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语文 专题一 祖国土 发现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祖国土》专题测试练习(4)(苏教必修3)

高中语文:《祖国土》专题测试练习(4)(苏教必修3)

高中语文:《祖国土》专题测试练习(4)(苏教必修3)高中语文:《祖国土》专题测试练习(4)(苏教必修3)〔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18分,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词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湖泊.bó夙.愿sù噩.梦è有条不紊.wěnB.踮.脚diǎn载.负zài马厩.jiù盎.然生意ànɡC.齑.粉jī呕.吐ǒu庇.护pì广阔无垠.yínD.颓垣.yuán陶冶.yě缱绻.juǎn命途多舛.chuǎn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轻俏荒诞不禁雾缭烟绕浮想联翩B.冈峦玲珑剔透绿荫蔽天蜗行摸索C.窒息层峦叠嶂婉转悠扬翠锦斑斓D.排筏云蒸霞蔚振耳欲聋富丽堂皇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正确的词语的一项是〔〕①这幢清寒的小屋,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恰恰是这贵族府第简陋的侧屋里__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之一——肖邦。

②只有他还往在这里,独自一人在__的房间里来回踱步。

只有微弱的琴声在抗御风、雪和寂静。

③黄昏蹒跚在苍茫的原野里。

最后看见它好像醉汉似的颓然倒下,__在黑夜里了.A.诞辰雅致消逝 B.诞辰雅观消失C.诞生雅观消逝 D.诞生雅致消失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质疑....的组成部分。

B.果然不久,红光满面....的太阳出来了,它愉快地抱吻着每一个树梢,发出金色的笑。

C.过去生活的痕迹已荡然无...存.19世纪,这儿是个被人遗忘了的角落。

它化为了灰烬,或者说,变成了一个坟场。

D.也有人想起,曾几何时....,连肖邦的音乐也成了违禁品!5.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怀念是痛苦又是幸福.痛苦,是远离了祖国的同志、祖国的山川风物。

幸福,是有这个伟大的祖国供我怀念。

高中语文 专题一 祖国土 肖邦故园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专题一 祖国土 肖邦故园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

专题一祖国土肖邦故园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苏教版必修3(分值:6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的字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庇.护(bì)烙.印(lào)保佑养尊处.优(chù)B.通衢.(qú) 婆挲.(suō) 渊源有条不紊C.缱绻.(quǎn) 给.予(ɡěi) 剔透浮想连翩D.多舛.(chuǎn) 树冠.(ɡuān) 瘠薄粉妆玉琢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艺术家跟________他的景物之间的联系比一般人所想像的要紧密得多。

②1848年,当肖邦自爱丁堡给友人写信的时候,眼前兴许也________出了故园景色。

③后来他的双亲便迁居华沙了,但肖邦对这________之地怀有无限的眷恋之情,经常跟他心爱的妹妹卢德维卡一起探望故里。

④在最早的孩提时代曾拨动过他心弦的一个旋律,________会反复出现在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之中。

A.陶冶浮现出生往往B.熏染涌现出身常常C.陶冶涌现出生常常D.熏染浮现出身往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置疑....的组成部分。

B.只有久居这一带的人才会跟这里的景致结下不解之缘....,才能看到这些形、声和色彩的微妙差别,并且给予应有的评价。

C.也有人想起,曾几何时....,连肖邦的音乐也成了违禁品!D.这簌簌声,这芬芳的香味,使我们神魂颠倒....,犹如是在聚精会神地倾听这独具一格的音乐的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

4.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不全面的一项是( )A.在这洁白的背景上,修剪了枝条的柳树像姐妹般排列成行,正待明年春风得意,翩翩起舞。

(比喻、拟人)B.不料这一别竟成永诀,成了为寻找虚幻的金羊毛而一去不返的远征。

(借代)C.花园里的一草一木,都经过了精心的栽培,因为这花园也想与肖邦的音乐般配。

高中语文 专题一 祖国土 发现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专题一 祖国土 发现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

专题一祖国土发现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苏教版必修3(分值:6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的字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罡.风(ɡānɡ)牲畜.(xù)徐缓绿阴蔽天B.颓垣.(yuán) 荒冢.(zhǒnɡ)笳笛无垠荒漠C.沉浸.(qìn) 脸颊.(jiá)噩梦水泻不通D.擂.鼓(lèi) 咒诅.(zǔ)汹涌疾奔而致2.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B.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C.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D.埋有/我们祖先的/骸骨啊3.对《北方》中破折号的作用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一片暗淡的灰黄/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

