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概略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概略
主讲人:
一、民族传统体育基本范畴
民族传统体育,就整个体育运动的项目来说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地区通行的,如人们常说的田径、
体操、球类等运动项目,这类运动项目是由古希腊、古罗马竞技以及欧
美娱乐活动项目发展起来的,有人称这类体育运动为西方体育体系。
另一类为东方不同民族特有的,如我国的导引、太极拳、武术,印
产生于4000多年前的尧舜禹时代。
三、民族传统体育的精髓----武术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华夏古老 文化中璀璨的一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武术以顽强的生命力茁壮成长, 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经过不断地传播变迁, 至今已发展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体育运动项目,受到我国人民和世界人 民的喜爱。
春秋战国以后,诸候争霸,都很重视技
术在战场中的运用。齐恒公举行春秋两季的 "角试"来选拔天下英雄。“士”阶层和“游 侠”的出现标志着武技开始走向民间。同时, 在这时期由于冶炼铁的技术的发展,铁器的 逐步使用,剑的制造和剑道都得到了空前的 发展。对剑道的技击原理有精辟的论述。
秦汉三国时期,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政
6、角力:角抵、手搏、相扑、女子相扑、 摔跤
角抵:是秦汉时期人们对摔跤活动的一种称呼。 手搏: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的生活中,人与野兽或人与人之间徒手
相搏。 相扑:唐宋时期,角抵又称相扑。至清代,角抵则被称为布库或摔
跤。虽然有了名称改变,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则并无实质性的变 化。 摔跤:在先秦时称为角力,蚩尤戏,在秦汉时称为角抵,在唐宋时 称为相扑,至清代又名布库。因此,摔跤作为一种体育竞技活动, 在中国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不过,正式把它命名为摔跤,还是在清 代。
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体系
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体系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
它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形成了独特的体系。
1. 民间游戏:民间游戏是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蒙古族的摔跤、朝鲜族的荡秋千等。
这些游戏通常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既是娱乐活动,也是体育锻炼的一种方式。
2. 武术: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包括各种拳法、剑法、刀法等。
武术不仅具有健身作用,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
3. 舞蹈与体育:许多民族的传统舞蹈都与体育运动密切相关,如藏族的锅庄舞、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等。
这些舞蹈既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又能锻炼身体。
4. 民俗体育:民俗体育是指与民间风俗习惯紧密相连的体育活动,如赛龙舟、踩高跷、扭秧歌等。
这些活动通常在特定的节日或庆典中举行,既是体育竞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5. 传统体育竞赛: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体育竞赛项目,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回族的绊跤等。
这些竞赛项目不仅展示了各民族的体育实力,也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团结。
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体系丰富多彩,它不仅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体育文化的瑰宝。
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推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简史
第四届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运动会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介绍
第六届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运动会
第五届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运动会
199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 理吴邦国,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国务委 员兼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 艾买提,全国政协 副主席杨汝岱等参加第五届全国民族运动会 (昆明)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介绍
原 始 人 的 活 动
采 集 打 猎 防 卫 军 事
秋千、爬树……
武术器械项目
手搏、角抵等
原 始 教 育 宗 教 医 疗 娱 乐
教育尚未成为一种专门活动,实际上 就是生产劳动实践中进行的简单技能 传授。
人们创作“舞”的运动形式来锻炼筋 骨。 猿猴舞、雀鸟舞、熊舞等。
军事武器操练“伐”和“干戚舞”。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民族传 统体育
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之前,少数民族与汉族人一起处于水 深火热之中,……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民 族传统体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 重视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把发展少数民 族传统体育作为帮助少数民族进步,实现各 民族团结、繁荣的项重要内容。
作业: 选择一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摔跤、秋千、武 术中的一个项目(拳术、刀术、剑术)等), 以书面的形式叙述这一项目的发展历史。 (下周一交)
奴隶社会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演进
战争的需要开发的很多武器和技法。 军 斧、戈、矛、刀、弓箭、战车、骑兵。军 事 队进行习射(在西周尤其盛行)。
教 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学校:“教”、 育 “序”、“庠”、“学”等。“礼乐射御”
