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5人物传记题
(完整版)高考人物传记阅读及答案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练习一二、吉林省五校高考高端命题研究协作体2016届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纳什:无常命运中的美丽心灵对于很多人来说,数学家可能是遥不可及的存在。
他们醉心于那个由各种抽象符号组成的世界,而似乎离现实很远很远。
《美丽心灵》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约翰·纳什的经历为素材,讲述了一位患上精神分裂症的数学天才,在爱与理智的帮助下,逐渐痊愈的感人故事。
但电影毕竟是艺术抽象,它偏重于纳什博士与精神分裂症抗争的过程。
那么,他属于数学家的一面,又是如何呢?“这人是个天才。
”这就是纳什的硕士导师给他写的推荐信,只有一句话的推荐信。
约翰·纳什的确是个天才。
中学时代,他就开始在附近的大学旁听高等数学的课程了。
尔后,他得到了卡耐基技术学院的奖学金,攻读数学。
仅仅用了三年时间,他就完成了硕士学位。
哈佛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普林斯顿提供的奖学金比较多,纳什认为这表明普林斯顿更看重他的才能。
“士为知己者死“,纳什选择了普林斯顿。
刚进入普林斯顿的纳什,不像电影描述的那个腼腆的天才。
相反,他属于骄傲好胜的类型。
他不爱上课不爱看书,相对于跟随前人的步伐,他更喜欢自己在数学的世界探索。
吹着巴赫曲子的口哨,他可以独自做上一整夜数学,不知疲倦。
但普林斯顿并不是只有他一位数学天才。
这些天才凑在一起,总爱分个高下,而像国际象棋和围棋之类的智力对抗游戏恐怕最对他们的胃口了,不像电影中描述的那样,纳什其实算得上下棋高手。
实际上,纳什当时研究的博弈论,正是一门以各种博弈为研究对象的应用数学分支。
当纳什在1950年发表对非合作博弈的研究时,博弈学界眼前为之一亮。
以此为题材,纳什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
可是,此时纳什的研究兴趣早已转向更纯粹的数学领域。
甚至在他完成博士论文之前,他已经开始对代数几何——一个高度抽象的数学领域——产生了兴趣,并作出了一些开拓性的研究。
2011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人物传记”文本试题汇编(2)
2011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人物传记文本试题汇编(2)2011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人物传记文本试题汇编(2)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倒立的马云,一切皆有可能苗向东在地球人眼里,马云是火星的异类,而马云也很配合这个角色。
马云有一个绝活:单手倒立。
他能够一只手撑,倒立数分钟而面不改色。
他不仅自己练倒立,还要求全体干部员工练倒立。
他说:当你倒立时,世界会变得不一样。
马云有句口头禅:倒立看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马云儿时的偶像是小鹿纯子。
而纯子最吸引他的就是遇到困难时就倒立,于是马云认为这个倒立一定是一个化险为夷、危为安的法宝。
所以马云把倒立练得炉火纯青,甚至学会单手倒立的绝技。
后来他创立了公司,在面临非典的困难时期,公司如何走出困境呢?一次,马云看到一幅画,上面画了许多鱼,但除了一条之外都往一个方向游,只有这条鱼是往相反的方向走,这幅画的题目叫《换个方向,你就是第一》。
于是马云悟到:淘宝网换一个方向,也许我就是最先到达终点线的人。
于是他想到了通过练倒立,来让大家学会倒立着看世界。
为此马云自2003年以来做了一个特殊规定:每个进入淘宝网工作的人员,无论胖瘦、高矮,都必须在3个月内学会靠墙倒立。
男性需保持倒立姿势30秒才算过关,对女性的要求稍低些,10秒即可,否则只能卷铺盖走人。
为什么要练习倒立呢?一是可以锻炼身体,不用任何器械,训练很方便;二是通过练习倒立,促使大家对任何一个问题都能够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养成换位思考、逆向思维、多位思考的习惯,培养创新精神。
自此,倒立成为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
此后马云无时无刻在鼓励这种倒立视角。
2008年8月的一天,马云突然找到秘书,神秘兮兮地说:走,跟我去淘宝!我今天要临时抽查,要所有高管都给我倒立,看看他们会不会。
在淘宝专门的倒立室里,每一个高管轮流在马云面前演示倒立。
果然,有几个高管没能完成。
马云甩下一句话:限期整改,过段时间复查。
几位没有过关的高管人员,通过训练很快就掌握了倒立的技巧。
人物传记练习题六的题目及答案
人物传记练习题六的题目及答案第一篇:人物传记练习题六的题目及答案高考人物传记练习题六十一、叶圣陶在四川1940年初夏,叶圣陶来到成都,在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馆工作。
他白天去办公,晚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
常常在晚饭之后,把油灯移到桌子中央,至善、至美、至诚就凑着光亮,认真地听父亲讲解。
有时候,儿女们也和父亲热烈讨论。
他们每人每星期交一篇文章。
叶圣陶一向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儿女们的作文,他也从来不出题目,随他们写去。
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感兴味的时刻。
叶圣陶一边看他们的文章,一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他就问孩子们:“原来是怎么想的?到底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他问得十分仔细,简直就是严格的考试,同时也是生动活泼的考试。
孩子们都乐意参加这样的考试。
但是,对于叶圣陶,到了成都以后,使他格外高兴的事,却要算和朱自清的朝夕相见了。
几十年来,这两位作家亲似手足。
朱自清曾写过《我所见的叶圣陶》《叶圣陶的短篇小说》等文章。
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欧游杂记》的。
朱自清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曾提到叶圣陶帮助“设计”、“题字”、“校对”等。
叶圣陶曾写过《与佩弦》的散文,讲述他们之间的友情:促膝谈心,随兴趣之所至,时而上天,时而入地;时而论书,时而评画;时而纵谈时局,品鉴人伦;时而剖析玄理,密诉衷曲……可谓随意之极致了。
这当儿,名誉之心是没有的,利益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只为着看出内心而说话,说其不得不说。
其味甘而永,无所不领会,真可说彼此“如见其肺肝然”的。
现在,很难得他们同处一地,又在一起工作,还先后合编了《精读指导举偶》和《略读指导举偶》,作为中学生学习国文的课外读物,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出版。
精选人物传记试题及答案
人物传记试题及答案精选人物传记试题及答案人物传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人格引导意义,我们现在看当今社会的很多问题,答案却往往能从前人的经历里面去寻找。
因此为后人留下我们对当今社会和时代的思考,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物传记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贝多芬之吻》1985年9月,我在西德萨尔布吕肯给一些年轻的钢琴家上主修课时感到,如果我在某个学生的背上轻轻拍一下的话,他会弹得更好些。
