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合集下载

精心构建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精心构建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精心构建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校园文化是一种有形和无形的文化环境,是一种精神氛围。

它弥散于师生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优化学校德育环境;有利于让学校人文精神一代一代传递下去,给师生带来活力和希望,促进大家奋发向上,增强向心力,凝聚力;有利于促进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全面提升学校的整体育人形象。

怎样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呢?一、优化育人环境,陶冶师生情操。

有形或无形的校园文化能让学生自觉自愿,不知不觉接受其影响,受其熏陶,受到感染和激励。

而这些育人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校园环境建设。

在校园内精心设计,营造一种和谐,整洁、向上、美观的育人氛围,让环境说话,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自我约束的教育功能。

使学生在无意识中爱到启发和感染,引起情感的共鸣,产生一种完善自我的驱动力和约束力,进而做到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优化育人环境,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节省开支,逐步硬化校园地面,调整学校校舍布局,改建不合规范的花坛,购买花草,修剪树木,培植绿化带,使校园绿树掩映,花坛鲜花常开不败,真正做到绿化、美化、净化。

②粉刷教室,布置教室、走廊的名人画像,名言警句,修筑艺术墙,书写育人标语,购置具有浓郁文化的果皮箱,增强环境的育人性。

③组织人力,对学校绿化专人管理,给花草、树木,按科属挂上牌子,增强校园环境的知识性,通过这些措施使校园一年四季常有鸟语盈耳,花香泌脾,走廊绿树如茵。

这种舒适、宜人的环境,使师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心态得到改善。

激起师生爱校的情怀和求美的欲望,既陶冶情操又振奋精神。

二、优化校园文化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使师生生活在充满朝气的精神氛围中,情操得到陶冶,心田受到滋润。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人生目标,培养文明的举止和严谨刻苦的学习态度。

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可以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向心力,学校加强工会工作的领导,建立教工之家,让教师课余有休闲、娱乐、交流的场所,经常组织教师进行篮球、排球、棋类、卡拉OK比赛,丰富课余生活。

优化育人环境_发挥育人功能

优化育人环境_发挥育人功能

优化育人环境,发挥育人功能人在塑造环境,环境也在塑造人。

现代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现代育人环境的创设。

持续优化育人环境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宜人的环境氛围,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育人环境包括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校园环境是育人的主阵地,家庭和社会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学校除了知识育人、服务育人外,还要增强环境育人。

要优化育人环境,应搞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校园环境,发挥其育人功能。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是中小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

校园环境的布置与建设,对学生品德行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形成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校园环境对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校园环境可分硬环境和软环境两部分。

硬环境是指校内的各种设施、空间布局和规划设置等。

软环境是指校园内的文化氛围、文明状况、人与物的和谐、师生间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优化校园环境,既要增强硬环境建设,也要重视软环境建设。

增强校园硬环境建设。

必须精心布置校园文化设施建设,着力营造绿化、净化、美化的校园。

用优美的校园熏陶每一位学生,创建花园式学校。

校园的规划要合理、谐调,讲求科学布局,创设文化氛围。

充分发挥校园的每一处空间的作用。

设置相对应的宣传栏、读报窗、艺术园地、学习园地、表扬栏、竞赛栏、图书角、卫生评比栏等。

净化校容校貌,设置绿化带,保证绿化面积。

统一校服,指定校歌,佩带校徽。

让学生在文明、纪律、卫生、美感的教育环境中成长,潜移默化。

充分利用黑板报、壁报、雕塑、图书馆、荣誉室、团队活动室等形式和专用场所,精心设置育人环境,渲染育人气氛,将会达到“无声胜有声”的育人效果。

利用校园广播、局域网、形成网络校园。

即时传播最新教育教学信息,实现人机互动学习,改变师生的学习方式,扩大师生学习视野。

多为学生提供发展平台和锻炼机会,积极展开活动,让校园活起来,突出校园新亮点,给师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营造和谐、优美的校园,提升师生在校生活的质量。

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优化育人环境走内涵发展之路鹿角中心校致力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旅游特色学校小记六十个春秋桃李芬芳,六十载耕耘硕果累累。

