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选择性必修上)

合集下载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案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案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积极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意识。

3. 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方法,提高学生参与文化建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文化特色: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传统艺术、民俗风情、历史遗迹等文化特色。

2. 家乡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家乡的历史发展、文化传承、名人故事等历史文化背景。

3. 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方法:学习文化建设的基本概念、意义和途径,了解家乡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和需求。

4.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如组织文化活动、保护文化遗产、宣传家乡文化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历史文化背景和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方法。

2. 调查法:引导学生进行家乡文化调查,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乡文化体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家乡文化特色、历史文化背景、文化建设意义的课件。

2. 资料:准备相关的家乡文化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3. 实践场地:联系相关部门,安排家乡文化建设实践活动的场地。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 学生对家乡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对文化建设意义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参与文化建设实践活动的成果。

六、教学活动及时间安排1. 第一课时:家乡的文化特色(35分钟)讲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文化特色。

2. 第二课时:家乡的历史文化背景(35分钟)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背景,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历史文化背景。

3. 第三课时: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方法(35分钟)讲解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方法,展示相关案例。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传文化助建设我为家乡唱赞歌——必修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课标分析】本单元属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

课程标准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人文主题是“我们的家园"。

具体的目标是:1.了解家乡,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增进家乡文化认同。

2. 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

3.培养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4.增强文化自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单元学习目标】1.学习做访谈并撰写人物(风物)志。

通过收集家乡历史人物的资料和实地采访调查,增进对这些人物的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习并撰写调查报告。

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现状,认识社会发展家乡产生的巨大变化。

【单元学习任务】1.了解家乡的人、物、风景;掌握融洽流利的访谈技巧;收集家乡历史人物,辩证看待这些历史人物对家乡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提高思辨能力。

2.传承并弘扬家乡的优秀文化,为家乡留下一段美好记忆,提升当代文化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1.单元导语“家乡”是一个亲切、温馨的字眼。

家乡的文化传统可以反映家乡的历史风貌、文化背景;家乡的风景名胜体现了家乡的自然美;家乡的特色产品或产业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而且也体现着当地的民风民俗,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

它们的历史渊源、经济价值、文化底蕴,值得广大青少年学生了解和探索。

这种了解和探索有利于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这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必由之路。

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

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

没有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民族能够如何得以存在,一个社会能够如何不涣散,一个国家能够如何不崩解。

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就从寻访我们家乡的文化传统开始。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学目标】1.在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思考家乡的文化发展前景。

2.学习建议书的写法,为家乡文化的发展建设提出合理建议,写一份切实可行的建议书。

【教学重难点】所提建议要基于对当代文化发展和区域文化生活的理解,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新文化、新风尚,有利于和谐社区的建设。

【设计意图】这一课是本单元围绕“家乡文化生活”展开学习活动之一。

要求同学们在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提出建议。

所提建议应当从家乡实际出发,具有可操作性,切忌空泛。

选择方向上结合实际,如风俗习惯、邻里关系、生活方式、文化环境等,看看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有哪些改进的可能,具备了哪些条件。

同时,在对家乡文化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一份建议书,陈述建议的内容、理由、实施的步骤和可行性。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文化建设,就是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活动。

它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中共中央在十七大提出“开展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是语文学习向课外的延伸,也是我们的责任。

(二)课前预习单课前预习单沉甸甸的人情债合理性探讨 改造利用方向变味的压岁钱合理性探讨 改造利用方向令人心惊的爆竹声合理性探讨 改造利用方向沉重的清明节合理性探讨 改造利用方向分组讨论①我们传统文化还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应该在哪些方面加以保护、完善、改造和利用?②分组讨论,不必面面俱到,思考其中一两个方面就可以了,讨论交流后每组派代表展示。

③展示示例:我们的传统习俗总体上说是浓缩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但某些习俗在今天看来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有些甚至是有毒害作用的,有些习俗被后人恶搞以致遭人非议。

