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专科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精神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内容

精神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内容

精神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内容
精神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包括以下内容:
1.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定期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提供安全环境:为病人提供安全、宁静的环境,防止自残或伤害行为发生。

3.监测精神状态: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情绪波动、思维内容等,及时发现异常,并与医生沟通。

4.药物管理:按照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注意药物剂量和时间的准确性,防止药物过量或漏服。

5.定期评估:对病人进行周期性的评估,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6.饮食管理:提供合适的饮食,根据病人的需求和饮食偏好进行个性化的饮食安排。

7.心理支持:与病人进行积极的交流,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病人克服精神压力。

8.日常护理:包括病人的个人卫生、营养饮食、床位整理等。

9.协助治疗:配合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如安排心
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10.预防并发症:注意病人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及时发现并处
理并发症的风险。

11.家属教育和支持:向家属提供病情解释、护理建议等信息,给予他们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

请注意,精神科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需要专业的护理团队进行,以上内容仅为一般常规,具体护理措施还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制定。

精神科疾病护理常规内容

精神科疾病护理常规内容

精神科疾病护理常规内容1. 引言1.1 疾病概述精神科疾病是指一类以异常情绪、行为和认知功能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常见的精神科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

这些疾病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社会功能下降和自杀行为。

精神科疾病的病因复杂多样,既包括遗传因素,也包括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

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情绪波动大、感觉异常、思维混乱等症状。

疾病的发生往往需要长期的治疗和康复,同时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

精神科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通过合理的药物管理、心理支持和病人安全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还需要注意评估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

1.2 护理概念护理是指在精神科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心健康照顾和护理。

护理概念是指在精神科疾病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各种护理技术和方法,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

护理概念强调的是对患者的全面关注和照顾,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求。

在精神科疾病护理中,护理概念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感受,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概念还强调护理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在精神科疾病护理中,护理概念的实施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是保障患者安全和健康的基础。

2. 正文2.1 疾病的常见症状精神科疾病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疾病,每种疾病都有其特定的表现和症状。

常见的精神科疾病及其常见症状如下:1. 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常出现情绪低落、消沉、对生活失去兴趣、睡眠障碍、食欲变化等症状。

2. 焦虑症:焦虑症患者常表现为持续不安、紧张、恐惧感、焦虑症状包括心悸、呼吸困难、手脚发冷等。

精神科疾病护理常规内容

精神科疾病护理常规内容

精神科疾病护理常规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精神科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类型。

在护理精神科疾病患者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护理常规,以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和照顾。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精神科疾病护理的常规内容。

建立良好的护理环境是精神科疾病护理的基础。

护理环境应该是安静、整洁、明亮的,同时要保持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护士们应该与患者建立起信任和亲和力,以便更好地进行护理工作。

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病情特点是进行精神科疾病护理的重要步骤。

护士应该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治疗情况,从而能够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和观察是精神科疾病护理的重要内容。

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谈话、观察其行为和情绪等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保持患者的良好生活习惯也是精神科疾病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包括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方面的建议,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疾病,提高康复效果。

重视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也是精神科疾病护理的重要内容。

护士应该与患者的家人和社会工作者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出更全面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关怀。

精神科疾病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提供给患者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精神科疾病护理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精神科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专业的护理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在精神科疾病的护理中,有一些常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照顾患者。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精神科疾病护理的常规内容,希望对护理人员和患者有所帮助。

一、建立良好的护理环境在精神科疾病的护理中,提供一个良好的护理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护理环境可以帮助患者感到舒适和安全,有助于他们尽快康复。

护理人员需要确保病房的整洁干净,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减少噪音和刺激等不利因素。

医院精神科疾病护理常规

医院精神科疾病护理常规

医院精神科疾病护理常规一、按入院程序办理手续,按护理病历书写要求完成护理病历。

二、非睡眠时间组织病人参加集体活动(特殊情况除外)。

三、集体用膳制,对拒食及特殊情况者给予个别处理。

四、随时注意病人冷、热及个人卫生。

五、发药时检查口腔、手指缝等处,以防藏药。

六、督促病人按时休息,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

七、提高警惕,加强巡视,特别注意厕所角落等处,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八、进行心理护理,使病人在生理、心理各方面都处于接受治疗和管理的最佳状态。

兴奋状态病人的护理常规一、做好心理护理,接触兴奋状态病人时态度要和蔼,避免刺激性言语。

二、将兴奋状态的病人安置在一级病房,每日做晨、晚间护理,口腔护理等,防止并发症发生。

三、利用病人的特点开展好工娱治疗。

四、持续观察兴奋躁动的病人病情的变化,保证治疗及时完成并观察治疗后的反应。

五、约束保护病人时,严格按程序进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六、保证病人充分休息和营养的摄入,必要时鼻饲流质饮食。

