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视野下的哈尼-阿卡农耕文化探析
从人类生态学的视角看哈尼族的采集与狩猎
野兔 智斗 豹子 》 : 子 不 小 心 踩 中 了猎 人 设 下 的 讲 兔 采集 和狩 猎 是 人类 早 期 的生 计 方 式 。 由于 时 代 《 它设 法说 服 豹子 给 它解 套 , 后 让 豹 子 自己 中 然 久远 和无 文字记 载 的原 因 , 哈尼 族先 民的采 集 和狩 猎 网套 , 起 源何 时难 以考 察 。但从 迁 徙史 诗 和传 说 故 事 中大 体 可窥 知 哈尼先 民的早 期生 活生 产活 动痕 迹 。《 哈尼 阿培 聪坡坡 》 哈 尼先 民早期 的 生活 是 这 样 描述 : 对 在 虎尼 虎那 时代 的祖 先 , 母 不 知 父 , 弟 姐 妹 不 知是 知 兄 谁, 他们 撵跑 豹子 就搬进 岩洞 , 吓走 大 蟒住 进 岩 洞 , 他
摘 要: 云南哀 牢山区的哈尼族 的经济类 型 自古 以来 以梯 田农耕生 产为主 , 为哈尼族 代表 性的文化 景观 。但哀 牢 山区的 成
动植物资源又为哈尼族的采集和狩猎提供 了丰富的 自然资源 , 为哈尼族不 可抹 杀的物质 生产 活动方式 。从人类 生态学 的视角 成 考察哈尼族采集和狩猎生产方式 , 以透视采集与狩猎生态文化 内涵。 可 关键词 : 哈尼族 ; 采集 ; 狩猎 ; 生产方式
由于时代们看见猴子摘果吃就学着摘来吃看见竹鼠刨笋也跟一些信息一是哈尼先祖曾经在岩洞里过着杂婚状的火也可得到同样的信息传说人和猴子在深山密林群领到大石洞里避雨它却蹲在石洞口无意中敲击石头时被溅起的火里点燃了枯叶霎时洞外森林烧起一片火海猴子吓得不知路在何处人们也从未见过来
第 7卷 第 6期 20 09年 l 2月
头时, 被溅 起 的火 里 , 点燃 了枯 叶 , 时 洞外 森林 烧 起 霎 片火海 , 猴子 吓 得不 知 路 在 何 处 , 们 也 从 未 见 过 人
红河州哈尼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人类学阐释
2 0 1 4 年2 月
红河学院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I t o t l 曲e U n i v e r s i t y
V o 1 . 1 2 N o . 1
Fe b. 201 4
红河州 哈尼族传统体 育的文化 人类学阐释
史诗 、故事 、歌谣 、寓言反映了哈尼族丰富的 口传 文化。 ( 二 )自然生态 环境 的 因素 正所谓 “ 在 什 么 地 方 就 有 什 么 样 的人 文 活 动 ” 。I 4 红 河 哈 尼 族 赖 以 生 存 的 气 候 、水 文 、地 形 自然 环 境 等 形 成 了 特 定 的 文 化 生 态 圈 。在 晚 唐 《 蛮书 ・ 云南管内物产 》提到:“ 蛮治山 田,殊为精 好 ” 。【 5 由于地 处 广 阔的 I 山区半 山 区 ,海拔 约 8 0 0 — 2 5 0 0 米之间,月平均气温3 1 ℃~ 3 3 q C ,年降水量在 9 0 0 —1 3 0 0 毫米 ,哈尼族 民间流传有 “ 山有多高 、 水有多高”谚语 ,由于丰 富的水利资源 ,哈尼族先 民造就 了堪 为奇 观 的山地 梯 田 “ 阿卡 ”稻作 文 化 , 并 沿袭 至 今 ,从 山脚 至 山顶 数 之不 尽 的叠层 梯 田被 世人称为 “ 人 云 梯 田” 、 “ 世 外 梯 田” 。 【 6 红 河 哈 尼族世居地属偏僻的山区,古时交通闭塞 ,I 』 J 寨周 围遍 布 沟 壑 ,山势 陡 峭 、森林 密 布 ,在 征服 自然 、 改 造 自然 的历 程 中造 就 了 哈 尼 族 勇 武 、雄 健 、彪 悍 、勤劳 、朴实 、聪慧的民族性情 。从而孕育 出了 丰富多样的、具有鲜明特征的传统体育项 目。这些 体 育项 目与哈尼族赖以生存的 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 具有浓郁的农耕文化特质和水文化特征 。据相关学 者 统计 ,与 哈尼 族 生产 生 活 相关 的体 育项 目多 达 8 8 项 ,其 中游 戏 类 的4 4 项 、 民间类 的3 6 项 、竞 技 类 的 8 项 。 如 :与 采 集 相关 的跑 步 爬 … 、爬 竹 、爬 树 、 赛 蒙抬 ( 高跷 );与狩 猎 ( 渔猎 )相 关 的射 箭 、打 铜 炮 枪 、投 石 、游 泳 、摸 鱼 ;与游 牧 相关 的骑 马 、 扳腰 、抵肩 ;与娱乐相关 的磨秋 、秋千 、竹竿抬人 跑 、打 水漂 、 “ 阿 牛淘 ” ( 斗牛 )、打鸡 毛球 ;与 原始宗教和部落战争有关 的武术 、气功等等与山地 农耕文化密不可分的民族体育表现形式。许多项 目 是 哈尼族先 人们对 生产 生活 的行 为进行模 仿 、移 植 、改 造 、凝 练 而形 成 的 ,有 的项 目则是 原 汁 原 味 的 劳动 场景 的原 生形 态 。这些 项 目有 的是 与 汉 文 化
人类学视野下的哈尼-阿卡农耕文化探析
人类学视野下的哈尼/阿卡农耕文化探析摘要:人类农耕文化是先人的智慧和结晶,也是先人的伟大创造。
哈尼/阿卡①农耕文化是在原始采集、狩猎、游牧、游耕等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才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
这些独特的农耕文化,在世界农耕文明的史册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今天的农耕文化若能传之后世,也会成为后世的文化遗产。
东南亚是梯田农耕文化的发源地,而哈尼/阿卡先民是梯田农耕文化的创始者之一。
本文重点阐述云南与中南半岛哈尼/阿卡人从原始采集到梯田农耕文化的创造、利用和发展历程,同时揭示哈尼/阿卡人梯田农耕文化管理系统的奥秘。
关键词:哈尼/阿卡;农耕文化;探析东南亚哈尼/阿卡人是勤劳勇敢的一个民族。
今主要分布在中国、越南、老挝、泰国、缅甸五国。
据不完全统计,东南亚哈尼/阿卡人有185万余人,其中:中国143.9万余人②、越南2.4万余人[1]、老挝10万余人③、缅甸25万余人③、泰国9.5万余人③。
从现存的哈尼/阿卡人的有关迁徙史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各地农耕情况来看,该族农耕可分为旱地(梯地)农耕系统和水田(梯田)农耕系统两类。
[1]一是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中国西双版纳州境内的哈尼族阿卡人和普洱市境内的哈尼族阿卡人、缅甸、老挝、泰国等国的阿卡人大部分都耕种旱地(梯地)农耕;二是居住在红河流域和李仙江流域的中越两国哈尼族大部分都耕种水田(梯田)农耕。
今天他们无论从事旱地(梯地)农耕,还是水田(梯田)农耕,都曾经历过采集、狩猎、游牧、游耕(刀耕火种)、固定地(梯地)、水田(梯田)等生活。
现笔者拟对东南亚哈尼/阿卡人原始采集到水稻梯田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作一简要探究。
一、哈尼/阿卡人原始采集生活到游牧生活自然采集是人类最早的经济生产活动方式,采集的对象主要是来自大自然植物的鲜果、干果、块茎、嫩叶、笋子和某些菌类。
人类祖先靠采集天然植物为生的同时,也捕捉小动物和捕捞河里的鱼虾等充饥,这是古代哈尼/阿卡先民早期的采集、狩猎生活。
哈尼族梯田文化
浅谈哈尼族梯田文化约莫四年前,曾有幸去过云南,尤记在西双版纳曾拜访过的一个村寨,僾伲寨,精致的服装,热情好客的性格,勤劳勇敢的作风,能歌善舞的天性,正如每一个少数民族所共有的。