(破折号起到说明沙漠风所造成的结果的作用) B.而我/——这来自南方的旅客/却爱这悲哀的北国啊。

(破折号起到说明身份的作用) C.我爱这悲哀的国土/一片无垠的荒漠/也引起了我的崇敬/——我看见/我们的祖先/带领了羊群/吹着笳笛/沉浸在这大漠的黄昏里。

(破折号起到解释“我”崇敬一片无垠的荒漠的原因的作用)D.他们死了/把土地遗留给我们——(破折号起到延长声音的作用)4.“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两句诗中的词序是作者为追求意境的奇逸、浓郁而有意错置,按正常的顺序重新调整,最准确的一项是( )A.泉流暗石壁,露滴秋草根。

B.石壁流暗泉,草根滴秋露。

C.暗泉石壁流,秋露草根滴。

D.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

二、文本阅读(20分)阅读《发现》,回答5~6题。

5.这首诗一开头,就连用三个“我来了……”的排比句式,有何表达效果?(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人有没有用具体的细节正面描述他踏上国土所见的黑暗现实?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由此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高中语文必修三 专题一 祖国土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必修三 专题一 祖国土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专题一祖国土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苏教版必修3(分值:6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的字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疲惫.(bèi) 干瘪.(biē)淤滩熏黑的矿灯B.纤.绳(qiàn) 齑.(jī)粉稻穗护身香囊C.蹂躏.(lìn) 笑涡肩搏伤痕累.累(léi)D.胚.芽(pēi) 簇.新(chù)迷惘默默受难2.下列诵读,诗句节拍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A.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B.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C.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D.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3.下列诵读,诗句节拍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不用/护身/香囊/把它/带在/胸口B.它/也不像是/上帝/许给的/天国乐土C.我们/在它上面/默默地/受难、/遭灾D.但/我们/都/躺进/它的怀里,和它/化为/一体4.对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歌”是可以唱的,不能“纺”,这里把“歌”当成能“纺”的东西,拟物。

而“歌”无所谓“疲惫”不“疲惫”,拟人。

总之,比拟) B.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博喻、排比)C.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只有“拟人”) D.是的,对我们,这是套鞋上的污泥,/是的,对我们,这是牙齿间的砂砾。

(反复、对仗)二、文本阅读(20分)阅读《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回答5~6题。

5.诗歌每一节的结尾都用“祖国呵”一句,形成诗节间的间隔反复。

试分析其作用。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北方》和《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在抒情主体(“我”)与客体(“意象”)的关系上有何不同?(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祖国土》,回答7~8题。

语文必修3苏教版专题一版块二《祖国土》精品教案(二)

语文必修3苏教版专题一版块二《祖国土》精品教案(二)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祖国土》精品教案(二)导语设计诗词导入俄罗斯的天空不断飘荡的雪花让你无法栖身无法安睡低矮潮湿的房子如一道暗伤刈杀你与生俱来的睿智和勇敢你是伟大的。

他人无法企及的你血液中埋藏着对历史和命运的责任与敏感你在冰冷的伏尔加河上舞蹈,抒情你在刀锋上目睹苦难目睹整个俄罗斯的苦难所以你能倾听到焰火的声音能自信的面对污秽还有歧视。

你的才情你的美丽是俄罗斯的悲哀也是俄罗斯的骄傲这是献给苏联女作家阿赫玛托娃的赞歌,她的英名和功绩都源于一颗高贵的爱国心。

今天,让我们来亲近她,聆听她发出的爱国强音——《祖国土》。

文本解读知识积累1.作家作品(1)阿赫玛托娃(1889—1966),是20世纪屈指可数的苏联杰出的女诗人之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把她的百年华诞之年定为阿赫玛托娃年。

以纪念这位“把人带进一个美好世界”的“诗歌语言的光辉大师”。

有人称普希金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也有人把阿赫玛托娃比作俄罗斯诗歌的“月亮”。

