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优种植结构 实现提质增效

合集下载

驻马店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问题及建议

驻马店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问题及建议

驻马店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问题及建议作者:王耀刚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0年第02期驻马店市是河南省传统的农业大市,耕地面积82.67万hm2,农作物长年种植面积160万hm2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70亿kg以上,占全省的1/8,是国家和河南省重要的优质粮和商品粮生产基地,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随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搞好结构调整,推进全市种植业高质量发展已显得十分迫切。

一、结构调整现状(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市农业生产保持持续增长势头,主要农产品实现有效供给,总量、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粮食产量保持稳定。

2019年,全市夏粮收获面积68.51万hm2,总产量530.3万t,其中,小麦68.32万hm2,总产量529万t,产量、质量实现双提升,再创历史最好水平;秋粮收获面积34.49万hm2,总产量250.34万t,产量略低于2018年,好于常年。

优势经济作物持续向好,2019年全市油料作物收获面积41.49万hm2,总产量164.8万t,其中,油菜收获面积1.74万hm2,总产量4.05万t;花生收获面积34.38万hm2,总产量153.25万t;芝麻收获面积5.38万hm2,总产量7.5万t;蔬菜收获面积10.67万hm2,总产量400万t;食用菌总产量50万t。

(二)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驻马店市大力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切实加强高标准粮田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守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全市耕地保有量稳定在78万hm2左右。

集中力量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2019年,全市年新增高标准农田4.27万hm2,通过增施有机肥、施用土壤调理剂等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耕地基础地力。

驻马店市划定57.79万hm2粮食生产功能区、2.33万hm2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奠定了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良好基础。

种植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

种植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

种植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依托资源优势,紧盯市场需求,围绕品质提升,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指导各县(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推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种植业结构调整意见:一、总体要求(一)调整思路。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现代农业发展目标,落实“以水定产、以水定地”,实施种植结构调整优化行动和良种选育推广行动,大力推进“五优四调四化”,以优质粮食、现代畜牧、瓜菜、苹果、葡萄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调优种养结构,调大经营规模,调强加工能力,调长产业链条,统筹推进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二)调整原则。

突出效益优先。

调减过剩、低效作物种植,增加短缺、高效作物种植,大力发展青贮玉米、设施蔬菜、苹果、葡萄等高效作物。

突出市场主体。

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

突出科技引领。

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的作用,以科技创新为内生动力,加快实现种植业调整由要素投入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

突出绿色发展。

以绿色发展为方向,大力推行绿色生产和清洁生产,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构建绿色发展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提升种植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突出融合发展。

按照为养而种、为加而种、为销而种,做到产销衔接,种养结合,协同推进,鼓励因地制宜,从产业链、供应链统筹谋划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突出以水调结构。

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产、以水定规模,灌区持续压减高耗水作物;旱作区大力实施节水措施,发展节水高效特色农业。

(三)调整目标。

坚持“亩均论英雄”,什么挣钱种什么,什么产业效益高就发展什么,加大结构调整,扩大种植青贮玉米、冷凉蔬菜、设施蔬菜、苹果、葡萄等高效作物种植,优化粮经饲结构,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粮经饲比重调整到57:28:15。

重点调优玉米种植面积,增加青贮玉米、蔬菜、小杂粮、优质苜蓿等特色作物面积,种植业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推动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

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

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是指根据市场需求、优势地区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对传统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实现农作物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农作物的调整意义、调整方法和调整前景三个方面,探讨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

一、调整意义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对于农业发展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通过调整种植结构,选择适应当地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农作物进行种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和气候等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优化农业生态环境。

合理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土地的保持和恢复。

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种植结构调整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增效,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方法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施:1. 引导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制定支持政策,如提供补贴和奖励,鼓励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向市场需求紧缺的农作物转型。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供专业咨询,帮助农民合理选择农作物。

2. 加强科学研究。

农业科研机构可以加强对当地气候、土壤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科学指导,推荐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并提供高新技术和品种改良的支持。

3. 产销对接。

加强产销对接,建立农作物种植和销售的信息平台,促进农民和农业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4. 推广先进农业技术。

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如精准农业、有机农业和保护性农业等,以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益和质量。

三、调整前景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潜力:1. 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培育市场需求旺盛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品牌效应,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促进农业增效。

