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服务业比较研究
中美股市对比启示录
图表 沪深300与标普500行业构成对比来源:Bloomberg,中泰证券研究所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程度上反映了对未来预期的差异。
一方面,美股短期激励力度大,静态估值可能被低估。
在理性和有效的市场中,静态估值反映未来的预期,即假如预期未来上市公司的盈利上升空间大,则市场会给予当前更高的静态估值,反之则给予更低的静态估值。
美股上市公司短期激励力度大,华尔街资本和经营层的职业经理人都有极大的动力做高当期的盈利,从而使得静态估值看起来比较低。
以A股中的消费龙头股贵州茅台与美股中消费龙头可口可乐、星巴克、麦当劳为例。
从静态P E看,贵州茅台接近50倍,明显高于可口可乐(23倍)、辛巴克(27倍)。
但进一步分析,会发现美股消费龙头的资产负债率都远高于贵州茅台。
星巴克和麦当劳的资产负债率甚至超过100%。
从理论上讲,资本结构对公司长期价值的影响不大,但对短期业绩的影响非常明显,因此会造成当前的静态PE可能失真。
比如一个公司短期大幅提升杠杆,可能使得短期业绩暴增,静态PE下降,但其未来继续提升杠杆的空间就没有了,且高杠杆可能降低未来的稳健性,当前PE值就可能低估了。
另外,统计美国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市值最大的60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过去10年回购股数占比、研发支出占营收的比例,从中可以发现职业经理人掌控的公司表现出更高的负债率和更大的回购力度,而研发支出占比却明显较低。
可见,职业经理人更加追求公司的短期业绩和股价表现。
随着美股上市公司的创始人及其继任者陆续退出(美股很多科技公司都是20世纪80—90年代成立的),职业经理人接管,美股急功近利的现象将会更加明显。
另一方面,A股静态估值偏高可能与未来提升空间大的预期有关。
理论上讲,给“好公司”更高的估值、给“差公司”更低的估值才是理性的。
但如果是看静态估值的话,更严谨的说法应该是给“未来会变好的公司”更高的估值。
因此,认为“A股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低、盈利能力差,所以估值应该比美股低”的结论是不充分的。
中美健康服务业政策的比较研究(国际贸易专业)
中美健康服务业政策的比较研究【摘要】自中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来,健康服务业作为健康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备受关注。
但是,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时间不长,起步时间较晚,还未形成相应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在建设过程中会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
而美国的健康服务业处于成熟阶段,产业结构完整,体系运行流畅,监管机制健全。
因此,本文从发展环境,政策目标,政策内容,管理机构和组织体制,政府参与度等方面对我国和美国的健康服务业政策进行比较,明确得出完善现有的健康服务业发展环境,培养国民健康管理意识,刺激国民健康需求,重视政府和机构在健康服务业的作用,发挥本国优势产业,形成鲜明特色的结论。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需要相应地付出努力,在健康服务业体系和监管方面加快建设步伐,支持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注重健康信息平台的建设和科技创新和培养健康服务业的专业人才。
健康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我国加快优化经济结构,健全健康服务业体系建设,提高健康服务业服务质量,提升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关键词】健康服务业;医疗健康;政策建议A comparative study of health service industry policies in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Abstract] Since China implemented the healthy China strategy in China, the health service industry,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health industry,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with a broad market prospect and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However, China's health service industry has not developed for a long time and has not formed its development model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it will face many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health service indu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in a mature stage with complete industrial structure, smooth operation system and sound regulatory mechanism. Therefore, this article mainly talks about the comparison of China and America health services policy from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policy goal, policy, management system and organization, government participation. We can definitely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perfect the existing health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cultivate national health management consciousness and stimulate national health needs, emphasize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and institutions in health services, develop competitive domestic industry and form distinct features. Both th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 should make effort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ealth service industry system and supervision and develop the indust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service. Meanwhile, they also need to focus on health inform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rain specialists in the field of health services.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health service industry is conducive to accelerating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improving the health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enhancing the service quality of the health service industry, and raising the health level of the people.[Keywords] Health service industry health and medicine policy advice目录1前言 (1)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1 研究背景 (1)1.1.2 研究意义 (1)1.2文献综述 (2)1.2.1国内研究现状 (2)1.2.2国外研究现状 (3)1.2.3文献述评 (4)2 我国的健康服务业政策的相关内容 (5)2.1发展环境 (5)2.1.1经济方面 (5)2.1.2法律法规方面 (5)2.1.3健康意识和健康理论方面 (6)2.2政策目标 (6)2.3 政策内容 (6)2.4 管理机构和组织机制 (7)2.5 政府参与度 (7)3 美国的健康服务业政策的相关内容 (9)3.1 发展环境 (9)3.1.1 经济方面 (9)3.1.2 法律方面 (9)3.1.3 健康意识和健康理论方面 (9)3.2 政策目标 (10)3.3 政策内容 (10)3.4 管理机构和组织机制 (11)3.5 政府参与度 (12)4 中美健康服务业政策的比较研究结论 (13)4.1 完善现有的健康服务业发展环境 (13)4.2 培养国民健康管理意识,刺激国民健康需求 (13)4.3 重视政府和机构在健康服务业的作用 (14)4.4 发挥本国优势产业,形成鲜明特色 (14)5 我国的健康服务业政策的发展建议 (16)5.1 政府层面 (16)5.1.1健全健康服务业法律体系 (16)5.1.2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 (16)5.1.3推行国民健康计划,普及健康教育 (17)5.2 企业层面 (17)5.2.1助力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提高科技创新 (17)5.2.2重视医疗、预防、康复、健康管理等全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 (17)6 结论 (19)前言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各种慢性疾病发病率增加,所以各个国家将目光纷纷投向健康产业。
中美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分行业的实证分析
DOI:10.13546/ki.tjyjc.2021.02.029财经纵横0引言2019年,世界服务贸易额高达59851.85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3.86%,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中国服务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二位。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服务出口国和进口国,是中国的第一大服务贸易逆差来源国。
从行业层面分析中美服务贸易状况,可为双边贸易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为识别各分行业比较优势变化、促进服务业产业升级提供数据支撑。
1中国和美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1.1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1.1.1总体规模1999—2019年,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出口额、进口额和服务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1.17%、14.86%和13.36%。
2019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为7498.67亿美元,同比下降1.24%。
其中,出口2443.59亿美元,同比增长4.62个百分点,进口5055.08亿美元,同比下降3.84%。
研究期内,服务贸易逆差逐年扩大,2019年有所收窄,逆差为2611.49亿美元,同比下降10.61%。
服务贸易总额占对外贸易总额(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14.64%。
WTO 以总服务贸易衡量,中国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列世界第五和第二位,占全球4.61%和8.59%。
1.1.2贸易伙伴表1表明了中国服务贸易区域结构。
中国服务贸易伙伴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和亚洲新兴经济体。
逆差国主要在欧美发达国家,顺差国相对分散。
欧盟是最大服务贸易伙伴、最大服务出口目的国及第二逆差经济体。
美国是第二大贸易伙伴、服务进口和逆差第一大来源国。
中国香港对中国内地服务贸易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日韩与中国双边贸易规模分列第四和第五,韩国与中国贸易相对均衡,日本是中国第三大逆差国。
1.1.3分行业状况1999—2019年,中国各分行业服务出口规模扩张惊人。
个人文娱、知识产权、电信计算机、金融分别扩张142.53、87.60、39.88和34.28倍。
2019年出口前三的为其他商业、运输和旅行,占比28.23%、18.90%、14.66%。
信息检索
