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练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页眉内容
《审计学》练习题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D)
5、(C)
6、(A)
7、(C)
8、(C)
9、(D)10、(C)11、(A)12、(D)13、(A)14、(B)15、(D)16、(B)17、(C)18、(A)19、(C)20、(B)21、(A)22、(B)23、(B)24、(D)25、(D)26、(C)27、(D)28、(B)29、(D)30、(C)31、(A)32、(D)33、(A)34、(C)35、(A)36、(A)37、(C)38、(A)39、(D)40、(B)41、(C)42、(D)43、(C)44、(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CD)
3、(ABC)
4、(ABC)
5、(CD)
6、(AC)
7、(AC)
8、(ABCD)
9、(BC)10、(AD)11、(ABCD)12、(ABC)13、(AC)14、(BC)15、(BD)16、(BCD)17、(ACD)18、(ABCD)19、(ABCD)20、(AC)21、(ACD)22、(ACD)23、(AC)24、(ABC)25、(AB)26、(ABCD)27、(ABD)28、(ABCD)29、(ABC)30、(ABCD)31、(ABC)32、(ABD)33、(ABCD)34、(ACD)35、(BD)36、(ABCD)37、(CD)38、(BCD)39、(ABCD)40、(AC)41、(BCD)42、(AC)43、(ABCD)44、(AD)45、(ABD)46、(BD)47、(ABCD)48、(ABC)49、(AD)50、(CD)51、(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
四、名词解释
1、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时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对审计工作质量进行评价的客观标准。

2、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即为注册会计师针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签证对象)进行确认、
计量和列报(评价或计量)而形成的财务报表(签证对象信息)即为责任方的认定,而这种业务属于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

3、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的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4、审计:独立的审计机构或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行为及其结果进行审查,以证实其与既定行为标准的一致程度,并将审查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的经济监督活动。

5、保证业务:是指为企业或个体等决策者提供的、能改进信息质量或内容的独立业务,如电子商务保证、经营主体绩效保证、信息系统质量评估等。

保证业务不属于通常意义上的审计范畴。

6、趋势分析法:是通过对连续若干期某一被审计项目的变动金额及其百分比的计算,分析该项目变动的方向和幅度,以获取相关审计证据的方法。

7、控制测试:是在对内部控制初步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的状况以及是否得到贯彻执行而进行的测试,其目的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处理是否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判断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而确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可以依赖以及可以依赖的程度。

8、经济效益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管理活动实施审查,以证实其效益性、效果性。

经济效益审计要审查的是记录和反映被审计单位业务经营活动、管理活动的会计资料及有关资料。

9、审阅法:是对照审计依据审核、查阅会计资料及其他有关经济资料,以确定其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的方法。

10、统计抽样:是审计人员根据随机原则从审计总体中抽取一些项目作为样本,进行查校,并依据所获得的结论对审计总体做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估计判断,从而达到对审计总体的认识的一种抽样审计方法。

11、实质性测试:是指搜集直接证据所进行的更为深入的检查。

实质性测试的目的是为取得审计人员赖以作出审计结论的足够的审计证据,验证会计报表的各个项目金额是否正确和妥当,同时揭露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重要错误和舞弊。

12、内部控制的概论可表述为: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组织的治理层、管理层及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与程序。

具体来说,它是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13、抽样审计是从大量的会计资料和有关业务资料中抽取一部分具代表性的项目来进行审
查,并根据抽查结果推断全部资料是否正确或有无弊端的一种方法。

14、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

审计目标是审计监督体系运行的导向机制,发挥着引导审计活动方向的作用。

15、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中大错报的可能性。

16、风险导向审计:是指要求审计人员首先考虑与审计相关的各种风险,包括企业环境风险、经营风险的基础上判断和分析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及报表项目可能存在错报风险的审计。

17、签证业务:是注册会计师对签证对象信息的可信任程度提出意见的审计业务。

签证业务范围包括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历史财务信息审阅和其他签证业务(如企业会计报表审计、验证企业资本、盈利预测审核等)。

签证业务能够覆盖广泛的财务和非财务问题,也可作为财务审计或绩效审计的一个部分。

18、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的错报或漏报,而审计后审计人员没能发现并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19、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误或漏报而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20、控制风险评价是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能否有效地防止或者发现和更正会计报表中的重要错误所进行的一种判断与估计。