种植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

种植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

种植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面对不利的天气、水情形势,要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进优质粮食、蔬菜产业现代化建设,有效提高种植业供给水平、供给质量。

现就种植业结构调整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总体思路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围绕特色产业发展重点,以农产品市场需求和水资源有效利用为导向,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目标,从生产端、供给侧发力,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区域结构。

以重大项目为支撑,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提升耕地质量和现代农业装备水平。

集成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提升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稳定粮食产能,提升蔬菜效益,推进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二、主要目标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50万亩以上,总产量保持在360万吨以上;瓜菜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680万吨以上;农作物制(繁)种面积达到60万亩,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2%;覆膜保墒旱作节水面积达到15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6万亩。

三、主要任务(一)调优种植结构,稳定粮食产能。

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加快建设优质粮食优势产区,挖掘粮食增产潜能。

恢复小麦,面积达到190万亩左右,重点抓好冬小麦免费供种,春小麦提纯复壮和原良种生产基地建设,麦后复种模式示范推广。

提升水稻,面积100万亩左右,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引领作用,联合农户创建“品种优、技术优、管理优、品质优、价格优”的五优基地10万亩,连接产业链,构建利益链,完善服务链,培育新的增长点。

优化玉米种植结构,调减籽粒玉米,扩大粮饲兼用、青贮玉米、鲜食玉米、制种玉米,面积430万亩左右。

稳定马铃薯,面积260万亩左右,建设一级种薯基地10万亩,推广主食化专用品种3万亩。

依据区域优势建设杂粮基地,培育“杂粮产业,面积150万亩左右。

(二)调优品种结构,提升蔬菜效益。

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事关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事关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 13FORUM OF JIUSAN九三论坛这次科学座谈会的主题是“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我认为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议题。

首先,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关系到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农产品种类和品质的更高水平的需求。

此外,我注意到很多有关国民经济发展的会议、讨论以及媒体报道对这一议题关注不够,说到“产业结构调整”时,大多关注的是工业和基础建设领域的调整,这就愈发显得我们这次科学座谈会意义重要。

从各位专家的报告和发言中受到很多启发,谈几点个人看法供大家讨论。

对种植业结构存在问题的认识从政府到学界,尽管也有些不同意见,但能基本形成共识的是:现在农作物种植结构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

诸如:玉米库存量过大、粳稻供给不足而籼稻杂交稻产出过剩、高筋小麦供给不足而低筋小麦过多、高蛋白饲草不足依赖进口等等。

总体上看,我们现在供应市场的农产品高品质的少,低品质的过量,一小部分还有质量安全问题。

一些农产品在市场上表现出来的“产能过剩”实际上是由于品质不高、产销不对路造成的。

存在的问题中有“种类”的问题(是种玉米、种大豆,还是种牧草?粮经饲的比例结构?)和市场供给与需求是否对路的问题,更多的是“品质”的问题。

所以说要尽快推进种植结构调整。

种植业结构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自1949年以来,一直特别强调粮食生产的“量”。

强调粮食产量在过去几十年间是正确的,因为我们过去一直是“吃不饱”。

建国初期我国粮食总产量也就1亿吨左右,多数人“吃不饱”。

就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主要也还是如何解决“温饱”问题。

但现在的情况变了,是“挑食”的问题。

吃米要吃黑龙江“五常米”,吃面要选河套“雪花粉”。

肉蛋奶需求的迅速增长也对传统种植结构形成了挑战。

有人曾经分析过,仅2亿多农民工进城就显著地改变了肉蛋奶的需求结构。

原来一人一天吃6、7个馒头还不够,进城务工后不到3个月就只吃3、4个馒头了,因为早上一枚鸡蛋、一袋牛奶,中午晚上要吃点儿鱼或肉。

对农作物种植结构优化的研究与分析

对农作物种植结构优化的研究与分析

Z h i f u j i n g y a n随着农业农村经济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农作物种植规模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优化种植结构在合理安排农业资源、节约农业用水、提高作物供给的需要和经济收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真正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本文就新时期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的措施进行分析。