单选题(共50题,每题2分,共100分)1 ,在论文中需要引用一本20年前出版并沿用至今的著名教科书中的观点,正确的做法是取消A. 原文照录并标注引文B. 原文照录但不标注引文C. 概述该观点并标注引文D. 概述该观点但不标注引文正确答案:D解析:无得分:0.02 ,在查找微软公司的公司概况及主要财务指标时,选择以下哪个信息源更为合适A. 美国国家统计局B. IT行业信息网C. EBSCO财经类BSC数据库D. 国泰安CSMAR研究数据库正确答案:C解析:无得分:0.03 ,全球学术快报可以通过哪几种关联方式来关联机构权限?A. 位置关联或IP自动登录B. MyCNKI上绑定C. 输入机构账号密码关联D. 以上皆可正确答案:D解析:无得分:2.04 ,用于检索西文中词根相同的派生词,使用那种检索功能?A. 布尔逻辑功能B. 位置功能C. 截词功能D. 字段限定功能正确答案:C5 ,中国2015年新上市公司数(家)为()(利用EPS数据库)A. 69B. 37C. 90D. 87正确答案:C6 ,汇集年度重要信息,逐年编辑、连续出版的工具书是A. 史事年表B. 文摘C. 手册D. 年鉴正确答案:D7 ,下列哪一项不是知网资源收录原则?A. 完整性B. 合法出版原则C. 作者权威性D. 著作权使用许可正确答案:C8 ,主题语言中,最早出现的一种类型是A. 叙词B. 关键词C. 标题词D. 元词正确答案:C9 ,下列哪项不属于分组浏览A. 研究层次B. 机构C. 基金D. 关键字正确答案:D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改变,涉外婚姻开始兴起。
据统计,2015年中国涉外登记婚姻超过4万对,是1979年的5倍(数据来源:EPS数据平台)。
2015年,涉外登记婚姻(不含港澳台及华侨)占当年本地登记结婚比例最高的是哪个省A. 云南省B. 上海市C. 福建省D. 北京市正确答案:B11 ,利用中国知网(CNKI)-博硕士学位论文库,在关键词字段中检索“自由贸易区”,满足条件的博硕士学位论文中,被引率最高的论文的授予单位是:A. 大连工业大学B. 天津理工大学C. 大连理工大学D. 天津财经大学正确答案:C12 ,每晚黄金时间聚在一起观看电视剧,已成为不少家庭的温馨时刻或美好回忆。
中美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比较研究
国 际 比较 数 据 来 源 于 经 济 合 作 与 发 展 组 织 ( 0 E C D)
A NBERD ( Ana l y t i c a l Bu s i n e s s En t e r p r i s e Re s e a r c h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数 据 库 和世 界 银行 公 开 数 据 库 。
1 中 美 科 技 服 务 业 范 畴
科 技 服 务业 是 一 个 内 涵 相 当 丰 富 的 行 业 领 域 , 由 于世 界 各 国科 技 发 展水 平 不 同 , 至今 尚未对“ 科 技 服 务 业” 的 内涵 进 行 统 一 界 定 , 也 就 缺 乏 口径 相 对 统 一 的科 技 服 务 业 全 视 角 的 统 计 概 念 与 结 果 。中 美 两 国 对 科 技 服 务 业 的 界定 不 尽 相 同 。 我 国 在进 行 科 技 统 计 的 过 程 中 , 科 学 技 术 活 动 所 涉及 的行 业 为 我 国 国 民 经 济 行 业 分 类 目录 ( GB / T 4 7 5 4 — 2 0 1 1 ) 中“ M 门 类— — 科 学 研 究 和 技 术 服 务 业 ” 。 因此 , 按 照 我 国《 国 民经济 行业 分类 目录》 科 技 服 务 业
科 技 咨 询 等服 务 , 提 高科技 服务能 力 , 加 速 科 技 成 果 转 化, 促 进 科 技 服务 产 业 化 , 做 大做强科技服务业 。
美 国政 府 十 分 重 视 科 技 服 务 业 的 发 展 , 研 究 美 国
科技服务业 的发展 状况 对 我 国有借 鉴 意义 。 因此 , 对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说明:以下题目仅供同学们选题时参考,同学们的选题可以与此相同,也可有所改变。
一经上报不得轻易更改)关于金融征信体系的问题探讨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结构研究论多元化融资对我国电信业实现国际化经营的推动作用试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谈网络金融现状及其发展战略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制约因素及促进措施关于我国投资银行发展问题的战略研究网络化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论佛山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中国反洗钱的现状与对策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发展策略银行不良资产居高不下的成因和对策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研究建立我国信托投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我国资本市场深化的背景与途径分析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分析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成因及其治理对策论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及其发展模式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控制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银企关系探讨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理性及对策全球离岸金融市场与我国的离岸银行业务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品牌营销策略研究推进广东金融发展、加强粤港金融合作与创新金融调控的实施对房地产的作用及企业的对策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城市商业银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试谈资本形成机制与金融创新中外银行信贷管理的差异与启示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浅析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我国房地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分析及缓解升值压力的政策建议中国券商竞争力分析国外证券投资者赔偿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分析及对策论农村金融发展中农信社的改革之路我国股票指数期货若干问题研究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分析研究从信息不对称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论佛山地区家族企业的社会化转型对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思考广东省民营经济金融支持体系研究人民币汇率机制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品牌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思考论信用体系的健全与金融经济的稳定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析佛山地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营销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广东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珠三角中小企业融资对策研究我国洗钱防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我国担保公司的博弈困境及对策研究我国社会信用建设问题研究对证券投资中羊群效应的浅析大佛山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分析与对策宏观调控下广东房地产业的多元化融资分析—以佛山为例的实证分析美元走势与我国储备资产的管理如何建立健全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当代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探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与对策研究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思考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解决方案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模式选择与风险我国股票市场羊群行为成因及其抑制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方式的探讨—基于南海区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方式的实证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探讨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思考关于促进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思考央行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效应分析浅谈利率市场化及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相关问题及路径选择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效益分析与路径选择论大力发展佛山个人理财业务论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的竞争力创新佛山城市建设融资渠道的设想发展信用担保,解决佛山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佛山银行业面对金融全球化竞争的思考现阶段国际汇率形势与我国外汇风险防范佛山保险市场研究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及创新之路顺德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现状与对策研究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分析与解决建议非市场因素影响下的行为选择——从佛大热水交费制度看合作与竞争的选择金融机构风险的评估与防范对策论融资方式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商业银行新不良资产的成因和化解对策佛山市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报告中国开放式基金的发展状况及思路初探论我国网络银行的现状及竞争策略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佛山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发展建议浅谈金融业混业经营佛山物流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广东担保业的现状与前景分析广东省担保行业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深化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体制农村金融行为与农村金融创新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探讨外国银行并购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思考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佛山地区的实证分析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现状及对策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我国网上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国际投机资本及其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电子商务时代下我国网络银行的战略研究如何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中英保险资金配置比较研究论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浅谈我国政府在农业保险发展中的地位我国保险投资证券化发展的分析及建议大陆,香港保险资产配置比较分析论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及管理国际“热线”对我国的冲击及其防范措施企业战略联盟—解决佛山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一种新思路佛山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及对策推进粤港金融一体化问题研究我国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分析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探析论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有效管理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前景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放中的问题及对策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分析广东省金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论加快我国体育保险产业的发展步伐佛山市中小企业融资研究论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其解决思路浅论中国利用外资的成就、问题和对策佛山市银行营销策略的优化研究试论中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影响与对策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发展潜力比较研究试论我国的金融业综合经营及其制度选择佛山房地产融资专业化问题研究中美保险业资产配置比较研究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研究保险产品创新问题研究广东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及方案建议试论我国的金融业混业经营及其制度创新浅谈新时代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境外上市研究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配套措施研究浅析金融租赁与中小企业融资浅谈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与金融支持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问题和对策试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和对策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思考论中国商业银行如何应对银行并购浪潮对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思考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