文武合一的教育(奴隶主后代的教育机 构)。 项 (春秋时期)射、御、举鼎、投石、超距、 拳勇、角力、田猎、赛马、竞渡、牵钩、 目 飞、秋千、棋类、奔跑、跳跃。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发展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活动,既是中国古代人民生活的产物,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发展的研究,我们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渊源,从而更好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丰富性。
这些体育项目和活动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医学养生理论、宗教信仰等多种元素,体现了中国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文化生活中对身体锻炼和精神修养的不懈追求。
太极拳融合了易经、道家思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强调内功修炼和身心和谐;八卦掌注重阴阳变化和宇宙五行的理论,注重对气的领悟和调理;中国武术中的气功、太极拳、八卦掌等传统拳术,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古代智慧和民族精神的结晶。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发展也是丰富多彩的。
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活动,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域都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和特色。
中国的武术起源于古代战争和军事训练,随着中国武术的发展,形成了诸多的流派和门派,如少林寺、武当山等,传承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国的民间体育活动包括踢毽子、踢毽子、跳大绳、抛沙包、踢毽子等,这些活动在中国的农村和城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代代相传,见证了中国人民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追求。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和推动。
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强调道德修养和身心和谐,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提倡“文武双全”,对中国的武术和武士精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国古代道家文化注重气的调理和运用,对中国的气功、太极拳等传统体育活动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中国的民俗文化也为中国的民间体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和源泉,如中国的传统节日、庙会、民间传说等,都是中国民间体育活动发展的重要背景。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概论
第一章 文化、体育文化、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概述
第二节 体育文化
• 一、体育文化的概念、形态 • 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 和。大体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 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的物质条件等。 • 体育文化的形态包括: • 1、现代体育文化形态。是以西方工业革命和文艺复兴运动为文 化背景而产生的。 • 2、前体育文化形态。它基本上属于自然体育形态,是人类社会 尚处于地域开发阶段的产物。与人类低能量开支和原始思维方 式相适应。 • 3、过渡期体育文化形态。由包括两种形态:准体育文化形态, 亚体育文化形态第一节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
一、民族传统体育起源的几种学说 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其中包括; 1.劳动起源说。生产劳动是原始人类最主要的社会活动,劳动及生产工具 的使用技能是体育文化产生的重要因素。 2、娱乐起源说。这些身体的活动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一些好处,主要是 能够满足他们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当这些身体活动的意义一旦被人们 所认识,就会很自然地同开始的本能活动区分开来,而形成原始的体 育形态。 3、部落战争起源说。部落战争是推动体育文化发展的动力,促使人们掌 握武器、提高战斗技能,从而促进了军事和身体训练水平,推动了传 统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4、原始宗教起源说。将神人格化,逐渐在祭祀中出现了舞蹈、经济、角 力等身体活动,用于娱神,以表示对神的虔诚。这些身体活动,就是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源头。
第二章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历 史渊源和发展
第一节
• •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
• •
•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形成的社会背景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科学 技术、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等方面不断地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补充,铸造了 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推动了中国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各民族创造的多 姿多彩、风格迥异的民族传统体育,构筑了中华民族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 首先,在共同缔造祖国疆域过程中,56个民族在政治、文化、生活方式等诸方 面结成不可分离的血肉联系,为斑谰多姿而又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的产生 与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其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演进离不开自然条件的制约。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部分,正是在河谷平原的摇篮中发育成长的。它选择了一条既不同于海洋民族 (如古希腊罗马人),也不同于游牧民族(如古代阿拉伯人)的发展道路,一 开始就以农业经济作为建设文明的基点。最终演进为一种高度发达、极端成熟 的以农为主的文化形态,并由此繁衍出不同的文化传统,铸造了中华民族独具 的世界观念和文化心理。 再次,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凝合而成。文化的历史就是人类共同性不断张扬的 历史。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