每日入量不得少于2500ml。

七、测体温时做到“手不离表”,防止破损及其他意外发生。

抑郁状态病人的护理常规一、提高警惕,置病人于工作人员的视线下,及时发现病人的情绪变化及异常言行。

二、落实基础护理。

三、约束保护病人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四、耐心与病人交谈,了解病情,及时完成医嘱并观察治疗后的反应。

五、保证病人营养的摄入,必要时喂食或鼻饲。

六、注意睡眠,不让病人蒙头睡觉,睡眠障碍者遵医嘱做处理。

七、做好心理护理,调动病人积极良好的情绪,学习新的应对技巧。

木僵病人的护理常规一、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不要在病人床前随意议论病情。

二、落实基础护理,预防压疮。

三、约束保护病人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四、将病人安置在易观察的床位,防止病人被伤和伤人行为的发生。

五、掌握木僵病人的特点,加强生活护理,保证病人营养摄入。

六、针对病人精神运动呈深度抑制,但意识清楚的特点做好心理护理,注意在治疗护理过程前、中、后期与病人沟通,态度要温和,动作要轻柔。

精神科护理常规

精神科护理常规
• 心脏停搏按心脏骤停进行抢救,心跳存在可肌注呼吸 兴奋剂和强心剂,如尼可刹米、山梗菜碱、强尔心等。
• 在自主呼吸恢复后,缺氧症状未缓解,应继续给予氧 气吸入,直至完全恢复正常为止。
十、 吞服异物病人抢救护理常规
• 发现病人吞服异物后要立即劝慰,稳定其情绪,争取病人合作, 同时报告医生,采取抢救措施。
采取有效措施,随时严加防护。 • 认真执行安全护理工作制度,危险物品随时清理。病人因需要而
离开病室时;护理人员必须伴随,禁止病人单独活动。 • 及时掌握病人在不同时期的异常心理活动、病情变化、饮食、睡
眠等情况,耐心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增强战胜疾病信心。 • 家属探视时,护理人员向家属交待注意事项,嘱家属在规定时间
• 病人妄想内容多变,护理人员应随时了解。
• 有妄想的病人行为常难预料,护士应提高警惕, 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止发生意外。
• 严防病人藏药。
• 鼓励病人参加集体活动,从而转移病人的注意 力。
• 对受妄想支配生活不能自理者,对其生活起居、 睡眠、饮食和卫生应督促和给予协助。
二、拒食病人护理常规
• 详细了解病人拒食的原因,尽量诱导协助病人进食,在 喂食或鼻饲时不宜过快,防止意外。
四、抑郁状态病人护理常规
• 对抑郁状态的病人,放一级病室,专人护理,注意安 全,随时掌握病情的变化。
• 严格执行安全护理及一级护理制度,做好床头交接斑。 • 细致观察病情变化,防止突然躁狂发作而引起的冲动
破坏现象.夜间和清晨要加强巡视,不要让病人蒙头 睡觉。 • 鼓励病人参加集体活动,分散注意力,缓和病人的抑 郁心情。 • 做好心理护理,对恢复期病人.防意外发生。 • 注意病人进食情况.必要时行喂食或鼻饲。
将病人送回,检查有否带危险物品。 • 详细记录病情变化,严格交接班。

精神科护理常规-

精神科护理常规-

精神科护理常规成都市德康医院成都市精神病院精神科护理常规成都市德康医院成都市精神病员二0一四年四月目录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精神科安全护理常规患者饮食护理常规患者心理护理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护理常规多参数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护理常规精神科康复训练护理常规患者出院护理常规兴奋躁动状态患者护理常规木僵状态患者护理常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护理常规消极患者护理常规冲动患者护理常规外走患者护理常规拒食患者护理常规进食障碍患者护理常规睡眠障碍患者护理常规痴呆患者护理常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常规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常规心境障碍患者护理常规神经症患者护理常规应激相关障碍患者护理常规人格障碍患者护理常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护理常规儿童孤独症患者护理常规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者护理常规青少年品行障碍患者护理常规儿童少年期情绪障碍患者护理常规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一、新入院护理1.礼貌接待,根据病情和家属要求安排床位。

检查患者随身携带的物品及日常生活用品的准备情况。

对患者进行卫生处理,更换病员服,检查躯体情况,佩戴身份识别腕带。

2.介绍医院情况、住院规则、探视制度、安全管理要求等。

3.填写体温单、床位卡、饮食通知单。

4.入院前3日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各4次,3日后变更为2次。

血压入院前3日每日测量1次,3日后变更为每周1次。

特殊情况遵照医嘱执行。

5.入院前3日每日进行护理记录,班班病情交接,3日后变更为一般记录、交接,病情有特殊变化随时记录、交接。

6.常规化验检查3日内完成,各类辅助检查一周内完成,心电图检查24小时内完成,特殊情况遵医嘱执行。

二、对病情突然变化者应报告医生,并做好详细交接班1.精神症状突然变化:如出现严重药物副反应、自伤和冲动行为等。

2.体温:≥℃以上需连续监测至恢复正常3日后改为常规测量℃℃每日测3次,℃℃每日测4次,≥39℃每日测6次),在体温单上记录并详细交班。

3.血压:收缩压在90mmHg(12KPa)以下或140mmHg以上,舒张压在60mmHg(7KPa)以下或100 mmHg以上者。

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

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

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是为了规范和提高精神科护理工作质量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工作目标、工作范围、工作流程、工作岗位职责以及工作评价体系。

