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感冒的辩证论治

合集下载

中医辨证感冒医案精选

中医辨证感冒医案精选

中医辨证感冒的医案精选
以下是一份中医辨证感冒的医案精选:
患者,男性,28岁,因感冒前来就诊。

患者自述感冒已有一周,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患者脉象浮数,舌苔薄黄。

中医辨证:患者感冒初期,风寒侵袭,肺气失宣。

根据症状和脉象,可诊断为太阳中风证。

治疗方法:根据中医辨证,采用桂枝汤剂进行治疗。

桂枝汤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作用,适用于太阳中风证。

治疗过程:患者服用桂枝汤后,症状逐渐缓解。

经过一周的治疗,患者感冒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恢复健康。

注意事项: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保暖和休息,避免再次受凉。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身体康复。

以上是一份中医辨证感冒的医案精选。

中医治疗感冒注重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症状和体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保暖和健康,多喝水、多休息、多休息,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啊!。

感冒的辨证施护

感冒的辨证施护

感冒的辨证施护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

中医认为,感冒是一种较为轻微的表层病症,但若不及时辨证施护,可能会演变成更为复杂的疾病。

本文将介绍感冒的辨证施护方法,帮助读者认清感冒的症状,并采取相应的中医方法进行施护。

一、感冒的症状感冒通常表现为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发热等症状。

但不同的体质和病邪入侵方式,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1.寒邪感冒型如果感冒是由寒邪入侵引起的,症状多为恶寒、畏寒、身体发冷、打喷嚏频繁等。

此时,应采取温补驱寒的方法来辨证施护。

2.风邪感冒型当感冒是由风邪入侵引起的,症状常表现为头痛、发热、流鼻涕、咳嗽等。

此时,应采取祛风散寒的方法来辨证施护。

3.湿邪感冒型湿邪感冒常导致痰多、身体重、舌苔厚腻等症状。

此时,应采取化湿燥湿的方法来辨证施护。

4.热邪感冒型感冒由热邪入侵引起时,症状常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疼痛等。

此时,应采取清热解毒的方法来辨证施护。

二、辨证施护方法1.温补驱寒型感冒温补驱寒型感冒适合采取温热的方法进行辨证施护。

可选择一些温性的中药如附子、干姜等研磨成粉末,加入热水中调匀后服用。

同时,保持室温适宜,多穿衣服,避免受凉。

2.祛风散寒型感冒对于祛风散寒型感冒,宜通过中药来辨证施护。

可以选择荆芥、薄荷等具有祛风散寒作用的中草药煮水喝。

另外,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受凉,也有助于治疗。

3.化湿燥湿型感冒化湿燥湿型感冒适合选择化湿的中药进行辨证施护。

苦瓜、茯苓等中草药可以帮助清热化湿。

此外,保持室内环境干燥并注意个人卫生,可以加速康复。

4.清热解毒型感冒清热解毒型感冒宜采取清热解毒的方法进行辨证施护。

可以使用黄芩、连翘等中草药制成草药煎剂,清热解毒。

此外,饮食清淡,多喝水,有助于排毒。

三、预防感冒的重要性感冒的辨证施护固然重要,但预防感冒同样不可忽视。

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是预防感冒的关键。

1.加强体质通过良好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充足的休息,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感冒的患病风险。

感冒辨证论治

感冒辨证论治

感冒辨证论治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因主要是由于感冒病毒感染引起的。

针对感冒,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进行分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本文将从表现症状、辨证分型和治疗方法三个方面,对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进行探讨。

一、表现症状感冒患者常见的症状有鼻塞、流清鼻涕、喷嚏、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咳嗽等。

根据感冒病程的不同,可以将感冒分为三个阶段:初感期、流行期和恢复期。

初感期主要表现为鼻塞、流不畅的清鼻涕、喷嚏等症状,一般持续1-2天。

流行期病情进一步加重,症状包括明显的鼻塞、流浓稠的黄鼻涕、打喷嚏频繁、乏力、头痛、畏寒发热等。

恢复期病情开始缓解,但仍有持续的鼻塞、咳嗽等症状。

恢复期也是感冒最后一个阶段,期间可以通过药物和调理来促进康复。

二、辨证分型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风寒湿感冒和风热湿感冒四种辨证类型。

1. 风寒感冒:症状主要为畏寒发热、鼻塞、清涕、咳嗽、头痛等。

舌苔薄白,脉象浮紧。

治疗时应采用驱散风寒、解表发散的方法。

2. 风热感冒:症状主要为畏寒、发热、鼻塞、黄涕、咳嗽、喉痛等。

舌苔黄腻,脉象浮数。

治疗时应采用清热解毒、解表发散的方法。

3. 风寒湿感冒:症状主要为畏寒、发热、鼻塞、湿涕、咳嗽、身痛等。

舌苔白腻,脉象浮滑。

治疗时应采用祛风散寒、化湿利水的方法。

4. 风热湿感冒:症状主要为畏寒、发热、鼻塞、黄涕、咳嗽、湿重等。

舌苔黄腻,脉象浮滑。

治疗时应采用清热解毒、化湿利水的方法。

三、治疗方法感冒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

1. 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的辨证类型,可以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见的药物包括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具有解表、清热、解毒的中药。

同时,也可以采用辛散发散的药物如荆芥、薄荷等来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2. 辅助治疗:感冒期间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长时间待在封闭的空间中。

