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方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引言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便血等。
传统的中医药治疗在慢性结肠炎的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慢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及其相关疗效。
中医药治疗方法在中医药治疗中,针对慢性结肠炎的不同症状和体质,中医师会采用综合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以下是常见的中医药治疗方法:1.中药汤剂:根据慢性结肠炎的病情和症状,中医师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汤剂。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连、黄芩、白芍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
2.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缓解慢性结肠炎的症状,如腹痛、腹泻等。
3.中药灌肠:中药灌肠是一种通过直肠给药的方法,可以直接作用于结肠黏膜,具有清热、消炎的作用,对于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显著。
4.饮食疗法:中医药治疗中非常重视饮食调理,对于慢性结肠炎患者尤其重要。
中医师会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增加纤维素摄入,促进肠道蠕动。
中医药治疗的疗效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医药治疗可以缓解慢性结肠炎的症状,如腹痛、腹泻等。
通过调整体内的气血运行,中医药可以减轻疼痛感觉,稳定肠道功能。
减少发作次数慢性结肠炎患者往往会出现周期性的发作,中医药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发作的次数。
中药汤剂中的药物成分具有抗炎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结肠炎的发作风险。
改善生活质量慢性结肠炎常常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和困扰,影响生活质量。
中医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整体身心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针灸疗法、中药灌肠等方法,可以缓解症状,减轻疼痛感觉,使患者更好地适应疾病。
在接受中医药治疗时,患者应注意以下事项:1.治疗方案个体化:每个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有所不同,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2.配合西医治疗:中医药治疗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患者在接受中医药治疗的同时,应继续配合西医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结肠炎

姓名:刘某,男,2012年10月12日,就诊于医馆。
主诉:腹痛腹泻5年,服用过很多中西药物,开始见效,越用效果越差,有的药服用时减轻,停药后复发。
就诊时患者腹泻加重,大便带粘液,每天5-6次,里急后重,大便后肛门有灼热感,饮食尚好,但吃饭后就得去厕所,行动稍有迟缓,大便就不能控制,身体逐渐消瘦,全身无力。
舌质红,苔白腻,脉弱。
处方:刘读医生根据病情,用健脾祛湿、寒热通补法治疗,服药15剂后,大便次数减少,每天3次,但仍有粘液,不成形,在原方基础上用补肾药,用服15剂,大便基本上恢复正常。
患者以为完全好了,没巩固治疗,但因饮食不节而病情复发,大便日3-4次,病症基本同前,但反应较轻,仍用原方加炒薏米30g,继服15剂,大便基本恢复正常,再服15剂,完全恢复正常,至今未再复发。
结肠炎的治疗用药,关健是在组方,大便次数多不一定就用补药,要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健脾和中和通补通用相结合,既要扶正,又要祛邪,扶正就是治本,祛邪就是要消除炎症。
中医认为:结肠炎,病因也尚不清楚,认为和脾肾有关,治疗以补脾补肾为目的,也是以口服中药或汤药药和灌肠为主要治疗手段,所以也是只能控制症状,大多不能痊愈康复。
"经络疏通法"认为:主要是经络阻塞,在下腹部形成硬块、硬核、或者团状物,组塞了血液循环,人体失去免疫能了而引发的结肠炎。
由于大多患者伴有胃炎,所以再治疗中也要考虑到胃炎和肠炎同时治疗,方可痊愈康复。
仲华国医馆无私提供学习资料
2013年06月19日。