由于他的卓越的演奏,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
这种即刻的超常发挥使自己和全班同学都大为惊奇。
仅仅几句赞扬的话对他产生了奇效。
这件事使我想起了自己得到第一次表扬的是多么高兴和自豪。
我当时7岁,爸爸让我在花园帮忙干活,我使出了全身的劲儿干完活后得到了最好的奖赏:父亲吻了一下说:谢谢你,孩子,你干得好。
60多年后父亲话仍在我耳边回响。
16岁时因和音乐老师发生了分歧使我陷入了困境。
那时,李斯特最后一个在世的学生,著名钢琴家埃米尔冯索尔先生来到布达佩斯,要求我为他演奏一曲。
他认真听了我演奏的巴赫C大调《托卡塔曲》后,让我再弹几曲。
我尽全力演奏了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悲怆》和舒曼的《蝴蝶》。
最后,当我结束演奏时,冯索尔先生站起身并在我的前额上吻了一下说:我的孩子,当我在你这么大时成了李斯特先生的学生。
在我的第一课后,李斯特先生吻了我的前额说:好好记住这个吻,它是贝多芬先生听完我的演奏后给我的吻,我已等了许多年,现在我认为你应得到它。
在我的一生中没有比冯索尔先生对我的赞扬更有意义的事了。
贝多芬之吻奇迹般地使我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并帮助我成为的钢琴家。
不久,我将把它传给最有资格获得的人。
赞美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是黑暗屋子里的一支蜡烛。
我为它永远发挥着自己神奇的作用而惊叹不已!试题:1、第一段中作者举了几个事例说明赞美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是黑暗屋子里的一支蜡烛?2、为什么60年后父亲的话仍在我耳边回响?3、从课文中可以看出贝多芬把贝多芬之吻给了,把贝多芬之吻给了,又把贝多芬之吻给了我。
人物传记阅读分类专练及答案
人物传记阅读分类专练与答案人物传记阅读训练(一):筛选整合信息要点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莫言自述1957年,我家来了个大学生邻居。
他讲,当时他在济南的时候,认识一个山东省比较“腐败”的作家。
这个作家究竟“腐败”到什么程度呢?一天三顿吃饺子。
我们当时一年也吃不上一次饺子。
我当时就问他:“叔叔,如果我将来能够写出一本小说来,我是不是能一天三顿吃饺子?”所以,我想我最初对文学对当作家的梦想,就是冲着一天三顿吃饺子开始了。
我后来把村里面的书借来看了以后,头脑当中才真正有关于文学的概念。
我的想象力还是不错的,为什么不错呢?因为我的想象力是饿出来的。
童年时赶上自然灾害,为了填肚子,野草、树皮,什么都吃,甚至连煤块都敢啃。
1961年春天,村里的小学拉来了一车亮晶晶的煤块,和小伙伴一拥而上,每人抢起一块煤,咯嘣咯嘣啃起来,觉得那煤块越嚼越香,还说着“味道好极了”。
我小学五年级就被学校赶出来了,就一个人牵着两头牛放牧。
那时候我就能从牛的眼睛里边看到自己的倒影。
有时候躺在草地上,看到天上的白云,听到鸟叫,听到周围青草生长的声音,呼吸大地发出的气味。
这种跟大地接触的机会,这种很长时间孤独地跟动物在一起的状态,都让我想入非非。
直到现在,我依然动用的还是我二十岁以前积累的生活资源。
我二十岁以后的东西,基本上还没有正儿八经地去写。
想象力,也有外来接受的地方。
我们山东高密这个地方,离写出《聊斋志异》的蒲松龄的故乡也不远,隔了三百多里路。
我听老人讲了很多很多关于鬼神的故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死人非常多。
我们村子里最高纪录是一天死了18个人。
一出门就看到原野里有鬼火在闪烁,而且经常有各种各样火一样的球在天空中飘来飘去。
我当医生的姑姑就告诉我,这是狐狸在恋爱。
人一旦进入这种环境,就会有一种恐惧,你就觉得你周围充满了一些神秘的生物,你在走路的时候经常听到脚后面有一个声音在跟随着你。
我的小说语言也是比较庞杂的,这里面既有古典的书面型的语言,也有一些读西方翻译过来的小说这样的语言,更多的还是来自乡土。
历年高考实用类人物传记真题集(后附参考答案)
高考实用类人物传记精选真题集训精选篇目1:科学巨人玻尔( 2014年新课标Ⅰ卷)玻尔|科学家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
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
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
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乐此不疲。
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
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
爱因斯坦也称赞说:“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
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独自研究不同,玻尔周围聚集着许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
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学派”。
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与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
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
该所是玻尔在1917年申请,并于1921年正式成立的。
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做担保,筹集了大量资金。
在任所长的40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
这里先后培养了600多名物理学家。
玻尔使这个科学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以集体讨论和自由探索为特征的研究风格。
他还经常在此举办非公开的小型年会,邀请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出席,相互学习,启发交流。
2015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仿真训练一(有解析)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2015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仿真训练一(有解析)语文试卷人教版高三总复习2015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仿真训练一(有解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19分)叙小修诗弟小修诗,散逸者多矣,存者仅此耳,余惧其复逸也,故刻之。
弟少也慧,十岁余即著《黄山》、《雪》二赋,几五千言,虽不大佳,然视今之文士矜重以垂不朽者,无以异也。
然弟自厌薄之,弃去。
独喜读老子、庄周、列御寇诸家言,皆自作注疏,多言外趣。
既长,胆量愈廓,识见愈朗。
的然①以豪杰自命视乡里小儿如牛马之尾行而不可与一日居也泛舟西陵走马塞上足迹所至几半天下而诗文亦因之以日进。
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
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
然予则极喜其疵处,而所谓佳者,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文人气习故也。
