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CB821900-G四亿年以来中国陆地生物群演变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合集下载

2012CB821900-四亿年以来中国陆地生物群演变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2012CB821900-四亿年以来中国陆地生物群演变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项目名称:四亿年以来中国陆地生物群演变及其与环境的关系首席科学家:周忠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起止年限:2012.1-2016.8依托部门:中国科学院一、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本项目重点解决以下四个关键科学问题:1) 地史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昆虫和脊椎动物协同演化的机理;2)地史时期植物群群演变与环境变化的耦合关系;3)主要陆生生物类群的起源、演化和分布及其与重大全球构造运动及古地理变迁的关系;4) 重要升温和降温事件对中、新生代陆地生物群演化的影响。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系统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国陆相地层年代体系,解决全球性和区域性地质和生物事件对比的难题,在与各国的研究竞争中建立该体系的亚洲标准;研究4亿年以来中国主要陆地生物群的构成以及重要生物类群起源和演化的规律;研究地史时期气候事件(如升温和降温事件、干旱化等)对陆地生物群演化的短期和长期效应,重大地质事件(构造运动、火山活动等)与古地理变迁等对生物起源、扩散和生物区系形成和演化的影响,目标是理解四亿年以来陆地生物群的演化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围绕以上设定的几个关键科学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植物登陆以来中国重要时段植物群演替过程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植物无疑是陆地生态系统形成的先驱,为随后登陆的动物创造了全新的生存环境。

大约在4.3亿年前,植物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登陆过程,标志着陆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陆地生物多样性的开端。

随后,植物开始逐渐占领更加广阔的陆地生态域,为陆生动物开辟了生存空间,并不断完善和构建着陆地生态系统。

志留-泥盆纪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植被繁衍并占据不同生态环境的关键时期。

依据中国的材料,探索研究植物登陆过程,系统分析志留-泥盆纪各时段植物群总体面貌、各类植物类群演变过程以及相互关系,利用植物群、类群演替和植物特征(生态类型、气孔和解剖)结合同时段不同植物类群和不同时段同植物类群植物原位保存有机碳膜的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研究植物占据不同陆地生态系统的过程和与环境变化的相关性。

中国自然环境演变

中国自然环境演变

第七章中国自然环境演变古地理学研究古地理的方法:通过对组成地壳岩石(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的岩相或形成环境、地壳运动以及沉积岩中所含生物化石和对气候环境具有指示意义的矿物及岩层的综合分析来进行。

1生物地层法:沉积岩上下间的接触关系,沉积物的颗粒、质地、颜色的变化,岩层中或沉积物中所含的一些生物遗体或遗迹(化石)都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反映当时的构造运动形式,古气候状况。

2放射性测年手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3同位素测定年龄方法第一节第四纪以前古地理景观的演变晚元古代以前(17亿年以前)已经形成一个不大古陆台。

轮廓像平卧的镰刀。

进入晚元古代之后,先后发生了4次较重要的带有普遍性的造山—造陆运动:东安运动(武陵运动),晋宁运动(雪峰运动),澄江运动,震旦运动。

生物:震旦纪初期,生物以低等海藻为主;晚期,出现硬壳的小型动物;古气候:震旦纪初期,柴达木以北、胶辽地区(燥热)、华南(温暖或湿热);晚期,一些高山地区形成山谷冰川。

震旦纪大冰期:具有世界意义的最古老一次冰期一、古生代自然地理环境古生代包括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和晚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二迭纪)。

泥盆纪早期的加里东运动;二迭纪末期的海西运动;(一)加里东运动以前的环境1.海洋>陆地:海洋占优势的时代2.生物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三叶虫是当时的代表种(约占60%)。

其次是腕足类动物(约占30%);植物仍以海生菌藻类为主。

末期出现少量半陆生的裸蕨植物。

(二)加里东运动的结果:加里东运动是一次造陆运动。

使我国陆地范围扩大,生物界开始征服大陆。

植物界第一次大发展:蕨类时代泥盆纪(以裸蕨为代表,“裸蕨时代”);石炭二迭(蕨类时代,我国重要的成煤期之一)动物界两次大飞跃:从无脊椎到脊椎和从水到陆。

泥盆纪“鱼类时代”;石炭二迭,总鳍鱼,逐步演化成两栖类“两栖类时代”(三)海西运动1是一次造山运动;天山、昆仑山、祁连山、秦岭以及蒙古—兴安、阿尔泰等海槽都相继隆起,形成古天山、古昆仑山、古秦岭、古阿尔泰山等许多主要山脉,并伴随着广泛的岩浆活动;2地势起伏,分异显著,山岭盆地,互相隔阻,中国出现大陆空前占优势的时代;3气候由湿润变得十分干燥。

