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路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1年2月第35卷第2期(总第422期)
工作研究
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路径*
*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JJ2211)①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208
通信作者:宁德斌,E-mail : *****************
曾卫坪①宁德斌①吴群①
摘 要 在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背景下,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满足人
民群众美好健康生活需要的客观要求。

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任务是转变发展理念,优化医疗卫生资源
配置、延伸医疗卫生服务链条、促进要素的高水平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

关键词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高质量发展 公共卫生体系
doi:l0.3969/j.issn.1001-568X.2021 .02.0001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568X (2221) 02-0001 -04
The Connotation and Basic Path of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the Supply Side of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ZENG Wei-ping, NING De-bin, WU Qun//Chioess Primary Heelth Care, 2020, 35(2): 0-4
AbstracC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tradiction of the residents ' needs for a better life and the imbalance and inadequacy of devel ­
opment, advancing the supply-sife structural reform of meXicei ant heelth services io an oPjective requiremeni te the needs of the peopla fov n bettev and healthy liOe. The funVamentnl task of anvancing the supply-siVe strcctcra- reform of meXicei ang health sea-
vices ir to transform the concept of VevXopmenh optimize the allocatioo of meXicei ant health resources, exteqg the meXicei ant health service chaim promote hmh-levvl
of elements, ant high_qpCmh Vevelopment ^6X0.
Key words supply sine, s t rue t ar s I reform, high-upalim development, puPlic health system F —st-aithoe's address Hu t an University of Chitese MeVicine, Changsha, 41020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210年以来我国经济与
社会生活中的热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是一个经 济学理论,在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
不充分的矛盾背景下,更是一个发展理论。

面向高质
量发展,创造新供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思 想。

在以供给为主导、面向公共需求的医疗卫生领 域,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 医疗服务需求,是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特
别是2222年初始发的新冠病毒肺炎这一重大公共卫生 事件,提出了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 要求。

1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
91从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理解医疗卫生服务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突出高质 量发展导向,坚持稳中求进,在稳的前提下,有所进 取、以进求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
多方面的需求。

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转 变发展观念,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具体来说,要
处理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实现从以治病为 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推动构建人民健康服务体
系,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健康是人民幸
福之本,是社会发展之基。

在整体推进方面,为实现 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目标,将健康融入所有
政策,坚持人民共建共享。

推进医疗卫生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重点 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功
能,更好地保障公平,减轻医疗负担;同时,引入市
场机制,使政府与市场之间实现有效对接,推动医疗 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

要为健康服务体系注入新动
能,通过要素重组与制度创新构建新的健康治理机 制,既能够扩大要素供给,以增量调存量,又能够提 高服务效率,以效率促质量,从而增强医疗卫生服务
持续发展的动力。

1.2从医疗卫生服务的现实问题理解医疗卫生服务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 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充分”“不
平衡”的问题在医疗卫生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第一,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以及慢性病防控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有学者认为,此次抗击新冠疫情体现出公共卫生服务 仍然是我国健康服务体系的短板、公共卫生与医疗机
构缺乏有效的分工协作,未形成医防融合的公共卫生 服务体系。

根据2019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 数据显示,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 2922万人,其中专
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路径一曾卫坪等
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仅89.6万,占比6.9%,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作用被边缘弱化現同时,大量研究表明,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健康面临的最大挑战,由此也衍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慢性病重在预防,然而我国在慢性病防控方面存在着人力资源与财政投入数量不足的问题巴如何采取措施将干预提前,进行更好地防控是亟待解决的又一重大问题。

第二,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非均等化问题突出。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下,丰富的医疗卫生资源和医疗卫生人才向城市集中,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供给在数量和质量上与预期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重城市医疗机构、轻基层医疗机构的现状仍未得到较好地改善讥第三,医疗卫生领域总体上还处于单一性供给状态,未形成多元主体良性竞争办医格局叫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私立医院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医药资源、医保基金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等叫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以及老龄化背景下的健康服务需求极不适应。

在非基本服务方面,无法满足居民对健康养老、健康旅游、智慧健康以及健康休闲等健康投资的多样化需要。

第四,供需不匹配,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未得到充分的满足。

新医改以来,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根据2008-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显示,诊疗量从3562亿人次增加到87.2亿人次,增长147%,而同期执业(助理)医师人数从208.6万增加到339万,仅增长86%。

相对于人民群众的多元化健康需求而言,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供给不足,存在着供需失衡的问题冋。

92从医疗卫生服务内在规律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健康中国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健康问题并非是单纯的医学思维问题,而是形成于社会并通过具体的医学现象表现出来,引进社会思维,强化社会干预,关注健康危险因素的生物性和社会性属性,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是医疗卫生服务主要的内在规律性问题。

当前,医学的现状已经满足不了人民对健康的需求,实现中西医服务在人民健康事业上的有机融合,以共同应对疾病和健康风险,是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西方医学提出的“精准医疗”“个性化医疗”,偏重于人体结构以及各个结构的功能,更加关注局部;而中医学以整体论为主,强调整体、多因素的相互联系,重视整体的、系统的效果。

中西医学在理论体系,技术方法上各有特点,但最终目标皆能够统一到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服务上来。