然而她在苏联时期几经磨难,是“大清洗”运动的见证人和受害者。

因其诗歌的非革命性,被苏共领导人斥为“混合着污秽和祷告的荡妇和修女”。

婚姻几离几散,前夫无辜因“反革命叛乱罪”被枪决,儿子两度入狱,女诗人因前夫几乎终身受株连,后来在文坛上屡遭批判,作品被禁止发表。

她的创作活动跨20世纪前半个世纪,诗风明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期,作品纯真、明朗、简洁,代表作有《黄昏》《念珠》《群飞的白鸟》等;后期,诗境大开,风格和题材呈丰富多样性,代表作有《安魂曲》《没有主角的长诗》等。

诗中对历史隐约旋律的敏感性和对千千万万人苦难的同情心,使她当之无愧地跻身第一流诗人的境界。

(2)这是一首十四行诗,它的前面八行一般是陈述,接下来的四行是答案,最后两行内容转折,点明了对俄罗斯土地挚爱终身的主题。

2.基础积累字音香囊.(náng)苦楚.(chǔ)砂砾.(lì)蹂躏..(róu lìn)齑.粉(jī)词义苦楚:痛苦(多指生活上受折磨)。

语文必修3苏教版第一专题版块二《祖国土》最新同步教案

语文必修3苏教版第一专题版块二《祖国土》最新同步教案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第一专题版块二《祖国土》最新同步教案《祖国土》教案教学目标1、深入了解祖国的文化内涵,认识祖国对个体的意义以及自身对国家所应承担的责任,激发爱国之情。

2、能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根据作者的经历和有关创作背景,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诗歌表达的情感。

3、能根据对诗歌的理解,设计诵读方案,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设想教学方法诵读感悟→铺设跳板→联想想象→理性升华教学后记【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对祖国拳拳的赤子之心,应该是超越国界和民族的,是中外文学史上永恒的主题。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祖国北面的另一个国度,那里有皑皑冰雪和无边白桦林、空中飘荡着忧郁悲怆的旋律,那里比任何地方更能够对这一永恒的主题作出诠释。

阿赫玛托娃被誉为俄罗斯诗歌天空的月亮,但月光柔美恬静的色调并不属于她的命运!她一生坎坷,晚年方才云开月霁,但在她的诗中却听不到自怨自怜,响遏青云的依然是从苦难中升华出来的对祖国的挚爱:“不,既不是异国他乡的天空下,也不是在他人的卵翼之下,在我人民蒙受不幸的地方,我与我的人民同在。

”二、知识积累1、作家作品阿赫玛托娃(笔名)(1889--1966),是二十世纪屈指可数的苏联杰出的女诗人之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把她的百年华诞之年定为阿赫玛托娃年。

以纪念这位“把人带进一个美好世界”的“诗歌语言的光辉大师”。

有人称普希金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也有人把阿赫玛托娃比作俄罗斯诗歌的“月亮”。

然而她在苏联时期几经磨难,是“大清洗”运动的见证人和受害者。

因其诗歌的非革命性,被苏共领导人斥为“混合着污秽和祷告的荡妇和修女”。

婚姻几离几散,前夫无辜因“反革命叛乱罪”被枪决,儿子两度入狱,女诗人因前夫几乎终身受株连,后来在文坛上屡遭批判,作品被禁止发表。

她的创作活动跨二十世纪前半个世纪,诗风明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期,作品纯真、明朗、简洁,代表作有《黄昏》表现女性的压抑和孤独的情调、《念珠》、《群飞的白鸟》等,她的诗歌极善抒发女性的内心情感,富有音乐性;后期,诗境大开,风格和题材呈丰富多样性,代表作有爱国主题的组诗《安魂曲》、《没有主角的长诗》等。