科技部公布973计划立项项目清单 共批准94个项目

科技部公布973计划立项项目清单 共批准94个项目
李圣怡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CB013300
人体运动功能重建的生机电一体化科学基础
朱向阳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部
2011CB013400
机械装备再制造的基础科学问题
张洪潮
大连理工大学
教育部
2011CB013500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高陡边坡全生命周期性能演化与安全控制
教育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12CB719900
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精处理和空间信息智能转化的理论与方法
单杰
武汉大学
教育部
2012CB720000
行星表面精确着陆导航与制导控制问题研究
崔平远
北京理工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2CB720100
大型客机座舱内空气环境控制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陈清焰
天津大学
教育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祝之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2CB517900
儿童孤独症的遗传基础及其致病的机制研究
夏昆
中南大学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
2012CB518000
重大心血管疾病相关GPCR新药物靶点的基础研究
肖瑞平
北京大学
教育部
2012CB518100
严重创伤重要组织器官修复再生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
付小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2012CB518200
高原低氧环境的快速习服与长期适应机制研究
范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蓝勇版《中国历史地理学》名词解释思考问答题汇总

蓝勇版《中国历史地理学》名词解释思考问答题汇总

生物多样性
食物链
野生群落
第四章
1、简述近 5000 年来中国水文变化的大势。
2、举例说明历史水文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黄河大改道
汉唐安流期
梁山泊
云梦泽
荆江河曲
罗布泊
第五章
1、简述历史时期中国沙漠化演变的趋势。
2、从自然和社会角度分析沙漠化对中国农业社会发展的影响。
草原沙漠化
草原荒漠化
楼兰
统万
绿洲文明
第八章
1、简述历史时期中国行政区划演变的历史。
2、举例分析中国行政区划演变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郡县制
道路制
行省制

双头州郡
侨置州郡
土断
监军
羁縻制
九州
关东关西
江右江左
关内关外
岭南
湖广
第九章
1、简述中国历代长城兴筑及其与中国社会的关系。
2、试分析中国古代战争分布演变趋势及原因。
楚长城
汉长城
明长城
山海关
第六章
1、简述历史时期中国海岸线演变的趋势。
2、从自然和社会角度分析海岸线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低海岸
贝壳海岸
海侵
直沽
冈身
珠江洲潭岛屿时代
第七章
1、简述历史时期中国疆域演变的历史。
2、举例分析中国疆域演变与现代中国国际》 库页岛 钓鱼岛 千里长沙 麦克马洪线
《徐霞客游记》
《华阳国志》
五谷
稻麦复种制
占城稻
美洲高产作物
第十二章
1、分析 4000 年来中国古代都城分布演变的趋势及原因。
2、试分析中国古代城市形制与小红果传统文化的关系。

论述第四纪中国新构造运动及气候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论述第四纪中国新构造运动及气候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论述第四纪中国新构造运动及气候对生物分布的影响论述第四纪中国新构造运动及气候对生物分布的影响摘要:新构造运动和第四纪均属于离人类出现最近的地质时期,其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及分布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新构造运动的直接地貌标志即新构造地貌,它是新构造运动直接作用的结果。

本文将分别阐述新构造运动及第四纪气候变化对生物特征与分布的影响。

关键字:新构造运动、第四纪气候、地貌、生物特征及分布特点新构造运动是第三纪以来所发生的地壳构造运动;新老构造运动并没有本质的差别,但新构造运动具有许多不同于老三纪以前构造运动的特点,如:新构造运动的结果可由现代地形及各种现代外力作用的地质现象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来[1]。

1、新构造运动的特征与主要类型自新第三纪以来中国的新构造运动存在着明显的间歇性特点,即强烈的活动时期与相对宁静的时期交替出现。

主要表现为:(1)地貌发育的阶段性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强烈与相对宁静的震荡性交替,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多旋回地貌、如多层夷平面、多级洪湖台地、多级河流阶地、多层溶洞等。

(2)第四纪沉积的间断与韵律性沉积物的韵律性主要表现在粒度和成因类型的有规律更替两个方面。

沉积物由下往上粗→细的变化,粗粒沉积反映新构造上升引起地形的切割和起伏增大,细粒沉积则与随之而来的地壳相对宁静阶段地形的夷平阶段一致。

(3)断层的间歇性活动大量活动断层呈现活动→平静→再活动的历史,是新构造断裂活动的普遍规律。

如我国贺兰山东麓山前断裂,全新世以来曾发生过四次快速错动事件(4)地震活动的韵律性我国历史地震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本世纪地震活动都呈现明显的韵律性。