盖诗文至近代而卑极矣,文欲准于秦、汉,诗则必欲准于盛唐,剿袭模拟,影响步趋,见人有一语不相肖者,则共指以为野狐外道。
曾不知文准秦、汉矣,秦、汉人曷尝字字学《六经》欤?诗准盛唐矣,盛唐人曷尝字字学汉、魏欤?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
且夫天下之物,孤行则必不可无,必不可无,虽欲废焉而不能;雷同则可以不有,可以不有,则虽欲存焉而不能。
故吾谓今之诗文不传矣。
其万一传者,或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擘破玉》《打草竿》之类,犹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不效颦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任性而发,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
盖弟既不得志于时,多感慨;贫复不任贫,病复不任病,故多愁。
愁极则吟,故尝以贫病无聊之苦,发之于诗,每每若哭若骂,不胜其哀生失路之感。
予读而悲之。
大概情至之语,自能感人,是谓真诗,可传也。
而或者犹以太露病之,曾不知情随境变,字逐情生,但恐不达,何露之有?且《离骚》一经,忿怼之极,明示唾骂,安在所谓怨而不伤者乎?穷愁之时,痛哭流涕,颠倒反覆,不暇择音,怨矣,宁有不伤者?且燥湿异地,刚柔异性,若夫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是之谓楚风,又何疑焉?(选自《袁宏道集笺校》)[注释]①的然:鲜明的。
【原创精品】人物传记题集 - 学生版
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2013年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新课标卷)人物传记30篇 2013/4/2 新东方 谢明波 选編目录1罗曼.罗兰(节选) (2)2传奇女子——林徽因 (4)3巴尔扎克之死 (6)4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8)5苏东坡传(节选) (10)6我的早年生活 (12)7王元化二三事 (14)8解读毕加索 (16)9李清照传(节选) (18)10徐光宪:创造“中国冲击”的人 (20)11钱学森二三事 (22)12苏东坡在徐州 (24)13刘谦:魔星高照 (26)14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 (28)15梁宗岱先生 (30)16数学奇才华罗庚 (32)17黄宾虹:下笔不觉师造化 (34)18亦雅亦俗汪曾祺 (36)19我所认识的盖茨 (38)20王澍:所有庞大的东西,注定都要崩溃 (40)21方文山:演好自己的偶像剧 (42)22曾宪梓:永远的中国心 (44)23谁在遗忘“李小龙” (46)24大山邮差 (48)25李嘉诚:为富不忘报桑梓 (50)26潘光旦的人文情怀 (52)27杰克•伦敦的悲剧 (54)28顾城:孤城,一顾倾城 (56)29相濡以沫究可哀 (58)30丰子恺究竟为今天画了什么 (60)1罗曼·罗兰(节选)【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①罗曼·罗兰,法国文学大师,著有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等作品,并获得了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罗曼·罗兰的文学生涯从他个性中的矛盾体逐渐发展而成,他从父亲那里吸收的爱自由、爱挑剔的高卢人精神,和从母亲那里得到的艺术感受力使他具有了以下常被描绘得奇怪的特征:一个宗教社会主义者,一位反神权的神秘主义者,一位革命的理想主义者,一名非教条主义的基督徒。
人物传记(更新)概要
论点:1正确2鲜明 论据:1符合事实 2材料紧扣观点 3文化人情\针砭时弊 论证:1层次分明(分论点) :看:题干 2:勾:四要素 经历(转折)、成就(突出) 形象(层次)、成因(内外) 3:注:时间、叙评、链接、 题干(提示)、分点(总分) 批注式阅读
《下笔不觉师造化》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2014年课标卷Ⅱ
1. C给3分,D给2分,A给1分。
2.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 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 因素,又有思想基础。
(1)现实因素: ①国民党腐败统治使他深感失望; ②东北解放区领导尊重人才的诚意使他感动。 (2)思想基础: ①从小受到外祖母的影响,以民族英雄为勉励; ②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愿为民族富强奋斗终生。 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共苦
3.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 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①因为岭南大学需要,中断学业,提前回国效力; ②把自家的花园洋房和积蓄捐献给国家,并主动提 出减薪,拒绝巨额酬金; ③带病编写教材纲要,为筹建沈阳农学院辛勤工作。 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奔赴甘肃,开始研究工作
4.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邓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现?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3.陈纳德的人格魅力是他至今仍被怀念的一个重 要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①强烈的正义感,过人的勇气:“七七事变”后 立即决定留在中国支援抗战,即使美国国务院 发布命令也不撤回; ②意志坚定,百折不挠: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 招募志愿者来华参战; ③真诚正直,善良友爱:主动要求国民政府停发 津贴,得到陈香梅的爱情,与中国人民建立深 厚友谊。
2011年课标卷
1.C给3分,D给2分,B给1分;
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 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 ①无需应酬杂务,生活宁静,便于深思内省和作 画; ②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突变; ③寂寞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悟出知白守黑的 道理,画艺猛进
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探究题
(2)对自己的影响(生活体验、阅读感受) (3)对他人、社会的影响 联系实际分析
对比参考答案,总结答题技巧
(1)善于发现、慧眼识才,是人才成功的前提。 ——开门见山,表明观点(一定是观点句)(1-2分) (2) ①华罗庚能够慧眼识英才,发现陈景润的非凡之 处,正因为华罗庚的及早发现,才为陈景润的钻研提 供了动力。②陈景润虽在宣读论文时出了洋相,但是 华罗庚发现了陈景润身上那锐利的进取精神,陈景润 才会有机会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工作。 ——结合文本,分点分析(3-6分) (可联系实际,略作拓展0-2分,据题干和分值而定)
解决共性问题 如何找到文本去分析?
