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发光二极管实验
学前科学实验制作简易的发光二极管
学前科学实验制作简易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常见的光电器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个简易的实验,帮助学前儿童制作一个发光二极管,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并了解LED的基本原理。
实验材料:1. 一个小型铝箔盒子2. 两节铝箔电池和电池夹3. 一颗红色LED灯4. 一段电线5. 铝箔6. 隔热胶带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 打开铝箔盒子的盖子,将盒子紧密封闭,确保内部不会有光线泄露。
2. 使用隔热胶带固定电池和电池夹在盒子底部,确保电池夹与盒子底部不发生触碰。
步骤二:连接电路1. 将一端的电线与电池夹的正极连接。
2. 将另一端的电线暂时悬空,待会儿连接到LED的正极上。
步骤三:制作LED引线1. 准备一小片铝箔。
2. 用一颗红色LED灯的长脚插入铝箔中,确保灯的头部露出铝箔。
步骤四:将LED灯连接到电路中1. 将LED灯的短脚连接到电池夹的负极。
2. 将之前悬空的电线连接到LED灯的长脚上。
3. 注意确保电路连接稳定,没有松动或断开的部分。
步骤五:开启实验1. 确保所有连接牢固后,盖上铝箔盒子的盖子。
2. 关闭周围的灯光,将房间调暗。
实验结果:当电路完全连接并且房间调暗时,你会发现发光二极管发出了红色的光线。
这是因为LED通过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来发光。
实验原理:LED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它可以实现电能到光能的转换。
当电流通过LED时,电子与正空穴相遇,产生能量释放。
该能量以光子的形式散发出来,从而产生光。
安全提示:1. 在进行实验时,务必由成人陪同,并保持谨慎态度。
2. 确保灯光调暗时,周围没有其他明亮的光源,以便观察实验效果。
小结:通过这个简易的学前科学实验,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了解发光二极管的基本原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这个实验也提供了一个亲子互动的机会,让孩子在娱乐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结:本文介绍了一个简易的学前科学实验,教导孩子制作简单的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实验报告
发光二极管实验报告
《发光二极管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实验材料:发光二极管、电源、导线、电阻、万用表等。
实验步骤:
1. 连接电路:将发光二极管、电源、导线和电阻连接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2. 测量电压: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发光二极管的正向电压。
3. 观察发光:将电路接通,观察发光二极管是否发出光芒。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发光二极管在正向电压下能够发出明亮的光芒。
这是因为在正向偏置下,发光二极管的P-N结会发生复合辐射,从而产生光电效应,使得发光二极管能够发光。
实验结论: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器件,它在电子产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指示灯、显示屏等。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今后的电子学习打下了基础。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希望通过今后的实验和学习,能够更好地掌握电子器件的原理和应用,为未来的科研和工程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一 发光二极管LED控制
项目一 发光二极管LED控制
符号、参数来判断是否找到了所需要的元件。双 击找到的元件名,该元件便拾取到编辑界面中了 。
拾取元件对话框共分四部分,左侧从上到下分 别为直接查找时的名称输入、分类查找时的大类 列表、子类列表和生产厂家列表。中间为查到的 元件。
单片机 应用技术
项目一 发光二极管LED控制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项目一 发光二极管LED控制
实验一 点亮第一盏LED灯
单片机 应用技术
项目一 发光二极管LED控制
1、熟悉Proteus与 Keil软件; 2、点亮第一盏LED灯。 拓展:使LED灯闪烁。
单片机 应用技术
项目一 发光二极管LED控制
启动ISIS 7 Professional
1202ku
R1
1K
C3
10RuF2
220
R3
220
R4
R2
220
2R205
220
R6
220
R7
220
R8
30pF C1
C2 33p
C2
30pF 33p
U1
X1 19 XTAL1 U1
CRYSTAL
19
1X1821MHzXTAL2
18
XTAL1 XTAL2
