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失真文献综述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会计信息失真方面的参考文献
[2] 石晶晶。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
厦门大学, 2002 [5] 高振立。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6] 张书浩。
基于实证数据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研究[D]。
天津财经学院, 2004 [7] 王元章。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
东北农业大学, 2003 [8] 吴泵。
会计的社会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9] 张斗。
试论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及对策[D]。
西南财经大学, 2000 [10] 赵玮,钟文静。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有关问题探讨[A]。
对外经贸财会论文选第十五辑[C], 2003 [11] 李正刚,李长生。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和防范[J]。
对外经贸财会, 1996, (08) [12] 弓玲香,张小拴,赵媛。
根治会计信息失真之我见[J]。
山西统计, 1997, (06) [13] 廖洪玉。
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1999, (06) [14] 石李芬。
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J]。
上海企业, 2000, (11) [15] 王晓梅。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溯源[J]。
滁州师专学报, 2001, (04) [16] 宋艳。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17] 徐雪霞。
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看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1, (01) [18] 崔俊生,邵桂兰。
整治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工作质量[J]。
黑河学刊, 2002, (02)。
会计失真论文的最近2年内的参考文献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对策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
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会计信息质量在我国正
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制定,削弱宏观调控能力,而且可能导致企业微观决策失误或贻误战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根治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是刻不容缓。
本文拟就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如何预防会计
信息失真谈一些看法。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对会计信息失真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一是经济业务失真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有些企业单位,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虚列收入、乱挤乱列成本费用、支出和财
产损失不及时记账等手段,虚报利润或亏损。
三是财务会计制度不完善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有些企业的资产账面价值不按有关制度进行计价,造成资产计价的伸缩性,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占有数。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1.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增大了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泡沫”成分和不确定
因素,不能真实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情况,使国家不能正确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造成
出台的各项经济政策有可能偏离经济运行的正确轨道,导致决策失误。
2.会计信息失真,掩盖
了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不仅造成大量国家税收流失,还造成许多不良贷款,不利于金融风险
的防范。
3.会计信息的失真,首先加剧了分配的不公,使分配进一步向个人倾斜,企业积累减少,发展
后劲削弱。
其次是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进行贪污、贿赂、挥霍公款等,实现经济犯罪。
4.会计信息失真,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利于企业自我评价和决策,有
可能使企业破产、职工下岗,造成社会不稳定。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会计工作中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严重。
虽然我国在会计法规体系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目前司法上存在着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的现象,许多问题只是调账或轻微罚款了事,甚至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会计法的严
肃性和权威性,导致了许多不利后果。
一方面,直接纵容了代理人在会计信息上作假。
由于执法不严,使代理人作假所承担的风险相对于其从中获得的利益来说很小,因此客观上纵
容了他们冒险作假的行为。
另一方面,由于法律对于一些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惩处不力,使拜金
主义、享乐主义成为一些人的时尚,从而影响到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特别是
在影响到受托代理人员时,会计信息也就难以达到应具有的真实性。
2.会计规范体系尚不完善。
会计准则规定了会计确认、计量、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基本规范要求,但是受准则的广泛适用性和准则本身某些既定原则的影响,会造成会计信息不实。
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经营范围的扩大和社会、法律、金融环境的日趋复杂化,使同类
会计事项的个性日益丰富,法定会计政策也趋向于为企业提供更大的会计准则选择范围,对同
一经济事项,往往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也给会计的“如实反映”带来难题。
企业对
存货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对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有不同的影响,究竟采用哪种方法才算
做到如实反映?“真实”的涵义应是“跟客观事实相符合”,理应具有惟一性,不能说对同一事物
的同一方面有多个不同的却都是真实的反映。
此外,会计准则和会计实践还存在着一定的时滞,会计准则的规定常落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和
经济行为的创新,当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时,很难找到长期有效的会计准则作为会计
操作的依据,因而在实践中常会出现企业的会计处理“无法可依”的现象。
3.会计人员的素质参
差不齐。
会计信息是在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因而免不了要对客观经济活动的
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判断和推理,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进行的估计、判断与推理往往导
致不同的结果。
一些素质较差的会计人员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但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
不可避免地使计量出的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使会计信息出现不实。
此外,有的企业还沿用计划体制下的管理方法,存在任人唯亲的情况,致使素质差的不下去,
素质高的上不来。
企业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不够重视,致使其素质、技能较低,容易发
生操作性、原理性错误,如随意改变账户对应关系、乱用会计科目、会计确认及计量工作混乱等。
同时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会计人员执业判断能力不足、会计人员法制意识较差等原因