专题1-祖国土-必修3-江苏教育版-语文

专题1-祖国土-必修3-江苏教育版-语文
4.行云流水的结构,自由抒发情感。 全文以“山川”为线索,赞美祖国的山水、文化,歌颂祖 国的四季晨昏,歌颂江海的奔腾不息。文章采用了片断式的结 构方式,这种结构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体现,它更可以不受 时间、空间以及思维的限制,任思绪自由地飞翔,让情感尽情 地抒发,结构紧凑、自然,把祖国的壮丽景色用“山川”二字 加以连缀,浑然天成。
│ 走近作者 走近作者
黄药眠(1903—1987),原名访荪、黄访。广东梅县人。 中国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1927年在上海参加创造社,并 出版诗集《黄花岗上》。1929年被中国共产党派赴莫斯科, 回国后遭国民党政府逮捕。1937年保释出狱后,先后在延安、 桂林、香港等地从事新闻、宣传、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出版 有散文集《美丽的黑海》等。
│ 品读鉴赏 品读鉴赏
1.引用诗歌、歌谣、传说,丰富文章内容。 文章引用杜甫《夔州歌》中的“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 过百牢关”和古时歌谣“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 猴,瞿塘不可游;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回;滟滪大如象,瞿 塘不可上”极言瞿塘峡的凶险,给读者以强烈震撼;在写神女 峰时,引用神话传说,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诗情画意,
│ 迁移拓展
课外积累 祖国颂 佚 名 在黄河壶口的惊涛骇浪里,我听到一种经久不息的激情; 在珠穆朗玛峰的雪海中,我凝视一种千年不变的纯真! 在东方明珠的塔顶上,我感受到一种傲视一切的目光;在 异国他乡升起的一团团烈焰中,我体会到一种祝福和真诚! 脚下这块土地,曾经是金戈铁马狼烟四起的山河,曾经是 八国洗劫岗楼林立的疮痍,曾经是赤地千里吃糠咽粮的贫瘠。
拟 人
在描写中多运 用比喻、拟人、 排比等修辞,形 式多样,语言气 势充沛, 为表达 作者情感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 品读鉴赏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第二模块发现北方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土练习 苏教版必修3 试题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第二模块发现北方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土练习 苏教版必修3 试题

【2012优化方案练习】语文必修第三册(配苏教版)第一专题第二模块发现北方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土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

发现闻一多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1.给下面的诗句标出停顿。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答案: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2.诗中“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矛盾。

看到祖国的衰败,诗人苦苦地追寻,反复地追问,呼天抢地,悲痛欲绝,内心的悲伤是无以言表的,真要把心呕出来了。

3.写诗需要炼字。

如果把“我喊一声,迸着血泪”改为“我喊一声,带着血泪”,把“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改为“随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可以吗?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可以。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祖国土同步练测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祖国土同步练测 苏教版必修3

祖国土一、基础训练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罡.风(ɡānɡ)擂.鼓(léi)惶.乱(huānɡ) 香囊.(náng)B.诅.咒(zǔ) 瘦瘠.(jí)茎.叶(jìnɡ) 激.情(jī)C.干瘪.(biē) 纤.绳(qiàn)熏.黑(xūn) 苦楚.(chǔ)D.迷惘.(wǎnɡ) 绯.红(fēi)蹂躏..(róulìn) 齑.粉(jī)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恶梦暗淡砂砾脉膊B.倾泻绿阴淳朴厄运C.稻穗擎举迸发脸颊D.蜗行践踏无垠天幕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的歌。

(2)闻一多先生的演讲太精彩了,热烈的掌声一次次地了他的声音。

(3)对古人写文章,我还是出了一点道理。

A.疲惫淹没琢磨B.疲乏湮没捉摸C.疲惫湮没琢磨D.疲乏淹没捉摸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闻一多,(1899—1946),中国现代作家。

B.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C.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D.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

”5.下列各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

B.那有悲哀的眼/和疲乏的耳朵的畜生,/载负了土地的/痛苦的重压。

C.村庄呀,山坡呀,河岸呀,/颓垣与荒冢呀/都披上了土色的忧郁……D.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中,/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

二、课堂练习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祖国土[苏联]阿赫马托娃我们不用护身香囊把它带在胸口,也不用激情的诗为它放声痛哭,它不给我们苦味的梦增添苦楚,它也不像是上帝许给的天国乐土。

我们心中不知它的价值何在,我们也没想拿它来进行买卖,我们在它上面默默地受难、遭灾,我们甚至从不记起它的存在。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祖国土”专题测试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祖国土”专题测试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祖国土”专题测试苏教版必修3一、﹙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堆垛.(duò)哺.育(pǔ)铿.锵(kēng )汲.水(xī)B、暮蔼.(ǎi)绛.紫(jiàng)草坂.(bǎn)秭.归(Zǐ)C、窒.息(zhì)夙.愿(shù)瘦瘠.(jí)混.浊(hùn)D、骸.骨(hái)疲惫.(bèi)勒.进(lèi)齑.粉(jí)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黯淡好高鹜远涣然冰释初生牛犊不怕虎B、憔悴仗义执言痛心疾首防患于未然C、桀骜虐杀踌躇深居减出D、狼藉儒子可教惹事生非贻笑大方3、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一般来说,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

