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文学媒介

合集下载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试题13套含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试题13套含答案

文学概论〔网络课程试点〕-0002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60分钟客观题判断题〔共10题,共40分〕1. 从批评者与作者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对作家不具有规X引导作用。

T √F ×参考答案:F;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42. 暗示性可以说是象征型文本的核心特征。

T √F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03. 文学表现论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T √F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04. 典型形象的塑造往往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完成的一个形象。

T √F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05. 文学媒介产生只有这种媒介才会产生的形象与其意义。

T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T;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46. 文学写作不仅是民族的,而且具有世界意义。

T √F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T;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47. 媒介是文学中的次要因素。

T √F ×参考答案:F;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48. 影视文学要把文学语言"翻译"成影视语言,使它们和银幕上的视觉形象发生间接关系。

T √F ×参考答案:F;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49. 从意象的接受效果来看,文学意象往往显得意味多样,景象晦暗,不能最终确定其意义。

T √F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T;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410. 语言是意义的生长地,语言使意义得以生成。

T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T;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4主观题作品分析题〔共1题,共60分〕作品分析题:请在下面所给出的诗歌、散文、小说三类文学作品中,选择一部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同学们可以根据文学概论课程学到的任何理论知识与观点,既可以选取文学的属性描述、文学的语言特点、文学的形象性认知理论、文学体裁的特征表现、文学的阅读理论或者文学批评的相关模式等等对所选择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文学概论自测题

文学概论自测题

文学概论自测题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文学概论自测题第1题、单项选择题1.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

在中外问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体验论、语言论、文化论以外还有()。

A反映论B信息论C意志论D表现论参考答案: D2.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

A象征B蕴藉C假设D模仿参考答案: B3.文学意像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A历史性B独创性C感染性D朦胧性参考答案: D4.()在人类的文学活动中,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载。

A诗B小说C散文D剧本参考答案: A5.()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A正剧B喜剧C悲剧D悲喜剧参考答案: C6.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绪、()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

A个体体验B意识形态氛围C拟想读者D创作过程参考答案: B7.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读解过程。

语境包括个体语境与社会语境,社会语境是指读者阅读时的()。

A文本存在方式B人与人的关系C文本媒介形式D社会生活关联域参考答案: D8.文学阅读中读者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属于()。

A共鸣B净化C领悟D欣赏参考答案: A9.()被公认是社会历史批评的重要代表,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决定文学创作和文学发展的着名的“三元素”说。

A菲什B琼斯C泰纳D狄德罗参考答案: C10.()的批评也可称作媒体批评。

A道德教化型B审美欣赏型C理性认知型D消遣娱乐型参考答案: D第2题、多项选择题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A文学即文章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D文学即博学参考答案: ABCD2.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而言有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主要是()。

2020年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20年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20年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中国古代"现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 C )最为相似。

A. 意志论B. 信息论C.摹仿论D.反映论2. 文学" 四要隶"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 四要素" 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D )。

A.文化B. 观众C.文采D. 情感3. 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A )、阅读期待、开放。

A.象征B. 蕴藉C. 假设D.模伤4. 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B )文本。

A. 象征型B.表现型 c . 再现型 D. 创意型5. 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 D )。

A.意识性B.表象性C. 表情性D. 语境依托性6. 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者( C )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

A. 车尔尼雪夫斯基B. 高尔基C. 巴赫金D. 什可洛夫斯基7. 唐代出现了( A ) ,有人物、情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备了小说的形态,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传奇B.话本C. 志人志怪小说D. 章回体小说8. 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 C )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

A.细节B.语言C. 人物D. 情节9. 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A )与机构制作特点。

A.个人创造B.商业运作C. 集体行为D. 历史演绎10. 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 C )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析和评价。

A.文学流派B.作家C. 文学作品D. 文学思潮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 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主要是( ABCDE )。

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考生们在复习教材时,可以结合试题加以练习,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一份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第十三章文学风格概念:1.文学风格:就是作品的整体话语特色,它由作家创作个性和作品的话语情境造成,具有独创性、稳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就是作家作品的风采、格调、气韵等特点。

)2.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日常个性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

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感情、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内在因素综合成的习惯性创作方式,它是日常个性经过审美创造升华成的独特艺术品格。

3.风格外构成:文学风格是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语言结构显示出来的有魅力的独特性。

其构成的要点包括:1.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2.主体与对象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3.文体特色言语组织是风格的外部特征。