也影响着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4.监督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指企业单位的会计本
身监督,有些企业没有建立必要的内部会计监督与控制制度,有些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与控制制
度不完善或不能发挥作用。
外部会计监督包括政府部门会计监督和社会。
会计失真论文的最近2年内的参考文献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对策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
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会计信息质量在我国正
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制定,削弱宏观调控能力,而且可能导致企业微观决策失误或贻误战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根治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是刻不容缓。
本文拟就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如何预防会计
信息失真谈一些看法。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对会计信息失真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一是经济业务失真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有些企业单位,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虚列收入、乱挤乱列成本费用、支出和财
产损失不及时记账等手段,虚报利润或亏损。
三是财务会计制度不完善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有些企业的资产账面价值不按有关制度进行计价,造成资产计价的伸缩性,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占有数。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1.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增大了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泡沫”成分和不确定
因素,不能真实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情况,使国家不能正确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造成
出台的各项经济政策有可能偏离经济运行的正确轨道,导致决策失误。
2.会计信息失真,掩盖
了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不仅造成大量国家税收流失,还造成许多不良贷款,不利于金融风险
的防范。
3.会计信息的失真,首先加剧了分配的不公,使分配进一步向个人倾斜,企业积累减少,发展
后劲削弱。
其次是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进行贪污、贿赂、挥霍公款等,实现经济犯罪。
4.会计信息失真,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利于企业自我评价和决策,有
可能使企业破产、职工下岗,造成社会不稳定。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会计工作中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严重。
虽然我国在会计法规体系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目前司法上存在着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的现象,许多问题只是调账或轻微罚款了事,甚至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会计法的严
肃性和权威性,导致了许多不利后果。
一方面,直接纵容了代理人在会计信息上作假。
由于执法不严,使代理人作假所承担的风险相对于其从中获得的利益来说很小,因此客观上纵
容了他们冒险作假的行为。
另一方面,由于法律对于一些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惩处不力,使拜金
主义、享乐主义成为一些人的时尚,从而影响到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特别是
在影响到受托代理人员时,会计信息也就难以达到应具有的真实性。
2.会计规范体系尚不完善。
会计准则规定了会计确认、计量、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基本规范要求,但是受准则的广泛适用性和准则本身某些既定原则的影响,会造成会计信息不实。
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经营范围的扩大和社会、法律、金融环境的日趋复杂化,使同类
会计事项的个性日益丰富,法定会计政策也趋向于为企业提供更大的会计准则选择范围,对同
一经济事项,往往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也给会计的“如实反映”带来难题。
企业对
存货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对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有不同的影响,究竟采用哪种方法才算
做到如实反映?“真实”的涵义应是“跟客观事实相符合”,理应具有惟一性,不能说对同一事物
的同一方面有多个不同的却都是真实的反映。
此外,会计准则和会计实践还存在着一定的时滞,会计准则的规定常落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和
经济行为的创新,当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时,很难找到长期有效的会计准则作为会计
操作的依据,因而在实践中常会出现企业的会计处理“无法可依”的现象。
3.会计人员的素质参
差不齐。
会计信息是在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因而免不了要对客观经济活动的
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判断和推理,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进行的估计、判断与推理往往导
致不同的结果。
一些素质较差的会计人员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但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
不可避免地使计量出的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使会计信息出现不实。
此外,有的企业还沿用计划体制下的管理方法,存在任人唯亲的情况,致使素质差的不下去,
素质高的上不来。
企业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不够重视,致使其素质、技能较低,容易发
生操作性、原理性错误,如随意改变账户对应关系、乱用会计科目、会计确认及计量工作混乱等。
同时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会计人员执业判断能力不足、会计人员法制意识较差等原因
也影响着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4.监督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指企业单位的会计本
身监督,有些企业没有建立必要的内部会计监督与控制制度,有些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与控制制
度不完善或不能发挥作用。
外部会计监督包括政府部。
会计信息失真参考文献
会计信息失真参考文献
谁能给点近3年关于会计失真的参考文?谁能给点近3年关于会计失真的
[1] 葛志兴。
会计信息供求质量特征及其矛盾的协调思路[J]。
财务与会计,2000,第4期:P15-P16 [2] 安
徽省会计学会课题组。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调查研究[J]。
会计研究,1999,(4)。
[3] 冯淑萍。
加强会计法制建设的重要措施[J]。
会计研究,1999,(第11期)。
[4] 陈志萍.会计信息[M].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1997。
P223-P230 [5] 张肃。
会计魔方——失真会计信息剖析[M] 。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3)。
P166-P172 [6] 孙茂竹、姚岳。
管理会计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
P85-P90 [7] 任永梅。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7)。
P105-P108 [8] 张前。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特征[Z]。
广西会计,2002,(4)。
[9] 凌翔、王涛。
网络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及对策。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参考文献
[1] 葛志兴.会计信息供求质量特征及其矛盾的协调思路[J].财务与会计,2000,第4期:P15-
P16
[2] 安徽省会计学会课题组.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调查研究[J].会计研究,1999,(4).