21、直接报告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一些签证对象直接出具报告。

比如在内部控制签证业务中,注册会计师可能无法从管理层(责任方)获取其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报告(责任方认定),或预期使用者无法获取该报告,这样注册会计师即可直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签证对象)进行评价并出具签证报告,这种业务就属于直接报告业务。

五、简答题
1、审计准则的作用
(1)制定实施审计准则,可以为衡量和评价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依据,从而有助于工作质量的提高;
(2)制定实施审计准则,有助于加强审计职业规范化管理,维护行业整体形象和社会经济秩序:
(3)制定实施审计准则,有助于社会公众对审计职业的理解和对审计工作结果的信任。

(4)制定实施审计准则,有助于维护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正当权益,使他们免受不正当的指责和控告。

2、导致审计固有限制的因素主要包括:
(1)选择性测试方法的运用;
(2)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
(3)大多数审计证据是说服性的而非结论性的;
(4)为形成审计意见而实施的审计工作涉及大量判断;
(5)某些特殊性质的交易和事项可能影响审计证据的说服力。

3、(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应从六个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2)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一是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二是识别和评估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3)应对重大错报风险的程序。

一是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包括五个方面: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提供更多的督导;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二是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总体方案和具体方案。

总体方案包括实质性方案和综合方案,实质性方案是指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实质性程序为主,综合方案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将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结合使用。

具体方案包括确定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4、(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包括发生、完整性、准确性、截止、分类;
(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包括存在、权利和义务、完整性、计价和分摊;
(3)与列报相关的认定包括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完整性、分类和可理解性、准确性和计价。

上述认定推导出相应的审计目标。

5、(1)风险是否属于舞弊风险;
(2)风险是否与近期经济环境、会计处理方法和其他方面的重大变化有关;
(3)交易的复杂程度;
(4)风险是否涉及重大的关联方交易;
(5)财务信息计量的主观程度,特别是对不确定事项的计量存在较大区间;
(6)风险是否涉及异常或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交易。

6、从性质方面考虑重要性,金额不重要的错报从性质上看有可能是重要的。

审计人员在判断错报的性质是否重要时应该考虑的具体情况包括:
(1)错报对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影响程度。

(2)错报对遵守债务契约或其他合同要求的影响程度。

(3)错报掩盖收益或其他趋势变化的程度(尤其在联系宏观经济背景和行业状况进行考虑时)。

(4)错报对用于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现金流量的有关比率的影响程度。

(5)错报对财务报表中列报的分部信息的影响程度。

例如,错报事项对分部或被审计单位其他经营部分的重要程度,而这些分部或经营部分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或盈利有重大影响。

(6)错报对增加管理层报酬的影响程度。

例如,管理层通过错报来达到有关奖金或其他激励政策规定的要求,从而增加其报酬。

(7)错报对某些账户余额之间错误分类的影响程度,这些错误分类影响到财务报表中应单独披露的项目。

例如,经营收益和非经营收益之间的错误分类,非营利性单位的受到限制资源的错误分类。

(8)相对于审计人员所了解的以前向报表使用者传达的信息(如盈利预测)而言,错报的重大程度。

(9)错报是否与涉及特定放的项目相关。

例如,与被审计单位发生交易的外部单位是否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成员有关联。

(10)错报对信息漏报的影响程度。

在某些情况下,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并未对该信息作出具体要求,但是审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认为该信息对财务报表使用者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现金流量很重要。

(11)错报对与已审计财务报表一同披露的其他信息的影响程度,该影响程度能被合理预期将对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产生影响。

7、审计人员在实质性测试中要做以下主要工作:
(1)盘点实物。

审计人员对有形资产账户所记载的内容均应进行实物盘点,包括库存现金、有价证券、材料、固定资产、在产品和产成品等,通过盘点确定财产物资的实际情况。

在被审计单位财产物资种类较多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可以根据重要性原则
(2)检查凭证,核实账户记录余额。

审计人员要抽查凭证,以确定账簿记录数据的真实性和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合法性。

审计人员还应该对所有的账户余额进行核实,包括总账和明细账账户的余额。

通过核实确定报表数据来源的正确性和真实性。

(3)核对有关记录。

审计人员应该对有关的记录相互核对,包括凭证和账户记录相核对,总账余额与各明细账余额的合计数相核对,将报表列示的数据与有关总账和明细账余额相核对,同时,还应将资产类账户的余额与资产盘点的结果相核对。

(4)对相关资产和负债的期末余额进行函证。

对于被审计单位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结算类业务向第三者发函询证,以取得审计证据。