一、工作目标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目标是保障和提升精神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帮助其尽快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具体工作目标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行为和情绪状况、促进患者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的提升。

二、工作范围精神科护理工作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患者的日常护理、药物管理、病情观察、心理支持和干预、家属教育、病历记录和医疗器械管理等。

具体而言,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要协助医生进行患者体检、巡视病房、记录生命体征以及协助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等。

三、工作流程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需要有一套规范的工作流程。

例如,患者入院后,首先进行基本信息登记,并由护士进行初步护理评估。

之后,根据医生的要求,护士会负责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同时进行病情观察和记录。

在治疗过程中,护士还需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协助医生进行必要的调整。

最后,在患者出院前,护士还需对其进行评估,给予出院指导,并做好相关的出院准备工作。

四、工作岗位职责精神科护理工作中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职责。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工作岗位以及其职责要求:1. 护士长:负责精神科护理团队的管理和组织,制定工作计划和安排,监督护理工作质量。

2. 护士:负责具体的护理工作,包括患者日常护理、药物管理、病情观察和记录等。

3. 心理咨询师: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协助患者解决情绪和心理问题。

4. 康复师:进行康复评估,设计和实施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恢复社交和生活能力。

五、工作评价体系为了确保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质量,需要建立完善的工作评价体系。

此体系可以包括护理工作的绩效评估、患者满意度调查、工作经验和技能的培训以及继续教育等。

通过不断的评价和提升,可以有效地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精神专科护理学科

精神专科护理学科

精神专科护理学科
精神专科护理学科是护理学中的一个分支,专注于提供对精神健康问题和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和支持。

这个领域的护理专业人员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以有效地管理和协助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需求。

以下是精神专科护理学科涉及的主要内容:
1.精神疾病知识:护士需要了解各种精神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2.心理学和心理治疗技巧:护士需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治疗技巧,以便有效地与患者沟通、建立信任,并提供支持和心理疏导。

3.药物治疗:护士需要了解常用的精神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以及它们的作用机制、副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4.危机干预和紧急护理:护士需要具备处理精神危机和紧急情况的能力,包括自杀风险评估、危机干预技巧等。

5.团体治疗和康复:护士可能参与团体治疗活动和康复计划的实施,帮助患者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提高生活质量和功能能力。

6.家庭和社区支持:护士在精神专科护理中还可能与患者的家人、社区机构和其他卫生服务提供者合作,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协调护理服务。

7.法律和伦理问题:护士需要了解与精神健康护理相关的法律和伦理问题,包括隐私权、知情同意、精神病患者权利等,确保护理实践符合法律和伦理标准。

精神专科护理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领域,护士在这个领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护理需求和挑战。

同时,与其他护理领域一样,精神专科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尊重患者的权利和尊严,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全面恢复。

精神科护理常规

精神科护理常规

【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一、精神科入院护理常规1、病房护士接到患者住院通知后,应立即准备好床位及治疗用物,并通知医师。

2、新入院患者到病区后,由主班护士负责接待患者并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重点观察极度兴奋、衰竭、谵妄、明显消瘦、伴有严重外伤、高热等情况,如有上述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急救准备。

3、护士给患者更衣时观察有无躯体外伤和女患者月经情况,并对患者进行安全检查,防止将危险品带入病室,如有贵重物品以及患者多余的衣物一并交给护送人或家属带回,并告知家属(1一2人)向医生介绍病史。

4、协助新入院患者做好卫生处理,包括沐浴、更衣、理发、剪指甲等。

观察全身情况,如有伤痕、压疮、头虱、体虱或牙齿缺失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记录。

5、进行入院常规检查,测T、P、R、BP及体重。

如有异常变化时立即通知医生。

6、患者进入病房后,向患者介绍病房情况,包括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科主任、护士长、病室环境、作息制度等内容(意识不清、不合作者可暂缓),注意态度要平和、耐心。

7、主班护士向护送人或家属讲介绍探视制度及要求。

入院当日作入院评估,并根据病情需要作好护理记录。

8、新入院患者测BP、T、P、R、每日四次,连测一周,一周后每日下午测体温一次。

(第一周护理同分级护理制度的特级护理内容)二、精神疾病护理常规1、保持病区整洁,空气流通和舒适安静,创造良好的治疗和休息环境,并根据病情进行分级护理。

2、进行各种操作前应向患者做好告知、解释工作,并认真观察病情和治疗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详细记录和交接班。

