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第01章
大学物理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习 题 解 答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1-1 (1) 质点t 时刻位矢为:j t t i t r⎪⎭⎫ ⎝⎛-+++=4321)53(2(m)(2) 第一秒内位移j y y i x x r)()(01011-+-=∆)101(3)01(21)01(32ji ⎥⎦⎤⎢⎣⎡-+--=(3) (4) (5) (6) 1-2 =v c t t t c t v x x +++=+==⎰⎰241d d 34当t =2时x =4代入求证 c =-12 即1224134-++=t t t xtt tv a t t v 63d d 23223+==++=将t =3s 代入证)sm (45)sm (56)(414123133--⋅=⋅==a v m x1-3 (1) 由运动方程⎩⎨⎧+==ty t x 2342消去t 得轨迹方程0)3(2=--y x(2) 1秒时间坐标和位矢方向为 m y m x 5411==[4,5]m: ︒===3.51,25.1ααx y tg(3) 第1秒内的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m (24)35()04(1j i j i r+=-+-=∆(4) 1-41-5 g)(25m/s1047.280.13600101600223≈⨯=⨯⨯==t v a基本上未超过25g.1.80s 内实验车跑的距离为)(m 40080.13600210160023=⨯⨯⨯==t v s1-6 (1)设第一块石头扔出后t 秒未被第二块击中,则2021gt t v h -=代入已知数得28.9211511t t ⨯-=解此方程,可得二解为s 22.1s,84.111='=t t第一块石头上升到顶点所用的时间为s 53.18.9/15/10===g v t m由于m t t >1,这对应于第一块石头回落时与第二块相碰;又由于m t t <'1这对应于第一块石头上升时被第二块赶上击中.以20v 和'20v 分别对应于在t 1和'1t 时刻两石块相碰时第二石块的初速度,则由于2111120)(21)(t t g t t v h ∆∆---=(2) .对应于t 13.184.122212120-=-="t t v ∆m /s )(0.23=1-7 以l 表示从船到定滑轮的绳长,则t l v d /d 0-=.由图可知22h l s -=于是得船的速度为02222d d d d v sh s tl hl l ts v +-=-==负号表示船在水面上向岸靠近. 船的加速度为3202022d d d dd d s v h t l v hl l lt va -=⎥⎥⎦⎤⎢⎢⎣⎡⎪⎪⎭⎫ ⎝⎛--== 负号表示a 的方向指向岸边,因而船向岸边加速运动. 1-8 所求位数为522422221048.9601.0)106(44⨯=⨯⨯⨯==ππωgr n gr1-9 物体A 下降的加速度(如图所示)为222m/s 2.04.022=⨯==h a在1-10 2m /s 2.1=a ,s 5.00=t ,m 5.10=h .如图所示,相对南面,小球开始下落时,它和电梯的速度为m/s)(6.05.02.100=⨯==at v以t 表示此后小球落至底板所需时间,则在这段时间内,小球下落的距离为2021gt t v h +=电梯下降的距离为习题1-9图 习题1-10图2021at t v h +='又20)(21t a g h h h -='-=由此得s 59.02.18.95.1220=-⨯=-=ag h t而小球相对地面下落的距离为2021gt t v h +=259.08.92159.06.0⨯⨯+⨯=m 06.2= 1-11风地vb )两图中风地v应是同一矢量.1-12 (1) vLv L t 22==(2) 22212uv vL uv L uv L t t t -=++-=+=1212-⎥⎥⎦⎤⎢⎢⎣⎡⎪⎭⎫ ⎝⎛-=v u v L(3) v L v L t t t '+'=+=21,如图所示风速u 由东向西,由速度合成可得飞机对地速度v u v+=',则22uv V -='.习题1-12图习题1-11图2221222⎪⎭⎫ ⎝⎛-=--='=v u v L uv L v L t 证毕1-13 (1)设船相对岸的速度为V '(如图所示),由速度合成得V u V +='V 的大小由图1.7示可得αβcos cos u V V +'=即332323cos cos -=⨯-=-='αβu V V而1212sin sin =⨯=='αβu V船达到BD OB AB 将式(1) (2) 由t =即 c o s α故船头应与岸垂直,航时最短.将α值代入(3)式得最短航时为s)(500105.021012/sin 101333min =⨯=⨯=⨯=s u t π(3) 设l OB =,则ααββsin cos 2sin sin 22u uV Vu D V D V D l -+=''==欲使l 最短,应满足极值条件.习题1-13图a a uV Vu u D l'⎢⎢⎣⎡''-+-='cos sin cos 2d d 22αα0c o s 2s i n s i n 2222=⎥⎦⎤'-+''+αuV Vu a a uV简化后可得01cos cos 222=+'+-'αuVV u a即 01c o s 613c o s 2=+'-'αa解此方程得32cos ='α︒=='-2.4832cos1α将α'AB。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1.1 一质点沿直线运动,运动方程为x (t ) = 6t 2 - 2t 3.试求: (1)第2s 内的位移和平均速度;(2)1s 末及2s 末的瞬时速度,第2s 内的路程; (3)1s 末的瞬时加速度和第2s 内的平均加速度.[解答](1)质点在第1s 末的位置为:x (1) = 6×12 - 2×13 = 4(m).在第2s 末的位置为:x (2) = 6×22 - 2×23 = 8(m). 在第2s 内的位移大小为:Δx = x (2) – x (1) = 4(m),经过的时间为Δt = 1s ,所以平均速度大小为:=Δx /Δt = 4(m·s -1). (2)质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 (t ) = d x /d t = 12t - 6t 2,因此v (1) = 12×1 - 6×12 = 6(m·s -1),v (2) = 12×2 - 6×22 = 0质点在第2s 内的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即Δs = Δx = 4m . (3)质点的瞬时加速度大小为:a (t ) = d v /d t = 12 - 12t ,因此1s 末的瞬时加速度为:a (1) = 12 - 12×1 = 0,第2s 内的平均加速度为:= [v (2) - v (1)]/Δt = [0 – 6]/1 = -6(m·s -2).[注意] 第几秒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的时间间隔都是1秒.1.2 一质点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 = 10s 内走过路程s = 30m ,而其速度增为n = 5倍.试证加速度为,并由上述数据求出量值.[证明]依题意得v t = nv o ,根据速度公式v t = v o + at ,得a = (n – 1)v o /t , (1)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 t 2 = v o 2 + 2as ,得 a = (n 2 – 1)v o 2/2s ,(2) (1)平方之后除以(2)式证得:.计算得加速度为:= 0.4(m·s -2).1.3 一人乘摩托车跳越一个大矿坑,他以与水平成22.5°的夹角的初速度65m·s -1从西边起跳,准确地落在坑的东边.已知东边比西边低70m ,忽略空气阻力,且取g = 10m·s -2.问:(1)矿坑有多宽?他飞越的时间多长?(2)他在东边落地时的速度?速度与水平面的夹角? [解答]方法一:分步法.(1)夹角用θ表示,人和车(人)在竖直方向首先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的大小为v y 0 = v 0sin θ = 24.87(m·s -1).取向上的方向为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t - v 0 = at ,这里的v 0就是v y 0,a = -g ;当人达到最高点时,v t = 0,所以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 1 = v y 0/g = 2.49(s).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式:v t 2 - v 02 = 2a s , 可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1 = v y 02/2g = 30.94(m).人从最高点开始再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高度为;h 2 = h 1 + h = 100.94(m).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s = gt 2/2,得下落的时间为:= 4.49(s). 因此人飞越的时间为:t = t 1 + t 2 = 6.98(s).人飞越的水平速度为;v x 0 = v 0cos θ = 60.05(m·s -1),v a 22(1)(1)n sa n t -=+22(1)(1)n sa n t -=+22(51)30(51)10a -=+222h t g=70m22.5º 图1.3所以矿坑的宽度为:x = v x 0t = 419.19(m).(2)根据自由落体速度公式可得人落地的竖直速度大小为:v y = gt = 69.8(m·s -1), 落地速度为:v = (v x 2 + v y 2)1/2 = 92.08(m·s -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φ = arctan(v y /v x ) = 49.30º,方向斜向下.方法二:一步法.取向上为正,人在竖直方向的位移为y = v y 0t - gt 2/2,移项得时间的一元二次方程, 解得:.这里y = -70m ,根号项就是人落地时在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由于时间应该取正值,所以公式取正根,计算时间为:t = 6.98(s).由此可以求解其他问题.1.4 一个正在沿直线行驶的汽船,关闭发动机后,由于阻力得到一个与速度反向、大小与船速平方成正比例的加速度,即d v /d t = -kv 2,k 为常数.(1)试证在关闭发动机后,船在t 时刻的速度大小为; (2)试证在时间t 内,船行驶的距离为. [证明](1)分离变量得, 故 ,可得:. (2)公式可化为,由于v = d x/d t ,所以: 积分.因此 . 证毕.[讨论]当力是速度的函数时,即f = f (v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 ma . 由于a = d 2x /d t 2, 而 d x /d t = v , a = d v /d t , 分离变量得方程:, 解方程即可求解.在本题中,k 已经包括了质点的质量.如果阻力与速度反向、大小与船速的n 次方成正比,则d v /d t = -kv n .(1)如果n = 1,则得, 积分得ln v = -kt + C .当t = 0时,v = v 0,所以C = ln v 0, 因此ln v/v 0 = -kt ,得速度为 :v = v 0e -kt .201sin 02gt v t y θ-+=0(sin t v g θ=011kt v v =+01ln(1)x v kt k =+2d d vk t v =-020d d v t v v k t v =-⎰⎰011kt v v =+001v v v kt=+00001d d d(1)1(1)v x t v kt v kt k v kt ==+++00001d d(1)(1)x tx v kt k v kt =++⎰⎰01ln(1)x v kt k=+d d ()m vt f v =d d vk t v=-而d v = v 0e -kt d t ,积分得:. 当t = 0时,x = 0,所以C` = v 0/k ,因此.(2)如果n ≠1,则得,积分得. 当t = 0时,v = v 0,所以,因此. 如果n = 2,就是本题的结果.如果n ≠2,可得,读者不妨自证.1.5 一质点沿半径为0.10m 的圆周运动,其角位置(以弧度表示)可用公式表示:θ = 2 + 4t 3.求:(1)t = 2s 时,它的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2)当切向加速度恰为总加速度大小的一半时,θ为何值? (3)在哪一时刻,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恰有相等的值? [解答](1)角速度为ω = d θ/d t = 12t 2 = 48(rad·s -1),法向加速度为 a n = rω2 = 230.4(m·s -2);角加速度为 β = d ω/d t = 24t = 48(rad·s -2), 切向加速度为 a t = rβ = 4.8(m·s -2). (2)总加速度为a = (a t 2 + a n 2)1/2,当a t = a /2时,有4a t 2 = a t 2 + a n 2,即.由此得,即 ,解得 .所以 =3.154(rad).(3)当a t = a n 时,可得rβ = rω2, 即: 24t = (12t 2)2,解得 : t = (1/6)1/3 = 0.55(s).1.6 一飞机在铅直面内飞行,某时刻飞机的速度为v = 300m·s -1,方向与水平线夹角为30°而斜向下,此后飞机的加速度为a = 20m·s -2,方向与水平前进方向夹角为30°而斜向上,问多长时间后,飞机又回到原来的高度?在此期间飞机在水平方向飞行的距离为多少?[解答]建立水平和垂直坐标系,飞机的初速度的大小为 v 0x = v 0cos θ, v 0y = v 0sin θ.加速度的大小为a x = a cos α, a y = a sin α. 运动方程为, . 即 ,.令y = 0,解得飞机回到原来高度时的时间为:t = 0(舍去);(s).将t 代入x 的方程求得x = 9000m .0e `ktv x C k-=+-0(1-e )kt vx k -=d d n vk t v=-11n v kt C n -=-+-101n v C n-=-11011(1)n n n kt v v --=+-1(2)/(1)020{[1(1)]1}(2)n n n n n v kt x n v k----+--=-3n t a a =23r r ωβ=22(12)243t t =33/6t =3242(13/3)t θ=+=+32012x x x v t a t =+2012y y y v t a t =-+201cos cos 2x v t a t θα=⋅+⋅201sin sin 2y v t a t θα=-⋅+⋅02sin 103sin v t a θα== y xO α v 0θ a a xa yv 0x v 0y[注意]选择不同的坐标系,如x 方向沿着a 的方向或者沿着v 0的方向,也能求出相同的结果.1.7 一个半径为R = 1.0m 的轻圆盘,可以绕一水平轴自由转动.一根轻绳绕在盘子的边缘,其自由端拴一物体A .在重力作用下,物体A 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地下降,在Δt = 2.0s 内下降的距离h = 0.4m .求物体开始下降后3s 末,圆盘边缘上任一点的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解答]圆盘边缘的切向加速度大小等于物体A 下落加速度.由于, 所以a t = 2h /Δt 2 = 0.2(m·s -2).物体下降3s 末的速度为v = a t t = 0.6(m·s -1),这也是边缘的线速度,因此法向加速度为= 0.36(m·s -2).1.8 一升降机以加速度1.22m·s -2上升,当上升速度为2.44m·s -1时,有一螺帽自升降机的天花板上松落,天花板与升降机的底面相距 2.74m .计算:(1)螺帽从天花板落到底面所需的时间;(2)螺帽相对于升降机外固定柱子的下降距离.[解答]在螺帽从天花板落到底面时,升降机上升的高度为;螺帽做竖直上抛运动,位移为. 由题意得h = h 1 - h 2,所以, 解得时间为= 0.705(s).算得h 2 = -0.716m ,即螺帽相对于升降机外固定柱子的下降距离为0.716m .[注意]以升降机为参考系,钉子下落时相对加速度为a + g ,而初速度为零,可列方程h = (a + g )t 2/2,由此可计算钉子落下的时间,进而计算下降距离.1.9 有一架飞机从A 处向东飞到B 处,然后又向西飞回到A 处.