所以,中西医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才能还原一个完整的医学目的,这是医学价值回归的必然选择。

中医学“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体现了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

有研究指出,中医药学的哲学基础源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将天地人看作是同一的叫注重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的“天人合一”,《素问》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退乎天气”“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不能独立于自然环境之外,自然环境的四时变化和发展运动可直接或者间接对人产生影响,而人体也会发生生理亦或病理反应。

人虽然是自然界的“至灵之物”,但也只有与自然相融,并且和谐相处,顺应在自然的变化,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保持“合”,才能使生命充满活力,生命不能单独存在于自然界之外。

“道法自然”强调人要尊重自然,遵循客观规律。

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中,关注气候这一自然环境因素,将患者所处的气候特点与个体特征结合起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疗效显著中医的理论优势在健康实践中一次次得到验证是医疗卫生服务内在规律性的体现。

2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成因
22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问题是“四期”叠加的结果
疾病转型期、老龄化加速期、中等收入期和社会转型期共同推动了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增长。

从疾病转型期来看,根据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我国9岁及以上人口的慢性病患病率为332%。

有研究指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从老龄化加速期来看,从2200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为7%进入老龄社会开始,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66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已经上升到1326%㈣,到2235年将达到25%,总人数将达到3.6亿[9。

从中等收入期来看,按照人均GDP水平,我国已于2015年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虽然中等收入理论作为一个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不能完全解释我国的情况,但收入水平的提高却可以改变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

中等收入效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高收入弹性特点得以体现,表现为卫生服务利用快速增长。

从社会转型期来看,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保险因子效应明显,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产生了明显的刺激。

与此同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完善带来了较大的资金压力,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从2003年新农合试点时的3亿人左右提高到2009年新医改后的约13亿人,居民医疗费用的医保报销率在同期也由20%左右提高到约60%。

“四期”叠加下的需求量、需求结构发生深刻变
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路径一曾卫坪等
化,加之供给质量不高,使医疗资源供给表现出“相对短缺”。

2.2风险社会对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影响
从社会转型和发展的角度看,风险社会对于全球各个国家来说都会存在于其发展的过程中。

目前,我国也面临着多维风险交织,多领域风险叠加的现实状况[12-13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多病共存人群增多、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等。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疾病谱也发生了改变。

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慢性病患者已经超过3亿1121,患病率由2003年的1232%。

,上升到2212年的2452%。

15。

据世界银行报告,2005—2015年,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和糖尿病等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为5580亿美元,成为我国主要的疾病经济负担[16]o 因慢性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防治工作面临着严峻考验[17I O
随着慢性病发病率的攀升,多病共存已成为普遍现象10o相关研究指出,65岁以上老年群体住院率为052%,人均患有2~3种疾病,其中慢性病的患病率为53.8%[15],我国老年群体共病发病率高(为45.2%),患慢性病数量的增加会导致公共卫生资源与医疗卫生支出费用的明显增长[12,,多病共存现象已经逐渐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我国传染性疾病的风险依然严峻,尤其是发生和出现的新发传染病疫情形势仍不容乐观15,o自2053年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以来,流感、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埃博拉、甲型流感等接连发生,此次2222年初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揭示出我国传染病防治体系仍然存在着短板,医防协同的机制有待加强、应对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重大突发疫情的需要等问题[211o
3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路径
32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必须坚持均衡发展,统筹城乡、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基本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切实可靠的基本健康服务保障。

积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加快建设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将分散竞争转向整合协同,促进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均衡配置。

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结构,需政府等行政相关部门和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主体协同配合,强化政府功能,从宏观层面加强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管理。

政府等相关部门可利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进行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的整合,打破固有的行政区域限制,建立医联体实现城乡联动,实现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协同发展,发挥出最大效能;使设备、人员、物资在区域内的合理流动,实现在同一区域内同一水平的优质服务。

推进政策向农村倾斜,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重心下移,进一步加大对县级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按照相关要求配置诊疗室、仪器设备、医用材料等医疗卫生资源,注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培养,加大医学院校的定向人才培养力度,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服务基层,扩大优质人力资源的总量。

通过提供免费的培训、进修以及优厚的福利待遇等激励方法去吸引和留住人才,让更多的医疗卫生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是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

32延伸医疗卫生服务链条
在“四期”叠加的影响下,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卫生与健康领域新兴业态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诸如中医养生、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健身娱乐等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然而这种趋势与多元化需求的增长趋势仍然有很大差距,医疗卫生与健康领域总体上还是处于单一性供给状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做到以医疗为中心,拓展服务领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防范社会风险和多元化的健康需求。

(1)医疗是医疗卫生服务的核心内容。

在进行疾病诊疗的同时提供专业的康复训练指导、膳食均衡指导、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养生保健运动及就医后的随访工作等,将医疗卫生服务链由医疗为中心向预防、护理、康复等上下游延伸。

