(6学时)第4章负反馈放大电路(9学时)第5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与稳定性分析(6学时)第6章正弦波发生电路(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模块中教学)第7章功率变换电路(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模块复习和习题课(5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模块(48学时):第三篇数字电子电路第1章数字电路的基本问题(4学时)第2章集成逻辑门电路(5学时)第3章逻辑代数与基本逻辑电路(5学时)第4章集成组合逻辑电路(4学时)第5章集成触发器与基本时序逻辑电路(5学时)第6章中规模集成时序逻辑电路(7学时)第7章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3学时)第二篇第6章正弦波发生电路(3学时)第四篇电子电路综合与应用第1章函数信号发生电路(6学时)第2章信号转换电路(3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模块复习和习题课(3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模块(32学时):实验一半导体器件特性EDA仿真实验(4学时)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EDA仿真实验(4学时)实验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及常用电子元器件测试方法(4学时)实验四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4学时)实验五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实验(4学时)实验六音响放大器实验(1)(4学时)实验七音响放大器实验(2)(4学时)实验八模电实验课程考查(4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模块(32学时):实验一数电实验基础及仪器使用(4学时)实验二数字钟认识实验(4学时)实验三全加器和奇偶位判断电路(4学时)实验四集成触发器的应用(4学时)实验五时序逻辑电路实验:计数器和脉冲分配器(4学时)实验六EDA实验:VHDL语言与Quartus II软件(1)(4学时)实验七EDA实验:Quartus II软件(2)(4学时)实验八数电实验课程考查(4学时)。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教学目的:电子技术基础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它包括电工基础,模拟电子线路和数字电子技术三大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路与电子技术的必要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路理论的发展概况,熟悉各种电路元件的特征,具备扎实的电路分析能力,达到教学计划中本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
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清楚地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直流电路的基本分析及计算方法、常用电子元件的特点、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掌握正弦交流电路的特性、放大电路的应用、触发器、电子电路的组成及性能;了解电路的分析方法及一些常用芯片的使用。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补充内容电路的一些基本知识(2课时)(一)基本教学内容(1)电路与电路模型;(2)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3)基尔霍夫定律。
(二)基本要求教学目的:(1)了解电路与电路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常用的电路元件;(2)了解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3)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应用。
教学重点:(1)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2)基尔霍夫定律。
教学难点:(1)基尔霍夫定律第一章常用的半导体器件(6课时)(一)基本教学内容(1)PN结;(2)半导体二极管;(3)特殊二极管;(4)双极型三极管;(二)基本要求教学目的:(1)了解半导体的主要特性、本征半导体及杂质半导体的导电机理;(2)了解PN结的形成过程及主要特性;(3)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的分类、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4)了解几种特殊二极管的结构及特点;(5)理解并掌握双极型三极管的结构、分类、电流分配关系及电流放大作用、三极管的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
教学重点:(1)PN结的特性;(2)半导体二极管;(3)双极型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4)双极型三极管的伏安特性。
教学难点:(1)PN结的形成;(2)三极管的伏安特性;(3)三极管工作状态的判断。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Electronic Technology)适用于(电类)各专业参考学时:120学时一、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任务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应通过各教学环节达到下列基本要求:(一)器件方面:1.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特性和主要参数,并能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2.了解线性和数字集成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其主要性能和使用方法。
(二)电路方面:1.掌握共射与共集放大器、差动放大器、基本运算放大器、基本逻辑门和触发器等的基本性能、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负反馈的基本类型及负反馈对电路性能的影响;3.熟悉功率放大器、振荡器、稳压器、寄存器、计数器及由运算器组成的某些功能电路的工作原理、性能及应用;4.熟悉阻容耦合放大器的频率响应;5.熟悉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逻辑电路;6.熟悉A/D、D/A转换的原理。
(三)分析方法方面:1.掌握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方法和图解分析法;2.能对放大、脉冲电路进行近似计算;3.熟悉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关系、基本定律和卡诺图;4.掌握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四)基本技能方面:1.熟悉实验中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2.掌握基本的电子器件及电子电路的测试方法,初步具有一定的检测故障的能力;3.进一步提高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4.具有查阅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手册的能力;5.初步掌握阅读和分析电子电路原理图的一般规律。
三、课程内容绪论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概况。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以及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一) 模拟电子技术1.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1)半导体物理基础本征半导体:半导体的导电载流子——电子和空穴,空穴导电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基础(二)》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电子技术基础(二)
课程英文名称:Analog and Digital Electronics(II)
课程编号:C1112
学分:2.5
学时:40 (其中:讲课学时:40 实验学时:0 实践学时:0 )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电路原理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使用教材: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开课单位:电气与新能源学院
一、课程性质
《电子技术基础(一)》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学位课之一,也是学习电气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
本门课程介绍数字电子技术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数字电子技术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掌握电子设备与电子系统分析设计的流程及其方法,具备电子线路分析与设计的初步能力。
电子技术基础主要应用于通讯、计算机、广播、电力电子设备等领域。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该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基本逻辑门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熟练地进行数字逻辑电路的分析。
2、掌握若干典型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的应用,掌握数字脉冲波形的变换与产生。
3、能运用数字电路的分析工具,分析复杂数字逻辑电路与系统,对电气工程领域中的实际逻辑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和解决。