3、坚守工作岗位,加强巡回,对意识不清、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郁状态等重点患者加强护理,以防自杀、伤人、逃跑、毁物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4、注意患者饮食及排便,对生活不能自理者应按时协助喂水、喂饭,三日内无大便应通知医生给予处理,对拒食和拒服药者应设法劝导,或报告医师处理。

5、做好晚间护理,每晚督促患者洗脚、女患者洗会阴、生活不能自理者护士应协助定期洗澡、更衣、剪指甲、理发、饭前便后应洗手,保证患者做到六洁(脸、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清洁),四无(无褥疮、坠床、烫伤、交叉感染的发生)。

精神科入院护理常规

精神科入院护理常规

精神科入院护理常规1、为新入院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后,详细询问患者有关自杀,他伤,毁物,外走等情况。

根据病情安排病室,向家属做住院介绍。

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安排隔离护理,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2、办理入院手续时严格检查危险品,贵重物品当面交家属带回。

3、新入院患者第一天连续测体温,呼吸,脉搏各四次,无异常三天后,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一次,住院第一天测血压,体重并记录,有发热低体温或病情需要遵医嘱测量。

4、协助新入院患者做好卫生处理,包括沐浴、更衣、剪指甲等。

观察全身皮肤情况,如有伤痕、压疮、头虱、体虱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记录。

5、向患者介绍病房情况,包括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科主任、护士长、病房环境、作息制度等内容(意识不清、不合作者可暂缓),注意态度要平和、耐心。

6、入院当日做入院评估,并根据病情需要做好护理记录。

7、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严防自杀、自伤、他伤、毁物、外走等意外发生。

了解患者的意识、言语、行为、睡眠、饮食、服药依从性、排泄、女患者月经等情况,必要时做记录。

观察患者夜间睡眠时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8、住院患者不能单独外出,外出活动时应由专人组织带领,出、入病室均需有第二人清点人数并检查有无危险物品带入。

9、鼓励患者按时作息,学习自我料理,参加集体活动,防止终日卧床,孤独离群等精神衰退现象。

10、患者体温在38℃以上或35℃以下,脉搏在130次/分以上或55次/分以下等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11、建立并落实危险品管理制度。

针线、剪刀、打火机等禁忌品须在看护下使用,用完立即收回。

12、发口服药应该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密观察服药后的不良反应。

13、根据医嘱安排饮食和护理级别,及时留取检验标本送检。

14、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适时进行心理疏导。

15、交接班应清点患者总数。

有疑问应及时落实清楚,人数清点交接无误后交班者方能离开。

精神科护理常规医学课件

精神科护理常规医学课件

精神科护理常规医学课件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精神科护理作为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学科,其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精神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本文将重点介绍精神科护理常规医学课件的内容,以期为精神科护理实践提供指导。

二、精神科护理概述1.精神科护理的定义:精神科护理是指在精神科领域,护理人员运用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全面的身心护理,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门学科。

(1)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精神疾病患者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异常,护理过程中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维护患者的尊严和权益。

(2)护理工作的复杂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多变,护理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强的观察、评估、干预和沟通能力。

(3)护理措施的综合性:精神科护理涉及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等多方面内容,护理人员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精神科护理的目标:精神科护理的目标包括:(1)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2)改善患者的病情,促进康复。

(3)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适应。

(4)降低疾病复发率,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三、精神科护理常规医学课件内容1.精神科护理评估:护理评估是精神科护理的基础,主要包括:(1)患者基本情况: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

(2)病情评估: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程、治疗经过等。

(3)心理社会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家庭背景、社会支持等。

(4)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2.精神科护理措施:护理措施是精神科护理的核心,主要包括:(1)药物治疗: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2)心理护理:运用心理护理技巧,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治疗信心。

(3)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生活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新精神科疾病护理常规与操作规程

新精神科疾病护理常规与操作规程

精神科疾病护理常规.一、精神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1.按入院程序办理手续,按护理病历书写要求完成护理病历。

2.非睡眠时间组织病人参加集体活动(特殊情况除外)。

3.发药时检查口腔、手指缝等处,防藏药。

4.集体用膳制,对拒食及特殊情况者个别处理。

5.督促病人按时休息,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

6.随时注意病人冷、热及个人卫生。

7.提高警惕,加强巡视,特别注意厕所角落等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8.进行心理护理,使病人在生理、心理各方面都处于接受治疗和管理的最佳状态。