鹿角中心校的前辈们具有求真严谨、扎扎实实的治学态度,今日之鹿角教师群体有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

几年来,学校致力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走内涵发展之路。

从校园文化的制度建设,环境建设,师表建设,活动建设等几个方面,围绕旅游特色学校的创建,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校园文化建设是指:以校园地理为环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以群体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一种亚文化,它既反映文化的一般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

”孟母三迁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没有文化的母亲都十分重视环境对子女成长的影响。

想好、求知、爱美虽是人的天性,但也是人文素质提高的基本要求。

”人文素质提高了,我们已悄然臵身于和谐的校园里了。

一、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

陶行知很早就提醒人们所说的:人是环境的产物。

环境具有规章制度所不可替代的影响。

环境对于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不可忽视。

下面就如何在建设校园文化方面突出我们学校的活动育人特色,充分发挥活动育人的功能,谈学校的一些做法。

1、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最乐于参加的,活动也是教师实施教育学生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在活动中育人就有了充实的内涵和不可小视的意义。

多年来我们育红小学十分重视活动育人的功能。

正因为活动的多花样、多层次、多内容,营造了浓浓的育人氛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交际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团结意识和成才意识,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审美创造能力的提高,增强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增强文化育人功能

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增强文化育人功能

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增强文化育人功能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如何牢牢抓住这一阵地,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合格大学生,进一步发挥高校的精神文明辐射作用,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学校“十二五”规划专门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任务,在精神引领、制度规范、风气培养、打造品牌和环境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成为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层次、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办法。

一是精神引领。

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办学所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氛围,凝聚着学校学风、校风、工作作风的整体素质,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建设优良的校园文化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完善人格、开发智力、丰富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十二五”期间,丽水学院将秉承“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着眼于树立大学理想,培育大学精神,追求大学价值。

《规划》所提出的校园文化建设,既注重发扬学校办学历程中形成的办学精神和文化品质,又注重吸收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思想精华。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品位,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性和教育意义,关注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二是制度规范。

文化的存在只有被认同和学习时才是有意义的。

而被认同和学习的实现,必须依靠一套相关的制度规则。

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

《规划》提出,通过确立“学术自由、鼓励创新、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制度文化理念,努力构建科学、合理、严谨的规章制度体系,确保决策过程民主化、校务活动透明化,同时有利于师生张扬个性、增长智慧和发挥才干。

正因为制度具有根本性作用,制度本身的科学化、体系化、严密化水平就十分重要。

通过各项制度建设,使全校师生员工形成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

三是风气培养。

学校文化育人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文化育人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文化育人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学校文化育人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学校文化育人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制定并实施一份科学合理的学校文化育人工作实施方案,对于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目标学校文化育人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创新的思维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具体措施1. 建立健全的文化育人工作体系学校将建立健全文化育人工作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工作流程,确保文化育人工作的有序开展。

同时,加强对文化育人工作的宣传和培训,提升全体教师的文化育人工作能力。

2. 强化课堂教育学校将注重课堂教育的育人功能,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体验。

通过课堂教育,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4. 强化家校合作学校将积极与家长开展沟通,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

通过家校合作,促进学校文化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5. 健全评价机制学校将建立健全的文化育人工作评价机制,对文化育人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通过评价机制,不断完善文化育人工作,提升育人效果。

四、保障措施学校将加强对文化育人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为文化育人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文化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落实路径学校将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表,明确各项工作任务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学校文化育人工作实施方案的顺利落实。

六、结语学校文化育人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彰显特色

彰显特色

彰显特色强化育人功能赖村中心小学历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坚持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立足赖村小学实际,不断创新载体建设,着力彰显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一、培育学校精神,营造良好校风我校坚持把培育学校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积极引导各级各类学校提炼学校精神,营造良好校风。

一是用校风、教风、学风凝聚人。

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征集”活动,引导学校进一步提炼、升华和内化,使之成为学校精神的核心和灵魂。