饮食应以易消化、清淡为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增强免疫力。

感冒的辩证论治

感冒的辩证论治

(2)风热犯表证
• 加减: 头胀痛甚:桑叶、菊花。 咳嗽痰多;贝母、前胡、杏仁。 咯痰黄稠:黄芩、知母、栝楼皮。 身热较著:石膏、鸭跖草。 乳蛾红肿疼痛:一枝黄花、土牛膝、玄参。 时行感冒:大青叶、蒲公英、草河车。 热郁寒遏:石膏合麻黄。 风热化燥伤津:沙参、花粉、梨皮。
2、病证鉴别
• 感冒与风温的鉴别 • 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区别
感冒与风温的鉴别
感 冒 临床 特征 多无发热或发热不高,服 解表药后,汗出身凉脉静 而渐愈,病程多不超过一 周,多不传变。 正气不足,邪犯肺卫 温 病 必有发热甚或高热,得汗后热虽暂 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 且见传变入里之候:神昏、谵妄、 惊厥、出血等。 正气不足,疫毒内犯 季节性传染性强,发病急骤, 病情重笃,症状相似。 进行必要理化检查,以资鉴别 风温包括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胸 膜炎等;暑温包括乙肝、钩端螺旋 体等疾病早期
• 明晰体虚感冒 气虚感冒——气虚证+风寒表证
阴虚感冒——阴虚证+风热表证
2、治疗原则
• 治疗遵循“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义, 采取解表达邪的原则。 风寒治以辛温发汗, 风热治以辛凉解表, 暑湿杂感者又当清暑祛湿解表。 虚体感邪则应扶正与解表并施。
3、注意事项
• 感冒的治疗,一般不宜表散太过,亦不可补益太 早,以免留邪; 对体虚者,宜扶正固本,兼解风邪,不宜专行发 散,重伤肺气。 • 风寒误用辛凉——汗不易出,病邪难以外达,反 致不能速解,甚则发生变证; 风热误用辛温——助热燥液动血,或引起传变。 • 除虚体感冒可兼扶正补虚外,一般均忌用补敛之 品,以免留邪。
《丹溪心法》
• 元《丹溪心法》明确指出感冒始作为病症名, 强调病位在肺,提出辛温、辛凉两大治法。 • 元· 程充辑《丹溪心法· 中寒附录》:“伤风属肺 者多,宜辛温或辛凉之剂散之。”

六经辨证治感冒

六经辨证治感冒

六经辨证治感冒在中医学中,六经辨证是指通过辨别疾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根据六经理论来判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中医学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

本文将从六经辨证角度来探讨中医治疗感冒的方法。

首先是太阳经辨证治疗感冒。

太阳经是指人体的经络系统中的一个部分,与寒湿邪气有关。

当感冒引起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体痛、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寒战等症状时,可以判断为太阳经受邪。

中医治疗太阳经感冒的方法是通过发汗来驱除寒湿邪气。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麻黄汤和桂枝汤,这些方剂可以通过扩张毛孔、促进热量排出来达到解表的作用。

其次是阳明经辨证治疗感冒。

阳明经是胃经和大肠经的总称,与实热邪气有关。

感冒引起的症状如果表现为发热、口渴、大便秘结、舌苔黄腻等症状时,可以判断为阳明经受邪。

中医治疗阳明经感冒的方法是通过清热泻火来治疗。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芳草清热汤和大青龙汤,这些方剂可以通过泻火、清暑、解表的作用来降低体温、消除症状。

第三是少阳经辨证治疗感冒。

少阳经是以胆经和三焦经为主的一部分,与卫阳邪气有关。

感冒引起的症状如果表现为发热、头痛、目赤、耳鸣、口苦等症状时,可以判断为少阳经受邪。

中医治疗少阳经感冒的方法是通过解热祛病邪来治疗。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柴胡疏散汤和小柴胡汤,这些方剂可以通过活血消肿、解表发汗来改善症状。

然后是太阴经辨证治疗感冒。

太阴经是与寒湿邪气有关的一部分,涉及肺经和脾经。

感冒引起的症状如果表现为恶寒、发热、肢体困重、周身不适、舌苔白腻等症状时,可以判断为太阴经受邪。

中医治疗太阴经感冒的方法是通过补气养阴来治疗。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四君子汤和蓝田丸,这些方剂可以通过益气健脾、养阴清热来改善症状。

最后是厥阴经辨证治疗感冒。

厥阴经是涉及心经和肝经的一部分,与湿暑邪气有关。

感冒引起的症状如果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呕吐、口苦等症状时,可以判断为厥阴经受邪。

中医治疗厥阴经感冒的方法是通过清暑祛湿来治疗。

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

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

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简介感冒是一种常见疾病,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中医学认为感冒是因为邪气入侵,导致正气不能维持而发生的疾病。

中医辨证论治感冒主要是根据感冒的病因病机和症状特点进行辨证,针对不同证候采用不同的中药治疗方法。

病因病机感冒的病因病机主要是风邪入侵,影响正常的气机运行。

风邪入侵表浅部如鼻、咽、喉等处,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出现发热、头痛、流涕、咳嗽等症状。