然而真正让我记住的这个民族—哈尼族的,却是那零次栉比的梯田,顺着山势的蜿蜒,重重叠叠,层层相连,蔚为壮观。
哈尼族(Hani minority),是跨境而居的国际性民族,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民族。
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江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和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的北部山区(称为阿卡族)。
哈尼族是云南特有民族,现有人口1660932人,主要从事农业,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
有十月年(扎勒特节)、六月年(苦扎扎)等节日。
哈尼族人使用哈尼语,属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的彝语分支。
分哈雅、碧卡、豪白三种方言,各方言中又包含若干种土语。
哈尼族是一个与音乐歌舞为伴的民族。
主要舞蹈有大鼓舞、棕扇舞、木雀舞蹈、罗作舞等。
据有关汉文史籍记载,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羌族。
古代的羌族原游牧于青藏高原。
公元前384至前362年间,秦朝势力迅速扩张,进行大规模征服邻近部落的活动,居住于青藏高原的古羌人游牧群体受到攻击,流散迁徙,并出现若干羌人演变的名号。
“和夷”就是古羌人南迁部族的一个分支,当他们定居于大渡河畔之后,为适应当地平坝及“百谷自生”的地理环境和条件,开始了农耕生活。
“和夷”虽不尽指哈尼族先民,但无疑包括哈尼族先民在内。
相传哈尼族的祖先,曾游牧于遥远的北方一个名叫“努玛阿美”的地方,尔后逐渐南迁,居住在“谷哈”和“轰阿”(指滇池、洱海沿岸)广大地区,与“昆明种人”相互交错杂居。
后因遭异族侵扰,分两条路线往南迁徙:一条即早先“和夷”自川西南迁经滇池昆明一带,再经南迁至滇东南的六诏山区;一条自滇西北迁经大理湖滨平坝,然后分别南下到今哀牢山、无量山区的景东、景谷、镇沅、新平至石屏、建水、蒙自、开远,继而至元江、墨江、红河、元阳、绿春、江城及西双版纳等地。
试论哈尼族农业神话与农业文明的关系
农业和耕种。《 狗找伙伴的传说》 、 《 猫、 狗、 老 树 与 五 备 的传 说 》 、 《 谷 穗 为何 这 样 短 》 等 神 话 中 都 反 映 出了这样一种 四处觅食 生存的原
始 生 活 特 点 。这 些 描 述 中 我 们 可 以看 到 : 原始人过着采 集 、 狩 猫 的 生 活 。 而 到 了后 来 , 在《 哈 尼 族 古 歌・ 神 的古今 》 这 一篇 章 中 , 则 有 了“ 籽种 种 ” 的故 事 , 人 们 在 采 集 和 狩 猎 的 活 动 中终 于 发 现 了野 牛
种 的 天 神 女 优 姒 等 等 众 多 的 女 性 形 象 ,反 映 了 存 原 始 采 集 狩 猎
向原 始 农 业 过 渡 的 过 程 中 女 性 角 色 的 地 位 和 作 用 ,女 性 在 驯 化 动 物 和野 生 稻 的过 程 中起 到 了 积 极 的 主导 作 用 。可 以认 为 , 最 初 的农
中得到 了狗 的帮助 , 神话《 英雄 玛
美 》 中 的 小 仓 马 肚 子 里 的谷 子 从
文化心理 、农耕祭祀几个 重要 的
方面。哈尼族 的梯 田神话 充分而
且 形 象 地 表 现 出 了 哈 尼 族 悠 久 的
育成人工栽培稻 。在神话史诗《 十
二 奴 局 》 中就 有 记 载 : “ 在 人 类 之 初, 草 很 快 长 成 r谷 子 , 一 颗 谷 子 像 拳头一样 , 马蹄 踏碎谷子 , 变成
稻 ,野 生 稻 逐 步 地 被 驯 化 并 被 培
说》中猫和 狗从天神那 里取得 了
五谷种子 , 经 过 大海 带 给 了人 间 。
化的形成过 程等 ,以及 与农 业文
明 相适 应 的 天 文 历法 、 农 耕符号 、
哈尼族梯田文化 哈尼族的梯田有何历史
哈尼族梯田文化哈尼族的梯田有何历史>哈尼人的祖先最早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边缘,以游牧为生。
1300多年前,气候和生存条件的恶劣迫使哈尼人的祖先向南方迁移,最后在哀牢山脉定居下来,由原来的游牧民族演变为一个依靠梯田生存的农耕民族。
哈尼人的生活用具也逐渐由鞭具、鞍具变为了谷船、酿酒锅等农耕用品,哈尼族的文化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年他们都有对水的祭祀,鱼成为哈尼族的食物,同时也成为哈尼族的装饰品,甚至在他们的传说中,天、地、人都是鱼的产物,曾经用来驱赶羊群的鞭子被祖先丢在了迁徙的路上,没有留下任何记忆。
为了适应哀牢山气候及整体的自然环境,哈尼人的村寨多建于海拔1400~1800米的半山向阳坡地,既避开了低海拔河谷地带气候炎热潮湿和瘴疠流行的威胁,又躲开了高海拔地带常年云雾蒸腾和阴冷潮湿的弊端。
那些建在半山向阳坡地上的哈尼村寨,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全年日照1630小时,降雨约1000毫米,气候温和、阳光和煦、降水充沛,最适宜人居。
他们在靠近森林的地方挖筑大沟,把下泻之水悉数截流,然后在大沟下安寨、开田,将截流之水用于梯田的灌溉。
哈尼人在大山上挖筑了4653条骨干沟渠和无数小沟渠,单是能灌溉面积50亩以上的骨干沟渠就达662条。
条条沟渠如银色腰带缠绕在大山之间,保证了水稻种植的用水之需。
哈尼族的祖先在漫长的迁徙之路上,积累了丰富的水稻种植技术和经验。
从海拔100多米到海拔近3000米,如何灌溉好每一块梯田,对于今天的水利学、工程学、管理学来说,都是一项难题。
哈尼梯田灌溉的秘密是自然分水法。
这种方法,公平、合理而又科学,避免了因为水的利用而产生的纠纷。
哈尼人根据具体情况,还制定了20多条规则,这种关于合理管理水资源的准则,使得每家的梯田都能够及时、适量、均等地得到滋养。
哈尼梯田是哈尼人经过数千年时间方耕耘出的成果。
时至今日,多数哈尼人依然过着原始、单纯、周而复始的农耕生活。
那么,如何让哈尼梯田得以保护和延续呢?经过13年漫漫申遗路,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旅游地理:哈尼人奇特的灌水梯田和农业生态系统
旅游地理:哈尼人奇特的灌水梯田和农业生态系统在中国云南南部红河州有一个勤劳而又奇特的少数民族——哈尼族,他们常年居住在哀牢山的半山腰。
千百年来,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改造着大自然,用辛勤的汗水依山开垦了几十万亩奇特的灌水水稻田,成为中国农耕作业的一大奇迹,哈尼人因此被称誉为“山的雕刻者”。
当你走进半山腰的哈尼村寨的时候,举目四望,村后高山上的茂密森林郁郁葱葱,村前的层层梯田环绕着座座大山,重重叠叠的田埂密如织网。
从上望下去,一块块小稻田犹如一面面镜子,银光闪闪,十分壮观。
哈尼人的灌水梯田到底神奇在那里呢?我们先从那里的水说起。
种水稻自然离不开水。
在哈尼人的梯田里,水以十分奇特的方式贯穿于他们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中。
高山森林孕育的溪流水被引入盘山而下的水沟,顺着水沟流入村寨,流入梯田,再以梯田为渠,流入下一块梯田,就这样缓缓流动,长流不息,最后汇入了谷底的江河湖泊。
而后,水又在独特的立体气候作用下重新蒸腾为云雾,储藏于高山森林。