4.风格简分法:分风格为“刚”“柔”两类,宋词理论中称作“豪放”和“婉约”,近人多称作“阳刚”和“阴柔”。

5.时代风格:又称风格的时代性,指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风格,它是时代精神、审美要求在文学中的表现。

历史上的“建安风骨”“盛唐气象”以及欧洲的哥特式风格、巴洛克风格等,都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6.流派风格:指一个流派的作家作品在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等方面表现出的共同特色。

问题:1.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风格即人”?文如其人的意思主要是说作品风格是作家说话办事风格即气质的表现和反映,而不是说作品的思想道德是作家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反映。

因为“说什么”的思想内容可以作伪,而“怎样说”的形式不可作伪。

不过,也不能说作品的内容与作家的思想完全没有关系。

事实上,伟大的作品只能出自有伟大人格的作家之手。

当然,卑劣的作家永远写不出伟大作品2.论述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文学概论试题往届试题及答案4

文学概论试题往届试题及答案4

文学概论试题往届试题一、单选题1.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括‘‘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D观众)。

2.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B蕴藉)、阅读期待、开放。

3.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硕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 D细节)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

4.支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

‘‘陌生化”一词,是俄国(A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5.( C悲剧)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6·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 B意识形态气氛)、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

7·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D个体创造)与机构制作特点。

8-文学阅读中读者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属于( A共鸣)。

9.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需通过(C媒体宣传)。

10.今世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 D文化批评)模式。

二、多选题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表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ABCD ).A.文学即文章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D.文学即博学。

2·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熟悉。

体验论的文学观念以为(ABCD ).A.文学主要不是对世界的摹仿B.文学主要不是对情感的表现C.文学主要不是对读者的道德感化的产物D.文学是个体的特殊的生命体验的结晶E.文学重视作者在作品中的表现活动3·文学文本层面中的语言层是文学文本的第一层面,它是文学文本的具体语言构造,主要(ABCD)A.语音B.文法C.辞格D.语体E.衍意4.文学文本通常包括这样一些层面(ABC)余意层、衍意层。

A.语言层B.形象层C·意蕴层5.口语媒介是最先的一种媒介形式,是语言的一种最初形态,与文字媒介不同的是,它( ABDE )。

自考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自考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提出‚境生于象外?的我国古代文论家是( ) A. 王昌龄 B. 皎然C. 司空图D. 刘禹锡答案,D2. 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A. 表现手段B. 审美特征C. 形象特征D. 本质特征答案,D3. 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 A. 规范语体 B. 自由语体C. 抒情语体D. 叙事语体答案,B4.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这段对文人‚感物?过程的描述出自( ) A. 陆机的《文赋》 B. 曹丕的《典论•论文》C. 钟嵘的《诗品》D. 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答案,D5. 下列关于艺术情感与自然情感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自然情感具有普遍的可传达性B. 艺术情感具有共通性的特点C. 自然情感具有共通性的特点D. 艺术情感的明显特征是私人性答案,B6. 文学批评的对象是以( )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

A. 作家 B. 文学作品C. 文学流派D. 文学思潮答案,B7. ‚学问有渊源,文章有法度。

文有文法,诗有诗法,字有字法,凡世间一能一艺,无不有法。

得之则成,失之则否。

?提出这一论断的我国古代理论家是( )A. 苏轼B. 李东阳C. 王安石D. 揭曼硕答案,D8. 童话《狼和小羊》中狼的形象是( ) A. 典型形象 B. 圆形形象C. 表意型形象D. 性格形象答案,C9. 对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这两个概念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 创作个性是小于文学风格的概念B. 创作个性是大于文学风格的概念C. 创作个性是等于文学风格的概念D. 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两个概念无关答案,A10. 在文学研究中提出文学活动是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四个要素构成的理论家是( )A. 亚理士多德B. 艾布拉姆斯C. 苏珊•朗格D. 英加登答案,B11.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文学概论(网络课程试点) 判断题

文学概论(网络课程试点) 判断题

判断题(共10题,共40分)(T√, F×)文学概论(网络课程试点)-00011.文学语言的文采和语言的审美韵律无关.F ×2. 文学语言富有文采,是指文学语言必需华丽、精巧。

F ×3.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形象直接地诉诸读者的想象.F ×4. 文学意象的意义,是一种象征的表达。