风邪入侵深部如肺、胃、脾等脏腑,引起脏腑气机失调,出现胸闷、咳嗽、恶心、呕吐等症状。

辨证及治疗风寒感冒【证候特点】发热、寒战、头痛、浑身酸痛、咳嗽、流清涕,无汗或微汗,舌淡苔白。

【治疗方法】温散解表。

方剂宜麻黄汤加减:麻黄6g,炙甘草6g,杏仁6g,桂枝6g,生姜3片。

煎水送服,一日3剂。

风热感冒【证候特点】发热,恶寒不欲食,口渴咳嗽,痰黄稠,唇红口干,喉咙痛,舌质红,苔薄黄。

【治疗方法】清热解表。

方剂宜银翘散加减:连翘12g,桑白皮12g,芦根12g,板蓝根12g,银花12g,荷叶10g,薄荷10g。

水煎服,一日3剂。

湿邪感冒【证候特点】身重困倦,头昏沉重,嗓子哑痒,舌苔厚腻,胸闷气短。

【治疗方法】燥湿宣肺。

方剂宜桑菊饮加减:桑叶12g,菊花12g,淡豆豉15g,葶苈子12g,川贝12g,苏子12g。

水煎服,一日3剂。

肺燥感冒【证候特点】咳嗽,口干咽痛,痰少黏稠,舌红苔黄。

【治疗方法】清热润肺。

方剂宜百合固金汤加减:百合12g,麦冬10g,沙参12g,玉竹10g,五味子10g,浮萍10g,枇杷叶10g。

水煎服,一日3剂。

食疗方案姜汤【材料】生姜10g,熟姜10g,红枣5个,草果2个,水适量。

【制作方法】生姜切片,熟姜切块;红枣去核;草果剪开。

【煮法】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煮10分钟即可。

【功效】温中祛寒,健脾开胃,预防感冒。

注意事项1.注意保暖,合理饮食,增强身体抵抗力。

2.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

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

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

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感冒,又称为“风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中医认为,感冒是由于外邪入侵人体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在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中,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医师会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感冒的中医辨证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大类。

下面将针对这两类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进行详细介绍。

一、风寒风寒感冒多见于寒冷季节,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喉咙疼痛、鼻塞、流清涕、寒战等。

针对这些症状,中医辨证论治常采用以下方法:1. 辛散发散法辛散发散法主要通过草药的辛、温、散的特性来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以驱散体内的风寒邪气。

常用的中药有荆芥、薄荷、细辛等。

2. 发汗解表法发汗解表法可以通过温热的药物促使身体排出感冒时产生的寒湿邪气,以达到解表的效果。

常用的中药有桂枝、羌活、防风等。

3. 补益法对于风寒感冒后体质虚弱的患者,可采用补益法来调理身体。

常用的中药有党参、黄芪、人参等,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二、风热风热感冒多见于四季交替之际,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咽喉红肿疼痛、喉咙干燥、咳嗽、喉咙发炎等。

针对这些症状,中医辨证论治常采用以下方法:1. 清热解毒法清热解毒法主要通过凉性、苦性的药物来清热解毒,以达到降低体温、消炎止咳的效果。

常用的中药有连翘、金银花、板蓝根等。

2. 润燥化痰法风热感冒常伴随咽喉干燥、咳嗽痰黄等症状,中医常采用润燥化痰法来缓解这些不适。

常用的中药有葵花、百合、麦冬等。

3. 解表清热法对于有发热、头痛等表证显著的患者,解表清热法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银柴胡、连翘、白芷等,以降温、解表。

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医辨证论治时,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草药剂量。

此外,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遵循中医的养生原则,如合理饮食、休息等,以加快康复进程。

总结:中医辨证论治是一种针对不同病理机制进行分类的治疗方法。

对于感冒的辨证论治,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是两个常见的分类,针对不同的症状和体质,中医会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感冒的中医辨治思路与分证论治

感冒的中医辨治思路与分证论治

感冒的中医辨治思路与分证论治前言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寒冷季节尤为常见。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有了相应的治疗方法,但是中医治疗感冒的历史悠久,也具有相当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中医辨治感冒的思路、常见证候及其分治方法。

中医辨治思路中医治疗疾病,首先要明确疾病的病因、病机和证候。

感冒的病因多与外邪入侵有关,如风、寒、暑、湿、燥等,其病机则多表现为表邪入侵、气血失和、脏腑功能失调等。

而其证候则常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类。

中医辨治感冒的思路,主要包括辨别病因、辨别证候、辨别病位和辨别病程。

1. 辨别病因辨别病因指对感冒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多从以下方面入手:•环境因素,如天气、气温、季节等;•生活方式因素,如睡眠、饮食、运动等;•个人体质因素,如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等。

2. 辨别证候辨别证候指根据感冒的具体症状、舌苔、脉象等信息,对病情做出评估。

根据辨证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3. 辨别病位辨别病位指确认疾病在身体的具体部位,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例如,感冒引起的头疼和鼻塞,多属于头部和口鼻部的疾病。

4. 辨别病程辨别病程指对感冒的具体进展情况进行判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和方法。

通常,感冒在初期采用轻温解表的方法进行治疗,中期采用汗出和解毒疗法,后期则以调理身体为主。

感冒的常见证候及其分治方法1. 风寒感冒风寒感冒是指感冒病因主要是寒邪和风邪所致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头痛、鼻塞、喉痛、发热、寒战、肢体疼痛等。