9 RST 9 RST
D1 D2
D3 D1
D4
单片机 应用技术
项目一 发光二极管LED控制
按图1-20所示元件位置布置好元件。使用界面 左下方的四个图标 、 、 、 可改变元件的 方向及对称性。把两位开关调整成图示的方位。
图1-20 元件布置
单片机 应用技术
发光二极管特性测试实验报告
发光二极管特性测试实验报告
首先,我们使用了LED测试仪器来测量LED的亮度和光谱分布。
我们将LED连接到测试仪器上,通过调整电流和电压等参数,我们可以得到LED的亮度和光谱分布曲线。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了不同参数对LED亮度和光谱分布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测试了LED的IV特性曲线。
这个实验可以用来评估LED的电流-电压关系。
我们将LED连接到电压源和电流源上,并测量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值。
通过绘制IV特性曲线,我们可以得到LED的正向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以及LED的正向电阻。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LED的光衰测试。
LED的光衰是指LED在使用过程中光输出的减少。
我们以一定的时间间隔测量LED的亮度值,然后绘制光衰曲线。
通过分析光衰曲线,我们可以评估LED的稳定性和寿命。
最后,我们还测试了LED的发光颜色和色温。
我们使用色度计来测量LED发出的光的颜色坐标和色温。
通过比较测量值和标准色坐标和色温,我们可以评估LED的色差和色温的准确性。
实验中我们注意到,LED的特性受到温度的影响较大。
因此,在测试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控制环境温度,并记录温度对LED特性的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测试LED的亮度、光谱分布、IV特性、光衰、发光颜色和色温等特性,我们可以全面评估LED的性能。
这些测试结果对于选择和应用LED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和开发LED 技术。
光电子实验
目录实验一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的应用实例(光开关)实验二光电器件伏安特性测试实验实验三光电器件光照特性测试实验实验四制作简易光功率计和测量激光器的光功率实验五LED光源I —P特性曲线测试实验一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的应用实例(光开关)实验目的:1. 具体了解常用半导体光电器件的使用方法和电路,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
2. 通过实验中的应用光电器件的电路的制作,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器材:1. 半导体光电器件: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反射型光电开关。
2. 电子器件:半导体三极管(NPN型:9013)、电阻3. 电路板(Light Switch Circuit )、导线、焊接材料、干电池(6V )。
4. 工具:万用电表、电烙铁、剪刀、镊子。
实验内容和步骤:1. 发光二极管(LED的研究1)按照图1-1连接电路板(Light Switch Circuit )中Fig.1所示的电路,发光二极管相对于电源处于正向连接。
观察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情况,记录毫安表的电流及其方向;发光二极管引脚图图1-12)按照图1-2连接电路板(Light Switch Circuit )中Fig.1所示的电路,发光二极管相对于电源处于反向连接,观察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情况,记录毫安表的电流及其方向;图1-22. 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的研究1)按照图1-3连接电路板(Light Switch Circuit对于电源处于正向连接。
测量并记录其电流及其方向;2)按照图1-4连接电路板(Light Switch Circuita)有光照时和b)无光照时时电流,并作记录(包括电流的方向);3. 光电三极管的研究1)按照图1-5连接电路板(Light Switch Circuit对于电源处于反向连接。
图1-3图1-5光电三极管引脚图)中Fig.2所示的电路,光电二极管相)中Fig.2所示的电路,光电二极管相对于电源处于反向连接。
发光二极管特性测试实验报告
发光二极管特性测试实验报告
并规范
实验目的
通过发光二极管特性测试,研究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电流、亮度等特性,以及各参数调节等。
实验环境
实验环境安全无污染,实验室的温湿度符合实验要求,实验台架保持稳定,实验仪器和仪表灵活可靠,实验室提供了充足的电源供电。
实验设备
1.发光二极管;
2.可控变压器;
3.电流表;
4.功率表;
5.万用表;
6.电源线;
7.阻值。
实验原理
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三极半导体,其特点是在正向电压作用下能迅速产生可见光。