T √5. 社会历史批评认为文学是生活的表现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决定。

F ×6。

许多作家在描述自己的写作经历的时候,很少提及媒介对他的重要影响。

这表明文学媒介和作家无关。

F ×7。

要对文学批评对象做出科学评价,就要善于抓住对象的共性特点以找到展开批评的突破口。

F ×8. 在现象学美学家英加登看来,文学文本层面理论中,由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所传达的意义组织,它是文学文本的核心层面。

T √9。

在文学阅读过程中,常见到一种说话人态度隐蔽而专注于描绘事物的文本,这往往就是表现型文本.F ×10. 语言是文学文本的间接现实.F ×文学概论(网络课程试点)-00021. 从批评者与作者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对作家不具有规范引导作用。

F ×2. 暗示性可以说是象征型文本的核心特征。

T √3. 文学表现论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T √4。

典型形象的塑造往往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完成的一个形象.T √5。

文学媒介产生只有这种媒介才会产生的形象及其意义.T √6。

文学写作不仅是民族的,而且具有世界意义。

T √7. 媒介是文学中的次要因素。

F ×8。

影视文学要把文学语言“翻译"成影视语言,使它们和银幕上的视觉形象发生间接关系。

F ×9。

从意象的接受效果来看,文学意象往往显得意味多样,景象晦暗,不能最终确定其意义。

T √10。

语言是意义的生长地,语言使意义得以生成。

T √文学概论(网络课程试点)-00031。

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考测验(第一至第九章)答案

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考测验(第一至第九章)答案

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考测验(第一至第九章)答案第一章章节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文学的狭义解释是()。

D.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2.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A.文章和博学3.文艺摹仿说以()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A.亚里士多德4.中国古典文论的“风教”或“教化”说带有“()”倾向。

C.实用论5.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哲学家狄尔泰从生命体验视角入手思考文学问题,体现了一条明晰的“()”思路。

B.体验论6.()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A.表现论7.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A.文化论8.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文学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A.文学即文章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D.文学即博学2.文学文化论十分关注文学的文化属性,它是一种()的文论倾向。

A.以语言论为基础D.注重语言的社会文化意义3.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

A.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B.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一般情感的表现C.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D.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4.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

A.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B.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5.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和观众。

A.作品E.艺术家第二章章节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文学文本通常包含着这样一些层面:形象层、意蕴层、语言层、余意层、衍意层,其中()应为第一层。

文学媒介的特点

文学媒介的特点

五、文学媒介的特点问:文学媒介具有哪些修辞性特点?答: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

这表现在四个方面: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问:文学媒介的涉义性的含义是什么?答:媒介是影响文学文本的意义及修辞效果的重要因素。

文学媒介的涉义性是指媒介具有关涉文学文本意义的特性,即是说媒介运用直接关涉文学的意义及修辞效果。

问:涉义性可以从几方面去理解?答: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特定媒介可能被特定时段的文化语境赋予特定意义。

例如,口传文学的盛行与原始时段文化语境赋予口语媒介以特定意义相关,口语媒介就成为那个时段意义系统的主导型代表。

同理,在文字媒介与先秦至唐代文学、手工印刷媒介与宋代至清代文学、大众媒介与晚清至20世纪80年代文学、及网络媒介与90年代文学之间,都存在这种关系。

不同时段的文化语境赋予当时的主导媒介以特定意义。

其二、文学文本在媒介改变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原有意义变异的情形,或者从原有意义中产生出不同的新意义。

如杂志媒介、电影媒介和电视媒介使得原有的文学文本呈现出与新的媒介相应的新意义。

显然,不同的媒介运用可以导致文本的意义及其修辞效果发生变化。

这一点在当前大众媒介主导的时段是尤其明显的。

问:文学媒介的物质性的含义是什么?答:文学媒介总是由这样或那样的外在物体构成的,如甲骨、竹简、普通纸张、报纸、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等。

文学媒介的物质性是文学的以物质为媒介的特性。

如果离开了物质媒介,文学就无法存在。

文学是必须以物质媒介形态为标志的。

同时,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文学阅读都必须借助具体的物质媒介。

问:文学媒介的中介性的含义是什么?答:文学媒介还具有中介性,这是指文学媒介所具有的在人与人之间居中介绍和联系的特性。

文学媒介总是要使自身成为作者与读者、作者与自我相联系的中介环节。

首先,媒介使作者与读者联系起来。

我手中的简体横排插图本《文明小史》,成了我与近一百年前的李宝嘉相联系的中介,它使我了解到了庚子事变年代一个中国文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文学理论复习要点整理