二、兴奋状态病人的护理常规1.将兴奋状态的病人安置在一级病房,每日做晨、晚间护理、口腔护理等,防意外。

2.持续观察兴奋躁动的病人病情的变化,保证治疗及时完成并观察治疗后的反应。

3.保证病人充分休息和营养摄入,必要时鼻饲。

4.测体温时做到“手不离表”,防止破损。

5.约束保护病人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6.利用病人的特点开展好工娱治疗。

7.做好心理护理,接触兴奋状态病人时态度要和蔼,避免刺激性言语。

三、抑郁状态病人的护理常规1.提高警惕,置病人予工作人员视线下,及时发现病人的情绪变化及异常言行。

2.约束保护病人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耐心与病人交谈,了解病情,及时完成医嘱并观察治疗后的反应。

4.落实基础护理,保证病人营养摄入,必要时喂食或鼻饲。

5.注意睡眠,不让病人蒙头睡觉,睡眠障碍者遵医嘱作处理。

四、木僵病人的护理常规1.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不要在病人床前随意议论病情。

2.落实基础护理,预防压疮。

3.约束保护病人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4.将病人安置在易观察的床位,防止病人被伤和伤人行为的发生。

5.掌握木僵病人的特点,加强生活护理,保证病人营养摄入。

五、妄想状态病人的护理常规1.避免触及病人妄想内容的言语,当病人主动讲述病情时,不要与其争辩或过早地批判。

2.根据病人的特点和爱好,鼓励其参加工娱活动,转移注意力。

3.当同室病友被涉及为怀疑对象时及时分开。

4.当工作人员被涉及为怀疑对象时切忌过多解释,应减少或避免接触,并注意安全。

精神心理科护理常规

精神心理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一、成人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1.患者入院后,护士检查患者入院处置情况,有无携带危险品,贵重及不必要的物品交家属带回,通知医生,根据病情及医嘱安排床位。

2.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作息制度、住院须知、病区工作人员及其他病友等。

3.新入院患者测血压、体重,测体温、脉搏、呼吸连续3次,如无异常,常规每日测量一次,每周测血压1次,每月测体重一次。

4.密切观察新入院患者的病情,日、夜班分别详细书写交班记录,连续三班,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特殊情况除外)完成患者入院评估及知情告知,根据病情、用药情况及风险程度进行再评估。

5.及时留取检验标本送检,根据医嘱安排各项检查。

6.护士加强工作责任心,按要求巡视病房,做好安全护理,及时发现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出走、噎食等意外事件并及时处理。

患者外出检查、治疗或组织活动时,必须有工作人员看护,患者出院或请假离院应有家属陪伴。

7.准确、及时执行医嘱,按医嘱给予指定的饮食、护理级别及治疗。

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8.注意患者衣着的整洁、冷暖及患者的个人卫生(包括口腔、头发、皮肤、指/趾甲等)。

9.鼓励患者集体进餐,观察患者的进食情况,对拒食及特殊情况者,应了解原因并做适当处理,以保证有足够的营养摄入。

10.观察患者睡眠情况,夜间不能入睡者,遵医嘱给与药物催眠。

非睡眠时间,组织患者参加室内活动,有躯体疾患或接受特殊治疗需要卧床休息者例外。

11.每日记录患者大便次数,连续三日无大便,遵医嘱处理。

12.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宣教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做好出院指导。

二、临床心理科一般护理常规1.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接待,根据医嘱安排床位,介绍住院须知,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特殊情况除外)完成患者入院评估及知情告知,根据病情、用药情况及风险程度进行再评估。

2.新入院患者测体重、血压,测体温、脉搏、呼吸连续3次,如无异常,常规每日一次。

每周测血压1次,每月测体重一次。

精神科常规护理操作流程

精神科常规护理操作流程

精神科常规护理操作流程Providing routine nursing care in a psychiatric setting involves a combination of med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support. It is crucial to create a safe and therapeutic environment for patients to promote their well-being and recovery. Regular nursing care operations include conducting thorough assessments, administering medications, implementing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and collaborating with the interdisciplinary team to ensure holistic care.在精神科护理中提供常规护理操作涉及医疗、心理和社会支持的综合。

为了促进患者的健康和康复,营造一个安全和治疗的环境至关重要。

常规护理操作包括进行全面评估,给药,实施治疗干预,并与跨学科团队合作,确保全面护理。

One of the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routine psychiatric nursing care is conducting thorough assessments of each patient. This includes gather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patient's mental health history, current symptoms, and any potential risk factors. Nurses must also assess the patient's overall well-being, including physical health, self-care abilities, and social support systems. Through comprehensiveassessments, nurses can develop individualized care plans that address each patient's unique needs.精神科常规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评估每位患者。