哈尼人的梯田就是这样建在哀牢山南段红河和腾条江峡谷海拔300米至1900多米的大小山坡上。
高山森林,半山村寨,低山梯田,完美地构成了哈尼人独特的生存空间和农业生态循环系统。
再说施肥。
“流水施肥”也是哈尼人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条件而独一无二的做法。
在内地和平坝(平坦地段)地区,稻田灌满了水以后一定要就关田保水,以免所施肥料和稻谷用水流失。
哈尼人则是利用高山流水循环施肥。
首先是让来自深山老林的大量腐殖质和人畜粪便顺流而下,自然施肥;二是村中有一个大水塘,家家也有自己的小水塘,平常肥料都积存在这里,插秧时节搅拌池塘,肥水就顺沟而下,流入梯田,只要告诉别人家关闭水口,就可以用自家的小肥塘单独冲肥入田, 即所谓的人工“冲肥”。
哈尼人的年份也是以水稻的种植周期而定的。
每年的二月份开始耕田并给梯田灌水,五月插秧,九月收割。
大面积的梯田,丰厚的稻米,哈尼人从未尝到过饥荒的滋味。
哀牢山区独特的立体气候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作为生态系统,灌水梯田十分依赖于独特的自然条件。
哈尼梯田耕作文化的瑰宝
哈尼梯田:耕作文化的瑰宝,天人合一的典范薛达元中国民族报2010-11-03有着1300年悠久历史、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壮丽秀美的红河哈尼梯田宛若遗落在苍茫的哀牢山中的明珠,长久以来并不为外人所知晓。
直至上世纪80年代,哈尼梯田才逐渐向外界展露其神秘的面容,敞开怀抱迎纳四方来客。
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世居西南山地的哈尼族,在崇山峻岭中开辟了蔚为壮观的梯田,并将水稻引上了云雾缭绕的高山,形成了高效、独特的梯田耕作文化。
历史记载证明,哈尼族开垦梯田的历史超过了1300年,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哈尼人选育出上百种适于当地环境的优良稻种,尤其是能在海拔1800米以上耕种的稻种。
传统水稻品种是哈尼族人民千百年从事农业生产和选育的结果,它们凝聚着哈尼族祖祖辈辈的生物学和生态农业知识与实践,充分体现了传统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这些品种资源与梯田文化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哈尼传统稻种蕴含着丰富的遗传资源,可以说,哈尼梯田就是一个天然的稻种种质资源库。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梯田生态系统的优势种,水稻品种的多样性决定了昆虫、大型土壤生物、土壤微生物群系以及杂草种类的多样性。
同时,哈尼传统稻种具有更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遗传基因资源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价值。
目前,稻米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近年来逐渐凸显的全球粮食危机之一就是大米短缺,而且许多大米出口国已经限制、减少大米的出口。
许多国家也在积极寻求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但前提是要有优良的稻种。
水稻新品种的来源有两种,一是杂交,二是转基因。
但无论哪一种方式,优良的遗传资源——基因都是必需的。
因此,哈尼传统稻种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
尤其是耕种于高海拔地区的哈尼传统稻种,对于新品种的选育意义深远,若能利用其培育出适应高海拔的普适种,则可在世界范围内大大拓展水稻的种植面积,解决困扰全球经济发展的粮食危机。
在哈尼传统稻种多样性的形成、发展、保存过程中,哈尼族独特的梯田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哈尼农耕文化
梯田文化是哈尼族文化的核心。
梯田耕作是哈尼族千百年来的主要生存方式。
梯田农耕礼俗又是梯田文化中的精要部分。
它集中反映了哈尼人的人生态度、伦理道德、审美意象等,体现了哈尼人勤劳、勇敢和睿智的精神特色;是连接农耕生产与其他文化形态的重要桥梁。
一、哈尼族与哈尼梯田哈尼族是中国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少数民族之一,总人口达132.52万人,自古以来就是耕种梯田的民族。
哈尼梯田是哈尼人民勇于挑战自然,与天地共存、日月同辉的创作之作。
过去,由于地处边远,环境封闭,梯田的雄伟壮观、耕作精湛程度和文明程度长久以来少为人知。
其实,在滇南红河南岸的哈尼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梯田蔚为壮观,呈长条环状的梯田绕山而行,从山脚至山顶,埂回堤转,阡陌连绵,重重叠叠。
那大则数亩,小则如澡盆的梯田,依山起伏布满河谷和山梁,有许多高达上千层的梯田像一架架银彩带的天梯伸向天边,成为举世瞩目的梯田壮丽奇观,哈尼族被中外学者赞誉为:“雕刻大山的民族”。
[1]这种亚热带崇山峻岭中的梯田壮丽景观,是哈尼族山地稻作农业创造性的表现,它的耕作方法虽然处在极为原始的木犁牛耕生产阶段,但它为哈尼社会系统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物质基础。
明代农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田制》篇中将哈尼梯田列入中国七大田制之一,称誉为“世外梯田”,有“世间田制之多等夷,有田世外谁题名”诗为证。
清代嘉庆《临安志•土司志》确切记载了梯田农业的壮丽图景:“依山峦平旷处,开凿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
《云南通志》还记载了红河南岸土司区内今元阳纳更(上新城)山土巡检龙嘴,红河县左能山土副长官司吴沣颇因带领哈尼人民开山造田,受到清朝廷表彰封山赏颁发委任状供职的实际。
历史证明了哀牢山区红河流域的梯田,是同居这山区的彝族、汉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布依族、瑶族等各民族共同劳动的结晶,但事实上,正如《中国少数民族简史》所载:“云南多数的山居民族都能开垦梯田,但所垦台数之多,技术之精,则当首推红河南岸的哈尼族;从云南少数民族耕种梯田的技术来看,只有哀牢山下段哈尼族的梯田达到‘殊为精好’的水平”。
论析原始宗教对哈尼稻作农耕的影响
论析原始宗教对哈尼稻作农耕的影响哈尼族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和西双版纳地区。
哈尼族是以稻作农耕为生的大农民族,其传统农耕文化与宗教信仰密不可分。
在哈尼族的传统宗教中,原始宗教对其稻作农耕具有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从原始宗教的概念、哈尼稻作农耕的基本特征和原始宗教对哈尼稻作农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原始宗教的概念原始宗教是指最早期人类在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未经历史发展并保持着自然状态的宗教。