在被审计单位的往来客户较多的情况下,对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结算类业务的函证,可以根据金额的大小、账龄的长短以及是否存在疑问来选择函证的对象。

如果没有回函或审计人员对回函结果不满意,审计人员应实施替代审计程序,以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

(5)对计算结果进行复算。

审计人员要对被审计单位有关计算的结果进行复算,以确定被审计单位有无故意歪曲计算结果或者计算存在差错的情况,包括合计数的复算,如工资汇总数的复算;有关调整数和分配数的复算,例如有关生产费用的分配情况的复算;有关计算表的复算,如成本计算表的复算;以及其它必须复算的内容,例如重新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

(6)向有关人员进行查询。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对有关事项存在的疑问,可以向有关当事人进行查询,要求他们对有关事项作出解释,或者进一步说明情况,或者可以向有誊的知情人进行询问,以进一步弄清真相。

(7)其他必要的工作。

审计人员有时还要做其它的工作,直至取得满意的审计证据。

8、在接受委托前,审计人员应当初步了解业务环境。

业务环境包括业务约定事项、签证对象特征、使用的标准、预期使用者的需求、责任方及其环境的相关特征,以及可能对签证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交易、条件和惯例等其他事项。

签证业务的承接还要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规定,考虑被审计单位以下情况:
(1)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股东、关键管理人员和管理层是否诚信;
(2)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和经营风险;
(3)被审计单位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特别是上一年度的审计情况和审计报告类型;
(4)被审计单位财务会计机构及工作情况。

此外,还应对被审计单位的历史沿革,主要领导的经验及有关人员的品行情况进行了解。

了解的方法主要有索取并阅读被审计单位的简介,最近期会计报表及相关资料,重要会议记录,经营合同和协议,到有关部门参观调查,询问有关人员等。

与此同时,也需评价会计师事务所的胜任能力:一是评价其执行审计的能力(确定审计小组的关键成员和考虑在审计过程中向外界专家寻求协助的需要);二是评价其独立性;三是评价其保持应有谨慎的能力。

如果会计师事务所不具备胜任能力,应当拒绝接受委托。

9、(1)从审计程序运用的目的来看,对内部控制取得了解的程序主要是为了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可以信赖,并据以规划审计工作;控制测试主要是为了评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运行是否有效,是否可以取得证据以支持被审计单位控制风险处于低水平的证据。

(2)从审计程序的类型来看,对内部控制取得了解的程序基本上也可以用于控制测试,控制测试的程序中重新执行程序不适用于对内部控制取得了解。

(3)从审计准则的要求来看,对内部控制取得了解的程序属于必须执行的程序,而控制测试则需要根据对内部控制了解的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
(4)从二者的联系来看,对内部控制取得了解的过程中进行穿行测试等会获取有关内部控制运行的证据,可做为控制测试的证据;对内部控制取得了解的程序通常可以决定是否需要执行控制测试,以及所需要执行的控制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10、(1)改变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以获取更为可靠、相关的审计证据,包括更加注重实地观察或检查;
(2)改变实质性程序的时间,包括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实施实质性程序;
(3)改变审计程序的范围,包括扩大样本规模,采用更详细的数据实施分析程序等。

11、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即为注册会计师针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签证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评价或计量)而形成的财务报表(签证对象信息)即为责任方的认定,而这种
业务属于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

所谓直接报告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一些签证对象直接出具报告。

比如在内部控制签证业务中,注册会计师可能无法从管理层(责任方)获取其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报告(责任方认定),或预期使用者无法获取该报告,这样注册会计师即可直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签证对象)进行评价并出具签证报告,这种业务就属于直接报告业务。

12、
13、签证对象与签证对象信息具有多种形式,即当签证对象为财务业绩或状况时,签证对象信息是财务报表;当签证对象为非财务业绩或状况时,签证对象信息可能是反映效率或效果的各种指标;当签证对象为物理特征时,签证对象信息可能是有关签证对象物理特征的说明文件;当签证对象为某种系统和过程时,签证对象信息可能是关于其有效性的认定;当签证对象为一种行为时,签证对象信息可能是对法律法规遵守情况或执行效果的声明。

14、审计人员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1)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

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等其他外部因素,以及被审计单位业务的性质,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应用,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及相关的经营风险,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等因素,都将影响审计人员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