它着人们的思维方法,着人们的行为习俗,着人们的情感抒发,着人们的审美趣味,着人们的价值取向,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

A.支配制约控制规定左右悬置B.制约支配控制左右规定悬置C.制约左右控制支配悬置规定D.支配制约左右控制悬置规定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我们犹如是在聚精会神地倾听这独出心裁....的音乐的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

C、面对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我们千万不能抱残守缺....,要积极谋求合作,参与竞争。

D、侦查员经过化验证实,犯罪嫌疑人衣服上的血迹与犯罪现场残留的血迹如出一辄....,都是受害者留下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由传统的“满堂灌”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转变。

B、近日,街头出现了少数不法商贩无照经营、贩卖假货,甚至暴力抗法、殴打城管人员,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必须坚决予以打击。

C、自1986年以来,我国各种专利项目已经达到近300万件,今年前十个月已经达到的36万件是历史上专利项目申报量最多的一年。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专题“祖国土”练习(2)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专题“祖国土”练习(2)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专题“祖国土”练习(2)颂歌的变奏一、双基提要1.选出下列加点词注音无误的一项()A、罡.风(ɡānɡ)噩.梦(â)颓垣.(yuán)荒冢.(zhǒnɡ)B、脸颊.(jiá)滋.润(zī)诅.咒(zhǔ)骸.骨(hái)C、瘦瘠.(jí)淳.朴(chãn)疲惫.(bâi)蜗.行(wō)D、簇.新(zú)绯.红(fēi)香囊.(nánɡ)齑.粉(jī)2、选出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A、艾青,中国现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1932年在狱中写下《大堰河,我的保姆》,出狱后出版第一本诗集《大堰河》;抗战时期,有著名诗集《北方》、《向太阳》等;在延安解放区,写下《黎明的通知》、《献给乡村的诗》等诗集;解放后有《宝石的红星》、《归来的歌》等诗集。

B、闻一多,原名闻家骅。

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

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C、舒婷(1951------ ),原名龚佩瑜、龚舒婷,福建泉州人。

我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1979年7月发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后出版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等。

D、阿赫玛托娃(1889——1966),苏联作家。

作品有《没有主角的长诗》《光阴飞逝》等。

3、用“/”给下面的诗节划分朗读停顿。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4、诗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产物,你能通过诗歌的“言”体味其中的“情”吗?请阅读《祖国土》,谈谈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感朗读这首诗歌。

我们不用护身香囊把囱萨在胸口,也不用激情的诗为它放声痛哭,它不给我们苦味的梦增添苦楚,它也不像是上帝许给的天国乐土。

【学案导学设计】2021年高中语文 专题一 祖国呵 我亲爱的祖国 祖国土测试题 苏教版必修3(1)

【学案导学设计】2021年高中语文 专题一 祖国呵 我亲爱的祖国 祖国土测试题 苏教版必修3(1)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土——苦难中升华出的赤子之情一、语言积存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干瘪.(biě)纤.绳(qiàn)蹂躏.(lìn)历史隧.洞(suì)B.蜗.行(wò) 沸.腾(fèi) 胚.芽(pēi)护身香囊.(nánɡ) C.稻穗.(suì) 肩膊.(bó) 受难.(nàn)伤痕累.累(lèi)D.簇.新(chù) 迷.惘(wǎnɡ) 绯.红(fēi)磨成齑.粉(jī) 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纺织薰黑古莲笑涡B.黎明喷薄蛛网挣脱C.疲惫纤维脉膊挣脱D.淤滩富裕砂烁踩踏3.以下诗句的停顿,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我是/干瘦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B.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C.也不用/激情的诗/为它/放声痛哭D.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号它:“自己的土地。

”4.以下各句的修辞手法利用不妥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

B.珍珠是贝痛楚的结晶,是海的泪。

C.面对风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哈腰巴结,江河肃然无语,高山昂扬抗争。

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

二、课内阅读阅读《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一诗,完成5~7题。

5.在第一节中,诗人制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答:6.第二节和第一节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答:7.诗歌的第一节只有痛楚和悲伤,而第二节那么是“痛楚的希望”,那第三节又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呢?答:三、一法一练——鉴赏诗歌中的意象运用意象在诗歌艺术创作中往往带有艺术家强烈的情感色彩,不同的诗人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咱们在阅读诗歌时,不仅要解读意象的丰硕内涵,更要鉴赏其运用的手法。

