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诫子书》(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诫子书》(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诫子书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唤起记忆。

1.分别指名朗读课文,比朗读的重音处理,语速把握和节奏停顿等情况。

2.指名解释相关词语的意思。

(教师临时指定词语。


3.指名翻译相关句子的意思。

(教师临时指定句子。


二、学习新课,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相关问题。

(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⑴诸葛亮为什么要写《诫子书》呢?对子女做了哪些方面的要求?
⑵诸葛亮教育儿子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又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证的?
⑶文章最后一句表达了诸葛亮的什么情感
⑷本文是从修身、治学、惜时,静、学、才、志等方面展开论述,在论述过程中,又以什么内容居首呢?
2.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4~6人,每小组自主推荐一名小组长和记录员,由小组长引领各组成员进行讨论,记录员做好记录,将讨论的意见集中后形成统一答案,然后整理以备小组长发言作答。

3.教师组织问答。

对⑴⑵题指定小组作答;对⑶⑷题各组进行抢答,教师评价点评效果。

明确:
⑴诸葛亮不仅身率为范,还告诫儿子在生活中要修身养德,逐步培养自己的品性。

表达了他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⑵文章开头便提出观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接下来从正面说“学"“才”“志"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习必须宁静专一;而才干来源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无法学有所成。

因此,“志”是成学的前提和动力;“学"是成才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学”又要以
静为前提。

然后再从反面说理:从“淫慢"“险躁”两个反面来论述“静"与“俭”的重要性。

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教导儿子要珍惜时间,表达了诸葛亮对儿子教诲的殷切之心。

⑷“静”放在首位,“学"“才”“志"均是成才的必要条件,成才必须先成人,所以要先修身养德,只有道德品质是高尚的才可能治学成才,否则即便有很高的才学也未必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尊敬的人。

三、深入探究,讨论写法。

1.教师提问: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显著特色?
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多媒体显示。


⑴文短意长,言简义丰。

本文虽短短86个字,却道出了多层关系: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

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

⑵论证严密,对比鲜明。

作者提出观点后,重点强调“静”在“明志"中的作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有了“静"心才会明确、坚定自己的志向,进而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然后,又阐发“静”与“学"之间的关系,要想有才学必须通过学习,而求学的过程之中又必须有“静”心,如果一个人“慆慢"与“险躁”,无静心,无恒心,则是求学与修身之所忌。

治学正(静),修身反(躁),正反结合。

四、课堂训练,指导朗读。

1.教师再次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倾听朗读,细听节奏停顿的关系。

2.指名试读课文,其他学生对朗读效果进行点评。

(重点点评朗读节奏。


3.教师进行简单评价后,用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指导。

示例: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
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五、布置作业,巩固加深。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积累拓展”第四、五题。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