怎样找文本?
1、浏览文本,寻找区间。 2、分析区间信息,据分数找事 件。 (2-3点) 3、提取关键词句,剪辑、整合信息。 (格式:什么人,什么事。)
怎样分析?
格式: 影响:
(1)对传记中人物的影响 结合文本分析
(1)正因为(人、事),所以(影响) (2)如果不是(人、事),就不会(影响)
思考:探究的实质?
(1)提出自己的见解 (2)立足于文本分析
真题案例
华罗庚发现了陈景润的数学天才,并且推 荐他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大力支持 陈景润的研究,使陈景润后来取得了前所 未有的巨大成就。请你就对“发现”、 “推荐”、“支持”三方面的理解,任选 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慧眼识英才》 陈世豪
课堂活动
展示考生答案,找出答案所存 在的问题。
(5分钟时间讨论,注意审清题干)
展示考生答案
(考生1) 华罗庚发现了陈景润,是慧
眼识英才,是对人才的珍惜。 (考生2) 我认为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最重 要的是被发现。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 乐不常有”,也就证明了知遇的重要性, 而被人发现往往就是从茫茫人海中脱颖而 出的关键,而被埋没往往是一个人才没有 得到认可的最大原因,所以发现是一个人 成功之本。
高考语文 各地模拟考试“人物传记阅读”试题分类汇编
2011届高考各地模拟考试“人物传记阅读”试题分类汇编一、福建四校2011届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诗文大家余光中学富五车的人可以妙趣横生吗?。
儒雅冷静的人可以豪情万丈吗?矮小的人可以巨大吗?水火可以同源吗?可以。
余光中就是这样一组奇妙的矛盾。
身高不过五口尺三寸,体重不足50公斤,散文家思果却形容他“全身每一钱都是脑”,大女婿下戏称他为“小巨人”。
女儿姗姗说:“父亲那种外敛而内溢的个性,似乎一座冰封的火山,只有在笔端引爆才安全。
”平时谨言慎行,自律甚严,写作时宛如苦行僧,不烟不酒,只要一杯红茶或普洱苦茶。
他的生活,距离清教徒可能不远,他是那种随时保持冷静的人。
他说他的书房非常斯巴达,并非艺术之宫、象牙之塔,而是苦练之地;又说他的书桌是缪斯接生的手术台。
这样潜心育人的人师,却也是极端浪漫的诗人。
他看花事,总是“看到绝望才离开”。
他追逐美景,神魂颠倒:思果曾目睹他“为了追捕淡水河堤上日落前的片刻景致,赶着开车前去,神魂都贯注进去了,口中还喃喃有词,有些恍惚,怪不得他诗思那么妙”。
他是个唯美主义者,对于美的人、事、物,品味十分敏感,他的耳目所接,常成妙谛,美不胜收。
他自称是“艺术的多妻主义者”。
梁锡华说他“平常是冷静明澈像一泓秋水的人物”。
杨牧早年就以“冷静文明”一词来形容他,但是他热情起来,可以和朋友畅谈深宵,心情一好,就妙语如珠,让人应接不暇。
不过,据黄国彬的观察,“在一般的场合,余光中说话不多,碰见话不投机的人,更常常正襟危坐,态度颇为严肃,完全遵守荀子的忠告……可是,一旦置身于可与言的朋友之间,他就会慷慨地打开话匣,展现里面的珠玑了。
”余光中在《娓娓与喋喋》一文中曾说,“朋友之间无所用心的闲谈,如果两人的识见相当,而又彼此欣赏,那真是最快意的事了……真正的知己,就算是脉脉相对,无声也胜似有声。
”所以在宴会上,不幸和俗人相邻而坐,偏偏对方又喋喋不休,诗人就会“恨不得他忽然被鱼刺梗住”。
2015年高考分类整理:人物传记
2015年高考分类整理:人物传记一、(2015年,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朱东润自传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
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
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
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
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
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
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
《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
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
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
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
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
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
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人物传记阅读专题练习(有答案)
人物传记专题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黄永玉:大师之境黄永玉,中国艺术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一个罕见的本质意义上的真正艺术人。
十多年前,一位画家在聊天中向黄老倾诉心中的苦楚:年轻貌美的妻子和别人好了,他戴了“绿帽子”,眼含热泪,一脸的无辜无奈和委屈。
黄老叼着烟斗听着,从丝丝青烟中飘出两个字:“揍他!”太有性格、太有意思的一位老人家!黄永玉嗜烟,尤其对烟斗情有独钟。
无论是挥毫题字,还是泼墨作画,无论是登台演讲,或是闲庭信步,他的烟斗总是须臾不离手。
也许这总在他身侧飘绕着的缕缕青烟,也是他灵感与睿智的来源吧!黄永玉小的时候姑公(黄永玉的姑公即大文学家沈从文的父亲)非常喜欢他。
少年黄永玉整日和姑公泡在一起,练拳,举石锁,练就了一身好功夫。
12岁那年,黄永玉独身一人离开了故乡湘西凤凰,从此这位土家族汉子就开始了游侠式的生活……倚仗着健壮的身体和一身过人的好功夫,他在追求艺术的同时,行侠仗义,广交天下朋友。
在福建泉州,他结交了学木刻的两位穷朋友。
不久,两位朋友都惨遭保长的迫害:一位的老婆被保长凌辱了,一位被抓了壮丁。
黄永玉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连夜干掉了保长,替朋友报了仇,此后又浪迹天涯了。
文化的渊源和自身的素质加之良好的天赋对黄老的艺术起了决定的作用,而上天赐予他特有的“缘分”更为他的艺术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且不谈他和沈从文、张乐平、齐白石等艺术大家的缘分,单说他和一位出家人的奇遇就让他在其艺术生涯中受益匪浅了。
那是在60多年前的福建,年轻气盛的黄永玉在一座山庙前盛开着的玉兰树上摘花,树下站着一位老和尚,老和尚和少年黄永玉聊了起来,谈美术知识、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四天后,老和尚侧身躺在破旧的木床上,如平常睡觉姿态一般,仙逝了。
他给黄永玉留下了一幅书法条幅:“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世人得离苦。
”这位老和尚就是弘一法师李叔同,一代宗师去了,留下黄永玉在庙里嚎啕大哭……曾经有好友问黄老,在他那么多专长里,他最喜欢哪个?黄老说,我最喜欢的是文学,第二是雕刻,第三是木刻,第四是绘画。
2015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真题:人物传记
专题六文学类文本阅读(选考)(一)人物传记【真题试作❶】(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谢希德的诚与真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个消息。
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
