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书
陈鸿宇—鱼书—歌词
鱼书
2019-01-26
作曲 : 曹秦
作词 : 森林
编曲:袁志鹏朱增根
少年少年
你我也许久未见
一切可好
日日盼
河岸河岸
近些年甚是想念
一切都好
勿挂念
愿你不悲不喜不自怜
浊酒一杯敬你先
愿你始终有初心模样
不曾变
愿你不卑不亢不自叹
一生热爱不遗憾
愿你余生可随遇而安
步步慢
少年少年
何时何日再相见
时过境迁
莫心酸
河岸河岸
再见也不及所念
一纸荒年
诉挚言
愿你不悲不喜不自怜浊酒一杯敬你先
愿你始终有初心模样不曾变
愿你不卑不亢不自叹一生热爱不遗憾
愿你余生可随遇而安步步慢
愿你不悲不喜不自怜浊酒一杯敬你先
愿你始终有初心模样不曾变
愿你不卑不亢不自叹
一生热爱不遗憾
愿你余生可随遇而安步步慢
和声:曹秦
吉他:袁志鹏
缩混:游翔竹
插画:郭警
出品:众乐纪。
陈鸿宇曹秦《鱼书》歌词完整版
陈鸿宇&曹秦《鱼书》歌词完整版陈鸿宇与曹秦最近演唱了一首中文歌曲,名字叫做《鱼书》。
我很喜欢森林写的歌词,也因为此,让《鱼书》这首歌曲更加富有魅力了。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鱼书歌词,希望大家喜欢并且能够有所收获。
鱼书歌词歌曲原唱:陈鸿宇,曹秦填词:森林谱曲:曹秦编曲:袁志鹏,朱增根少年少年你我也许久未见一切可好日日盼河岸河岸近些年甚是想念一切都好勿挂念愿你不悲不喜不自怜浊酒一杯敬你先愿你始终有初心模样不曾变愿你不卑不亢不自叹一生热爱不遗憾愿你余生可随遇而安步步慢少年少年何时何日再相见时过境迁莫心酸河岸河岸再见也不及所念一纸荒年诉挚言愿你不悲不喜不自怜浊酒一杯敬你先愿你始终有初心模样不曾变愿你不卑不亢不自叹一生热爱不遗憾愿你余生可随遇而安步步慢愿你不悲不喜不自怜浊酒一杯敬你先愿你始终有初心模样不曾变愿你不卑不亢不自叹一生热爱不遗憾愿你余生可随遇而安步步慢曹秦简介曹秦,来自摇滚乐的重镇古城西安,从小听着流行音乐长大,初中开始接触摇滚乐,弹吉他,组乐队。
初高中期间及大学期间就组建过多支乐队,参加多次演出,一直以来在乐队担任主唱兼吉他手。
曹秦,自认为敏感、细腻而柔中带刚的双鱼座男人。
习惯于幻想,总是会被小说和电影中的情节所感动,在这样的感动中流淌出的不是眼泪而是从心中升腾出的旋律和音乐。
时常会在碎星遍布的静夜里,像个孩子一样面向苍穹,诉说孤独,感知纯洁……陈鸿宇简介陈鸿宇,1989年1月18日出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中国内地民谣男歌手,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
2015年,陈鸿宇创办了音乐组织“众乐纪” ;同年,推出个人单曲《行歌》、《理想三旬》。
2016年3月1日,推出首张个人音乐专辑《浓烟下的诗歌电台》;之后,与马雨阳举行“折腾”全国Live House搭车巡演 ;同年4月,凭借专辑《浓烟下的诗歌电台》入围“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春季选优秀专辑奖。
2017年3月6日,推出第二张个人音乐专辑《一如年少模样》;同年,获得首届唱工委CMA音乐颁奖盛典年度最佳新人奖。
高中语文鱼书-课文赏析
高中语文鱼书-课文赏析高中语文鱼书—课文赏析一、欣赏要点1.这篇文章在语言上别具特色。
作者非常注意语言的锤炼,在遣词造句中,传达出中国文字所独有的典雅凝练之美。
那清丽秀美的词藻,那错落有致的句式,那抑扬顿挫的节奏,都显示着作者深厚的文字素养.他善于将文言和白话、书面语和口语熔为一炉,在他的笔下,旧词新用,文言活用,动词连用,句式灵活多变,如行云流水一般,既有唐宋散文的迹象,又完全是崭新的现代散文,融会古今,自成一体。
他还善于将日常生活用语和严谨的对偶句并用,长于叙述、排比、反问和比喻,信笔而往,挥洒自如,非阅历丰富、学养深厚,是难以达到此境界的。
2。
要能领会本文的中心意思:作者从往返的书信中,体会到书信的作用,从几封旧信中体会到友谊、感情和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为现代人过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遗憾及无奈,从而表达了对人间真情的呼唤和追求。
3.有不少句子,词语丰富,意味隽永,比如“千里暌违,只要借几行雁羽,便能将一曲衷情,寄与远人,使彼此快如觌面〞.这样的句子必须要弄清它的意思,并分析其意味。
4.结构层次:本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自己因懒散而致朋友间的书信稀少。
引出话题.第二部分〔第2~6段〕写书信的作用和好处。
第三部分〔第7~10段〕从几封旧信看人生小景.第四部分〔第11段〕写作者企盼朋友的来信,呼唤人间真情。
照应开头。
二、赏析实践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人是情感的动物,或者因为长期融洽无间的相处,或者因为意气相投,一见如故,都会产生一种情感的丝缕,把双方的心牢牢地系在一起。
但聚散无常,即使亲如家人,也难免彼此参商,天南地北,各奔前程.离情别绪,使人产生依恋和怀念,是很自然的事。
有了殷勤的绿衣使者,形体隔绝的痛苦便可取偿于精神的密接.千里暌违,只要借几行雁羽,便能将一曲衷情,寄与远人,使彼此快如觌面。
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给朋友写信,接读朋友的来信,除了极少的例外,是一种难得的愉快。
全是鱼的古书
全是鱼的古书
中国古代有一些与鱼相关的古书,以下是部分介绍:
- 《养鱼经》:又名《范蠡养鱼经》《陶朱公养鱼法》,作者为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大夫范蠡。
全书仅三百四十三字,却开创了中国的科学养鱼记录,比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所著《动物史》(该书把鱼列入分类系统)还早一百多年,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养鱼著作。
- 《种鱼经》:亦称《养鱼经》,《鱼经》共一卷,分三篇,分别讲述鱼苗、养鱼方法及鱼的种类,也是较早的一部鱼书,作者为明代学者黄省曾。
- 《闽中海错疏》:屠本畯在福建任官时期所作,该书在介绍每种水产时都注明形态和习性,有的还附作者的按语,或援引典籍。
书中对海产动物生态的描述注重科学性,释文还较为生动。
- 《海味索引》:是屠本畯所著的一部规模不及《闽中海错疏》的古代鱼书,可视为该书的姐妹篇。
- 《鱼品》:作者为明代万历进士顾起元,该书记载了数十种鱼,皆为江东地区所产,文字极为简略。
- 《渔书》:一部残存的鱼类专著,内容丰富,颇具参考价值。
该书杂引古代文献,近似谱录,从卷二到卷十列记水产,每卷为一类,均有卷目,分别标为“神品”“巨品”“珍品”“杂品”“介品”“柔品”“畜品”“蔬品”“海兽”。
这些古书都包含了对鱼类的丰富知识和文化内涵,是中国古代渔业和文化的重要遗产。
语文课件:第12课 鱼书
您说‘有父兄活着’;冉求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 说‘听到就去实践它’。我有点糊涂,斗胆问问。”孔子说: “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要推他一把;子路本事太大 (容易冒失),所以我要让他退一步想想。”
选文5、6、7
5【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苦思冥想时,不去提醒;不到欲说无语 时,不去引导。弟子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 再教他了。” 6【原文】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 如学也。” 【译文】 孔子说:“我曾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结果 没好处,还不如学习。 7【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想事,越学越糊涂;想事不读书,
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 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 知量也。”
【译文】
叔孙武叔诽谤孔子。子贡说:“不要这样吧,孔子是诽 谤不了的,其他人的贤良,象丘陵一样,还可以超越;孔子 却象日月,别人没法超过。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但对日 月又有什么损伤?只能表明他不自量而已。”
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 孔子说:“中上等天 赋的人,可以同他研究高深的学 问;中下等天赋的人,不可以同 他讨论高深的学问。”
选文3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 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 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 ‘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 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 也兼人,故退之。”
答案
4.选词填空 (1)处世·处事 ①他_处__事_果断,很有魄力。 ②男子汉大丈夫处__世__,当以天下为己任。 解析 “处世”,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处事”,处理 事务。
在我国古代鱼书指的是
在我国古代鱼书指的是
题目:
在我国古代,“鱼书”指的是()
A.书信
B.食物
C.行李
D.家具
答案:A
拓展:
鱼书,读音yú shū,汉语词语,意思是古时对书信的称谓。
(1).“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因称书信为“鱼书”。
(2).古代朝廷任免州郡长官时所赐颁的鱼符和敕书。
鱼书的意思是:
1、书信。
宋.晏殊.无题诗:「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清.宋凌云.偶成诗:「天外鱼书绝,征人岂念家?」
2、唐时用作凭信的鱼形符节,以木或铜制成。
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刺史停替,须待鱼书。
」亦称为「鱼符」。
《鱼书》教案
《鱼书》教案《鱼书》教案《鱼书》教案1教学目标1、体味作者对书信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对人间真情的渴盼。