意象运用具有多样性。

意象陈述能够是静态、动态或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意象能够对客观事物或主观事物进行陈述,也能够通过客观陈述和想像陈述结合起来转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复习一第一专题:祖国土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复习一第一专题:祖国土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复习(一)第一专题:祖国土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复习(一)第一专题:祖国土一、江山多娇复习概要1.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美,了解人与祖国之间不可分割的关联,懂得爱国情感是人类普遍的情感。

2.了解祖国的文化内涵,认识祖国对个体的意义以及自身对国家所应承担的责任,激发爱国之情。

3.进一步认识散文的文体特征,感受散文写景状物的特点以及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复习要求1.能掌握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家的身世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会结合有关材料分析和理解作品。

2.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尤其要注意揣摩文中的关键语句去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注意分析艺术手法,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3.研习《祖国山川颂》,了解“颂”这一传统表现手法的特点,理解祖国的含义及人与祖国之间无法割舍的关系的原因;研习《长江三峡》,能够把握文章借助景物描写抒发的爱国情怀,掌握文章抓住景物特征的写作手法;研习《肖邦故园》,能理解肖邦的音乐与故乡、祖国的关系,感受肖邦的爱国情怀,把握祖国与个体之间的双向意义。

4.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选择一定的朗读技巧,传达出景色的意境与韵味,准确表达出文章对祖国的赞美和挚爱。

5.积累整理下列词语:烧灼盎然一泻千里层峦叠嶂吟哦遐想脸颊涟漪斑斓晨曦蹒跚颓然萦回丘壑澎湃云蒸霞蔚荒诞不经庇护沧桑伶仃夙愿通衢缱绻多舛寥寥有条不紊簌簌剔透婆娑教学建议本专题在研习方案的设计中突出了“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穿插对这一方法的介绍,要求学生课前查找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并指导学生结合这些材料分析和理解作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本板块由3篇散文组成,在研习中可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解读文本。

例如要注意感受形象,体会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感情;要注意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要注意多种表现手法运用,体会其艺术表现力;阅读中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等等。

高中语文专题一祖国土长江三峡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专题一祖国土长江三峡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苏教版必修3

2015年高中语文专题一祖国土长江三峡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苏教版必修3(分值:6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的字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夔.州(kuí)澎湃.(pài)绛紫色夜色朦胧B.婀.娜(ē)秭.归(zhǐ)崆岭滩全副精力C.滚沸.(fū) 停泊.(bó)绿茸茸群山万壑.(hè)D.万仞.(rèn) 草坂汨.罗江(Mì) 倒.影如墨(dǎo)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你看,绛紫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真美极了,就像那深谷之中向上________出红色宝石的闪光,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

②这一节江流虽险,却________着无数优美的传说。

③这一切初听起来过于神奇怪诞,却正________了人民对屈原的无限怀念之情。

④初下泄滩,那万马奔腾的江水会让你突然感到它简直是在旋转不前,一千个、一万个旋涡,使得“江津号”________震动起来。

A.反射流传反映猛烈B.折射留传反应剧烈C.反射流传反映剧烈D.折射留传反应猛烈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阿里扎先是在篮下成功封盖诺天王,随后在进攻中,他接队友传球底线疾走,完成一记雷霆万钧....的暴扣。

B.在石海千变万化的万顷石涛之中,有许许多多天然造就的精美去处:卧虎岭虎踞龙盘,七女峰亭亭玉立....,飞来石引人遐思……C.登上燕子矶,就能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上那座雄伟的大桥。

D.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国人购买私家车已云蒸霞蔚....。

4.对下列语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

(比喻、通感。

既写出了长江三峡的壮美,又表现了作者激扬、欢愉的心情。

)B.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像闪电样射在左边峭壁上。

(比喻。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测评祖国土同步训练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测评祖国土同步训练 苏教版必修3

第一专题测评祖国土(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演练(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草坂.(bǎn)纤.绳(qiàn)绯.红(fěi)通衢.(qú)B.汲.水(jí) 暮霭.(ǎi) 对峙.(zhì) 瘠薄.(báo)C.罡.风(ɡānɡ) 骸.骨(hái) 干瘪.(biě) 沟壑.(hè)D.齑.粉(jī) 簇.新(zú) 蹂躏.(lìn) 颓垣.(huán)答案:1.C 解析:A项“绯”应读“fēi”;B项“薄”应读“bó”;D项“簇”应读“c ù”,“垣”应读“yu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一泻千里云蒸霞蔚历尽苍桑不拘礼节B.粉妆玉琢曾几何时零丁孤苦山清水秀C.浮想联篇玲珑剔透不容质疑富丽堂皇D.振耳欲聋有条不文层峦叠嶂聚精汇神答案:2.B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面对着巨流滚滚的扬子江,我想起了它的发展______。

