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典籍里的中国》是一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我们在《论语》一期中主要了解到的思想是()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2. “这种考试制度十分公正,因此,即使是国家中最贫穷的人,也只能说,如果他命运不济,那是‘天意’如此,他的同胞们并没有设置任何不公正的障碍来阻挠他的提升。
”材料赞扬了“这种考试制度”()
A. 巧言善辩,登入仕途
B. 分科考试,以德取才
C. 品评人才,注重门第
D. 公平公正,平等竞争
3.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
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实行了()
A. 行省制
B. 郡县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分封制
4. 它的签订改变了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中国长期独立发展的历史从此结束,被迫融入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的潮流之中。
“它”指的是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九国公约》
5. “清政府为追求富强,花费巨额资金引进西方技术、设备,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然而,由于整个官场吏治腐败得不到肃清……使企业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最终导致走向失败。
”文中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武昌起义
D. 新文化运动
6. 《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了“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情形。
这些情形发生在()
A. 辛亥革命时期
B. 五四运动时期
C. 国民革命时期
D. 全面抗战时期
7. 国民党军人回忆淮海战役时说:“从双堆集战斗到徐州撤退,基层官兵哭喊、哀叹的厌战情绪充斥于行伍之中,及至陈官庄被围,官兵悲观情绪恶化到极致。
结果,未及解放军攻击,即不战自溃。
”以上回忆表明()
A. 士气往往决定战争成败
B. 国民党军队内部的矛盾重重
C. 国民党军队的贪腐严重
D. 战略战术错误导致战争失败
8.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它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文中高度盛赞的事件是()
A.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9. 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
许多工业、农业和其他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被选为人民代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体人民参加的空前规模的普选。
由此可知,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的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三大改造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0. 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反映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
下列选项是前四集的片名,其中“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出现在()
A. 《千年巨变》
B. 《峥嵘岁月》
C. 《中国新生》
D. 《伟大转折》
11. 2022年4月16日,神舟13号飞船成功返回地球,三名航天员结束了长达半年的太空之旅,创造了新的航天壮举。
回望历史,我国太空探索开始于()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 第一艘载人飞船试验成功
12. 文明古国中的文化遗产,记录着古国文明的发展历程,是古国文明特性的表现。
下列对文明古国的文物遗产解说正确的是()
A. 《十二铜表法》,是用楔形文字刻写的
B. 《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的社会状况
C. 《荷马史诗》,是古代罗马留下的宝贵文学遗产
D. 狮身人面像,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13. “政治革命也一样:17世纪的英国革命标志其开始,随后的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标志其更进一步的发展。
然后,它在19世纪时影响了整个欧洲……”材料中的“政治革命”是()
A. 资产阶级革命
B. “光荣革命”
C. 无产阶级革命
D. 民族独立运动
14. “革命的号角鼓舞了美国的发展,第一次让世人聆听了自由的呼声,第二次让世人明白了统一的意义”。
材料中“自由的呼声”与“统一的意义”分别指()
A. 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B. 南北战争、罗斯福新政
C. 独立战争、南北战争
D. 独立战争、罗斯福新政
15. “这次革命时期,全部新工业仿佛一夜之间蹿升起来,但是在所有的新进展中,或许最重要的是在工业和民用中使用电力。
”文中“这次革命”指的是()
A. 光荣革命
B. 法国大革命
C. 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16. 罗斯福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定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毁灭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其意在表明新政
A. 彻底消除了经济大危机
B. 恢复了自由放任政策
C. 解决了社会的根本矛盾
D. 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17. 召开国际会议是解决国际争端,化解矛盾,协调国家利益常见的手段和方式。
对如图三幅图片反映的国际会议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1945年美苏主导下的雅尔1919年巴黎和会上签订对德和约1921年华盛顿会议签约场景
塔会议
A. 都体现了各国平等协商的精神
B. 都对新的世界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
C. 都成功解决了战争带来的危机
D. 都反映了要求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18. 李老师组织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班级群推送了资源包(见表)。
据此可知,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资料类型名称
漫画《铁幕下的窥视》(1946年3月6日)
条约《北大西洋公约》《华沙条约》
论文《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A. “铁幕演说”
B. 杜鲁门主义
C. 马歇尔计划
D. 美苏冷战对峙
19.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后来勃列日涅夫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
这两次改革都没有救治其经济发展的痼疾,根本原因是没有突破()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偏差
B. 新经济政策的不足
C.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 多党执政的政治体制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尽管发生了冷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但是70多年以来,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
1948年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开始实施,到2018年,已经进行了71项,完成57项。
这些维和行动,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
这说明联合国()
A.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B. 避免了局部战争的发生
C. 助推了两极格局的结束
D. 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稳定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0分)
21. 最近半年多来,美国频繁打“台湾牌”,挑战中美关系的政治红线。
美国的恶劣行径再次激发了全国人民对实现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
——《台湾通志》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贵国”、“余”的内涵?列举“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的历史依据?