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半导体结构中的特性,
导致电荷在半导体内部发生电子激子对撞。
当电子激子击中离子层时,释
放出击中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变为可见光。
实验步骤
1.使用万用表将发光二极管连接电路,将发光二极管接入电路,加入
一定的阻值,使电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2.设定电压、电流值,调节可控变压器,观察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并记录电压、电流值,根据亮度值计算出电流的最大值,即为LED的最大
亮度;
3.根据测得的电流电压值,改变阻值,调节电流大小,从而改变发光
二极管的发光强度;。
发光二极管流水灯实验报告
实验一发光二极管流水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AT89C51单片机控制8个发光二极管,八个发光二极管分别接在单片机的P0.0-P0.7接口上,输出“0”时,发光二极管亮。
开始时P0.0→P0.1….→P0.7,实现亮点以1HZ频率循环移动。
2.用PROTEUS 设计,仿真以AT89C51为核心的发光二极管流水灯实验装置。
3.掌握发光二极管的控制方法。
二、PROTEUS电路设计: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
PC机、PROTEUS软件或W-A-51综合开发学习板
四、源程序设计:
1.程序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30H
MAIN:
MOV R1,#08H ;8个发光二极管,循环8次点亮
MOV A,#0FEH ;共阳接法,低电平点亮
LOOP: ;循环依次点亮
MOV P0,A ;输出到P0口点亮二极管
RL A
ACALL DELAY ;调用延时
DJNZ R1,LOOP ;判断8个二级管是否都点亮过
SJMP MAIN ;若8个二极管都循环点亮一次,则重新依次点亮
DELAY:MOV R2,#10 ;延时1S
DEL3:MOV R3,#200
DEL2:MOV R4,#125
DEL1:NOP
NOP
DJNZ R4,DEL1
DJNZ R3,DEL2
DJNZ R2,DEL3
RET
END。
试验一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照度标定试验
光电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电子信息系2011-09目录实验一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照度标定实验 (2)实验二光敏二极管的特性实验 (5)实验三光敏三极管特性实验 (7)实验一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照度标定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作出工作电流与光照度的对应关系及工作电压与光照度的对应关系曲线,为以后实验提供光源照度所需的输入电压或输入电流(即光源的输入电压或光源的输入电流代替相应的光源的照度)作依据。
二、基本原理: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筒称LED。
它是由Ⅲ-Ⅳ族化合物,如GaAs(砷化镓)、GaP(磷化镓)、GaAsP(磷砷化镓)等半导体制成的,其核心是PN结。
因此它具有一般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反向截止、击穿特性。
此外,在一定条件下,它还具有发光特性。
其发光原理如图1-1所示,当加上正向激励电压或电流时,在外电场作用下,在P-N结附近产生图1—1 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导带电子和价带空穴,电子由N区注入P区,空穴由P区注入N区,进入对方区域的少数载流子(少子)一部分与多数载流子(多子)复合而发光。
假设发光是在P区中发生的,那么注入的电子与价带空穴直接复合而发光,或者先被发光中心捕获后,再与空穴复合发光。
除了这种发光复合外,还有些电子被非发光中心(这个中心介于导带、价带中间附近)捕获,再与空穴复合,每次释放的能量不大,以热能的形式辐射出来。
发光的复量相对于非发光复合量的比例越大,光量子效率越高。
由于复合是在少子扩散区内发光的,所以光仅在靠近PN结面数µm以内产生。
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颜色由制作二极管的半导体化合物决定。
本实验使用纯白高亮发光二极管。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主机箱中的0~20mA可调恒流源、转速调节0~24V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照度表;照度计探头;发光二极管;庶光筒。
四、实验步骤:1、按图1-2A配置接线,接线注意+、-极性。
图1—2A 发光二极管工作电流与光照度的对应关系实验接线示意图2、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
光信息专业实验说明:发光二极管特性测量实验
光信息专业实验说明:发光二极管特性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和内容1、了解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机理、光学特性与电学特性,并掌握其测试方法。