毕业论文选题-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学位论文推荐选题(1)国际奢侈品(某类产品)在中国营销策略研究(2)东部地区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及劣势分析(3)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与货物贸易壁垒的比较分析(4)跨国公司的组织模式与区位选择分析(5)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与防范分析(6)我国钢铁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7)国际服务外包的模式及发展趋势分析(8)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现状、趋势及对策(9)新丝绸之路各国经济贸易合作的挑战与机遇研究(10)中美(中欧、中日)某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11)跨国奶粉(某产品)企业在华经营策略研究(12)对XX省(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思考(13)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面临的困境及其策略分析(14)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现状研究(15)从“富士康”问题看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16)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因及对策分析(17)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政治风险研究(18)中国钢铁企业国际化的驱动因素研究(19)中国奢侈品贸易的现状及趋势研究(20)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1 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分析2 中国钢铁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电子商务应用分析3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4 中小企业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对外贸易5 利用手机开展电子商务的方式探讨6 个人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从事国际贸易方式探讨7 网络时代对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的影响分析8 外贸企业在电子商务运作中的风险分析9 外贸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的途径分析10 电子商务方式下外贸企业信息安全研究1、关于我国电子商务近年发展问题的研究2、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3、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问题研究4、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5、探究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6、对我国会展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的研究7、安徽省外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8、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9、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研究10、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11、跨国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 企业创新与我国对外贸易研究2. 自主品牌竞争力与贸易扩张3. 区域创新能力与外贸竞争优势4. 对外贸易中的品牌战略研究5. 企业创新与自主品牌价值研究6. 区域创新绩效与自主品牌竞争力7. 自主创新与国际贸易结构的关系研究8. 我国钢铁企业品牌营销策略研究9. 我国钢铁企业协同创新研究10. 我国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意愿研究11. 自主创新、消费者体验与品牌感知价值12. 安徽省自主品牌竞争力提升研究13. 安徽自主品牌发展现状与价值提升策略研究14. 企业创新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15. 自主品牌忠诚形成机理研究16. 基于关系质量的自主品牌管理研究17. 品牌非理性偏好的诱发机制探析18. 大学生网络创业行为驱动因素研究19. 大学生网络创业意愿培育机制研究20. 科技创新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1.国际铁矿石贸易定价机制及中国的对策研究2.中国钢铁进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3.中国钢铁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以宝钢为例4.国际原油贸易格局及中国的对策研究5.国际农产品贸易格局及中国的对策研究6.中国煤炭进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7.贸易视角下中国新能源产业竞争力研究8.中国医药进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9.中欧贸易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贸易引力模型10.中俄之间国际经济合作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11.中亚六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潜力研究12.中国与东盟之间农业合作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13.中国贸易条件变动与影响因素研究14.金砖国家间资本项目货币可兑换研究15.衍生金融工具在大宗商品进口中的应用研究16.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17.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和收益研究18.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结构优化研究19.中国离岸服务外包的现状和竞争力研究20.安徽省离岸服务外包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1.浅谈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与问题及对策分析2.浅谈贸易开放与地区间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3.浅谈贸易开放对地区间经济增长的影响4.对“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的再考察——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5.浅议碳关税发展的前景与困难6.中国与东盟的贸易自由化——来自本国效应与边界效应的经验研究7.浅析中国钢铁行业遭遇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对策分析8.安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及对策分析9.浅谈皖江城市带外贸发展的前景与问题10.中美服务贸易逆差的原因及对策分析11.浅析中国铁矿石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12.安徽外向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13.中国茶叶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14.浅析中国的贸易开放——基于地区间差异的实证分析15.浅谈中间产品贸易对劳动力市场技能溢价的影响16.安徽出口商品竞争优势的研究17.浅析安徽制造业对外贸易发展的前景18.浅谈中国外贸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19.浅谈中国钢铁行业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20.省际间对外贸易发展差异的比较研究——以江苏、安徽为例1、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钢铁企业对外贸易研究2、我国钢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3、我国对外贸易治理体系研究4、基于国内价值链的对外贸易发展研究5、基于动态比较优势的安徽服务贸易发展研究6、安徽省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研究7、新时期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实证分析8、比较优势陷阱研究综述9、我国出口产业转移的障碍及对策研究10、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产业转移研究11、再工业化背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研究12、服务贸易协议(TISA)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13、安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研究14、我国高技术产品国际贸易模式动态演变研究15、安徽省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发展研究16、安徽省对外承包工程现状、问题及对策17、我国建筑服务贸易研究18、国际工程交易的风险研究19、对外承包工程的风险识别及对策20、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动态能力研究1.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出口骗税问题的剖析及其防范3.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研究4.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析5.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6.古典比较利益论与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思考7.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战略及其实施8.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9.国际贸易买卖中的违约与违约救济制度研究10.银行保函与备用信用证的比较研究11.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12.中国出口商品频遭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及对策13.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问题与前景研究14.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5.SA8000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6.企业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差异研究17.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研究18.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与对策研究19.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模式及对策研究20.