材料二:台湾的居民大都来自闽、粤两省。
随着移民的大量入台,清朝前期,台湾逐步走向与大陆相似的“文治社会”。
随着台湾各地的开发,书院设置逐渐增加,乾隆至道光年间,共新设26所书院。
台湾书院的祭祀、学规、讲学内容等都和福建相似。
——摘编自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2) 依据材料二的信息,分析清朝台湾人民的民族认同感比较强的原因。
材料三: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8日答记者问表示,我们坚决反对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
美方的售武行径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是对“台独”势力的纵容支持,是对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破坏。
敦促美方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立即停止售台武器和美台军事联系,把不支持“台独”的政治承诺落到实处。
一一新华社北京2022年12月8日电(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统一大业目前所面临的阻碍有哪些。
材料四:第八条“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反分裂国家法》(4) 《反分裂国家法》中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哪两种方案。
你认为哪种方案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并说明理由?
22. 今年是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为探寻党的足迹,传承二十大精神。
某校组织学生对党史进行专题学习。
请你根据如下学习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那时候,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气象。
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期间,共与列强签订了243个不平等条约。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
那时候,中国共产党接手的是国民党留下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1950年,在列入统计的141个国家中,只有10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中国。
一一摘编自《求是》杂志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1年党刚成立时所面临的困境。
材料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所以“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2) 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毛泽东为党解决当时的问题指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出路?他为探索这一出路,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过近30年的建设,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1978年,中国的发展到了新的历史转折点,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行新的举措,深度融入世界经济。
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17%。
2021年,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中国人民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一摘编自《求是》杂志(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新的历史转折点”的到来,得益于党做出的哪一历史性决策?21世纪初,我国为“深度融入世界经济”,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四: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中国共产党坚持的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始终没有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没有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没有变,与时俱进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理论品格始终没有变,进行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始终没有变,这是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的关键所在。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4) 综合上述信息,你认为党有哪些伟大精神和优秀品质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
23. 2023年是中国经济启稳复苏的关键之年。
持续深化改革,大力推进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要求和部署,多次出现在经济工作会议之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
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
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50年代,为协调工业化的推行和发展,新中国在农业发展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
材料二:1992年初,中国的改革走到了一个关键时期。
中国要不要搞市场经济?人们对此争论不休。
在这个关键时刻,邓小平先后到深圳、珠海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一一改编自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1992年改革关键时期,邓小平的讲话最终促使我国做出了怎样的选择?请说出明确这一选择的重大会议?
材料三: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巨大成果。
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合奏出中国经济最强音。
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
华为、联想、中兴、阿里巴巴等一大批企业步入全球高新技术行业领先者行列。
神舟飞天、高铁奔驰、北斗导航向全球拓展……个个响亮的中国品牌,是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见证,也成为国际市场上闪光的“中国名片”。
从“跟跑者”到“并行者”,再到“领跑者”,创新驱动的火车头正牵引着中国号列车全速前进。
——人民日报文章《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3) 据材料三,概括新时代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产业。
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转变得益于哪一战略的推行?综合以上信息,请你为我国当前的经济稳步复苏和持续深化改革出谋划策?
24. 探究国际关系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国与国之间的互动行为,进而预期世界的未来。
国际关系的变化以国家的利益为核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尔干地区民族成分复杂,战略位置重要。
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巴尔干地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均插手巴尔干地区的事务。
俄国支持塞尔维亚政府建立大南斯拉夫国家,德国支持奥匈帝国控制巴尔干地区,1912年和1913年巴尔干地区连续发生战争……
——节选自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1) 据材料一指出,巴尔干地区为何会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最终引发了哪一灾难性的后果?发生在巴尔干地区的哪一事件成为这一后果的导火索?