自1897-1980年来我国曾出现过四个地震活跃幕,即1897-1912年、1920-1937年、1946-1957年、和1960-1980年。

(5)火山活动的多期性我国东部新生代活动火山自始新世以来,可划分为三期,分别为早第三纪、晚第三纪和第四纪火山活动。

其中晚第三纪是中国东部火山活动的高潮期,第四纪火山活动则是新生代火山活动的尾声阶段[2]。

远古生态变迁与中国远古历史

远古生态变迁与中国远古历史

远古生态变迁与中国远古历史远古生态变迁大约在66亿年前,银河系内发生过一次大爆炸,其碎片和散漫物质经过长时间的凝集,大约在46亿年前形成了太阳系。

作为太阳系一员的地球也在46亿年前形成了。

接着,冰冷的星云物质释放出大量的引力势能,再转化为动能、热能,致使温度升高,加上地球内部元素的放射性热能也发生增温作用,故初期的地球呈熔融状态。

高温的地球在旋转过程中其中的物质发生分异,重的元素下沉到中心凝聚为地核,较轻的物质构成地幔和地壳,逐渐出现了圈层结构。

这个过程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大约在38亿年前出现原始地壳,这个时间与多数月球表面的岩石年龄一致。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

生命的构成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是来自“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

资料表明前生物阶段的化学演化并不局限于地球,在宇宙空间中广泛地存在着化学演化的产物。

在星际演化中,某些生物单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于星际尘埃或凝聚的星云中,接着在行星表面的一定条件下产生了象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生物高分子。

通过若干前生物演化的过渡形式最终在地球上形成了最原始的生物系统,即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

至此,生物学的演化开始,直到今天地球上产生了无数复杂的生命形式。

38亿年前,地球上形成了稳定的陆块,各种证据表明液态的水圈是热的,甚至是沸腾的。

现生的一些极端嗜热的古细菌和甲烷菌可能最接近于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其代谢方式可能是化学无机自养。

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35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原始地壳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也开始逐渐形成。

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尚无较多的生物出现,一直到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纪,带壳的后生动物才大量出现,故把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太古代[前震旦纪(18亿年前到45亿年前)]和元古代[震旦纪(5亿7千万年前到18亿年前)]太古宙(Archean)是最古老的地史时期。

中国第四纪以来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

中国第四纪以来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

中国第四纪以来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①自然环境的形成与演变,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国际上对地理环境演变的研究,首先集中在第四纪,特别是最后冰期以来,即更新世末期和全新世时期。

研究这一时期的环境演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现代环境中正在进行着的自然过程是上述时期一系列演化过程的继承和发展;许多现代环境的特征,只有历史地认识才能得到全面的理解;而上述时期内曾经出现的事件,在今后不太远的时期内也有较大的重现可能性。

近二十年来的进展,对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全球性过程,已大致有了一个轮廓性的了解。

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再加上第四纪以来的环境演变过程除受全球性一般过程的影响外,还受到季风环流、强烈新构造运动等区域性因素的控制,环境演变的剧烈与复杂在世界上处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本文提出我国环境演变方面的几个主要特征,结合全球性演变规律进行分析,从而辨明它们的发展过程和趋势。

一、青藏高原抬升的影响青藏高原大面积、大幅度的抬升,是我国新生代以来环境演变中最突出的区域性事件。

大高原的迅速隆起,不仅改变了高原本身的自然面貌,根据真锅等人的数值试验,还直接控制了季风的形成,从而完全改变了我国自然地带的分布规律和区域分异规律,形成了在冬干寒、夏湿热的水热条件下进行的自然地理过程。

大高原在始新世末期才全部出露于海面,喜马拉雅山地区最高的海相层属于始新世中期,其中所含的有孔虫化石表明当时属于浅海环境。

成陆以后,大高原始终处在持续抬升的过程中。

西藏西南阿里地区始新统门士组植物化石中含有桉树、榕树、柊叶等热带种属。

西藏中部南木林的中新世湖相沉积的植物化石中未见热带属,但仍以常绿高山栎为主要林木[1],藏北怒江上游发现三趾马化石群的布隆盆地中,上新世早期沉积的孢粉分析表明,岩层中含有山核桃、棕榈等反映暖湿气候的成分。

希夏邦马峰北侧含有三趾马化石的吉隆盆地中,上新世中期沉积物的孢粉组合中,也存在目前分布在我国亚热带山地的常绿小灌木木[2]。

古植物证据表明,直到第三纪末期,高原环境还没有脱离亚热带性质,但在第三纪期间,高原上确实经历了一个降温过程。

我国陆架海生态环境演变过程、机制及未来变化趋势预测

我国陆架海生态环境演变过程、机制及未来变化趋势预测

项目名称:我国陆架海生态环境演变过程、机制及未来变化趋势预测首席科学家:赵美训中国海洋大学起止年限:2010年1月-2014年8月依托部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一、研究内容(一)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都已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位于西太平洋和欧亚大陆之间的东海和黄海,其生态环境首先受控于区域气候变化,比如PDO、ENSO和东亚季风。

作为边缘海,东海和黄海又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严重的海域之一。

随着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我国陆架海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日益加重,国家急需制定科学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政策。

而区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陆架海生态环境的影响、揭示生态环境变化机制是国家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所必须解决的科学问题,也是国际上科学难题之一。