已知气流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u ,AB 之间的距离为l ,飞机相对于空气的速率v 保持不变.(1)如果u = 0(空气静止),试证来回飞行的时间为; (2)如果气流的速度向东,证明来回飞行的总时间为;(3)如果气流的速度向北,证明来回飞行的总时间为.[证明](1)飞机飞行来回的速率为v ,路程为2l ,所以飞行时间为t 0 = 2l /v . (2)飞机向东飞行顺风的速率为v + u ,向西飞行逆风的速率为v - u , 所以飞行时间为 . (3)飞机相对地的速度等于相对风的速度加风相对地的速度.为了使飞机沿着AB 之间的直线飞行,就要使其相对地的速度偏向北方,可作矢量三角形,其中沿AB 方向的速度大小为,所以飞行时间为212t h a t =∆2n v a R=21012h v t at =+22012h v t gt =-21()2h a g t =+2/()t h a g =+02l t v =1221/t t u v =-02221/t t u v=-1222l l vl t v u v u v u =+=+--022222/1/1/t l v u v u v==--22V v u =-RA图1.7AB AB vv + uv - uABvuuvv. 证毕.1.10 如图所示,一汽车在雨中沿直线行驶,其速度为v 1,下落雨的速度方向与铅直方向的夹角为θ,偏向于汽车前进方向,速度为v 2.今在车后放一长方形物体,问车速v 1为多大时此物体刚好不会被雨水淋湿?[解答]雨对地的速度等于雨对车的速度加车对地的速度,由此可作矢量三角形.根据题意得tan α = l/h .方法一:利用直角三角形.根据直角三角形得v 1 = v 2sin θ + v 3sin α,其中v 3 = v ⊥/cos α,而v ⊥ = v 2cos θ, 因此v 1 = v 2sin θ + v 2cos θsin α/cos α, 即 . 证毕. 方法二:利用正弦定理.根据正弦定理可得,所以:,即 . 方法三:利用位移关系.将雨滴的速度分解为竖直和水平两个分量,在t 时间内,雨滴的位移为l = (v 1 – v 2sin θ)t , h = v 2cos θ∙t .两式消去时间t 即得所求. 证毕.22222222/1/l l l v t V v u u v ===--0221/t u v=-2v r 3v r 1v r12(sin cos )lv v hθθ=+12sin()sin(90)v v θαα=+︒-12sin()cos v v θαα+=2sin cos cos sin cos v θαθαα+=2(sin cos tan )v θθα=+12(sin cos )lv v hθθ=+v 1hl v 2θ图1.10v 1h lv 2θ v 3 α α v ⊥。
(完整版)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r r r r r r rr、⎰ dt⎰0 dx = ⎰ v e⎰v v1122v v d tv v d tvg 2 g h d tdt [v 2 + ( g t ) 2 ] 12 (v 2 + 2 g h ) 12第一章质点运动学1、(习题 1.1):一质点在 xOy 平面内运动,运动函数为 x = 2 t, y = 4 t 2 - 8 。
(1)求质点 的轨道方程;(2)求 t = 1 s 和 t = 2 s 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解:(1)由 x=2t 得,y=4t 2-8可得: r y=x 2-8r 即轨道曲线(2)质点的位置 : r = 2ti + (4t 2 - 8) jr r rr r 由 v = d r / d t 则速度: v = 2i + 8tjr r rr 由 a = d v / d t 则加速度: a = 8 jrr r r r r r r 则当 t=1s 时,有 r = 2i - 4 j , v = 2i + 8 j , a = 8 j r当 t=2s 时,有r = 4i + 8 j , v = 2i +16 j , a = 8 j 2 (习题 1.2): 质点沿 x 在轴正向运动,加速度 a = -kv , k 为常数.设从原点出发时速度为 v ,求运动方程 x = x(t ) .解:dv = -kvdt v1 v 0 vd v = ⎰ t - k dt 0v = v e - k tdx x= v e -k t0 t0 -k t d t x = v0 (1 - e -k t )k3、一质点沿 x 轴运动,其加速度为 a = 4 t (SI),已知 t = 0 时,质点位于 x 0=10 m 处,初速 度 v 0 = 0.试求其位置和时间的关系式.解:a = d v /d t = 4 td v = 4 t d tv 0d v = ⎰t 4t d t v = 2 t 2v = d x /d t = 2 t 2⎰x d x = ⎰t 2t 2 d t x = 2 t 3 /3+10 (SI)x4、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在高度 h 处以初速度 v 水平抛出,求:(1)小球的运动方程;(2)小球在落地之前的轨迹方程; d r d v d v (3)落地前瞬时小球的 ,,.d td td t解:(1)x = v t式(1)v v v y = h - gt 2 式(2)r (t ) = v t i + (h - gt 2 ) j0 (2)联立式(1)、式(2)得y = h -vd r(3) = v i - gt j而落地所用时间t =0 gx 22v 22hgvd r所以 = v i - 2gh jvd vdv g 2t= - g j v = v 2 + v 2 = v 2 + (-gt) 2= =x y 0 0vv v d rv d v 2) v = [(2t )2+ 4] 2 = 2(t 2+ 1)2t t 2 + 1, V a = a - a = m + M m + Mvg gvv v 5、 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 r = t 2i + 2tj ,式中 r 的单位为 m , 的单位为 s .求:(1)任一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2)任一时刻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完整版)大学物理01质点运动学习题解答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一选择题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一物体若拥有恒定的速率,则没有变化的速度;B.一物体拥有恒定的速度,但仍有变化的速率;C.一物体拥有恒定的加快度,则其速度不行能为零;D. 一物体拥有沿x 轴正方向的加快度而有沿x 轴负方向的速度。
解:答案是 D。
2.长度不变的杆 AB,其端点 A 以 v0匀速沿 y 轴向下滑动, B 点沿 x 轴挪动,则 B 点的速率为:()A . v0 sinB .v0 cos C.v0 tan D.v0 / cos解:答案是 C。
简要提示:设 B 点的坐标为 x, A 点的坐标为 y,杆的长度为l,则x2y2l 2对上式两边关于时间求导:dx dy0,因dxv,dyv0,所以2 x 2 ydtdt dt dt2xv2yv0 = 0即v=v0 y/x =v0tan所以答案是 C。
3.如图示,路灯距地面高为 H,行人身高为 h,若人以匀速 v 背向路灯行走,灯y人头A H vv0hθvx影sB选择题 3图选择题 2图则人头影子挪动的速度u 为()H h Hv h HA.vB.H H h H h 解:答案是 B 。
简要提示:设人头影子到灯杆的距离为 x ,则x s h , x Hs , x H H hdx H ds HvuH h dt Hdt h所以答案是 B 。
4. 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方程为x = 3t-5t 3 + 6 (SI),则该质点作A. 匀加快直线运动,加快度沿 x 轴正方向.B. 匀加快直线运动,加快度沿 x 轴负方向.C. 变加快直线运动,加快度沿 x 轴正方向.D. 变加快直线运动,加快度沿x 轴负方向.()解: 答案是 D5. 一物体从某一确立高度以v 0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已知它落地时的速度为v t ,那么它的运动时间是: ()v t - v 0v t v 0v t2 22v v 0 v t A.B.C.gD.2 gg2 g解:答案是 C 。
(完整版)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第1章
(完整版)⼤学物理学(课后答案)第1章第1章质点运动学习题⼀选择题1-1 对质点的运动,有以下⼏种表述,正确的是[ ] (A)在直线运动中,质点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向相同(B)在某⼀过程中平均加速度不为零,则平均速度也不可能为零 (C)若某质点加速度的⼤⼩和⽅向不变,其速度的⼤⼩和⽅向可不断变化 (D)在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不断减⼩,则速度也不断减⼩解析:速度是描述质点运动的⽅向和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质点运动速度变化的物理量,两者没有确定的对应关系,故答案选C 。
1-2 某质点的运动⽅程为)(12323m t t x +-=,则该质点作[ ] (A)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ox 轴正向 (B)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ox 轴负向 (C)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ox 轴正向 (D)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ox 轴负向解析:229dx v t dt ==-,18dva tdt==-,故答案选D 。
1-3 ⼀质点在平⾯上作⼀般曲线运动,其瞬时速度为v ,瞬时速率为v ,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为v ,平均速度为v ,他们之间的关系必定有[ ](A)v =v ,v =v (B)v ≠v ,v =v (C)v ≠v ,v ≠v (D)v =v ,v ≠v解析:瞬时速度的⼤⼩即瞬时速率,故v =v ;平均速率sv t=,⽽平均速度trv =,故v ≠v 。
答案选D 。
1-4 质点作圆周运动时,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速度⽅向⼀定指向切向,所以法向加速度也⼀定为零 (B)法向分速度为零,所以法向加速度也⼀定为零 (C)必有加速度,但法向加速度可以为零 (D)法向加速度⼀定不为零解析:质点作圆周运动时,2n t v dva a dtρ=+=+n t n t a e e e e ,所以法向加速度⼀定不为零,答案选D 。
1-5 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2dvkv t dt=-,式中,k 为⼤于零的常量。
当0t =时,初速为0v ,则速率v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为[ ](A)2012v kt v =+ (B)20112kt v v =+(C)2012v kt v =-+ (D)20112kt v v =-+解析:由于2dvkv t dt=-,所以020()vtv dv kv t dt =-?,得到20112kt v v =+,故答案选B 。
大学物理学第一章习题答案
习题11、1选择题(1)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A)(B)(C)(D)[答案:D](2)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A)等于零(B)等于-2m/s(C)等于2m/s (D)不能确定。
[答案:D](3) 一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t秒转一圈,在2t时间间隔中,其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A)(B)(C) (D)[答案:B]1、2填空题(1) 一质点,以的匀速率作半径为5m的圆周运动,则该质点在5s内,位移的大小就是;经过的路程就是。
[答案: 10m;5πm](2) 一质点沿x方向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a=3+2t (SI),如果初始时刻质点的速度v0为5m·s-1,则当t为3s时,质点的速度v=。
[答案: 23m·s-1 ](3) 轮船在水上以相对于水的速度航行,水流速度为,一人相对于甲板以速度行走。
如人相对于岸静止,则、与的关系就是。
[答案:]1、3一个物体能否被瞧作质点,您认为主要由以下三个因素中哪个因素决定:(1) 物体的大小与形状;(2) 物体的内部结构;(3) 所研究问题的性质。
解:只有当物体的尺寸远小于其运动范围时才可忽略其大小的影响,因此主要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
1、4下面几个质点运动学方程,哪个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1)x=4t-3;(2)x=-4t3+3t2+6;(3)x=-2t2+8t+4;(4)x=2/t2-4/t。
给出这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在t=3s时的速度与加速度,并说明该时刻运动就是加速的还就是减速的。
(x单位为m,t单位为s)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即加速度为不等于零的常数时的运动。
加速度又就是位移对时间的两阶导数。
于就是可得(3)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其速度与加速度表达式分别为t=3s时的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v=20m/s,a=4m/s2。
因加速度为正所以就是加速的。
(完整版)大学物理01质点运动学习题解答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一 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物体若具有恒定的速率,则没有变化的速度;B. 一物体具有恒定的速度,但仍有变化的速率;C. 一物体具有恒定的加速度,则其速度不可能为零;D. 一物体具有沿x 轴正方向的加速度而有沿x 轴负方向的速度。
解:答案是D 。
2. 长度不变的杆AB ,其端点A 以v 0匀速沿y 轴向下滑动,B 点沿x 轴移动,则B 点的速率为:( )A . v 0 sin θB . v 0 cos θC . v 0 tan θD . v 0 / cos θ 解:答案是C 。
简要提示:设B 点的坐标为x ,A 点的坐标为y ,杆的长度为l ,则222l y x =+ 对上式两边关于时间求导:0d d 2d d 2=+t y y t x x ,因v =tx d d ,0d d v -=t y ,所以 2x v -2y v 0 = 0 即 v =v 0 y /x =v 0tan θ所以答案是C 。
3. 如图示,路灯距地面高为H ,行人身高为h ,若人以匀速v 背向路灯行走,则人头影子移动的速度u 为( ) A.v H h H - B. v h H H - C. v H h D. v hH 解:答案是B 。
v x选择题2图灯s选择题3图简要提示:设人头影子到灯杆的距离为x ,则H h x s x =-,s hH H x -=, v hH H t s h H H t x u -=-==d d d d 所以答案是B 。
4. 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方程为x =3t -5t 3 + 6 (SI),则该质点作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D.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 )解:答案是D5. 一物体从某一确定高度以v 0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已知它落地时的速度为v t ,那么它的运动时间是:( ) A. g 0v v -t B. g 20v v -t C. g 202v v -t D. g2202v v -t 解:答案是C 。
大学物理第一章习题答案
21
站在台秤上,当你蹲下时台秤的读数如何变?如何解释?