精神科护理常规ppt课件

精神科护理常规ppt课件
少。
评估与诊断中的注意事项
全面了解病史
注意评估患者的社会功能
包括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史、个人史等 ,以便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
精神疾病往往会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如 工作、学习、人际交往等,因此在评估时 要特别注意患者的社会功能状况。
避免主观臆断
结合多种评估方法
在评估与诊断过程中,要保持客观、中立 的态度,避免主观臆断或受患者情绪影响 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鼓励继续教育
支持团队成员参加相关学术会议、研 讨会和培训课程,不断更新知识和技 能。
设立激励机制
设立奖励机制,表彰优秀团队成员和 突出贡献者,激发团队积极性和创造 力。
制定发展规划
结合医院和科室的发展战略,制定团 队发展规划,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和目 标。
THANKS
交谈法
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了解患者的 内心体验、情感、思维等。
心理测验法
使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工具,如智 力测验、人格测验等,对患者的心 理特征进行评估。
评定量表法
使用特定的评定量表,如抑郁评定 量表、焦虑评定量表等,对患者的 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常见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
01
精神分裂症
包括幻觉、妄想等症状,持续 时间至少1个月,严重影响患
准确执行医嘱,掌握各类精神药物的 给药途径、剂量、时间和方法,观察 并记录用药后的反应。
心理治疗操作技能
建立治疗关系
与患者建立信任、尊重的治疗关系,营 造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
心理治疗计划制定与执行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治疗 计划,并有效实施。
心理评估
运用专业心理评估工具,全面了解患者 的心理状态、问题和需求。
队成员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

精神科专科护理常规

精神科专科护理常规

精神科专科护理常规第一节精神科专科治疗护理常规一、保护性约束护理常规1.护士应严格执行保护性约束制度。

2.被约束患者应安置在重症室内,约束时动作轻柔,注意技巧。

3.约束保护期间,加强病情的观察和床边交接班,注意患者的意识、皮肤、保护带的松紧等情况。

4.做好生活护理工作,及时给患者擦身、喂水喂饭、帮助两便排泄等。

5.关注被约束患者心理动态,患者情绪稳定后,应与医师联系,根据医嘱及时解除约束。

6.对患者被约束的原因、临床表现、护理过程、保护带的根数等,应做好相应的记录。

二、精神科药物治疗护理常规1.遵医嘱正确给药,说服、劝导患者接受治疗,确保治疗效果。

2.按床位排列药物,准备好温开水、压舌板,严格遵守查对制度,逐人发药,并检查口腔、舌下及颊部等,防止藏药。

如发现患者藏药,将药物研碎后服用,必要时遵医嘱处理,重点交班。

3.发药车应放于护士面前,防止被掀翻或毁坏,并防止患者抢服和错服药物。

4.用药后持续评估患者的生理状况及精神症状的变化。

5.加强精神药物治疗中的基础护理工作。

6.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7.掌握药物治疗的有关知识,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附:精神科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1.观察锥体外系反应,如动眼危象、颈项强直、静坐不能、吞咽障碍、行走不稳、扭转性痉挛等。

如果发生上述情况,立即汇报医生,遵医嘱处理。

安排病患者卧床休息,尽量减少走动,防止跌倒。

对吞咽困难者加强饮食护理防止噎食。

同时给予心理安抚,减少病患者的紧张、恐惧感。

2.观察病患者有无胃肠道反应,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出现上述情况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服用碳酸锂的早期毒性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

宜饭后服药,注意补充水份和食盐,遵医嘱定期监测血锂浓度。

3.观察病患者有无体位性低血压,如面色苍白、无力、头晕、嗜睡等。

应加强血压监测,指导病患者起床动作要缓慢,必要时卧床休息。

使用吩噻嗪类药物所致低血压时,禁用肾上腺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专科护理常规目录1、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 12、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常规┄┄┄┄┄┄┄┄┄┄┄┄┄┄┄┄┄┄┄┄┄┄┄┄┄ 23、抑郁症患者护理常规┄┄┄┄┄┄┄┄┄┄┄┄┄┄┄┄┄┄┄┄┄┄┄┄┄┄┄ 24、躁狂症患者护理常规┄┄┄┄┄┄┄┄┄┄┄┄┄┄┄┄┄┄┄┄┄┄┄┄┄┄┄35、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常规┄┄┄┄┄┄┄┄┄┄┄┄┄┄┄┄┄┄┄┄┄ 46、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常规┄┄┄┄┄┄┄┄┄┄┄┄┄┄┄┄┄┄┄┄┄┄ 47、偏执型精神病患者护理常规┄┄┄┄┄┄┄┄┄┄┄┄┄┄┄┄┄┄┄┄┄┄┄┄ 58、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护理常规┄┄┄┄┄┄┄┄┄┄┄┄┄┄┄┄┄┄┄┄┄┄┄┄ 59、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护理常规┄┄┄┄┄┄┄┄┄┄┄┄┄┄┄┄┄┄┄┄┄┄ 610、精神科自杀、自伤患者护理常规┄┄┄┄┄┄┄┄┄┄┄┄┄┄┄┄┄┄┄┄┄ 611、精神科出走患者护理常规┄┄┄┄┄┄┄┄┄┄┄┄┄┄┄┄┄┄┄┄┄┄┄┄┄712、精神科冲动暴力行为患者护理常规┄┄┄┄┄┄┄┄┄┄┄┄┄┄┄┄┄┄┄┄┄713、精神科木僵患者护理常规┄┄┄┄┄┄┄┄┄┄┄┄┄┄┄┄┄┄┄┄┄┄┄┄┄814、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护理常规┄┄┄┄┄┄┄┄┄┄┄┄┄┄┄┄┄┄┄815、精神科噎食患者护理常规┄┄┄┄┄┄┄┄┄┄┄┄┄┄┄┄┄┄┄┄┄┄┄┄┄916、精神科拒食患者护理常规┄┄┄┄┄┄┄┄┄┄┄┄┄┄┄┄┄┄┄┄┄┄┄┄┄1017、精神科昏迷患者护理常规┄┄┄┄┄┄┄┄┄┄┄┄┄┄┄┄┄┄┄┄┄┄┄┄┄1018、精神科谵妄状态患者护理常规┄┄┄┄┄┄┄┄┄┄┄┄┄┄┄┄┄┄┄┄┄┄┄11精神专科护理常规一、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1、为新入院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后请家属提供病史资料,详细询问有关自杀、他伤、毁物、潜逃等情况。