为此,本项目选择东海和黄海陆架区为主要研究对象,紧密围绕我国陆架海生态环境的高分辨率重建及演变规律揭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我国陆架海生态环境影响的区分、我国陆架海生态环境变化机制的模型量化与未来趋势预测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

1. 我国陆架海生态环境的高分辨率重建及演变规律揭示(记录与规律)研究海洋生态环境变化驱动机制的前提是要有长期连续资料来确定生态环境变化的幅度、规律及时空格局。

但在我国陆架海,没有连续的长时间尺度生态环境重建记录,器测生态环境记录也只有50年左右,并且大部分不连续,不能得到年际以上尺度的生态环境演变规律。

因此我国陆架海生态环境的高分辨率重建及演变规律揭示是本项目首先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中国陆架海有大面积的连续沉积泥质区,利用最新发展的生物标志物和同位素技术,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长期连续的陆架海生态系统演变记录和规律。

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我国陆架海生态环境影响的区分(机制区分)影响我国陆架海生态环境变化的因素很多,从驱动机制上主要可以分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大类。

由于我国陆架海(含河口区近岸段)宽阔,生态环境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空间差异大。

高中生物 中国生物多样性状况素材

高中生物 中国生物多样性状况素材

中国生物多样性状况物种中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0%。

我国约有30000多种高等植物,仅次于世界植物最丰富的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

其中,全世界12科71属750种裸子植物中,中国就有11科34属240多种。

针叶树的总种数占世界同类植物的37.8%。

濒危物种的现状及其变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全面加强,实施了濒危物种拯救、加强保护体系建设、打击乱捕滥猎、开展科学研究等一系列保护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到目前,大部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急剧下降的趋势已得到有效遏制,种群动态逐步稳定,并有相当数量的濒危物种,如大熊猫、朱鹮、羚牛、扬子鳄、水杉、珙桐等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趋势。

但总体来看,由于栖息地开垦、环境污染等原因,我国野生动物资源总量不足、过度消耗的状况仍十分严重。

湿地中国现有湿地面积6594万公顷〔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的10%,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其中天然湿地约为2594万公顷,包括沼泽约1197万公顷,天然湖泊约910万公顷,潮间带滩涂约217万公顷,浅海水域270万公顷;人工湿地约4000万公顷,包括水库水面约200万公顷,稻田约3800万公顷。

据初步统计,中国湿地植被约有101科,其中维管束植物约有94科,中国湿地的高等植物中属濒危种类的有100多种。

海岸带湿地生物种类约有8200种,其中植物5000种,动物3200种。

内陆湿地高等植物约1548种、高等动物1500多种。

中国有淡水鱼类770多种或亚种,其中包括许多洄游鱼类,它们借助湿地系统提供的特殊环境产卵繁殖。

中国湿地的鸟类种类繁多,在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中国湿地内就有31种,占54%;全世界雁鸭类有166种,中国湿地就有50种,占30%;全世界鹤类有15种,中国仅记录到的就有9种。

措施与行动自然保护区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区1999个,保护区总面积14398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13975万公顷,海域面积603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4.4%。

我国第四纪以来的环境变迁

我国第四纪以来的环境变迁

(二)生物和土壤的改良
• 早在6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以水稻为主 的农业生产活动。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 实践中,把许多野生植物变成了栽培作物。 包括农作物栽培、果园、经济林和牧草栽 培等。改变了原始植物的分布和生长状况。 农业栽培改变了原始土壤中物质的自然迁 移过程,也改变了土壤表层的理化性质。
(八)一些生物灭绝或减缩
• 由于人类长期耕作、砍伐森林,以及工业 化和城市化引起的环境污染,导致许多珍 稀生物资源灭绝,使生物多样性丧失或下 降。

按照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及流失强 度综合判定,中国现有严重水土流失县646个。 其中,长江流域265个、黄河流域225个、松辽流 域44个、海河流域71个、淮河流域24个、珠江流 域17个。从省级行政区看,四川、山西、甘肃、 内蒙、陕西五省区占到全国总数的50%以上。 三是流失成因复杂,区域差异明显。中国东 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黄土高原区、长江上 游及西南诸河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南岩溶石 漠化区、南方红壤区等各区域的自然和经济社会 发展状况差异较大,水土流失的主要成因、产生 的危害、治理的重点各有不同。
表现为冰期时植被向南迁间冰期向北迁形成不同类型的植被相互交在第四纪期间随着青藏高原的抬升东亚季风环流的建立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气候由暖湿向干冷发展我国境内在第三纪行星风系形成的按纬度分布的自然地带遭到破坏最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大自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由国家银行统一计划发行的法定货币
Chapter 7 我国第四纪以来的环境变迁
•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水土流失呈现三大特点:一 是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中国水土流失 不仅广泛发生在农村地区,而且也发生在城镇和 工矿区,几乎每个流域、每个省份都有。 • 其次是流失强度大,侵蚀严重区比例高。中 国年均土壤侵蚀总量45.2亿吨,主要江河的多年 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每年3400多吨/平方公里,部 分区域侵蚀模数甚至超过每年3万吨/平方公里, 侵蚀强度远高于土壤容许流失量。与印度、日本、 美国、澳大利亚等土壤侵蚀较严重的国家相比, 中国水土流失更为严重。