它是各种宗教的起源和基础,是人类信仰活动最古老、最原始和最简单的形式。
原始宗教大多数采取图腾崇拜,通常以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神的象征。
此外,原始宗教还普遍存在祖先崇拜、鬼神崇拜、自然崇拜等。
二、哈尼稻作农耕的基本特征哈尼族是一支耕读民族,他们以稻作为主要农作物,生活在山谷和河滨地区。
哈尼族的稻作农耕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土地利用方式多样。
哈尼族的土地利用方式包括水田、旱田、山地灌丛地和林下地等。
这种多样化的土地利用方式使得哈尼族的耕作技术非常熟练,且每种耕作技术都有其专业化的人员,为哈尼族的农耕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农民的整体性组织。
哈尼族的稻作农耕需要大量的人力,因此他们形成了一个农民社区,通常由数个家庭组成,共同耕作一个或多个村落的土地。
这种整体性组织使得哈尼族能够有效地利用劳动力和资源,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
3、循环耕作制度。
哈尼族的稻作农耕采用循环耕作制度,即地力好的田块和地力差的田块会轮流使用。
这种制度的实施,能够避免单一田块的土地肥力过度消耗造成的后果,同时也有利于土壤的减少耕作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原始宗教对哈尼稻作农耕的影响原始宗教对哈尼稻作农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农民的信仰和管理。
哈尼族的原始宗教认为土地是祖先的财产,种植作物需要得到祖先的保佑和祝福。
因此,哈尼族的农民在种植时会有很多的祈祷活动,例如祭祀祖先、拜谷仓神等。
此外,在哈尼族的传统宗教中,神灵通常被认为具有高度的道德约束力,因此农民在农作物的管理和保护方面也会非常严格地遵守宗教规定。
哈尼族神话故事的文化意识综论
后晓囝丁旭东内容摘要:哈尼族民族神话是古老的哈尼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叙述了哈尼族的起源、繁衍、迁徙、战争、生产、生活等几千年历史的哈尼族古老神话,哈尼族神话具有极为深厚的文化价值底蕴和哈尼文化意识,本文旨在对民族神话具有的宗教意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寻根意识、生命意识、迁徙生存意识等进行一综论式的概述,以此来窥探哈尼族神话深刻的意义及长远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哈尼族神话意识生命社会哈尼族神话具有较为丰富的内蕴,体现的是古老的哈尼人民的智慧和生活状貌,具有极为重要的民族传承意义。
如创世神话《创世纪》中所包含的创世文化理念,《奥色密色》中所展现的神话体系和神话意识,迁徙神话《哈尼祖先过江来》中具有的祖先情怀和迁徙历史等,哈尼族的神话形成于哈尼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富含了哈尼族多样的文化意识理念,包括伦理道德观、传统哲学观、自然观、迁徙观等多种文化意识,是我们深入了解哈尼族生存状态和历史文化的重要渠道。
一.祖先崇拜与寻根意识以《奥色密色》为代表的一系列哈尼族创世神话中,都贯穿着永恒且原始的主题,就是关于哈尼族这一民族甚至关于人类起源诞生和生存繁衍过程的追问。
《奥色密色》第一章就讲述了创世和人的起源的故事。
远古的时候为了开天辟地,天王派九人造地,派三人造天。
他们杀翻了一头山大的龙牛,牛皮变天,牛肉变地,左眼变太阳,右眼变月亮,牛牙变星星,牛骨造梯田,牛角做打雷工具,牛毛变树木花草,牛泪变雨,牛舌做闪电,牛血变江河,牛肚成龙潭,牛肺做雾露,牛心做地心,牛死时吼声成雷,喘气成风……宇宙形成以后,天神塔婆生百人,天神模米生千人。
原来,天神吃了“怀胎水”,浑身上下都生人:皇帝从头生,丞相从肩生;铁匠从手腕生,贝玛从脊生……其中展现了哈尼族人民对于生命原点的探寻,寻找世界是如何诞生的、生命是如何诞生的、氏族是如何诞生、人类是如何诞生的等关乎于“根”问题的答案。
古老的哈尼族人民发现了自己与周围的生存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开始对于包括自己在内的周边一切都希望可以寻求到一个根源。
试论哈尼族农业神话与农业文明的关系
试论哈尼族农业神话与农业文明的关系【摘要】哈尼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生产形式的民族,其农业神话深刻影响着哈尼族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传承。
本文首先介绍了哈尼族农业神话的起源和内容,指出其融合了自然崇拜和劳动敬畏的特点。
接着探讨了哈尼族农业神话对农业文明的影响,认为其通过神话故事传递农耕技术和价值观念,促进农业文明的发展。
文章还分析了哈尼族农业神话的传承方式及其与农业文明的相互影响。
文章总结了哈尼族农业神话与农业文明的相互关系,强调农耕文化对哈尼族神话的解读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促进了农业文明的持续传承和发展。
哈尼族农业神话与农业文明相互交融,共同构建了哈尼族特有的文化体系,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理念。
【关键词】哈尼族、农业神话、农业文明、起源、内容、影响、传承、解读、相互关系1. 引言1.1 背景介绍哈尼族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元阳县等地。
哈尼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民族,他们世代耕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
在哈尼族的传统文化中,农业神话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它承载着哈尼族人对自然界、农业生产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表达。
哈尼族的农业神话起源于古代哈尼族人对自然现象和农业生产的观察和思考,通过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来解释和表达这些观念。
农业神话中的神灵和英雄形象往往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代表着丰收、庇护和生育等寓意。
农业神话对哈尼族的农业文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激励和引导着人们劳作、耕种,并传承了世代世代的农耕智慧和技术经验。
农业神话也在哈尼族文化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成为哈尼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农业文明对哈尼族农业神话的解读也呈现新的趋势,人们通过农业神话得以更深入地了解哈尼族的传统农耕文化和价值观念,进一步弘扬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哈尼族的农业神话与农业文明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构建了哈尼族独特的农耕文化传统。