引入市场机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提升供给能力。

鼓励社会办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在充分发挥公立医院主体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社会资本办医的补充作用,发挥社会办医机构在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健康需求中的重要作用,丰富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主体[22,,实现健康与养老13、旅游、互联网、食品、健身休闲等多领域的融合,培育新兴业态,释放新需求,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健康产业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2)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将针灸推拿、药膳食疗和养生锻炼等养生技术普及化、生活化,将中医素养监测常态化;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相关产业,如建设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示范区、中药材种植业与健康养老服务业等,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

(3)进入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中大有可为,利用大数据分析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掌握民众的健康状况和疾病谱的变化等情况,实现直报、提前预警干预,有针对性地提出科
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路径一曾卫坪等
学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减少人群的患病风险冋。

同时,进行多部门协作,建立医疗、卫生、农业、林业等跨部门数据共享检测体系,加强新发及潜在传染性疾病病原体的普查和监测工作,借助互联网平台构建多维度的疫情监测系统。

3.3促进要素高水平融合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要素配置和服务供给,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25I O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关系复杂,供给侧各要素不平等,结构不均衡,需促进医疗卫生人才、药品耗材、医疗投资、医疗机构管理和政府管理等各要素的高水平融合26,优化供给结构。

建立医防融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六位一体”(医、防、康、养、护、健)功能,借助大数据智能化浪潮,建立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通过网络云服务、多媒体技术等进行线上疾病诊疗、保健咨询等服务27,推动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疾病与健康监测、预防与保健服务的模式创新,加强疾控系统与医院系统的合作,强化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协作建立医防一体机制。

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体系,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立足中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多层次、多方法、多学科、多途径建立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体系,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控的公共卫生监测与服务,将中医服务纳入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立中医科,建设并完善中医应急体系,推进疾病预防控制的中西医协同发展。

基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对居民的健康教育并结合健康风险评估,进一步强化居民的健康风险意识;同时,充分发挥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守护居民健康的责任,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加大对人群慢性病的筛查排除力度,对高风险人群采取干预措施进行全过程干预,如普及慢性病知识、饮食指导、生活方式干预等。

参考文献
[1,孙点剑一,李立明.浅谈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2,中国科学院院刊,2323,35(9):1396-1134.
⑵霍大柱,李程跃,蔡伟芹,等•我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体系关键
问题确认2,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323,37(5):392-396.
⑶裴育,孙育钱,贾邵猛•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化分
析2,经济研究参考,2319(21):33-46,58.
2,封卫娟•关于加强苏州市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2,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318,25(1):91-93.
2,沈世勇,张健明•浅议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2•社会政策研究,2317(2):76-85.
⑹夏莺歌•新时期卫生健康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新方向2,行政管理
改革,2319(1):83-85.
⑺侯濃,欧阳静,邵易珊,等•基于全球化语境下中医文化自信建
构的文化认同2,现代中医药,2323,43(4):108-112.
2,李振,俞科贤•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色和优势2,中国民间疗法,2323,28(7):1—4.
2,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315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315.
23曹阳春,宁凌•农村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2,中国老年学杂志,2323,43(4):866-869.
21,刘世爱,张奇林•医疗保险缓解中老年家庭医疗负担的效果分析2,江汉学术,2323,39(4):35-45.
22,葛天任,裴琳娜.高风险社会的智慧社区建设与敏捷治理变革[J].理论与改革,2323(5):85-99.
23岳少华•基本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风险预警及治理研究2,现代经济探讨,2323(9):113-117.
24蔡梦怡,李丽雯,赵凯,等•农村慢性病高危人群健康素养与健康结局的关系研究2,护理学杂志,2323,35(17):7-13.
25王茜,张俊青,徐义超,等•合肥市城乡居民2319年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2,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323, 24():682-68.,732.
[16]World Bank.Toward a healthy and harmonious life in China:stem­
ming the rising tifa of aon—commurkcable diseases[R,Washing­ton De.:World Bank,2312.
2)符晓,陈馨仪,王安石,等•慢性病门诊保障的国际经验及启
示2,卫生经济研究,2323,37(6):46-48.
28,豆丽园,黄娟,郭理想•慢性病共存患者治疗负担相关评估工具研究进展2,中国全科医学,2323,23(27):3443-3443. 29,金琇泽,路云:中国老年人共病状况及其对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研究2,中国全科医学,2319,22(34):4166-4172:
23,李群•我国新发传染病应对形势和任务2,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323,24(2):125-127,224:
22孙春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第一线工作指导督导[EB/OL,(2323-34-31) [2323-39-33,
h t tp://www.ov:c n/gu o wuyuan/2323-34/31/c o de a t_5497826.htm:22,尹琳琳,王健,郝珮瑶,等•我国社会办医现状及对策分析2,中国卫生经济,2323,39(2):14-16:
23,朱晓卓:养老机构发展医疗服务的保障机制研究2,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323,34(5):1-4:
22,罗礼生.疾病防控离不开卫生健康治理现代化2,:中国卫生,2323(7):63-61:
24程军平,周峰,陈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地市级传染病医院发展战略2•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323,27(3): 216-218:
26刘雪松.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的多重分析2•发展研究,2316(11:86-93:
[27,王显君,唐智友,杨文梅,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防“五融合”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研究2•中国全科医学,2323,23(31):3924-3929:
[收稿日期:2323-12-31](编辑:李金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