附子理中汤联合逍遥散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附子理中汤联合逍遥散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中医药治疗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附子理中汤联合逍遥散穴位敷贴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方法,本文将对这种治疗方法进行疗效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附子理中汤联合逍遥散的治疗原理1.1 附子理中汤附子理中汤是一种古代名方,由附子、干姜、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温中散寒、祛风止痛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慢性结肠炎属于中焦寒湿之症,附子理中汤正是以温中散寒的功效来缓解慢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
1.2 逍遥散逍遥散是一种名方中的名方,由茯苓、白术、半夏等中药组成,具有健脾和胃、祛湿化痰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虚弱、湿浊内停是慢性结肠炎的常见病理机制,逍遥散正是以健脾和胃、祛湿化痰的功效来改善慢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
1.3 穴位敷贴穴位敷贴是一种中医外治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敷贴药物来达到调整气血、祛湿化痰的目的。
针对慢性结肠炎,通过在脾经、胃经相关穴位敷贴,可以促进脾胃气机的运行,加速湿浊的排出。
2.1 选择适宜的患者附子理中汤联合逍遥散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结肠炎适用于脾胃虚弱、寒湿内停型的慢性结肠炎患者。
临床上对具体患者的辨证施治非常重要,确保治疗方案的准确性。
2.2 配伍用药在治疗过程中,首先使用附子理中汤来温中散寒,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随后再使用逍遥散来健脾和胃、祛湿化痰,改善消化功能不好、大便稀溏等症状。
在配伍用药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配。
2.3 穴位敷贴选择脾经、胃经相关的穴位进行敷贴,如中脘、关元、足三里、气海等穴位。
在进行穴位敷贴时,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固定方法,确保药性的渗透和穴位的刺激。
2.4 疗程及辅助治疗一般来说,慢性结肠炎的治疗需要长期进行,疗程一般为1-2个月。
可以辅以中药熏洗、针灸等治疗方法,以增强疗效。
中药治疗结肠炎偏方大全

中药治疗结肠炎偏方大全第一篇:中药治疗结肠炎偏方大全中药治疗结肠炎偏方大全马齿苋汤治肠炎【功能主治】治肠炎,腹泻。
【偏方组成】马齿苋60克,大蒜(捣成蒜泥)15克。
【用法用量】先以马齿苋煎汤,冲服蒜泥,加红糖适量。
顿服,每日2~3次。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患愈21例,其中痊愈20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2%。
白芍白术治肠炎【功能主治】养血柔肝,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肠炎。
【偏方组成】炒白芍25克,炒白术15克,陈皮6克,防风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治疗慢性肠炎35例,痊愈28例(占80%),好转5例(占14.25%),无效2例(占5.7%),总有效率为94.3%。
葛根黄芪治肠炎【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健脾止泻。
主治急性肠炎。
【偏方组成】粉葛根6克,淡黄岑6克,川黄连2.4克,苦参片3克,川黄柏3克,广木香2.4克(后入),青、陈皮各3克,金银花(炒)9克,赤茯苓9克,炮姜炭2.4克,车前子(包)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肠炎19例,其中痊愈12例(占63.1%),好转6例(占31。
6%),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4.7%。
车前子金银花治肠炎【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肠胃炎。
【偏方组成】车前子20克,金银花15克,防风、川黄连克10克,鸡内金8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2~3次口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39例,经用药3~6剂后,均获治愈。
仙鹤草桔梗治肠炎【功能主治】补脾敛阴,清化湿热。
主治久泻,包括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及慢性结肠炎,经常泄泻,时轻时剧,时作时休,作则腹痛,腹胀,大便溏薄,夹有粘液,间见少许脓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者。