根据病情安排病室,向家属作住院介绍。

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安排隔离护理,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

2、办理入院手续时严格检查危险品,贵重物品当面交家属带回。

患者日用品、衣物均应写好姓名(上衣写在下衣襟内侧,裤子写在裤腰内侧,毛衣用布条写好缝上)按件登记、妥善保管,零用钱专人登记管理并有家属签名。

3、新入院患者每日2次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连续3天,无异常后每日测量1次,画在体温单上。

半年以上的长期住院患者若无特殊病情需要,可使用专用体温记录单。

住院第1天测血压、体重并记录。

有发热、低体温或病情需要的遵医嘱测量。

4、协助新入院患者做好卫生处理,包括沐浴、更衣、剪指甲等。

观察全身皮肤情况,如有伤痕、压疮、头虱、体虱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记录。

5、向患者介绍病房情况,包括负责医生、责任护士、病室环境、作息制度等内容(意识不清、不合作者可暂缓),注意态度要平和、耐心。

6、入院当日作入院评估及三班病情记录,以后根据病情需要作护理记录。

一级护理每周记录2次,二级护理每周记录1次,住院二个月以上、病情已稳定或已遵医嘱改为三级护理的,每月记录1次。

病情有变化应随时记录。

7、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严防自杀、自伤、他伤、毁物、潜逃等意外发生。

了解患者的意识、言语、行为、睡眠、饮食、服药依从性、排泄、女患者月经等情况,并作好记录。

观察并记录夜间睡眠时间,有睡眠障碍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8、住院患者无医嘱不能单独外出,外出活动时应有专人组织,带领出、入病室均须有第二人清点人数并在提示板上注明。

9、鼓励患者按时作息、学习自我料理、参加集体活动,防止终日卧床、孤独离群等精神衰退现象。

10、患者体温在38℃以上或35℃以下,脉搏在130次/分以上或55次/分以下等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11、建立并落实禁忌品管理制度。

针线、剪刀、火柴等禁忌品须在看护下使用,用毕立即收回。

12、患者的书信须经医师或护师审阅后才能交给患者或寄出,患者的书写物(未寄出的)应放入病历保存。

13、发口服药应严格执行“看服”制度,确保药物全剂量服下。

14、根据医嘱安排饮食和护理级别。

及时留取检验标本送检。

15、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工作。

16、交接班应清点患者总数,接班者要看到每个患者。

有疑问应及时落实清楚,人数清点交接无误后交班者方可离开。

二、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常规1、按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做好安全管理,加强巡视。

重患者安置在护士易于观察的房间,必要时专人看护,并重点交接班。

3、合理安置患者,预防冲动行为发生,发生冲动行为及时处理,发生暴力行为给予保护性约束;根据妄想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严格执行精神科服药常规,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4、加强基础护理,观察进食及睡眠情况,保证有足量营养的摄入,必要时遵医嘱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失眠者做好睡眠护理。

5、做好日常生活护理。

6、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正确运用沟通技巧,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不与患者争辩妄想的内容。

7、教会患者及家属有关分裂症的疾病知识、药物知识;教育患者及家属能早期识别疾病复发的征兆,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精神刺激。

三、抑郁症患者护理常规1、保持病室整洁、安静、舒适、通风良好,室内布置色彩明快,以利于调动患者的情绪,2、入室后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做好入院宣教,向患者及家属作病室有关注意事项的告知,并请家属签名。

3、做好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改善患者抑郁情绪。

4、对有消极意念的患者要做到心中有数,加强巡视。

重点观察,严格交接,严重消极患者,应24小时监护在工作人员的视野内,必要时遵守医嘱约束保护或请家属陪护,同时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