2. 正文2.1 哈尼族农业神话的起源哈尼族农业神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哈尼族人民在农耕社会的生活中对自然现象和农业活动的感悟和探索。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哈尼稻作梯田系统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导读:“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所体现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度同构’系统符合世界遗产标准,其完美反映的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系统,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宗教体系得以加强,彰显了人与环境互动的一种重要模式。
”——2013年6月22日,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投票通过中国云南哈尼梯田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你可能会想到、用到各种各样的词汇来形容看到哈尼梯田的感觉,有一个词一定少不了,那就是“震撼”,屏声敛气的震撼,如电击般的震撼,荡涤心灵的震撼……从海拔140米到近2000米的山坡上,分布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梯田,大的不足一亩,小的不够一平方,弯弯曲曲却都又按照等高线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一面山坡上最多的能有3700级的梯田。
1300多年前哈尼人从青藏高原沿着红河流域来到哀牢山区(一说是西北氐羌民族与怀揣谷种,身负犁锄,懂得如何用沸水浇开顽石开辟田地的百越民族相遇,交融碰撞后,就诞生了一个新民族——哈尼族,这个说法比较可信,因为古越人血管中流淌着饭稻羮鱼的血液)(见《每天学一点:青田鱼稻共生系统》)。
在继续下面的故事之前,要先交代下红河自治州的地质气候背景。
红河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的边缘,由于强烈的地壳运动和河流的切割,造成深沟高壑的地形,最低处海拔140m,最高处3000m,绝对高差2700-2800m,在低海拔的干热河谷区,年均温度为25℃,在高海拔的阴湿高寒区,年均温度为11.6℃,其间温差达13.4℃,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低海拔处的蒸发量大,一年的蒸发量能达到2000-3000mm,水汽上升到山顶处遇高压冷气团,变成云雾或降雨,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红河山区常年云雾缭绕、变化莫测,雨水丰沛,这又使年降雨量达到1600-3000mm,所以元阳的山被人称为“一座湿漉漉的大山”。
高山上茂密的森林收集了云雾甘露和降雨,流入哈尼人修建的4600多条大大小小的环山沟渠,渠水由高山流下,首先满足村寨的哈尼人的生活用水,然后灌入梯田,层层下注,最后又流入谷底的河坝蒸发。
阿卡人与轮歇农业的魅力
文 /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猛腊县红毛树村村长尖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猛腊县哈尼族学会会员先甲社区伙伴云南办事处项目官员申顶芳鸣谢 /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猛腊县哈尼族学会对「阿卡文化的信仰」进行诠释和讨论。
社区伙伴云南办事处助理项目官员刘芳及申顶芳太太付瑶为本文提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按: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猛腊县哈尼族的阿卡人居于森林中,森林就是为生存提供资源的基础。
至今,他们仍保持刀耕火种的农耕传统,但过程中充分照顾土地的保护,以轮歇方式耕种。
现代化之风吹至,村民的经济条件完全可以购买食物,但却仍选择自己耕作,个中透视了轮歇农业的魅力。
本文详述阿卡人的信仰与轮歇农业,可以体会古旧传统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愉悦生活。
社区伙伴今年三月中在䨌云南省汇聚八个项目县的伙伴们,举办“快乐农耕行”的活动,交流农耕价值及其带来的愉悦与幸福。
大家对农耕快乐的理解包括了从道德信仰中获得心灵满足、丰收是劳动的成果、劳动带来乐趣与体力的挑战、供应食物以润养生命、家庭社区的合作带来乐趣、亲近自然给予内心平安、生态农业令人掌握健康……这种种的好处和快乐都能在轮歇农业中好好的体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卡人的文化信仰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猛腊县居住着一些自称为“阿卡人”的哈尼族朋友。
“阿卡人”的祖先经长途迁徙来到这里的森林中居住,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
阿卡人相信万物有灵,认为人与灵及世间万物需要和谐相处。
因此阿卡人在社会生活中需要处理人与灵,人与世间万物的关系。
阿卡人居住的环境中区分人与灵居住的地方。
将生活环境分为七个部分:村寨、风景林(内有圣井)、护寨林(内有坟山、神树)、砍柴林、养牲畜地、轮歇地及野外属于动物的世界。
浅析空间视角下的哈尼族阿卡人住屋文化——以西双版纳格朗和水河新寨为例
浅析空间视角下的哈尼族阿卡人住屋文化——以西双版纳格朗和水河新寨为例李舒【摘要】以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帕真村委会水河新寨为田野点,通过对哈尼族阿卡人传统住屋建筑形制、空间布局、结构分配、时代变迁等多方面的综合考察,在空间研究视角下逐步解析哈尼族阿卡人的住屋文化,并进一步探讨哈尼族阿卡人住屋在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的流转和统一,并将哈尼族阿卡人住屋研究置于其整体文化之中,既从建筑外部看建筑,也考察建筑作为物质载体对于阿卡文化的映射.【期刊名称】《红河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16)003【总页数】5页(P14-18)【关键词】哈尼族;阿卡;空间;住屋文化【作者】李舒【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昆明 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51建筑文化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建筑学等多门学科普遍关注的问题,建筑学中也早已摒弃传统对于单体建筑研究的局限性,通过对建筑样式、空间关系、人居行为等多方面的综合考察,关注建筑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空间”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人类学、民族学等人文学科探讨的重要视角。