2、欣赏作者古雅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小调查:当你想念亲人和朋友时,你最喜欢、最经常采取的方式是什么?(请学生举手选择)A、写信B、写信C、打电话(二)、请选择“打电话”的某一两个学生谈谈自己选择的理由。
(三)师:确实,电话的方便、快捷使生活的无数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它连接了七大洲、四大洋,使诺大的世界变成了触手可及的地球村。
但在古代,人们却只能靠书信来联系。
想念驻扎在边塞的丈夫了,抓来一只大雁,在脚上绑上一封信,雁儿雁儿,你帮我捎封信给我的丈夫;漂泊异乡,想念家乡亲人了,唤来一只小鱼,鱼儿鱼儿,你帮我带个口信给家里人。
就在七八十年前,人们也还是主要靠绿衣天使来传情达意。
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的就是一篇关于书信的文章--我国文坛著名的作家柯灵老先生的散文《鱼书》。
柯老先生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对书信的喜爱和怀念。
文章内容很简单,所以,今天我们一起从一个更能展示大家的聪明才智和文学功底的方面来学习。
刚才同学们都说到最喜欢用打电话的方式,正好我这里有一些关于电话的作用和魅力的小短诗,那同学们读了《鱼书》这篇散文后,能否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也写出一些关于书信的小短诗,来表达书信的作用和对书信的.喜爱呢?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写出,而且一定会写得更好。
那下面就请大家先用自己的方式阅读品味文章,然后试着写一则关于书信的小短诗。
到时侯我们请一些同学上台来展示他们的作品。
提醒学生注意:1、可以仿照印发材料上的小诗的句式,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创造。
2、所写的小诗的内容要尽量以文章内容为依据,可以直接用文中的句字,也可以进行适当改编和创造。
3、阅读时可以根据给出的问题画出相关的词句,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其它词句画上记号、做好旁批。
(四)投影建议思考的问题和建议注意的字词1、为什么柯老先生如此喜爱和怀念书信呢?在他眼中,书信具有怎样的魅力?2、建议注意的字词(加点):懒散因循风流云散的故旧友情的具体表征取偿于精神的密接推诚相与交流情愫隽品分道扬镳恶札二、读学生自主阅读,感受全文,分析作者对书信的态度和看法,喜爱、怀念书信的原因,并将相关语句和自己喜欢的词句画上记号,做好旁批。
鱼书的诗句
鱼书的诗句
以下是一些包含鱼书的诗句:
1.“鱼书不至雁无凭”——明代李开先《夜奔》
2.“壁虎书鱼荡水光”——明代沈周《朱泽民山水》
3.“残书应伴蠹鱼休”——明代罗洪先《挽罗汝奎兄弟》
4.“鱼腹一书劳远寄”——宋代王艺《吴下同年会诗》
5.“开箧抽书走壁鱼”——明代李先芳《暮春初过山庄》
6.“鱼蠹入书循简缺”——明代刘璟《寄葆光子偈》
鱼书在古代指的是将书信结成鱼形,或画成鱼形,作为信封,是古代书信的一种形式。
这些诗句中的“鱼书”都带有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请注意,由于古诗数量庞大,包含“鱼书”的诗句可能还有很多。
以上只是部分示例,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建议查阅古诗集或相关文献。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翻译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鱼书,是古代我国传统邮政的一种形式,因其外形酷似鱼而得名。
在古代,交通不便,邮政不发达的情况下,鱼书成为了人们重要的通讯方式。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是一句古诗中常见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鱼书传递信息的场景,也反映出人们对于信息交流的渴求和追求。
作为现代人,我们在信息传递的方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古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可以轻松地在各种评台上获取信息,与人进行交流。
但是,信息过剩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我们在海量的信息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往往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这句古诗虽然出自古代,但是其中所蕴含的信息价值和交流方式,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于信息交流的重视。
水远山长,形容了古代险阻重重的交通环境,但是人们依然借助鱼书这种方式,将信息传递到想要达到的目的地。
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值得我们借鉴。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也需要有不畏艰难、不断探索的勇气,去寻找那些有价值的信息,并与他人进行共享。