5、对抑郁导致食欲下降甚至拒食患者,应加强饮食调理,保证营养供给。

6、对重度抑郁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协助做好日常生活护理。

7、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给予睡眠知识指导,对失眠患者及时通知医师,并按医嘱予以处理,确保患者的睡眠。

8、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兴趣爱好安排不同的康复项目,鼓励患者参加各项活动。

9、协助患者检视自己的认知,修正不合实际的目标,帮助患者回顾自己的优点、长处,阻断负性思维。

10、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习有关疾病知识及预防复发的常识。

四、躁狂症患者护理常规1、按照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为病人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修养环境,室内物品要求简化、安全。

3、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和心理需求,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尽量多安抚病人,避免和患者发生正面冲突,减少各种诱发因素。

4、鼓励患者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和宣泄情感,根据其爱好、兴趣组织适当的工娱疗活动,使其旺盛的精力得到宣泄。

对有冲动行为的患者,明确告知其冲动行为将造成的不良后果。

5、将躁狂患者和其他患者分开,安排在监护病房,专人看护。

减少外界因素对躁狂患者的刺激,以保护其安全。

随时注意患者的冲动行为,根据病情遵医嘱采取必要的措施。

6、患者发生冲动行为时,当班护士应安抚其情绪,并呼叫其他工作人员协助制止,劝导无效时,遵医嘱予以保护性约束。

7、对被约束患者按保护性约束护理常规执行。

8、合理地安排患者活动、休息和睡眠的时间,并督促患者注意个人卫生。

9、对躁狂症患者损坏的各项设施予以及时维修,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10、按精神科饮食护理常规护理,保证患者摄取足够的营养。

11、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做好对患者疾病知识的健康指导。

五、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常规1、按一般精神科护理常规护理。

2、与患者建立信任和友善的护患关系。

3、按整体护理程序收集资料,评估患者病情及兴奋/抑郁状态程度等,实施正确护理,并做好交班。

4、安置患者于易观察的病室及病床,密切观察患者的活动与情绪变化。

5、严格执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6、鼓励患者参加适当的集体活动,分散注意力。

7、如患者出现冲动暴力或严重抑郁,危害他人或伤害自己时,可根据医嘱对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并执行保护性约束护理常规。

8、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师,并遵医嘱处理,做好交班和记录。

9、按精神科饮食护理常规,保证患者摄取足够的营养。

10、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做好对患者疾病知识的健康指导。

六、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常规1、按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癫痫发作时应及时报告医生,有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增加床栏,松解衣扣和裤带,以减少呼吸道的阻塞和缺氧状况,取下活动义齿,头偏向一侧,以利口腔内分泌物的引流和防止吸入性肺炎。

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在一侧臼齿间,以防咬伤舌头。

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

3、无自主呼吸者应立即做人工呼吸,必要时协助医师进行气管切开。

4、饮食以清淡为宜,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5、保持病房环境安静、舒适、安全,减少人员流动。

6、遵医嘱用药,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副作用。

7、做好健康宣教,嘱患者出院后勿从事高空作业或有危险性的工作。

8、做好相关记录。

七、偏执型精神病患者护理常规1、按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保持病室整洁、安静、通风良好、室内布置简单齐全。

3、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沟通,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及配合。

4、尽可能的与患者多交流多沟通,注意沟通技巧。

病情初期沟通时不触及其妄想的内容,以免激惹患者。

5、加强心理护理,对患者要有耐心,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鼓励患者适度的情绪宣泄,帮助患者了解疾病、认识疾病的性质,消除疑虑。

6、为患者安排简单轻松的活动,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来调整活动内容,对患者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

7、观察患者有无药物副反应,协助医师帮助患者解除因不良反应造成的躯体不适。

8、做好安全管理,加强巡视,防止患者因妄想引发自杀、伤人或出走等意外行为,掌握住院患者自杀、自伤、不合作、冲动、出走等行为发生的原因。

对有明显危险的患者应严加防范,其活动应控制在工作人员的视线范围之内,并认真交接班。

9、健康指导:康复期指导患者了解疾病的知识,疾病的表现,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帮助其制定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并鼓励患者持之以恒。

八、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护理常规1、按一般精神科护理常规护理。

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要有爱心和耐心,取得患儿的信任和对治疗的配合。

3、注意患儿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患儿所需,给予帮助解决,热心关爱患儿。

4、制定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并坚持执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5、提供安全的环境,加强对患儿的看护,防意外发生。

6、协助患儿料理个人卫生,保证身体清洁及衣着整洁,天气变化时及时给患儿添减衣服。

7、督促患儿进食、进水,必要时喂食。

有遗传代谢疾病患儿,注意食物的禁忌和有针对性的饮食护理。

8、注意与兴奋、冲动行为的患儿分开管理;伴有冲动毁物、伤人行为的患儿,应住单间隔离。

9、有针对性的进行语言、社会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劳动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对患者的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