例如:沉甸甸的人情债每到春节,农村不少人家喜事盈门,婚寿嫁娶,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到处是喜庆的唢呐和锣鼓,于是人情债也接踵而至。

第四单元学习活动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高一语文教学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学习活动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高一语文教学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

示例
学习活动三
参考题目:
一.“留住城市记忆,传 承古城文化”建议书
二.“保护母亲河,弘扬 滹沱河文化”建议书
三.“红楼梦文化的传承 和弘扬”建议书
四.“正定古城街区夜间 文化”建议书
写作要求:
一.主题明确,每个小 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 扩展,明确建议内容, 写明建议理由和步骤。
二.符合建议书格式要 求。
01
WORK REPORT
学习活动一:课前准备、成果展示
学习活动一
在前面两个专题的活动中,大家都搜集到了自己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 比如各类人物、历史建筑、多样景致和独特习俗等,下面请大家分组展 示一下自己的收获,都来夸一夸自己的家乡,要求简明扼要。
展示分组: 历史渊源组;人文故事组; 历史名人组;人文景观组; 民俗风情组;历史建筑组; 特色美食组;古代诗文组。
结语
清代文人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 之文章”,不仅是山水,我们所眼 见到的、亲身经历的这些文化活动, 饮食文化、庙会民俗文化、古建筑 文化等等,仔细深入挖掘,都是我 们愈品愈隽永的经典文章,希望同 学们今后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家 乡的文化活动建设中来。
谢谢观看
历史悠久的正定古城素有“三山不见,九 桥不流,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 坊”的美誉,为帮助更多游客能够深入感 受正定古城,在共青团正定县委的周密组 织安排下,2023年度暑期返乡大学生“桑 梓计划”志愿服务活动于2023年7月11日, 在古城文物保护宣传服务地点之一----隆兴寺举行。
此次志愿服务由:正定县常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正 定常山119宣传队、常山一家亲爱心服务队招募大学 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此次结合利用大学生暑期社 会实践,开展正定古城文物保护及宣讲志愿服务,保 护传承正定古城历史文化遗产、诚挚热情服务游客, 充分展现一座幽雅古朴、风格独特、清新宜人的当代 旅游城市。让远道而来的游客们能够更沉浸式感受正 定古城的时代新韵。 活动开始前,负责此次志愿活 动的徐堂迪队长对此次参与志愿活动的25名志愿者进 行专业的志愿服务培训,详细介绍志愿活动的工作内 容及要领。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之《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之《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之《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建议、考察并撰写报告。

2.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提出建设性建议。

一.建议书建议书是个人或者单位有关方面为了开展某项工作,完成某项任务或进行某种活动而倡议大家一起做什么事情,或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时使用的一种文体,也叫意见书。

建议书是作文的一种形式。

其内容很广泛,像弘扬雷锋精神,开展精神文明活动,援助贫困山区孩子读书,开展工作拥军优属活动家等,都可以写建议书。

建议书是面对群体时,虽然也带有建议,但主要是宣传、鼓动对方去做,具有一定的号召性。

建议书是面对领导和有关部门时,一般是中肯地提出自己对对方工作的意见和自己的建议,没有要求对方去做的意思。

不具有号召性。

如何写建议书建议书的写作格式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几部分构成。

1.标题标题一般在第一行中间写上“建议书”字样。

有的建议书还写上所建议的内容,如“关于暑期中小学补课的建议书”。

2.称呼建议书称呼要求注明受文单位的名称称呼或个人的姓名,要在标题下隔两行顶格写,后加冒号。

3.正文建议书正文由以下三部分构成:(1)要先阐明提出建议的原因、理由以及自己的目的、想法。

这样往往可以使受文单位或个人从实际出发,考虑你的建议的合理性,为采纳你的建议打下基础。

(2)建议的具体内容。

一般建议的内容要分条列出,这样可以做到醒目。

建议要具体明白切实可行。

(3)提出自己希望被采纳的想法,但同时也应谨慎虚心,不说过头的话,不用命令的口气。

4.结尾结尾一般是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与一般书信相同。

5.落款落款要署上提建议的单位或个人的姓名,并署上成文日期。

二.考察报告考察报告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考察报告是指作者为了了解某地区的基本情况,或者为了获取某项科研任务的科学数据或证据,根据一定的科学标准,亲自进行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文章,如考察散记、考察札记、考察日记,以及一些学术性的报告等,统称为考察报告。