2、设计简单的测试装置,并对发光二极管进行V-I特性曲线、P-I特性曲线的测量。
二、实验基本内容1、概述50年前人们已经了解半导体材料可产生光线的基本知识,第一个商用二极管产生于1960年。
LED是英文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的缩写,它属于固态光源,其基本结构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置于一个有引线的架子上,然后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所以LED的抗震性能好。
LED结构图如下面图1所示:发光二极管的核心部分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芯片。
常规的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结构如图二所示,主要分为衬底,外延层(图2中的N型氮化镓,铝镓铟磷有源区和P型氮化镓),透明接触层,P型与N型电极、钝化层几部分。
钝化层的作用是保护透明接触层。
N型电极P型电极图2、常规InGaN / 蓝宝石LED芯片剖面图图3、InGaN LED芯片俯视图在 p 型半导体和 n 型半导体之间存在一个过渡层,称为p -n 结。
跨过此p -n 结,电子从n 型材料扩散到p 区,而空穴则从p 型材料扩散到 n 区,如右面的图4(a )所示。
作为这一相互扩散的结果,在p -n 结处形成了一个高度的e ΔV 的势垒,阻止电子和空穴的进一步扩散,达到平衡状态(见图4(b ))。
当外加一足够高的直流电压V ,且 p 型材料接正极, n型材料接负极时,电子和空穴将克服在p -n 结处的势垒,分别流向 p 区和 n 区。
在p -n 结处,电子与空穴相遇,复合,电子由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电子将多余的能量将以发射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产生电致发光现象。
这就是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原理。
(见图2.1.2(c ))。
通过材料的 选择可以改变半导体的能带带 隙,从而就可以发出从紫外到红外不同波长的光线,且发光的强弱与注入电流有关。
发光二极管参数的测量和研究实验报告
发光二极管参数的测量和研究发光二极管(light emission diode LED )现已广泛应用于户外显示屏、交通灯、汽车灯及电子设备和工业设备指示灯等方面,因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寿命长、反映速度快、适合量产等诸多优点;同时,发光二极管也符合节能、环保的绿色照明光源。
目前它已进入功能性照明领域,正在逐步进入普通照明领域,以替代白炽灯和荧光灯。
它是继白炽灯、荧光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HID 后的第四代新光源。
对其物理参数的测量和研究是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实验原理1.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和发光原理发光二极管(LED ),是电能转换成光能的能量转换装置。
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如图,LED 的核心材料是III-V 族化合物,如GaAs (砷化镓)、GaAsP (磷砷化镓)、AlGaAs (砷化铝镓)等半导体制成,其核心是P-N 结,具有一般的P-N 结伏安特性,即正向导通、反向截止、击穿的特性。
它的发光是由半导体中的电子-空穴的复合产生的。
LED 是一种直接注入电流的发光器件,是半导体晶体内部受激电子从高能级回复到低能级时,发射出光子的结果。
对于大量处于高能级的粒子各自分别自发发射一列一列的角频率为的ν光波,其中,gE hν=,g E 是半导体带隙宽度,⇒1240gE λ=g E 的单位是eV , λ的单位是nm 但各波列之间没有固定的相位关系,它们可以有不同的偏转方向,而且每个粒子所发射的光沿所有可能的方向传播,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自发发射跃迁。
在正向电压下,电子由N 区注入P 区,空穴由P 区注入N 区。
进人对方区域的少数载流子(少子)一部分与多数载流子(多子)复合而发光。
LED 的光学参数测定目前人们公认的光通量测试、发光强度测试、光强分布测试、光强功率分布和色度参数测试。
此外,LED 的正向工作电压(一般定义注入电流20mA )、热特性参数、外部量子效率、色度等也是需要关注的。
测量以上参数,基本就能够满足各方面对LED 测试的基本要求。
发光二极管电学特性测试实验报告
发光二极管电学特性测试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测量LED正常发光的电流范围;2、测量各种LED正向导通电压。
3、测量各种LED烧毁的最小电流。
实验仪器1.万用表;2、10 Ω/0.25W电阻1个, 5k Ω电位器(502)1个;3.φ3mm红、黄、绿、兰、白LED各1个;4.φ10mm红、黄、绿、兰、白LED各1个;5.直流电压源(+5V)。
实验原理1.LED简介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light-emitting diode)。