赖村中心小学形成了“勤奋、务实、创新”的校风,“德高、业精、奉献”的教风,“乐学、善思、合作”的学风;带动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形成良好校风、教风。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正兴学校围绕“人正则立、品正则兴”的正兴文化,旗帜鲜明地提出弘扬正气、特色兴学的办学理念,培养学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创业精神,激励着学生发奋图强、刻苦学习二是用师德感化人。

1、每个学期初,我校坚持组织老师学习《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赣州市中小学教师“七严禁”》、《教师法》等,增强教师的道德意识。

2、坚持通过开展“名师”、“名校长”、“师德标兵”等评选活动,推动形成以“爱生”和“敬业”为核心的师风,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育人氛围;三是用典型激励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校通过开展“文明班集体”、“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评选活动,激励学生成长成才,涌现出全市“道德模范”、“优秀少先队员”等一批先进典型。

二、把握时代旋律,开展主题教育我校坚持开展各种主题健康、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校园文化的育人效果。

一是打造党建文化。

抓住弘扬雷锋精神,扎实推进校园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一先两优”评选表彰活动,举办党史知识竞赛,举行“党在我心中”校园红歌比赛,培养学生从小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

二是弘扬传统文化。

坚持利用清明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校会、班(团、队)会,培养学生认知和尊重传统、继承和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

校园文化的功能

校园文化的功能

试论校园文化的功能摘要: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审美特征的精神文化,这种具有审美特点的校园文化有非强制性、非压抑性、中介性、渗透性特点,其育人功能主要表现为陶冶个性、感染情绪、熏陶行为;审美功能表现为凝聚、直辖作用。

校园文化还有情感陶冶、释放和升华,传承和弘扬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校园文化的民族性功能,对提升民族个体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知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关键词:校园文化;非实体文化;传统文化概括来讲,校园文化具有以下主要功能:一、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是陶冶学生情操、警示学生不良行为的无声管理机制,是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它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陶冶个性陶冶,即以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

校园文化的教育性是有意识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健康的育人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昔孟母,择邻处。

”说明古人就对利用育人环境有所了解,知道育人环境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从理论上精辟地指出:“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在校园走廊墙上、在活动的房舍里看到的一切,对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能随意安排,孩子周围环境应当对他有所启示。

”在班级里建立“荣誉角”、“学习角”等;学校里绿地、草坪、花草、树木,校园里挂上诸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校风”之类的大幅标语,这些精心设计和规划的教育环境,可以有力渲染教育气氛、陶冶学生情操,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感染情绪感染,即以一定的教育机制来感染学生。

校园文化设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时时向周围辐射着文化的氛围和气息,给学生以强烈的精神影响和启迪。

因此,首先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营造健康、优秀的环境。

要根据教学、生活的需要,科学安排校内各个功能区。

良好的校风,可以使学生在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下受到激励,健康成长。

打造校园文化发挥育人功能

打造校园文化发挥育人功能

打造校园文化发挥育人功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也变得愈发重要起来,因为校园文化不仅仅是一座学校的象征,更是学生们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作用和力量所在。

那么,如何打造校园文化,发挥育人功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倡导包容与尊重的校园文化打造校园文化,首先要倡导包容与尊重的文化氛围。

在校园中,学生、教师、工作人员和家长都有各自不同的思想、背景和生活方式,所以,我们需要在校园文化中传递包容和尊重的理念,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平等和尊重。

这样的文化氛围能够让每个个体都得到尊重和理解,进而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也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校园文化的建设也要重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在校园文化中,我们要倡导学生自主管理的理念,让学生们在校园中有更多的自主权利和责任。

让学生们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让他们承担管理和带领小组的责任,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各种技能和经验,培养学生的自主自信和自律能力。

三、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校园文化的建设也需要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所以学校的文化氛围也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在校园文化中,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可以采取一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充实和成就感,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四、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的建设也要重视其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精神追求和文明表达,更是一种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和多方面教育的载体。

在校园文化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体验中得到感悟和启迪。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校园文化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更好地塑造自己的人格和品格。

校园文化建设心得体会

校园文化建设心得体会

校园文化建设心得体会1一、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1、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