《家乡文化生活》第3课时《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建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家乡文化生活》第3课时《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建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家乡文化生活》第3课时《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建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家乡文化生活》第3课时《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建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1《家乡文化生活》第3课时《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建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文化的特点和形式,了解自己所处的文化背景。

2.感知文化生活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建设。

3.学习参与家乡文化生活的一些方法,培养爱好、自信和积极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家乡文化的特点和形式,文化生活的重要性和参与家乡文化生活建设的方法。

2.家乡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介绍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品牌。

3.学习如何了解和感知本土文化,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实现文化走出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资源,熟悉当地的文化产业,了解文化生活的意义,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本土文化,从中发现创新思路,促进文化的创新发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教师主导授课、学生参与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借助电子绘图表达、视频、照片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体验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当地的文化资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当地文化出发,参与到家乡的文化建设中来,随后通过幻灯片介绍本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2.交流讨论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家乡的文化特点和形式,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同时,老师也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一些视频、图文信息等多种形式展示家乡的文化特点和形式,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个维度感知家乡的文化。

3.案例分析通过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品牌,借助网上资源和图书资料,分组讨论家乡的文化产业及相关问题,展示家乡文化产业的优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学生参与到其中的角色和机会。

4.小组合作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文化创意设计中来,要求学生设计有家乡元素的品牌LOGO、特色产品、文化IP等。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正文。正文一般有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可以写明考察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 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考察本身的情况,从中 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可以写明考察对象的历史背景、 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 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也可以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 考察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 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③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大量农村剩 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回乡时间减少,使原有的邻里关系变得松 散,甚至不复存在。
(2)城市 ①传统社区模式改变,现代邻里结构发生变化。传统社区模 式是福利分房时代的单位型社区,居住在一起的住户大多是 同一个单位的同事,属于“熟人社会”,方便交流沟通。现代的 邻里打破了同一血缘、同一行业的人居住在一起的传统结构, 使得很多陌生的、彼此毫无联系的人住到一起。由于异质性 所带来的心理上的隔阂,减少了邻里间的友好往来,甚至有时 会彼此提防。
三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一、建议书 建议书是个人或者单位有关方面为了开展某项工作、完成 某项任务或进行某种活动而倡议大家一起做什么事情,或提 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时使用的一种文体,也叫意见书。 建议书内容很广泛,像弘扬精神、实施措施、开展活动等都 可以写建议书。
二、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是一种重要的应用写作文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考察报告是指作者为了了解某地区的基本情况,或者 为了获取某项科研任务的科学数据或证据,根据一定的科学 标准,亲自进行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文章,如考察散记、 考察札记、考察日记,以及一些学术性的报告等,统称为考察 报告。
活动1: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了解家乡邻里关系。 答案示例: ①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部分到城市打工,返乡后带动家乡的 经济发展,其家庭也能过上富裕的生活。而那些依然为了生 活奔波的邻居,不免会产生嫉妒心理,也会产生仇富心态,进而 引发邻里冲突。当然,邻里冲突产生的原因不止这一方面,农 用土地问题、宗教和宗族、公共服务等也是产生邻里冲突的 重要方面。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案(1)部编版必修上册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案(1)部编版必修上册
3.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内容,因此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为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将教室座位布置成圆形或小组形式,以便于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
5.教学工具:确保教师能够使用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工具,以便进行多媒体资源的展示和教学内容的讲解。
2.拓展要求:
(1)自主学习:学生应在课后自主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和视频资源进行学习和拓展,深入研究家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2)思考与实践:学生应在阅读和观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总结,结合自己的家乡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尝试制定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计划和策略。
(3)交流与分享:学生可以与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和分享,讨论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拓展成果,互相学习和启发,共同提高对家乡文化建设的理解和认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家乡文化建设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如何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实践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实际情况,提出一个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计划和策略,并撰写一份实践报告,详细说明计划和策略的实施步骤、预期效果和可能的困难。
(3)思考作业:要求学生思考家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并撰写一篇论述文,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作业反馈:
(1)及时批改:教师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微专题课件: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第一课时)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