台秤的示数为台秤对人的支持力。当人静止站在台秤上时, 台秤对人的支持力等于人的重力。当人蹲下时有向下的加速 度,按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N ma N mg ma mg
N
可见,当人蹲下时台秤对人的支持力 小于人的重力,示数减小,当人停止 运动后回复为原值。
7
1-23:用绳子系一小球使之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指出绳 内张力最大和最小的位置。
解:小球做圆周运动时满足
T mg ma
m
在法向投影得 绳子上的张力为
v T mg cos man m R v2 T m mg cos R
2
o
T
mg
显然,当夹角为 0 时(最上方)绳子上的张力最小,夹角为 π 时(最下方)绳子上的张力最大。
t1
r
都不相等。
r1
r
ˆ ˆ ˆ ˆ y ˆ ˆ r1 x1 i y1 j z1k , r2 x2 i j z k 2 2 O ˆ (y y )ˆ ˆ ˆ ˆ ˆ r ( x2 x1 )i 2 1 j ( z 2 z1 )k xi yj zk | r | x 2 y 2 z 2 , r r2 r1 x2 2 y2 2 z2 2 ) x12 y12 z12
3
1-2:说明建立参照系、坐标系的必要性,对于描述质点的运 动而言,参照系应如何选择? 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参照, 才能确定物体的运动特征,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就 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指明参照系。 只有选择了坐标系,才能把物体的运动特征定量表示出来。 坐标系一般固定于参照系上。 在描述质点运动的问题中,参照系可以任意选择,没有任何 限制,但要注意解决问题是否方便。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1.1 一质点沿直线运动,运动方程为x (t ) = 6t 2 - 2t 3.试求: (1)第2s 的位移和平均速度;(2)1s 末及2s 末的瞬时速度,第2s 的路程; (3)1s 末的瞬时加速度和第2s 的平均加速度.[解答](1)质点在第1s 末的位置为:x (1) = 6×12 - 2×13 = 4(m).在第2s 末的位置为:x (2) = 6×22 - 2×23 = 8(m). 在第2s 的位移大小为:Δx = x (2) – x (1) = 4(m),经过的时间为Δt = 1s ,所以平均速度大小为:=Δx /Δt = 4(m·s -1). (2)质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 (t ) = d x /d t = 12t - 6t 2,因此v (1) = 12×1 - 6×12 = 6(m·s -1),v (2) = 12×2 - 6×22 = 0质点在第2s 的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即Δs = Δx = 4m . (3)质点的瞬时加速度大小为:a (t ) = d v /d t = 12 - 12t ,因此1s 末的瞬时加速度为:a (1) = 12 - 12×1 = 0,第2s 的平均加速度为:= [v (2) - v (1)]/Δt = [0 – 6]/1 = -6(m·s -2).[注意] 第几秒的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的时间间隔都是1秒.1.2 一质点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 = 10s 走过路程s = 30m ,而其速度增为n = 5倍.试证加速度为,并由上述数据求出量值.[证明]依题意得v t = nv o ,根据速度公式v t = v o + at ,得a = (n – 1)v o /t , (1)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 t 2 = v o 2 + 2as ,得 a = (n 2 – 1)v o 2/2s ,(2) (1)平方之后除以(2)式证得:.计算得加速度为:= 0.4(m·s -2).1.3 一人乘摩托车跳越一个大矿坑,他以与水平成22.5°的夹角的初速度65m·s -1从西边起跳,准确地落在坑的东边.已知东边比西边低70m ,忽略空气阻力,且取g = 10m·s -2.问:(1)矿坑有多宽?他飞越的时间多长?(2)他在东边落地时的速度?速度与水平面的夹角? [解答]方法一:分步法.(1)夹角用θ表示,人和车(人)在竖直方向首先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的大小为v y 0 = v 0sin θ = 24.87(m·s -1).取向上的方向为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t - v 0 = at ,这里的v 0就是v y 0,a = -g ;当人达到最高点时,v t = 0,所以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 1 = v y 0/g = 2.49(s).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式:v t 2 - v 02 = 2a s , 可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1 = v y 02/2g = 30.94(m).人从最高点开始再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高度为;h 2 = h 1 + h = 100.94(m).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s = gt 2/2,得下落的时间为:= 4.49(s). 因此人飞越的时间为:t = t 1 + t 2 = 6.98(s).人飞越的水平速度为;v x 0 = v 0cos θ = 60.05(m·s -1),v a 22(1)(1)n sa n t -=+22(1)(1)n sa n t -=+22(51)30(51)10a -=+222h t g=70m22.5º 图1.3所以矿坑的宽度为:x = v x 0t = 419.19(m).(2)根据自由落体速度公式可得人落地的竖直速度大小为:v y = gt = 69.8(m·s -1), 落地速度为:v = (v x 2 + v y 2)1/2 = 92.08(m·s -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φ = arctan(v y /v x ) = 49.30º,方向斜向下.方法二:一步法.取向上为正,人在竖直方向的位移为y = v y 0t - gt 2/2,移项得时间的一元二次方程, 解得:.这里y = -70m ,根号项就是人落地时在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由于时间应该取正值,所以公式取正根,计算时间为:t = 6.98(s).由此可以求解其他问题.1.4 一个正在沿直线行驶的汽船,关闭发动机后,由于阻力得到一个与速度反向、大小与船速平方成正比例的加速度,即d v /d t = -kv 2,k 为常数.(1)试证在关闭发动机后,船在t 时刻的速度大小为; (2)试证在时间t ,船行驶的距离为. [证明](1)分离变量得, 故 ,可得:. (2)公式可化为,由于v = d x/d t ,所以: 积分.因此 . 证毕.[讨论]当力是速度的函数时,即f = f (v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 ma . 由于a = d 2x /d t 2, 而 d x /d t = v , a = d v /d t , 分离变量得方程:, 解方程即可求解.在本题中,k 已经包括了质点的质量.如果阻力与速度反向、大小与船速的n 次方成正比,则d v /d t = -kv n .(1)如果n = 1,则得, 积分得ln v = -kt + C .当t = 0时,v = v 0,所以C = ln v 0, 因此ln v/v 0 = -kt ,得速度为 :v = v 0e -kt .201sin 02gt v t y θ-+=0(sin t v g θ=011kt v v =+01ln(1)x v kt k=+2d d vk t v =-020d d v t v v k t v =-⎰⎰011kt v v =+001v v v kt=+00001d d d(1)1(1)v x t v kt v kt k v kt ==+++00001d d(1)(1)x tx v kt k v kt =++⎰⎰01ln(1)x v kt k=+d d ()m vt f v =d d vk t v=-而d v = v 0e -kt d t ,积分得:. 当t = 0时,x = 0,所以C` = v 0/k ,因此.(2)如果n ≠1,则得,积分得. 当t = 0时,v = v 0,所以,因此. 如果n = 2,就是本题的结果.如果n ≠2,可得,读者不妨自证.1.5 一质点沿半径为0.10m 的圆周运动,其角位置(以弧度表示)可用公式表示:θ = 2 + 4t 3.求:(1)t = 2s 时,它的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2)当切向加速度恰为总加速度大小的一半时,θ为何值? (3)在哪一时刻,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恰有相等的值? [解答](1)角速度为ω = d θ/d t = 12t 2 = 48(rad·s -1),法向加速度为 a n = rω2 = 230.4(m·s -2);角加速度为 β = d ω/d t = 24t = 48(rad·s -2), 切向加速度为 a t = rβ = 4.8(m·s -2). (2)总加速度为a = (a t 2 + a n 2)1/2,当a t = a /2时,有4a t 2 = a t 2 + a n 2,即.由此得,即 ,解得 .所以 =3.154(rad).(3)当a t = a n 时,可得rβ = rω2, 即: 24t = (12t 2)2,解得 : t = (1/6)1/3 = 0.55(s).1.6 一飞机在铅直面飞行,某时刻飞机的速度为v = 300m·s -1,方向与水平线夹角为30°而斜向下,此后飞机的加速度为a = 20m·s -2,方向与水平前进方向夹角为30°而斜向上,问多长时间后,飞机又回到原来的高度?在此期间飞机在水平方向飞行的距离为多少?[解答]建立水平和垂直坐标系,飞机的初速度的大小为 v 0x = v 0cos θ, v 0y = v 0sin θ.加速度的大小为a x = a cos α, a y = a sin α. 运动方程为, . 即 ,.令y = 0,解得飞机回到原来高度时的时间为:t = 0(舍去);(s).将t 代入x 的方程求得x = 9000m .0e `ktv x C k-=+-0(1-e )kt vx k -=d d n vk t v=-11n v kt C n -=-+-101n v C n-=-11011(1)n n n kt v v --=+-1(2)/(1)020{[1(1)]1}(2)n n n n n v kt x n v k----+--=-3n t a a =23r r ωβ=22(12)243t t =33/6t =3242(13/3)t θ=+=+32012x x x v t a t =+2012y y y v t a t =-+201cos cos 2x v t a t θα=⋅+⋅201sin sin 2y v t a t θα=-⋅+⋅02sin 103sin v t a θα== y xO α v 0θ a a xa yv 0x v 0y[注意]选择不同的坐标系,如x 方向沿着a 的方向或者沿着v 0的方向,也能求出相同的结果.1.7 一个半径为R = 1.0m 的轻圆盘,可以绕一水平轴自由转动.一根轻绳绕在盘子的边缘,其自由端拴一物体A .在重力作用下,物体A 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地下降,在Δt = 2.0s 下降的距离h = 0.4m .求物体开始下降后3s 末,圆盘边缘上任一点的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解答]圆盘边缘的切向加速度大小等于物体A 下落加速度.由于, 所以a t = 2h /Δt 2 = 0.2(m·s -2).物体下降3s 末的速度为v = a t t = 0.6(m·s -1),这也是边缘的线速度,因此法向加速度为= 0.36(m·s -2).1.8 一升降机以加速度1.22m·s -2上升,当上升速度为2.44m·s -1时,有一螺帽自升降机的天花板上松落,天花板与升降机的底面相距 2.74m .计算:(1)螺帽从天花板落到底面所需的时间;(2)螺帽相对于升降机外固定柱子的下降距离.[解答]在螺帽从天花板落到底面时,升降机上升的高度为;螺帽做竖直上抛运动,位移为. 由题意得h = h 1 - h 2,所以, 解得时间为= 0.705(s).算得h 2 = -0.716m ,即螺帽相对于升降机外固定柱子的下降距离为0.716m .[注意]以升降机为参考系,钉子下落时相对加速度为a + g ,而初速度为零,可列方程h = (a + g )t 2/2,由此可计算钉子落下的时间,进而计算下降距离.1.9 有一架飞机从A 处向东飞到B 处,然后又向西飞回到A 处.已知气流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u ,AB 之间的距离为l ,飞机相对于空气的速率v 保持不变.(1)如果u = 0(空气静止),试证来回飞行的时间为; (2)如果气流的速度向东,证明来回飞行的总时间为;(3)如果气流的速度向北,证明来回飞行的总时间为.[证明](1)飞机飞行来回的速率为v ,路程为2l ,所以飞行时间为t 0 = 2l /v . (2)飞机向东飞行顺风的速率为v + u ,向西飞行逆风的速率为v - u , 所以飞行时间为 . (3)飞机相对地的速度等于相对风的速度加风相对地的速度.为了使飞机沿着AB 之间的直线飞行,就要使其相对地的速度偏向北方,可作矢量三角形,其中沿AB 方向的速度大小为,所以飞行时间为212t h a t =∆2n v a R=21012h v t at =+22012h v t gt =-21()2h a g t =+2/()t h a g =+02l t v =1221/t t u v =-02221/t t u v=-1222l l vl t v u v u v u =+=+--022222/1/1/t l v u v u v==--22V v u =-RA图1.7AB AB vv + uv - uABvuuvv. 证毕.1.10 如图所示,一汽车在雨中沿直线行驶,其速度为v 1,下落雨的速度方向与铅直方向的夹角为θ,偏向于汽车前进方向,速度为v 2.今在车后放一长方形物体,问车速v 1为多大时此物体刚好不会被雨水淋湿?[解答]雨对地的速度等于雨对车的速度加车对地的速度,由此可作矢量三角形.根据题意得tan α = l/h .方法一:利用直角三角形.根据直角三角形得v 1 = v 2sin θ + v 3sin α,其中v 3 = v ⊥/cos α,而v ⊥ = v 2cos θ, 因此v 1 = v 2sin θ + v 2cos θsin α/cos α, 即 . 证毕. 方法二:利用正弦定理.根据正弦定理可得,所以:,即 . 方法三:利用位移关系.将雨滴的速度分解为竖直和水平两个分量,在t 时间,雨滴的位移为l = (v 1 – v 2sin θ)t , h = v 2cos θ∙t .两式消去时间t 即得所求. 证毕.22222222/1/l l l v t V v u u v ===--0221/t u v=-2v 3v 1v 12(sin cos )lv v hθθ=+12sin()sin(90)v v θαα=+︒-12sin()cos v v θαα+=2sin cos cos sin cos v θαθαα+=2(sin cos tan )v θθα=+12(sin cos )lv v hθθ=+v 1hl v 2θ图1.10v 1h lv 2θ v 3 α α v ⊥。
大学物理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最新精选】
1.1 一质点在Oxy 平面内运动,运动方程为)SI (53+=t x ,)SI (432/2-+=t t y 。
(1)以时间t 为变量,写出质点位矢的表达式;(2)求出质点速度分量的表达式,并计算s 4=t 时,质点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求出质点加速度分量的表达式,并计算出s 4=t 时,质点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解:(1))SI (53+=t x ,)SI (432/2-+=t t y 质点位矢的表达式为:j t t i t j y i x r )432/()53(2-+++=+=; (2)m/s 3)53(=+==t dt d dt dx v x ,m/s )3()432/(2+=-+==t t t dt d dt dy v ys 4=t ,m/s 3=x v ,m/s 7=y v ,m/s 6.7m/s 5822==+=y x v v v设θ是v 和x v 的夹角,则37tan ==x y v v θ,8.66=θ°; (3)2m/s 0)3(===dt d dt dv a x x ,2m/s 1)3(=+==t dt d dt dv a y ys 4=t ,2m/s 0=x a ,2m/s 1=y a ,222m/s 1=+=y x a a a方向沿y 轴方向。
1.2 质点在Oxy 平面内运动,运动方程为)SI (3t x =,)SI (22t y -=。
(1)写出质点运动的轨道方程;(2)s 2=t 时,质点的位矢、速度和加速度。
解:(1)质点运动方程)SI (3t x =,)SI (22t y -=,质点运动的轨道方程为:9/2)3(222x xy -=-=或2189x y -=;(2)j t i t j y i x r )2()3(2-+=+=,s 2=t 时: j i r 26-=j t i v 23-=,s 2=t 时:j i v43-=j a 2-=,s 2=t 时:j a2-=1.3质点沿直线运动,其坐标x 与时间t 有如下关系:)SI (cos t Aex tωβ-=(A 和β皆为常量)。
大学物理第1章习题解答(全)
a
at
an
dv dt
et
v2 R
en
1-6 已知质点沿x轴作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
x 2 6t 2 2t3
求(1)质点在运动开始后4.0s内的位移大小;
(2)质点在该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3)t=4 s 时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1)质点在4.0s内的位移大小
arctan[ (v0
bt)2 ]
at
Rb
(2)要使 a a b ,即
1 R
R2b2 (v0 bt)4 b
可得 t v0 b
v v0 bt
此时速率为零(即运动方向反向)
t 0 开始到 t v0 b
质点经过的路程 L
L
st
s0
st
0
小的一半时, 值为多少?
(3)t为多少时,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 相等?