校园文化要发挥作用,就要把文明内化到广大同学的心灵中,积淀到他们的思想中。

办学就是要建设校园文化,让学生学习、感悟、理解校园文化,从而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完善自己。

校园文化是鼓舞人、引导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它对学生的道德情操、行为规范、思想政治产生深刻的影响。

2、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创新基地。

创新文化是小学的崇高使命,校园文化是科学思想萌生的催化剂,是先进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它既从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又为发展先进文化提供强大动力,做出贡献。

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的魅力在于它有着丰富的智力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学习、思考、探索、研究的氛围就是一种吸引、教育人的力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重要特征。

学校没有文化,学校不引导学生和教师去探索求知,也就不成其为学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小学校园更是一个与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

这是一个质朴、纯真的世界,这里充满着童话与幻想,这里展示着追求与创造,这里显示着理想与希望。

儿童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在这个世界中所折射出的人性之光,文化之光,有着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但是,由于受传统文化中的根深蒂固的“科举制”、“学而优则仕”以及与之有着某种“近亲遗传基因”相关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或者只是停留在一个浅显的认识表层,而没有把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真正地解放、释放出来。

构建学校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考虑好它的认同和附加效应,使我们所倡导的价值观念能够深入人心,使每个人都能够肩负起发展学校文化的责任,使学校文化能够促进每个人的和谐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心得体会2为学习邯郸的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我县建设书香校园工作,全力推进炎陵教育七大工程,12月14日至18日,县教育局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部分管理人员赴河北邯郸市考察学习。

论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论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论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使其成为具备国际水平的专业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而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高校具有自己的独特文化特色,包括学校的建筑、历史、传统、庆祝活动、学生组织、社交活动、艺术文化、学科特色等。

高校校园文化既有历史渊源的底蕴,也有现代时代的特色,承载着高校的使命和理念,成为高校的精神标志。

而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则是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言。

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弘扬学校的价值观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学校价值观念的载体,通过学校传统文化、庆祝活动、学生组织等形式,传承和弘扬学校的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包括学术追求、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文明、和谐、包容、博爱等,这些价值观对学生的思想情操、品德素质和行为习惯都具有影响,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高校校园文化不仅仅是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更是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

高校利用自身的文化、艺术、体育、学科等特色资源,打造了多种多样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举例如校园博物馆、艺术展览、文化节庆等,这些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想象空间和有益参考。

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各种学生组织和社交活动,为学生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帮助学生发掘自身潜力,发展自身优势。

学生通过加入社会团体或参加社会活动,有可能会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好的规划。

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

通过艺术、文化、传统和学科等方面的教育,学生的思想得到拓展,人文素养得到提高,这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和创新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浅谈校园文化及其育人功能

浅谈校园文化及其育人功能

浅谈校园文化及其育人功能作者:李汝杰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7年第51期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缩影,是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美丽、整洁、幽雅的校园环境犹如春雨润物,容易给人营造良好的心境.主要包括校园文化观念与文化活动两个方面。

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是素质教育的具体环境。

目前,关于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正在兴起,校园文化建设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

校园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我们在认识和了解校园文化及其育人功能,挖掘校园隐性教育功能,不断拓展教育空间上做了一点尝试。

一、校园文化的认识作为校园文化的基础——校园场所,对师生具有长久、深远的影响,它时时向周围幅射着文化氛围和气息,给师生以强烈的精神影响和启迪,使之获得心理上的平稳,默化价值观念,改变师生的工作学习方式,使环境进一步美化、净化、绿化、新化,优美的校园环境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绚丽的画,一曲动人的歌,在这里师生们不断得到艺术的熏陶,哲理的启迪,榜样的激励。

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增强爱国意识,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形成良好的品质。

80年代以来,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探讨方兴未艾。

然而对什么是校园文化,人们的观点不一,可谓见仁见智。

这一方面反映出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认识的丰富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的认识本身经历了不断深化的过程。