水远山长处处同,也告诉我们,信息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人与人之间实现沟通和交流。
对于我们的写手来说,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的精神,也同样具有启发意义。
我们需要有深度和广度的思考能力,去理解和解读客户提供的内容、主题或概念。
在撰写文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主题,以便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
我们也要在文章中多次提及客户指定的主题文字,让文章更加丰富和有层次感。
文章中应该包含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以便读者能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主题。
在撰写过程中,我们也要共享自己对于这个主题或概念的个人观点和理解,让文章更具有个性化和独特性。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也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不管是古代的传书方式,还是现代的信息传递方式,人们对于信息的渴求和追求是不会改变的。
作为文章写手,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将最优质的文章呈现给客户和读者。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翻译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翻译
摘要:
一、诗句背景介绍
二、诗句翻译
三、诗句内涵解读
四、总结
正文:
【一、诗句背景介绍】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思念远方亲友的情感。
这首诗流传至今,被广泛引用和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诗句翻译】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道路艰难马蹄病,音信断绝使人愁。
这首诗的翻译如下:
想要寄一封书信,但是不知道该寄往何处,因为所思念的人所在的地方,山水相连,路途遥远。
【三、诗句内涵解读】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念远方亲友的深切之情。
诗中“鱼书欲寄何由达”一句,表现了诗人想要写信寄给远方亲友,但是由于路途遥远,山水相连,无法找到正
确的地址,因此无法寄出。
而“水远山长处处同”一句,则表达了诗人所思念的人所在的地方,环境十分恶劣,路途艰难,马蹄有病,音信断绝,使人倍感孤独和愁苦。
【四、总结】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是一首表达思念远方亲友情感的经典诗句。
诗人通过形象的描绘,表现出对远方亲友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路途遥远、环境恶劣的感叹。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翻译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翻译
摘要:
一、鱼书欲寄何由达的背景和含义
二、水远山长处处同的意境描绘
三、翻译技巧与难点解析
四、总结与评价
正文:
【鱼书欲寄何由达的背景和含义】
“鱼书欲寄何由达”出自宋代诗人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想要给远方的亲人寄信,但却无法送达的无奈心情。
鱼书指的是信件,由鱼形图案的印章封缄。
何由达意为“如何才能送达”。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水远山长处处同的意境描绘】
“水远山长处处同”描绘了一幅江山壮美的画面。
水远表示水流悠长,山长意味着山峦连绵。
处处同表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样的美景。
这一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仰之情,也反映了诗人离愁别绪的心情。
在如此美丽的江山之中,诗人却无法与亲人共享,心中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
【翻译技巧与难点解析】
1.鱼书:信件。
古代信件上常有鱼形图案的印章,故称为鱼书。
2.何由达:如何才能送达。
由表示“如何”,达表示“送达”。
3.水远山长:形象地描绘了江山壮美的画面。
4.处处同: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样的美景。
【总结与评价】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亲人的深切思念。
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忧伤。
在翻译时,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境,同时注意词汇的准确性。