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 点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 民族传统体育是继萌芽体育之后,在古代体育 基础上延续下来的农业时代的产物;在近代体 育传入前,我国各民族就已经有的那些体育活 动内容。 凡是目前在一些民族地区仍在进行的具有民族 特色的体育活动都属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范围。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三性:民族性;传统性;体 育性
任务: 挖掘、整理、规范民族传统体育,促进民族传 统体育的科学进程。
四、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民族性 传统性 娱乐性、季节性 地域性 历史性 教育性 交融性 渗透性
五、民族传体育的作用
提高身体综合素质,具有健身作用。 培养勇敢顽强的心理品质,具有防身 自卫的作用。 继承传统文化,达到修身养性的作用。
汉族 藏族 傣族 回族 畲族 土族 怒族 壮族 仫佬族 珞巴族 纳西族 高山族 赫哲族 东乡族 哈尼族 土家族 德昂族 蒙古族 门巴族 毛南族 景颇族 裕固族 达斡尔 京族 维吾尔族 乌孜别克 俄罗斯族 柯尔克孜
侗族 苗族 普米族 布朗族 傈僳族 拉祜族 哈萨克族
黎族 白族 布依族 独龙族 满族 锡伯族 鄂伦春族 水族 佤族 朝鲜族 保安族 鄂温克族 仡佬族 基诺族 瑶族 彝族 塔塔尔族 羌族 阿昌族 撒拉族 塔吉克族
民族传统体育概述
第一节 民族传统体育简介、特点及作用 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国少数民族地理区域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来由 三、民族传统体育概论的内容、任务 四、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五、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
中华民族大家庭
中华民族是定居于中国境内的各民 族的总称。 中华民族现有56个民族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发展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发展1. 引言1.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发展。
作为中国民族智慧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体育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健康生活和体育运动的追求。
古代中国的传统体育活动多样丰富,既包括力量与耐力的竞技,也包括柔韧与技巧的表演,每种体育项目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体育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重要方式,强调身体与精神的统一,追求和谐统一的境界。
传统体育项目如太极拳、武术、太极剑等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这些传统体育项目通过练习,可以增强身体素质,调整气息,提升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这些体育项目还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注重动静结合、阴阳调和,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和谐观念。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体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体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中国传统体育的国际传播也愈发重要,通过国际交流和合作,可以将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传播到世界各地,增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促进世界体育事业的发展。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发展,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继承和传承。
2. 正文2.1 汉字体育的起源与演变汉字体育,是指以汉字为载体的传统体育活动,起源于古代中国。
汉字体育的演变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字学习和体育训练相结合的传统。
最早的汉字体育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的甲骨文,那时人们将练字和锻炼身体结合在一起,认为字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
随着历史的发展,汉字体育逐渐演变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体育形式。
在汉字体育中,人们通过练习书法、描红、认字等活动,不仅提高了字的书写水平,还锻炼了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汉字体育在古代的士人中十分流行,被视为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发展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发展【摘要】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人民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体育活动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并经历了多次发展和演变。
不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传承方式,如武术、射箭、蹴鞠等,代表了各族群体的文化传统与智慧。
在现代社会,民族传统体育在不断发展壮大,承担着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团结的使命。
保护和传承传统体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在推动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深入研究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发展,既有助于珍惜传统文化遗产,也有助于推动中国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历史发展、重要地位、发展历程、特点、传承、现代社会、发展现状、民族文化、民族团结、作用、保护、传承、必要性、推动、体育事业发展。
1. 引言1.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人民长期生活和劳动的产物,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