一、对农作物种植结构优化的思考1、随着我国种植领域的不断发展,追求质量和产量双赢的同时,也要追求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只有经过不断的种植结构调整,才能构建出适合当前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就目前农业经济形势的发展来看,我国的农业整体水平相对理想化,需要不断地对种植技术创新,坚持“稳粮、扩经、抓特色、促效益”的发展思路,通过技术指导、产业扶持,提高种植业亩均效益,实行现代化管理和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展特色种植,结合市场要求,集中量化发展农业种植产业,减少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发展,真正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作物种植,进而提高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2、自然资源农业种植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想要保证农作物种植的结构合理化,就应该重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过度使用和浪费,逐步解决地下水位减退、土壤盐化、盲目施用化肥、农药、水侵蚀或土壤退化等环境问题,为保护环境、节水增效和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二、调整农作物结构的问题1、生产和经营配合效率低下,种植面源污染防治经费投入不足①在目前的农业发展中,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土壤和水等方面,对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土壤形态,对农作物的影响也不同,河南安阳市地处北暖温带,属于雨水补给类型区域,水资源较少并且质量非常差。

在天然环境的限制下,主要以种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为主,种植结构非常的单一化。

一些地区以商业的发展为主导方向,对于农业的发展不够重视,导致缺少大型种植基地,农作物的种类不具有竞争力,再加上市场流通闭塞,农民对于市场信息接收能力不发达,导致不能根据当下需求,来合理地调整种植农作物分配比例,种植结构矛盾日趋明显。

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发展高效经济作物

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发展高效经济作物

一、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势在必行1.种植结构调整的意义。

种植结构调整,既是一项科研成果,又是一项实用技术,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及参与市场竞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种植结构的调整,既是种植习惯改革的需要,也是改进传统种植制度和种植方式,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市场需要什么产品,就种什么作物,也就选用什么品种,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优质农产品发展步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需要。

种植结构调整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劳动产出率的需要。

改变目前农作物种植的二年三熟制、一年二熟制为一年三熟制或一年多熟制,由二元结构变为三元结构或多元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整体效益。

种植结构调整是加强农民生产自主权,培养生产者适应市场、更新观念的需要。

造就一批科技素质高,有经济头脑的生产组织者和经营者,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农民经纪人和营销大户,让他们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2.种植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种植结构的现状:范县现有耕地51万亩,人均1.1亩,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玉米、花生、大豆、瓜菜等作物。

通过分析,范县种植结构在当前存在以下五个关键问题。

一是种植结构比较单一。

近几年来,范县粮食积压,粮价下跌,农民收入减少,小麦与玉米(大豆)连作,小麦与水稻连作,年亩产值在800-1100元,粮食作物比较效益大幅度下降,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是经济作物产值比重较小。

去年全县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为22%,粮经产值比为7∶3,农业发达地区经济作物产值高于或等于粮食作物产值,粮经产值比3∶7或4∶6,甚至一些乡镇全部种植高产、高效经济作物。

三是经济作物布局和品种搭配不合理。

近几年范县棉花生产,几乎种的是夏播棉,产量低,一般亩产皮棉40-60公斤;范县蔬菜生产,露地菜所占比重较大,茬口安排不科学,品种搭配不合理,高档品种几乎没有。

四是经济作物产品档次低、品质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发展高效经济作物 范县科学技术协会 张洪存差。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04.11•【文号】农农发〔2016〕3号•【施行日期】2016.04.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农农发〔2016〕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农垦局(厅、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1号)精神,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农业部编制了《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现予以印发。

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农业部2016年4月11日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基础,粮棉油糖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

“十二五”时期,我国粮食连年增产,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调整的主要作物为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蔬菜及饲草作物,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紧迫性“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有力促进了粮食和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粮食产量连续五年超过5.5亿吨,连续三年超过6亿吨,综合生产能力超过5.5亿吨。

同时,果菜茶等园艺作物稳定发展,棉油糖等工业原料作物单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三箭齐发”

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三箭齐发”

Enterprise & Industry 企业产业农业部日前公布了《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针对粮、棉、油、果、菜、饲料六大类农产品,明确了其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的调整意见,提出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格局。

改善结构 提质增效当前农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呈现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局面。

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潘文博介绍,我国稻谷平衡略余,小麦基本平衡,玉米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大豆供求缺口逐年扩大。