微专题课件: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第一课时)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

想法。这样往往可以使受文单位或个人从实际出发,考虑建议的合理性,为采纳
正文 建议打下基础。②建议的具体内容。一般建议的内容要分条列出,这样可以做到
醒目。 建议要具体明白切实可行。③提出希望被采纳的想法, 但同时也应谨慎
虚心, 不说过头的话, 不用命令的口气。
结尾 结尾一般是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与一般书信格式相同。
化的健康发展,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新文化、新风尚,有利于和 谐社区的建设。
敬 请 各 位 老 师 提出 宝贵 意见!
有深度开发? 3.是否存在“建设性破坏”的现象? 优秀传统戏剧能不能很好地传承? 4.有没有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机制?有没有健全 剧本创作和演出与新时期要求能否 的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应的法律和制度? 对接? 5.相关保障措施能不能有力执行? 有没有保护优秀文化的人才经费?非物质文化遗 产项目能否很好地传承?
专题目标
1.积极参与家乡文化生活的发展建设,为丰富或改进 家乡文化建言献策。
2.学习建议书的写作技巧。 3.为家乡文化发展建设提出合理建议,并撰写一份切 实可行的建议书。
专题活动
微专题1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活动1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的选题确定、访谈设计 活动2 “家乡人物(风物)志”写作指导 活动3 “家乡人物(风物)志”分享与评价
2.建议书的格式
活动过程
标题 称呼
一般只写“建议书”三个字,有时为了突出建议的具体内容,可以写《关于 ×××的建议书》。题目要写在第一行的中间,字体要大些。 建议书称呼要求注明受文单位的名称或个人的姓名,要在标题下空两行顶格写, 后加冒号。 建议书正文由三部分构成:①要先阐明提出建议的原因、理由以及自己的目的、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参与家乡文化建设记录家乡的人和物的选题确定访谈设计家乡人物风物志写作指导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调查准备方法指导撰写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调查报告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建议书写作指导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建议书交流分享微专题1微专题2微专题3活动1活动2活动1活动2活动1活动2家乡人物风物志分享与评价活动3活动目标

2021年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3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学设计(2)(部编版)[含解析]

2021年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3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学设计(2)(部编版)[含解析]

XXXX学院/院校/高校高中语文课程课件·教案·讲义·检测·20 ~ 20 学年第学期课程名称语文专业班级授课教师XXX学院教务处制教案编写说明一、教案的规范化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规范教案管理,特制定教案编写说明。

二、教案的编写规范1.教师上课要有完整的教案,按照课程教案编写要求书写或以Word文档编制的纸质教案,不能以课件幻灯片的打印稿代替纸质教案。

2.从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每位教师的教案,应加装统一格式的封面和首页后,每学期装订成册。

(推荐文本格式附后)3.由于课程类型(医学、公共文化课)、教学内容的差异,教案编写的具体格式可根据学科特点进行修改,但必须包含以下主要要素:(1)教学目的(教学目标):即教学中体现“课程的总体目标”和“章节的目标”及预期达到的效果。

(2)教学内容:是指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的研析,确定课程教学或课堂教学知识信息的总和。

(3)教学重点、难点:本部分是指该课程或该章节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和加强学习的知识点。