文学理论复习要点整理

第七章文学接受一、基本概念1.文学接受,【百度: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本文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的选择、接纳或抛弃。

文学接受是整个文学活动系统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作品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的实现,对于激励作家的创作,对于推动文学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读者,与其说读者是某种“人”,毋宁说读者与“作者”一样乃是人处于某种活动之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性特质。

只有当个体(人)投入对文学阅读活动中,并表现出能动的主体性时,文学接受中的“读者”才得以生成。

“读者”的演化——古典时代:被忽视的读者,被动式角色。

接受美学及其之后的“读者”:主动式读者角色。

当前的文化消费或文化产业理论,读者成为商品消费者或顾客。

读者的消费者角色。

读者的作用——构成文学活动的接受主体(主体特征: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3.作品空白点,填空:英迦登提出,文学作品只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图示”或“骨架”,其中留下了许多“未定点”、“空白”需要读者填补。

【自补对话:伽达默尔提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产。

召唤结构:由德国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即文本具有一种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

“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

这种由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就是“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把作品中包含的不确定点或空白与自己的经验及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这样,有限的文本便有了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

期待视野(Expectation Horizon):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接受者在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

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由姚斯提出。

5、文学媒介

5、文学媒介

在文第五讲文学媒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文学媒介的演化历程2.掌握文学媒介的含义、特点、作用知识谱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讲义:一、媒介优先常有这样的认识:当你接触文学作品时,首先接触的是它的语言吗。

这一常识看似合理而不确切。

因为,它忽略了一个事实:语言并不是直接地向读者呈现的,而是借助特定的文学传播媒介而间接呈现的。

确实,不同时代的读者透过不同的媒介而“接触”语言。

《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诗句。

当孔子收集、整理和阅读的时候,首先接触的可能是沉甸甸的“竹简”媒介,而不是这诗的四言句式;雪芹阅读时接触的可能是手工印刷书;鲁迅读的是印制精美的机器印刷书;今天的读者则可能通过鼠标在网上点击浏览“电子书”。

所以,在读者阅读时,文学媒介往往先于语言而发挥作用。

我们把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首先接触媒介的状况,称作媒介优先。

文学媒介优先状况,并非现代人的发明,古人早就作过探讨,只是没能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

《庄子?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

”庄子区分“书”与“语”的不同。

世人所珍贵的“道”通过“书”这种媒介来传输,而书不过是承载语言的媒介,语言自有其可贵处。

语言的可贵处不在它本身而在它所呈现的意义。

意义总有所指。

意义的所指又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世人因为珍贵语言才传之于书。

世人虽然以书为贵,我却以为书不足珍贵,因为所珍贵的并不是真正应珍贵的。

庄子揭示了“书”这一文字媒介在他那个时代文学传输中的基本作用:书是传输语言的媒介。

可以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首先接触的不是它的语言,而是语言得以存在的具体物质形态――媒介。

文学总是依赖一定的媒介去实现其修辞效果的,媒介是文学中的重要因素。

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

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

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盗传必究单选题1.西方的“( )”和中国古典的“观物取象”有着共同的观点,即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A.“摹仿说” B.“客观说” C.“表现说” D.“体验说” 2.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

A.表志B.表象C.表情D.表意3.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 )。

A.特殊性B.指意性C.随意性D.独创性4.中国古代文论所涉及的文学文本层面理论,三层面说是指的音、象、( )。

A.意B.儒C.释D.道5.( )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A.正剧B.喜剧C.悲剧D.悲喜剧6.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 )、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

A.个体体验B.创作过程C.拟想读者D.意识形态氛围7.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读解过程。

语境包括个体语境与社会语境,社会语境是指读者阅读时的( )。

A.文本存在方式B.人与人的关系C.文本媒介形式D.社会生活关联域8.文学阅读中读者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属于( )。

A.共鸣B.净化C.领悟D.欣赏9.当代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 )模式。

A.心理分析批评B.语言批评C.社会历史批评D.文化批评10.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 )。

A.媒体宣传B.文学阅读C.商业炒作D.消费导引1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神学B.佛学C.文学D.诗学1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

国开汉语言专科《文学概论》形考测验[第一至第九章]答案解析

国开汉语言专科《文学概论》形考测验[第一至第九章]答案解析

国开汉语言专科《文学概论》形考测验(第一至第九章)答案第一章章节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文学的狭义解释是()。