【偏方组成】仙鹤草30克,桔梗6克,乌梅炭4克,白槿花9克,炒白术9克,广木香5克,生白芍9克,炒槟榔10.2克,甘草4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加减】本方用治阿米巴痢疾时,应另加鸦胆子14粒,去壳分二次吞服;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肝郁脾滞征象较著者,去槟榔,加柴胡4.5克,萆薛15克,秦艽9克;腹痛甚愈,应加重白芍与甘草用量:白芍15~30克、甘草9~15克;泄泻日久,体虚气弱,而腹胀不显者,去木香、槟榔,加炙升麻4.5克、党参12克、炙芪15克。
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体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体会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体会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方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
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在使用这一方剂治疗慢性结肠炎过程中的临床体会。
首先,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方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治疗前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疾病的发展过程、症状的表现、病史、病因等,这有助于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和加减药物的选择。
同时,还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其次,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结肠炎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腹痛、腹泻、便秘、排便次数增多等,治疗过程中需要重点观察这些症状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同时,结肠炎也会引起患者的情绪波动,有时会出现抑郁、焦虑的情绪,因此也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
在使用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方治疗慢性结肠炎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服用方式。
据我的观察,药物的剂量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过大会导致患者不适,过小则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在调配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个体化调整,以求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此外,药物的服用方式也要注意,一般建议饭前半小时或饭后一小时服用,以免影响药效。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结肠炎患者通常会有一些特殊的饮食限制,比如忌辛辣、油腻食物等,这是为了减轻症状和促进康复。
治疗期间,患者应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并且适当增加运动量,有助于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最后,使用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方治疗慢性结肠炎需要坚持并持之以恒。
结肠炎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治疗过程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
有些患者可能会发现病情在治疗初期有所改善,但在后期出现反复甚至复发的情况,这是正常现象。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治验 名老中医夏远录医案医语选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治验
湖南名老中医夏远录医案医语选
【医语】慢性结肠炎是一种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
大便带粘液等症状的疾病,纤维肠镜见结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等炎性改变,经年累月,反复发作。
中医认为其病系肝脾失调,肠胃痰湿积滞所致,治疗宜调肝脾,祛积滞。
【医案】何某,因反复腹痛、腹胀、腹泻。
粘液血性粪便1年。
就诊时腹痛、腹胀以脐周及两少腹部为主,腹泻稀便,每日2-3次带少量白色或淡黄色粘液,时夹带少量血液,纳差食少。