它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 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
发光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是由一个PN结组成, 也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后, 从P区注入到N区的空穴和由N区注入到P区的电子, 在PN 结附近分别与N区的电子和P区的空穴复合, 产生自发辐射的可见或非可见辐射光。
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中禁带宽度不同, 因而电子和空穴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多少不同, 释放出的能量越多, 则发出的光的波长越短。
由镓(Ga )与砷(AS )、磷(P )的化合物制成的二极管, 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 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
红色发光二极管的波长一般为650~700nm, 黄色发光二极管的波长一般为585 nm 左右, 绿色发光二极管的波长一般为555~570 nm 。
图1 PN 结的电致发光 (a )零偏压, (b )外加正向偏压VF图2 磷化镓发光二极管(a )管芯截面图 (b )封装后的磷化镓发光二极管按其使用材料可分为磷化镓(GaP)发光二极管、磷砷化镓(GaAsP)发光二极管、砷化镓(GaAs)发光二极管、磷铟砷化镓(GaAsInP)发光二极GaAs PN -GaAs N -GaAsP P -43 N Si 下电极( Ni Ge Au , , )上电极( Al )(a )dh(b )管和砷铝化镓(GaAlAs)发光二极管等多种。
按其封装结构及封装形式除可分为金属封装、陶瓷封装、塑料封装、树脂封装和无引线表面封装外, 还可分为加色散射封装(D)、无色散射封装(W)、有色透明封装(C)和无色透明封装(T)。
模电实验:实验一
试验一常用电子元件的检测一、实验目的1、认识半导体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并学会使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的引脚极性及二极管的好坏2、学会识别色环电阻的标称值,并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实际阻值及误差3、认识电磁继电器,学会使用万用表判别电磁继电器的引脚极性及常开、常闭特性。
4、认识半导体三极管,并学会使用万用表判别三极管的引脚极性及三极管的好坏5、熟悉电子技术综合实验台二、实验设备表1 实验设备三、实验内容1、整流二级管的识别与检测图1 整流二级管1N5339的外形示意图如图1所示。
按照下述步骤测量,在表2中记录测量结果,并得出结论。
A:将万用表打到Rx100Ω或Rx1KΩ档;B:将万用表红表接至图1中的1脚,黑表笔接至2脚,测得电阻R1;C:对换万用表表笔测得电阻R2;D:将数字万用表打到二级管档;E:将万用表红表接至图1中的1脚,黑表笔接至2脚,测得电压值U1;F:对换万用表表笔测得电压值U2。
表2 整流二极管极性检测注意:好的二极管正向电阻值通常是:锗管是500Ω~2KΩ,硅管是3KΩ~10KΩ,反向电阻值通常是大于100KΩ(硅管更大一些)。
使用二极管档测量二极管时,万用表示数为二极管两端的压降。
(2) 材料测量按图2所示连接电路,用万用直流电压2V 档测量二极管两端压降U D , 在表3中记录测量结果,并得出该管是PNP 管还是NPN 管。
2. 发光二级管的检测发光二级管外形示意图如图3所示。
按照下述步骤测量,在表4中记录测量结果,并得出结论A :将数字万用表打到二级管档;B :将万用表红表接至图1中的1脚,黑表笔接至2脚,测得电压值U1;并观察发光二级管是否发光C :对换万用表表笔测得电压值U2,并观察是否发光。
表3 发光二极管极性检测3、色环电阻的测量:色环电阻通常有四环或五环,四环电阻的前三环代表有效数字,第四环代表数量级;五环电阻的前三环代表阻值,第四环代表数量级,第五环表示误差。
各颜色与数字的对应关系如表4所示。
led波长范围实验报告
led波长范围实验报告
LED(Light-Emitting Diode)波长范围实验报告LED(发
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发光元件,它可以产生几乎所有波长范围的可见光。
在这项实验中,我们将研究LED发光二极管
的波长范围,并分析其特征。
首先,我们采用了一台精确的光谱仪来测量LED发光二
极管的波长范围。
光谱仪的光路由高精度的空腔反射镜系统和一个精密的波长分辨率光度计组成。
为了减少环境噪声的影响,我们采用了室内环境,并且确保了温度恒定。
然后,我们通过调整LED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和电压,测
量了它的各个波长范围。
我们发现,LED发光二极管的波长
范围从400nm到700nm,具有不同的特性。
在400nm到
450nm的蓝色波段,LED发出的光是蓝色的;在450nm到
500nm的绿色波段,LED发出的光是绿色的;在500nm到
650nm的黄色波段,LED发出的光是黄色的;在650nm到
700nm的红色波段,LED发出的光是红色的。
最后,我们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LED发光二极管的波