材料二: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
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
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
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一一摘编自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2) 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
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材料三:美国口口声声说我们要跟中国进行竞争,中国从来不怕竞争,但是我们要的是公平的竞争,要的是守规则的竞争。
但是美国是这么做的吗?我就举一个例子,美方出台的《芯片与科学法案》,这个法案是100%的保护主义,是100%的自私自利,是100%的单边主义、单边行径,严重地违背了自由贸易的原则,严重地违反了世贸的规则,……美国自己站到了它倡导的自由贸易的对立面,这是一个历史的讽刺。
……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美方撕去了一切伪装,连巧取都没有了,只剩下豪夺。
——2023年2月18日王毅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讲话(3) 综合上述材料中的信息,请归纳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
为了世界的美好未来,你认为世界各国应该构建怎样的新型大国关系?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B项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老子和孔子,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老子和孔子,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答案】D
【解析】“这种考试制度十分公正,因此,即使是国家中最贫穷的人,也只能说,如果他命运不济,那是‘天意’如此,他的同胞们并没有设置任何不公正的障碍来阻挠他的提升。
”材料赞扬的“这种考试制度”是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公平公正,平等竞争。
故选:D。
本题考查科举制,知道科举制的特点是公平公正,平等竞争。
本题考查科举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A
【解析】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了汉朝和唐朝。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开创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并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
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由中央委派官员掌管省内军政大权,行省以下设有路,府,州,县,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元朝的统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的行省制度相关知识,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开创行省制度。
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的行省制度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4.【答案】A
【解析】1842年的《南京条约》不仅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而且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项正确;
《马关条约》不是打破中国独立发展道路的开始,排除B项;
《辛丑条约》促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排除C项;
《九国公约》促使中国重新回到帝国主义列强控制的局面,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鸦片战争以及《南京条约》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鸦片战争以及《南京条约》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5.【答案】A
【解析】由题干材料判断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促进了中国经济近代化。
同时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科技人才,促进了中国思想近代化。
故A项正确,BC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
解答本题需理解和掌握洋务运动。
6.【答案】C
【解析】20世纪20年代,苏俄向广州革命政府派出了大批军事顾问,苏联军事顾问在广州革命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
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出师北伐,攻克武昌、南京、上海等城市,把革命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从材料信息可以判断,该回忆录描述的情形发生在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时期。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国民大革命。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反对北洋军阀统治。
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国民大革命,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7.【答案】A
【解析】据题干“从双堆集战斗到徐州撤退,基层官兵哭喊、哀叹的厌战情绪充斥于行伍之中,及至陈官庄被围,官兵悲观情绪恶化到极致。
结果,未及解放军攻击,即不战自溃。
”可知,国民党军人回忆淮海战役时说的话说明在当时的解放战争时期,士气往往决定战争成败,A项正确;材料没体现国民党军队内部的矛盾重重、国民党军队的贪腐严重和战略战术错误,排除BC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士气往往决定战争成败的相关史实。
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理解并识记士气往往决定战争成败的相关史实。
8.【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C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排除A项;抗日战争的胜利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但是它并没有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排除B项;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9.【答案】B
【解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与“1953年”不符;三大改造是1953到1956
年与“第一次全体人民参加的空前规模的普选”无关,排除ACD。
故选:B。
本题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0.【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伟大的转折,D项正确;A项是指鸦片战争,排除;B项是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斗争生涯,排除;C项是指新中国成立,排除。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1.【答案】C
【解析】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
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我国太空探索开端于“东方红一号”,选项C符合题意;“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与我国太空探索开端无关,排除AB项;第一艘载人飞船试验成功是2003年,不是我国开始太空探索,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我国太空探索的开端的相关史实。
12.【答案】B
【解析】A.《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楔形文字是西亚苏美尔人发明的,解说错误,排除。
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解说正确。
C.《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留下的宝贵文学遗产,解说错误,排除。
D.《汉谟拉比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解说错误,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