观其神倦乏力,察其脐周及两少腹均有轻度压痛,舌质暗红,舌苔淡黄薄润,脉弦细。
肠镜检查:结肠、直肠粘膜充血。
部分血管模糊,诊断为慢性结肠炎。
夏远录教授认为属肝脾失调,痰湿积滞。
寒热虚实错杂。
遂予乌梅汤治疗,拟用乌梅、川椒、附片、干姜、党参、黄连、当归、黄柏、瓜蒌壳、仙鹤草、木香、升麻、枳壳、白芍等。
加减治疗1个月病愈。
结肠炎偏方有效

结肠炎偏方有效(转载)一、玉米棒的芯子,粉碎,炒成微焦,温开水送服,早晚各一勺,两天见效;二、生姜片,用滚油炸成微焦,每次嚼食两片,每日两三次,当天治愈。
不过,不管用哪种方法,治好后都要连用两次以巩固疗效。
三鲜马齿苋30-60克煎水1饭碗,冲入捣烂的大蒜泥lO-15克,过滤得汁,酌加糖,1日2次。
四白木耳5-20克,浸泡数小时,以文火煮烂,酌加冰糖,每日2次。
五每晚将250g山药煮而食之。
结肠炎偏方发表时间:2010-05-09 发表者:赵东奇 (访问人次:3344)民间中医授我治疗结肠炎偏方,拿出与同道分享,组方为;栗壳10g,金银花10g,放于新瓦上小火倍干,共同研面,温水一次冲服.一般两次即可,效果神速.清晨起床后,取一块拇指大小的生姜,洗净后用小刀将皮削掉,切成薄片,嚼碎后用温开水送服。
午、食疗用姜片当菜用。
我爱人患肠炎半年多,用上述方法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隔姜灸神厥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从去年秋天开始,我每天早晨喝绿豆汤泡黄芪,下午吃五颗大红枣,晚上用热水泡脚绿豆汤是清肝火的,可以改善上热,黄芪是养脾的,之所以泡而不是煮,主要是怕上火。
具体做法是:绿豆一大把,加水煮十分钟,倒入容器中加五大片黄芪浸泡,十五分钟后喝光。
早饭尽量喝粥,粥本身也有滋润肠道的功能。
大红枣尽量买好一点的,可当零食。
红枣能健脾开胃,而且是维生素C之王,铁含量也高,补气血。
而泡脚的用意在于改善下寒,促进血液循环。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每周做一次足疗,多按摩一下脚底穴位和下肢,耐受力强的还可以试试藏式蒸足,让人大汗淋漓,颇能改善血液循环。
三个月之后,我的结肠炎好了一半,除了偶尔喝酒时发作外,基本上康复了。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此法又与睡眠有相关性,睡眠不好则容易出现血压波动,对于老年人来说,每天睡觉前泡泡脚多半睡得好。
下面就讲讲我是如何治好结肠炎的吧。
我自己研究了一下,知道这个病是一个模糊型疾病,没有对症药,病因也不能精确描述,但与饮食不周和长期精神紧张有关,流行于白领阶层,多见于工作压力大、心情郁闷、常吃夜宵之人群。
中医治疗结肠炎的几则名医名方

中医治疗结肠炎的几则名医名方中成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近年来,有医家报导:用中成药锡类散合云南白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获得满意疗效。
笔者经反复验证,效果确切。
现将具体用法简介如下:取锡类散10克、云南白药10克混匀,加净水50毫升,调匀,吸入灌肠器,直接灌注肛门直肠内。
灌肠前先要清洁直肠(清洁灌肠),灌肠方法同一般灌肠,保留灌肠时间为20分钟。
早晚各灌1次,15天为1疗程。
疗程之间休息两天,一般2-3个疗程,即可好转,3-5个疗程可基本痊愈。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治疗颇为棘手。
在临床上,习惯用汤药方调治。
而口服用药,须经胃、小肠吸收,再下达结肠和直肠,药力由此减弱,难以控制。
故疗效往往欠佳。
本法用直肠给药,药专力宏,直达病所,能更有效地改善局部炎症病灶,使病变部位得到修复,同时还可以减轻药物对肝、肾的影响。
锡类散,内含牛黄、珍珠粉、青黛等药物,有清热解毒、化瘀生新作用,用于治疗黏膜病变,疗效显著。
云南白药,其中含有田七成分,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消肿生肌功能。
两药配伍,能起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作用。
中药肛门滴灌可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男,36岁,因反复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6个月而到医院就诊。
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多位于左下腹,有腹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腹泻每天3至4次,呈糊状,混有黏液、脓血;时有低热和恶心呕吐;以上症状每因饮食失调、精神刺激和过度劳累后加剧。
患者曾到当地多家医院就诊,医生均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经使用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疗效不佳。
患者家庭成员中有类似病史。
形体消瘦,脸色苍白。
左下腹压痛(+),可触及乙状结肠和降结肠。
大便常规示:可见黏液脓血,红细胞(+++),白细胞(++++),未见巨噬细胞和病原体。
结肠镜检查:可见病变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模糊不清,表面呈颗粒状,脆性增加,触之易出血;偶见糜烂及溃疡。