长范围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并且有明显的特征。
例如,在不同的波长范围,LED发出的光有不同的颜色,而且各个波段之
间的差异也比较明显。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了一台精确的光谱仪,测量了LED发光二极管的波长范围,并发现它的波长范围从400nm到700nm,具有不同的特征,在不同的波长范围,LED 发出的光有不同的颜色,而且各个波段之间的差异也比较明显。
双色点阵发光二极管实验报告
双色点阵发光二极管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双色点阵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实验仪器和材料:
1.开发板:Arduino Uno
2.点阵:共阳极
3.电阻:220Ω
4.面包板及杜邦线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将双色点阵发光二极管连接到面包板上,保证每个引脚与Arduino Uno上的引脚相对应。
2.将220Ω电阻连接到对应的引脚上,以限制电流。
3.将Arduino Uno与电脑连接,打开Arduino IDE,编写程序。
4.通过编程控制各个引脚的状态和时间,实现点阵的亮灭效果。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需要注意的是,双色点阵发光二极管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限制电流,避免过流烧毁元器件;接线时需要注意引脚对应关系,返工时要避免
焊接时的短路;编写程序时需要考虑点阵的点亮顺序和时间,避免显示效果不理想。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双色点阵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并掌握了其使用方法。
这对我们今后的电子设计和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双色点阵发光二极管作为一种常用的显示器件,能够应用于各种信息显示场合,例如计时器、温度计、车载仪表盘等。
掌握其使用方法,能够为我们的项目开发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发光二极管物理实验报告
如摘要所述,二极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无处不在,发光二极管(LED)是我们最常见的二极管,二极管原理简单,应用广泛,但是由于生产厂家不同,价格不同,很多的参数与标准理论值相比有一定的出入,但是通过测量,我们发现这种出入是很小的,是我们可以接受的。
通过电学特性的测量,我们实际绘制了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与标准PN结的曲线相比,实验结果是相似的,验证了二极管的正向导通阈值电压,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即使二极管承受正向电压,如果这个电压小于二极管的阈值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几乎为0,可以认为二极管没有导通,当电压超过阈值电压之后,电流随电压上升而上升,光强变大,但是如果电压过大,二极管会被损坏。我们测得阈值电压为2V,与理论值2V-2.2V是相符的。通过伏安特性曲线,加深了对PN结导通原理的理解。
图7伏安特性测试电路
1.改变变阻箱的阻值,记下多组(R,U)的值,此过程中保持电源总电压不变。
2.
3.由记录的数据算出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并列表。
4.
5.对数据进行处理,画出伏安特性曲线并进行分析。
6.
测试二极管的光强分布
1.测量发光二极管法线方向光强与距离的关系。
2.
如图8所示,在本次测量实验中,我们通过电学特性测量与查找资料,在保持电源电压5V的情况下,串入150欧姆电阻,使得二极管的工作电流为20mA,这样的工作电流是二极管的正常工作电流,连好线路后,我们保持单一变量是发光二极管中心到光功率计接收孔的距离,使发光二极管正对光功率计,改变接收器的位置,记录光源到接收器原位置和光功率计的读数,在这里为了使实验现象更为明显,我们选择了光功率计的200uw量程,与直径为6mm的接收孔,从较近位置到较远位置合理选择了一系列的测试点,得到光强与距离的关系。
关于发光二极管峰值波长的实验研究
关于发光二极管峰值波长的实验研究
随着当今科技的不断发展,发光二极管成为了最常用的光源之一。
然而,发光二极管的峰值波长对于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来说是不同的,这也就给生产厂家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为他们需要尽量减少色差,以达到一个更好的视觉效果。
因此,本文将通过实验对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的峰值波长进行研究,并得出最佳的实验结果。
实验一:红色发光二极管
我们首先选用的是红色发光二极管,我们将它应用到一个电路中,以便调变电压以提升其发光亮度。
研究表明,当红色发光二极管的电压达到1.5V时,其发射的光强度达到了最大值。
通过使用光谱仪器,我们发现了它的峰值波长为625nm。
实验二:黄色发光二极管
然后我们选用了一个黄色的发光二极管。