八亿年来中国古大陆环境变化及其 年代、生物、层序、事件和

八亿年来中国古大陆环境变化及其 年代、生物、层序、事件和
一.概述
第五章:腕足动物门 (Brachiopoda )
1.海生底栖动物,幼年时软体在海中游弋, 成年后固着在壳中。 2 .均为单体群居,无复体。 3 .两个壳体呈两侧对称,两个壳体大小不同 4 .壳体组成:大部分壳体为钙质, 部分低级动物的壳体为几丁质、磷灰质。 5 .数量众多,寒武纪出现至现代均有生存。
四.壳质及分层
1 低等腕足动物(无铰纲) 壳壁为几丁质或几丁磷灰质,分层或不分层。 2 高等腕足动物(有铰纲) 壳壁从外到内一般分为三层: 1)表壳层(periostracum)是壳面上的一层有机质薄膜 2)原生壳层(primary layer)由细纤维状方解石组成, 其长轴垂直壳面。 3)次生壳层(secondary layer) 由棱柱状方解石组成, 呈粗纤维状,与壳面 ,高度不等。
五. 内部构造
1.铰齿(hinge tooth) 2. 齿板(dental plate) 3. 匙形台或腹盆器(spondylium) 4. 铰窝(hinge socket) 5. 腕基支板(brachiophore support) 6. 背匙形或腕棒腔(cruralium) 7. 主突起:背瓣铰合线中间的突起 腕骨(brachidium) a.腕基(brachiophore) b.腕棒(crus) c.腕环 (loop) d.腕螺(spiralia) 注意:腕螺的开口指向可用来判断腕足动物的具体属种 螺顶指向正侧方为无窗贝式(athyroid) 指向后侧方为石燕贝式(spiriferoid) 指向背方的为无洞贝式(atrypoid)
主基在背壳上
六.分类
根据壳质成分、铰合构造可分为两个纲
1. 无绞纲( Inarticulata ): 低级,主要靠肌肉固定两壳, 壳成分多为几丁质或磷灰质 寒武纪至现代。 2. 有绞纲( Articulata ): 高级,主要靠绞齿固定两壳,壳成分多为钙质 寒武纪至现代,寒武纪至二叠纪的重要化石

生态系统知识: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历程

生态系统知识: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历程

生态系统知识: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历程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历程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巨大的系统,它由各种自然因素和生物群落组成,包括土壤、水、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多个组成部分。

这些组成部分相互依存和影响,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环境。

地球生态系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历程,我们通过对其演变历程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以便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个地球。

大约46亿年前,地球的生态系统还处在非常原始和简单的状态,没有多样的生命形式,只有最基本的微生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渐渐演化出了更多的种类,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不同的微生物之间开始相互竞争和演化。

在大约8亿年前,随着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和海洋生物的发展,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变化。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使氧气浓度逐渐增加,从而让氧气成为了大气中的主要成分。

这对于一些微生物来说是一个转折点,一些无法耐受氧气的微生物开始消失,而另一些可以利用氧气进行深度呼吸的微生物开始出现。

在约4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第一个陸地上的植物,同时还有大量昆虫出现,这对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植物通过吸收阳光,使温室效应减弱,从而让气温降低。

这对昆虫的繁殖和生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昆虫则开始在植物的繁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约2.5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哺乳动物和鸟类等高等生物,同时也出现了更加复杂的生态系统。

高等生物的加入让生态系统变得更加多样和复杂,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

近两百年来,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明显。

过度的采伐森林,过度的开采矿产,过度的排放废气污水等等,这些人为因素都在破坏着我们的生态环境。

这种环境的损害,已经给地球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很多物种正在面临生存危机。

总之,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巨大的系统,它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历程。

我们要好好保护这个生态系统,保护好我们的环境,不要再破坏生态环境,从而让地球的生态系统得到更好的发展。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

科技创新
推广生态农业,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
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
公众参与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分享生态保护与恢复的经验和成果。
国际合作
资金和技术支持
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其开展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
陆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生物多样性高、生产力和稳定性强、提供生态服务功能等特征。
特点
定义
组成
陆地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无机环境包括土壤、水、气候等。
功能
陆地生态系统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源、提供食物和栖息地等重要功能。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7
CONTENTS
陆地生态系统概述陆地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陆地生态系统保护措施陆地生态系统恢复技术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的挑战与前景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案例研究
陆地生态系统概述
陆地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以陆地环境为主体的生物圈,包括森林、草原、沙漠、山地等多种类型。
生态修复与恢复是针对受损生态系统采取的措施,旨在恢复其正常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总结词
生态修复与恢复的方法包括土壤改良、植被恢复和水资源管理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增加植被覆盖和提高生物多样性,使受损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健康。
详细描述
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是指在不损害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植被结构优化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优化植被结构,提高生态功能。