(4)教学进程组织与设计:是根据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教具及现代教学手段)、师生互动、学时安排、板书设计等的设计或选择。

(5)课前预习: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必须先预习教材的内容及复习与该章节有关的已学过的知识,以便更好理解新内容。

(6)课后实施情况及分析:是对课程教学中知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评价;某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应用;师生双边活动的设计;教学效果等课堂教学过程情况的总结与分析,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素材。

课程概要:(课程教案首页)第四单元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学设计“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是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学习活动之三。

要求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是语文学习向课外的延伸,也是我们的责任。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选择性必修上)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选择性必修上)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选择性必修上)韩宾宾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春节民俗。

2.引导学生探求春节历史渊源,挖掘文化内涵。

3.从春节民俗淡化的实际出发,提出合理化建议,学习写建议书。

4.建立与时俱进、吐故纳新的文化意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

(将当代文化发展和区域文化生活的理解融入建议当中)5.通过对家乡春节文化生活的了解,参与家乡春节文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识。

二、准备材料1.鲁迅《祝福》中过年祭祀、胡适《我的母亲》、老舍《北京春节》、视频。

2.文章冯骥才《四堡雕版》、鲁迅《祝福》、胡适《我的母亲》、老舍《北京春节》。

3.建议书格式资料和三份左右建议书范文。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文人笔下的“春节”鲁迅《祝福》(视频)、胡适《我的母亲》、老舍《北京春节》(视频合集)界定春节时间,狭义的春节是正月初一到初八,广义的春节是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

(二)任务一我们身边的“春节”(眼中主要的春节民俗活动:饮食习俗、祭祀习俗、交往习俗等)吃吃喝喝、压岁钱、春节联欢晚会、掸新、放爆竹、贴春联、守岁(以前)、祭灶神爷、拜年……(三)任务二文化浸润下的“春节”如果春节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吃吃喝喝、热热闹闹,那么这样春节是没用生命力的,但是在每个同学心中我相信你们肯定或多或少感受到“春节”各种民俗活动背后的与众不同!请问这春节的吃喝放爆竹等与众不同在哪里呢?(蕴藏在每个活动背后的文化内涵)1.饮食类(吃这些东西有什么特别意义吗?)吃年糕——年年高;吃饺子——“饺子”谐音“交子”,即旧去新来的交子时象征着春节的到来;吃发菜丸——发菜,发财;吃鱼——年年有余,吃时留头留尾,接下来一年有头有尾2.压岁钱压岁,是为了驱邪、扶正,特别是民间认为孩子的魂魄不全,用压岁钱压服邪祟,以保孩子健康成长,这虽是迷信,却反映了一种愿望,愿后代硬硬朗朗茁壮成长。

但是现今这压岁钱的意义似乎成了形式,有时更是一种炫耀与攀比,原来的意义也渐渐消失。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案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案

一、教案概述《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学对象:高中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文化建设的情感;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家乡的文化特色;2. 家乡的历史文化;3. 家乡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4.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5. 学生行动计划。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家乡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2.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文化建设的情感;2.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历史文化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的家乡文化建设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家乡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4. 行动计划法:引导学生制定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行动计划。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家乡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引发学生兴趣;2. 讲解:讲解家乡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引导学生关注;3. 案例分析:分析成功的家乡文化建设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乡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5. 行动计划:引导学生制定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行动计划。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文化特色的了解和认识程度;2. 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程度;3. 学生对家乡文化建设现状和问题的认识程度;4. 学生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5. 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关注程度。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2. 成功家乡文化建设案例的资料;3. 学生行动计划的模板或指南;4. 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的风景图片或文化特色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家乡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学习活动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学习活动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学习活动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活动指导]一、建议书的文体特征建议书是个人或者单位向有关部门或上级机关和领导,就某项工作提出某种建议时使用的一种文体。