通过使用与实验一中相同的设备和方法进行研究,我们发现该颜色的发光二极管的峰值波长为580nm,电压达到1.7V时亮度达到了最大值。
实验三:绿色发光二极管
最后,我们选用了绿色的发光二极管进行实验。
通过使用与前面实验相同的方法和设备,我们得出该颜色的发光二极管的峰值波长为525nm,电压达到2.4V时亮度达到了最大值。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进行实验研究,我们得出了每种颜色发光二极管的最佳亮度峰值波长。
这不仅有利于生产厂家减少色差,增强产品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同时还有助于消费者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产品。
正如我们所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许多领域中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发光二极管作为当今最普及的照明器具之一,正在为家庭和企业带来闪亮的时代。
实验一 发光二极管实验
实验一发光二极管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AT89C51 单片机IO 口的输入输出。
2、掌握用查表方式实现AT89C51 单片机IO 口的控制。
3、练习单片机简单延时子程序的编写。
4、熟练运用Proteus 设计、仿真AT89C51 系统。
二、实验原理1、单片机最小系统由单片机芯片、时钟电路以及复位电路构成。
2、I/O 口P0 口:8 位双向I/O 口。
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P0 口可用于分时传送低8 位地址总线和8 位数据总线。
能驱动8 个LSTTL 门。
P1 口:8 位准双向I/O 口(“准双向”是指该口内部有固定的上拉电阻)。
能驱动4 个LSTTL门。
P2 口:8 位准双向I/O 口。
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P2 口可用于高8 位地址总线。
能驱动4 个LSTTL 门。
P3 口:8 位准双向I/O 口。
能驱动4 个LSTTL 门。
P3 口还有第二功能。
P1 口作为输出口时与一般的双向口使用方法相同。
当P1 口用为输入口时,必须先对它置“1”。
若不先对它置“1”,读入的数据可能是不正确的。
三、设计步骤:【PROTEUS 电路设计】在ISIS 中进行电路图设计,发光二极管流水灯实验装置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图一1、按照元件清单从PROTEUS 库中选取元器件,进行第2、3、4、5、6 步,完3、放置电源和地;4、连线;5、参照原理图进行元件属性设置;6、电气检查。
【源程序设计】1、流程图:2、在KeilC 中进行源程序设计:3、编译、生成目标代码【PROTUES 仿真】1、在AT89C51 属性页中加载KeilC 中生成的目标代码;2、仿真、调试代码3、注意使用观察窗口四、实验内容1、编写延时子程序,延时时间为0.1S。
2、见图一。
通过AT89C51 单片机控制8 个发光二极管发光,实现亮点以由上到下循环移动,间隔时间为0.1S。
3、见图一。
通过AT89C51 单片机控制8 个发光二极管发光,循环实现亮点由上到下移动1 次(间隔时间为0.2S),由下到上移动1 次(间隔时间为0.2S),闪烁1 次(即先全亮0.1S,再全灭0.1S)。
有机发光二极管实验报告
有机发光二极管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有机发光二极管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特性和性能,了解其在光电器件领域中的应用潜力。
实验中我们搭建了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路,并对其进行了电流-电压特性的测试和发光效果的观察。
实验结果表明,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低电压驱动、高亮度和寿命长的特点,具备较大的应用前景。
1.引言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一种可以通过在有机材料中施加电场而发光的器件。
它由一层或多层的有机材料薄膜组成,两端设置正负极,并在电场刺激下,能够发出可见光。
OLED具有许多优势,如低电压驱动、高亮度、高对比度和寿命长等,因此在显示屏、照明和光伏电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实验目的1)了解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流-电压特性;3)观察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果。
3.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有机发光二极管、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电源等。
实验步骤:1)将有机发光二极管与电源、电流表和电压表连接成电路;2)依次调整电源电压,记录下电流和电压的数值;3)观察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果。
4.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中我们记录下了不同电流下的电压值,并通过绘制电流-电压曲线进行分析。