人文历史探究教案:通过《鱼书》了解古代婚姻制度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鱼书》了解古代中国婚姻制度的兴衰演变,使学生了解古代社会风俗,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鱼书》中关于婚姻制度的记载,了解古代中国婚姻制度的特征,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思考。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把握古代婚姻制度的演变历程,学会如何去展现《鱼书》中记载的内容,通过讨论、阅读、写作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古代典籍的精髓。
教学准备1.《鱼书》的课文材料2.大屏幕或投影仪3.学生可参考的有关古代婚姻制度的资料4.讲座笔或草纸5.社会学习评估题教学流程第一步,介绍《鱼书》老师向学生介绍《鱼书》。
作为中国古代典籍的代表,它是一部记录了西周王权权力斗争的重要史料,同时也是一部记载了古代社会风俗习惯的典籍。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鱼书》的历史背景、作者、写作目的等内容,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这部典籍的文化价值。
第二步,介绍古代婚姻制度老师向学生介绍古代婚姻制度,包括婚姻的起源、演变历程、特点等。
介绍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储备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第三步,了解《鱼书》中的婚姻制度记载让学生阅读并整理《鱼书》中关于婚姻制度的记载,教师可以以小组形式或个体形式进行。
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重点关注婚姻的起源、演变历程、特点等方面的内容,并做好笔记记录。
阅读结束后,每组或每个学生向全班汇报所整理的内容。
第四步,讨论老师可以发起讨论,引导学生探究古代婚姻制度的演变原因。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思考古代婚姻制度对于古代社会和今天的人们有什么意义,在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的同时,也可让学生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第五步,作品创作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体作品创作,如写作、绘画、模型制作等。
创作主题可以是“古代婚姻制度的演变过程”、“我的理解”等。
第六步,社会学习评估老师可以通过社会学习评估题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社会学习评估题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12鱼书
探究质疑
生活中很平常的事物都会蕴含一定的哲 理,例如钱钟书的《窗》、莫利的《门》、 林徽因的《窗子之外》等议论性散文都运用 了以小见大的写法。请同学们尝试观察身边 事物,联系生活,说出新意。
自选事物角度,写一个200字以上的生活小片段。
以小见大的作文素材
越时尚的商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快。 无论是电子产品还是时髦的服装,商家通 过不断地推陈出新,刺激人们的购买欲。 那些追求奢侈品消费的“月光族” 和“车 奴”“卡奴”,不仅浪费资源,还使自己 背上沉重的经济枷锁,究竟是富人还是 “负人”,只能冷暖自知。
12. 鱼 书
柯灵
何谓鱼书?
“鱼书”,出自古乐府《饮马长城窟 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古代人将机密信件或情报用油纸 封好塞入鱼腹中,加以伪装后秘密传 递。后经历代演绎,信使将密件塞入 木制鱼状桶内,故称鱼书桶。相当于 今天的信封。
书信的美称
笺、素、翰:
笺是小幅而华贵的纸张,素是白色生绢,古人 多有在笺、素上写书信的;翰是鸟羽,古以羽毛为 笔。所以,笺 、素、翰常被借指为书信。后来书 写材料有了发展变化,人们仍喜欢用雅笺、尺素、 华翰等词,作为书信的美称。
海婴有几句话,写在另一纸上,今附呈。 专此布达,恭请 金安。
男树叩上广平及海婴同叩 一月十六日
品读课文
品读课文第八、九、十自然段,体味字 里行间寄寓作者怎样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分组进行交流讨论,找出相关句子,完成填空题:
这句话寄寓了作者
的感悟
俞伯牙的琴声在山间缭绕,没有人能
听懂,可是当悠扬的琴声拂过江面时,钟子 期却听得如痴如醉。俞伯牙慨叹自己终于找 到了一位知音。他们不是用话语来交流,而 是用音乐交流,用心交流。所以当钟子期去 世后,俞伯牙断琴而誓,不再弹琴。这个故 事曾在千百万华夏子孙的内心泛起波澜,它 让人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正是心灵与心灵 的交流。
鱼书ppt8 课件
小结
• 读《鱼书》,古雅之风扑面而来。作 者在流畅的现代汉语的行文中自如地 穿插着文言词汇,不仅使所要表达的 意思言简意赅,而且产生一种文雅、 含蓄的修辞效果。另外,作者还善于 用四字句,自然流畅,读来朗朗上口。
拓展延伸
• 1、谈一谈: • 在你与朋友的书信交流中,有特别值
得怀念的事件吗?