空间研究兴起后对于建筑空间的研究日益增多,同时从物理空间的描述延展至人居行为与空间关系的表达,空间研究成为重新审视社会文化的不同视角。
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了少数民族地区,然而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水河新寨(以下简称“水河新寨”)的传统住屋仍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其独特的自然背景、历史足迹和文化渊源,从空间视角切入哈尼族阿卡人传统住屋研究成为更深入了解哈尼族文化的一个有力途径。
一空间视角最先对“空间理论”进行系统阐释的是亨利·列斐伏尔。
他在《空间的生产》中认为空间从根本上是一种与人的创造性相关的主观空间,是人的存在方式。
他将空间观念从人们的传统认知倾向于社会理论研究的视野,开启了空间认知的新历程。
米歇尔·福柯是空间理论研究的另一位先驱,他提出了“另类空间”,即指在真实空间中存在的虚幻。
石屏哈尼族农耕文化探析
石屏哈尼族农耕文化探析
王萍
【期刊名称】《红河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16)006
【摘要】农耕文化是哈尼族先民的伟大创造,是哈尼族智慧的结晶和体现.在原始采集、狩猎、渔集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哈尼族先辈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构成了世界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大部分农耕文化还在继续传承和发展.
【总页数】4页(P5-8)
【作者】王萍
【作者单位】红河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51
【相关文献】
1.梯田农耕与哈尼族饮食文化——以哈尼山寨箐口为例 [J], 卢鹏
2.浅谈元江县那诺乡哈尼族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 [J], 白建雄
3.石屏哈尼族原始宗教探析 [J], 王萍;徐玲
4.传说视域下哈尼族稻作农耕演变探析 [J], 李凯冬
5.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哈尼族农耕礼仪 [J], 曹贵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哈尼族农业神话与农业文明的关系
试论哈尼族农业神话与农业文明的关系【摘要】哈尼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其农业神话在哈尼族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以哈尼族农业神话与农业文明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农业神话的内容、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以及哈尼族农业神话对农业文明的影响,探讨了神话在农业传统中的地位和神话传承与农业传统的关系。
研究发现,哈尼族农业神话对农业文明的促进作用不可小觑,神话传承对农业文明的延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哈尼族农业神话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影响,以及神话传承的方式和路径对农业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有何启示。
这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哈尼族农业神话与农业文明之间的关系,为农业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哈尼族、农业神话、农业文明、影响、传承、传统、促进、延续性、研究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哈尼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地。
哈尼族是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其农业神话在哈尼族民间传承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农业神话是哈尼族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生产活动进行神秘化、象征化的表达,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智慧。
哈尼族农业神话不仅是哈尼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传承和保护哈尼族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
通过研究哈尼族农业神话与农业文明的关系,可以深入了解哈尼族的农业生产方式、传统农耕技术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本文将通过对哈尼族农业神话的内容进行解读,探讨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哈尼族农业神话对农业文明的影响。
分析农业神话在农业文明中的地位,探讨神话传承与农业传统的关系,旨在揭示哈尼族农业神话对农业文明的促进作用,以及神话传承对农业文明的延续性意义。
的内容将为后续正文及结论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哈尼族农业神话与农业文明的关系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研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深入探讨哈尼族农业神话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哈尼族农民的文化传统和信仰体系,从而揭示出农业神话在哈尼族农业生产中的具体作用。
哈尼调研报告
哈尼调研报告【哈尼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哈尼族的文化背景、传统习俗和民俗节庆活动,以及哈尼族在现代社会中的现状和发展。
二、调研方法通过采访、问卷调查和资料收集等方式,获取关于哈尼族的相关信息。
三、调研结果分析1. 文化背景哈尼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广西等地。
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其中包括语言文字、服饰、房屋建筑、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点。