D.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2.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A.文章和博学3.文艺摹仿说以()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A.亚里士多德4.中国古典文论的“风教”或“教化”说带有“()”倾向。

C.实用论5.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哲学家狄尔泰从生命体验视角入手思考文学问题,体现了一条明晰的“()”思路。

B.体验论6.()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A.表现论7.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A.文化论8.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文学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A.文学即文章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D.文学即博学2.文学文化论十分关注文学的文化属性,它是一种()的文论倾向。

A.以语言论为基础D.注重语言的社会文化意义3.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

A.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B.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一般情感的表现C.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D.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4.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

A.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B.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5.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和观众。

A.作品E.艺术家第二章章节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文学文本通常包含着这样一些层面:形象层、意蕴层、语言层、余意层、衍意层,其中()应为第一层。

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多选判断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

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多选判断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

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多选判断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A.语言层B.形象层C.意蕴层D.余意层E.衍意层3.再现型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其特征表现为()。

A.客观性B.寓意性C.细节逼真性D.象征性E.理智性4.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

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

A.语言形式创新B.社会关怀C.个性化趣味D.观赏的日常性E.文体的模式化5.文学媒介可以分成()。

A.书写媒介B.承载媒介c.印刷媒介D.传达媒介6.意境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理论。

古典文学中的意境的审美形态()。

A.英雄史诗B.骑士传奇c.神话D.寓言E.民间故事8.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讲述较长时间中发生的事,小说家就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略()。

A.省略B.减缓c.概略D.停顿9.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

A.色彩B.语言C.线条D.形体10.大众文化读物为出版商和公众所热衷,依靠文化市场与制作的优势成批生产,主要包括()。

A.学术论文B.奇闻逸事C.畅销书刊D.明星掌故11.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和观众。

A.语言B.艺术家C.作品D.情感E.符号12.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主要是()。

A.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B.故事的类型化C.文体的流行性D.观赏的日常性E.文体的模式化14.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

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

A.语言形式创新B.社会关怀。

C.个性化趣味D.观赏的日常性E.文体的模式化15.文学中的语言,也就是文学文本中的语言,除了“文学文本中的语言”这一显著标志之外,还是()的语言。

第三章 文学媒介

第三章  文学媒介

第三章文学媒介学习目标:1.了解文学媒介的演化历程2.掌握文学媒介的含义、特点、作用一、媒介优先常有这样的认识:当你接触文学作品时,首先接触的是它的语言吗。

这一常识看似合理而不确切。

因为,它忽略了一个事实:语言并不是直接地向读者呈现的,而是借助特定的文学传播媒介而间接呈现的。

确实,不同时代的读者透过不同的媒介而“接触”语言。

《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诗句。

当孔子收集、整理和阅读的时候,首先接触的可能是沉甸甸的“竹简”媒介,而不是这诗的四言句式;曹雪芹阅读时接触的可能是手工印刷书;鲁迅读的是印制精美的机器印刷书;今天的读者则可能通过鼠标在网上点击浏览“电子书”。

所以,在读者阅读时,文学媒介往往先于语言而发挥作用。

我们把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首先接触媒介的状况,称作媒介优先。

文学媒介优先状况,并非现代人的发明,古人早就作过探讨,只是没能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

《庄子?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

”庄子区分“书”与“语”的不同。

世人所珍贵的“道”通过“书”这种媒介来传输,而书不过是承载语言的媒介,语言自有其可贵处。

语言的可贵处不在它本身而在它所呈现的意义。

意义总有所指。

意义的所指又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世人因为珍贵语言才传之于书。

世人虽然以书为贵,我却以为书不足珍贵,因为所珍贵的并不是真正应珍贵的。

庄子揭示了“书”这一文字媒介在他那个时代文学传输中的基本作用:书是传输语言的媒介。

可以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首先接触的不是它的语言,而是语言得以存在的具体物质形态――媒介。

文学总是依赖一定的媒介去实现其修辞效果的,媒介是文学中的重要因素。

二、文学媒介概念媒介(单数为medium,复数为media,也译媒体),原是指一种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中介物。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Wilbur Schramm):“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

文学概论试题

文学概论试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1. 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体验论、语言论、文化论以外还有(D )。

A. 反映论B.信息论C.意志论 D.表现论2. 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B)、阅读期待、开放。

A. 象征B.蕴藉C. 假设D.模仿3。

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D )。

A. 历史性B.独创性C.感染性 D.朦胧性4.(A )在人类的文学活动中,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

A. 诗B.小说C. 散 文D.剧本5. (C )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A. 正剧B.喜剧.C悲剧 D.悲喜剧6. 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 B)、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