棉花、油料、糖料等受资源约束和国际市场冲击,进口大幅增加,生产出现下滑。

优质饲草短缺,进口逐年增加。

正是基于此,《规划》明确了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主要是“两保、三稳、两协调”。

即保口粮、保谷物,稳定棉花、食用植物油、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三箭齐发”食糖自给水平,实现蔬菜生产与需求协调发展、饲草生产与畜牧养殖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结构大体经历了四轮调整。

第一轮,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家庭联产承包后,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压粮扩经。

第二轮,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了“卖粮难”现象,这轮重点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第三轮,是20世纪90年代末,粮食产量创新高,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面积大幅调减。

“目前是第四轮结构调整。

”潘文博说,这一轮种植结构调整规划的特点是,有保有压,有取有舍,稳定水稻、小麦等口粮品种,调减库存压力大的玉米,发展市场需求的大豆、杂粮杂豆、马铃薯、优质饲草等产品。

这不仅是在农产品数量上作努力,更是在改善结构、提高质量效益上下功夫。

业内认为,结构调整,要以优化玉米结构为切入点推动“去库存”,以农业节本增效为着力点推动“降成本”。

发展优质农产品,优先发展优质稻米、强筋弱筋小麦、高蛋白大豆等优质农产品。

发展专用农产品,积极发展甜糯玉米、加工型早籼稻、高淀粉马铃薯等加工型专用品种。

发展特色农产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质资源的水稻、有区域特色的杂粮杂豆、风味独特的小宗油料。

果园提质增产实施方案

果园提质增产实施方案

果园提质增产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果园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但在提质增产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树品种老化、管理水平不高、病虫害防治不力等。

因此,制定果园提质增产实施方案,对于提高果园产量和品质,推动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设定。

1.提高果园单产,通过优质品种的引种、科学施肥、精细管理等措施,提高果园单产水平。

2.改善果品品质,加强病虫害防治,提高果实品质,增加商品果比例。

3.优化果园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和土地条件,合理调整果园结构,提高果园经济效益。

三、实施方案。

1.优质品种引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高产优质果树品种,进行示范种植。

2.科学施肥,根据果树品种和生长期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无机肥和微量元素肥料,提高果园土壤肥力。

3.精细管理,加强果园管理,包括修剪整枝、病虫害防治、果园清洁、灌溉排水等,提高果树生长环境质量。

4.科技支撑,引入先进的果园管理技术和装备,如智能灌溉系统、无人机巡视等,提高果园管理水平。

5.市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果园结构,适当增加高附加值品种的种植比例,提高果园经济效益。

四、保障措施。

1.资金支持,加大对果园提质增产的财政支持,鼓励果农投入果园提质增产。

2.技术指导,组织专家学者对果园提质增产实施方案进行指导,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

3.政策扶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果农积极参与果园提质增产,提供税收减免和补贴政策。

五、预期效果。

通过果园提质增产实施方案的实施,预计可以实现果园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提高果农收入,促进果业健康发展。

同时,也可以改善果品市场供应,满足消费者对优质水果的需求。

六、总结。

果园提质增产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促进果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级政府、果业企业和果农共同努力,积极落实果园提质增产实施方案,推动果园产业迈向更加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实施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方案是为了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面就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加强市场定位和产品规划1. 建立市场调研机制,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种类和数量。

2. 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扩大优势产区的生产规模,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发展。

3. 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对外出口,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4. 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缩短农产品上市时间,提高产品销售份额。

二、推动标准化生产和农业科技创新1. 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流通和加工环节的质量控制水平。

2. 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科技支持力度,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品质和品牌形象。

3. 鼓励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严格把关产品质量。

三、提升农民素质和技能1. 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科普教育,提升农民的专业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

2. 鼓励农民参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

3. 建立农民就业培训基地,培养农民就业技能,引导农民实施多元化经营。

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 整合农业资源,优化农产品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

2. 支持大农户和农业企业发展,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3. 加快农村电商建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4. 鼓励农民转型升级,推动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五、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1. 制定和实施特色农产品发展政策,为特色农业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2. 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条件和环境。