分证论治•风寒感冒初起,以头痛、鼻塞、身痛、恶寒、发热等症状为主,可用麻黄汤加减治疗。

•风寒感冒较重,已出现风热的证候,症状以鼻塞、流涕、发热、厌食等为主,用桂枝汤加减治疗。

•风寒感冒中期,症状以嗓子痛、咳嗽为主,可用葛根汤加减治疗。

•风寒感冒后期,症状较轻,以乏力、食欲不振、咳嗽等为主,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

2. 风热感冒风热感冒是指感冒病因主要是风热邪气所致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头痛、鼻塞、咳嗽、喉痛、发热等。

感冒中医辨证论治

感冒中医辨证论治

一.感冒感冒是指因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咳嗽。

头痛、恶寒、发热及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证,感冒病情有轻重之分,轻者多称伤风或冒风、冒寒;重者多因感受非时之邪所致,称为重伤风。

如感受时行疫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且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称为时行感冒。

若正气虚弱,易受外邪,导致感冒发作者,称为体虚感冒。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多见,西医学中的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均可参考本病证辩证施护。

【病因机制】感冒的发生与外邪侵袭及正气失调有关。

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或时行疫毒之气,均可侵袭人体而致病。

风邪为主因,在不同季节,常与其他当令时气相兼伤人,如冬季多风寒,春季多风热,夏季夹暑湿,秋季兼燥邪,其中尤以风寒、风热为多见。

感受外邪是否发病,关键在于正气的强弱,正气不足,卫外能力减退易感受邪气而发病。

本病病位在肺卫,病理性质多属于表实证。

风夹时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侵犯肺卫,卫阳被遏,营卫失和,邪正相争,肺气失宣而至感冒。

本病的主要机制是表卫失司、肺气失宣。

若感受时行疫毒则病情较重,且有变生他症的可能。

【辩证施护】(一)辨证要点1.变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普通感冒以风邪为主因,冬、春季节气候多变时发病率升高,病情较轻,多无传变;时行感冒以疫疠之毒为主因,发病不限季节,常暴发流行,症状严重,且可以发生传变,合并他病。

2.辨风寒与风热主要从寒热、有汗无汗、咽部红肿及舌脉特点来辨别。

风寒感冒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咽痒不肿或淡红微痛,苔白,脉浮紧为主症;风热感冒已发热重,恶寒轻,咽痛、苔白少津或薄黄,脉浮数为主症。

3.辨气虚阴虚气虚感冒者,在感冒诸症的基础上兼有恶寒甚,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身痛无汗,咳嗽无力,脉浮等气虚症。

阴虚者兼见身微热,手足发热,心烦口干,少汗,干咳少痰,舌红,脉细数等症。

(二)辨证分型1.风寒束表症候表现: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四肢酸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咽痒咳嗽,痰白清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中医实战:感冒的辨证论治

中医实战:感冒的辨证论治

中医实战:感冒的辨证论治在中医典籍中,除了一些成体系的医书之外,很多医书的书写体例都是很有意思的一致,可以说是基本上都一致,比如典籍的第一章都是讲如何治疗风病,其中风病又是以感冒开始,或者以中风开始。

为了简单明了的辨别我们的思路,我们还是从第一部感冒开始吧。

在治疗感冒的时候,其实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分类方式,比如我们知道的平常的感冒和流行感冒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差别不仅在于原因,还在于他们的病程。

通常我们会将感冒分为内伤感冒,还有外感,内伤感冒其实就是所谓的温病,就是流行感冒,流行感冒虽然只有一个名称,但是在中医看来,其实也有六种原因,有的是伤寒,有的是伤暑,有的是伤湿,不同的原因导致的流行感冒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

流行感冒与普通感冒病因是一样的,但是因为发病的不一样,所以进程还有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流行感冒因为病程长,很多时候都会变成内伤感冒,所以治疗的过程中,稍微到了后期就必须按照内伤感冒来治疗。

所以,感冒可以首先按照导致的原因来分类,第一步的原因就是风气,所以治疗时必须以祛风为第一要义。

虽然还有风寒署湿燥火的区别,但是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风,因为“风为百病之长”,没有风邪的鼓动,其他邪气很难进入人体。

桂枝汤汤证桂枝汤是最常用的一个方,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准确的使用,毕竟按照教科书的说法,桂枝汤是祛风之药。

桂枝汤的使用主要针对的是因为长期劳累导致的津液丧失太多,出现人体疏泄太过,汗出不止,鼻子通透性太强等。

一般来说,桂枝汤的使用必须是桂枝与白芍等量,我一般会用15克,然后才是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3枚,这样用药一般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如果有鼻塞的情况,最好不用桂枝汤。

如果有鼻塞,有肺部不适,或者怕冷很严重,我们一般可以考虑桂枝汤加麻黄汤,两个方剂一起用。

疗效也非常好。

这个时候就是桂枝麻黄各半汤了,组成主要是桂枝、白芍、麻黄、杏仁、甘草、生姜、大枣。

如果自己嫌麻烦,其实也可以在药店买中成药,可以开水冲服。

感冒的辩证施护

感冒的辩证施护

感冒的辩证施护引言: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病毒感染引起。

在现代医学中,对于感冒的治疗可以采取综合医学的方法,其中包括中医的辩证施护。

辩证施护是中医治疗方法中的一种,通过分析个体的体质、气候环境等因素,来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治愈感冒的目的。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探讨感冒的辩证施护方法。

一、感冒的病因分析感冒的病因主要是因为外邪入侵人体,中医将其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湿寒感冒、湿热感冒等多种类型。