建议书特点:1.文本性较强。

宜用书面语。

2.可塑性较强。

可以被增删。

二、建议书的写作格式1.标题。

一般只写“建议书”三个字,有时为了突出建议的具体内容,可以写《关于×××的建议书》。

题目要写在第一行的中间。

2.称呼。

提出的建议希望得到哪些人的响应,称呼就写哪些人。

要写在第二行顶格,后面加冒号。

3.正文。

就是建议的内容,从第三行空两格开始写。

正文部分的主要点有:(1)建议的原因或出发点,便于对方考虑;(2)建议的具体事项。

4.署名。

在右下角写出建议人的姓名,即提出建议的单位的名称或个人的名字。

5.日期。

写在建议人姓名的下方。

写建议书要认真负责、严肃对待,内容要具体,语言要精练。

[活动规划]1. 请以某某中学高一学生的身份就家乡文化建设给家乡的领导写一封建议书。

[知识点]微写作,实用类[答案]示例:关于家乡文化发展的建议书尊敬的县领导:乡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几千年乡村生产、生活积淀下来的乡村文化和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重要精神支撑。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乡村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乡村现代化进程中大力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乡村文化人才培养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文化生活还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文化消费水平总体偏低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较为滞后。

乡村文化设施在数量、质量上跟群众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都不相适应。

文化基础设施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基础设施总体相对滞后。

二是乡村文化发展不平衡。

部分经济条件好的乡村,设施建设齐全、文化活动较活跃,主题比较丰富,经济条件较差的乡村文化活动的形式单一,活动内容不丰富。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案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案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文化建设的意识。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提升乡土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文化特色:包括民间艺术、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

2. 家乡的历史文化背景:包括名人事迹、历史遗址、传说故事等。

3. 家乡建设现状与问题:通过调查了解家乡的发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

4.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途径:包括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建议献策等。

5. 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2. 调查法:让学生分组调查家乡的建设现状与问题。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4.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的美丽景色和特色文化,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独特魅力。

3. 分组调查家乡的建设现状与问题,让学生亲身参与并感受家乡的发展。

4. 分组讨论如何参与家乡文化建设,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和想法。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家乡文化建设的文章,可以是建议献策、心得体会等。

2. 鼓励学生参与家乡的文化建设活动,如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并将经历和感受写成日记。

3. 让学生组队拍摄一段关于家乡文化特色的视频,展示家乡的独特魅力。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2. 评估学生在调查家乡建设现状与问题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评价学生在讨论如何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时的创意和思考深度。

4.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

5. 收集学生写的文章和拍摄的短视频,评估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对家乡文化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且有趣,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名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名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名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名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1《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名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文化传承和保护越来越重视。

作为一名高中生,如何参与家乡文化建设也成为了十分重要的一环。

本篇文章将以《参与家乡文化建设》为主题,结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的课程内容,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家乡文化建设。

一、家乡文化概述家乡文化,指一个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传统技艺、节庆活动等等文化资源。

家乡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益于增强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推动家乡和谐发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文化的价值和意义;2. 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3.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4.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文化,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重点1. 了解家乡文化的历史背景;2. 进行实践活动,参与家乡文化的传承和保护;3. 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四、教学内容安排及实施1. 活动一:家乡文化调研在本次活动中,教师提前让学生调研自己的家乡文化,了解到当地的历史背景、文化遗产、传统美食等等。

通过各种途径,如图书馆、采访老人等,对家乡文化进行了解和研究。

此外,提供外出拍摄调研的机会,让学生亲手去感受家乡文化。

2. 活动二:家乡文化体验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去参观当地知名的文化遗产,如古建筑、博物馆等等,同时通过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市井小吃等等,加深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3. 活动三:家乡文化传承和保护通过课堂讨论、文化讲座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到家乡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多么重要。

教师可以邀请当地有名的文化学者或者传承人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此外,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当地的文化活动中,如传统节日、文艺展演等,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家乡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来。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 课时3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精品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 课时3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精品课件)