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分析1. 利用国内外市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2. 转基因技术专利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3. 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影响研究4. 论当前我国当前农业保护的政策变量选择5. WTO规则对发展中国家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研究6. 城镇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7. 如何利用农产品国营贸易制度提供农业保护8. 论药品专利与公共利益冲突及化解之道9. 企业对外投资中政府支持与保护研究10.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与中国工业的技术进步内在联系研究11. 贸易保护泛化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研究12. 贸易与环境的协调研究13. 服务贸易壁垒研究和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对策14.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15. 贸易保护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6.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际比较研究17.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形成原因与运作研究18.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影响研究19.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及对策研究20. 中国农产品在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与劣势研究1、中日服务贸易竞争力、互补分析及政策比较2、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研究3、中印两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及其变动的比较研究4、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5、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6、我国光伏企业遭遇欧美“双反”调查的原因及对策研究7、碳减排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8、中英经贸关系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9、印度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10、我国中药出口现状及对策建议11、浅析融资租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应用和发展12、蓝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3、我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14、中国稀土出口定价权问题研究15、我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研究16、浅析奢侈品消费热涨与外流的原因及对策分析17、知识产权壁垒问题研究综述18、中国企业应对美国337条款的知识产权新战略19、中国现行出口退税制度下的出口骗税问题分析20、近年来我国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问题研究1. 上海自贸区对ⅹⅹ地区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2. 浅析上海自贸区试行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开放3. 我国超额外汇储备的现状、风险和对策研究4. 论国际贸易中支付方式的选择与风险防范5. 浅析中国出口退税制度改革及其影响6. 浅析国际贸易创新与中国外经贸的发展7. 试论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8. 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9. SA8000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10. 论信用证中的软条款及自我防范措施11. 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探析12. 试论CEPA框架下中国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13. 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加快发展国际保理的探讨14. 对我国国际储备适度性问题的分析15. 知识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1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障碍分析17.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行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18. 金融衍生品市场在中国的实践及发展19. 东亚区域性金融货币合作的可行性及路径选择20.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中国的启示1. 我国高科技企业跨国经营模式研究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展、问题和政策取向3. 中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发展的障碍及对策分析4. Trips知识产权国际争端解决机制问题研究5. 中国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分工地位6. 以必胜客为例探讨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的必要性,对策及成就7. 探讨安徽经济园区的最新发展及前景分析8. 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机遇和战略对策9. 欧盟经济制裁俄罗斯对中俄贸易关系的影响10.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地位、特征与趋势研究1.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营销策略选择2.在华跨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3.东盟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4.美欧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的现状及对策分析5.中欧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6.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7.我国乳制品企业品牌国际化研究8.美国再工业化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9.知识产权保护对中美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10.中小企业国际营销策略研究1. 金砖国家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2.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3. 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5. 中国纺织业对外贸易竞争力研究6.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研究7.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8.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竞争力问题研究9. 我国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及优化对策研究10.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中美服务业比较研究
美国的服务业的发达很大程度上源 于高素人才及其创新和管理能力,目 前我国服务人才不足,尤其是高端服务 人才短缺现象比较严重,虽然第三产业 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但是就业岗位普 遍是低端的传统服务业岗位。发展新兴 服务业,对于就业人员的专业性、创新 性、知识性都有很高的要求。提高高等 教育入学率,重视高端人才的培养。除 此之外,拓宽人才渠道,重视人才的引 进与交流也十分重要。
美国经验于中国的启示 尽管制度及国情不同,但是美国等 发达国家的经验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发 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经济发展 到一定程度以后,产业结构从制造业为 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变,服务业中从传统 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是产业结构转 变的规律。我国目前面临着艰巨的产业 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主要可以从以下 几个方面着手。 (1)维护市场竞争,适度放松反垄 断政策 我国服务业市场化程度降低,对外 开放水平也不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 务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仍高于工业,服务 业领域管制颇多。比如银行、电信、保 险、民航和铁路等部门都有十分严格的 市场准入限制。缺乏竞争就会导师效率 的缺失,导致行业发展动力不足,创新
中美服务业现状对比 一方面,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的 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部门投资的增长, 尤其是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增 长。另一方面,随着住房、医疗、教育 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入,服务消费支出 比重将不断增加。这些因素都推动我国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2012 年第四季度起, 第三产业增速超过第二产业,2013 年中 国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开始超过第二 产业。2014 年,第三产业对国民生产总 值的拉动为 3.5 个百分点,与第二产业持 平。吸纳就业能力高居三大产业之首, 2014 年就业人数为 31364 人,远高于第 一产业 22790 人,第二产业 23099 人。 在制造业和能源产业下行压力巨大的背 景下,服务业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提 供了新的增长点。 美国是服务业大国,是全球服务经 济发展最好的国家。2014 年,我国服 务业占 GDP 总产值的 47.8%,而美国 服务业占其 GDP 的 78%。2014 年,美 国服务贸易总额为 11877.12 亿美元占 其贸易总额的 29.4%,服务贸易顺差 2310.76 亿美元。同年,我国大陆地区 的服务贸易总额是 6069.57 亿美元,占 贸易总额的 12.3%,服务贸易逆差 1600 亿美元。美国的服务业中,诸如运输 服务,建筑服务等传统服务贸易占产 业比重较小,而金融服务、保险服务 和专利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则占比较 大,2014 年,美国的专利服务占世界 同类服务贸易总出口的 41.7%。几乎占 据了世界市场的半壁江山。与之相比, 我国第三产业内部,传统低层次服务业 占比较大,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 不足 30%。
中美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的对比分析
中美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的对比分析作为考证物流在国家经济中价值量化的主要研究指标,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最近,有很多学者对能否用中美两国各自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来反映这两个国家物流成本的真实差距进行了讨论研究。
中美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之差,既有物流管理水平方面的原因,又有产业结构方面的原因,并且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向发达国家靠拢,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产业结构的变化。
GDP比重的比较国内外物流发展的经验表明,物流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美国是现代物流业的发源地,经过几十年时间的发展,美国物流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自1991年以来基本保持在10%左右,其运输成本基本上维持在当年GDP的6%左右,这说明美国运输市场已经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美国物流系统的效率的提高今后主要借助于其存货管理效率的提高。