• 2、练一练: • 本文有许多四字短语和文言词汇,这
首 尾 照
第二部分(2-10):写书信在人 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应 , 结
第三部分(11)抒发了作者渴求 朋友来信的心情。
构 完 整
寂寞—— ( 回忆时的乐趣 ) ——( 静心品味 ) ——( 无奈、遗憾 ) ——( 气愤 ) ———渴望
内容感知
• 鱼书的作用:
• 1、是友情的具体表征; • 2、缩短了人类心灵的距离; • 3、无论写信还是读信,都是一种难得的愉快; • 4、许多书信成为文学的隽品,如《傅雷家书》; • 5、保存了生命的痕迹、值得吟味的人生小景。
鱼书就是信件。
雅笺、素书、尺素、华翰
雁足、雁羽、雁帛、雁书、 八行书 鱼雁
作者简介
• 柯灵(1909——2000)
• 现代作家。原名高季琳,原籍浙江 绍兴,生于广州。柯灵出身贫寒, 靠自学成才。1926年在上海《妇女 杂志》发表叙事诗《织布的妇人》而步入文 坛。1941年与师陀合作根据高尔基的话剧 《底层》改编成话剧剧本《夜店》(后改编成 电影),有广泛影响。1948年到香港《文汇报》 工作。1949年回到上海,次年加入中国共产 党。曾任《文汇报》副社长兼副总编、上海 电影剧本创作所所长、上海电影艺术研究所 所长、《大众电影》主编、上海作协书记处 书记、上海影协常务副主席等职。
高中语文《鱼书》PPT12
“鱼书欲寄何由达,山长水远处处同” ——宋 晏殊
鱼书
柯灵
一、走进作者
柯灵(1909―2000),浙江绍兴人,中 国现代著名作家。原名高季琳,生于广州, 1926年在上海发表叙事诗《织布的妇 人》而步入文坛。著有《望春草》《暖 流》等。
他是一位平和、勤恳、著述颇丰而 又不事张扬的散文家。据说,八九十年 代,上门拜访柯灵的客人络绎不绝,使他几乎无法正常工作。于 是他在门上贴上告示,说:“柯灵下午四时前恕不会客,乞谅。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主人淡泊而执着的个性。
记下别人的重要观点 写下自己的看法
在《鱼书》里,作者写到鱼书对于人们表 达情感的重要性。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随着 通讯技术的日益发展,书信逐渐被手机、 电话等通讯工具所取代,请就这一现象谈 谈你的认识及看法。
说出你的故事
不老的书信,不变的情怀
• 信本身就是件艺术品,信封、信纸、邮票、 邮戳溶为一体。
“鱼书”的由 来?