解 (1)由 2 4t3 得: d 12t2
dt
d 12t 2
dt
法向:an 2r (12t 2 )2 r an t2s 2.30102 m s2
切向:
at
r d
x x4 x0 32 m
(2)由
dx 0 dt
(2)由
dx 12t 6t 2 0 dt
得知质点换向的时刻为t 2 s(t=0不合题意)
-30
02
x(m)
10
t=4
t=0
t=2
则 x1 x2 x0 8m x2 x4 x2 40m
t 4s的路程:s1 x1 x2 48m
大学物理上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P21一质点在xOy 平面上运动,运动方程为:x =3t +5, y =21t 2+3t -4. 式中t 以 s 计,x ,y 以m 计;⑴以时间t 为变量,写出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⑵求出t =1 s 时刻和t =2s 时刻的位置矢量,计算这1秒内质点的位移;⑶计算t=0 s 时刻到t =4s 时刻内的平均速度;⑷求出质点速度矢量表示式,计算t =4 s 时质点的速度;5计算t =0s 到t =4s 内质点的平均加速度;6求出质点加速度矢量的表示式,计算t =4s 时质点的加速度请把位置矢量、位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都表示成直角坐标系中的矢量式;解:1j t t i t r)4321()53(2-+++=m⑵ 1=t s,2=t s 时,j i r5.081-= m ;2114r i j =+m∴ 213 4.5r r r i j ∆=-=+m⑶0t =s 时,054r i j =-;4t =s 时,41716r i j =+ ∴ 140122035m s 404r r r i j i j t --∆+====+⋅∆-v ⑷ 1d 3(3)m s d ri t j t-==++⋅v ,则:437i j =+v 1s m -⋅ 5 0t =s 时,033i j =+v ;4t =s 时,437i j =+v 24041 m s 44ja j t --∆====⋅∆v v v 6 2d 1 m s d a j t-==⋅v这说明该点只有y 方向的加速度,且为恒量; 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和位置的关系为226a x=+,a 的单位为m/s 2,x 的单位为m;质点在x =0处,速度为10m/s,试求质点在任何坐标处的速度值;解:由d d d d d d d d x a t x t x===v v v v得:2d d (26)d a x x x ==+v v 两边积分210d (26)d xx x =+⎰⎰vv v 得:2322250x x =++v∴ 31225 m s x x -=++⋅v一质点沿半径为1 m 的圆周运动,运动方程为θ=2+33t ,式中θ以弧度计,t 以秒计,求:⑴ t =2 s 时,质点的切向和法向加速度;⑵当加速度的方向和半径成45°角时,其角位移是多少解: t tt t 18d d ,9d d 2====ωβθω ⑴ s 2=t 时,2s m 362181-⋅=⨯⨯==βτR a2222s m 1296)29(1-⋅=⨯⨯==ωR a n⑵ 当加速度方向与半径成ο45角时,有:tan 451n a a τ︒== 即:βωR R =2,亦即t t 18)9(22=,解得:923=t 则角位移为:322323 2.67rad 9t θ=+=+⨯= 一质点在半径为的圆形轨道上自静止开始作匀角加速度转动,其角加速度为α= rad/s 2,求t =2s 时边缘上各点的速度、法向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合加速度;解:s 2=t 时,4.022.0=⨯==t αω 1s rad -⋅则0.40.40.16R ω==⨯=v 1s m -⋅064.0)4.0(4.022=⨯==ωR a n 2s m -⋅0.40.20.08a R τα==⨯=2s m -⋅22222s m 102.0)08.0()064.0(-⋅=+=+=τa a a n与切向夹角arctan()0.06443n a a τϕ==≈︒第2章 质点动力学质点在流体中作直线运动,受与速度成正比的阻力kv k 为常数作用,t =0时质点的速度为0v ,证明:⑴t 时刻的速度为()0=k t me-v v ;⑵ 由0到t 的时间内经过的距离为x =0m k v 1-t m ke )(-;⑶停止运动前经过的距离为0()mkv ;⑷当m t k =时速度减至0v 的e1,式中m 为质点的质量;解:f k =-v ,a f m k m ==-v⑴ 由d d a t =v 得:d d d k a t t m==-vv分离变量得:d d kt m =-v v ,即00d d t k t m-=⎰⎰v v v v , 因此有:0ln ln kt m e -=v v , ∴ 0k m te -=v v ⑵ 由d d x t =v 得:0d d d k m t x t e t -==v v ,两边积分得:000d d k mx t t x e t-=⎰⎰v∴ 0(1)k m tm x e k-=-v ⑶ 质点停止运动时速度为零,00k mt e -=→v v ,即t →∞,故有:000d k mt x et m k ∞-'==⎰v v⑷ t m k =时,其速度为:1000k m m kv e e e -⋅-===v v v ,即速度减至0v 的1e .作用在质量为10 kg 的物体上的力为(102)F t i =+N,式中t 的单位是s,⑴ 求4s 后,这物体的动量和速度的变化,以及力给予物体的冲量;⑵ 为了使这力的冲量为200 N·s,该力应在这物体上作用多久,试就一原来静止的物体和一个具有初速度j6-m/s 的物体,回答这两个问题; 解: ⑴ 若物体原来静止,则i t i t t F p t 1401s m kg 56d )210(d -⋅⋅=+==∆⎰⎰,沿x 轴正向,1111115.6m s 56kg m s p m i I p i --∆=∆=⋅=∆=⋅⋅;v若物体原来具有6-1s m -⋅初速,则000000, (d )d t tp m p m F m t m F t=-=-+⋅=-+⎰⎰v v v 于是:⎰∆==-=∆t p t F p p p 0102d, 同理有:21∆=∆v v ,12I I =这说明,只要力函数不变,作用时间相同,则不管物体有无初动量,也不管初动量有多大,那么物体获得的动量的增量亦即冲量就一定相同,这就是动量定理;⑵ 同上理,两种情况中的作用时间相同,即:⎰+=+=tt t t t I 0210d )210(亦即:0200102=-+t t , 解得s 10=t ,s 20='t 舍去设N 67j i F -=合;⑴ 当一质点从原点运动到m 1643k j i r++-=时,求F所作的功;⑵ 如果质点到r 处时需,试求平均功率;⑶ 如果质点的质量为1kg,试求动能的变化;解: ⑴ 由题知,合F为恒力,且00r =∴ (76)(3416)212445J A F r i j i j k =⋅∆=-⋅-++=--=-合⑵ w 756.045==∆=t A P ⑶ 由动能定理,J 45-==∆A E k一根劲度系数为1k 的轻弹簧A 的下端,挂一根劲度系数为2k 的轻弹簧B ,B 的下端又挂一重物C ,C 的质量为M ,如图;求这一系统静止时两弹簧的伸长量之比和弹性势能之比;解: 弹簧B A 、及重物C 受力如题图所示平衡时,有: Mg F F B A == ,又 11x k F A ∆=,22x k F B ∆=所以静止时两弹簧伸长量之比为:1221x x k k ∆∆= 弹性势能之比为:22111222211212p p E k x k E k x k ⋅∆==⋅∆第3章 刚体力学基础一质量为m 的质点位于11,y x 处,速度为x y i j =+v v v , 质点受到一个沿x 负方向的力f 的作用,求相对于坐标原点的角动量以及作用于质点上的力的力矩;解: 由题知,质点的位矢为:j y i x r11+=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为:i f f-=所以,质点对原点的角动量为:01111()()()x y y x L r m x i y j m i j x m y m k =⨯=+⨯+=-v v v v v作用在质点上的力的力矩为:k f y i f j y i x f r M1110)()(=-⨯+=⨯=哈雷彗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它离太阳最近距离为1r =×1010m 时的速率是1v =×104m/s,它离太阳最远时的速率是2v =×102 m/s,这时它离太阳的距离2r 是多少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解:哈雷彗星绕太阳运动时受到太阳的引力,即有心力的作用,所以角动量守恒;又由于哈雷彗星在近日点及远日点时的速度都与轨道半径垂直,故有:1122r m r m =v v ∴ 10412112228.7510 5.4610 5.2610m 9.0810r r ⨯⨯⨯===⨯⨯v v 物体质量为3kg,t =0时位于m 4i r=,6i j =+v m/s,如一恒力N 5j f =作用在物体上,求3秒后,⑴ 物体动量的变化;⑵ 相对z 轴角动量的变化; 解:⑴ ⎰⎰-⋅⋅===∆301s m kg 15d 5d j t j t f p⑵ 解法一 由53 N a f m j ==得:0034437m x t x x t t ==+=+=+=v222031515663325.52623y t y t at t t j ==+=+=⨯+⨯⨯=v即有:i r41=,j i r 5.2572+=01x x ==v v ;0653311y y at =+=+⨯=v v即有:216i j =+v ,211i j =+v∴ 11143(6)72L r mi i j k =⨯=⨯+=v 222(725.5)3(11)154.5L r m i j i j k =⨯=+⨯+=v∴ 1212s m kg 5.82-⋅⋅=-=∆k L L L解法二 ∵d LM dt =, ∴ 2032031d ()d 15 (4)(6))5d 23 5(4)d 82.5kg m s t tL M t r f tt i t t j j t t k t k -∆=⋅=⨯⎡⎤=+++⨯⨯⎢⎥⎣⎦=+=⋅⋅⎰⎰⎰⎰平板中央开一小孔,质量为m 的小球用细线系住,细线穿过小孔后挂一质量为1M 的重物;小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当半径为0r 时重物达到平衡;今在1M 的下方再挂一质量为2M 的物体,如题图;试问这时小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ω'和半径r '为多少解:只挂重物1M 时,小球作圆周运动,向心力为g M 1,即:2001ωmr g M = ①挂上2M 后,则有:221)(ω''=+r m g M M ② 重力对圆心的力矩为零,故小球对圆心的角动量守恒;即:00r m r m ''=v v ωω''=⇒2020r r ③联立①、②、③得:100M g mr ω=,2112301()M g M M mr M ω+'=, 112130212()M M M r g r m M M ω+'==⋅'+ 飞轮的质量m =60kg,半径R =0.25m,绕其水平中心轴O 转动,转速为900 rev/min;现利用一制动的闸杆,在闸杆的一端加一竖直方向的制动力F ,可使飞轮减速;已知闸杆的尺寸如题图所示,闸瓦与飞轮之间的摩擦系数μ=,飞轮的转动惯量可按匀质圆盘计算;试求:⑴ 设F =100 N,问可使飞轮在多长时间内停止转动在这段时间里飞轮转了几转 ⑵ 如果在2s 内飞轮转速减少一半,需加多大的力F解:⑴ 先作闸杆和飞轮的受力分析图如图b;图中N 、N '是正压力,r F 、r F '是摩擦力,x F 和y F 是杆在A 点转轴处所受支承力,R 是轮的重力,P 是轮在O 轴处所受支承力;杆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对A 点的合力矩应为零,设闸瓦厚度不计,则有:121()0F l l N l '+-=, 121)N l l F l '=+(对飞轮,按转动定律有r F RIβ=-,式中负号表示β与角速度ω方向相反; ∵ N F r μ= ,N N '=∴ F l l l N F r 121+='=μμ 又∵ 212I mR =,∴1212()r F R l l F I mRl μβ+=-=-① 以N 100=F 等代入上式,得:2s rad 34010050.025.060)75.050.0(40.02-⋅-=⨯⨯⨯+⨯⨯-=β由此可算出自施加制动闸开始到飞轮停止转动的时间为:s 06.74060329000=⨯⨯⨯=-=πβωt 这段时间内飞轮的角位移为:2201900291409()53.12rad 2604234t t πφωβπππ⨯=+=⨯-⨯⨯=⨯可知在这段时间里,飞轮转了1.53转; ⑵10s rad 602900-⋅⨯=πω,要求飞轮转速在2=t s 内减少一半,可知 200215rad s 22ttωωωπβ--==-=-⋅ 用上面式⑴所示的关系,可求出所需的制动力为:112600.250.50151772()20.40(0.500.75)2mRl F N l l βπμ⨯⨯⨯=-==+⨯⨯+⨯计算题图所示系统中物体的加速度.设滑轮为质量均匀分布的圆柱体,其质量为M ,半径为r ,在绳与轮缘的摩擦力作用下旋转,忽略桌面与物体间的摩擦,设m 1=50kg,m 2=200 kg,M =15 kg,r = m解:分别以m 1、m 2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b 所示.对m 1、m 2运用牛顿定律,有:a m T g m 222=- ;a m T 11=对滑轮运用转动定律,有:β)21(212Mr r T r T =- 又βr a = 由以上4个方程解得:22122009.87.6 m s 25200152m g a m m M -⨯===⋅++++题a 图 题b 图如题图所示,一匀质细杆质量为m ,长为l ,可绕过一端O 的水平轴自由转动,杆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摆下;求:⑴ 初始时刻的角加速度;⑵ 杆转过θ角时的角速度. 解:⑴ 由转动定律有:211()23mg l ml β=, ∴ lg23=β⑵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2)31(21sin 2ωθml l mg = ∴ lg θωsin 3= 如题图所示,质量为M ,长为l 的均匀直棒,可绕垂直于棒一端的水平轴O 无摩擦地转动,它原来静止在平衡位置上;现有一质量为m 的弹性小球飞来,正好在棒的下端与棒垂直地相撞;相撞后,使棒从平衡位置处摆动到最大角度=θ30°处;⑴设这碰撞为弹性碰撞,试计算小球初速0v 的值; ⑵相撞时小球受到多大的冲量解:⑴ 设小球的初速度为0v ,棒经小球碰撞后得到的初角速度为ω,而小球的速度变为v ,按题意,小球和棒作弹性碰撞,所以碰撞时遵从角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列式:0m l I m l ω=+v v ①2220111222m I m ω=+v v②上两式中23I Ml =,碰撞过程极为短暂,可认为棒没有显著的角位移;碰撞后,棒从竖直位置上摆到最大角度o 30=θ,按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列式:)30cos 1(2212︒-=lMg I ω ③ 由③式得:2121)231(3)30cos 1(⎥⎦⎤⎢⎣⎡-=⎥⎦⎤⎢⎣⎡︒-=l g I Mgl ω 由①式得:0I mlω=-v v ④ 由②式得:2220I m ω=-v v ⑤所以:22200()I I ml mωω-=-v v求得:026(23)13(1)(1)22312gl l I l Mm M ml m mωω-+=+=+=v ⑵相碰时小球受到的冲量为:0d ()F t m m m =∆=-⎰v v v由①式求得:06(23)1d 36gl I F t m m Ml M l ωω-=-=-=-=-⎰v v 负号说明所受冲量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一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自行车轮,假定质量均匀分布在轮缘上,可绕轴自由转动;另一质量为0m 的子弹以速度0v 射入轮缘如题图所示方向; ⑴开始时轮是静止的,在质点打入后的角速度为何值⑵用m ,0m 和θ表示系统包括轮和质点最后动能和初始动能之比;解:⑴ 射入的过程对O 轴的角动量守恒: ωθ2000)(sin R m m v m R +=∴ Rm m v m )(sin 000+=θω⑵ 022*******000sin 1[()][]2()sin 2k k m m m R E m m R m E m m m θθ++==+v v 弹簧、定滑轮和物体的连接如题图所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定滑轮的转动惯量是0.5kg·m 2,半径为0.30m ,问当6.0 kg 质量的物体落下0.40m 时,它的速率为多大 假设开始时物体静止而弹簧无伸长;解:以重物、滑轮、弹簧、地球为一系统,重物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以最低点为重力势能零点,弹簧原长为弹性势能零点,则有:222111222mgh m I kh ω=++v 又/R ω=v ,故有:2222221(2)(2 6.09.80.4 2.00.4)0.36.00.30.5 2.0m s mgh kh R mR I --⨯⨯⨯-⨯⨯==+⨯+=⋅v第5章 机械振动质量为kg 