(2)暗夜将尽,每一棵树都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______着黎明。

(3)甚至在去巴黎之前的几个星期,他还______从首都来到这里,跟故园告别。

A.历程企盼专程B.过程企求专诚C.历程企求专程 D.过程企盼专诚答案:3.A 解析:“历程”指经历的过程,和前面的扬子江相照应,比“过程”更贴切;“企盼”意思是盼望,“企求”意思是希望得到,不合句意;“专程”意思是专门到某地,“专诚”和“专程”意思接近,但多和“拜访”搭配,对象多指人。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织一处,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那边是云雾,真是神.妙莫测...。

B.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大道,茕茕孑立....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

2021年高中语文 讲练测 第一专题《发现》苏教版必修3

2021年高中语文 讲练测 第一专题《发现》苏教版必修3

板块二颂歌的变奏主题导读祖国是美丽的,是值得我们赞颂的。

但祖国也有贫穷、落后的时候,那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当我们自身遭受厄运时又怎么办?人与祖国的关系是单纯又是复杂的,爱国决不是空洞的说教,当我们面对贫穷、落后的祖国时,当我们自身正遭受厄运时,我们不能嫌弃祖国,而是要勇于自我奉献、报效祖国,与祖国化为一体!第1课时发现北方研习梳理【字词梳理】1.正音迸.着血泪()罡.()风擎.火()呕.心沥血()科尔沁.()颓垣.()荒冢.()脸颊.()诅.咒()笳.笛()沉浸.()骸.骨()贫瘠.()擂.着大地()答案:迸bènɡ,罡ɡānɡ,擎qínɡ,呕ǒu,沁qìn,垣yuán,冢zhǒnɡ,颊jiá,诅zǔ,笳jiā,浸jìn,骸hái,瘠jí,擂léi。

2.辨音擂.鼓()载.负()打擂.()一年半载.()塞.外()驻扎.()瓶塞.()挣扎.()敷衍塞.责()扎.腰带()答案:léi,lèi;zài,zǎi;sài,sāi,sè;zhā,zhá,zā。

3.辨形()心沥血(ǒu)()咒(zǔ)()气(òu)()丧(jǔ)()纽(shū)刀()(zǔ)()歌(ōu)()碍(zǔ)()肥(òu)()骨(hái)颓()(yuán)言简意()(ɡāi)齐()公(huán)弹()(hé)绵()(ɡèn)答案:呕,怄,枢,讴,沤;诅,沮,俎,阻;骸,赅,劾;垣,桓,亘。

【词语积累】词义辨析洗心革面脱胎换骨都用来比喻彻底改造、重新做人。

异:“脱胎换骨”可以指“罪人”的彻底改造,也可以指一般思想上有毛病的人的改造,其改造是深入彻底的,适用范围较大。

“洗心革面”一般指“罪人”的改造。

它除了思想上的深入彻底改造以外,还含有改变旧的所作所为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小。