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偶成
清 宋凌云
语言:文白间杂多用四字成语或短句
自然、简洁、流畅,读来朗朗上口
六、探究性阅读
关于本文的写作意图有人认为是作者无 为而作,体现了作者有一种消极避世的 思想;也有人认为这表现了作者当时的 理想;也有人认为这篇文章有很强的现 实针对性,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病态社会 的深刻批判.读了本文谈谈你的看法。
鱼书ppt8
首 尾 照 应 , 结 构 完 整
情感的变化
寂寞—— ( 回忆时的乐趣 ) ——( 静心品味 ) ——( 无奈、遗憾 ) ——( 气愤 ) ———渴望
内容感知
• 鱼书的作用:
• • • • •
1、是友情的具体表征; 2、缩短了人类心灵的距离; 3、无论写信还是读信,都是一种难得的愉快; 4、许多书信成为文学的隽品,如《傅雷家书》; 5、保存了生命的痕迹、值得吟味的人生小景。 –好朋友因志趣不同而分道扬镳。 –浪迹天涯的朋友间奇异缘遇。 –遭遇“恶札”。
• 睽违:差错;背违; 分隔;离别。 • 更易:更改;改动。 • 参商shēn shānɡ:1、参星和商星。参星在西, 商星在东,此出彼没,永不相见。参见“参 辰”。 2.喻彼此对立,不和睦。3.喻亲友隔 绝,不能相见。 4.喻有差别;有距离。 • 恶札:拙劣的书法或文笔。亦用为谦词。 • 隽品:亦作“隽品”。 优良的品级﹔精品 • 觌面:当面;迎面;见面。 •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鱼书》阅读教案:探讨古代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
《鱼书》阅读教案:探讨古代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 理解《鱼书》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分析《鱼书》中反映的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
3. 探讨古代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鱼书》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鱼书》中的人物形象和社会背景。
3. 探讨古代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鱼书》,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鱼书》中反映的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古代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四、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鱼书》,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课堂导入:介绍《鱼书》的作者和背景,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3.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鱼书》,回答相关问题,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鱼书》中反映的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
5.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古代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课堂讲解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阅读理解:评估学生对《鱼书》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
3. 思考与分析:评估学生在探讨古代文学与社会制度关系时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找寻其他文学作品,如诗、赋、散文等,分析其中对社会制度的反映,与《鱼书》进行对比,进一步探讨古代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
2. 文化体验:组织学生参观古代文化遗址或博物馆,让学生亲身感受古代社会制度,加深对古代文学与社会制度关系的理解。
七、教学难点1. 古代用词理解:由于《鱼书》是古代文学作品,其中包含一些古代用词和表达方式,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用词进行解释和引导。
2. 社会制度复杂性:古代社会制度复杂多样,学生可能难以全面理解。
教师需要通过举例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鱼书》中反映的古代社会制度。
鱼书对雁字的意思
鱼书对雁字的意思
鱼书对雁字的意思有多重解释,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含义:
1. 鱼书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本养鱼经典,其中涵盖了养鱼的种种知识和技巧。
在这本书中,雁字的意思可以是指鱼的品种或者特征,比如形似雁的鱼类。
2. 鱼书也可以是指一种古代的书写形式,以鱼形为基础构成的文字。
在这种书写形式中,雁字可能是一个特定的符号,代表某种含义或词语。
3. 在汉字中,雁字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雁是一种候鸟,象征着离别和相思,因为它们常常在冬季飞往南方繁衍,然后在春季返回北方。
因此,雁字可以表示离别、思念或者迁徙。
4. 鱼书对雁字的意思还可以从文化和传统的角度解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雁是一种重要的象征动物,代表着团聚、友谊和忠诚。
因此,鱼书对雁字的意思可以是表达友谊、团结或忠诚的一种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解释只是对鱼书对雁字的一些可能意思的揣测,具体的含义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老的书信,不变的情怀
书信有时空差距,情感交流更具体细腻。等待收信 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
书信是最能保持历史原汁原味的文字资料,书信有 鲜活记忆,延伸过去的时光。 书信是民间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学、美学、 书法、礼仪、邮政、包装、纸张等文化的综合载体。
探究质疑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际生活,觉得很平凡,没新意;自己想 象来写,又觉得不真,很虚假。这是绝大部 分同学写作中遇到的难题。请同学们结合本 单元所学文章探讨:作家是如何做到‚平凡 之中见新意‛的?读了他们的文章后对我们 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本文语言特点
1、善于化用古诗词 2、文白相间、古朴典雅、言简 意赅 3、富有诗蕴、含蓄深刻
探究质疑1
鱼书雁足正在悄悄远离我们的生活,那种企 盼来信的焦苦,那种接读来信的喜悦,那种 深夜写信的温馨,都在悄悄远离我们的心头。 难道未来的天空将会只有电波的传递而消失 鸿雁的往来?对此,你怎么看呢?