10103-⨯的小球与轻弹簧组成的系统,按0.1cos(82x t ππ=+的规律作谐振动,求:⑴ 振动的周期、振幅和初位相及速度与加速度的最大值; ⑵ 最大的回复力、振动能量、平均动能和平均势能,在哪些位置上动能与势能相等⑶ s 52=t 与s 11=t 两个时刻的位相差;解:⑴设谐振动的标准方程为)cos(0φω+=t A x ,则知:3/2,s 412,8,m 1.00πφωππω===∴==T A 又0.8m A ωπ==v 1s m -⋅ 51.2=1s m -⋅,2.632==A a m ω2s m -⋅⑵ 0.63N m m F ma ==,J 1016.32122-⨯==m mv E J 1058.1212-⨯===E E E k p当p k E E =时,有p E E 2=,即:)21(212122kA kx ⋅=∴ m 20222±=±=A x ⑶ ππωφ32)15(8)(12=-=-=∆t t一个沿x 轴作简谐振动的弹簧振子,振幅为A ,周期为T ,其振动方程用余弦函数表示;如果0=t 时质点的状态分别是:⑴A x -=0; ⑵ 过平衡位置向正向运动; ⑶过2Ax =处向负向运动; ⑷过2A x -=处向正向运动; 试求出相应的初位相,并写出振动方程;解:因为000cos sin x A A φωφ=⎧⎨=-⎩v将以上初值条件代入上式,使两式同时成立之值即为该条件下的初位相;故有:)2cos(1πππφ+==t T A x , )232cos(232πππφ+==t T A x)32cos(33πππφ+==t T A x , )452cos(454πππφ+==t T A x一质量为kg 10103-⨯的物体作谐振动,振幅为cm 24,周期为s 0.4,当0=t 时位移为cm 24+;求:⑴s 5.0=t 时,物体所在的位置及此时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⑵由起始位置运动到cm 12=x 处所需的最短时间; ⑶在cm 12=x 处物体的总能量;解:由题已知s 0.4,m 10242=⨯=-T A ,∴ -120.5 rad s ωππ==⋅ 又,0=t 时,00 , 0x A φ=+∴= 故振动方程为:m )5.0cos(10242t x π-⨯=⑴ 将s 5.0=t 代入得:0.17m m )5.0cos(102425.0=⨯=-t x π23231010(2)0.17 4.210N F ma m x ωπ--=-=-=-⨯⨯⨯=-⨯方向指向坐标原点,即沿x 轴负向;⑵ 由题知,0=t 时,00=φ;t t =时,02,0,3t x A φπ=+<=且故v ∴ s 322/3==∆=ππωφt ⑶ 由于谐振动中能量守恒,故在任一位置处或任一时刻的系统的总能量均为:22232241111010()(0.24)7.110J 2222E kA m A πω--===⨯⨯⨯=⨯ 有一轻弹簧,下面悬挂质量为g 0.1的物体时,伸长为cm 9.4;用这个弹簧和一个质量为g 0.8的小球构成弹簧振子,将小球由平衡位置向下拉开cm 0.1后,给予向上的初速度0 5.0cm /s =v ,求振动周期和振动表达式; 解:由题知12311m N 2.0109.48.9100.1---⋅=⨯⨯⨯==x g m k 而0=t 时,-12020s m 100.5m,100.1⋅⨯=⨯-=--v x 设向上为正又 30.225 , 1.26s 810k T m πωω-=====⨯即 222222205.010 ()(1.010)()210m 5v A x ω---⨯∴=+=⨯+=⨯200020 5.0105tan 1 , 1.01054x πφφω--⨯=-===⨯⨯即v ∴ m )455cos(1022π+⨯=-t x题图为两个谐振动的t x -曲线,试分别写出其谐振动方程;解:由题图a,∵0=t 时,0000 , 0 , 32 , 10cm , 2s x A T φπ=>∴===又v即:1s rad 2-⋅==ππωT,故 m )23cos(1.0ππ+=t x a由题图b ∵0=t 时,0005,0,23A x πφ=>∴=v01=t 时,0005,0,23A x πφ=>∴=v又ππωφ253511=+⨯=,∴ πω65=故m t x b )3565cos(1.0ππ+=一轻弹簧的倔强系数为k ,其下端悬有一质量为M 的盘子;现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从离盘底h 高度处自由下落到盘中并和盘子粘在一起,于是盘子开始振动;⑴ 此时的振动周期与空盘子作振动时的周期有何不同⑵ 此时的振动振幅多大⑶ 取平衡位置为原点,位移以向下为正,并以弹簧开始振动时作为计时起点,求初位相并写出物体与盘子的振动方程; 解:⑴ 空盘的振动周期为k M π2,落下重物后振动周期为km M +π2,即增大;⑵按⑶所设坐标原点及计时起点,0=t 时,则0x mg k =-;碰撞时,以M m ,为一系统动量守恒,即:02()m gh m M =+v则有:02m gh m M=+v ,于是22220022()()1()()v mg m gh mg kh A x k k m M k m M gω=+=+=+++3gm M khx v )(2tan 000+=-=ωφ 第三象限,所以振动方程为 221cos arctan ()()mg khk kh x t k m M gm MM m g ⎡⎤=++⎢⎥+++⎣⎦有一单摆,摆长m 0.1=l ,摆球质量kg 10103-⨯=m ,当摆球处在平衡位置时,若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冲量41.010kg m s F t -∆=⨯⋅,取打击时刻为计时起点)0(=t ,求振动的初位相和角振幅,并写出小球的振动方程; 解:由动量定理,有:0F t m ⋅∆=-v∴ 4-131.0100.01 m s 1.010F t m --⋅∆⨯===⋅⨯v 按题设计时起点,并设向右为x 轴正向,则知0=t 时,1000 , 0.01m s x -==⋅v >0,∴ 2/30πφ=又1s rad 13.30.18.9-⋅===l g ω ∴ 2230000.01() 3.210m 3.13A x ωω-=+===⨯v v故其角振幅:33.210rad A l θ-==⨯小球的振动方程为:rad )2313.3cos(102.33πθ+⨯=-t有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其合成振动的振幅为m 20.0,位相与第一振动π/6的位相差为,已知第一振动的振幅为m 173.0,求第二个振动的振幅以及第一、第二两振动的位相差;解:由题意可做出旋转矢量题图;由图知222211222cos30(0.173)(0.2)20.1730.23/20.01A A A A A =+-︒=+-⨯⨯⨯=,∴ m 1.02=A 设角θ为O AA 1,则:θcos 22122212A A A A A -+=即:2222221212(0.173)(0.1)(0.02)cos 0220.1730.1A A A A A θ+-+-===⨯⨯即2θπ=,这说明,1A 与2A 间夹角为2π,即二振动的位相差为2π; 一质点同时参与两个在同一直线上的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m)652cos(3.0m )62cos(4.021ππt x t x 试分别用旋转矢量法和振动合成法求合振动的振动幅和初相,并写出谐振方程;解:∵ πππφ=--=∆)65(6, ∴ m 1.021=-=A A A 合 1122112250.4sin 0.3sinsin sin 366tan 5cos cos 30.4cos 0.3cos 66A A A A ππφφφππφφ⨯-+===++ ∴ 6φπ=其振动方程为:0.1cos(26)m x t π=+作图法略第6章 机械波已知波源在原点的一列平面简谐波,波动方程为y =A cos Cx Bt -,其中A ,B ,C 为正值恒量;求:⑴ 波的振幅、波速、频率、周期与波长;⑵ 写出传播方向上距离波源为l 处一点的振动方程; ⑶ 任一时刻,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距为d 的两点的位相差;解:⑴ 已知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cos(Cx Bt A y -= 0≥x 将上式与波动方程的标准形式:)22cos(λππυxt A y -=比较,可知:波振幅为A ,频率πυ2B =,波长C πλ2=,波速B u C λν==, 波动周期12T Bπν==;⑵ 将l x =代入波动方程即可得到该点的振动方程:)cos(Cl Bt A y -=⑶ 因任一时刻t 同一波线上两点之间的位相差为:)(212x x -=∆λπφ将d x x =-12,及2Cπλ=代入上式,即得:Cd =∆φ; 沿绳子传播的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y =10x t ππ4-,式中x ,y 以米计,t 以秒计;求:⑴ 绳子上各质点振动时的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⑵ 求x =0.2m 处质点在t =1s 时的位相,它是原点在哪一时刻的位相这一位相所代表的运动状态在t =时刻到达哪一点 解:⑴ 将题给方程与标准式2cos()y A t x πωλ=-相比,得:振幅05.0=A m ,圆频率10ωπ=,波长5.0=λm ,波速 2.5m s 2u ωλνλπ===;绳上各点的最大振速,最大加速度分别为:ππω5.005.010max =⨯==A v 1s m -⋅222max 505.0)10(ππω=⨯==A a 2s m -⋅⑵2.0=x m 处的振动比原点落后的时间为:08.05.22.0==u x s 故2.0=x m ,1=t s 时的位相就是原点0=x ,在92.008.010=-=t s 时的位相,即:2.9=φπ;设这一位相所代表的运动状态在25.1=t s 时刻到达x 点,则,825.0)0.125.1(5.22.0)(11=-+=-+=t t u x x m一列平面余弦波沿x 轴正向传播,波速为5 m/s,波长为2m,原点处质点的振动曲线如题图所示;⑴ 写出波动方程;⑵作出t =0时的波形图及距离波源0.5m 处质点的振动曲线;解: ⑴ 由题a 图知,1.0=A m,且0=t 时,000 , 0y =>v ,∴230πφ=, 又52.52uνλ===Hz ,则ππυω52== 取])(cos[0φω+-=u x t A y ,则波动方程为:30.1cos[5()]52x y t ππ=-+m⑵ 0=t 时的波形如题b 图5.0=x m 代入波动方程,得该点处的振动方程为:50.530.1cos[5]0.1cos(5)52y t t πππππ⨯=-+=+m如题c 图所示;如题图所示,已知t =0时和t =时的波形曲线分别为图中曲线a 和b,周期T>,波沿x 轴正向传播,试根据图中绘出的条件求: ⑴ 波动方程;⑵P 点的振动方程; 解:⑴ 由题图可知,1.0=A m ,4=λm ,又,0=t 时,000,0y =<v , ∴20πφ=,而-11 2 m s 0.5x u t ∆===⋅∆,20.5Hz 4u νλ===,∴ππυω==2故波动方程为:]2)2(cos[1.0ππ+-=x t y m⑵ 将1=P x m 代入上式,即得P 点振动方程为:t t y ππππcos 1.0)]22cos[(1.0=+-= m一列机械波沿x 轴正向传播,t =0时的波形如题图所示,已知波速为10 m/s 1,波长为2m,求: ⑴波动方程;⑵ P 点的振动方程及振动曲线; ⑶ P 点的坐标;⑷ P 点回到平衡位置所需的最短时间;解:由题图可知1.0=A m ,0=t 时,00,02A y =<v ,∴30πφ=,由题知2=λm ,-110m s u =⋅,则5210===λυuHz ,∴ππυω102==⑴ 波动方程为:0.1cos[10()]103x y t ππ=-+m⑵ 由图知,0=t 时,0,2<-=P P v A y ,∴34πφ-=P P 点的位相应落后于0点,故取负值∴P 点振动方程为)3410cos(1.0ππ-=t y p ⑶ 由πππ34|3)10(100-=+-=t x t 解得:67.135==x m ⑷ 根据⑵的结果可作出旋转矢量图如题图a,则由P点回到平衡位置应经历的位相角πππφ6523=+=∆ ∴所属最短时间为:121106/5==∆=∆ππωφt s 如题图所示,有一平面简谐波在空间传播,已知P 点的振动方程为P y =Acos 0ϕω+t ;⑴ 分别就图中给出的两种坐标写出其波动方程;⑵ 写出距P 点距离为b 的Q 点的振动方程;解:⑴ 如题图a,则波动方程为:0cos[()]l xy A t u uωϕ=+-+ 如图b,则波动方程为:0cos[()]x y A t uωϕ=++⑵ 如题图a,则Q 点的振动方程为:0cos[()]Q b A A t uωϕ=-+如题图b,则Q 点的振动方程为:0cos[()]Q b A A t uωϕ=++一平面余弦波,沿直径为14cm 的圆柱形管传播,波的强度为×10-3J/m 2·s,频率为300 Hz,波速为300m/s,求波的平均能量密度和最大能量密度.解: ∵u w I =, ∴ 53106300100.18--⨯=⨯==u I w 3m J -⋅, 4max 102.12-⨯==w w 3m J -⋅如题图所示,1S 和2S 为两相干波源,振幅均为1A ,相距4λ,1S 较2S 位相超前2π,求:⑴ 1S 外侧各点的合振幅和强度;⑵ 2S 外侧各点的合振幅和强度 解:1在1S 外侧,距离1S 为1r 的点,1S 2S 传到该P 点引起的位相差为:πλλππφ=⎥⎦⎤⎢⎣⎡+--=∆)4(2211r r ,∴ 0,0211===-=A I A A A 2在2S 外侧.距离2S 为1r 的点,1S 2S 传到该点引起的位相差:0)4(2222=-+-=∆r r λλππφ,∴ 2121114,2A A I A A A A ===+=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如题图所示;已知振幅为A ,频率为ν,波速为u ;⑴ 若t =0时,原点O 处质元正好由平衡位置向位移正方向运动,写出此波的波动方程;⑵ 若从分界面反射的波的振幅与入射波振幅相等,试写出反射波的波动方程,并求x 轴上 因入射波与反射波干涉而静止的各点的位置;解: ⑴ ∵0=t 时,0,000>=v y ,∴20πφ-=,故波动方程为:cos[2()]2x y A t u ππυ=--m⑵ 入射波传到反射面时的振动位相为即将λ43=x 代入2432πλλπ-⨯-,再考虑到波由波疏入射而在波密界面上反射,存在半波损失,所以反射波在界面处的位相为:πππλλπ-=+-⨯-2432 若仍以O 点为原点,则反射波在O 点处的位相为23542πλππλ--⨯-=,因只考虑π2以内的位相角,∴反射波在O 点的位相为2π-,故反射波的波动方程为:]2)(2cos[ππυ-+=u x t A y 反此时驻波方程为:cos[2()]cos[2()]222 2cos cos(2)2x x y A t A t u u x A t u πππυπυπυππυ=--++-=-故波节位置为:2)12(22πλππυ+==k x u x故 4)12(λ+=k x ,2,1,0±±=k …根据题意,k 只能取1,0,即λλ43,41=x 两列波在一根很长的细绳上传播,它们的波动方程分别为1y =t x ππ4-SI, 2y =t x ππ4+SI;⑴ 试证明绳子将作驻波式振动,并求波节、波腹的位置; ⑵ 波腹处的振幅多大x =1.2m 处振幅多大 解:⑴ 它们的合成波为:0.06cos(4)0.06cos(4)0.12cos cos 4y x t x t x t ππππππ=-++=出现了变量的分离,符合驻波方程特征,故绳子在作驻波振动; 令ππk x =,则k x =,k=0,±1,±2…此即波腹的位置;令2)12(ππ+=k x ,则21)12(+=k x ,,2,1,0±±=k …,此即波节的位置;⑵波腹处振幅最大,即为12.0m ;2.1=x m 处的振幅由下式决定,即:097.0)2.1cos(12.0=⨯=π驻A m第7章 气体动理论基础 P218设有N 个粒子的系统,其速率分布如题图所示;求⑴ 分布函数f υ的表达式; ⑵ a 与υ0之间的关系; ⑶ 速度在υ0到υ0之间的粒子数; ⑷ 粒子的平均速率; 5 υ0到υ0区间内粒子平均速率;解:⑴从图上可得分布函数表达式: 00000()/(0)()(2)()0(2)Nf a Nf a Nf υυυυυυυυυυυυ=≤≤⎧⎪=≤≤⎨⎪=≥⎩, 00000/(0)()/(2)0(2)a N f a N υυυυυυυυυυ≤≤⎧⎪=≤≤⎨⎪≥⎩⑵ f υ满足归一化条件,但这里纵坐标是N f υ而不是f υ,故曲线下的总面积为N.