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即回国参加建设。
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谢希德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于l956年与北京大学的黄昆教授共同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
谢希德一直密切注重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而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锈?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
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的谢希德,假如继续从事她的研究,能够说既省力又稳妥,还能够尽快出成果;假如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著成绩仍是个未知数。
不过,她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表面物理亟待研究,哪怕付出10倍、20倍的努力,也要勇闯难关,有所创造。
作为学界前辈,她也要借此鼓励年轻人去开拓这个前景广阔的新领域。
谢希德率领她的团队,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使复旦大学的表面物理研究达到了世界水平。
1983年,谢希德担任复旦大学校长。
以她的身份,每天上下班都有专车。
不过人们时常在校车上看到她的身影。
她说:“在车上既能够提前处理一些公事,又能够借这个机会与同志们交谈,倾听各种议论。
从校内的事到天下事都能够成为车内的话题,其中有牢骚,也不乏独到的见解;特别有意思的是车内总有一两位不愿隐瞒自己观点、也不擅长窃窃私语的同志不时发表一通高见,而且获得一些同事的共鸣。
考前指导高考语文复习月考人物传记阅读试题分类汇编及答案(三)
2011届高考语文复习月考人物传记阅读试题分类汇编及答案(三)广东潮州金山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摸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3小题,共计16分)历史不可复制精神却能传承记者(以下简称记):持续8年对西南联大的关注,你眼中的西南联大是什么样的?张曼菱(以下简称张):西南联大是一部历史,是到现在为止还发现得不够、张扬得不够,大家认识得也不够的一部历史;它是大学史,是一部学校史、教育史、人文史。
应该让它浮出水面,进入大众的视野,让它所蕴藏的财富,成为社会的财富和大众的精神食粮。
记:张:我希望知识分子用自己的良知和热爱研究西南联大。
社会发展到今天,进入到开放的世态,我们可以用广阔而不是狭隘的眼光来看待历史。
如果有人说这些饱经忧患的前辈们回顾历史仅是在进行“青春的抒情”,那么只能说这些人过于偏爱历史的暗角。
我不愿意以一种窥视隐私的投机方式,来进入这一部对于我们民族对于我们中国知识分子至关重要的辉煌历史。
西南联大总体是一种光明,一种骄傲,一笔稀世之宝的财富。
记:你在《访谈录》(代序)中提到,在当代挖掘和发扬“重建西南联大的历史价值观”事关重要。
你所理解的“西南联大的历史价值观”是什么?张:体制,大学的管理,教授参与管理学校(也就是教授治校),以及全面的人文精神,这些都是历史的价值观。
甚至包括什么是校长,什么是教授夫人。
当年联大的教授好不容易来到昆明就开始马不停蹄地进行讲授,而不是草草完成几节课就去游玩。
这就是大学的“育人精神”。
同时,学风比知识重要。
让学生保持自由的活泼的个性,使学生们的思维活跃,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这才是一个充满个性、人文的大学。
这样的大学,才能成为人才的输出地。
文化不是一本书,它是一条河,在一直变化的、有生命力的,那个时代的人们穿着长衫讲着现代文明,创造了新的文化阶段。
这种文化从“五四”以来开始延续,虽被战争所迫而颠沛流离,万幸的是,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大师们,让5000年来的文化命脉得以延续。
人物传记试题汇编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辜振甫其人其事①辜振甫,字公亮,1917年1月6日出生,台湾省彰化县人,祖籍福建省惠安县。
1940年毕业于台北帝国大学(今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后到日本“帝国大学”(东京大学前身)做财政及工商管理研究。
1975年获韩国高丽大学荣誉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0年11月21日,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以下称“海基会”)成立,辜振甫当选海基会董事长。
1993年4月27日到28日,他代表台湾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在新加坡举行了“汪辜会谈”。
②辜家是清康熙初年从泉州迁台的,世居台湾鹿港,“鹿港辜家”在台湾家喻户晓。
辜振甫生于日本统治下的台湾,成长于中华文化孕育下的家庭,是唱着“教忠教孝的中国京戏”,吟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的《论语》长大的。
50年代以地主的身份参与了土地改革。
其间他在台湾“经贸外交”方面,建立了台湾与印尼的直接贸易关系,并为台湾纺织业打开了印尼市场。
到了60年代,他成为台湾政商界的重量级人物,受到蒋氏父子的重视。
特别是在中日建交前夕,他奉蒋经国之命,携75万美元,赴日秘密游说日本国会议员。
他眼见大势已去,将美元原数携回,这使反商情结甚深的蒋经国对他印象十分深刻,曾一度想让他做行政院副院长。
1981年国民党第十二届全会上,蒋经国提名他为“中常委”,从此他跻身于国民党党务系统的决策核心。
③辜振甫有“台湾经贸大使”“无任所大使”之称,经常以工商团体代表身份参加各种国际经济会议,奔波于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推行“务实外交”不遗余力。
为此,李登辉曾颁授他景星勋章。
他与日本朝野关系密切,多年来建立的日本政商界的人脉有早期的椎名悦三郎、岸信介、佐藤荣作、福田赳夫等。
他与曾任日本首相的小渊惠三关系甚笃。
④辜振甫认为,“两岸是一个国家,处于分治状态,而且双方都处在追求统一的过程中”。
对于两岸谈判,1998年1月6日他称,“假如两岸都了解目前是在追求国家和平统一的过程中,那么两岸之间就没有什么不能谈的。
名人传记问题及答案
名人传记问题及答案第一篇:名人传记问题及答案名人传记问题及答案Q1:人物传记包括A:包括一般的传记、自传、评传、人物小传、人物特写、回忆录、年谱、小说化的传记。
Q2:《名人传》的作者是、A:罗曼·罗兰《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贝多芬传》Q3:《名人传》创作于由我国著名翻译家 A:二十世纪初期傅雷Q4:《名人传》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记述了三位大师的生平,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作者将这三位伟大的天才称为“”。
A:英雄Q5:《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的散文代表作,属于(自传/评传)A:海伦·凯勒自传Q6:《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的20世纪著名的在聋盲中坚强的女作家,教育家和演讲者,她凭借坚强的意志考入大学的拉德克里夫学院。
A:美国哈佛大学Q7:《巨人传》的作者是(国籍)的创作于A:法国弗朗索瓦·拉伯雷文艺复兴时期Q8:《巨人传》是一部的作品,它不仅显示出作者学识的渊博,更体现了作品的贯穿思想,是一部高扬人性、讴歌人性的伟大杰作A:百科全书式人文主义Q9的《毛泽东传》是西方数百种毛泽东传中的最被推崇、最畅销的作品之一,(由出版社出版。