在中国古代,体育活动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是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维系社会秩序、弘扬民族精神和促进团结的重要途径。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其注重身心合一、追求和谐、尊重自然规律等方面。
体育活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既注重强身健体,又重视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
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包括武术、龙舟赛、蹴鞠等,都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积淀。
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技术要求,更传承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代表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传统价值观念。
通过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发展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民族体育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渊源,进一步挖掘和传承传统体育的宝贵资源,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绪论和第一章民族传统体育的概论
Part
03
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体育活动,是民族文化的重要 载体和表现形式。
民族传统体育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特点
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这些都在民族传统体育中得到了充分体 现。例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就展现了蒙古族人民的勇敢、豪放和竞技精神。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也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 优秀体育文化成果,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同时,民族传统体育还积极与现代体育相结合,不断 开拓新的领域和市场,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
拓展国际市场
通过参加国际体育赛事、开展国际培训等形式,拓展民族传统体育 的国际市场,提高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输出
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化输出 等形式,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绪论和第一章民族传 统体育的概论
• 绪论 • 民族传统体育概述 • 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 • 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挑战 • 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和普及
目录
Part
01
绪论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 02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样性保护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文化 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传承对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 要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历史、文化和教育价值,还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 促进健康、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加强国际交流等多重作用。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发展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包括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规范、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等方面。
这些文化内涵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并得以传承的,它们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更体现了中国人虔诚敬畏神明的信仰与礼仪规范,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之一,融汇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传统医学理论、审美情趣等多种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武术之领袖”,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不仅是一种体育锻炼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发展也是丰富多彩的。
中国的传统体育运动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它来源于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和民族特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融合了各种民族文化的精髓,形成了独特的体育传统。
古代的射箭、篮球、足球、壁球、游泳、举重、铁饼投掷、拔河等各种体育项目,在中国古代都有相关的记载和实践,而这些体育项目也通过各种文献资料和文化遗产的传承,得以延续至今。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发展也受到了历史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古代社会,体育运动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文化内涵的载体。
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国的传统体育运动都受到了当时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也都有着自己的体育运动特色。
秦朝时期,由于军事需要,射箭、马术以及格斗等体育项目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宋朝时期,由于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繁荣,民众对文娱活动的需求增加,舞蹈、茶艺、诗词等娱乐体育项目也随之兴起。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发展是一个极其丰富和多元的话题。