3. 支持特色农业协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引导行业发展壮大。

4. 提供农业保险和信用贷款等金融服务,为特色农业提供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持。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六政办〔2016〕2号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六政办〔2016〕2号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正文:----------------------------------------------------------------------------------------------------------------------------------------------------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六政办〔2016〕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试验区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为积极适应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根据市委市政府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实施方案和省农委关于开展五大示范行动扎实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实施方案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我市种植业结构调整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加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提质增效调结构、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突出“稳产能、优产业、转方式”的主攻方向,优化粮经(饲)结构,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种植业产业布局,实现粮食安全、产业调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

二、调整原则1.稳定粮食产能。

严守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耕地质量,优化品种结构,推广应用绿色增产攻关模式,稳定粮食70亿斤产能。

2.优化区域布局。

茶谷区域重点发展茶、木本油料及休闲观光农业;淠河经济带及城市近郊区重点发展高效蔬菜及特色种植;江淮分水岭地区重点发展油料、果树、苗木、花卉等特色经济作物;高寒山区重点发展特色中药材、高山有机米和高山蔬菜,全市粮经(饲)比由现在的7:3调整到6:4。

3.突出增效增收。

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压缩常规品种,大力发展名、特、优、珍、稀、奇农作物种植,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知名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种植收入。

村民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计划报告

村民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计划报告

村民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计划报告【村民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计划报告】尊敬的领导、各位乡亲们:我是一名高学历的村官,我负责贫困村的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工作。

经过对村庄发展状况的调研和分析,我制定了以下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计划,旨在促进村庄农业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实现乡村振兴。

一、背景分析村庄位于山区,主要农作物种植以小麦、玉米、大豆等传统粮食作物为主。

然而,这种种植结构单一,不利于农民增收和村庄经济发展,也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进行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引进一些高效农作物和特色农产品,提升农业产业水平。

二、目标设定1. 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农民收入。

2. 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效农作物和特色农产品,提升农业品牌效应。

3. 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三、策略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种植意识。

通过组织农民培训班、示范基地建设等方式,向农民宣传引进农作物种植的好处,并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支持。

2. 指导农民选择适用的农作物种植。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向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农作物种植建议,引导农民选择适用的农作物。

3. 推动特色农产品发展。

根据当地的地理特点和资源优势,选择一些适宜的特色农产品,引进种植,培育农民群众形成了一种共同发展的意识,并通过合作组织、产品定制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提升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

4. 引导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帮助农民成立农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通过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5.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加大农业科技支持力度,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

四、预期效果1. 农民收入增加:通过调整种植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农民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

2. 农业品牌效应显著:发展特色农产品,提升品牌价值,打造地方特色农业品牌,推动乡村旅游开发。

优化种植作物结构的措施

优化种植作物结构的措施

优化种植作物结构的措施种植作物结构的优化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如何优化种植作物结构,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优化种植作物结构的措施。

一、科学合理的种植规划。

科学合理的种植规划是优化种植作物结构的基础。

在进行种植作物结构的规划时,需要考虑土地资源、气候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科学确定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和布局。

根据土地的肥力和水资源的情况,合理安排作物的轮作和轮种,避免土地资源的过度耗损和疲劳。

此外,还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合理安排各种作物的比例,确保农产品的供需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推广优质高产作物品种。

优质高产的作物品种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优质高产的作物品种不断涌现,这些品种在抗病虫害、适应性强、产量高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因此,推广优质高产的作物品种是优化种植作物结构的重要措施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资金补贴、技术指导等方式,鼓励农民种植优质高产的作物品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三、合理利用农业科技手段。

农业科技的发展为优化种植作物结构提供了有力支持。

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比如,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培育优质高产的作物品种,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农田的生长情况,利用智能化设备提高农田的管理效率等。

因此,合理利用农业科技手段是优化种植作物结构的重要途径。

四、加强农业生产的管理和服务。

加强农业生产的管理和服务是优化种植作物结构的关键。

农业生产的管理和服务包括土地的管理、种子的管理、农药的管理、农田的管理等方面。

只有加强农业生产的管理和服务,才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政府和农业部门还需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确保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实施方案

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实施方案

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民收入增长的要求,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传统的种植业结构以常规粮食作物为主,种植业的单一结构导致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产出效益较低。

因此,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效益,需要对种植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二、目标1.实现农田土地资源的多元化利用,提高土地的综合效益;2.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3.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三、实施方案1.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业产业化项目,并进行必要的政策支持。