③统一规划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冯庄村合理规划,道路成网、户 户相通,全部硬化,村内路边、房台周边高标准绿化,路灯每晚定时点 亮;村庄内农户厕所进行了全面改造,有专职保洁员,在梁山县率先推 行了垃圾分类;推行最美庭院评选,家里家外、村容村貌整洁美观。建 设了6 000多平方米包括休闲健身、文化娱乐、宣传教育等功能的文体广 场,村文艺队每天开展文艺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②冯庄村狠抓道德建设,树立文明村风。一是抓风气,推进移风易俗。 修订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并派发到各家各户,不提倡婚丧嫁娶大操 大办,村“两委”干部及全体党员带头遵守有关规定。注重培养向上向善的社 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每年都精心开展“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 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 建设的成果。二是抓活动,加强道德教育。组织党员、青少年参观祝庄抗日十 八勇士纪念馆、独山抗日纪念馆,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教育,增强家国情怀。 在全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守法。依托新 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体广场、农家书屋,开展丰富多彩的 志愿服务活动,“向日葵之家”志愿服务活动已经形成品牌效应。
在调查中发现,这个村子能获得这么多荣誉称号,主要原因有以下 三点:
①冯庄村重视村民文化教育,重视文明宣讲。它在梁山县率先建成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冯庄夜校、道德讲堂定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激励村民爱家乡、 护环境。以党员、乡贤为主体的“小板凳”理论宣传志愿团队定期开展 理论宣传,把宣传地点放在村民家门口,形式生动多样,便于村民对科 学理论的理解,提高了村民的整体素质,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
们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不能仅仅停留在情感上或者口头上,而 是要体现在理性思考和实际行动之中。家乡的文化生活建设,需要我 们每个人尽责尽力、献计献策,哪怕是一份微小的努力,都能够让我 们的家乡变得更加美好!那我们要如何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呢?

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高一语文同步单元教学(统编版必修上册)

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高一语文同步单元教学(统编版必修上册)
• ××学校高一学生 ××× • ×年×月×日
样例2《家乡名胜古迹的考察报告》
• 一、活动主题 庆祝建党九十周年 访家乡名胜古迹 • 二、活动目的 追寻历史,看祖国大好河山 • 三、活动地点 河南省南阳市(县) • 四、活动范围 河南省南阳市(县) • 五、活动流程 观武侯祠,看水帘洞,游宝天曼森林公园、卧龙岗
考察报告特点
• (2)观点支配和统帅材料。 • 考察报告的写作同其他应用文写作一样,写作者必须先对考
察中所获取的大量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形成综合性、结论性的 观点或意见,然后才能进入实际的写作状态。离开丰富的考察 材料,就难以提炼报告的主题和观点;离开正确的结论和观点, 同样无法准确地归纳考察的情况、事实和典型事例。在考察报 告中,议论成分明显地占居着主导地位,而叙述成分只是对结 论和观点起着配合作用。
样例2《家乡名胜古迹的考察报告》
• 2.水帘洞 • 水帘洞距地高约20米,洞内有泥塑猕猴一尊,猴身上有泉水流出,洒
在石钵中叮当有声。洞口被山顶倾泻而下的瀑布遮盖,犹如珠帘垂挂。 沿石壁有阶梯和铁链可攀援而上,进入洞中,虽盛夏酷暑仍凉气袭人。 桐柏山水帘洞水,清纯甘洌,胜过诸多名泉。洞外有小寺,寺内墙上 嵌有历代文人游客书写的诗文和题记。水帘洞被道家定为“天下第四 十一福地”。清乾隆四十九年以后,桐柏山佛教昌盛,自成白云山系, 成为饮誉海内外的佛教圣地之一。桐柏山水帘洞在河南省桐柏县城西 5公里处,是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著名景点之一。
施的步骤和可行的措施等。
样例展示
样例1《关于家乡文化建设的建议书》
• 尊敬的××镇领导: • ××镇是一片有着悠久历史、人杰地灵的美丽家园,是一片有着宽厚仁和文明积淀的
故土热乡。随着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物质生活水平的飞速提升,我们镇的文化 建设也需进一步发展。 • 为此,我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 1.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城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 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城镇有能力多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例如:县文化 馆、博物馆、阅览室、健身场地等。对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大保护的力度,有关 部门还可以建立一个保护体制,鼓励一些新生代去学习和传承那些非物质文化。对一些 做得好的团队给予适当的奖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选择性必修上)韩宾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春节民俗。