)A:罗斯·特里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纯属搞笑,可删O(∩_∩)O~Q10:日本作家山冈庄八的作品《德川家康》,记述了日本历史,展现了德川家康作为乱世终结者和盛世开创者丰满、曲折、传奇的一生。
著名史学家、作家柏杨先生称:“中国有两部书可以和《德川家康》相比,一是《》,一是《》。
战国中后期资治通鉴三国演义By:杜安然第二篇:名人传记名人传记大全古代人物传记◎诸子传1孔子传(曹尧德等)2老子传(刘升元秦新成)3庄子传(王新民)4管子传(高连欣)5屈子传(曹尧德)6吴起传(孙开泰孙东)◎帝王权臣传7康熙大帝(二月河)8雍正皇帝(二月河)9乾隆皇帝(二月河)10光绪皇帝(二月河)11秦始皇大传(李约)12司马懿大传(马敏学) 13少年天子(凌力)14隋文帝(王顺镇)15李莲英(斯仁)16曾国藩之血祭(唐浩明)17曾国藩之野焚(唐浩明)18曾国藩之黑雨(唐浩明)19王莽(傅鹤年)20赵匡胤(金舟)21嘉庆皇帝(刘德贵)22道光皇帝(赵辉)23李自成(姚雪垠)24刘邦大传(陈文德)25杨贵妃(南宫搏)26顺治皇帝(杨立平)27努尔哈赤(李文澄)28同治皇帝(赵辉)29谋圣张良(张毅)30安德海31吴三桂(三月夫)32宣统皇帝(刘德贵)33晚清有个李鸿章34武则天正传◎才子传35纪晓岚全传(公木)36李商隐全传(李庆皋)37扬州八怪传(丁家桐朱福烓)38王尔烈全传(杨子忱)39苏曼殊全传(王长元)40施耐庵——绝代奇才(孙昌宇)41老残遗恨(寒波)42大清三杰(徐哲身)43天朝悲歌——石达开(寒波)44齐白石(林浩基)45铁齿铜牙纪晓岚46苏东坡传现代人物传记◎领袖人物47毛泽东传48周恩来传(力平)49邓小平传(伊文思)50胡耀邦传奇(齐鲁)51蒋介石传(布赖恩·克罗泽)52瞿秋白--从书生到领袖(陈铁健)53陈独秀传上卷下卷◎将帅风采54张学良传(范克明)55李宗仁(朱金元陈祖恩)56中国元帅徐向前(张麟马长志)57陈毅系列传记(金戈刘军等)58中国元帅贺龙(水工)59林伯渠传(王渔等)60潘汉年传奇(张云)61华子良传奇(弓戈)62中国元帅刘伯承◎文化名人71鲁迅传(王晓明)72巴金自传73冰心传(肖凤)74孙犁传(郭志刚、章无忌)75沙汀传(吴福辉)76朱自清传(陈孝全)77高玉宝(高玉宝)78曹禺传(田本相)79一代文豪:茅盾的一生(李广德)80沈从文传(凌宇)81老舍自传(老舍)82郭沫若传(龚济民方仁念)83春秋岁月(陈香梅自传)84金庸传奇(钟晓毅费勇)85林语堂自传(林语堂)86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女作家传87风流人生--凌子风传(余之)88琼瑶传奇(覃贤茂)89古龙传奇(费勇、钟晓毅)90梁羽生传奇(费勇、钟晓毅)91李敖回忆录(李敖)92人间四月天(王蕙玲)93亦舒传奇(钟晓毅)94细叙沧桑记流年(叶浅予)95艺海无涯——袁世海回忆录96田长霖的柏克利之路(刘晓莉)97父子艺术家(汤晓丹)98李敖和他的女人们(章晓明)99陈逸飞传:视觉人生◎其他名人100“花花公子”的晚节(沈醉)101何厚铧家族传102足音——吴小莉自传103郎平自传(节选)104功夫影帝李小龙(祝春亭105陈景润(沈世豪)106青少年时代的赵超构(张林岚)107曾宪梓传(夏萍)108走近往事(吕大渝)109李兆基博士传记(梁凤仪)110我的前半生(溥仪)111潘汉年在上海(黄祥豫)112资本大玩家——李泽楷传奇113梁思成和林徽因(费慰梅)114林徽因传(林杉)115张竞生传——性博士浮生乱世116香草美人邓丽君117秦德君和她的一个世纪 118宋庆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119船王卢作孚(胡凤亭)外国人物传记119从乞丐到元首(约翰·托兰)120拿破仑传122甘地自传(甘地)123乔治·布什自传125甘地传(徐友珍)126贝布托传(刘文山等)128圣雄甘地(拉皮埃尔)129肯尼迪(西奥多·索伦森)131二战将帅系列传记132风雨独立路--李光耀回忆录134爱迪生传(李其荣)135爱因斯坦传(聂运伟)137诺贝尔传(伯根格伦)138达尔文传(涅克拉索夫)140海明威传(贝克)141弗洛伊德传(高宣扬)143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144我的美国之路(科林·鲍威尔)146斯皮尔伯格(巴克斯特)147尼克李森自传149丹尼斯·罗德曼自传150斯皮尔伯格(约翰·巴克斯特)152福特家族(解力夫、张光勤)153绿茵诗人——罗伯特·巴乔155大卫·奥格威自传156达利自传158南希外传(基蒂·凯利)159情有独钟——麦克林托克传161麦克阿瑟将军传162斯大林时代的谜案(奥弗申柯)164渴望生活——凡·高传165与死神邂逅(拉布罗)167新戈尔攀登顶峰(特克)168南非斗士曼德拉(李安山)170一生只为那颗星——雅凯自传171雨果夫人回忆录(富歇)173从零到亿万(梁建华)174山口百惠自传176皮尔·卡丹传(艾顿)121罗斯福传124丘吉尔传(蔡赓生)127彼得大帝传略(帕普连科)130身残志坚罗斯福(解力夫)133专制魔王墨索里尼(解力夫)136富兰克林传(陶笑虹)139撒切尔夫人自传142乔治·桑(安安) 145莫妮卡的故事(莱温斯基)148伊莎多拉·邓肯(安安)151安东尼奥·萨马兰奇(刘平安、刘京胜)154科科·夏奈尔传(黑德里希)157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军事生涯160狗娘养的战争(巴顿)163卡夫卡传(勃罗德)166 二十世纪的科学怪杰鲍林169卡尔·波普尔自传172摩尔根评传(罗伯尔)175五体不满足(乙武洋匡)2第三篇:名人传记名人传记就是所写人的一生的缩写,在里面可以看到他的一生。
2015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之人物传记(共89张)
……
性
注意谋篇布局,选材典型 时间推移法
空间转换法
第14页,共89页。
【考查方向】 ①对传记中的重要词语与句子含义的理解考查;
②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的考查;
③对传记中作者所表现出的创作意图、文章结构基本特征 和写作技巧的考查;
④对作者作传的观点态度的把握;
⑤对传记中的疑点和难点,文本的深层意蕴及其所反映 (fǎnyìng)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
方法4:抓传主与他人的关系。
第27页,共89页。
主深 入 了 解 传
(shēnrù)
身份籍贯 相貌性格 兴趣爱好 能力专长 思想品质 事迹贡献 地位影响
外部表现
行动做 法层面
内部思想 思想认
情感
识层面
第28页,共89页。
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①热爱艺术;
[2007年广州二模]从雨果对巴尔扎克的描述(miáo shù)中,你看出巴尔扎克有
• 5、意图(作者)
• 6、启示 (传记) 第24页,共89页。
基本事实
理
基本人生经历
叙述、描写片断
传主的性格和情感 基本事实
传 记
析 作者思想和态度
议论性的语句
修辞技巧、表现手法 这样处理的意图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时
探
代精神 、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多角度、多层 对作者所来自的观点和艺术处理 面的理性分析
第二步,整体领会文本内容,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弄清
文段写了传记主人公哪些事,体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品质特点
(tèdiǎn);
第三步,区分出作者评论的成分,弄清作者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 向是什么。
第20页,共89页。
环保人物传记
环保人物传记王xx,一名基层环保战线上的普通干部。
10月13日下午,王xx开完会回到办公室处理工作时,突然倒在办公桌旁,送医就诊后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因公殉职,生命定格在55岁。