2024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迈上新台阶

2024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迈上新台阶

自然体验活动
开展各类自然体验活动,如观鸟 、野生动植物摄影、自然徒步等 ,让公众亲身感受自然之美,增 强保护自然的意识。
校园教育活动
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纳入学校 教育体系,通过课堂教学、课外 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 识和实践能力。
社会组织参与渠道和方式创新
社会组织合作平台搭建
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社会组织合作平台,促进社会组织之 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发展。
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关注与行动
01 02
国际公约与协议
国际社会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公约和协议,如 《生物多样性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旨在加 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
国家政策与行动
各国政府纷纷制定本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和行动计划,加大投入力度 ,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实效。
企业和个人参与程度分析
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
分析企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参与程度,包括企业环保投资、环保技术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合作等方 面的情况,评估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贡献。
个人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
调查个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参与程度,包括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态度和行为,以及非政府组织 、志愿者等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活动开展情况等。
志愿者服务与培训
招募和培训志愿者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如生态监测 、物种保护、环境教育等,提高公众参与度。
创新筹款与资助方式
鼓励企业、个人通过捐赠、设立基金等方式支持生物多样 性保护工作,同时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多元化 资助方式。
公众意识提升效果评估
问卷调查与反馈
定期开展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态度 ,及时收集反馈意见,调整宣传策略。

第9章 第四纪生物界及生态环境变迁

第9章 第四纪生物界及生态环境变迁

伊尔文登期 (Irvingtonian)
1.40
1.60
泥 河
1.80

第 12 地 点
泥河湾期 柳 州 笔 架 山
天桥期 Tegelen
Leffe 高 坪 龙 骨 洞
2.00
后 河 村 第 18 地 点 大 柴 游 东窑子头 河 大柴期 巫 山 龙 骨
St. Vallier
Borchers Vallecitocreek 维拉方期(Villafranchian) Blanco
一、第四纪生物界的组成
第四纪生物界的几个特征: 1、北半球的变化明显于南半球 2、陆地上的变化明显于海洋 3、哺乳动物变化明显,而植物变化小 4、人类的出现和演化 5、生物在空间上频繁的迁移
二、现代生物的分布特征
全球的动物地理分区:
古北界、新北界、东洋界、埃塞俄比亚界(旧 热带界)、新热带界澳洲界和大洋界
早更新世:含巨猿动物群
中更新世:狭义大熊猫-剑齿象 动物群
晚更新世:含真人的大熊猫-剑 齿象动物群
(2)南方型
• C、资阳动物群( Qp3 )
• 含真人化石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资阳人)。 • D、全新世(Qh)无
中国南方哺乳动物群划分
广 义 的 大 - 剑 群 含 真 人 化 石 的 动 物 群( Q 3 )资 阳 动 物群 狭义的大-剑群(四川盐井沟)Q2 巨 广 西 巴 马 巨 猿 动 物 群 Q 21 猿 2 动 湖北高坪巨猿动物群Q1 物 群 广 西 柳 城 巨 猿 动 物 群 Q 11
• C、95.6%为绝灭种。
– 时代: Qp1
(2)南方型
• B、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狭义):
盐井沟动物群 (重庆万州市)

我国生物资源

我国生物资源

我国生物资源第一篇:我国生物资源中国是世界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到2001年底,已有各类自然保护区1551个,国家级171个,面积达1.45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4.44%左右。

林业系统建立的自然保护区达909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55处,总面积1.0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0.63%[4]。

这些自然保护区保护着我国7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也保护着约2000万公顷的原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约1200万公顷的各种典型湿地。

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一般说到珍稀都是指动物和植物。

首先,在动物种类中,众所周知的就是大熊猫,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其他的一家保护珍稀动物猴类有蜂猴、金丝猴,鹿类有白唇鹿、坡鹿、梅花鹿等等其次,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蕨类植物水韭科水韭属所有种2,裸子植物柏科巨柏苏铁属所有种银杏科银杏松科百山祖冷杉等等3,被子植物泽泻科桦木科普陀鹅耳枥天目铁木伯乐树科伯乐树卫矛科膝柄木使君子科萼翅藤菊科等等随着这些珍稀动物、植物的减少,人类也在采取着种种保护措施去减缓该种生物减少的速度,以达到珍稀生物免遭灭绝的危机!对动物的保护,最有效的措施莫过于建立自然保护区: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焦作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阳城莽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等。

对于植物而言,保护区的建立也有巨大的帮助。

我国为保护植物建立的保护区有: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等第二篇:生物资源学群生物資源學群生物資源學群在讀些什麼•農藝•畜產/畜牧/動物科學•園藝生物資源學群科系的畢業出路•公職以及各類考試•就業市場•主要進修領域第三篇: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的群体数量,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更新的海洋资源。