A. 个体体验B.意识形态氛围C. 拟想读 者D.创作过程7. 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读解过程。

语境包括个体语境与社会语境,社会语境是指读者阅读时的( D)。

A. 文本存在方式B.人与人的关系C. 文本媒介形 式D.社会生活关联域8. 文学阅读中读者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属于(A )。

A.共鸣 B.净化 C.领悟 D.欣赏9. ( C )被公认是社会历史批评的重要代表,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决定文学创作和文学发展的著名的“三元素”说。

A.菲什B.琼斯C.泰纳D.狄德罗10.( D)的批评也可称作媒体批评。

A.道德教化型C.理性认知型B.审美欣赏型D.消遣娱乐型11 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C )”。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 佛学B.诗学C. 文学D.神学12.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D )。

《文学概论》国网1-4章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国网1-4章参考答案

题目1第一章章节测评1. 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选择一项:D. 表现论正确答案是:表现论2.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哲学家狄尔泰从生命体验视角入手思考文学问题,体现了一条明晰的“”思路。

选择一项:C. 体验论3.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选择一项:A. 文化论D. 信息论正确答案是:文化论选择一项:C. 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选择一项:A. 实用论6.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和观众。

选择一项或多项:A. 作品E. 艺术家The correct answers are: 作品, 艺术家选择一项或多项:A. 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B. 文学即文章C. 文学即博学D. 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文学即文章, 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文学即博学8.文学文化论十分关注文学的文化属性,它是一种的文论倾向。

选择一项或多项:A. 以语言论为基础B. 注重语言的社会文化意义The correct answers are: 以语言论为基础, 注重语言的社会文化意义9.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B. 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 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第二章章节测评1.文学文本通常包含着这样一些层面:形象层、衍意层、语言层、余意层、意蕴层,彼此之间的层级关系从第一层至第五层的排列顺序依次为。

选择一项:D. 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余意层、衍意层正确答案是: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余意层、衍意层2.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文学媒介D二、文学媒介概念媒介(单数为medium,复数为media,也译媒体),原是指一种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中介物。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Wilbur Schramm):“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

”(威尔伯?施拉姆和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44页)在现代传播学里,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的物质实体及与之相应的媒介组织。

例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国际互联网等是传播信息的媒介。

就传播学的意义上讲,文学媒介应指传输语言的物质渠道,如传输诗句的竹简、手工印刷书、机器印刷书、电子书,以及连载小说的报纸和广播、刊发散文的杂志等。

媒介与语言。

媒介不是指语言本身的内部形式组合。

至于语言的内部形式组合问题,应当划归通常所说的“语言”问题去处理。

什么是文学媒介?文学媒介是文学的感兴修辞得以传播的外在物质形态及渠道,包括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和网络媒介等类型。

没有媒介就不存在文学。

三、文学媒介的演化媒介五阶段说:信号时代、语言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和大众传播时代(德弗勒和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杜力平译,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9页)媒介三阶段说:口头语言与第一次媒介形态变化、书面语言与第二次媒介形态变化、数字语言与第三次媒介形态变化(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

文学媒介经历五阶段: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机械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

这大致分别对应于原始文学、先秦至唐代文学、宋代至清代文学、清末至20世纪90年代文学和90年代以来文学。

1、口语媒介。

这是最早的一种文学媒介。

口语就是口头语言,是语言的一种最初形态。

口语媒介是语言媒介的一种重要形态,是指以口头语言形式实现人际传播的语言媒介。

据推测,距今4万年到9万年前,人类逐渐获得了说话的能力。

作为家族或部落内部的人际沟通的手段,口语也出现在这个进化过程的相当早期阶段。

大约到新石器时代(约1.4万年至1.6万年前),口语进展到能表达抽象事物和具有了简单的语法结构。

口语媒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简便快捷,二是与身体语言和原始礼仪相伴随,三是真切生动,四是不易保存。

借助口语媒介,原始先民在舞蹈和音乐的伴随下“喊”出了最早的文学。

① “候人兮猗!”(《吕氏春秋?音初》)②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宍,古肉字,指禽兽)(《吴越春秋?勾践外传》)例①为《候人歌》,它只在“兮”和“猗”两个呼叹词上添加了两个词,但却体现了快捷而起伏的节奏和感情变化,似乎与舞蹈相伴随。