高中语文 祖国土素材 苏教版必修3(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语文 祖国土素材 苏教版必修3(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语文祖国土素材苏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语文祖国土素材苏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语文祖国土素材苏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祖国土》资料链接材料一:原野上闪现着的绿色的、黄色的和刚刚耕过的黑色的地块,远处飘来的歌声,从松树顶梢、云雾缭绕中,传向远方的钟声.像苍蝇一样多的乌鸦,一望无垠的地平线……俄罗斯啊!俄罗斯啊!我看得见你,我从这美妙的奇异的远方看得见你:你贫困,凌乱而冷寂;你那里没有由争奇斗妍的艺术所装点的争奇斗妍的风光,城市里没有窗牖密布的高楼大厦,爬满屋宇的常春藤,没有美妙如画的树木和房屋,旁边看不到瀑布扬起的水尘,听不到瀑布的轰鸣,没有层层叠叠耸入云端的嶙峋怪石令人翘首仰望,没有爬满葡萄蔓和常春藤、点缀着千万朵野玫瑰的重重拱门,没有从这些拱门中隐约可见的闪闪发光直刺银色晴空的远山.你那里荒漠茫茫,一览无余;你的城市没有高楼大厦,在广袤的平原上显得微不足道,像一个个圆点儿或符号;没有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任何风光.但是一种什么不可理解的神秘力量在吸引着我神往你呢?为什么我的耳边总能听到你那飘荡在辽阔国土上的凄婉歌声?在这歌声里蕴涵着什么意义?是什么在悲泣,在召唤,在令人忧心忡忡?是一些什么声音痛苦地在我耳边回荡,钻到我的心灵深处,在我的心头萦绕?俄罗斯啊!你对我的希望是什么?在你和我之间隐藏着一种什么样的不可理解的联系?为什么你那样注视着我,为什么你那里所有的一切都向我投来充满期待的目光?……在我尚茫然伫立的时候,我的头上已布满了厚重的孕育着风雨的乌云;面对着你那万里河山,我凝神思索着.这片广阔的国土在预示着什么?在你那里怎么会不产生出博大精深的思想来呢,因为你自己就是地大物博的呀!怎能在你那里产生不出勇士来呢,因为你有地方让他们大显神通!你的博大胸怀在威严地拥抱着我,在我的心灵深处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影响;我的眼睛被神意照亮了:噢!那是一个多么金碧辉煌的世间还不熟悉的奇妙地方啊!俄罗斯!……(节选自果戈理《死魂灵》上卷第十一章)材料二:第二天早晨,我觉得太阳也似乎与往日不同了.我看见它小心翼翼地、温和地融化着黑暗,把黑暗融尽,把大地从黑夜笼罩下解脱出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中语文专题一祖国土发现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苏教版必修3一、基础知识(12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的字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罡.风(ɡānɡ)牲畜.(xù)徐缓绿阴蔽天B.颓垣.(yuán) 荒冢.(zhǒnɡ)笳笛无垠荒漠C.沉浸.(qìn) 脸颊.(jiá)噩梦水泻不通D.擂.鼓(lèi) 咒诅.(zǔ)汹涌疾奔而致2.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B.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C.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D.埋有/我们祖先的/骸骨啊3.对《北方》中破折号的作用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一片暗淡的灰黄/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

(破折号起到说明沙漠风所造成的结果的作用)B.而我/——这来自南方的旅客/却爱这悲哀的北国啊。

(破折号起到说明身份的作用)C.我爱这悲哀的国土/一片无垠的荒漠/也引起了我的崇敬/——我看见/我们的祖先/带领了羊群/吹着笳笛/沉浸在这大漠的黄昏里。

(破折号起到解释“我”崇敬一片无垠的荒漠的原因的作用)D.他们死了/把土地遗留给我们——(破折号起到延长声音的作用)4.“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两句诗中的词序是作者为追求意境的奇逸、浓郁而有意错置,按正常的顺序重新调整,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泉流暗石壁,露滴秋草根。

B.石壁流暗泉,草根滴秋露。

C.暗泉石壁流,秋露草根滴。

D.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

二、文本阅读(20分)阅读《发现》,回答5~6题。

5.这首诗一开头,就连用三个“我来了……”的排比句式,有何表达效果?(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6.诗人有没有用具体的细节正面描述他踏上国土所见的黑暗现实?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由此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阅读《北方》,回答7~8题。

7.这首诗的一、二节,作者是如何用形象来表达感情的?第三节写了什么内容?(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8.如何理解本诗的忧郁色彩?(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三、类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9~10题。

一句话闻一多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注】本诗大约写于1925或1926年,正当闻一多自美国留学归来,返抵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后不久。

9.“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你对这两句话是如何理解的?(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10.这首诗是如何突出“一句话”的力量的?如果说《发现》写了一个赤子,迸着血泪、哭喊着投进了祖国的怀抱,却发现“这不是我的中华”,而苦苦寻求的话,那么本诗“咱们的中国”该如何理解?(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1~13题。

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击打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11月17日11.鸟声优美清脆,此诗偏以“嘶哑”形容,这是为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12.第三行至第六行分别写了“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联系它们各自前面的修饰语,分析它们各自象征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如何理解“我”这一形象?(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四、语言运用(10分)14.根据前后语境,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内容,每条横线上所填内容不超过10个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