近年来,人们试图从不同角度对校园文化的内涵作出科学的界定,提出了许多看法和观点。

我们认为,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现象,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学校师生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众体,并且有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对培养青少年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强化校园文化实施 落实文化育人目标

强化校园文化实施  落实文化育人目标

强化校园文化实施落实文化育人目标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造一种氛围,陶冶师生情操,构建健康人格,全面育人。

要实现这一终极目标,突出文化育人的功能,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一、注重物质文化,优化育人环境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及其水平的外显标志,是实现文化育人目的的途径和载体。

完善的校园设施将对在师生员工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了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成、乐有其趣,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全面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能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师生的情操,对师生起着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开拓进取精神、约束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身心健康、调节情趣和心理状态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具有“桃李不言”的隐形教育功能和无声的教育效果。

环境文化是物质文化是物质文化的表现形式,它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文化。

它既是师生共同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及其物质形态,又是陶冶师生精神、心志和情趣的物化氛围。

因此,学校在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的同时,优化育人环境,着力营造和表现校园文化,使师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熏陶。

高度重视校园的美化教育,达到以境感人、以情育人;从美化校园、美化教室、美化生活抓起,以点燃学生的爱美之心,勾起学生的爱美之情,唤起学生的造美之志。

通过创建和谐校园中的学生所见、所闻,引起学生所思、所感,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立志成才,凸显环境育人。

(1)重视基础设施,改造校园硬件环境。

(2)注重精心设计,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

二、创新制度文化,强化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既表现为物质的,更是制度的、精神的。

校园制度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

校园制度文化是指校园师生在长期交往中缔结的社会关系以及用于调控这些关系的规范体系,是校园师生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校园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体现。

围绕学校育人目标、任务和办学理念所确立的规章制度,其目的就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建设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校园文化

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建设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校园文化

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建设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校园文化2023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面对学生素质多元化和社会竞争激烈的现状,我们学校将继续发挥德育工作的引领作用,建设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校园文化,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健康人才。

一、建设全员育人的校园文化全员育人是指全体教职工都要参与到德育工作之中,做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体,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具体的做法有:1、严格自律,规范教师队伍,加强自身素质提高。

2、认真履行自己的任职责任,对学生严格管理。

3、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将道德修养、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纳入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业之余,有更多之窥见,领悟和思考。

4、积极参与德育活动,与学生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课外活动等,营造德育浓厚的氛围。

5、留有余地,不以自己的想法强迫学生,而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接受不同的观点,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建设全程育人的校园文化全程育人是指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通过努力调节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使学生能够自我完善发展,元气满满的迈向机会之路。

全程育人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借力于以下几点:1、进行心理辅导,了解学生的内心状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稳定学生情绪。

2、保护学生隐私,为学生提供安静的读书环境,协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更好的适应学业和生活。

3、加强学生个性化发展,让每一个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学生的思维、创造性表现得到一个广泛的发挥。

4、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教育,做好课外性文化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素质。

5、加强家校联络,营造良好的互联网学习氛围,让家长和学校密切沟通,保护家庭教育的效力。

三、建设全方位育人的校园文化全方位育人是指学校德育工作要囊括方方面面的内容,不仅注重学生学业和思想教育,还把体育健身与文艺、科技、社区环保等多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阅读精选(1):浅谈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本文就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资料方法及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谈点看法。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一是由社会环境及学校性质所决定。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存在不少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

社会文化也是绚丽多姿、雅俗并存,包括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

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在短期内优化社会大环境是不可能的。

而学校非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它担负着哺育一代“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校园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

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优化校园文化,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用心影响。

二是由教育对象及环境的育人作用所决定。

在学校理解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摹仿性强,辨析潜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近朱者亦,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向歧路。

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三是由学校办学水平的现状所决定。

自从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也有的学校只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只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开辟;只注重思想认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强化而忽视间接情景的暗示。

但人的思想和某些品质是不能靠单纯的知识传授来养成的,要借助道德环境长期的细腻的熏陶,惟独在这种环境下培养起来的品质结构才具有稳定性,才干经受住外界环境的刺激。

这也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四是由教育“三个面向”指导思想及教育改革趋势所决定。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基础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转向素质教育。