例②为《弹歌》,以简单的口语媒介再现了原始人的一种歌乐舞结合的集体活动。

这些只是有幸保留下来的极少量原始口语文学,而大量的作品却随“口”消逝了。

这正所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运用口语媒介的口语文学,有如下两种形态:一是歌谣。

《诗经》,古希腊荷马史诗。

二是流言。

这是一种常见的不能被忽视的口语媒介,它流布于民间的人际口头传播过程中。

陈胜吴广起义时编造的“大楚兴,陈胜王”的流言,在农民中迅速传布,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动员力量。

流言文学正是以流言媒介传播的文学。

从古至今,流言文学都有自己的肥沃的生存土壤。

尤其是在社会处于动乱或转变的关键时段,各种文化冲突加剧,这就给流言文学的兴起预备了温床。

中国原始文学具有自身的特点第一、文学文本规模较小,如其词汇、句式和篇幅较为简短;第二、文学往往以歌谣形式存在,而这种歌谣又是与音乐和舞蹈结合在一起的;第三、文学文本具有不稳定性和流动性,在集体口传过程中被修改或产生变异;第四、文学文本的作者往往不是后世那种独立的个人,而具有集体性质;第五、文学文本传播空间范围有限;第六、文学文本不易保存。

原始口语文学由于口语媒介的局限,大多早已淹没不闻了。

2、文字媒介。

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埃及,出现了象形文字。

中国也是最早发明和运用象形文字的国家之一。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语言的最重要的辅助工具。

它可以说是在石头、青铜器、兽骨、竹简、木牍、缣帛和纸张等媒介上记载的语言。

按钱存训的排列,中国文字媒介的通行顺序应该是:甲骨文、金文和陶文、玉石刻辞、竹简和木牍、帛书和纸卷。

见钱存训《书于竹帛――中国古代书史》,新增订本,v—vii页,台北,汉美图书印行公司,1996。

是人类在原初口语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自身语言能力的产物。

文字媒介是语言媒介的一种重要形态,是指以书面符号系统承担人际传播任务的语言媒介。

与口语媒介主要诉诸听觉不同,文字媒介先诉诸人的视觉然后唤起其听觉记忆。

文字媒介的发明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的革命性事件,它使人获得了一种最基本而有效的书面语言传播媒介。

中国人先后应用和发明了如下汉字媒介:石头、青铜器、兽骨、竹简、木牍、缣帛。

相传东汉蔡伦在公元105年用树皮、麻头和破布等制成了轻便的纸张,为汉字书写提供了更方便而有效的媒介。

而顺便需要辨明的是,“无论是雕铸或印盖在坚固材料上的文字记录,都不能称为‘书籍’。

中国书籍始自竹简的应用,继以帛书和木牍”。

可以说,每一次文字媒介的变化,都会给人的意义表达活动带来影响。

文字媒介的发明使中国文学继口语媒介之后获得了一种新型媒介。

从先秦到唐代的中国文学,可以说是文字传播媒介占主导的时代。

正是运用汉字媒介及相应的手工书写方式,中国人创造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和唐代文学。

这些文学的主要文类是诗歌、散文、史传文学。

而诗歌是其中的中心文类。

借助汉字媒介,中国古典汉诗经历了四言、五言、七言等多种形态的发展与演化历程,并且在唐代达到了以诗歌为标志的高峰境界。

与口语媒介相比,文字媒介给文学带来了新的便利。

第一、文学创造的方式可由原来的口传转为书面笔传;第二、在书面传播时,可不要求发送者(作者)和接收者(读者)同时在场,这使文学传播得以突破口语媒介时代的人员和时空限制而获得新的表达自由;第三、文学作者由原来的集体作者中出现了个人作者,从此出现了自立的诗人和作家;第四、文学的书面文本可以在其原创者(发送者、说话人或作者)的自然生命终结后而继续其文献生命,传之久远;第五、文学的书面文本还可以同原创者及其最初语境分离开来而独立存在,这为读者对文本进行较为自由的阅读和阐释创造了媒介条件;第六、文字媒介还可以消除汉语各方言区之间的口语传播障碍,为文学在不同地域和群体中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3、印刷媒介。