辩证施护首先需要根据病情分析感冒的病因,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1. 风寒感冒风寒感冒是指感冒的病原为寒邪。

患者出现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等症状,舌苔白腻。

针对风寒感冒,辩证施护的方法主要是温散寒邪,采用温性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如艾叶、桂枝等药物。

2. 风热感冒风热感冒是指感冒的病原为风热邪气。

患者出现发热、身痛、咽痛、咳嗽、咳黄痰等症状,舌苔黄腻。

辩证施护的方法主要是清热解毒,采用寒凉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银翘片、连花清瘟等。

3. 湿寒感冒湿寒感冒是指感冒的病原为湿寒邪气。

患者出现身痛、肢体困重、鼻塞、畏寒等症状,舌苔白滑。

辩证施护的方法主要是祛湿散寒,采用温热的药物进行治疗,如藿香正气水、三峡通风散等。

4. 湿热感冒湿热感冒是指感冒的病原为湿热邪气。

患者出现头晕、口渴、咳嗽、咳黄痰等症状,舌苔黄腻。

辩证施护的方法主要是清热利湿,采用凉性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金银花、板蓝根等。

二、具体的辩证施护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感冒,中医的辩证施护方法也有所不同。

下面将根据病情分析具体介绍几种辩证施护方法。

1. 补气益肺对于风寒感冒和湿寒感冒,可以采用补气益肺的辩证施护方法。

中药中的党参、黄芪等具有补气益肺的作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解感冒症状。

2. 清热解毒对于风热感冒和湿热感冒,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的辩证施护方法。

中药中的连翘、金银花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体温,消除炎症反应。

3. 祛湿散寒对于湿寒感冒,可以采用祛湿散寒的辩证施护方法。

感冒的辨证论治及各证型鉴别

感冒的辨证论治及各证型鉴别

感冒的辨证论治及各证型鉴别感冒一、概述1.感冒的定义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所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其特征。

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冬为多见。

病情有轻重的不同,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一般通称伤风或冒风、冒寒;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

2.感冒的源流早在《内经》即已有外感风邪引起感冒的论述。

感冒病名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篇,至于时行感冒,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中即已提示其属“时行病”之类,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伤风》中明确提出了“时行感冒”之名。

3.时行感冒的定义时行感冒是感冒的一个特殊类型,主要感受时行疫毒,病情重而多变,在一个时期、一定区域内广泛流行,证候多相类似者,且不限于季节,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二、病因病机1.感冒的常见病因感冒是由于六淫、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

以风邪为主因,如冬季多属风寒,春季多属风热,夏季多夹暑湿,秋季多兼燥气,梅雨季节多夹湿邪。

一般以风寒、风热两者为多见。

夏令暑湿之邪亦能杂感为病。

,非时之气夹时行病毒伤人,则更易引起发病,且不限于季节性,病情多重,往往传染流行。

2,感冒的基本病机风性轻扬,多犯上焦,故《素问·太阴阳明论篇》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肺处胸中,位于上焦,主呼吸,气道为出人升降的通路,喉为其系,开窍于鼻,外合皮毛玄府,职司卫外。

故外邪从口鼻、皮毛入侵,肺卫首当其冲,感邪之后,很快出现卫表及上焦肺系症状,以致卫表不和而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肺失宣肃而见鼻塞、流涕、咳嗽、咽痛。

因病邪从表自上而人,内合于肺,故尤以卫表不和为其主要特征。

由于四时六气不同,以及人体素质的差异,故临床表现的证候有风寒、风热和暑湿兼夹等证。

在病程中且可见寒与热的转化或错杂。

若感受风寒湿邪,则皮毛闭塞,邪郁于肺,肺气失宣;感受风热暑燥,则皮毛疏泄不畅,邪热犯肺,肺失清肃。

【中医内科】感冒的辨证施治

【中医内科】感冒的辨证施治

【中医内科】感冒的辨证施治感冒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有许多种。

由于中成药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故很受人们青睐。

但临床实践证明,如果中成药选用不当,也可延误病情。

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暑湿型感冒和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四种类型。

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不同类型的感冒应选用不同的中成药治疗。

一、风寒感冒:症状: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痰清稀易咯,面色白,头身痛,口不渴,咽无红肿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治则治法:疏风解表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加减。

荆芥、防风、羌活、紫苏叶、白芷、前胡、白前、桂枝、葱白、淡豆豉。

加减:头痛明显者,加葛根、白芷;恶寒无汗者,加麻黄、桂枝;咳声重浊者,加白前、紫菀;呕吐者,加姜半夏、生姜、竹茹;外寒里热者,加黄芩、石膏、板蓝根。

药浴疗法:羌活30g,独活30g,细辛15g,防风30g,紫苏叶30g,白芷30g,桂枝20g,葱白30g,淡豆豉30g。

煎水3000ml,候温沐浴,每日1~2次。

针灸疗法:灸法:取大椎、风门、肺俞,用艾灸1~2壮,依次灸治,每穴5~10分钟,以皮肤表面温热为宜,每日1~2次。

拔罐疗法:在大椎、肺俞穴拔罐,每日1次。

二、风热感冒:风热型感冒的临床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口渴,鼻塞,流黄稠鼻涕,咽喉红肿疼痛,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风热感冒的药物治疗治疗时,应予辛凉清解及肃肺泻热,可以选用银翘解毒颗粒、夏桑菊感冒冲剂、风热感冒冲剂、羚翘解毒丸、柴黄清热冲剂、复方感冒灵片、感冒清胶囊、清热感冒冲剂、复方夏桑菊感冒片、银柴合剂、清感穿心莲片、复方双花口服液、复方穿心莲片、清热解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胶囊等。