由归一化条件:20d d a NN a N υυυυυυυ+=⎰⎰,可得023Na υ=⑶ 可通过面积计算001(2 1.5)3N a N υυ∆=⨯-=⑷N 个粒子平均速率:220220001()d ()d d d 11311()329a f Nf a Na a N υυυυυυυυυυυυυυυυυυ∞∞===+=+=⎰⎰⎰⎰5 υ0到υ0区间内粒子数:100013(0.5)(0.5)284NN a a a υυυ=+-== υ0到υ0区间内粒子平均速率:000000.50.50.5111d d ()d NN N N f N N N N υυυυυυυυυυυυ===⎰⎰⎰ 0020.510d N a N N υυυυυυ=⎰0033220000.51010017111d ()32424a av a a N N N υυυυυυυυυ==-=⎰ 2007769a N υυυ==试计算理想气体分子热运动速率的大小介于υp -υp /100与υp +υp /100之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解:令P u υυ=,则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可表示为:du e u N dN u 224-=π因为u=1,∆u=由u e u N N u ∆=∆-224π,得 %66.102.0141=⨯⨯⨯=∆-e N N π容器中储有氧气,其压强为P=即1atm 温度为27℃求:⑴ 单位体积中的分子数n ;⑵ 氧分子的质量m ;⑶ 气体密度ρ;⑷ 分子间的平均距离e ;5 平均速率υ;62υ7分子的平均动能ε; 解:⑴ 由气体状态方程nkT p =得:242351045.23001038.110013.11.0⨯=⨯⨯⨯⨯==-kT p n m -3⑵ 氧分子的质量:26230mol 1032.51002.6032.0⨯=⨯==N M m Kg ⑶ 由气体状态方程RT M MpV mol =,得: 13.030031.810013.11.0032.05mol =⨯⨯⨯⨯==RT p M ρ3m kg -⋅⑷ 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可近似计算932431042.71045.211-⨯=⨯==ne m5 平均速率:mol 8.313001.601.60446.580.032RT M υ⨯=≈=1s m -⋅ 题图Nf υO2υ0υυ0a6482.87≈=1s m -⋅ 7 氧分子的平均动能:20231004.13001038.12525--⨯=⨯⨯⨯==kT εJ1mol 氢气,在温度为27℃时,它的平动动能、转动动能和内能各是多少解:理想气体分子的能量:RT iE 2υ= 平动动能 t=3 5.373930031.823=⨯⨯=t E J转动动能 r=2 249330031.822=⨯⨯=r E J内能 i=5 5.623230031.825=⨯⨯=i E J一瓶氧气,一瓶氢气,等压、等温,氧气体积是氢气的2倍,求⑴氧气和氢气分子数密度之比;⑵氧分子和氢分子的平均速率之比; 解:⑴ 因为nkT p =,则:1O H n n =⑵由平均速率公式υ=,得:14O H υυ== 7-25 一真空管的真空度约为×10-3 Pa 即×10-5 mmHg,试 求在27℃时单位体积中的分子数及分子的平均自由程设分子的有效直径d =3×10-10 m; 解:由气体状态方程nkT p =得:317-3231.3810 3.3310m 1.3810300p n kT -⨯===⨯⨯⨯ 由平均自由程公式nd 221πλ=得: 5.71033.3109211720=⨯⨯⨯⨯=-πλ m ⑴ 求氮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平均碰撞频率;⑵ 若温度不变,气压降到×10-4Pa,平均碰撞频率又为多少设分子有效直径为10-10m解:⑴碰撞频率公式2z d n υ=对于理想气体有nkT p =,即:kTpn =,所以有:2d p z kT υ=而-1455.43 m s υ≈≈=⋅ 氮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平均碰撞频率805201044.52731038.110013.143.455102⨯=⨯⨯⨯⨯⨯⨯=-πz s -1⑵气压下降后的平均碰撞频率2042310455.43 1.33100.7141.3810273z ---⨯⨯⨯⨯==⨯⨯ s -11mol 氧气从初态出发,经过等容升压过程,压强增大为原来的2倍,然后又经过等温膨胀过程,体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求末态与初态之间⑴气体分子方均根速率之比;⑵ 分子平均自由程之比; 解:⑴ 由气体状态方程:2211T p T p = 及 3322V p V p =====⑵ 对于理想气体,nkT p =,即 kTpn =所以有:pd kT 22πλ=,即:12121==T p p T 末初λλ第8章 热力学基础.如题图所示,一系统由状态a 沿acb 到达状态b 的过程中,有350 J 热量传入系统,而系统做功126 J;⑴ 若沿adb 时,系统做功42 J,问有多少热量传入系统⑵ 若系统由状态b 沿曲线ba 返回状态a 时,外界对系统做功为84 J,试问系统是吸热还是放热热量传递是多少 解:由abc 过程可求出b 态和a 态的内能之差:A E Q +∆=224126350=-=-=∆A Q E Jabd 过程,系统作功42=A J26642224=+=+∆=A E Q J 系统吸收热量ba 过程,外界对系统作功84-=A J30884224-=--=+∆=A E Q J 系统放热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300K 加热到350K,问在下列两过程中吸收了多少热量增加了多少内能对外做了多少功⑴ 容积保持不变; ⑵ 压力保持不变; 解:⑴ 等体过程对外作功0=A∴ V 2121()()2328.31(350300)623.25J iQ E A E C T T R T T νν=∆+=∆=-=-=⨯⨯-=, ⑵ 等压过程,吸热:P 212125()()8.31(350300)1038.75J 22i Q C T T R T T νν+=-=-=⨯⨯-=内能增加:V 21()328.31(350300)623.25J E C T T ν∆=-=⨯⨯-=对外作功:5.4155.62375.1038=-=∆-=E Q A J一个绝热容器中盛有摩尔质量为M mol ,比热容比为γ的理想气体,整个容器以速度υ运动,若容器突然停止运动,求气体温度的升高量设气体分子的机械能全部转变为内能;解:整个气体有序运动的能量为212m υ,转变为气体分子无序运动使得内能增加,温度变化;2V 12m E C T m M υ∆=∆=,22mol mol V 111(1)22T M M C R υυγ∆==- 0.01m 3氮气在温度为300K 时,由压缩到10MPa;试分别求氮气经等温及绝热压缩后的⑴ 体积;⑵ 温度;⑶ 各过程对外所做的功; 解:⑴ 等温压缩过程中,T =300K,且2211V p V p =,解得:3112210.0111010p V V p -==⨯=⨯m 3 , 6321112lnln 0.1100.01ln0.01 4.6710J V pA vRT p V V p ===⨯⨯⨯=-⨯ ⑵ 绝热压缩:R C 25V =,57=γ 由绝热方程 γγ2211V p V p =,得:111/33111421221()()()0.01 1.9310m 10p V p V V p p γγγ-===⨯=⨯由绝热方程 111122T p T p γγγγ----=,得11.40.4122211300(10)579K T p T T p γγγγ--==⨯⇒=Oab c d由热力学第一定律A E Q +∆=及0=Q 得:)(12molT T C M MA V --=, 又RT M MpV mol=,所以 51121135 1.013100.015()(579300)23002 2.3510Jp V A R T T RT ⨯⨯=--=-⨯⨯-=-⨯ 理想气体由初状态P 1,V 2经绝热膨胀至末状态P 2,V 2;试证过程中气体所做的功为:12211--=γV P V P w 式中γ为气体的比热容比;证明: 由绝热方程C V p V p pV ===γγγ2211得γγV V p p 111= 故,22111121221111221121d 11d ()11 ()11V V r V V V C A p V C V V V p V p V p V p V V V γγγγγγγγγ----===----=--=--⎰⎰1 mol 的理想气体的T -V 图如题图所示,ab 为直线,延长线通过原点O ;求ab 过程气体对外做的功; 解:设T kV =,由图可求得直线的斜率k 为:2T k V =,得过程方程002T T V V =由状态方程pV vRT=得:RT p V ==R V 02T V V =002RT V ab 过程气体对外作功:⎰=02d V v V p A 02000d 22V V RT RTV V ==⎰某理想气体的过程方程为Vp 1/2=a ,a 为常数,气体从V 1膨胀到V 2;求其所做的功;解:气体做功:22211122221211d d ()|()V V V V V V a a A p V V a V V V V ===-=-⎰⎰设有一以理想气体为工质的热机循环,如题图所示;试证其循环效率为:η=1212111V V p p ηγ-=--解:等体过程:1V 21()0Q vC T T '=->,吸热,∴ )(1221V 11RV p R V p C Q Q -='= 绝热过程:03='Q 等压压缩过程:2p 21()0Q vC T T '=-<,放热 ∴ 212222P 21P ()()p V p V Q Q vC T T C R R'==--=-,则, 循环效率为:p 21222121V 122212()(/1)111()(/1)C p V p V Q Q C pV p V p p ννηγ--=-=-=--- 一卡诺热机在1000K 和300K 的两热源之间工作,试计算⑴ 热机效率;⑵ 若低温热源不变,要使热机效率提高到80%,则高温热源温度需提高多少⑶ 若高温热源不变,要使热机效率提高到80%,则低温热源温度需降低多少T Oab题图Vp OV绝热题图V 2 V 1 p 1p解:⑴ 卡诺热机效率 213001170%1000T T η=-=-= ⑵ 低温热源2300K T =不变时,即1130080%T η'=-=,解得:11500K T '=,则: 11115001000500K T T T '∆=-=-=即高温热源温度提高500K;⑶ 高温热源11000K T =不变时,即21100080%T η'=-= 解得:2200K T '=,则:222200300-100K T T T '∆=-=-=即低温热源温度降低100K;如题图所示是一理想气体所经历的循环过程,其中AB 和CD 是等压过程,BC 和DA 为绝热过程,已知B 点和C 点的温度分别为T 2和T 3;求此循环效率;这是卡诺循环吗解:⑴热机效率211Q Q η=-AB 等压过程1P 21()0Q C T T ν'=->,吸热,即有: 11P mo ()B A lMQ Q C T T M '==- CD 等压过程2P 21()0Q vC T T '=-<,放热,即有: )(P mol22D C T T C M MQ Q -='-= ∴)/1()/1(12B A B C D C A B D C T T T T T T T T T T Q Q --=--= AD 绝热过程,其过程方程为:γγγγ----=D D AA T p T p 11 BC 绝热过程,其过程方程为:γγγγ----=C C B BT p T p 111 又 A B C D p p p p ==,,所以得:D C BT TT T = ∴ 231T T -=η⑵ 不是卡诺循环,因为不是工作在两个恒定的热源之间;⑴ 用一卡诺循环的致冷机从7℃的热源中提取1000J 的热量传向27℃的热源,需要多少功从-173℃向27℃呢⑵ 一可逆的卡诺机,作热机使用时,如果工作的两热源的温度差愈大,则对于做功就愈有利;当作致冷机使用时,如果两热源的温度差愈大,对于致冷是否也愈有利为什么解:⑴卡诺循环的致冷机2122T T T A Q e -==静 7℃→27℃时,需作功:12122300280100071.4J 280T T A Q T --==⨯= 173-℃→27℃时,需作功:1222230010010002000J 100T T A Q T --==⨯= ⑵从上面计算可看到,当高温热源温度一定时,低温热源温度越低,温度差愈大,提取同样的热量,则所需作功也越多,对致冷是不利的;p O 题图A B C D第9章 静电场长l =15.0cm 的直导线AB 上均匀地分布着线密度λ= C/m 的正电荷;试求:⑴ 在导线的延长线上与导线B 端相距1a =5.0cm 处P 点的场强;⑵ 在导线的垂直平分线上与导线中点相距2d =5.0cm 处Q 点的场强; 解:⑴ 如题图所示,在带电直线上取线元d x ,其上电量d q 在P 点产生场强为:20)(d π41d x a xE P -=λε 22200220d d 4π()11 []4π22π(4)l P P l x E E a x a l a l la l λελελε-==-=--+=-⎰⎰用15=l cm ,9100.5-⨯=λ1m C -⋅, 5.12=a cm 代入得:21074.6⨯=P E 1C N -⋅ 方向水平向右⑵ 同理,2220d d π41d +=x xE Q λε 方向如题图所示由于对称性⎰=lQx E 0d ,即Q E只有y 分量,∵ 22222220ddd d π41d ++=x x xE Qy λε22223222222022d d d 4π(d )2π4ll Qy Qy l x lE E x d l d λλεε-===++⎰⎰以9100.5-⨯=λ1cm C -⋅,15=l cm ,5d 2=cm 代入得:21096.14⨯==Qy Q E E 1C N -⋅,方向沿y 轴正向一个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半圆环,电荷线密度为λ,求环心处O 点的场强; 解:如图在圆上取ϕRd dl =ϕλλd d d R l q ==,它在O 点产生场强大小为:20π4d d R R E εϕλ=,方向沿半径向外,则:ϕϕελϕd sin π4sin d d 0RE E x ==ϕϕελϕπd cos π4)cos(d d 0RE E y -=-= 积分得:R R E x 000π2d sin π4ελϕϕελπ==⎰0d cos π400=-=⎰ϕϕελπRE y ∴ RE E x 0π2ελ==,方向沿x 轴正向;均匀带电的细线弯成正方形,边长为l ,总电量为q ;⑴求这正方形轴线上离中心为r 处的场强E ;⑵证明:在l r >>处,它相当于点电荷q 产生的场强E ;解:如图示,正方形一条边上电荷4q 在P 点产生物强P E 方向如图,大小为:()12220cos cos 4π4P E r l λθθε-=+∵1222cos 2l r l θ=+ ,12cos cos θθ-=∴ 222204π42P lE r l r l λε=++P E 在垂直于平面上的分量cos P E E β⊥=∴ 22222204π424lr E r l r l r l λε⊥=+++由于对称性,P 点场强沿OP 方向,大小为:22220444π(4)2PO lrE E r l r l λε⊥=⨯=++∵ l q4=λ ∴ 222204π(4)2P qrE r l r l ε=++ , 方向沿OP⑴ 点电荷q 位于一边长为a 的立方体中心,试求在该点电荷电场中穿过立方体的一个面的电通量;⑵ 如果该场源点电荷移动到该立方体的一个顶点上,这时穿过立方体各面的电通量是多少解: ⑴ 立方体六个面,当q 在立方体中心时,每个面上电通量相等,由高斯定理0d sE S q ε⋅=⎰得:各面电通量06εq e =Φ; ⑵ 电荷在顶点时,将立方体延伸为边长a 2的立方体,使q 处于边长a 2的立方体中心,则边长a 2的正方形上电通量06εq e =Φ 对于边长a 的正方形,如果它不包含q 所在的顶点,则024εqe =Φ, 如果它包含q 所在顶点则0=Φe ;均匀带电球壳内半径6cm,外半径10cm,电荷体密度为2×510-C/m 3求距球心5cm,8cm ,12cm 各点的场强;解:高斯定理0d ε∑⎰=⋅qS E s,02π4ε∑=q r E5=r cm 时,0=∑q ,0=E8=r cm 时,334π()3q pr r =-∑内 ∴ ()2023π43π4rr r E ερ内-=41048.3⨯≈1C N -⋅, 方向沿半径向外; 12=r cm 时,3π4∑=ρq -3(外r )内3r ∴ ()420331010.4π43π4⨯≈-=r r r E ερ内外 1CN -⋅ 沿半径向外. 半径为1R 和2R 2R >1R 的两无限长同轴圆柱面,单位长度上分别带有电量λ和-λ,试求:⑴r <1R ;⑵ 1R <r <2R ;⑶ r >2R 处各点的场强;解:取同轴圆柱形高斯面,侧面积rl S π2=,则:rl E S E Sπ2d =⋅⎰⑴ 1R r <时,0q =∑,由高斯定理0d ε∑⎰=⋅qS E s 得:0E =;⑵ 21R r R <<时,λl q =∑,由高斯定理0d ε∑⎰=⋅qS E s 得:rE 0π2ελ= 沿径向向外;⑶ 2R r >时,0=∑q ,由高斯定理0d ε∑⎰=⋅qS E s 得:0E =两个无限大的平行平面都均匀带电,电荷的面密度分别为1σ和2σ,试求空间各处场强;解:如题图示,两带电平面均匀带电,电荷面密度分别为1σ与2σ,两面间, n E)(21210σσε-= 1σ面外,n E)(21210σσε+-=2σ面外,n E )(21210σσε+=, n:垂直于两平面由1σ面指为2σ面;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体内的电荷体密度为ρ,若在球内挖去一块半径为r <R 的小球体,如题图所示;试求:两球心O 与O '点的场强,并证明小球空腔内的电场是均匀的;。
大学物理上册课后练习答案解析
初速度大小为dt1-2 一石子从空中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石子并非作自由落体运动。
现测得其加速度 a = A-B V ,式中A 、1-1 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10t30t 2 ,y 15t 20t 2。
式中x 、y 的单位为m , t 的单位为s 。
试求: (1)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分析由运动方程的分量式可分别求出速度、 加速度 分析本题亦属于运动学第二类问题,与上题不同之 处在于加速度是速度 V 的函数,因此 需将式d V = a (V )d t 分离变量为-d ^ dt 后再两边积分.a(v)的分量 再由运动合成算出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解选取石子下落方向为y 轴正向,下落起点为坐标原点.vdv dv v 0A Bv(3)船在行驶距离 x 时的速率为v=v 0e kx 。
一 dv[证明](1)分离变数得 — kdt ,v第一章质点的运动B 为正恒量,求石子下落的速度和运动方程。