印刷媒介是把文字和图画等做成版、涂上油墨、复制在纸张上的媒介技术,它通常包括手工印刷媒介和机械印刷媒介两种形态。

这里谈印刷媒介主要是指手工印刷媒介,而机械印刷媒介则纳入大众媒介部分去谈。

从中国文学史看,手工印刷媒介在宋、元、明、清时代文学中起到了主导媒介的作用,对这时期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手工印刷术,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

手工印刷的办法是:用棕刷子蘸墨刷在印版上,然后放上纸,再用干净的棕刷子用力擦过,所以称“印刷”。

南北朝时就出现了雕版印刷,隋文帝(581-604年)以后陆续使用雕版印刷复制文化典籍,中晚唐时期用雕版印刷印制佛教典籍《金刚经》,唐末五代民间出现雕版印书。

不过,尽管如此,一般学者读的书包括文学作品还是手抄本。

大约在北宋庆历(1041-1048)以后,以雕版印刷为主体的民间刻书业才更普遍,各种刻本书籍才逐渐地流行起来。

而正是在仁宗庆历年间(约1045年)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中国从此出现了一些活字印刷中心。

也就是说,大约到晚唐至北宋时期,以雕版印刷为主体的印刷逐渐地应用于文学传播,成为文学的一种新的普遍性传播媒介。

可以说,印刷媒介的发明和发展,为宋代至清代文学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媒介条件。

由于印刷媒介的运用,以往文学经典及其他文化典籍才得以大量地印行、流通和阅读,这不仅大大拓展了文人学者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修养,而且使新的文学的更大量与快捷复制及在普通读者中传播成为可能。

宋代散文的活跃、宋词的繁荣、明清白话小说的兴盛,就是与印刷媒介的作用密不可分的。

尤其是明清白话长篇小说在城市民间的流行,直接与印刷媒介的普及相关:由于印刷媒介的运用,长篇小说这类篇幅巨大的文学作品的快速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这就为其在读者中批量发行和迅速流通提供了媒介条件。

一方面,印刷媒介的普及和长篇小说的批量生产满足并刺激了各阶层读者的文学消费需要;另一方面,各阶层读者的日益增长的文学消费需要又反过来刺激了作家及文学商人的生产欲望。

试想,如果没有印刷媒介的普及以及以市民读者群为主体的文学市场的兴起,白话长篇小说在明清时期出现繁荣则是不可思议的。

与此前的口语媒介和文字媒介相比,印刷媒介给文学带来新的便利。

第一、文学创造的方式由原有手工抄写转为手工印刷,其复制速度和能力大为增强;第二、由于批量复制上的便利,大容量或大规模的文学文本的写作、复制和发行成为可能,这逐渐地促成了“诗”的衰落和“文”的兴盛,以及白话长篇小说的繁荣;第三、又由于印刷媒介的普及,社会成员中的识字群体人数逐渐增加,文学的消费者和接受者数量得以随之增长,这促使文学从过去少数高雅“士人”的特权转化为大量通俗市民的日常消费对象,从而促进了文学的大众化进程;第四、尽管按明清时代的正统学术规范,诗歌依旧被视为文学主流文类,但白话小说却在非主流的数量庞大的市民读者层面获得了实际的主流地位,这等于说印刷媒介在暗地里协助新兴的小说文类向诗歌主流宣战,直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或瓦解了它的原有特权。

这可以说为清末民初(20世纪初)梁启超等人借助机械印刷媒介在中国普及的良机发动“小说界革命”而奠定了媒介基础。

4、大众媒介。

大众媒介(mass media),又称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 of communication),按传播学家的定义,“通常指的是中间插进了用以重复或传布信息符号的机器和有编辑人员的诸如报纸或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的传播渠道”。

这表明,大众媒介不同于以往面对面的口语媒介、手工传送的文字媒介或具有简单复制功能的手工印刷媒介,而依赖于专门的由复制和传送信息的机器和编辑人员组成的传播组织。

可以说,大众媒介是一种由传播组织居间的传播渠道,这种传播组织由用以复制和传送信息的机器(印刷机、电台、电视网络等)及编辑人员组成。

如果要下一个更连贯的操作性定义,不妨说,大众媒介是由旨在复制和传送信息的机器及编辑组成的、传播组织为中介的传播渠道,主要包括机械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种形态。

说得简单点,大众媒介是向大量受众传送信息或娱乐节目的各种现代传播形式的总称,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电影、录音带等。

机械印刷媒介是大众媒介的一种重要形态,是由印刷机去印制文字和图画等的媒介技术。

机械印刷媒介是手工印刷媒介走向机械化的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