5味中药治好了我的慢性结肠炎)

我已年过古稀,患慢性结肠炎曾持续30年之久。
开始时急性发作,发寒发热,腹泻如流。
以后转为慢性,时而腹泻,时而便秘,经常跑医院求助西医西药,抗生素成了我的家常便饭。
开始一段时期应用,可见一些疗效。
但随着时日的迁延,虽药量越用越大,品种越用越多,什么土霉素、青霉素、白霉素、麦迪霉素、红霉素、金霉素和氟呱酸等都使用过;什么口服、肌注、滴注和灌肠等都运用过,而药效却越来越微。
特别是大量使用抗生素的结果,有害细菌产生了抗药性,有益细菌也惨遭其殃,导致了生理机能严重紊乱,给我的身体、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我曾在地区外贸系统担任过一定的领导职务,联系供销,乘车搭机,乃是我的本职需要。
记得有一次我从长沙乘火车去广州,车上拥挤不堪。
在车上我结肠炎发作了,却不能上厕所。
此时我腹部绞痛,伸不直腰,卷缩一团蹲在车上,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直流,列车员见了我如此惨状,马上将未开放的厕所开锁,优先让我方便,类似如此尴尬情景举不胜举。
一句话,慢性结肠炎的痛苦伴随我煎熬了30个春秋。
直到1990年,我逐渐意识到,医治这种顽疾,光靠抗生素不行,应该转变观念,向中草药求救。
此时,巧遇文艺界一位退休的钟大姐,她向我详详细细介绍了可用五味中草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用量与用法。
这五味中草药是:车前草、马齿苋各50克(晒干),黄连、黄柏、黄芪各15克,前两种可到野外自采,后三种可到中药店购买。
先将“三黄”煮沸10分钟,再将“三草”混煎15分钟,煎成750克水剂,早、中、晚饭前三次分服,12小时后可见药效……我听得入神,并做了笔记,回到家里,立即翻阅病理学和中草药典。
药典阐述:马齿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叶匍匐地面,叶片小,倒卵形,黄色小花,能耐旱,生命力强,味甘凉,是消炎退热良药,特别是对急、慢性结肠炎有特效。
车前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呈长卵形,花序穗状,结蒴果,叶甘凉,叶片和其根是利尿止泻良药。
我立即到野外采回“二草”烘干,并到中药店买回“三黄”,备药就绪,照煎照服,果见初效。
治疗结肠炎中药方剂

治疗结肠炎中药方剂治疗结肠炎中药方剂结肠炎中药方剂1、结肠炎药膳:白芨粥配方用白芨10克,大米100克.将白芨洗净,切成2厘米见方的小块;大米淘洗干净.将大米,白芨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30分钟即成.每日1次,每回吃粥100克.此方养胃,止血,消肿.对大肠溃疡便血病人尤佳.2、结肠炎药膳:柴胡桂枝饮取柴胡25克,半夏20克,白糖20克,桂枝15克,人参,黄芩,白芍,生姜,大枣各10克,甘草6克.将以上药物洗干净,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煎煮20分钟.停火,滤去渣,在药液内加入白糖搅匀即成.每日3次,每回用50克.3、结肠炎药膳:粟米粥配方用粟米50克,茯苓20克,当归,白芍,川芎,人参,白术各15克,桂枝10克.将当归,白芍,川芎,人参,白术,茯苓,桂枝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煮25分钟.停火,滤去渣,留药液.再将粟米淘洗干净,放入铝锅内,加入药液,清水适量,煮30分钟即成.每日1次,每回吃粟米50克。
4、结肠炎的症状便秘:结肠炎、直肠炎是导致便秘的原因,从全身性代谢紊乱、神经系统疾患,到肛门局部的细小肛裂均可引起。
肠出血:是溃疡性结肠炎最初的主要症状。
腹痛:慢性反复发作的病人常伴有腹痛,多为轻度到中度痉挛性腹痛,多在左下腹及左侧腹部,多数情况下呈阵发、短暂、轻微的腹痛、腹泻发作时腹痛显著,有腹痛-便意-排便后减轻的规律。
重症病人可引起持续性剧烈性疼痛,直肠受累严重多伴有里急后重的症状。
结肠炎饮食保健1、肠炎的初期保健是肠道急性充血、水肿、发炎和渗出的阶段,此时肠蠕动活跃或处于痉挛状态,其消化吸收功能都比较弱,所以,在起病后8~12小时内,患者可吃流质食物,如大米粥、藕粉、细挂面等。
如腹泻严重或出汗较多,还应适当给病人多喝一些汤水,如米汁、菜汤、果汁、淡盐开水等,以补充体内水、维生素和电解质的不足。
2、肠炎的好转期保健可给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大米粥、细面条等。
[内科方剂]慢性结肠炎中药治疗方剂
![[内科方剂]慢性结肠炎中药治疗方剂](https://img.taocdn.com/s3/m/fab11bfd524de518964b7d8f.png)
[内科方剂]慢性结肠炎中药治疗方剂
慢性结肠炎这种疾病我们并不陌生,因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这类患者,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采用西医治疗这类病状。
其实中医也可以治疗。
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慢性结肠炎的中医方剂有哪些?
慢性结肠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