它不仅承载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健康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更融合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宗教等多种社会因素,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体育文化,同时也成为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重要代表之一。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相信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将会更加丰富多彩,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为世界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做出更大的贡献。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民族传统体育: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民族历代因循传承下来的、在一定范围开展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竞技娱乐活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长期流传在各少数民族中,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及强健体魄和娱乐身心作用的各种身体活动。
2007年,已分别在天津、内蒙古、新疆、广西、云南、北京和西藏、宁夏、广东、等省、市、区举办了8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体育项目分为竞赛、表演和特邀表演三部分。
1986年8月10日---17日,由国家体委、国家民委、国家民委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首次启用了会徽、会旗、会标。
标志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逐步走向正规化。
2003年9月7日---13日,由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主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举行。
武术的概念:是人们认识、研究武术的基本依据。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既讲究形体规范,有追求精神传意。
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外:指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等行体活动。
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主要通过武术的功法和技法来体现。
维吾尔族把摔跤称为且里西,其形式又称分喀什噶尔式和吐鲁番式。
朝鲜族摔跤一般按年龄分为少年、青年、壮年三级。
每次摔跤比赛都由少年摔跤开场。
龙舟竞渡于1984年5月16日,将龙舟竞渡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从第3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始,抢花炮已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之一。
在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也将抢花炮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1995年11月,在云南昆明举办的第5届民运会上,由云南人民政府推荐,陀螺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1999年,第6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陀螺仍为正式比赛项目。
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价值和功能分类:强身健体、娱乐休闲、竞技对抗表演、祭祀文化传统。
健身价值:注重整体全面健身思想;注重直觉体悟的健身思想;注重养练结合的思想;注重时间特征的健身思想。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
咱今天来说说啥是民族传统体育。
我给你讲个事儿哈。
有一回我去一个古镇玩,正逛着呢,就听到一阵热闹的锣鼓声。
我顺着声音走过去,嘿,原来是一群人在表演舞龙。
那场面可壮观了,一条长长的龙在人们的舞动下,活灵活现的,就像真的要飞起来一样。
这舞龙啊,就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一种。
民族传统体育呢,就是各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体育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体现出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比如说,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有摔跤、赛马、射箭这些项目。
那摔跤的小伙子们,一个个身强体壮,力气可大了。
他们在草地上一摔,嘿,那叫一个精彩。
还有赛马,那些马跑得飞快,骑手们在马背上威风凛凛的。
再比如说,咱汉族的太极拳。
每天早上,公园里都有好多大爷大妈在那打太极拳。
那动作慢悠悠的,但是又很有力量。
太极拳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让人心情平静。
民族传统体育还有很多很多呢,像踢毽子、跳绳、舞狮啥的。
这
些体育活动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
所以啊,民族传统体育就是这么个好玩又有意义的东西。
它让我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
咱可得好好传承下去,让这些宝贝一直流传下去。
嘿嘿。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学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的感受新的一学期,我们跟随着谭晶老师学习并了解了许多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我们可以将民族传统体育分为三大类:1、赌胜竞技类,分为赛力量和赛技艺。
以体力、技巧为特点,具有很高的竞争性,场面精彩纷呈故能扣人心弦。
前者代表项目有摔跤、斗牛、爬杆、拔河、扳手腕等。
后者代表项目有跳绳、踢毽子、打陀螺、射弩、赛马等。
2、观赏娱乐类,使人精神愉快、消愁解闷、缓解健身娱乐、恢复体能、寻求愉悦的情感体验,结果不以比赛胜负为目的,比赛的获胜规则可临时口头约定。
代表项目有秋千、抛绣球、打扁担、跳竹竿、打铜鼓、打手毽、上刀山下火海等。
3、歌舞表演类,具有体育和艺术的特性,可满足观赏者的艺术欣赏和表演者身体锻炼需求。
对时间。
人数、场地器材的要求比较随意,活动参与者还会进行即兴发挥。
代表项目有芦笙踏堂、秧歌、盾牌舞、舞龙舞狮等。
通过学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我们可以了解到,现如今已有不少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失传和濒临失传。