方药:银翘散加减【处方】银花12克,连翘12克,桔梗9克,薄荷3克,荆芥6克,公英12克,竹叶9克,炙桑皮9克,甘草5克,芦根15克,桑叶12克,菊花9克,木通3克,黄芩9克,胆草6克。

中医感冒辨证

中医感冒辨证

中医感冒辨证感冒是指因受凉、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辨证理论认为,感冒是由风寒、风热、风湿或寒湿等致病因素侵袭人体而产生的。

在中医治疗感冒时,辨证论治是十分重要的步骤。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出发,介绍感冒的辨证方法及相应的治疗。

一、风寒感冒风寒感冒是指由寒邪侵袭所致的感冒症状。

主要表现为恶寒、身体发冷、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等症状。

治疗方面,可以选用辛散发散的中药,如葱白、生姜、羌活等,以驱散体内的寒邪。

二、风热感冒风热感冒是由风热邪气侵袭所致的感冒症状。

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咽喉痛、咳嗽、咳痰等症状。

治疗方面,可以选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银翘片、连翘、金银花等,以清除体内的风热邪气。

三、风湿感冒风湿感冒是指感冒时,感受了湿邪的侵袭。

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身体沉重、头重脚轻、发热等症状。

治疗方面,可以选用祛湿化痰的中药,比如羌活、天南星、独活等,以驱除体内的湿邪。

四、寒湿感冒寒湿感冒是指感冒时,寒湿邪气侵袭了人体。

主要表现为身体发冷、寒战、鼻塞、流黄涕、身体沉重等症状。

治疗方面,可以选用温阳化湿的中药,比如苍朮、干姜、附子等,以温化体内的寒湿邪气。

除了以上几种感冒辨证,中医还将感冒分为外感风寒、外感风热、外感风湿、外感寒湿和外感暑湿等类型。

每种类型的感冒都有不同的辨证依据和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感冒需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在辨证施治时,中医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舌像、脉象等进行判断,从而确定感冒的辨证类型,并针对性地开出相应的中药方剂。

此外,中医还强调个体化治疗,即根据每个患者的身体状况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辨证施治虽然在治疗感冒上独具优势,但并非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是常见的方式,尤其在临床研究和医学实践中获得了显著的效果。

总之,中医的辨证施治在感冒的治疗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准确辨证,中医医生能够针对不同的感冒类型进行个体化的治疗,从而提高疗效,缩短疾病的病程,减轻患者的不适。

感冒中医辨证论治

感冒中医辨证论治

感冒中医辨证论治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痛、鼻塞、头痛等。

中医认为,感冒是由于外邪侵袭人体所致,可根据不同的症状和辨证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本文将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论述感冒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风寒感冒风寒感冒是感冒的一种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等症状。

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草药汤剂和针灸疗法。

1.草药汤剂(正文部分开始)首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调配。

常用的中药有麻黄、桂枝、羌活等,具有温中散寒、祛风解表的作用。

在服用中药汤剂的过程中,需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剂量进行服用,同时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饮食和水分摄入。

2.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感冒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感冒的效果。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风池、大椎、肺俞等,可通过刺激这些穴位,缓解症状,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二、风热感冒风热感冒是感冒的另一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喉痛、咳嗽、口渴等症状。

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草药汤剂和推拿疗法。

1.中药草药汤剂中药草药汤剂是治疗风热感冒的一种有效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热的作用。

在服用中药汤剂的过程中,需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药物过敏或产生不良反应。

2.推拿疗法推拿疗法是中医治疗感冒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推拿特定的穴位或按摩特定的部位,可改善气血循环,舒缓症状。

常用的穴位有风池、太阳穴等,可通过适当的推拿手法,促进体内的寒邪排出,缓解发热等症状。

三、湿寒感冒湿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感冒类型,主要表现为寒冷湿重、阳气不足的病理特点。

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草药汤剂和艾灸疗法。

1.中药草药汤剂中药草药汤剂是治疗湿寒感冒的一种有效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苍术、藿香、荆芥等,具有温中散寒、祛湿散寒的作用。

在服用中药汤剂的过程中,需遵循医生的指导,按照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服用,同时注意保持室内温暖、避免受凉。

六经辩证治感冒

六经辩证治感冒

六经辩证治感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不仅症状多样,且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中医药学中,六经辩证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它基于人体经络系统的理论,通过调整经络的平衡来治疗疾病。

在治疗感冒方面,六经辩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六经辩证治疗感冒的方法和原理。

一、风热感冒风热感冒是指感冒病毒由风邪引起,并伴有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

根据六经辩证理论,风热感冒属于“阳明经”病证。

在治疗上,应该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具体方法有:1. 中药汤剂:常用的中药包括连翘、薄荷、金银花等,这些清热解毒的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或者外用的方式发挥作用。

2. 中药吃丸:一些中药丸剂,如银黄丸、葛根败毒丸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风热感冒。

3. 饮食调理:可以选择一些食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例如绿豆汤、荷叶茶等,有助于缓解风热感冒的症状。