2001年,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期,加上通货紧缩的影响,物流市场需求减少,使得美国物流成本大幅下降,其占GDP的比重也连续大幅降低。
1991年至2002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成本从5182亿元扩张到21985亿元,增长了3.2倍,年均递增14%。
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缓慢下降,从24%下降到21%左右。
其中,运输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较为明显,从13.3%下降到10.1%;其次是库存成本,所占比重从7.5%下降到6.9%;这反映出我国物流业效率在逐步提高。
从增长趋势来看,管理成本增加较快,2002年比1991年增长了5倍,年均递增17.7%;其次是保管成本增长了3.5倍,年均递增14.6%;运输成本增长2.7倍,年均递增12.6%。
2003年的“SARS”对我国物流业产生了较大影响,物流成本大幅提高。
从物流成本构成上看,运输、库存、管理成本平均达到52.6%、31.8%和15.6%。
我国物流成本总体水平仍然偏高,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与美国等物流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要高出8~10个百分点。
美国中餐业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
美国中餐业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摘要:本文就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海外移民的增加,中餐在美国的发展的一百五十多年,有过兴旺也有过低迷,但是这样起伏变化并非仅表现于对口味、经济价值、就餐环境等原因,而是两国餐饮文化在交融碰撞中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关键词:中餐美国历史现状建议1.中餐在美国的历史美国第一家中国餐馆是在1849年,在三藩市Jackson街,开在最早的唐人街区内,最初的生意形态是服务华裔同胞的饭馆. #餐馆业是华人移民先驱最早从事的经济行业之一。
华人移民是带着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烹饪传统进入美国谋生的。
吃饭是一种文化社交,餐馆通常是朋友们同饮的一个最好的聚会场所;也是亲人和亲戚团聚的好去处以及商人们洽谈生意的好地方。
家庭晚餐、宗亲会或地缘性会馆在农历新年等重大节日里举办的宴会是中国城中重大的文化仪式和社区活动。
但更重要的是,在排华法案时期(1882—1943),种族环境迫使很多早期移民不能从事技术性行业,只能进入出卖体力的服务业工作,餐馆业是几种有限的华人就业机会之一。
餐馆工作需要长时间的辛苦劳作,而且它不会构成与白人劳工的直接竞争。
在一个种族层次分明的国家里,华人移民从餐馆业看到了一线希望。
到了20世纪,随着新移民政策的实行,在美国的中餐馆中出售着一道最为经典的“杂碎”(杂碎是一群喝醉了的白人深夜闯入一家即将打烊的中餐馆,要点菜;慌张的店主为避免惹事,赶忙将几盘切好的蔬菜、肉片混炒在一锅,浇上浓浓的酱汁,取名<杂碎>(chop suey) ,端上桌给客人吃。
意想不到,客人吃了大加赞赏。
<杂碎>(chop suey) 因此广泛流传,成为日后美国中餐馆的必备菜肴。
)并且在那个年代,顾客或是餐馆经营者都不在乎饭菜是否是地道的中餐。
顾客们的期望是受到快捷而低廉的美式中餐,比如炒杂碎、炒面或蛋花汤。
稍大一点的中餐馆则可以提供更有特色的、更贵的菜品,诸如蝴蝶虾或糖醋鱼。
所以中餐很快在美国大量涌现,出现了了川菜、潮州菜、上海菜等各具特色的中国菜肴.在20世纪的中后期,中餐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中美两国产业结构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中美两国产业结构发展状况比较分析刘淑茹;徐丽丽【摘要】一国经济发展不仅表现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还必定会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
本文以美国的产业结构作为对比参照系,将中国的产业结构体系与之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比较两国的产业结构发展状况,总结出中国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但是比重和结构偏离度仍然偏高;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上升趋势缓慢,制造业处在价值链底端;第三产业比重偏小、内部结构发展不完善等问题。
进而提出继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村人口教育水平;加速第二产业调整,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科技研发的投资力度;坚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完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等对策建议。
以期为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与参考。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not only reflects the increase of the gross national product ,but also must be accom-pani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system of Chinese industrial structure compares with American industrial structure which is regarded as comparative reference system in the paper .Through compar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elopment between American and China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inese first industry continues to decline , but the proportion and structure deviation degree is still on the high side .The second industrial proportion is rising slowly ,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in the bottom of the value chain .The pro-portion of the third industry is small ,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structure is not perfect etc .So we suggest that we must continue to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of agriculture , and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level of ruralpopulation .Accelerate adjustment of second industry , develop the labor intensive industry , and increase investment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D .We need to promote the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consummate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third industry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government policy of industry structure adjustment .【期刊名称】《工业技术经济》【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8页(P41-48)【关键词】产业结构;GDP;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作者】刘淑茹;徐丽丽【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 71005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 710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1.3引言研究产业结构发展状况,了解当前中国产业结构发展水平,是解决中国产业结构发展问题的前提条件。
中美财政现状对比分析报告
中美财政现状对比分析报告引言中美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其财政状况对全球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报告将对中美两国的财政状况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关注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赤字以及债务情况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深入了解中美财政现状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两国经济体系的运行和发展方向。
一、财政收入与支出对比1.1 财政收入在财政收入方面,中美两国存在显著差异。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间接税和企业所得税,其中增值税是最大的来源。
而美国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直接税,其中个人所得税占据了主要比例。
这种差异主要反映了两国经济结构的不同。
中国经济以出口和制造业为主,因此增值税等间接税成为了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而美国经济则更加依赖于消费和服务业,因此个人所得税成为了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1.2 财政支出在财政支出方面,美国的规模远远超过中国。
美国保持了高水平的军事开支,而中国的军费开支相对较低。
此外,美国的社会保障支出以及医疗保健支出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中国的财政支出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社会福利方面。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不断增加,同时也加大了对教育和社会福利的投入。
二、财政赤字对比2.1 财政赤字规模财政赤字是衡量国家财政健康状况的指标之一。
目前,美国的财政赤字规模远远高于中国。
美国政府采取了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支出的政策,导致财政赤字大幅度上升。
相比之下,中国的财政赤字规模相对较小。
中国政府更加注重财政稳定和控制风险,因此在财政政策方面相对保守。
2.2 财政赤字原因财政赤字的形成原因也存在差异。
美国的财政赤字主要是由于减税和增加支出造成的。
而中国的财政赤字主要是由于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引起的。
三、债务情况3.1 债务规模债务规模是评估一个国家财务健康的重要指标。
截至目前,美国的债务规模远远超过中国。
美国政府一直以来都是融资需求较大的国家,因此债务规模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中国流通经济》2019年总目录