哈尼族的语言属于壮侗语系,是壮侗族语言大家族中一个分支。
2. 传统习俗哈尼族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水稻文化。
他们以水稻种植为主要的生产活动,并形成了一套严谨的农事习俗。
在传统农耕社会中,哈尼族人民注重互助合作,在耕种、收割等过程中相互帮助,形成了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
此外,哈尼族还有丰富多彩的婚俗、葬俗等习俗,这些习俗体现了他们对家庭、亲情和社区的重视。
3. 民俗节庆活动哈尼族有着丰富多样的民俗节庆活动,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过哈尼年”。
哈尼年是哈尼族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他们通过祭祀、祈福、欢庆等方式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在哈尼年的节庆活动中,哈尼族的人们会穿上传统的服饰,组织巡游和民间表演,举办各种传统竞技和游乐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体现出了哈尼族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四、现状和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到来,哈尼族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
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一些传统习俗和民俗节庆活动受到了冲击。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哈尼族的传统文化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相关部门和机构对哈尼族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播工作得到了重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和政策也逐渐得到了实施。
未来,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哈尼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鼓励哈尼族人民继承和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要积极引导他们融入现代社会,实现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
五、总结与建议哈尼族作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学视野下的哈尼/阿卡农耕文化探析摘要:人类农耕文化是先人的智慧和结晶,也是先人的伟大创造。
哈尼/阿卡①农耕文化是在原始采集、狩猎、游牧、游耕等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才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
这些独特的农耕文化,在世界农耕文明的史册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今天的农耕文化若能传之后世,也会成为后世的文化遗产。
东南亚是梯田农耕文化的发源地,而哈尼/阿卡先民是梯田农耕文化的创始者之一。
本文重点阐述云南与中南半岛哈尼/阿卡人从原始采集到梯田农耕文化的创造、利用和发展历程,同时揭示哈尼/阿卡人梯田农耕文化管理系统的奥秘。
关键词:哈尼/阿卡;农耕文化;探析东南亚哈尼/阿卡人是勤劳勇敢的一个民族。
今主要分布在中国、越南、老挝、泰国、缅甸五国。
据不完全统计,东南亚哈尼/阿卡人有185万余人,其中:中国143.9万余人②、越南2.4万余人[1]、老挝10万余人③、缅甸25万余人③、泰国9.5万余人③。
从现存的哈尼/阿卡人的有关迁徙史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各地农耕情况来看,该族农耕可分为旱地(梯地)农耕系统和水田(梯田)农耕系统两类。
[1]一是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中国西双版纳州境内的哈尼族阿卡人和普洱市境内的哈尼族阿卡人、缅甸、老挝、泰国等国的阿卡人大部分都耕种旱地(梯地)农耕;二是居住在红河流域和李仙江流域的中越两国哈尼族大部分都耕种水田(梯田)农耕。
今天他们无论从事旱地(梯地)农耕,还是水田(梯田)农耕,都曾经历过采集、狩猎、游牧、游耕(刀耕火种)、固定地(梯地)、水田(梯田)等生活。
现笔者拟对东南亚哈尼/阿卡人原始采集到水稻梯田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作一简要探究。
一、哈尼/阿卡人原始采集生活到游牧生活自然采集是人类最早的经济生产活动方式,采集的对象主要是来自大自然植物的鲜果、干果、块茎、嫩叶、笋子和某些菌类。
人类祖先靠采集天然植物为生的同时,也捕捉小动物和捕捞河里的鱼虾等充饥,这是古代哈尼/阿卡先民早期的采集、狩猎生活。
在旧石器时期,人类祖先掌握了石斧、石矛以至后来的石弩等投掷武器和火的使用及工具的改善,大大提高了人类狩猎生产活动的效率,产品有了剩余,于是人们将剩余的野生植物和幼小的动物驯化成家畜,而后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也就产生了[2](p110-112)。
(一)原始采集生活和狩猎生活哈尼/阿卡人的原始采集和狩猎生活起源于何时,现难于考证,但哈尼/阿卡人的历史迁徙史、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中均有采集和狩猎的痕迹。
据哈尼梯田研究专家史军超研究员等人译注的哈尼族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一书载:在虎尼虎那时代的祖先,知母不知父,兄弟姐妹不知是谁,他们撵跑豹子就搬进岩洞,吓走大蟒住进岩洞,他们看见猴子摘果吃就学着摘来吃,看见竹鼠刨笋也跟着刨来尝,学着穿山甲的满身鳞甲也穿起树叶做遮衣。
天上的炸雷劈在大树上烧起不熄的大火,先祖把火种捧回山洞保存起来。
惹斗领着大家去打猎从这山跑到那山,遇着大象把它撵下深涧,遇到鹿子敲断它的脊梁,见着豹子扛起木棒吆喝。
先祖来到河边,看见飞虎捕鱼,他们也学着跳进河里捕鱼。
大群先祖围在火堆边,手里的青鱼跳进火堆中,转眼被烧黄,先祖拿来尝一尝,味道比生食鲜美,从此知道熟肉比生肉香。
[2](p110~112)可见,该书中也反映了古代哈尼族先民采集、狩猎的历史痕迹。
除此之外,在近代汉文史料中也有零星地记述哈尼族的采集生活和狩猎生活的情况。
[2]如:明代景泰《云南图经志书》说安南州(今云南双柏县)“西南有和泥者,衣不掩颈,(妇女)不谙女工,惟打猎捕雀以供其夫。
”清代康熙《新平县志》卷二《新化州风俗》说哈尼族支系喇乌“居深山茂林,不种田,种棉花,采芦捕猎为生理。
”清代《滇南志略·临安府》说哈尼支系卡堕“女事耕作,男佩带枪,以捕猎为生。
”[3](p28)该书中所记述的内容是当时哈尼族采集生活和狩猎生活的情景。