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治法
补中益气止泻。
方名
益气汤。
组成
黄芪12克,薏苡仁12克,党参10克,获苓10克,血余炭10克,赤石脂10克,白芍10克,白术炭6克,陈皮炭6克,柴胡6克,厚朴6克,黄连6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施今墨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
脾失健运,湿热蕴于肠中,肝脾气滞。
治法
健脾温中,清肠化湿。
方名
温中汤。
组成
党参9克,白术9克,炮姜3克,炙甘草6克,茯苓9克,防风9克,焦神曲9克,焦山楂9克,陈皮6克,白芍12克,秦皮12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柴国剑方。
中草药治疗急慢性肠炎、结肠炎的中药配方及医案验证记录

中草药治疗急慢性肠炎、结肠炎的中药配方及医案验证记录第一部分:中草药秘验方治疗急慢性肠炎肠炎是指各种病因所致肠粘膜的炎性病变。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以前者为多见。
慢性肠炎系指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肠粘膜炎性病变。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50岁以上者的发病率可达50%。
1、归芍莱菔汤治肠道疾病[方剂]当归120克,白芍60克,甘草、槟榔、枳壳、车前子各10克,莱菔子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养阴清热,健脾利湿,疏肝理气,行血止痛。
[验证]病例一:工x,男,34岁,农民,1950年8月5日初诊。
患泄泻下痢4载,每于夏秋反复,经治疗无效。
表现:下痢糊状大便,味腐臭,时呈红棕色豆瓣酱状,挟带少量脓血,里急后重,日夜两行,脐周及左下腹钝痛,舌红、苔淡黄,脉沉细滑。
大便镜检红细胞(+++),脓细胞(++),发现阿米巴:滋养体。
方予归芍莱旅汤加马齿览30克,并配用鸦胆子3克,用桂元肉包裹成胶囊状,用上药液送服。
9剂诸恙皆除。
再以原法配香砂六君子丸调理而愈。
随访至今9年,无复发,多次检查大便常规均正常。
病例二:黄x,女,32岁,工人,1979年6月2日初诊,自诉于1976年5月初,因误食不洁之物而致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带有红白粘冻,日间3、4次,肛周及外阴俱痒,屡用消炎、杀菌、解毒等法治疗3年,疗效不佳,病情无明显好转。
大便多次化验霉菌阳性。
表现:形体消瘦,头晕目眩,口干晨苦,舌苔白,脉沉细弦。
拟归芍莱菔汤加黄连、荆芥、艾叶炭、贯众各10克,连服2剂,腹痛已止,余症皆轻。
药已显效,乘势驱病,续进上方l 剂,症消病愈。
随访至今未复发。
[备注]临床上根据疾病的情况,可随证加减,该方对慢性阿米巴痢疾、霉菌性肠炎、肠管硬化症、血吸虫病并直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滴虫性肠炎等均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
2、苦参液灌肠治慢性结肠炎[方剂]苦参30克。
[制用法]将苦参加水500毫升,文火煎至80-100毫升,每晚临睡前保留灌肠。
治慢性结肠炎中医中药秘方

【加减】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30克;纳差者加麦芽、鸡内金、布渣叶;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30克、补骨脂10克。
处方组成木香后下5克川连5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6克甘草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茯苓15克
治慢性结肠炎中医中药秘方
治慢性结肠炎中医Βιβλιοθήκη 药秘方【处方组成】木香(后下)5克 川连5克 柴胡10克 白芍15克 枳壳6克 甘草5克 太子参30克 白术15克 云茯苓15克。
【功效】健脾舒肝,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结肠炎。
治疗结肠炎常用的偏方

治疗慢性结肠炎的偏方
1、赤石脂、茨实、白芨、黄柏、苦参、石榴皮各1公斤,白头翁2公斤,胃复安300片、痢特灵3000片、甲硝唑6000片。
制法:装成0号胶囊,每粒0.4克.
用法:口服,早晚饭后各5粒,一个月一疗程
2、升麻10g、葛根60 g、土炒白芍60 g、炒甘草9 g、炒车前子15 g、麸炒木香6 g、土炒诃子肉30 g、麸炒黄连12 g、金银花30 g、丹参10 g、白芨10 g、麸炒石榴皮30 g、麸炒乌梅30 g。
制法:装成0号胶囊,每粒0.4克.
用法:口服,每日三次,每次5-8粒,一个月一疗程
慢性胃炎、胃溃疡
白芨2000 g、白芍1000 g、甘草1000 g、鸡内金1000g、法半下1000 g、厚朴1000 g、漂硝2000 g、元胡1000 g、枳壳1000 g、公英3000 g、木香1000 g、香附1000 g、当归1000 g、旋复花1000 g,大黄苏
打、小苏打各7000片。
制法:研成细粉,制成水丸
用法:饭前口服,每日三次,每次7克,一个月一疗程。
结肠炎中医治疗方剂