(2)审计的目标,包括特定报告要求。

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等因素影响审计人员对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例如,对特定财务报表项目进行审计的业务,其重要性水平可能需要以该项目金额,而不是以财务报表的一些汇总性数据为基础加以确定。

(3)财务报表个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不同的报表项目的关心程度不同。

一般而言,如果认为流动性较高的项目出现较小金额的错报就会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审计人员应当对此从严确定重要性水平。

由于财务报表个项目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审计人员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考虑这种相互关系。

(4)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的幅度。

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可以促使报表使用者作出不同的反应。

因此,审计人员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当深入研究这些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15、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制度应当包括针对下列要素而制定的政策和程序:
(1) 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 (2) 职业道德规范; (3) 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4) 人力资源;(5) 业务执行; (6) 业务工作底稿; (7) 监控。

16、提示: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

17、提示:必须用作风险评估程序;可以用作实质性程序;必须用作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

六、计算题
1、以资产总额确定的重要性水平:×0.5%=1350
以净资产确定的重要性水平:×1%=1320
以主营业务收入确定的重要性水平:×0.5%=1800
以净利润确定的重要性水平:3618×5%=180.9
故注册会计师计算确定该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180.9万元
2、(1)2114;1034; 2592;1642;2383。

(2)0015;0045;0075;0105;0135。

3、(1)在制定计划时,注册会计师应使用被认为对任何一张财务报表都重要的最小的错报总体水平。

所以应选择14万元作为所有财务报表的计划重要性水平。

(2)因为初步估计的重要性水平为总资产的1%(14÷1400),按资产所占比例分配财务报表重要性到各账户时存在缺陷。

在确定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第一,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性质及错报的可能性;第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重要性水平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

由于为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即可容忍错报,对审计证据数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确定可容忍错报。

4、(1)抽取10笔应收账款为:第52页30行、第77页48行、第39页42行、第48页37行、第11页48行、第38页41行、第16页22行、第30页10行、第42页3行、第5页28行。

(2)平均差额=(1 000 300-1 000 000)/10=30(元)
估计的总体差额=30×4000=120 000(元)
估计的总体价值=180 000 000+120 000=180 120 000(元)
5、(1)
(2)如果样本量为56中发现有两个偏差,则:
注册会计师可得出如下结论:总体实际偏差率超过9.5%的风险为10%。

在可容忍偏差率为7%的情况下,总体的实际偏差率超过可容忍偏差率的风险很大,因而不能接受总体。

即样本结果不支持注册会计师对控制运行有效性的估计和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注册会计师应当扩大控制测试范围,以证实初步评估结果,或提高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并增加实质性程序的数量,或者对影响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的其他控制进行测试,以支持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

七、综合题
1、(1)违反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与同行进行比较有贬低同行、抬高自己之嫌疑。

(2)违反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管理人员或员工不得担任鉴证客户的独立董事,否则应当拒绝接受委托。

(3)不违反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要求律师就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提供书面承诺。

(4)不违反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为V公司提供纳税鉴证意见是审计服务的延伸,两者并非不相容的业务。

(5)违反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注册会计师应当提请V公司告知前任注册会计师,并要求安排三方会谈,以采取措施进行妥善处理。

(6)违反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对其能力进行广告宣传,因此,在允许做广告的国家做广告也属于违反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2、(1)对有效性审核的程序包括:①询问被审核单位的有关人员;②检查内部控制生成的文件和记录;③观察被审核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④重新执行有关内部控制。

(2)内部审计部与财务部一并由财务总监分管不恰当。

内部审计是一项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为使内部审计独立,必须做到机构独立、工作独立、人员独立,财务总监分管内部审计部将影响内部审计部工作的独立性。

审计与会计是不相容职务,应分开。

3、(1)审计人员处理该项业务不妥当。

因为审计人员所获的证据来源缺乏独立性,未从律师方面得到印证,因而不应当轻易确认审计结果;并且相关事项具有重要性;对公司未来财务影响重大,审计人员虽然执行了有关审计程序,但没有保持足够的职业谨慎;属于普通过失。

(2)如果投资者提出诉讼,审计人员可有以下抗辩理由:只是普通过失,审计过程不涉及重大过失或欺诈;一家公司股票价格的下跌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巨额赔偿事项可能不是直接原因或不是唯一原因。

(3)从根本上看,增强执业的独立性、随时保持职业谨慎、强化执业监督是减少过失和防止欺诈的基本要求;严格遵循职业道德和专业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