从1990年参加工作,到殉职在工作岗位,王xx始终未离开他所钟爱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他用31年的环保工作历程,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本色,也生动展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形象。
“暖气片旁蓝色的小椅子,就是他出发回来或者不舒服的时候坐的,冬天的时候靠在暖气片上烤烤,能让身体舒服点。
”提起王xx 生前的点点滴滴,市生态环境局肥城分局人秘科科长韩xx至今仍不想相信王xx已经离去。
韩xx指着王xx办公桌上摆放的物品告诉记者,多年来王xx积劳成疾,2011年、2015年曾两次突发过心脏疾病,当时局里领导劝他多休息,少往一线跑,也有意安排他干轻松一点的工作,但热爱环保,放不下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事业的王xx,两次都在短暂的治疗和休养后毅然回到了工作岗位。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在同事的眼中,王xx就是这样的人。
30多年里,王xx先后分工项目审批、法制宣传、污染控制、总量控制、环境监测等业务工作,他把钻研业务作为第一要务。
在监测站工作期间,王xx白天办理日常工作,晚上练习操作技术,迅速掌握并精通了水、气、噪声等各项污染指标的监测技术;在分工水污染、大气污染治理等业务工作期间,着力研究上级政策,认真分析空气污染成因,钻研出一套卓有成效的城区空气质量改善控制方法。
蓝天保卫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任务重、压力大,近年来,王xx一直分管大气污染防治,为做好工作,他实时关注空气质量数据,通过大量的现场走访和研判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指标控制办法,并以《环境空气自动站周边工作技术要点》的形式发给各镇街、各部门。
肥城市工业企业多、消耗化石能源多、机动车流量多、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在此不利条件下,空气质量在泰安依然不落下风,离不开王xx和同事们的耕耘付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5年新课标人物传记试题【2011年】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下笔不觉师造化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
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
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
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
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
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
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
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
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
黄宾虹一向以为书画同源,所以称作画为“写画”。
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
他在1929年编辑的《滨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籀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
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
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临近原始的艺术形式中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然山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
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
他也常以自然山水之理来诠释自己的笔法,如“平”就是如风吹水动、一波三折;“圆”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而石有棱角、树有桠杈,则是圆中有方;“变”则如石有阴阳向背、树有交互参差,山有起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
1922年他在给友人陈柱尊的信里说到,自己是以山水作字,而以字来作画。
可见,他已将山水自然之理、《说文》六书之法、书法、画法相互打通。
现代画家以画为道抑或以画为艺,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上的对比,在黄宾虹和张大千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黄宾虹一生平静淡泊。
张大千1925年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26岁就扬名南北,后又去北平办画展,被称为“南张北溥”,可谓名满天下;而黄宾虹虽较早就有“南黄北齐”之称,但他直至1943年才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这时他已经80岁了。
黄宾虹自来沪上就以鉴赏、鉴别真伪著称;而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
还有对画与钱的关系,黄宾虹一生力避卖画,多以画赠友人知己。
虽有润笔,与他的名气相比也很低,他一直严守传统士大夫不言阿堵的精神,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而张大千却有着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
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
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
(摘编自吴晶《画之大者——黄宾虹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
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
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阻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
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
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
(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
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
(6分) (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
(6分)(4)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
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2012年】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谢希德的诚与真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