[3] 冯淑萍.加强会计法制建设的重要措施[J].会计研究,1999,(第11期).
[4] 陈志萍.会计信息[M].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1997. P223-P230
[5] 张肃.会计魔方——失真会计信息剖析[M]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3).P166-P172
[6] 孙茂竹、姚岳.管理会计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P85-P90
[7] 任永梅.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7).P105-P108
[8] 张前.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特征[Z].广西会计,2002,(4).
[9] 凌翔、王涛 . 网络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及对策.
会计专业的开题报告的文献综述怎么写?开题报告的文献综述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题目 2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 3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4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 5
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 6进度安排文献综述 1 资本运营运作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结论 1。
1资本运营的涵义 1。
2资本运营相关理论综合 1。
2。
1资本集中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
2。
2 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
2。
3产权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
2。
4规模经济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
3资本运营的核心——并购 1。
3。
1概念 1。
3。
2西方并购理论的发展 1。
3。
4并购方式 1。
4研究课题的意义 2目前研究阶段的不足参考文献 1论文题目资本运营及某某
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分析 2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企业资本运营
是实现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
纵观当今世界各大企业的发展历程,资本运营都起到过相当关键的作用,并且往往成为它们实
现重大跨越的跳板和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
在我国,近年来不少企业也将资本运营纳入企业发
展战略,并获得了成功。
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了重视生产经营、忽视资本运营的瓶颈,认识到资本运营同生产经营一起,构成了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
可以预见,资本运营在我国企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特会越来越大。
本文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 WTO为背景,比较全面描述了国内外资本运营的现状,深入地
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以及对于国外资本运营经验的借鉴和教训的吸取。
在研究领域发展方面,国外对资本运营的研究和运用都多于我国。
在中国,资本运营是一个经济学新概念,它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投资管理学科基础的理论学科。
资本运营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一门课程。
它是将公司财务管理、公司战略管理、技术经济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综合起来,依托资本市
场相关工具,以并购和重组为核心,以企业资本最大限度增值为目标,通过资本的有效运作,
来促使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
资本运营概念虽然产生时间短,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广泛地进行资本运营。
事实证明,如何有效依托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正因
为如此,资本运营课程在我国研究也比较热门。
3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资本运营观念在不断影响着企业管理者们。
在资本运营的大潮面前,许多企业也在跃跃欲试。
但从我国资本运营的实际来看,进行资本运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同时,国内企业也要面
对跨国企业的挑战。
要搞好资本运营,必须先去了解和认识资本运营。
本文就是针对上述现实,充分考虑到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资本运营的内涵、形式、核心、企业并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
对企业开展资本运营提供依据和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
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本文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资本运营的相关理论内容综述。
重点分析和探讨资本运营核心——并购的模式、动因、效应分析,并通过国内外资本运营历程
分析我国资本运营发展趋势。
最后通过企业并购案例说明资本运营的过程及总结资本运营重点把握的要点和技巧。