《中国流通经济》2019年总目录本刊特稿我国物流业2018年发展回顾与2019年展望/何黎明/2019.4/ P3营商环境法治化的关键/刘俊海/2019.8/P3流通现代化零供交易自律国际经验及启示/刘向东,郭艾/2019.1/P3国内贸易经济研究进展/杨宜苗/2019.1/P15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提档升级的模式与路径研究/陈秀兰,章政,张喜才/2019.2/P30日本流通政策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包振山,朱永浩/ 2019.2/P38我国“新零售”实践回顾与展望/王宝义/2019.3/P19顾客感知差异化视角下设计驱动“新零售”创新的影响机理/赖红波/2019.3/P31多维体验视角下的实体商业服务创新/丰佳栋/2019.5/P3中美消费发展升级历程比较及启示/关利欣,梁威/2019.5/ P13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效率及其门槛效应/徐俊,李金叶/2019.5/P22全球价值链视角下零售业效率测度与升级策略/沈华夏,殷凤/2019.6/P3基于联盟链平台的药品互联网零售模式构建/常伟/2019.6/ P14创新农产品市场精准监测调控制度,创建模拟仿真实验室/宋则/2019.7/P3全渠道零售体验价值共创行为: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课题组/2019.7/P10智慧物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应用模式构建与展望/李佳,靳向宇/2019.8/P11多类型“互联网+”物流创新平台的商业模式比较研究/黄柯,祝建军/2019.8/P225G时代“新零售”服务的创新发展/赵树梅,李银清/2019.9/ P3中国高端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王冠凤,曹键/2019.9/ P15商业生态视角下电商物流平台企业合作演化研究/课题组/ 2019.10/P3“新零售”演化和迭代的态势分析与趋势研判/王宝义/ 2019.10/P13移动支付方式与异质性消费者线下消费行为/刘向东,张舒/ 2019.12/P3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评价/王瑞峰,李爽/2019.12/P16现代物流基于物流公司的城市配送共享托盘调运/课题组/2019.1/P26智慧物流发展的动因、架构和建议/王帅,林坦/2019.1/P35仓储自适应自动执行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机理/刘军,赵东杰,杨玺/2019.2/P3中国流通经济(2019年12月,第33卷第12期)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December2019,Vol.33,No.12)124新常态下分省物流产业空间集聚变革/张枢盛/2019.2/P11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物流模式重构/李佳/2019.2/P20“新零售”背景下的“新物流”/赵树梅,门瑞雪/2019.3/P40我国五大城市群物流业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其运行效应/梁红艳/2019.3/P50技术创新驱动中国物流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研究/杨守德/ 2019.3/P62国外物流标准研究述评/张宝友,孟丽君,杨玉香/2019.6/P24物流仓储装备创新网络演化与物流业发展协调度/刘国巍,邵云飞/2019.7/P22区域物流的产业效率、空间互动与协调发展/刘明,杨路明/ 2019.8/P34无车承运人及货运平台监管调查分析/尤美虹,骆温平,陶君成/2019.8/P45国内外物流业新业态发展研究/张敏洁/2019.9/P29组织间信任对第三方物流整合及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高志军/2019.10/P22基于扎根理论的生鲜企业O2O平台化影响因素研究/丁慧平/2019.10/P33“智慧+共享”物流耦合效应评价/钱慧敏,何江,关娇/ 2019.11/P3我国物流业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韩东亚,刘宏伟/2019.11/ P17日本物流共同化理论与实践/李南/2019.11/P27供应链管理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宋华/2019.3/P3服务供应链中资源整合及其演化关系的案例研究/赖俊明/ 2019.3/P10数字孪生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与挑战/杨洋/2019.6/ P58跨境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的影响因素/隋博文,谭翔/2019.6/ P66基于KMRW声誉模型的农产品供应链合作机制/杨璐璐/ 2019.8/P54不同权力结构和物流策略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杨丽,张旭凤,温卫娟/2019.8/P63现代ICT赋能的智慧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发展/宋华,杨雨东/ 2019.12/P34供应链弹性如何影响供应链绩效:可持续性的中介效应/朱新球/2019.12/P42经贸论坛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策略/杜永红/ 2019.1/P99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收入效应及模式差异/惠献波/ 2019.1/P112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成效及展望/王娟娟/ 2019.2/P49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选择/何文彬/2019.2/P60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程传超,冯其云/2019.3/ P71中美贸易摩擦与我国贸易强国建设/朱福林,赵绍全/2019.3/ P82贸易增加值分解与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研究综述/伍先福/ 2019.4/P33以反腐败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徐永慧/2019.4/P45国家软实力能促进我国的出口贸易吗?/邓路,刘帷韬/ 2019.4/P57优化天津港口岸营商环境对策研究/徐滢,赵滨元/2019.5/ P30125贸易自由化能提高消费者福利吗?/张莉/2019.5/P38扩大进口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机制与路径/潘家栋/2019.5/ P49国家形象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孙国辉,刘培,杨一翁/2019.6/P35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对策/史长宽/ 2019.6/P46基于“中兴事件”案例视角的中美经贸未来发展/李计,罗荣华/2019.7/P53美国能源新政对全球能源格局的影响与中国应对策略/张晓涛,易云锋/2019.8/P72制度距离、经验效应与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薛求知,帅佳旖/2019.8/P80中美经贸摩擦的本质与中国应对之策/杜永红/2019.9/P42国际经济新格局下中国提升利用外资质量的战略选择/樊增强/2019.10/P59能源革命背景下我国煤炭运输通道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王小洋,李先国/2019.10/P67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实践与启示/张继荣/ 2019.11/P862018年国外国际贸易学术研究前沿/东艳,李春顶,马盈盈/ 2019.12/P55新时代中俄自贸区构建的制约因素与推进路径/马相东/ 2019.12/P65人力资源管理多团队系统内团队间冲突过程金字塔模型/牛楠,刘兵,李嫄/2019.11/P95工作要求对中小型物流企业一线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解进强,付丽茹/2019.12/P95高管团队断裂带、自反性对决策绩效的影响/赵丙艳/2019.12/P107企业管理监管压力下流通企业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古川/2019.1/P64世界银行跨境贸易便利化框架下的北京实践/刘登攀/ 2019.1/P72二元创新对零售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欧伟强,朱斌/ 2019.2/P83产品服务供应链研究:从商品主导逻辑到服务主导逻辑/张建军,赵启兰,邢大宁/2019.2/P93基于约束理论的配电网物资智能采购配送/范江东,徐建斌,孙小江/2019.3/P91互联网+回收模式激励机制创新/公彦德/2019.4/P65客户集中度与公司创新投入/张晔,兰凤云,沈华玉/2019.4/ P76顾客感知的员工情绪劳动对其购买行为的影响/课题组/ 2019.5/P100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研究/兰军,严广乐/ 2019.5/P111股权激励计划对企业组织资本的影响/崔慧洁,陈翀,张亚男/2019.6/P109财政激励、融资激励与企业研发创新/侯世英,宋良荣/ 2019.7/P85产业链整合视角下电商平台企业的成长机理/李世杰,李倩/ 2019.9/P83生产率异质性、东道国因素与企业海外投资区位选择/金中坤,潘镇/2019.9/P93营销管理电商信息激励、非道德促销感知与顾客信任/杨贤传,张磊/1262019.1/P82中国新生代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王强,刘玉奇,刘婷娜/2019.1/P90农村居民网络消费溢价支付意愿研究/李宝库,刘莹/2019.2/ P101移动社群中网络舆论对顾客共创价值的作用/刘宇涵,于苗/ 2019.2/P111脱销积极效应述评:双重加工理论视角/张成虎,刘建新,李东进/2019.4/P89试用信息对广告说服效果的影响/李正峰,张丽君,胡月琴/ 2019.4/P100知识分享对虚拟品牌社区价值共创的作用机理/俞林,许敏/ 2019.5/P81社会化媒体是否能促进网络购买?/李梦吟,王成慧/2019.5/ P90网络语言广告与调节定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孟陆,焦腾啸,刘凤军/2019.6/P98全渠道零售商营销协同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张磊,陈红华/2019.8/P108消费者全渠道零售选择行为研究综述与展望/廖颖川,吕庆华/2019.8/P118社会网络视角下在线品牌社群价值共创机制研究/陈慧,杨宁/2019.9/P103消费者回收行为研究述评与展望/吴波,李东进,张初兵/ 2019.9/P114品牌体验研究进展/齐永智/2019.11/P65消费者参与好评奖励活动的后续负面行为与心理路径/宋宏磊,张博/2019.11/P75市场分析共享单车行业押金问题与信用免押金分析/王林,戴学锋/2019.5/P57共享经济平台信用机制对持续共享意愿的影响/贺明华,陈文北/2019.5/P66网链走向全球价值链的风险—危机集成应对/董千里,闫柏睿/2019.6/P74人口特征变动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课题组/2019.6/P87面向网络零售的感知风险与购买意愿相关性/任俊玲,杜惠英,王兴芬/2019.7/P63高房价挤出中国储蓄了吗?/石先进/2019.7/P73移动社交红利背景下社交共享零售的创新及其影响/韩琳琳/2019.8/P91网络购物节中的羊群效应及其对冲动购物的影响/殷猛,李琪,刘洋/2019.8/P99基于提供者视角的共享经济参与者动机/石岿然/2019.10/ P76中国大麦进口的替代弹性及可依赖性研究/龚谨,孙致陆,李先德/2019.10/P85中国自其他金砖国家进口贸易影响因素及潜力分析/蓝庆新,唐琬/2019.12/P74“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对中亚国家出口增长路径比较/王贝贝,刘春鹏/2019.12/P85投资理财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防控机制和预警体系/课题组/ 2019.3/P102物联网技术在融资租赁业的应用/杨汀,史燕平,朝鲁/ 2019.3/P112P2P供应链金融借贷利率的影响因素/张琅,胡海青,吴溥峰/2019.7/P95海外投资与企业出口质量提升/卢进勇,程晓青/2019.10/P94金融对外开放中信用评级监管挑战与制度因应/阎维博/1272019.12/P115电子商务基于网络口碑数据挖掘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质量问题/张振华,许柏鸣/2019.1/P43网络强国背景下网络竞争力的区域差异及提升路径/程晨,张毅,王启飞/2019.1/P56中美贸易摩擦下跨境电商物流联盟风险预判与战略突围/谢泗薪,尹冰洁/2019.2/P73基于粗糙集的电商物流服务质量评价应用研究/徐广姝/ 2019.7/P35旅游“新零售”背景下在线旅游运营模式/狄蓉,曹静,赵袁军/2019.7/P45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与服务集成商能力的提升/庞燕/ 2019.9/P64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运行绩效评价/张夏恒,陈怡欣/ 2019.9/P73不同促销方式对网络口碑传播意愿的影响/戴国良/2019.10/ P43平台型创新:概念、机理与挑战应对/刘家明,柳发根/ 2019.10/P51农产品供应链中物流与电商的协同机制/杨路明,施礼/ 2019.11/P40演化视角下电子商务多边平台网络效应及竞争策略选择/王法涛/2019.11/P54“新零售”背景下电商平台系统式线索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包金龙,袁勤俭/2019.12/P25经济法学快递服务合同的有名化/贾玉平/2019.1/P119P2P网贷借款人信用风险预警研究/全颖,敬然/2019.2/P120我国民间借贷利率影响因素及规范路径/赵竞竞/2019.3/ P121我国众包物流的法律治理/彭幸/2019.4/P111主权债券违约救济机制的框架性原则/何丹/2019.4/P119“自媒体打赏收入”征税的法治路径/汪火良/2019.5/P120数字支付中心化规制的争议与可能/张阳/2019.7/P105论国有企业在中美贸易中的身份困境与纾解之道/孙妍/ 2019.9/P54从中美贸易摩擦看国际贸易法发展及中国的对策/陈鼎庄/ 2019.10/P107《证券法》修订中金融投资商品的边界/杜一华/2019.10/P117《外商投资法》背景下华侨华人回国投资的法治保障/李猛/ 2019.11/P106京津冀一体化京津冀城市群科技创新政策效果评估/阎东彬/2019.4/P10雄安新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分析/王娟娟/ 2019.4/P20京津冀多枢纽混合轴辐式物流网络的构建/课题组/2019.6/ P118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薛楠,齐严/2019.7/P116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展、成效与展望/柳天恩,田学斌/ 2019.11/P116书评·简讯·补白本刊来稿要求/本刊编辑部/2019.6/P127本刊来稿要求/本刊编辑部/2019.7/P127本刊来稿要求/本刊编辑部/2019.9/P127128。
2018中美贸易现状和分析
其次,特朗普政府采取的霸凌手段,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接 受的。更何况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话好好说,该怎么 谈就怎么谈,采取单边手段,威胁征收“惩罚性关税”, 那怎么行?