2.引导学生探求春节历史渊源,挖掘文化内涵。

3.从春节民俗淡化的实际出发,提出合理化建议,学习写建议书。

4.建立与时俱进、吐故纳新的文化意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

(将当代文化发展和区域文化生活的理解融入建议当中)
5.通过对家乡春节文化生活的了解,参与家乡春节文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识。

二、准备材料
1.鲁迅《祝福》中过年祭祀、胡适《我的母亲》、老舍《北京春节》、视频。

2.文章冯骥才《四堡雕版》、鲁迅《祝福》、胡适《我的母亲》、老舍《北京春节》。

3.建议书格式资料和三份左右建议书范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文人笔下的“春节”
鲁迅《祝福》(视频)、胡适《我的母亲》、老舍《北京春节》(视频合集)界定春节时间,狭义的春节是正月初一到初八,广义的春节是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

(二)任务一我们身边的“春节”
(眼中主要的春节民俗活动:饮食习俗、祭祀习俗、交往习俗等)
吃吃喝喝、压岁钱、春节联欢晚会、掸新、放爆竹、贴春联、守岁(以前)、祭灶神爷、拜年……
(三)任务二文化浸润下的“春节”
如果春节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吃吃喝喝、热热闹闹,那么这样春节是没用生命力的,但是在每个同学心中我相信你们肯定或多或少感受到“春节”各种民俗活动背后的与众不同!请问这春节的吃喝放爆竹等与众不同在哪里呢?(蕴藏在每个活动背后的文化内涵)
1.饮食类(吃这些东西有什么特别意义吗?)
吃年糕——年年高;
吃饺子——“饺子”谐音“交子”,即旧去新来的交子时象征着春节的到来;
吃发菜丸——发菜,发财;
吃鱼——年年有余,吃时留头留尾,接下来一年有头有尾
2.压岁钱
压岁,是为了驱邪、扶正,特别是民间认为孩子的魂魄不全,用压岁钱压服邪祟,以保孩子健康成长,这虽是迷信,却反映了一种愿望,愿后代硬硬朗朗茁壮成长。

但是现今这压岁钱的意义似乎成了形式,有时更是一种炫耀与攀比,原来的意义也渐渐消失。

3.春节联欢晚会(年春节联欢会节目背后的文化意义,展示节目单)
春节联欢晚会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文艺活动、联欢活动或者一台简单的电视晚会,他已经成为了一场全民的文化盛宴,财富盛宴。

春节联欢晚会的影响和意义是多方面的。

春节联欢晚会从其诞生便承担着其特殊的功能和意义。

从大的方面说,春节联欢晚会起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加中华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凝聚力,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功能。

从小的方面说,春节联欢晚会起着陪伴全国人民过除夕,提供一场盛大的狂欢活动释放人民积压一年的情感需求,满足人民大年三十喜庆
欢乐的精神需求。

4.放爆竹
早在《诗经8226;小雅8226;庭燎》篇中就有关于爆竹的记载:当时人们用火烧柴草和竹子之类,竹节受热燃烧发出嘭嘭的响声。

有关爆竹的早期记载又见于汉代的《神异经》:“西方山中有人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臊,以竹着火中,爆扑有声,臊皆惊惮。

”《荆楚岁时记》亦有类似记录:“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