5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块: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及其相关的概念、资本运营的特点、形式、国内外发展状况及重组、并购的相关理论。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资本运营的核心——M&A,并通过一个案例分析说明资本运营的全过程、特点和技巧。
最后一部分主要总结全文,对资本运营的发展趋势、特点做一分析和总结。
文章在阐述理论问
题紧扣what—how—why,并加以背景的介绍,使文章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性。
6进度安排本文从去年11月份确定研究题目后,12月到今年3月份主要进行相关理论、文献和案例的收集、整理。
从3月到4月初完成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和前期正文的编写。
计划到4月底完成初稿,并交给指导老师审核、修改。
争取5月中旬完稿,并进行论文答辩的准备。
开题报告范文 ·英语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会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摘要:从理论上讲,企业都在进行两种经营:一种是所谓产品经营;而另一种为资本经营。
一般说来,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都不可能没有资本运营,只是程度大小的问题。
所谓产品经营,就是企业围绕产品与服务等主要业务,进行生产(含服务)管理、产品改进、
质量提高、市场开发等一系列活动。
而企业的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对资本大街。
论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试论会计信息失真》开题报告一、文献综述现就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及相关文献做一
综述,并对这些文献做出简要的评价。
1.李爽先生等主持关于会计报表粉饰问题研究在李爽先生等主持编写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会计报表粉饰问题研究》中,运用规范性方法,使用演绎的方法构建会计
报表粉饰的基本理论,分析会计报表粉饰的防范和相关各方的法律责任。
⑴李爽先生等分析了
我国会计报表粉饰的动因,主要包括:国有企业粉饰会计报表的动因包括7个方面:①奖金
动机。
②确保职位动机。
③借款动机。
④纳税动机。
⑤推卸责任动机。
⑥隐瞒违法动机。
⑦政治动机。
上市公司粉饰会计报表的动因包括4个方面:①股票发行和上市动机。
②配股动机。
③避免处罚动机。
④炒作股票动机。
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粉饰会计报表的动因包括2个方面:①纳税动机。
②利润分配动机。
李爽先生等在分析了粉饰会计报表的动因的基础上,从十二个方面分析了历史会计报表粉饰方
法及未来会计报表粉饰方法的三个方面,运用搏弈理论对会计报表粉饰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防
范会计报表粉饰的方法,具体阐述了会计报表粉饰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⑵会计报表粉饰的
法律责任法律责任主体:①会计报表粉饰的经济后果与法律责任问题的出现。
②会计报表粉
饰中的法律责任主体。
法律责任的认定及其认定机构①企业管理当局法律责任的认定及认定机构。
②会计师事务所
及其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认定及认定机构。
③其他法律主体法律责任的认定及认定机构。
法律责任的种类:①现行的规定。
②关于行政责任。
③关于刑事责任。
④关于民事责任。
⑤法律责任的分担。
綦好东先生关于会计舞弊的研究綦好东先生在《会计舞弊的经济学解释》中从合约经济学、新
制度经济学角度对会计舞弊的产生机制,利益分享和成本分摊机制进行研究,认为会计舞弊实
际上是相关自然人趋利行为的一种结果。
应追究行为当事人的的民事和刑事责任,从依法治理、有效监管、预防、发现、追究(惩处)机制入手,规范公司管理当局、中介机构、大股东、政
府行为;禁止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与咨询业务连体,实行审计轮聘制。
以期从根本上解决会计舞弊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3.薛祖云博士关于会计信息管制的研
究薛祖云博士在《会计信息市场与市场管制——关于会计信息管制的经济学思考》中,应用经
济学的理论,从市场的观点阐述会计信息的管制问题,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薛祖云博士提出纠正市场失灵的办法就是会计信息市场的管制,应以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的结
合为目标。
这一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对我国向国际惯例靠拢的会计改革具有推动和借鉴意义。
4.蒋燕辉先生关于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的研究蒋燕辉先生在《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中,从内
部监督系统和内部控制两方面,对会计舞弊和腐败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认为强化会计监督与
内部控制是一项战略性的规划。
建立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机制,是从源头上预防、控制和治理
会计信息失真、违法经营及腐败的一项重要举措。
5.徐融、寸晓宏关于会计信息故意性违法失真防范的研究徐融、寸晓宏在《会计信息故意性违
法失真的防范》的文章中,从加强道德规范、加强法律约束、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加强对会
计信息的监督和检查、加大违法处罚力度和会计违法成本、营造会计人员“独立”的格局等六个
方面阐述了对故意性违法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措施。
是根治会计信息失真、杜绝弄虚作
假和粉饰舞弊的有效方法。
6.葛志兴先生关于会计信息供求质量特征及矛盾的研究葛志兴先生在《会计信息供求质量特征
及其矛盾的协调思路》文章中,对会计信息需求质量和会计信息供给质量的阐述和分析,提出
会计信息的供给与会计信息的需求在质量上是存在矛盾的。
认为解决矛盾的基本协调思路是:
改革会计系统内部结构、优化会计系统外部环境、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