结肠炎中医治疗方剂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中医治疗结肠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医认为结肠炎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外邪侵袭等因素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湿热内蕴,气血瘀滞所致。
治疗结肠炎的中医方剂通常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施治,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治疗结肠炎的方剂:1. 清热利湿方:适用于湿热型结肠炎,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大便黏腻、肛门灼热等。
常用药物有黄连、黄芩、黄柏、苍术、薏苡仁等。
2. 健脾益气方:适用于脾虚型结肠炎,主要症状为腹胀、大便稀溏、乏力、食欲不振等。
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等。
3. 疏肝理气方:适用于肝郁型结肠炎,主要症状为腹痛、情绪抑郁、胸闷、大便不畅等。
常用药物有柴胡、郁金、川楝子、香附、枳实等。
4. 活血化瘀方:适用于血瘀型结肠炎,主要症状为腹痛固定、大便带血、舌质紫暗等。
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丹参、川芎、赤芍等。
5. 温阳散寒方:适用于寒湿型结肠炎,主要症状为腹痛喜暖、大便清稀、四肢不温等。
常用药物有干姜、附子、肉桂、吴茱萸等。
6. 滋阴润燥方:适用于阴虚型结肠炎,主要症状为大便干结、口干舌燥、五心烦热等。
常用药物有生地黄、麦冬、玉竹、石斛、知母等。
7. 扶正祛邪方:适用于结肠炎的慢性期或恢复期,主要目的是扶助正气,驱除余邪。
常用药物有黄芪、当归、白芍、熟地黄等。
在使用这些方剂时,患者应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需要个性化的调整方剂。
同时,中医治疗结肠炎还强调饮食调养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保持情绪稳定,加强体育锻炼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名中医治结肠炎(泻痢)八个秘方

名中医治结肠炎(泻痢)八个秘方72.1 乌梅败酱方【来源】路志正,《名医治验良方》【组成】乌梅12~15克,败酱草12克,黄连4.5~6克,木香9克(后下)、当归10克,炒白芍12~15克,炒枳实10克,太子参12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葛根12克,炙甘草6克。
【用法】(1)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2)乌梅用50%醋浸一宿,去核打烂,和余药按原方配匀,烘干研细末,装入胶囊。
每服生药1.5克,空腹温开水送下,日服2~3次。
【功用】清热化湿、调气行血、健脾抑肝。
【方解】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缠绵难愈、易于复发,临床治疗颇为棘手。
其病理,既有湿毒滞肠的一面,又有久病入络脾虚的一面、虚实夹杂。
故治疗应扶正与祛邪并施。
所以,方中以白术、太子参、茯苓、炙甘草(即四君子汤)健脾益气,使脾健而行其运化水湿之职,不止泻而泻止;乌梅、白芍柔肝、缓急、止痛,且乌梅擅涩肠止泻;木香、黄连擅治泻剂;当归养血和血;败酱草辛苦微寒,功擅解毒排脓;葛根升阳止泻;枳实抑肝理气。
诸药配伍为用,共奏健脾、抑肝、清热、利湿之功。
【主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
长期腹泻,大便黏滞或带脓血,腹痛坠胀,或里急后重、脘腹痞闷、纳少乏力、面色黄白、舌质暗滞、苔腻、脉弦缓滑。
【加减】大便脓血、口苦急躁、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热盛邪实者,减太子参、白术等健脾益气药,加白头翁、秦皮、大黄炭、炒槟榔片等清肠导滞之品;胃脘痞闷,舌苔白腻,湿阻气滞者,酌加苡米、白蔻仁。
【疗效】多年使用,颇具效验。
72.2 姜莲养肠汤【来源】胡翘武,《名医治验良方》【组成】干姜3克,毛姜、阿胶(另炖烊化)各10克,旱莲草20克,当归10克,黄连6克,白术10克,木香、防风、炙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1剂,头煎、二煎药液合并约400毫升,每日早、晚空腹分服。
其中阿胶应另炖烊化,分2次兑入药液中。
症状缓解取得疗效后,可以上方剂量比例,研末(阿胶烊化)为丸,每服10克,日2次空腹吞服,以资巩固,以2~6个月为宜。
慢性结肠炎腹泻,大便后有便不尽,肛门下坠,疼痛中医案例分享。

慢性结肠炎腹泻,大便后有便不尽,肛门下坠,疼痛中医案例
分享。
有患者向我咨询,经常有腹泻,大便后有便不尽的感觉,严重情况还会有肛门下坠,疼痛的情况,这种情况怎么办?其实这种看病的问题三言二语说不清楚,我通过我这里治好的病例给大家讲一下治疗这病的方法,去年看过一个患者,是女性,年龄39岁,来看病的时候,自己叙述,肠镜检查确诊是慢性结肠炎,另外还有一个溃疡,经常的大便次数多,便后有便不尽的感觉,查其舌苔黄腻,中医辨证是肠道有湿热,我给她用的药是黄芩,赤芍,白芍,丹皮,桃仁,薏米,冬瓜子,马齿笕,败酱草,木香,黄连,桔梗,患者用这个药方服用35天,大便正常,一天一次,便后异物感消失。