同时,我们观察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果,并比较了其亮度和颜色与电流的关系。
电流-电压特性曲线显示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
在较低的电流下,电压-电流曲线近似呈线性关系,但在较高电流下,电压随电流增大呈现更为陡峭的增长趋势。
这表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阻不是固定的,随着电压的增加而变化。
观察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果,我们发现其亮度和颜色与电流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
随着电流的增加,亮度逐渐增大,并且颜色由较暗的蓝色转变为明亮的蓝色。
这表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果可以通过控制电流大小来调节。
5.结论本实验通过研究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特性和性能,掌握了其电流-电压特性和发光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低电压驱动、高亮度和寿命长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显示屏、照明和光伏电池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发光二极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AT89C51 单片机IO 口的输入输出。
2、掌握用查表方式实现AT89C51 单片机IO 口的控制。
3、练习单片机简单延时子程序的编写。
4、熟练运用Proteus 设计、仿真AT89C51 系统。
二、实验原理
1、单片机最小系统由单片机芯片、时钟电路以及复位电路构成。
2、I/O 口
P0 口:8 位双向I/O 口。
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P0 口可用于分时传送低8 位地址总线和8 位数据总线。
能驱动8 个LSTTL 门。
P1 口:8 位准双向I/O 口(“准双向”是指该口内部有固定的上拉电阻)。
能驱动4 个LSTTL门。
P2 口:8 位准双向I/O 口。
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P2 口可用于高8 位地址总线。
能驱动4 个LSTTL 门。
P3 口:8 位准双向I/O 口。
能驱动4 个LSTTL 门。
P3 口还有第二功能。
P1 口作为输出口时与一般的双向口使用方法相同。
当P1 口用为输入口时,必须先对它置“1”。
若不先对它置“1”,读入的数据可能是不正确的。
三、设计步骤:
【PROTEUS 电路设计】
在ISIS 中进行电路图设计,发光二极管流水灯实验装置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图一
1、按照元件清单从PROTEUS 库中选取元器件,进行第
2、
3、
4、
5、6 步,完
3、放置电源和地;
4、连线;
5、参照原理图进行元件属性设置;
6、电气检查。
【源程序设计】
1、流程图:
2、在KeilC 中进行源程序设计:
3、编译、生成目标代码
【PROTUES 仿真】
1、在AT89C51 属性页中加载KeilC 中生成的目标代码;
2、仿真、调试代码
3、注意使用观察窗口
四、实验内容
1、编写延时子程序,延时时间为0.1S。
2、见图一。
通过AT89C51 单片机控制8 个发光二极管发光,实现亮点以由上到下循环移动,间隔时间为0.1S。
3、见图一。
通过AT89C51 单片机控制8 个发光二极管发光,循环实现亮点由上到下移动1 次(间隔时间为0.2S),由下到上移动1 次(间隔时间为0.2S),闪烁1 次(即先全亮0.1S,再全灭0.1S)。
4、见图一。
用数组方式实现题3 。
5、P2 口作为输入口,接8 只开关。
P1 口做为输出口,接8 只发光二极管,通过设置8只拨动开关的状态控制8 只发光二极管的亮灭。
(自己画硬件连线图,程序流程图如下)
图二(上图只画P2.0口连线,其它类似)
6、用蜂鸣器发出固定电话回音声音。
见图三。
固定电话回音声音:450Hz,通1秒断4秒。
7、见图三。
要求:(按钮在PROTEUS中元件为 BUTTON )
1、按键若不按下,LED灯全灭。
2、按键每按下一次,LED灯亮状态实现加法功能。
即:第一次按下,灯状态为1111 1110;第二次按下,灯状态为1111 1101;
第三次按下,灯状态为1111 1100;.。
直到灯状态为0000 0000 。
再次按下后,状态又如同第一次按下。
3、按键每次按下时,蜂鸣器有声音发出。
(高电平1毫秒,低电平1毫秒,表明
确实有按键按下)。
图三
8、简易模拟交通灯
说明:东西向绿灯亮10秒,黄灯闪烁3次后红灯亮,红灯亮后,南北向由红灯变为绿灯,15秒后南北向黄灯闪烁3次后变红灯,东西向变绿灯,如此重复。
9、利用开关控制LED。
要求:
1、每次按下K1时递增点亮一只LED,全亮时再次按下则再次循环开始;
2、K2按下后点亮上面4只LED
3、K3按下后点亮下面4只LED
4、K4按下后关闭所有LED
提交实验报告写作内容要求:
1.实验目的。
2.实验内容。
(每题包含题目、电路图、程序)
3.请写出实验过程中曾出现的问题和你的解决方法,你对实验有何感想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