4、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利用数字集成器件设计简单的数字逻辑电路与系统,应用可编程逻辑器件进行数字电路的设计,理解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开发,针对某个具体数字电子设备或装置,根据技术指标要求,提出设计方案,设计中应有对环境及经济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5、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基础素养,具备针对电子工程的实际问题研究并提出多种可行方案。
6、能够通过课程作业自学掌握一种EDA软件对电子线路及电子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计算。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数字逻辑概论(2学时)
内容:
(1)了解有关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
(2)掌握数制及数制之间的转换,二进制代码及码制。
(3)掌握二值逻辑变量及基本逻辑运算。
教学重点难点:数字电路的基本术语,数字逻辑的描述方式
考核要点:数字电路的基本术语,数制转换,数字逻辑的描述方式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
作业:1.1.2;1.2.3; 1.4.1;1.6.1
(二)逻辑代数与硬件描述语言基础(4学时)
内容:
(1)掌握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2)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和规则、逻辑函数表达式的形式。
(3)掌握逻辑函数的代数法化简。
教学重点难点: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逻辑代数的化简。
考核要点: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逻辑代数的化简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
作业:2.1.1;2.1.2;2.2.1;2.2.3
(三)逻辑门电路(4学时)
内容:
(1)了解各种逻辑门电路基本特性、相关产品系列。
(2)了解开关电路的基本结构、基本特性、基本原理。
(3)了解基本CMOS逻辑门电路结构原理,CMOS逻辑门电路的不同输出结构及参数。
(4)了解TTL逻辑门电路的基本结构及特性;TTL系列门电路特性参数比较。
(5)了解逻辑描述中的几个问题及逻辑门电路使用中的几个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逻辑门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考核要点:逻辑门电路工作原理,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
作业:3.1.2;3.1.5;3.2.1;3.2.3
(四)组合逻辑电路(6学时,支撑教学目标2、3、4、5、6)
内容:
(1)组合逻辑电路定义,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2)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3)了解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与冒险。
(4)掌握典型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与应用,包括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分配器、数值比较器、算术运算电路。
(5)PLD的结构、表示方法和分类;组合逻辑电路PLD的实现。
教学重点难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及设计方法,典型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及其应用。
考核要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及设计方法,典型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
作业:4.1.2;4.1.5;4.2.1;4.4.5;4.4.20;4.4.21
(五)锁存器与触发器(4学时)
内容:
(1)了解锁存器与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不同类型锁存器及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教学重点难点:触发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考核要点: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时序电路功能分析。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
作业:5.2.1;5.2.4;5.2.5;5.4.1;5.4.3
(六)时序逻辑电路(8学时)
内容:
(1)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相关概念,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
(2)掌握计数器、寄存器的功能及应用。
(3)了解简单的时序可编程逻辑器件。
教学重点难点: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集成计数器的功能及其应用。
考核要点: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集成计数器的功能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
作业:6.1.1;6.1.6;6.2.1;6.2.3;6.5.13;6.5.15
(七)半导体存储器(2学时)
内容:
(1)了解半导体存储器的基本概念、种类。
(2)了解ROM及RAM的基本结构、原理、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ROM及RAM的基本结构及其应用。
考核要点:ROM及RAM的容量计算,ROM及RAM的应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
作业:7.1.1;7.1.2
(八)CPLD和FPGA(2学时)
内容:
(1)了解CPLD和FPGA种类、基本结构原理及应用。
(2)了解CPLD和FPGA的相关开发系统软件及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CPLD和FPGA的基本结构及其应用。
考核要点:CPLD和FPGA的基本应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
作业:8.1.1;8.1.2
(九)脉冲波形的变换与产生(6学时)
(1)了解数字脉冲波形变换与产生电路的基本类型、原理、功能。
(2)掌握555定时器的结构、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脉冲波形的变换与产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555定时器的应用。
考核要点:三种基本电路的应用,555定时器的应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
作业:9.1.1;9.3.1;9.3.3;9.4.1;9.4.2
(十)数模与模数转换器(2学时)
内容:
(1)了解D/A转换器的特性、结构、原理、应用。
(2)了解A/D转换器的特性、结构、原理、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不同结构的D/A、A/D转换器的结构与应用。
考核要点:D/A、A/D转换器的类型,指标,D/A、A/D转换器的应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
作业:10.1.1;10.1.2
四、学时分配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1、课程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期末考试(闭卷)
2、课程成绩评定标准
2.1课堂考勤及课堂表现
2.2 作业
2.3课堂测验及练习
2.4课外作业及网络平台学习及讨论(以加分形式反映)
成绩汇总示例
六、参考书目:
教材:
教材:
1. 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六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参考书:
1.阎石.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彭容修.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李哲英. 电子技术及其应用基础(数字部分)(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七、教学参考资源:
本课程已在三峡大学“求索学堂”平台上建设成为在线开放课程,网址为:http://210.42.35.80/G2S/Template/View.aspx?action=view&courseType=1&courseId=163&Z ZWLOOKINGFOR=G
八、大纲说明
大纲编写人:
大纲审定人:
大纲编写时间:
《电子技术基础(二)》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称:电子技术基础(二)
课程英文名称:Analog and Digital Electronics(II)
课程编号:C1112
学分:2.5
学时:40 (其中:讲课学时:40 实验学时:0 实践学时:0 )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电路原理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内容提要:
《电子技术基础(一)》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学位课之一,也是学习电气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
本门课程介绍数字电子技术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数字电子技术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掌握电子设备与电子系统分析设计的流程及其方法,具备电子线路分析与设计的初步能力。
电子技术基础主要应用于通讯、计算机、广播、电力电子设备等领域。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50%)
使用教材: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