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通过增加农产品的加工环节,延长农产品的生命周期,提高附加值。

2.扩大种植业规模鼓励农民集中种植某种农作物,形成规模效应。

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引导农民转变种植方式引导农民从传统的农作物种植转向绿色、有机的种植方式。

提倡使用环保农药和有机肥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认证和宣传,提高绿色农产品的市场认可度。

4.优化种植品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和农业资源条件,优化种植品种结构。

发展适宜地区的优势农作物,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6.建立农产品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严格控制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建立农产品追溯和标识体系,加强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管。

鼓励农民组织开展集中销售和电子商务销售,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7.为种植者提供技术和经验支持提供种植技术培训和推广,帮助种植者提高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

开展示范示教,引导种植者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四、实施路径1.政府支持政府加大对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支持力度,提供财政资金和政策扶持。

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科技创新。

制定有利于种植结构优化调整的政策,鼓励农民参与种植结构调整。

2.组织协调加强各级农业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形成合力。

关于苹果产业提质增效的几点建议

关于苹果产业提质增效的几点建议

一、概述近年来,我国苹果产业发展迅速,但随之而来的种种问题也不容忽视。

为了进一步提升苹果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有必要提出几点建议,从而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

二、优化品种结构1. 积极引进优质苹果品种,如富士、红星等,以丰富市场供给,提高产业竞争力。

2. 合理规划种植比例,根据市场需求和气候条件进行调整,避免同质化竞争,提高整体产业效益。

三、建设现代化果园1. 推广现代化种植技术,如高效节水灌溉、智能施肥等,提高产量和质量。

2. 加强果园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四、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1. 制定苹果种植、采摘、包装等环节的标准化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2. 加强对果农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其生产管理水平,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

五、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1. 建立苹果产业品牌联盟,共同推广优质苹果品牌,在市场上形成强大影响力。

2. 创新营销模式,开发电商渠道、农产品展销会等,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

六、推动产业升级1. 支持果农合作社和果品加工企业,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增强产业整体实力。

2. 鼓励科技创新,促进苹果产业向高端化、差异化方向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

七、加强政策扶持1. 制定有利于苹果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财税优惠、补贴扶持等,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

2. 完善果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管理,保护果农和用户的合法权益。

八、总结通过上述建议的实施,相信我国苹果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

希望相关部门和果农朋友们能够共同努力,推动苹果产业迈向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九、加强科研与技术支持1. 加大科研投入,鼓励科研院所和高校加强苹果产业相关方面的科研工作,推动新品种选育和种植技术创新。

2. 支持建立行业研发中心,集聚产学研资源,加强对苹果产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提高整体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

十、优化农业保险和金融服务1. 完善苹果产业的保险体系,推动建立适合果农需求的保险产品,降低种植风险,保障果农权益。

核桃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核桃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核桃提质增效实施方案第1篇核桃提质增效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核桃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近年来,我国核桃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品种退化、产量波动、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为了提高核桃产业的整体水平,实现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定位1. 提高核桃品种质量,优化品种结构;2. 提高核桃产量,降低生产成本;3. 提升核桃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4. 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5. 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核桃产业扶贫。

三、实施措施1. 品种改良(1)选育优良品种:通过实生选种、杂交育种等方法,选育适应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的核桃新品种。

(2)品种结构调整: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增加早实、薄壳、大果型核桃品种的种植比例。

2. 栽培管理(1)规范化建园: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区建园,合理规划株行距,确保核桃园通风透光。

(2)土壤管理:加强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3)水肥管理:根据核桃生长需求,科学施肥、合理灌溉,提高水肥利用率。

(4)整形修剪:采用合理的树形和修剪技术,培养丰产稳产树体结构。

3. 病虫害防治(1)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降低病虫害发生。

(3)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精准施药,减少农药使用量。

4. 采后处理与加工(1)适时采收:根据核桃成熟度,选择合适时间进行采收。

(2)采后处理:对核桃进行清洗、干燥、分级、包装等处理,确保产品质量。

(3)加工技术:采用现代加工技术,提高核桃加工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5. 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1)拓展销售渠道:利用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扩大核桃产品销售。