我觉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濒临失传及失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在世界范围内,进化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纵向发展,传播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横向发展,两者结合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进步,这是体育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
失传和濒临失传项目的从事人群主要是青少年,由于项目要求技巧难度相对较高,开展运动的基础条件较差,从事人群缺乏连续性,从而导致项目失传或濒临失传。
2.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不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能够得到较好的传承和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扶持是其中重要的条件之一。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有许多落后的东西,如封建的宗法思想和迷信色彩,显然不利于传统体育的健康发展。
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正面宣传和引导就尤为必要。
同时,出台相应的政策予以支持,从总体上作好宏观调控,调动当地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才是真正有效的扶持措施。
3.现代体育项目的广泛普及形成的冲击国际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是导致这种萎缩态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内容 -回复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内容-回复题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内容导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物质、制度、精神文化丰富多彩,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土壤中。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探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内容。
一、物质层面: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物质内容主要包括传统体育器具、场地和技巧等。
例如,太极拳的传统器具包括太极剑、太极扇等;中国武术的传统器具包括棍棒、长矛等。
同时,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场地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如围棋、中国象棋均需要特定的棋盘;武术表演常在挑高的舞台上进行。
此外,技巧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特征,例如踢毽子、腰鼓舞等都需要掌握特定的技巧。
二、制度层面: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制度内容主要体现在赛事组织、训练方法和规则等方面。
首先,古代的赛事组织形式较为简单,主要以民间组织的形式进行,如农民在春节期间举行的耍龙舞、舞狮子等活动。
而在古代宫廷中,也会举行各种规模的体育比赛。
其次,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训练方法注重身心协调,强调内功修炼,如太极拳注重调和内外、益寿延年;武术则强调攻击和防御技巧。
最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规则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中国象棋的规则独特,每一个棋子都有特定的移动方式和战法。
三、精神文化层面: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文化内涵丰富多样,并与中华民族的价值观、道德观息息相关。
首先,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弘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如中国足球队比赛时的团队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其次,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注重和谐统一的精神,如太极拳追求阴阳协调、封闭圆转的动作。
再次,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强调坚韧不拔的精神,如中国武术训练中对于耐力和毅力的培养。
最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反映了孝敬和友爱的精神,如皮球、石锁等民间的传统体育项目,强调和家人、朋友共同参与、互相学习和切磋的意义。
结语: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以其独特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内容,展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与文化。
重点解析之民族传统体育如何理解民族传统体育中的重点考点
重点解析之民族传统体育如何理解民族传统体育中的重点考点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而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如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解和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特点以及重点考点,旨在加深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和理解。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民族传统体育是指由一定民族或地域特色的团体或个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体育活动形式。
它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与民族的社会经济、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紧密相关,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传承性。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1. 历史悠久:民族传统体育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例如,中国的太极拳、中国象棋等都有几百年的历史。
2. 民族特色明显:民族传统体育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从服饰、器械、规则等方面彰显出独具魅力的民族特色。