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促进学校全面发展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风貌,是由学校所培养出来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人际关系等的总和。

校园文化既是一种表现形式,又是一种育人机制,通过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并且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育人环境和育人方式。

因此,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

一、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学生在校园里除了学习知识之外,还要具备各种各样的能力,比如情感、智力、品德、技能、文化素质等等。

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可以从很多方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提高情感素质。

校园文化可以把学生融入到学校大家庭中,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馨和亲情的体验。

同时,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提高情感素质,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度过青春期成长的各种阶段。

2、增加智能素质。

校园文化是学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手段,通过举办多种多样的比赛、展览、讲座等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例如举办篮球比赛,可以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同时加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3、加强品德素质。

校园文化应该推崇传统美德、弘扬文化正气,加强学生的道德培养。

在学校举办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中,有助于展现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引领学生向着正确的生活和行事方向进发。

二、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对推动学校全面发展的作用学校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问题,还包括全面机制和全方位建构多种资源的问题。

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可以对学校全面发展产生巨大的正面效应。

1、促进文化氛围的营造。

一个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塑造学校及学生的良好形象,还能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学校的文化中去,树立学校文化的优秀形象,同时可以加强校园文化的内涵,打造校园文化的特色,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服务,进一步加强文化教育的实施,为学校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完善学校文化教育体系。

学校如何发挥育人的主阵地作用

学校如何发挥育人的主阵地作用

学校如何发挥育人的主阵地作用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承担着育人的重任。

学校的育人目标不止于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更包括为他们成长提供必要的道德引导和职业素养培养。

因此,学校应如何发挥主阵地作用,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呢?一、构建有温度的校园文化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影响因素之一。

校园文化应充满爱与尊重,师生之间应建立起友谊和信任的关系。

学校应注意和倡导学生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交习惯。

要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馨氛围和友爱氛围,学校需要强调礼仪、道德和人性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忠诚、善良、乐于助人等品质。

二、提高教师教育能力教育是一项需要专业培养和长期积累的事业。

学校需要注重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让他们成为学生的导师和榜样。

教师需要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从而设计出更高效的教学方案,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在知识上给予学生指导,也要给予他们智慧、判断、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引导。

三、注重品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学校需要全方位地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是学生成为一名有用之材的必要条件。

学校需要注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真善美,让他们明白道德规范的必要性,让他们接受正义、公正和公平的观念。

品德教育不仅在于要求学生尊重师长、团结友爱、有爱心、有耐性、有宽容和谅解心等,还要将这些品德内化为每个学生的固有资本。

四、注重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人类的主要交流方式。

愈过时间,在信息传播日益发达之下,正确而有力的语言表达能力显得越加重要,尤其对于学生而言。

学校应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重要作用,培养出学生成为合适社会发展需要的语文人才。

语文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能读懂诗词、能背诵古句、能写文章,还要让学生的表达能力更加清晰、准确、有说服力。

五、注重职业素养培养现代社会对职业素养的要求日益提高。

学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实用技能,还要顾及学生的职业素养。

学校需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劣势,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沟通团队协作等职业素养。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活动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式。

校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师生的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各方面。

探索新时期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积极开展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

那么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呢?笔者认为应在实践中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校园文化与德育相结合,营造奋发向上的校风。

优化的校园文化能显示出一种无形的力量,对每个师生起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构成校园文化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属于物质方面的,又称“硬件”部分;另一类属于精神方面的,又称“软件”部分。

校园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它每时每刻都在发挥着显性或隐性的教育功能。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的定向发展。

行为科学家罗杰·巴克认为:环境对于激发和形成人在环境中的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影响。

当今社会现象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是不定向的,只有优化了的校园文化气氛对学生才是正向、有效的影响。

学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有利因素,控制消极因素。

例如,学校有明确的校风、学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人物的图像和事迹布置得抬头可见。

另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价值观念、意识,特别是那些传播黄色、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的书刊、报纸、网吧不仅进入我们国家的文化市场,也冲击着校园文化阵地。