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
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刻回国参加建设。
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谢希德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于1956年与北京大学的黄昆教授共同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
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而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锈?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
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的谢希德,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著成绩仍是个未知数。
然而,她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表面物理亟待研究,哪怕付出10倍、20倍的努力,也要勇闯难关,有所创造。
作为学界前辈,她也要借此鼓励年轻人去开拓这个前景广阔的新领域。
谢希德率领她的团队,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使复旦大学的表面物理研究达到了世界水平。
1983年,谢希德担任复旦大学校长。
以她的身份,每天上下班都有专车。
可是人们时常在校车上看到她的身影。
她说:“在车上既可以提前处理一些公事,又可以借这个机会与同志们交谈,倾听各种议论。
从校内的事到天下事都可以成为车内的话题,其中有牢骚,也不乏独到的见解;特别有意思的是车内总有一两位不愿隐瞒自己观点、也不善于窃窃私语的同志不时发表一通高见,而且获得一些同事的共鸣。
”在这里,教师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得到了反映,学校的决策又通过谢希德的宣传深入人心。
谢希德这样一位日夜为科学事业操劳的学者,业余爱好广泛,喜欢多彩的生活。
她酷爱集邮,喜欢欣赏古典音乐和阅读文学作品。
生活虽然是丰富的,但一个人却不可能样样喜好、样样精通。
有人曾撰文说谢希德爱好和擅长烹饪,其实她对此谈不上内行。
为此她特意关照那位作者要实事求是:“中国的烹饪大有学问,我还未入门,其实我的手艺远不及我爱人。
”1987年,谢希德的丈夫、中科院院士曹天钦患重病住院,一位成就极高的科学家变成了比孩子更需要照顾的病人。
谢希德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尽心履行着妻子的职责,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了一腔深情。
那几年,谢希德政务缠身,再加上频繁的学术和外事活动,身心都十分劳累。
但是不管工作多忙,只要人在上海,她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去医院陪伴丈夫,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
她和所有勤劳朴实的中国妇女一样,有着撼人心魄的人间至诚。
1999年,谢希德应邀担任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委,并修改书中的两篇科学小品。
她深知即便是科普文章也不能不讲准确性。
谢希德修改文章也像做科学实验一样,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如某作者混淆了“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
芯片是硅片经过多道程序加工而成的,她特地画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供作者参考。
另一个地方,作者为求形象生动,用“指甲大小”来描述一个面积概念。
不同人的手指甲可能差别很大,即便是同一个人,大拇指和小拇指的指甲大小也并不相同。
谢希德根据实际情况把它改成“一厘米见方”这样较为准确的写法。
求真的科学态度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谢希德对此更为看重。
(摘编自王增藩《谢希德传》)(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新中国成立后,有人劝阻谢希德回国,是考虑她事业的发展,担心国内科研条件差影响她在物理学研究上取得成绩。
B.担任校长的谢希德,经常乘校车上下班,使校车成为反映意见、宣传决策的重要窗口,这体现出她为人的平易谦和。
C.谢希德在钻研科学的同时,业余爱好也很广泛,但不擅长烹饪,对此也不感兴趣,所以不希望别人宣传她精于此道。
D.谢希德在修改一篇科学小品时,特地为原作增补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以区别“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
E.本文撷取谢希德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关爱亲人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2)谢希德转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
(6分)(3)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
(6分)(4)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8分)【2013年】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一个不能忘记的人刘重来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按照“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的条款,外国轮船在长江上触目可见,令国人深感屈辱。
1925年10月,卢作孚邀约友人,集资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积极投入以经济实力夺回内河航运权的爱国斗争。
公司成立之初,整个家当只有一艘载重量70吨的小轮船,卢作孚就定下了“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公司宗旨,展现了他的强国宏愿。
当时,长江上游航运正被外国轮船公司控制着,不多的几家中国轮船公司濒临破产,卢作孚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的方针,在从未行驶过轮船的嘉陵江上开辟新航线,并在管理上大胆改革,使公司站稳了脚跟,将航线从嘉陵江发展到了长江。
从1930年开始,民生公司“化零为整”,逐步壮大实力,先后收购了大批中外轮船,并控制了长江上游航运,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外国轮船公司挤出了长江上游。
经过多年拼搏,到1945年,民生公司“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不仅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而且在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分支机构,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卢作孚也被海内外誉为“中国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