二、风寒感冒风寒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和寒邪引起的,表现为恶寒发热、流清鼻涕、咳嗽等症状。

根据六经辩证理论,风寒感冒属于“太阴经”病证。

在治疗上,应该祛寒散寒,宣肺解表。

具体方法有:1. 古法汤剂:例如药材炖鸡汤、姜枣茶等,这些汤剂以药材为主,可以起到温里散寒的作用。

2. 足浴疗法:将一些具有温热性质的草药(如艾叶、生姜等)煮沸,放入足浴盆中,浸泡双脚数十分钟,有助于祛寒散寒。

3. 中药熏蒸:利用药材熏蒸的方式,将药材放在锅中加热,待药气弥漫室内,有助于散寒宣肺。

三、风湿感冒风湿感冒是由感冒和湿邪共同引起的,表现为关节酸痛、寒湿重等症状。

根据六经辩证理论,风湿感冒属于“太阳经”病证。

在治疗上,应该祛风湿,活血化痰。

具体方法有:1. 中成药治疗:例如风湿宁胶囊、金匮肾气丸等,这些中成药可以缓解病情,减轻关节疼痛。

2. 推拿按摩:通过按摩和推拿的方式,对患处进行适当的刺激,有助于舒缓疼痛的症状。

3. 中药泡脚:采用一些具有祛风湿作用的中药,如桑寄生、川芎等,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风湿感冒症状。

四、中风感冒中风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和中风因素引起的,表现为头晕目眩、言语不清等症状。

医学毕业论文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

医学毕业论文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

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从感冒的病因病机、发病易感人群及分型论治方面, 探讨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特色。

感冒中医辨证论治感冒是因外感风、寒、湿、热为主的六淫和时行病毒, 侵袭人体, 客于肺卫, 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临床上以鼻塞、流涕、喷嚏、恶风、恶寒、发热、咳嗽、咽喉痒痛、头痛、周身酸楚、脉浮等为主症。

体虚感冒者, 服用一般的感冒成药, 疗效均不佳, 甚至毫无疗效。

因为体虚感冒有不同于其它感冒的特殊性, 表现为正虚邪恋, 以虚为主, 正虚是主要矛盾。

本文就体虚感冒作中医的辨证论治综述。

1 病因病机感冒一证虽是外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疾病, 但体虚感冒与人体正气的强弱更有密切关系。

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 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

此必因虚邪之风, 与其身形, 两虚相得, 乃客其形。

所以体虚感冒有不同于其它感冒的特殊性, 表现为正虚邪恋, 以虚为主, 正虚是主要矛盾。

王奎武等[1]认为体虚感冒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 或饮食不节,内伤脾胃,或起居酒色无常,疲劳过度,寒温不调,加之久居内室, 紧张工作, 生活无律, 缺乏必要的锻炼等原因,致使正气虚弱,机体抗病力低下,腠理疏懈,卫表不固,以风邪为主之外邪乘虚侵袭而为病。

另外, 一些学者[2- 4]认为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是其成为体虚感冒易发者的基础。

小儿五脏六腑功能皆远远未完善, 尤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 所以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卫外功能不固,易感外邪。

小儿脾常不足, 若护理失宜, 乳食失节, 可致脾胃虚弱, 纳运失常, 气血生化乏源, 上不生金, 肺气亦虚,卫外功能薄弱, 易受外邪侵袭, 病情容易迁延, 时轻时重, 反复难愈; 若耗损正气, 则更易感受外邪, 形成恶性循环。

故小儿也是体虚感冒之高发人群。

2 发病的易感人群王氏[5]认为体虚感冒者多发于以下人群: ①鼻渊、喉痹患者, 即慢性鼻炎、副鼻窦炎、慢性咽炎患者; ②患久治不愈的慢性疾病, 例如肺结核、糖尿病、难治性心衰、肺心病等; ③血液病、各种肿瘤手术后或放疗化疗之人; ④产褥期妇女, 体虚经期妇女, 患子宫肌瘤妇女; ⑤小儿及年老者;⑥少动或过劳气虚之人, 也就是久居内室极少运动或过度疲劳的体质虚弱之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中。故外感为病, 常以风为先导 ;风性轻扬,为病多犯上焦。
邪有兼夹
风与寒合
风寒证
风与热合
风热证
夏秋之交 暑湿当令
风暑 秋 季 夹湿证 气候干燥
风燥 相合
1、病因
• 非时之气致病 四时六气失常,非其时而有其气,伤人致
病者,一般较感受当令之气为重。
发病
• 外邪侵袭人体途径: 口鼻——肺开窍于鼻(“伤于风者,上先
受之”) 皮毛——肺外合皮毛,职司卫外,为人身
之藩篱。人体感受外邪,则肺首当其冲。 卫表不和——恶寒发热、头痛身痛 继则肺失宣肃——鼻塞流涕、咳嗽咽痛。
发病
• 外邪侵袭人体条件: 气候突变,冷热失常,六淫时邪猖獗;→肺卫
“如虚人伤风,屡感屡发,形气病气俱虚者,又 当补中,而佐以和解,倘专泥发散,恐脾气益虚, 腠理益疏,邪乘虚入,痛反增剧也。” 《医学心悟》“凡一切阳虚者,皆宜补中发汗。 一切阴虚者,皆宜养阴发汗。”
讨论范围
• 普通感冒(伤风) • 流行性感冒(时行感冒)
• 其他病毒、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感 染
调节疏懈 生活起居不当,寒温失调,过度疲劳→腠理不
密,营卫失和 体质虚弱,卫外不固→虚体感邪 • 外邪入侵,发病与否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
卫气的防御功能;邪气的强弱。
四、诊查要点
1、诊断依据
• 初起以卫表及鼻咽症状为主,可见恶风或恶寒、 鼻塞、流涕、多嚏、咽痒、咽痛、周身酸楚不适 等,或有发热。
三、病因病机
1、病因
• 感冒的诱因:除外感六淫侵袭外,还有许多与现 代气候环境有关的因素。
如常用空调的人,室内室外温度反差太大,身体 不能适应,稍受风邪,极易感冒(空调病);
有些人爱吃麻辣火锅,吃饭时热辣相加,发热汗 出,致腠理疏松,汗出当风,也易感冒;
现代人好酒贪杯者多,酒能助湿生热,湿热重之 人表卫亦虚(湿热者,汗自出),表虚邪乘,也 易患感冒;
《三因极一病症方论》
• 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叙伤风论》以六 经分治:

足太阳膀胱经伤风——桂枝汤

足阳明胃经伤风——杏子汤

足少阳胆经伤风——柴胡加桂枝汤

足太阴脾经伤风——桂枝加芍药汤

少阴伤风——桂附汤

厥阴伤风——八珍汤
《仁斋直指方》
• 北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首载感冒病 名。“发热伤风,鼻塞声重……感冒风 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
情发展与恶化有关。 • 对小儿、年老体弱者威胁最大。尤其是时行感冒,
常暴发流行,迅速传染,急骤起病,症状严重, 甚至导致死亡。
二、沿革
• 《内经》 • 《伤寒论》 • 《诸病源候论》 • 《三因极一病症方论》 • 《仁斋直指方》 • 《丹溪心法》 • 《万病回春》 • 《证治汇补》
《内经》
• 《内经》指出感冒主要由外感风邪引起。 “风者,百病之始也, 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
《丹溪心法》
• 元《丹溪心法》明确指出感冒始作为病症名, 强调病位在肺,提出辛温、辛凉两大治法。
• 元·程充辑《丹溪心法·中寒附录》:“伤风属肺 者多,宜辛温或辛凉之剂散之。”
《万病回春》《证治汇补》
• 明清医家对虚人感冒提出了扶正达邪的治则。 《类证治裁》“惟其人卫气有疏密,感冒有深浅,
故见症有轻重” 《万病回春》提出风寒感冒之说,治疗宜解表。 《证治汇补》感冒与体虚和身体不同素质有关。
出,头痛、身重、恶寒”。(《素问·骨空论》) “卑下之地,春气常在,故东南卑湿之区,风气
柔弱,易伤风寒。”这是关于“伤风”二字的最 早记载
《伤寒论》
• 《伤寒论》认识到感冒有中风、伤寒之别。奠定 治疗风寒感冒的理论基础。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 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 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风寒感冒——轻证:桂枝汤 重证:麻黄汤
《诸病源候论》
• 《诸病源候论》倡“时行之邪”致病之说。对外 感风热的成因和临床特征有一定的认识。后世所 说的“时行感冒”即其“时气病”之范畴,具有 传染性、症状相似等特征。
《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夫时气病者,此皆 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 者多相染易。”
病机转化
• 初起——多以风寒或风热之邪为主 风热不解或寒邪郁而化热——肺热证 病邪传里化热,表寒未解——表寒里热证 反复感邪,正气耗散——由实转虚; 体虚感邪——正气愈亏,均可形成正虚标实之
证 • 预后多良好,病程较短而易愈; • 老年、婴幼儿、体弱者、时行感冒重症——防
止发生传变,或夹杂其他疾病。
1、病因
• 时行疫毒伤人
时行病毒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在致病因 素,明吴又可指出这种邪气的特点是致病性强、 从口鼻而入,有传染性,易于流行。多由四时 六气失常,非其时而有其气伤人致病。在这种 情况下,人体抗御外邪的能力相对减弱,造成 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区大面积的发病,且不限 于季节性。时行病毒也可兼夹寒、热、暑、湿、 燥邪,但以风寒、风热居多。
感冒的辩证论治
杨玉莲 河南省中医院
一、概念
• 是感受触冒风邪(广义),邪犯卫表而导 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 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 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感——感受 冒——触冒
即感受触冒外界风邪而发病。
1、别称:
• 感冒轻、重有别。 感受当令之气称伤风、冒风、冒寒,病情
轻; 感受非时之邪者称重伤风,又称小伤寒,
病情重。 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病情类似者,称
时行感冒。
2、特点:
• 感冒是最常见的外感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 冬春季节为多。
• 病程一般为3~7日。 • 与咳嗽的发生、发展及慢性咳喘的急性发作关系
密切。 • 与心悸、胸痹心痛、水肿、痹病等多种疾病的病
2、病机
• 基本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 卫表不和则恶寒、发热、头痛、身痛; 肺失宣肃则鼻塞、流涕、咳嗽、咽痛。
• 病位——主要在肺卫。 风邪上受,首先犯肺,肺外合皮毛。
• 病理性质——感冒属表实证。 由于四时六气之不同,人体素质之差异,在临床
上有风寒、风热和暑湿等证。 但也有因体虚而感受外邪者,属邪实正虚之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