针对这一情况,应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认知等特点,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学生的精力、兴趣爱好引导到健康的发展轨道上来。

如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并在国旗下讲话;学校黑板报和班级黑板报每两周换一次;宣传橱窗和学习园地定期更换,所设计的内容大到国内外大事、天文地理,小到班级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学生作品等,都包含其中,使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得到教育。

校园仪式的文化育人作用

校园仪式的文化育人作用

校园仪式的文化育人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校园教育的育人意义也日益突出。

校园仪式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具有独特的文化育人作用。

它不仅可以表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校园氛围,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和快速塑造。

本文将从校园仪式的意义、重要性、类型和实践等方面来探讨校园仪式的文化育人作用。

一、校园仪式的意义校园仪式,顾名思义,指的是在学校中举行的一种庄重、正式的活动形式,包括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

这些仪式不仅是学校的传统文化,更是各国学校的一种教育方式。

通过校园仪式,学校可以表现出自身的精神修养和文化传承,能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

二、校园仪式的重要性校园仪式是一种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仪式性活动,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承校园文化校园仪式是一种传承校园文化的方式,能够保持并发扬学校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从小就接受学校文化的熏陶,建立良好的道德观念,提高文化素养。

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日后的生活中继续发掘和传承这种文化的价值。

2.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校园仪式是一种具有训练性质的仪式性活动,能够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自律、自强、自信、坚定的性格特征。

让学生在校园仪式中深刻感受到集体荣誉感和自我价值感,树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3. 塑造良好的集体形象校园仪式是一种公共场合的活动,通过组织和参与仪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团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形成共同体的意识,塑造良好的集体形象。

三、校园仪式的类型校园仪式的类型有很多类别,其中常见的校园仪式包括:1. 升旗仪式升旗仪式是学校一年四季举行的一项庄重的校园仪式,通过升旗仪式,可以让学生在旗面的庄严和国旗的飘扬中,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和荣誉,思想上获得一种精神向上的力量,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观。

2. 开学典礼开学典礼是学年开始之际,每学年的第一天举行的一项庄重的校园仪式,其目的主要是宣告新学年开始,并传达校园秩序、校训、校规等重要内容,让学生明白自己在校园中的地位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由网络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组成的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它具有激励性、弥散性和凝聚性等特点。

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她所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即校园精神。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是学校师生员工精神面貌的总体现。

校园文化,不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涵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

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校园文化具有如下育人功能
1、德育功能
第一、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

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第二、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

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校集体为单位,注意学校的集体形象。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处理好
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注意相互间的协作,一个充满理想、团结友好的集体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从而树立个人要服从集体、严以律已、宽以待人的集体主义思想观念。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多彩的校园文化适应了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

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培养学生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第五、有利于规范校园网络建设。

在信息化校园中,网络文化,已将其特殊性融入校园文化的普遍性之中,网络文化的特殊价值将会吸收校园文化的普遍价值并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汇入校园主流文明文化中,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

2.美育功能
爱美是人的天性,学生也不例外。

优良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

环境美可以升华为情感美。

美丽安适的校园建设,整洁漂亮的教室布置,朴素大方的服饰打扮,以及校园空气的净化、文明礼貌语言的使用、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均可诱导学生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

美是普遍存在于大千世界中的,并非单指自然美。

音乐之美、雕塑之美、绘画之美、文学之美完全是一种和自然美内涵不同的艺术美。

“互动机制与主体德育发展模式”就是要视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其
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以活动为载体,以广场文化为核心,在多种多样的广场文化活动中去体验美、欣赏美,从中去了解人性的善良、领悟道德的高尚,从而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3.实践功能
未来社会是一个人际广泛交往的社会,社会对未来人才社交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校自然要成为培养交际能力的主阵地。

而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娇生惯养,在外不会主动地正确地交往。

而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交往的信心,各种活动的开展既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交际场所,又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学校教育工作的行之有效,除正面教育、积极灌输外,还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是稳定渐进的。

大量的事实表明:成功教育的特点是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发生的,而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

校园文化在这方面具有其他教育不可代替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