(2)品牌建设:树立核桃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

(3)产业扶贫:发挥核桃产业优势,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四、组织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核桃产业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推动项目实施。

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种植效益

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种植效益

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种植效益作者:任金凤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10期摘要: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面临着品种结构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加大、消费结构升级等困难和挑战,新形势下汾阳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按照“发展特色,倡导绿色,打造品牌,提质增效”的基本思路,挖掘本地资源优势,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扎实推进高粱产业发展,使传统高粱产业焕发新的活力。

关键词: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种植效益12017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农作物总面积4.17万hm2,粮食面积3.98万hm2,玉米面积3.08万hm2,比上年减4066.67hm2,甜糯玉米面积133.33m2,杂粮面积8333.33m2,比上年增3666.67hm2,其中:谷子3333.33hm2,高粱0.2hm2,豆类1333.33hm2,马铃薯666.67hm2,红薯666.67hm2,其它杂粮333.33hm2;花生蔬菜面积666.67m2;蔬菜面积666.67hm2,其中:设施蔬菜面积133.33hm2,中药材面积600hm2。

2围绕种植结构调整目前已完成的工作汾阳市已召开了专项会议,部署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的会议,提出了《关于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农业实施意见》汾政办发[2017]11号文件,并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

确定了今年我市发展的特色产业有谷子、酿酒高粱、红薯、花生、中药材、长山药、蔬菜、食用菌八个特色农业产业,建设8大基地,进行了统一规划,确定了种植地块,核心示范区统一供应种子、肥料、地膜等生产资料。

市农委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调查调查指导,出台了抗旱技术指导意见并下发各乡镇,采取对应措施,加强田间管理,抗灾减灾。

1)高粱酿酒高粱2000hm2,在杏花村、冀村、肖家庄、演武、贾家庄、阳城等乡镇重点区域种植。

2)谷子2017年发展3333.33hm2,以杨家庄镇、栗家庄、峪道河、贾家庄、石庄、杏花村为中心,重点建设200hm2谷子核心示范区,以辐射带动全市谷子基地建设。

沃柑提质增效项目实施方案

沃柑提质增效项目实施方案

沃柑提质增效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沃柑的质量和产量已成为农户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沃柑的品质和产量,我们制定了沃柑提质增效项目实施方案,旨在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沃柑的品质和产量,提升农户的经济效益。

二、项目目标1.提高沃柑的品质,增加口感和营养价值;2.提高沃柑的产量,增加农户的收入;3.改善沃柑种植的生产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果实的质量。

三、项目内容1.优化种植结构,选择优质品种进行种植;2.科学施肥,合理使用肥料,提高果实的营养含量;3.加强病虫害防治,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和防治;4.改善灌溉条件,保证果树的生长需水;5.加强管理,做好果园的整体规划和管理。

四、项目实施步骤1.项目立项:确定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明确项目的目标和内容;2.调研分析:对沃柑产业现状进行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农户种植情况;3.制定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沃柑提质增效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步骤;4.组织实施:组织相关人员和资源,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实施;5.监督检查: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6.总结评估: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

五、项目预期效果1.沃柑的品质得到提升,口感更佳,营养价值更高;2.沃柑的产量增加,农户的收入得到提高;3.沃柑种植的生产环境得到改善,病虫害发生率降低。

六、项目风险及对策1.天气因素:加强气象监测,做好防灾减灾工作;2.市场风险:加强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3.技术风险: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的种植技术水平。

七、项目实施保障1.政策支持:争取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2.技术支持: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提供种植技术培训;3.资金支持:为农户提供种植资金支持和贷款服务。

八、项目评估1.定期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2.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项目实施方案,不断提高项目的实施效果。

林果提质增效具体做法

林果提质增效具体做法

林果提质增效具体做法一、建设示范园,强化技术措施落实。

林果提质增效工程提出后,按照高质量、可复制、可推广的要求,确定目标,明确职责,围绕示范园建设,强化具体技术措施按质、按时、按量完成,真正起到示范作用。

xxxx年建设苹果示范园10个,桃示范园10个。

2023年建设杏树示范园1个,葡萄示范园1个。

1、品种调优。

品种是果树生产的基础,品种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加强品种改良是提高果树品质的关键。

通过选育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新品种,可以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增加果农的收益。