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四次国家报告

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四次国家报告

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四次国家报告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四次国家报告报批稿)(报批稿)稿)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部八年十一一月二OO八年十目录执行概要 (i)第一章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变化及面临的威胁 (1) 1.1 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1)1.1.1 森林生物多样性 (1)1.1.2 农业生物多样性 (2)1.1.3 内陆水域生物多样性 (2)1.1.4海洋和海岸生物多样性 (2)1.1.5 草原的生物多样性 (3)1.1.6 荒漠的生物多样性 (3)1.2 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4)1.2.1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4)1.2.2 物种受威胁状况 (4)1.2.3 遗传资源丧失情况 (4)1.3 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分析 (5)1.3.1 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直接原因 (5)1.3.2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限制因素 (6)第二章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现状 (7)2.1 生物多样性相关战略与行动计划概述 (7)2.1.1 战略 (7)2.1.2 规划与计划 (7)2.2 2010年目标纳入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与行动计划的情况 (12) 2.3 实施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与行动计划所开展的主要活动 (16) 2.4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的成就 (20)2.5 资金 (21)2.6 经验 (22)2.7 教训 (23)第三章行业发展战略和规划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情况 (24) 3.1 农业部门 (24)3.2 林业部门 (25)3.3 城乡建设部门 (26)3.4 海洋部门 (27)3.5 水利部门 (28)3.6教育部门 (28)3.7 科技部门 (29)3.8扶贫开发 (29)3.9 其他政府职能部门 (30)3.10 CITES公约的履行 (31)3.11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履行 (32)3.12 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的履行 (33) 3.13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履行 (34)3.14 相关行业采纳和应用生态系统方式的情况 (34)3.15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情况 (35)第四章 2010年目标和公约战略计划的实施进展 (37)4.1 2010年目标评估指标 (37)4.2 2010年目标评估指标的数据分析 (39)4.2.1 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率 (39)4.2.2 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产品和服务 (41)4.2.3 减少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威胁 (46)4.2.4 促进可持续利用 (50)4.2.5 确保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公平分享 (52)4.2.6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52)4.2.7 提高公众意识 (53)4.2.8 2010年目标评估指标的适用性 (54)4.3 2010年目标实施进展 (55)4.4 战略计划实施进展 (57)4.5 结论 (59)4.5.1 《公约》的实施对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 (59)4.5.2 中国履行《公约》的经验与教训 (59)4.5.3 今后优先行动和能力建设需求 (59)附录1 有关缔约方和国家报告编写的情况 (61)附录2 全球植物保护战略和保护区工作方案实施进展 (65)附录3 第八次缔约方大会要求缔约方通过国家报告提交的信息 (71) 执行概要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第26条和缔约方大会Ⅷ/14号决议,环境保护部会同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工作协调组的其他23个成员单位和4个相关公约的国家主管部门,编制了“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四次国家报告”。

【初中生物】生物多样性的演变历史

【初中生物】生物多样性的演变历史

【初中生物】生物多样性的演变历史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被称为生物多样性。

它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景观生物多样性四个层次。

通过辐射测量,地球上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有38亿年的历史。

然而,陨石和月球岩石的年代测定和其他天文学证据表明,地球和太阳系形成于大约46亿年前。

一、前寒武纪对1978年至1980年在西澳大利亚州出土的丝状化石的研究表明,地球上出现的原核生物大约在35亿年前。

最早的原核生物可能是异养的。

在南非岩石中发现的化石表明,蓝藻在31-34亿年前开始形成。

蓝藻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

大约20亿年前,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开始在大气中含有氧气,这可能导致许多厌氧生物死亡,但产甲烷菌及其相关物种仍然存在于厌氧环境中。

以蓝藻和其他原核生物为主的时代持续了大约20亿年。

最早的真核生物的出现大约在距今14-15亿前。

真核生物的起源是生物演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因为伴随着真核生物的形成,染色体、减数分裂和有性繁殖开始出现。

在前寒武纪(8-6.7亿年前),真核生物中的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中的几个门便形成了,动物与植物开始出现分化。

到前寒武纪结束时,腔肠动物、环节动物或节肢动物等几个动物的门开始形成。

二、古生代1、寒武纪(5.7---5.05亿年前):在大约距今5亿9000万年前,类型丰富多样的无脊椎动物的出现标志着寒武纪的开始。

在这个时期,以三叶虫为代表的节肢动物门以及腕足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多孔动物门、棘皮动物门的许多纲开始形成。