3. 地域性强:民族传统体育通常与特定的地域紧密相关,如中国的龙舟赛、蒙古族的射箭等。
4. 多样性:民族传统体育种类繁多,如舞蹈、竞技、娱乐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体育项目。
三、民族传统体育的重点考点1. 体育文化交流:民族传统体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体育活动,不同民族之间可以增进交流和了解,促进文化多元和谐。
2. 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的保护和传承至关重要。
政府、学校、社会组织应共同努力,进行相关活动和宣传,以确保其得到充分保护和传承。
3. 可持续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要求。
要通过创新与传统的结合,提升传统体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使其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4. 文化自信与国家形象:民族传统体育是体现国家形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之一。
各国应该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和推广,提升国家的形象和文化影响力。
总结起来,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流传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简要概述
,船尾站锣手;苗族的龙舟则由三根杉树挖成槽形捆绑并
路漫漫其悠远
•2020/3/28
•陈强
第一节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 相对性
•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对性 •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在以外还有55个
少数民族。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 化,也因其民族习俗、气候特点和人口分布的不同等因素 使得各民族的传统体育内容色彩斑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正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 对性的体现。
• 在带有原始公社制阶段残余的社会形态下,少数民族体育的活动形式 和方法都比较简单,并且基本上都和生产劳动、生活技能、军事技能 相关。以怒族为例,划猪槽船(独木舟)、溜索等是典型的和生产劳 动、生活技能密不可分的运动。猪糟船在平日是怒族人民过怒江使用 的工具,在他们的“仙人节”上则是竞渡的工具;溜索则是在水流湍急 ,猪槽船等工具使用不了时必须采用的一种交通方式。
路漫漫其悠远
•2020/3/28
•陈强
• 由于受所处地域的影响,有时,在几个或者多个少数民族 地区都广泛开展的体育项目其开展时间、所需器具的制造
方法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以龙舟竞渡为例,由于全国各地
存在时差,耕作习惯也有不同,因此呈现出不一样的特色 。如傣族的龙舟赛是傣族“泼水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每年 公历4月13至15日举行,所用龙舟用木头制成,长约40米 ,宽约1米,每船50人,龙头4人压船引道,船尾4人掌握 航向;白族的划龙舟则在每年农历八月初八的“耍海会”上 举行,每船各10名男女,船中间站一人指挥,船头站乐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2对练 2.2.3集体演练
2.3 搏斗运动
1)散打 2)推手 3)短兵 4)长兵
3、武术的特点
Biblioteka 第一、动作具有攻防技 击性 第二、具有内外合一, 形神兼备的运动特色 第三、内容丰富多彩,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4、武术的作用
第一、壮内强外的健 身作用 第二、提高防身自卫 能力 第三、培养道德情操 的教育作用 第四、娱乐观赏、丰 富文化生活 第五、交流技艺、增 进友谊
商周时期,商代出现了武术训练的重要 手段---田猎,商周利用"武舞"来训练士兵, 鼓舞士气。相传在周时期出现了一部中国武 术史上重要的著作《周易》,亦称《易经》, "一阴一阳为之道" 这本书有很丰富的哲学思 想,对我国养生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其 "易有太级,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 生八卦。"产生了太级学说,从此奠基中国 武术体系,当时,学校开设“六艺”教育。 春秋战国以后,诸候争霸,都很重视技 术在战场中的运用。齐恒公举行春秋两季的 "角试"来选拔天下英雄。“士”阶层和“游 侠”的出现标志着武技开始走向民间。同时, 在这时期由于冶炼铁的技术的发展,铁器的 逐步使用,剑的制造和剑道都得到了空前的 发展。对剑道的技击原理有精辟的论述。
近现代武术,1910年在上海成立了“精武体育会”。 1928年国民党政府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新中国成立后 武术逐步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受到党和国家 的重视,并作为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加以继承和发展。 1952年,武术被正式列为推广项目; 1954年各地体育院校开始正式列为课程; 1956年中国武术协会建立了武术协会、武术队等,形成 了空前广泛的群众性武术活动网,为武术的发展开拓了广阔 的道路。 1957年列为竞赛项目,每年举行全国性比赛; 1958年起草制定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编定了拳、 刀、枪、剑、棍五种竞赛规定套路,推进了武术训练的系统 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1985年,西安举行了首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并成立了国 际武术联合会筹委会,武术发展中历史性的突破。
三、民族传统体育的精髓----武术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华夏古老 文化中璀璨的一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武术以顽强的生命力茁壮成长, 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经过不断地传播变迁, 至今已发展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体育运动项目,受到我国人民和世界人 民的喜爱。 随着时代的前进,中华武术以崭新的风采盛行于神州大地,并以神 秘而有坦荡,雄健而又优美的影子和矫健的步伐走向世界,造福于人类, 成为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7、杂技:抖空竹、戏法、马戏等
抖空竹:是指一种民间杂技活动,空竹又称空钟,空筝,地龙,地 牛黄,闷葫芦。 戏法:是一种传统的杂技项目,它是表演者通过灵巧、快捷的手法, 造成观众听觉、视觉上的错觉,从而使各种物体或人物、动物隐显 莫测,即“无中生有”或“神奇消失”。 棋艺:围棋、象棋。 围棋:围棋棋局纷繁复杂,棋势变化无穷,能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 产生于4000多年前的尧舜禹时代。
二、民族传统体育按活动类型分类