至今居住在偏僻山区的哈尼/阿卡人生产生活中,还能看到一些在迁徙史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中讲述的那样,驯养野生小动物和移栽野生植物的痕迹。
[3](二)游牧生活和游耕生活据《哈尼族文化大观》载:“数千年前,哈尼族先民聚集居在青藏高原,从事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他们属于庞大的诸羌部落集团,当时尚未形成一个叫做‘哈尼’的民族,他们只是一个个民族部落或部落联盟。
哈尼族先民是其中以放牧牛羊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人群中的一支。
对这些部落集团,历史上统称为‘西方牧羊人’——羌人”,[4](p2)可见这是哈尼族先民游牧生活的时期。
哈尼/阿卡先民的游耕生活是在游牧经济生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他们在青藏高原的游牧生活中,已经发明了原始农业,采用原始简单的生产手段种植某些农作物。
由于游牧生活的漂泊无定,游牧经济提供给人们的生活资料是贫乏的、无保证的,所以,原始农业经济成分逐渐加大,游牧经济生活成分逐渐减少。
这是哈尼/阿卡先民从游牧生活转向游耕生活的时期。
[4]二、哈尼/阿卡人旱地农耕的创造和利用过去,哈尼/阿卡人以旱地农耕为主,他们的耕种方式为:把森林砍烧后不犁、不挖,以棒点种。
砍伐一次,只种一年。
有的地方由于长年累月的刀耕火种,原先茂密的原始森林已遭到严重的破坏,甚至只残留下枯死的树干或草地。
而后,哈尼/阿卡人的经济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生态环境的思想意识也有所改变。
他们在长期的刀耕火种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把一片森林改造成用途不同的各种耕地,先改造成处女地,再改造成幼林地,最后改造成草地。
(一)处女地哈尼/阿卡人处女地的特点:一是在砍伐森林、烧地、播种时,特别注意保护地中的树桩,以利于树桩迅速发芽长枝。
这是一种目的十分明确的有利于保护生态的刀耕火种。
二是只种一年的处女地,害虫和杂草均少。
由于新林地树木多,烧地时火势猛烈,都被烧死,所以,处女地里的虫灾和杂草较少,有的处女地甚至不必除草。
三是只种一年的处女地有利于保护水土。
由于处女地耕作期短,树木发芽恢复快,因而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四是只种一年的处女地粮食产量高。
新开辟的处女地,树木和杂草茂盛,焚烧后灰料多,土壤自然就肥沃,所以粮食产量高。
五是哈尼/阿卡的处女地,一般不挖、不犁。
地里的树木焚烧之后,作为肥料的草木灰覆盖于表土,雨水来临,灰料渗入土中,有利于作物吸收。
不挖、不犁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树根很少受到伤害,地里的树桩短期内便会发芽长枝,五六年后又可以再次砍伐耕种。
(二)幼林地(轮耕地)哈尼/阿卡人的幼林地是处女地抛荒后改造过来的一种刀耕火种地。
因在砍伐处女地时,烧地、播种等都特别注意保护地中的树桩。
所以处女地休耕五六年后,原树桩发出的树枝又可以砍伐烧地,虽然这种幼林地比处女地差一点,但由于烧地时火势猛烈,杂草和害虫都被烧死了,所以,幼林地里虫灾和杂草也很少,加上烧地时产生丰富的肥料,因而产量不会受多大的影响。
因此,在他们的耕地中幼林地占的比例较大。
这种幼林地当地称之为轮耕地。
(三)梯地(台地)哈尼/阿卡人的梯田农耕文明是在处女地、幼林地、草地等基础上开垦而成的梯地。
马克思在《〈科瓦列夫斯基人公社土地占有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中,也谈到北美印第安人的原始农业部落存在着两种耕作制度:“在某些地方,部落耕种的地段满一年便被抛弃;在另一些地方,清除草莽、灌木和森林而得来的土地则继续加以播种,直到地力完全耗尽。
”[5](p81-82)哈尼/阿卡人的刀耕火种与北美印第安人一样,种一年就抛荒,反映了他们当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年年砍伐耕作的原始农业生产技术特点。
[5]今居住在我国西双版纳境内的哈尼族阿卡人和普洱市境内的哈尼族阿卡人与缅甸、老挝、泰国的阿卡人至今以旱稻(梯地)农耕为主,水稻(梯田)农耕为辅。
在国内外阿卡人开垦出来的梯地(地)如:勐海县格朗和茶山、澜沧县糯福茶山、缅甸杂山茶山、老挝母鸡寨茶山、泰国美斯乐茶山等,这些茶山的梯地(台地),不比红河流域和李仙江流域的哈尼梯田差。
三、哈尼族水田农耕文明的创造和利用(一)汉文史籍中载的哈尼梯田哈尼/阿卡先民种植的水稻农耕,是他们祖先从青藏高原迁徙来到今四川大渡河南岸及雅砻江以东的连三海、海子等沼泽平坝,及发源连三海的阿泥河(安宁河)流域前后开始的。
据《尚书.禹贡》载:涐水(大渡河)畔,“厥土青黎,厥田下上”。
“厥田下上”说的就是梯田。
这是中国史籍对梯田最早的文字记载,同时也是对哈尼族治梯田最早的文字记载。
因为,大渡河畔为哈尼族的居住地。
清胡渭《禹贡椎指》说:“和夷,俄水南之夷也。
”“和夷”、“和蛮”、“和泥”均为哈尼族之古称。
“哈尼”为“和泥”之音转,“和”,古音读“俄”,“俄水”据此得名。
因而,可以说,哈尼族先民是中国梯田的首创者之一,只是当时没有把这种农田样式命名为“梯田”而已[6]。
由此可见,哈尼/阿卡先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垦农田种植水稻了。
[6]随后《山海经·海内经》、《史记·西南夷列传》、《蛮书·云南管内物产》等汉文史籍中对此亦有记载。
明朝洪武时,为鼓励农垦,乃对于率众开辟荒山、扩大耕地面积的和泥首领,如左能吴蚌颇、纳更龙咀,允其从思陀、纳楼独立出来,给予土官职衔,世领其所开辟地区。
嘉庆《临安府志》卷一八“土司志”说:“左能亦旧思陀属地也,后以其地有左能山,故曰左能寨。
洪武中,有夷民吴蚌颇开辟荒山,众推为长。
寻调御安南有功,即以所开辟地另为一甸,授长官司,世袭,隶临安。
”《天下郡国利病书》一卷○九《左能寨寨长官司》下说,“部夷惟窝泥一种”。
雍正《云南通志》卷二四《土司传中·纳更山土巡检》下说:“明洪武中,龙咀以开荒有功,给冠带,管理地方。
寻授土巡检,传子龙政……”明《土官底薄》“纳更山巡检司巡检”条说:“龙政,车人寨冠带火头,系和泥人……”[7](p51~52)另据《临安府志·土司志》对哈尼族梯田耕作情况有如是描绘:“依山麓平旷处,开凿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
至山势峻极,蹑坎而登,有石梯蹬,名曰梯田。
水源高者,通以略彴(涧槽)数里不绝。
”[4](p69~71)这是对哈尼山乡梯田的真实写照。
[8](二)民间故事中的哈尼梯田除以上汉文史籍中对哈尼梯田的记述和赞美外,在国内外哈尼/阿卡人的民间神话传说、诗歌、歌谣、故事等中也有梯田农耕的开造和利用的情景。
如流传于绿春县哈尼族格角人地区的有《栽地歌》、《号地歌》、《砍地歌》、《烧地歌》、《开田歌》、《犁田歌》、《祭水歌》、《选种歌》、《丰收歌》等。
在此举两例[9](p232):一是《哈尼族创世神话》中记述,古时,哀牢山到处是深山老林,人们打猎为生,渔集度日,难以存活,天神于心不忍,就派了三个使者到人间开造梯田,他们分工合作。
三个使者一个叫罗努,负责挖出台地;一个叫罗乍,负责修理田埂;一个叫依沙,负责开沟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