这个是通过清热燥湿,活血化瘀的方法治愈慢性结肠炎,药方是来源于芍药汤和大黄牡丹汤加减。
今天分享给大家,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方
慢性结肠炎方是药物,成分有柴胡、白芍、白术等。
中文名
慢性结肠炎方
药物组成
柴胡、白芍、白术等
适用证
慢性结肠炎。
症状表现
腹痛肠鸣,便下溏薄
药物组成:
柴胡、白芍、白术、防风各10克,木香、甘草各6克,椿白皮12克,青陈皮各5克,槐花15克,黄连3克。
适用证:
慢性结肠炎。
证见腹痛肠鸣,便下溏薄,挟带粘液或脓血。
症状表现:
1、腹泻:这是慢性结肠炎最主要的症状,也是常见的症状,常常反复发作或持续不愈,轻者每天2~5次,重者20~30次,粪便性质个体差异极大,软便,稀糊状、水样、粘液便不一,但大便以粘液脓血便多见,有的表现为痢疾样脓血便。
早上起床后腹泻及餐后腹泻最常见。
个别病人还会出现便秘、腹泻交替进行的现象。
2、腹痛:腹泻前多有腹痛症状,腹痛则腹泻,腹泻后疼痛减轻。
疼痛多以胀痛为主,多局限在左下腹或左腰腹部,持续隐痛者也不少见,轻者多无腹痛。
3、便血:便血是本病主要症状之一,轻者血液附于表面,重者鲜血下流,以至休克。
4、里急后重:这是慢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之一,本病常见。
点评: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属中医“久泻”范畴,久泻证是责于肝脾,
治疗应当健脾止泻,疏肝达木,调胃肠,双管齐下,本方是肝脾同治法。
以痛泻要方合香连丸加味,前者柔肝实脾,泻木扶土,后者清湿热理肠腑,二方相伍,祛邪扶正。
待邪退正复,转为调脾,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
脾健胃和,则肝木不会相克,肝脾二和,久泻也能止。
另外,服药期间,必须忌吃不消化食物以及油腻、辛辣、酒烟等食品。
【处方与加减】党参20克,白术10克,炒白芍30克,吴茱萸12克,川朴6克,黄连6克,附子15克,米壳6克,乌药15克,车前草30克,木香10克,椿根白皮10克,枳壳12克,甘草5克。
舌质红苔黄腻者,去附子,黄连加至10克;纳差,不思饮食者,去椿根白皮,加焦三仙15克; 肠黏膜充血、水肿兼有溃疡,症状较重者,可用白头翁30克,蒲公英30克,五倍子10克,白芨10克,槐花10克,黄柏15克。
中药方
方剂1
【处方与加减】党参20克,白术10克,炒白芍30克,吴茱萸12克,川朴6克,黄连6克,附子15克,米壳6克,乌药15克,车前草30克,木香10克,椿根白皮10克,枳壳12克,甘草5克。
舌质红苔黄腻者,去附子,黄连加至10克;纳差,不思饮食者,去椿根白皮,加焦三仙15克; 肠黏膜充血、水肿兼有溃疡,症状较重者,可用白头翁30克,蒲公英30克,五倍子10克,白芨10克,槐花10克,黄柏15克。
【功效与用法】水煎服。
并加水200毫升,煎至80毫升,每晚保留灌肠1次。
主治慢性结肠炎。
症见下腹疼痛,便后痛解,腹泻,便下黏液脓血,里急后重。
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
党参、白术、炒白芍补气健脾,和血;吴茱萸、附子、米壳、乌药暖中,理气止痛,温肾补阳固摄,并助温化湿邪;枳壳、川朴宽中理气,以通肠腑; 椿根白皮、黄连、车前草清热利湿; 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共奏健脾补气,温肾固摄,清热利湿,利气暖中止痛之功效
方剂2
【处方与加减】一见喜60克,生地榆30克。
【功效与用法】浓煎成100 至150毫升,晚上临睡前保留灌肠1次,14天为个疗程。
主治慢性结肠炎。
症见腹痛、腹泻,黏液或脓血便,纳差(吃饭差)等。
一见喜苦寒,清热解毒,对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地榆凉血,解毒,止脓血,其煎剂对溃疡性大出血有止血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
二药合用可收敛止血,消炎止泻。
慢性肠炎的食疗方法
1、低脂、少纤维。
含脂肪太多的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肠作用常会使腹泻症状加重,因此患者不应吃油炸、油煎、生冷及多纤维食物,可选择容易消化的细挂面、烩面片、馄饨、嫩菜叶、鱼、虾、蛋及豆类制品等,以使肠道得到休息。
2、慢性肠炎患者如伴有脱水现象时,可喝些开水、菜汤、米汤、果汁、米粥等,以补充水、盐和维生素。
3、排气、肠鸣过强时,应少吃蔗糖及易产气发叫的食物,如土豆、红薯、白萝卜、南瓜、牛奶、黄豆等。
4、慢性肠炎病人多半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因而更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及变质食物,不喝酒,不吃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
5、苹果含有鞣酸及果酸成分,有收敛止泻作用,慢性肠炎患者可经常食用。
现介绍几款有止泻作用的药粥,患者不妨一试。
6、大蒜粥:取大蒜30克,去皮,切碎末,粳米100克加水1000毫升煮粥,早、晚温服,有止痢、止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