中国
贸易逆差通常与一国国内储蓄与投资的差额紧密相关。自20世 纪90年代以来,产业升级后的美国几乎成为全球的“资本配置中心”, 对外投资显著增加的同时,国内储蓄率却因过度的消费处于极低状态, 投资与储蓄双重因素的推动引发财政赤字急速膨胀。财政赤字必然导 致贸易逆差,且随着财政赤字的不断增加贸易逆差也日益攀高。据美 国商务部统计,1980年美国财政赤字762亿美元,占GDP的1.94%,贸 易逆差为314.1亿美元;2017年美国财政赤字6660亿美元,占GDP的 3.5%。
有效的反制手段
中国有哪些反制手段? 美国彭博社2018年3月23日一篇报道对此进行了分析。 根据该报道中几名专家的观点,中国可以有三个手段: 对美国部分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3月23日,中国商务 部就立即进行了反击,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 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拟对自 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 通过影响国际供应链,对美国制造业进行影响; 如果冲突到“丑陋”阶段,中国还有个杀手锏,那就是抛 售上千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其中,抛售国债被视为最后手段,也被一些经济学家称为 “核武选项”——当然不会轻易使用。
表1 2016-2017年中美货物贸易进出口情况
项目 年份 2016 2017 货物出口 额 比上年 增长% -3.3 14.5 货物进 口额 比上年 增长% -2.6 17.3 货物进出 口总额
单位:万亿美元
货物进出口 差额
1.4537 2.91
2.189 1.04
中美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比较
中美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比较闫云凤【摘要】服务业在全球经济和各国融入全球价值链(GVC)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整体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比美国低.2000—2014年美国服务业GVC地位指数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中国服务业则是先下降后上升.从细分行业来看,美国大多数细分行业GVC地位都高于中国,但中国"c31陆路运输与管道运输"的GVC地位指数一直高于美国.2000—2008年中国服务业整体GVC参与度高于美国,2009—2014年低于美国.2000—2014年中美两国服务业整体的增加值RCA指数都大于1,两国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的贸易竞争力.%Service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he integration into the global value chain (GVC).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overall service industry of China' position in the global value chain is lower than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States service industry' GVC-position index was rising slowly during 2000 to 2014, while China service industry GVC-position index was decline at first, then rising. Most of US's segment industries had higher GVC-position index than China's. China's "C31 Land transport and transport via pipelines" has higher GVC-position index than that of the US. China's overall service industry GVC-participation index was higher than the US's from 2000 to 2008, while lower than the US's from 2009 to 2014. Both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dded-value RCA index were greater than 1from 2000 to 2014, indicating both of them had stronger trade competitiveness in the world-wide.【期刊名称】《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9)003【总页数】8页(P81-88)【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基于增加值的显性比较优势;服务业【作者】闫云凤【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64.1一、引言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和重构影响了全球贸易格局。
中美金融体系异同比较
中美金融体系异同比较摘要中美金融体系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差异,也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融资方式之间的差异,体现在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监管方面上。
正因为这些差别,在中国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有它的特点和考虑的因素,银行和市场的有机结合是问题的解决之道。
AbstractTo some extent,the difference of financial systems of Chian and USA can be esplained in terms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Bank-led financial system”and “Market-led financial system”.In other words,it is the discrimination between direct financing and indirect financing which is displayed in such aspect financial institutions,financial products,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the like. Due to the differences,there are a lot of factors for consideration to develop the milti-layer capital market in China.The best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is to combine the bank and the market effectively in China.关键词:市场主导,银行主导,多层次资本市场绪论后金融危机时代,人们对金融系统的讨论越来越激烈,又现百家争鸣的景象。
金融作为经济的支柱,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安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中美政府工业和信息化管理机构及其职能比较分析
中美政府工业和信息化管理机构及其职能比较分析李丽娜【摘要】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工业都是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动力,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则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与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美国相比,中国目前尚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工业和信息化管理机构的设置、职能及运行机制也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我们在借鉴美国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国内社会、政治、经济及信息化发展水平等现实状况,选择适合我国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模式,促进"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快速发展。
%In 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industry is a primary impetus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and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has been accelerated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China is currently in the middle phase of industrialization compared to the highly-developed modern industry in the US,and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re very different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in light of theirstructures,roles,responsibilities and operation mechanism.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this paper aims to summarize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from the US so as to provide the guidance and reference for restructuring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期刊名称】《晋中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9)002【总页数】5页(P7-11)【关键词】工业;信息化;工信部;美国商务部【作者】李丽娜【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52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与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中美批发业库存周转率及其影响因素对比研究
学青年教师科研 启动 基金 项 目 “ 商业企业的社会责任 建设 策略研 究” 资助。
总第 4 3 6 期
王 勇 : 中 美批 发 业 库 存 周 转 率及 其 影 响 因 素对 比研 究
经验和技 术 的 同时 ,也对 我 国批 发 企业 造 成 了巨
大冲击 。在机 遇与挑战并存 的环境下 ,我国的批发
企业如何管 理 自身库存 ,提高库存绩效 ,已经成为
众 多 的批发 企 业管 理者 和研 究人 员 所共 同关 注 的
收 稿 日期 :2 0 1 3一 O 6—1 7
作者 简介 :王 勇 ( 1 9 8 2一) ,男,山东临沂人 ,北京 工商大学商学院教师 ,经济学博士 ,研 究方向 :市场营销 。
( C h e n , 2 0 0 7 ) 。对 于 批 发 企 业 而 言 ,其 最 大 的 经
目前 ,国 内外学 者 专 门针对 批 发 业 库 存 管 理 的研 究还不多 ,而且大多都是描述性 的分 析 ,缺乏 相应 的实证 研究 。从整体上看 ,当前学者 对于库存