1、球类运动:蹴鞠、打马球、木射、捶
丸
蹴鞠:最早在距今四五千年的黄帝时代的《轩辕黄帝传》 中已有记载。 打马球:又称击鞠,是一种骑在马上持棍击球的运动, 在盛唐时期盛行。(豪门一场球,贫民几岁秋。)
木射:以木球为箭矢来射击。通常在空间较大的室内进行, 在场地的一端,并排竖立15个笋状的平底木柱,每个木柱 上用红笔或黑笔各写一字,其中10个分别用红笔写上仁、 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另5个用黑笔分别 写上傲、慢、佞、贪、滥。参赛者依次从场地的另一端向这 些柱子滚动木球,击中写有红字的木柱者为赢,击中写有黑 字的木柱者为输。 捶丸:在地势起伏不定、视野开阔的园林,在一个空旷的地 方,划定一个1迟见方的球基。在离球基60---100步处,挖 若干数目的球窝,每个球窝旁插一面彩色小旗为标志,捶丸 的器材为球棒和球,球棒要求下端弯曲,以便能更好地击球, 至于捶丸所用的球,《丸经》中要求轻重适宜,以与球棒能 和谐配色为佳。起源于唐朝的步打球。而高尔夫发祥于15 世纪的荷兰。
广东:李家拳、莫家拳、蔡家拳、刘家拳; 广西:壮拳、侗(dong)拳; 云南:傣(dai)拳; 湖南:巫家拳、梅山拳; 湖北:鱼门拳、孔门拳; 四川:三角桩、余家拳、火龙拳、四平拳; 西藏:藏拳; 2.2.1.3单练按器械运动分类有: 长器械如枪、棍、大刀、朴刀; 短器械如刀、剑、锏、鞭; 双器械如双刀、双剑、峨眉剑; 软器械如九节鞭、三节棍、绳镖、流星锤。
5、中国武术发展史
武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过程,是同中华民族 文明的产生同步的。 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与兽斗,在原始的狩猎活动中,人 们逐渐学会了徒手使用木棒击打野兽的方法,逐渐形成了 一定的击刺技巧,攻防姿态与动作。所使用的一击、一刺、 一拳、一腿,被模仿、传授、练习着,促进了武术的萌芽。 武术成形于奴隶社会时期。夏朝建立,经过连绵不断 的战火,武术为了适应实战需要进一步向实用化、规范化 发展,夏朝时期的武术活动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发展:一、 军队的武术活动,二、以武术为主的学校教育。加之冶炼 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戈与矛结合而成的戟等青铜器武术器 械。
唐朝时中国封建社会的大 发展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开 放,长安二年,建立了武举制, 用考试选拔人才的办法极大的 促进了武术的发展,武举制面 向社会各阶层开放,激发了人 们的习武热情。出现了唐代三 绝。 宋朝时期,民族矛盾尖锐, 战争频繁,军事武艺有了较大 发展,兵器种类大增,除了常 用的弓、弩、刀、枪外,还有 锏、棒、鞭、斧等。同时出现 了“弓箭社”、“锦标社”、 “英略社”,众多的武艺结社 组织,推动武术在民间的发展。
3、跑跳运动:走及奔马、逾高超远
走及奔马:在中国古代人的心中目中,马是常见的陆地动物中跑的 最快的一种,因此,当一个人的奔跑速度极快、超过常人是,人们就 会用“走及奔马”即跑的像马一样快来形容,这里的“走”是奔跑的 意思。 逾高超远:按照现代的话来说,逾高超远就是跳高跳远。跳高跳远 是人类一项最基本的技能,在远古人类的生产劳动如狩猎,采集果实 等活动中就开始运用。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概略
主讲人:
一、民族传统体育基本范畴
民族传统体育,就整个体育运动的项目来说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地区通行的,如人们常说的田径、 体操、球类等运动项目,这类运动项目是由古希腊、古罗马竞技以及欧 美娱乐活动项目发展起来的,有人称这类体育运动为西方体育体系。 另一类为东方不同民族特有的,如我国的导引、太极拳、武术,印 度的瑜伽,日本的相扑,韩国的跆拳道等,都是从各自国家和民族传统 的健身、军事、娱乐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有学者把这类体育运动称之为 东方体育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特别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已挖掘整 理出了1000多个体育项目。比如蒙古族被称为“男儿三项游艺”的摔跤、 赛马、射箭;回族的踢毽、拔河;藏族的赛牦牛;苗族的荡秋千、划龙 舟;壮族由青年男女表达爱情转变为对抗性比赛项目的“投绣球”;朝 鲜族的跳板;满族的滑冰;侗族的骑木马(踩高脚);瑶族的打陀螺;高 山族的放风筝;布朗族的藤球等等。而龙舟竞渡、风筝、秧歌、围棋、 气功、太极拳等,则是汉族与少数民族都共同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
2.1 功法运动
1、内壮功 2、外壮功 3、轻功 4、柔功
2.2 套路运动
2.2.1单练 可分为拳术和器械运动两类
2.2.1.1单练拳术分类,按名称分为: 长拳、南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通背拳、劈挂拳、 翻子拳、地躺拳、象形拳等等。
2.2.1.2拳种分布,按地域分为: 甘肃:四门拳、八门拳; 陕西:九拳、红拳; 山西:形意拳、通背拳、弓力拳; 河北:通背拳、戳脚、劈挂拳、翻子拳、八极拳; 河南:少林拳、太极拳、苌(chang)家拳; 山东:燕青拳、螳螂拳、查拳、华拳、孙膑拳、地躺拳、文圣拳; 北京:三皇炮锤、意拳; 吉林:四季拳; 浙江:刚柔法门拳、缩山门拳; 福建:牛拳、五梅拳、金狮拳、鸡拳、龙形拳、鹤拳、五祖拳、地 术犬拳; 江西:字门拳;
秦汉三国时期,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政 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武术的发展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刀开始在军中取代剑的地位,“兵民合一”、“劳武结 合”全民的尚武之风盛极一时,出现了武术论著,《手 博》6篇,《剑道》38篇,并且刀剑之术以及相扑、角 抵活动开始东传日本。 两晋南北朝时期,既是战乱频繁时期,也是民族大 融合的时期。这一特殊的历史时代,使得武术在军中和 民间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但是武术开始与佛道相联系, 逐渐与道教的神仙思想和法术相结合。当时人们追求长 生不老术对武术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击壤:是一种古来的投掷活动,据《逸士传》称,早在尧时, 就已经有了击壤活动。 打髀殖:是在北方少数民族中流行的一种投掷游戏。髀殖用 动物骨头制成,通常取獐、狍、鹿等动物的腿前腿骨,剔静 后,再在里面灌上融化的铜、锡汁液,以增加其重量,提高 投掷时的命中率。游戏时,先把三五根髀殖堆在一处,然后 在远离髀殖堆的地方,用另一根髀殖向髀殖堆掷击,若击中, 则这些髀殖堆均归投掷者所有;若不中,则投掷者要拿自己 的一根髀殖添入髀殖堆中,再由别人来投掷。从打髀殖的具 体玩法来看,它与中原地区流行的击壤颇为类似。
6、角力:角抵、手搏、相扑、女子相扑、 摔跤
角抵:是秦汉时期人们对摔跤活动的一种称呼。 手搏: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的生活中,人与野兽或人与人之间徒手 相搏。 相扑:唐宋时期,角抵又称相扑。至清代,角抵则被称为布库或摔 跤。虽然有了名称改变,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则并无实质性的变 化。 摔跤:在先秦时称为角力,蚩尤戏,在秦汉时称为角抵,在唐宋时 称为相扑,至清代又名布库。因此,摔跤作为一种体育竞技活动, 在中国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不过,正式把它命名为摔跤,还是在清 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