今年推广桃新品种5个,苹果4个,杏3个,葡萄2个。

2、规范树体管理。

做好树体整形修剪、拉枝、疏梢、摘心等工作。

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3、加强花果管理。

根据不同区域气候条件制定花果管理技术要点,适时、适树采取保花保果、疏花疏果措施,保证适宜负载量,提质又增产。

4、科学施肥。

继续加大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力度,重点推广应用秋施基肥、应用生物微肥等技术,向市场提供质量可靠、品质优良、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林果产品。

5、推广病虫害生物防控技术。

以食心虫、盲蝽、蚜虫、天牛、腐烂病、轮纹病、疮痂病、白粉病、褐腐病等病虫害为防控重点,加强检测预报,加大粘虫板诱杀、频振式光伏杀虫灯诱杀、性引诱剂诱杀、迷向丝等生物和物理防治方法的推广应用,坚持适期合理使用低毒、高效农药,提高林果产量,改善林果品质,促使果农树立生产优质绿色有机果品的意识。

6、加强越冬管护。

各果园采取秋季合理控水控肥、保叶控长、增加营养储备、适时落叶、灌足冬水等综合措施,增强果树越冬能力,确保果树安全。

二、优化技术服务方式,提高技术推广水平。

1、技术培训。

采取“逐级负责、层级培训”的方式,技术人员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指导、印发资料、电话服务、微信指导等多种方式,开展技术培训。

结合示范园基地不同果树的物候节点和管理节点进行培训,xxxx年至今完成培训38场次、1200余人次,培训中以果农技术人员和种植户为培训重点,解决了“最后一公里”渠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优种植结构实现提质增效
—农业服务中心(农技站)2017年终工作总结
一、2017年主要工作情况
2017年,农业服务中心(农技站)根据镇党委、镇政府提出的“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大突破”的总要求,立足自身职能,围绕生态农业,突出绿色发展,实现全镇农业工作取得新成效。

1、品种结构优化。

抓住市委、市政府打造“兴化大米”品牌的这一契机,大力推广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南粳9108,种植面积占全镇水稻面积的85%以上,建立13600多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实行订单生产,全程监管,通过质量、品牌的提升实现农民增收。

2、推广高效模式。

大力推广生态立体种养模式,全镇“稻虾共作”、“稻鸭共作”面积达450亩,“水稻+香葱”、“水稻+洋葱”、“水稻+草莓”等特色高效种植面积达200多亩。

3、打造信息高速。

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业,建设覆盖全镇各村的益农信息社,并对信息员开展培训,构建覆盖全镇、立足农业、服务农民的“信息高速公路”,为农民推送政策法规、生产技术等服务,实现优质农产品销售线上线下的融合。

4、完成目标任务。

强化中心(农技站)的日常管理,全面完成各项市交任务,农产品检测合格率98%以上;举办种植大户培训班5期,培训360人次,完成持证农民培训600人;超额完成市交机插秧面积和集中育供秧池面积,主要公路沿线及通村公路实现机插秧全覆盖。

二、2018年主要工作目标
我镇地处兴化南大门,耕地面积大,土地流转率高,但与兴泰公路沿线的其它乡镇相比,农业发展特色不明、基地规模偏小、产品品牌较少,尤其是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缓慢,使得兴化农业的南大门不靓。

进入2018年,作为农业职能部门,我们将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新形势、理清新思路、努力新作为、争取新业绩,突出“四个强化”,加快实现全镇农业再上新台阶。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

认真贯彻落实镇党委、镇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组织开展全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引领全镇农业转型升级,做靓兴化农业的南大门。

二是强化上争招引。

发挥资源优势,积极上争农业项目,并强化招商引资,实行人人有责、全员招商,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3个以上,力争创办田园综合体1个,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200亩以上。

三是强化绿色发展。

建成2万亩优质稻谷生产基地,扩大生态立体种养面积,其中稻鸭共作2000亩、稻虾及稻渔共作800亩,全镇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的面积达80%以上,申报绿色农产品2个,全镇“三品”数量占可食用农产品总量的70%以上。

四是强化技术支撑。

依托市农业局的技术指导,强化与扬州大学农学院、省农科院的合作,积极构建技术推广联盟,为“一村一品”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