第三单元
散文(2)
12 鱼书
柯灵
鱼书
柯灵
何为鱼书?
“鱼书‛,出自古乐府《饮马长城窟 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古代人将机密信件或情报用油纸封好 塞入鱼腹中加以伪装后秘密传递。后经 历代演绎,信使将密件塞入木制鱼状桶 内,故称鱼书桶。相当于今天的信封。
书信名称种种
笺、素、翰 笺是小幅而华贵的纸张,素是白色生绢, 古人多有在笺、素上写书信的;翰是鸟羽, 古以羽毛为笔。所以,笺、素、翰常被借指 为书信。后来书写材料有了发展变化,人们 仍喜欢用雅笺、素书、华翰等词,作为书信 的美称。
雁足、雁帛、雁书、鸾笺 《汉书》记载苏武故事,言苏武被拘匈 奴,牧羊于北海,后来汉朝廷要求匈奴放 归苏武,匈奴谎称武已死。汉使则谓单于, 汉皇在上林苑中,得北宋雁,雁足上系着 帛书,说苏武等在某泽中,单于只得放苏 武归汉。于是,书信又有了雁足、雁帛、 雁书等代名词。再如,宋时蜀地善制十色 彩笺,笺上隐然有花木麟弯图案,这样, 书信又多了一个别称:鸾笺。 八行书 旧时竖式信笺,多用红线划分八行, 书信也别称八行书。
启 示
小中见大,平中见奇,开掘出关于社会、 人生、文化方面的思考,揭示出或深刻、 或独特的意义。‚见人所未见,发人所 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 下俱无‛的意思。
课后作业
给你的亲朋好友或师长写封信,重温写信收 信带来的温情和欣慰。 阅读迟子建散文《远去的邮车》,比较课文 内容,思考文后的问题。
融洽无间(jià n) 隽(jù n)品 恶札(zhá ) 信笺(jiān)
翘(qiá o)首云天 一枝之栖(qī)
初读课文
要求: 自主阅读,感受全文,分析作者对书信的 态度和看法,喜爱、怀念书信的原因,并将 相关语句和自己喜欢的词句画上记号,做好 旁批。
概括文意
书 信 的 作 用 促进友谊的形成 表达离愁别绪 人们之间心灵的沟通
书信是人们表达感情的桥梁 书信能给人们带来乐趣
独特的经历:
因为志趣不同,与朋友 分道扬镳 无名歌手的曲折际遇 匿名信中的辱骂
保存了一些生
命的痕迹
蕴藏着值得吟
味的人生小景
品读课文
1.作者和他朋友的关系如何?对他们两人的 分道扬镳你是怎么看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情感呢?
敦厚善良、热情的帮助、真挚、好朋友:关系很好 思想信仰、分歧、隔阂、志趣不同:友情元素 永远不能忘怀、抱憾、无可奈何:对崇高友谊的向 往与追求
作
者
简
介
柯灵:原名高季琳,笔名朱梵、宋约。 浙江绍兴人,现代作家。曾任《文汇报》副 社长兼副总编。著有《望春草》《暖流》 《柯灵散文选》等。 柯灵先生善于捕捉散文的灵感、锤炼语 言,因此其文章,美如画,意似诗,文白兼 及,古雅流畅,独具一格。
重点字词:
更(gè ng)易 咫(zhǐ)尺 无垢(gò u) 漂泊(bó )
俞伯牙与钟子期
《吕氏春秋· 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 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 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 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 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 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品读课文
2.你怎样理解“这确是一种巧合,在背后穿 线的是生活问题”这句话?
这句话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总结 上文朋友间的奇缘异遇,引出下文对这个表 面看似巧合的现象背后的深层次思考,对生 活的思考,对生存境遇的思考。
品读课文
3.作者是如何让我们认识到那个世界的不合 理和社会的病态的?
“但是这种恶札,却只能算是例外。不过世乱 如麻,人情鬼蜮,例外的事着实不少。‛ 作者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将个人的特 殊遭遇和当时的社会联系起来, 对用书信卖国求荣等社会病态进行批判, 这样写使得作者的思想内容更深刻,这就是 ‚平凡之中见新意‛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