解(1)速度的分量式为Vv y当 t = 0 时,V o x = -10 m sdx10 60tdt dy15 40t dt-1, V o y = 15 m-1(1)由题dvadt 用分离变量法把式 A Bv(1)改写为dvA Bv将式(2)两边积分并考虑初始条件,有(1)dt ⑵V 0 V 0x V 0y 18.0m得石子速度 V -(1 e Bt)B 设V o 与x 轴的夹角为a 则tanV 0y V ox由此可知当,t is 时,v A为一常量,通常称为极限速度Ba= 123 °1(2)加速度的分量式为a x dV x dt 60a ydV y dt40或收尾速度.(2)再由v—y —(1 e 氏)并考虑初始条件有dt BytABtdy -(1 e )dt 0 0 BA A得石子运动方程y t 2 (e Bt 1)B B 2则加速度的大小为 a .. a x 2a y 272.1 ms 2a y2 设a 与x 轴的夹角为B,则tan B -a x3B= -33 °1 '(或326 °9 )1-3 一个正在沿直线行驶的汽船,关闭发动机后,由于 阻力得到一个与速度反向、 大小与船速平方成正比例的加 速度,即a = - kv 2, k 为常数。
大学物理课后答案第1章质点运动学习题解答
第1章质点运动学习题解答1-1如图所示,质点自A 点沿曲线运动到B 点A 点与B 点的矢径分别为°与g的头3s 内质点的位移、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与所通过的路程 解:y 5 24t 2t 3,v 24 6t 2,a 12ty y(3) y(0) 18(m ) v - 6(m/s)3v(3) v(0)2、a18(m/ s )3t 2s 时,v 0,质点作反向运动s y(2)y(0) |y(3)y(2) | 46(m)1-3 一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图示为其v t 曲 线图。
设t 0时,x 5m 。
试根据v t 图画出:(1) 质点的a t 曲线图;(2)质点的x t 曲线图。
试在图中标出位移 r 与路程s,同时对| r |与r 的意义及它们与矢径的关系进1-2 一质点沿y 轴作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y 5 24t 2t 3(SI)。
求在计时开始20 20t 解: 15 2.5t75 7.5t(0(2(6t 2)6)10)(1)20 20t 15 2.5t 75 7.5t(0(2(62)6)10)质点的a t曲线图如右图所示⑵v dxdt Xdxtvdt,可求得:t 2时,xdx 5 t0(20 20t)dt, 10t 2 20tt 6时,xdx 5 20(20 20t )dtt2(152.5t)dt ,5t215t 30410时,xdx20(20 20t)dt62(15 2.5t)dtt6(75 7.5t)dt , 75t 210210t 20t 5 (0 t 2)5t215t4%2 75t 4 门気105)30 (2 t 6)开口制上的覚皙變210 (6 t 10)质点的x t曲线图如右图所示。
1-4如图所示,路灯距地面的高度为H,在与路灯水平距离为s处,有一气球由离t 1 0 时,x(0) 0, y(0) 19,v x (0) 2—(0) 0地面h 处开始以匀速率v o 上升(h H )。
大学物理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
θ
+
v = vmax / 2
(B) (D)
v = 3v max / 2
v0 r A
O
v = 2v max / 2 v = v max / 2
o
t=0
解:如图画出已知所对应矢量 A,可知 A 与 x 轴正向的夹角 为 θ = 60 ,则根据简谐运动与旋转矢量的对应关系可得
7.5 x(cm)
v = ωA sin θ = 3v max / 2
4. 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总能量为 E1 ,如果简谐振动振幅增加为原来的两倍,重物的 质量增加为原来的四倍,则它的总能量 E 变为 [ D ] (A) E1 /4 (B) E1 /2 解:原来的弹簧振子的总能量 E1 = (C) 2 E1 (D) 4 E1
1 1 2 2 2 kA1 = m1ω1 A1 ,振动增加为 A2 = 2 A1 ,质量增 2 2
1 π 3
。
解: 由矢量图可知,x1 和 x2 反相,合成振动的振幅
A = A1 − A2 = 0.05 − 0.03 = 0.02(m) ,初相 ϕ = ϕ1 =
四、计算题: 1.一定滑轮的半径为 R,转动惯量为 J,其上挂一轻绳,绳的一端 系一质量为 m 的物体,另一端与一固定的轻弹簧相连,如图所示。 设弹簧的倔强系数为 k, 绳与滑轮间无滑动,且忽略摩擦力及空气的 阻力。现将物体 m 从平衡位置拉下一微小距离后放手,证明物体作 简谐振动,并求出其角频率。 解:取如图 x 坐标,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向下为正方向。 m 在平衡位置,弹簧伸长 x0, 则有 mg = kx0 ……………………(1) 现将 m 从平衡位置向下拉一微小距离 x, m 和滑轮 M 受力如图所示。 由牛顿定律和转动定律列方程, mg − T1 = ma ………………… (2)
新编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质点运动学一、选择题 题1.1 : 答案:[B]提示:明确∆r 与r ∆的区别 题1.2: 答案:[A] 题1.3: 答案:[D]提示:A 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的加速运动, B 切向加速度, C 明确标、矢量的关系,加速度是d dtv题1.4: 答案:[C] 提示: 21r r r ∆=-,12,R R rj r i==-,21v v v ∆=-,12,v v vi v j=-=-题1.5: 答案:[D]提示:t=0时,x=5;t=3时,x=2得位移为-3m ;仅从式x=t 2-4t+5=(t-2)2+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2,质点有往返 题1.6: 答案:[D] 提示:a=2t=d dtv ,2224tv tdt t==-⎰,02tx xvdt -=⎰,即可得D 项题1.7: 答案:[D]北v 风v 车1v 车2提示: 21=2v v 车车,理清=+vv v 绝相对牵的关系二、填空题 题1.8:答案: 匀速(直线),匀速率 题1.9:答案:2915t t -,0.6提示: 2915dx v t tdt==-,t=0.6时,v=0题1.10:答案:(1)21192y x =-(2)24t -i j 4-j(3)411+i j 26-i j 3S提示: (1) 联立22192x t y t=⎧⎨=-⎩,消去t 得:21192y x =-,dx dy dtdt=+v i j(2) t=1s 时,24t =-v i j ,4d dt==-v a j(3) t=2s 时,代入22(192)x y t t =+=+-r i j i j 中得411+i jt=1s 到t=2s ,同样代入()t =r r 可求得26r ∆=-i j ,r 和v 垂直,即0∙=r v ,得t=3s题1.11: 答案:212/m s提示:2(2)2412(/)dv d x a v x m s dtdt=====题1.12: 答案:1/m s 22π提示:200tdvv v dt tdt=+=⎰,11/t vm s==,201332tvdt t R θπ===⎰,222r R π∆==题1.13: 答案:215()2t v t gt-+-i j提示: 先对2(/2)vt g t =-r j求导得,0()yv gt =-vj与5=v i 合成得05()v g t =-+-v i j 合 201=5()2t v t gt -+-∴⎰r v i j t合0合dt=题1.14: 答案:8, 264t提示:8dQv R R t dt τ==,88a R τ==,2264n dQ a R tdt ⎛⎫== ⎪⎝⎭三、计算题 题1.15: 解:(1)3tdv atdt == 003v tdv tdt =∴⎰⎰ 232v t∴=又232ds v tdt==232stds tdt=∴⎰⎰ 312S t =∴(2)又S R θ= 316S tRθ==∴(3)当a 与半径成45角时,n a a τ=2434nva tR==4334tt=∴ 34t S=∴题1.16: 解:(1)dv a kvdt ==- 0vtdv kdt v=-∴⎰⎰, 0lnv ktv =-(*)当012v v =时,1ln 2kt=-,ln 2t k=∴(2)由(*)式:0kt v v e -=0kt dx v e dt -=∴,000x tkt dx v e dt -=⎰⎰(1)kt v x e k-=-∴ 第2章 质点动力学一、选择题 题2.1: 答案:[C]提示:A .错误,如:圆周运动B .错误,m =p v ,力与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同 D .后半句错误,如:匀速圆周运动题2.2: 答案:[B]提示:y 方向上做匀速运动:2yy Sv t t==x 方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初速度为0),F a m=22tx v a d t t ==⎰,223txxt S vdt ==⎰2223t t =+∴S i j题2.3: 答案:[B]提示:受力如图MgF杆'F 猫mg设猫给杆子的力为F ,由于相对于地面猫的高度不变'F mg ='F F = 杆受力1()F M g F M m g=+=+1()F M m ga MM+==题2.4 : 答案:[D] 提示:Ba BTTa A Tmg22AB A B m g T m a T m a a a ⎧⎪-=⎪=⎨⎪⎪=⎩ 得45Aag=(2A Ba a=,通过分析滑轮,由于A 向下走过S ,B 走过2S )2A Ba a=∴题2.5: 答案:[C]提示: 由题意,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 故0(cos 60)()1010m m v m v =+共0=22v v 共题2.6: 答案:[C] 提示:RθθRh-R由图可知cos h R Rθ-=分析条件得,只有在h 高度时,向心力与重力分量相等 所以有22cos ()mv mg v g h R Rθ=⇒=-由机械能守恒得(以地面为零势能面)2200112()22m v m v m gh v gh g h R =+⇒=+-题2.7: 答案:[B]提示: 运用动量守恒与能量转化 题2.8: 答案:[D] 提示:θv 0v x vy由机械能守恒得20122m gh m vv gh=⇒=0sin y v v θ=sin 2Gy Pmgv mg ghθ==∴题2.9: 答案: [C] 题2.10: 答案: [B] 提示: 受力如图fT Fx由功能关系可知,设位移为x (以原长时为原点)2()xF m g Fx m gx kxdx x kμμ--=⇒=⎰弹性势能 2212()2p F mg E kx kμ-==二、填空题 题2.11: 答案:2mb 提示: '2v x bt =='2a v b== 2Fm a m b==∴题2.12:答案:2kg 4m/s 2 提示:4N8Nxy 0由题意,22/xam s= 4x F N=8y F N=2F m k ga==24/y y F a m sm==题2.13: 答案:75,1110提示: 由题意,32()105F a t m ==+27/5v adt m s⇒==⎰当t=2时,1110a =题2.14: 答案:180kg 提示:由动量守恒,=m S -S m人人人船相对S ()=180kgm ⇒船题2.15: 答案:11544+i j提示:各方向动量守恒题2.16: 答案:()mv +i j ,0,-mgR提示:由冲量定义得 ==()(m v m v m v --=+I P P i j ij末初-由动能定律得 0k k E W E ∆=⇒∆=,所以=0W 合=W m gR-外题2.17: 答案:-12 提示:3112w F dx J -==⎰题2.18:答案: mgh ,212kx ,M m G r- h=0,x=0,r =∞ 相对值题2.19: 答案: 02m g k ,2mg ,0m gk题2.20: 答案: +=0A ∑∑外力非保守力三、计算题 题2.21: 解:(1)=m Fxg L 重()m f L x gLμ=-(2)1()(1)g a F f x gmLμμ=-=+-重(3)dv a v dx=,03(1)vLL g vdv x g dx Lμμ⎡⎤=+-⎢⎥⎣⎦⎰⎰,2(2)3v L g μ=-题2.22:解:(1)以摆车为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力,动量守恒。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高教版 共三册)
由 得则
7、在xy平面内有一运动质点,其运动学方程为:(SI) 则t时刻其速度为多少?其切向加速度的大小为多少?该质点运动的轨 迹是什么? 解:(1)
(2)速率: (3)两式平方后相加,, 轨迹为一半径为10m的圆。
8、一条河在某一段直线岸边有A、B两个码头,相距 1km ,甲、乙两人 需要从码头A到码头B,再立即由B返回。甲划船前去,船相对河水的速 度 4km/h,而乙沿岸步行,步行速度也为 4km/h ,如河水流速为 2km/h ,方向从A到B,试推算甲比乙晚多少分钟回到码头A? 解:由A到B船对地的速度大小:
2、质点在一直线上运动,其坐标与时间有如下关系: (SI) (A 为常 数),则在任意时刻 t 质点的加速度为多少?什么时刻质点的速度为零? 解:(1)
(SI) (2)令
有 得 (SBiblioteka ) (K=0,1,2……)3、一质点沿X 方向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为:a=3+2t (SI), 如果初始时质点的速度 为 5m/s ,则当 t 为 3s 时,质点的速度为多少? 解:由
由B到A船对地的速度大小: 甲由A到B再回到A所需时间: 乙由A到B再回到A所需时间:
所以甲比乙晚十分钟回到码头A 。
9、轮船在水上以相对于水的速度航行,水流速度为,人相对于甲板以 速度行走。如人相对于岸静止,则、和的关系是怎样的? 解:
即 的关系为:
第一章 运动学
1、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SI),则在t 由 0 至 4s 的时间间隔内,质点的位 移大小为多少?在 t 由0 到 4s 的时间间隔内质点走过的路程为多少? 解:本题质点在x方向作直线运动
(1) t1=0时,=0 t2=4(s) 时, =(m) ∴位移大小(m) (2 ) 令 得t=3 (s ) 即t=3 (s )时,质点拐弯沿x轴负向运动,则0~4(s)内质点走过 的路程:
大学物理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1.1一质点沿y 方向运动,它在任意时刻t 的位置由式1052+=t y 给出,式中t 以s 计,y 以m 计算下列各段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1)2s 到3s (2)2s 到2.1s (3)2s 到2.001s (4)2s 到2.0001s 解:(1)令质点的始末时刻为s t 21=,s t 32=,则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sm sm t t y y /25)23(]10)2(5[10)3(5221212=−+−+=−−=υ(2)令质点的始末时刻为s t 21=,s t 1.22=,则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sm sm t t y y /5.20)21.2(]10)2(5[10)1.2(5221211=−+−+=−−=υ(3)令质点的始末时刻为s t 21=,s t 001.22=,则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sm smt t y y /005.20)2001.2(]10)2(5[10)001.2(5221212=−+−+=−−=υ(4)令质点的始末时刻为s t 21=,s t 0001.22=,则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sm smt t y y /0005.20)20001.2(]10)2(510)0001.2(5[221212=−−−+=−−=υ1.2一质点沿Ox 轴运动,其运动方程为2653t t x +−=;式中t 以s 计,x 以m 计,试求:(1)质点的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2)质点在任一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3)质点做什么运动;(4)做出t x −图和t −υ图;(5)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吗?解:(1)设质点初始时刻00=t ,则质点的初始位置为:mm x 3]06053[20=×+×−=即质点的初始位置在Ox 轴正方向3m 处。
因为质点的速度为:tdt dx125+−==υ所以质点的初始速度为:220/5/)0125(s m s m dt dxt −=×+−===υ质点的初始速度大小为2/5s m ,方向沿Ox 轴负方向。
(完整版)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第1章.doc