管 理 的 研 究 更 多 地 还 是 针 对 制 造 类 行 业 ,研 究 范
营特点就 是 大规 模 地购 进 商 品 ,经 过仓 储 和 加工 后 ,再小规模地分 销给零 售商 。由此 ,库存构成 了
围主要集 中在 企业 库 存 的影 响 因素 、企业 库 存 与 绩效 的相互关系等几个方 面。
( 一 )现代管理技术对企业库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影响
R a j a g o p a l a n和 Ma l h o t r a( 2 0 0 1 ) 在 研 究 美 国 制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国际比较
第42卷第4期2024年04月对外经贸实务PRACTICE IN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RADEV ol.42No.4A p r.2024一、引言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指出:“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是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
”2022年我国全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8891.09亿美元,同比增长6.67%,其中出口额为4240.56亿美元,增长了8.12%,进口额为4650.53亿美元,增长了5.38%,逆差缩窄至409.96亿美元,这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取得了积极的发展态势。
然而,与世界服务贸易的整体发展速度相比,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仍处于偏低水平。
根据UNCTAD 数据库统计,2022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达7.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达到了14.8%。
这意味着我国服务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仍有待提升,需要进一步加大发展力度。
因此,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对于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参照IMF 的《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BPM6)分类,将服务贸易分为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旅行,建筑,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和政府服务12个主要子类别(孟方琳等,2019)[1]。
在经济发展中,国际竞争力通常被用来衡量一国产业的优劣,即通过对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该产业在世界上的地位,从而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本文借助UNCTAD 数据库,参考现有文献的普遍做法,运用MS 指数、RCA 指数、TC 指数和CA 指数,测算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并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
在此基础上,基于熵值法构建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评价2013—2022年间美国、德国、日本、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六国的国际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服务业比较研究
近几年,我国的服务业发展非常迅 速。而美国经济被称为“服务经济”, 与美国的服务业比较,我国存在着பைடு நூலகம்部 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并在教育、人才、 科研投入及政府管制等方面尚有改进 空间。
中国服务业 美国服务业 启示
据有关部门统计,如今服务业的产 值占世界经济总产值约 70%,一些服务 业发达的国家的这一指标甚至接近 80%。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快速上升的经济 地位迅速成为各国在寻求经济增长的过 程中关注的焦点。
(4)提高收入水平,拉动国内消费 需求
这里讲的提高收入水平,一方面是提 高绝对的收入水平,这就要从提高就业水 平着手;另一方面是提高相对的收入水 平,即进一步完善深化教育、医疗、住房 改革。以此拉动国内服务业的消费需求。
小结 发展服务业是现阶段我国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的需要,在体制、规模和国际 竞争力上的不足需要我们借鉴发达国家 的经验,逐步推动服务业内部结构合理 化,打造属于中国的服务业品牌。
(3)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重视服 务人才的培养
美国的服务业的发达很大程度上源 于高素质人才及其创新和管理能力,目 前我国服务人才不足,尤其是高端服务 人才短缺现象比较严重,虽然第三产业 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但是就业岗位普 遍是低端的传统服务业岗位。发展新兴 服务业,对于就业人员的专业性、创新 性、知识性都有很高的要求。提高高等 教育入学率,重视高端人才的培养。除 此之外,拓宽人才渠道,重视人才的引 进与交流也十分重要。
-98-
□ 山西财经大学 王宏宇 / 文
美国服务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强大的服务贸易实力成为推动美国 经济健康发展,在改善美国的国际收支 方面和促进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国服务业发展至今,推动其向前发展 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有以 下三点: 首先,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国际背景 给美国提供了历史机遇,服务可贸易性 的增强为美国服务业打开了大门。在 WTO 框架下的 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 界定了服务贸易的四种交易模式,随着 服务贸易自由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推进, 许多国家逐步开放本国的服务进口,使 得实力雄厚的美国服务业走向世界。 其 次,政策导向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上 世纪 70 年代,美国就预见到,未来的经 济将由服务经济主导,制定了服务产业 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包括服务贸易管理 体制的建立,服务统计体系的完善,加 快出口促进政策的出台,打开国外服务 市场的贸易谈判等。经过 40 多年的发展, 美国已完成了围绕发展服务经济的全方 位布局。最后,美国的科研实力雄厚, 居世界各国之首。全球顶尖的大学,顶 尖的科学实验室,十大科技公司均位于 美国,无论是军工领域还是航天领域, 信息领域,医药技术领域,美国都有不 可比拟的优势。美国的研发支出平均占 到 GDP 的 2.5%左右。我国不到 2%,并 且也是最近几年才有所提高。美国的高 等院校在校生比例超过 90%,为美国服 务经济贡献了巨大的智力要素。
美国经验于中国的启示 尽管制度及国情不同,但是美国等 发达国家的经验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发 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经济发展 到一定程度以后,产业结构从制造业为 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变,服务业中从传统 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是产业结构转 变的规律。我国目前面临着艰巨的产业 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主要可以从以下 几个方面着手。 (1)维护市场竞争,适度放松反垄 断政策 我国服务业市场化程度降低,对外 开放水平也不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 务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仍高于工业,服务 业领域管制颇多。比如银行、电信、保 险、民航和铁路等部门都有十分严格的 市场准入限制。缺乏竞争就会导师效率 的缺失,导致行业发展动力不足,创新
中美服务业现状对比 一方面,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的 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部门投资的增长, 尤其是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增 长。另一方面,随着住房、医疗、教育 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入,服务消费支出 比重将不断增加。这些因素都推动我国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2012 年第四季度起, 第三产业增速超过第二产业,2013 年中 国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开始超过第二 产业。2014 年,第三产业对国民生产总 值的拉动为 3.5 个百分点,与第二产业持 平。吸纳就业能力高居三大产业之首, 2014 年就业人数为 31364 人,远高于第 一产业 22790 人,第二产业 23099 人。 在制造业和能源产业下行压力巨大的背 景下,服务业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提 供了新的增长点。 美国是服务业大国,是全球服务经 济发展最好的国家。2014 年,我国服 务业占 GDP 总产值的 47.8%,而美国 服务业占其 GDP 的 78%。2014 年,美 国服务贸易总额为 11877.12 亿美元占 其贸易总额的 29.4%,服务贸易顺差 2310.76 亿美元。同年,我国大陆地区 的服务贸易总额是 6069.57 亿美元,占 贸易总额的 12.3%,服务贸易逆差 1600 亿美元。美国的服务业中,诸如运输 服务,建筑服务等传统服务贸易占产 业比重较小,而金融服务、保险服务 和专利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则占比较 大,2014 年,美国的专利服务占世界 同类服务贸易总出口的 41.7%。几乎占 据了世界市场的半壁江山。与之相比, 我国第三产业内部,传统低层次服务业 占比较大,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 不足 30%。
不足。所以,服务业发展,第一步就是 要打开市场,促进竞争,并适度放松反 垄断政策。而政府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上 有所作为,各级政府应该充分发挥积极 作用,不断完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 法制环境,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2)优化内部结构,大力发展新兴 服务业
美国的服务业积极利用高新技术的 发展完成了传统向新兴的转变,对于我 国现阶段来说,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 管理滞后。政府要努力为现代高新技术 的发展运用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提高 其科技含量,服务水平,比如,现代物 流商贸基地,高新技术与研究中心等。 企业家要有全球视野,积极挖掘新兴服 务业的市场。各方共同努力,推动产业 结构向合理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