第 1 章质点运动学习题一选择题1-1 对质点的运动,有以下几种表述,正确的是[](A)在直线运动中,质点的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相同(B)在某一过程中平均加速度不为零,则平均速度也不可能为零(C)若某质点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可不断变化(D)在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不断减小,则速度也不断减小解析:速度是描述质点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质点运动速度变化的物理量,两者没有确定的对应关系,故答案选C。
1-2 某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2t 3t 312(m) ,则该质点作[](A)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 ox 轴正向(B)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ox 轴负向(C)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ox 轴正向(D)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ox 轴负向dx 2 dv解析:vdt 2 9t ,adt18t,故答案选 D。
1-3 一质点在平面上作一般曲线运动,其瞬时速度为v ,瞬时速率为 v ,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为 v ,平均速度为 v ,他们之间的关系必定有 [](A) v v , v v (B) v v , v v(C) v v , v v (D) v v , v v解析:瞬时速度的大小即瞬时速率,故v v ;平均速率 vs ,而平均速r,故 v v 。
答案选 D。
t度 v =t1-4 质点作圆周运动时,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 速度方向一定指向切向,所以法向加速度也一定为零(B)法向分速度为零,所以法向加速度也一定为零(C)必有加速度,但法向加速度可以为零(D)法向加速度一定不为零解析:质点作圆周运动时,v 2dva a n e n a t e te ndte t,所以法向加速度一定不为零,答案选 D 。
1-5 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dvkv 2t ,式中, k 为大于零的常量。
当 t 0 时,dt初速为 v 0 ,则速率 v 与时间 t 的函数关系为 [](A) v 1 kt 2 v 0(B)1 kt2 12v 2 v 0(C) v1 kt2 v 0 (D)1 kt2 12v2v 0解析:由于dvvt( kv 2t) dt ,得到1kt 21,故答案kv 2t ,所以 dvdtv 0v 2 v 0选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质点运动学1.1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 在2s 内被匀加速到40m/s ,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少?在2s 内物体运动了多大距离?解:物体的加速度为:2040020/2t v v a m s t --=== 物体在2s 内运动的距离为:22200400402220t v v x m a --===⨯1.2 质点在水平方向作直线运动, 坐标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为324t t x -=(SI ). 试求:⑴ 开始的2s 内的平均速度和2s 末的瞬时速度. ⑵ 1s 末到3s 末的位移和平均速度. ⑶ 1s 末到3s 末的平均加速度. ⑷ 3s 末的瞬时加速度.解:⑴ 由题意知,物体在2s 内的位移为:334242228x t t m =-=⨯-⨯=-2s 内的平均速度为:84/2x v m s t -===- 2s 末的瞬时速度为:2224646220/dxv t m s dt==-=-⨯=- ⑵ 1s 末到3s 末的位移为:()()3313314323412144s x x m =-=⨯-⨯-⨯-⨯=-1s 末到3s 末平均速度为:13134422/31s v m s t -===-∆- ⑶ 由运动方程求导,可得各时刻的瞬时速度为:246dxv t dt ==- 1s 末的瞬时速度为: 221464612/dxv t m s dt ==-=-⨯=-3s 末的瞬时速度为: 2234646350/dxv t m s dt==-=-⨯=-1s 末到3s 末平均加速度为:()2311350224/31v v a m s t ----===-∆- 3s 末的瞬时加速度为:22321212336/dv d xa t m s dt dt===-=-⨯=-1.3 质点以初速度0v 作直线运动, 所受阻力与质点运动速度成正比. 求当质点速度减为nv 0时()1>n , 质点走过的距离与质点所能走的总距离之比.解:质点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为:F kv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dvmkv dt =- dv dxm k dt dt=-kdv dx m=-当质点速度减为nv 0时()1>n , 质点走过的距离为:01v xnv k dv dx m =-⎰⎰001v k v x n m ⎛⎫-=- ⎪⎝⎭101()m x n v k n=-质点所能走的总距离为:2xv k dv dx m =-⎰⎰02kv x m-=- 20m x v k= 即: 121(1)x x n=-1.4 作直线运动的质点的加速度为43a t =+(SI ). 初始条件为0=t 时, 5x =m,0=v . 求质点在10t =s 时的速度和位置.解: (43)dv t dt =+21342v t t C =++由初始条件:0t =时,0v =,可得: 10C =即 2342v t t =+23(4)2dx t t dt =+232122x t t C =++由初始条件:0t =时,5x =,可得:25C =即 231252x t t =++当10t s =时223344101040150190/22v t t m s =+=⨯+⨯=+=23231125210105200500570522s t t m =++=⨯+⨯+=++=1.5 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 加速度和位置的关系为262x a +=(SI ). 求质点在任意位置时的速度. 已知质点在0=x 时, 速度为10/m s 。
解: 226dv dv dx dv a v x dt dx dt dx====+ 2(26)vdv x dx =+由上式两边积分210(26)vxvdv x dx =+⎰⎰2344502v x x =++⨯又因为 0,0a v >∴>v ==1.6 质点沿半径为1m 的圆周运动, 运动方程为332t +=θ(SI ). 求:⑴ 2t =s 时, 质点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⑵ 当加速度的方向和半径成045角时, 角位移是多少?解: 质点运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分别为:29d t dt θω== 18d t dtωα==切向加速度: 11818dva r t t dtτα===⨯= 法向加速度: 22241(9)81n a r t t ω==⨯=⑴当2t s =时 21818236/a t m s τ==⨯=442818121296/n a t m s ==⨯=⑵ 加速度的方向和半径成045时,即 n a a τ=48118t t =t =此时角位移 332323 2.67t t rad θ=+=+⨯=1.7 长为l 的细杆绕通过其一端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 当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时, 它的角加速度为θαsin 23l g =. 求:⑴杆由静止0=θ转至2πθ=时, 杆的角速度. ⑵杆的另一个端点的线速度大小.解: ⑴由于 3sin 2gl αθ=3sin 2d gdt lωθ= 3sin 2gd d lωωθθ=由上式两边积分: 23sin 2gd d lπωωωθθ=⎰⎰ 23g lω=ω=⑵ 杆的另一端的线速度大小为:v l ω==1.8一长度为5m 的直杆斜靠在墙上. 初始时, 顶端离地面4m , 当顶端以2/m s 的速度沿墙面匀速下滑时, 求直杆下端沿地面的运动方程和速度.解:令直杆的上端为A 点,坐标为y 、下端为B 点,坐标为x 。
而且有:2225x y += 由题意,有:2dydt=- 2dy dt =-由上式两边积分 42ytdy dt =-⎰⎰42y t =-杆的下端的运动方程和速度分别为:x ===dx v dt ==1.9 以初速度015/v m s =竖直上抛一物体, 在1s 末又竖直上抛出第二个物体, 后者在11h m =高度处击中前者, 求第二个物体的抛出速度;若在1.3s 末竖直上抛出第二个物体, 它仍在11h m =高度处击中前者, 求第二个物体的抛出速度.解:⑴ 取210/g m s = ,取第一物体抛出的时间为0时刻,则有先后上抛的两个物体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分别为:221115101552x t t t t =-⨯⨯=-2221(1)10(1)(1)5(1)2x v t t v t t =--⨯⨯-=---令 221115101552x t t t t =-⨯⨯=-=11,求得1.276 1.724t =或由 1.724t =, 1.276t =代入22(1)5(1)11x v t t =---=分别求得:18.8/v m s =,41.1/v m s =⑵ 221115101552x t t t t =-⨯⨯=-2221( 1.3)10( 1.3)( 1.3)5( 1.3)2x v t t v t t =--⨯⨯-=---由于 1.276 1.3t =<不可能满足题意;由 1.724t =代入22( 1.3)5( 1.3)11x v t t =---=求得:28/v m s =1.10 在离水面高度为h 的岸边, 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 收绳速率是恒定的0v ,当船离岸边距离为s 时, 试求船的速率与加速度.解:如图所示,斜边的绳长为l ,有222l h s =+对上式两边求导 202dl ds ls dt dt=+ 022lv su =即00l u v s ==由0lu v s=求导22222222000000002233223()dl ds l v slv v s lv v v s l v s l v du dt dt s a dts s s s h v s----======-1.11 质点的运动方程为()24r t i t j tk =++(SI ). 求质点的速度、加速度和轨道方程.解:质点的速度为: ()()8dr t v t tj k dt==+质点的加速度为:()8dv t a j dt==质点的轨迹方程为: 21,4x y t z t === 所以轨迹方程:214x z y=⎧⎨=⎩1.12在质点运动中, 已知kt ae x =, kt bke dtdy--=, b y t ==0, 其中a , b , k 为常数. 求质点的加速度和轨道方程.解:由 kt x ae = 求导,得kt x dxv kae dt == 2kt x x dva k ae dt==由kt dybke dt-=- 积分,得 kt dy bke dt -=- 0ytkt bdy bke dt -=-⎰⎰因此 kt y be -=- kt y dyv bke dt-== 2y kt y dv a bk e dt-==所以 22()kt kt a t k ae i k be j -=+轨迹方程 xy ab =1.13 靶子在离人水平距离50m 、高13m 处, 一个人抛一个小球欲击中靶子.该小球最大的出手速率为25/v m s =, 则他是否能击中靶子?在这个距离上能击中的靶子的最大高度是多少?解:⑴ 设可以击中速度方向与水平轴夹角为θ,则有:cos x v v θ=sin y v v θ=5050cos x t v v θ==13m21132y v t gt -= 250150sin 10.()13cos 2cos v v v θθθ-⨯=22250050513cos tg v θθ-⨯=当25/v m s =,取最大值时,2205013cos tg θθ-= 222222013cos 20(cos sin )5013cos cos tg θθθθθθ++=+=2503320tg tg θθ=+ 22050330tg tg θθ-+=2504203325002640140∆=-⨯⨯=-=- 0∆<,无解,所以不可以击中⑵ cos x v v θ=sin y v v θ=5050cos x t v v θ==令高度为h212y h v t gt =-250150sin ()cos 2cos h v v v θθθ=-222500505cos h tg v θθ=-当25/v m s =22050cos h tg θθ=-22220(cos sin )50cos h tg θθθθ+=- 2502020h tg tg θθ=-- =210(522)tg tg θθ--令 2522f tg tg θθ=--22552()248tg θ=--+-98f ≤9011.258h m m ≤=1.14 汽车以5m/s 的速度由东向西行驶, 司机看见雨滴垂直下落. 当汽车速度增至10m/s 时, 看见雨滴与他前进方向成0120角下落.求雨滴对地的速度.解:如图所示 v v v =+雨对对地雨对车车对地作DC ´的中垂线为A ´B ´, 105DC DB ''==,, A C D ''∆是等边三角形,60A C B '''∠= 而且有 ABC A B C '''∆≅∆,即60ACB ∠=10cos 60BCAC ==即 10/v m s =雨对对地1.15 甲船以10/km h 的速度向东, 乙船以5/km h 的速度向南同时出发航行.从乙船看,甲船的速度是多少?方向如何?又如果从甲船看,乙船的速度是多少?方向如何?解:vv v =-甲对地乙对地甲对乙v 雨对地v雨对车ABCB ´C ´v v 车对地v '车对地10(5)105v i j i j =--=+ 甲对乙大小为:/v s == 方向:东偏北方向1()2arctg v v v =- 乙对地甲对地乙对甲510105v j i i j =--=-- 乙对甲大小为:/v s ==方向:南偏西方向2arctg1.16设河面宽1km , 河水以2/m s 的速度由北向南流动, 小船相对于河水以1.5/m s 的速率从东岸划向西岸.⑴当船头与正北方向夹角为015, 求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以及船到达对岸的地点.⑵要使船到达对岸的时间最短, 求船头与河岸的夹角、最短时间以及船到达对岸的地点.⑶要使船相对于河岸的走过的路程最短, 求船头与河岸的夹角、所用时间以及船到达对岸的地点.解 ⑴ v v v =+ 船地水地船水2 1.5sin15 1.5cos15 1.5sin15(2 1.5cos15)o o o o v j i j i j =+-=+-01.5sin150.39x v ==02 1.5cos150.55y v =-=010*******.5sin15x d t s v === ()10002 1.5cos1514101.5sin15o y o y v t m ==-= ⑵要使船到达对岸的时间最短(即船头向正西方向行驶,即船头与岸的夹角为90 )min 1000666.71.5d t s v ===船 2min 2666.71333.4y y v t m ==⨯=⑶要使船到达对岸大的距离最短,设船头以正北方向夹角为θ1.5sin x v θ=2 1.5cos y v θ=-()()2 1.5cos 100010002 1.5cos 1.5sin 1.5sin y y v t θθθθ-==-= 令 0dy d θ=,得: 1.5cos 2θ=100010071.5sin x d t s v θ===≈ ()2 1.5cos 881y y v t t m θ==-≈1.17 电梯以21.2/m s 的加速度下降, 某人在电梯开始下降后0.5s 在离电梯底面1.5m 高处释放一小球. 求此小球落到底面所需的时间和它对地面下落的距离.解: 释放小球时,小球与电梯速度相同,两者的速度大小为:201 1.2/0.50.6/v at m s s m s ==⨯=小球释放后,初始时,小球相对电梯的速度为00v '=;小球相对电梯的加速度为:210 1.28.8/a g a m s '=-=-=212h a t '=0.58t s === 小球对地的下落距离为: 220110.60.58100.58 2.0322H v t gt m =+=⨯+⨯⨯=1.18 火车以5/m s 的速度沿x 轴正方向行驶, 站台上一人竖直上抛出一小球, 相对于站台小球的运动方程为0=x , 2021gt t v y -=(0v , g 是常数). ⑴求火车中的观测者看到的小球的运动方程. 假设运动坐标系和静止坐标系x 轴同向且重合, y 轴平行, 当0=t 时, 两个坐标系的原点重合. ⑵求在运动坐标系中, 小球的运动轨道. ⑶在两个坐标系中的观测者看到的小球的加速度各是多少?解:⑴小球在动坐标系中的运动方程为:5x t =- 2012y v t gt =- ⑵在动坐标系中,小球的运动轨道方程为: ()2015y x v x =-+ 小球运动轨道为抛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