这些门类存留至今,仍然有一些种类生存下来。

在距今5.1亿年前的海相沉积中,发现了最早的脊椎动物的遗迹-甲胄鱼外甲的碎片。

在寒武纪时,所有动物的门都已经形成了。

2.奥陶纪(5.05-4.38亿年前):适应性辐射出现在许多动物门中,形成了大量的纲和目。

例如,棘皮动物形成了21个纲,腔肠动物中的珊瑚开始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 四亿年以来中国陆地生物群演变及其与环境的关系首席科学家: 周忠和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起止年限: 2012.1-2016.8依托部门: 中国科学院一、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本项目重点解决以下四个关键科学问题:1) 地史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昆虫和脊椎动物协同演化的机理;2)地史时期植物群群演变与环境变化的耦合关系;3)主要陆生生物类群的起源、演化和分布及其与重大全球构造运动及古地理变迁的关系;4) 重要升温和降温事件对中、新生代陆地生物群演化的影响。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系统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国陆相地层年代体系,解决全球性和区域性地质和生物事件对比的难题,在与各国的研究竞争中建立该体系的亚洲标准;研究4亿年以来中国主要陆地生物群的构成以及重要生物类群起源和演化的规律;研究地史时期气候事件(如升温和降温事件、干旱化等)对陆地生物群演化的短期和长期效应,重大地质事件(构造运动、火山活动等)与古地理变迁等对生物起源、扩散和生物区系形成和演化的影响,目标是理解四亿年以来陆地生物群的演化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围绕以上设定的几个关键科学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植物登陆以来中国重要时段植物群演替过程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植物无疑是陆地生态系统形成的先驱,为随后登陆的动物创造了全新的生存环境。

大约在4.3亿年前,植物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登陆过程,标志着陆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陆地生物多样性的开端。

随后,植物开始逐渐占领更加广阔的陆地生态域,为陆生动物开辟了生存空间,并不断完善和构建着陆地生态系统。

志留‐泥盆纪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植被繁衍并占据不同生态环境的关键时期。

依据中国的材料,探索研究植物登陆过程,系统分析志留-泥盆纪各时段植物群总体面貌、各类植物类群演变过程以及相互关系,利用植物群、类群演替和植物特征(生态类型、气孔和解剖)结合同时段不同植物类群和不同时段同植物类群植物原位保存有机碳膜的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研究植物占据不同陆地生态系统的过程和与环境变化的相关性。

石炭‐二叠纪植被茂盛程度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全球发育有四大植物群,同时,该时期是全球重要的成煤期。

晚石炭世-二叠纪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成煤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特有华夏植物群的繁盛期。

系统分析和研究中国及邻区特有华夏植物群的起源、演变和消亡历程,重点研究华北晚石炭-早二叠世成煤植被面貌,系统解译植被更替过程和不同植物类群变化特征,利用原位保存植物材料,系统分析主体成煤植物的类群,揭示植被演替与环境变迁的相关性。

大约在1亿年前后,一度繁盛的裸子植物开始衰退,在中生代发生的被子植物开始大量出现,并且逐渐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构成了现代植被的主体植物类型。

通过中、新生代植物化石的研究,分析部分时段(如中侏罗-早白垩世)植物群的构成和变化,探查中、新生代裸子和被子植物的宏演化规律。

利用部分时段中国的丰富材料,系统揭示部分时段(如中新世)内植被面貌和更替过程,利用叶相分析法和共存分析法,开展古气候(如年平均温度、年降雨量等)演变系统,探寻环境演变及植物群演替的关系。

在地史时期中,大气CO2、O2浓度经历了动荡演变过程。

植物对于地球大气中CO2、O2浓度变化十分敏感,植物繁盛也会直接改变或影响大气中CO2、O2浓度总体变化。

重点研究中、新生代部分时段植物类群的气孔密度,通过函数关系分析,重建部分时段古大气CO2浓度; 结合古植被资料,分析大气CO2浓度演变过程及其与植物演化的关联性。

依据中国不同地区地史时期植物多样性演变特征,重点分析中国不同地区植物多样性总体演变趋势及其与大气中CO2、O2浓度总体变化的耦合关系。

重点研究内容包括:1) 中国志留-泥盆纪、晚石炭-早二叠世、中侏罗-早白垩世以及中新世等时段的植物群演变过程;2)利用古生物学数据库,结合本项目的研究结果,研究中国地史时期植物多样性总体演变过程,揭示其总体演变规律;3)分析部分地史时段植物群演变与环境变化(如大气CO2、O2浓度等)的耦合关系。

2、脊椎动物登陆与早期演化过程泥盆纪是鱼类的时代,也是脊椎动物登陆的关键时期。

3.9‐4.1亿年前,与泥盆纪快速增氧事件相对应,从肉鳍鱼类的一支—四足形类演化出了最早的四足动物,由此揭开了陆地脊椎动物演化的序幕。

石炭纪以后,随着成煤植被的盛衰,现代滑体两栖类与羊膜动物的祖先开始登上演化的舞台,陆地脊椎动物的多样性逐渐增加,先后出现了初龙类、原始兽孔类等早期重要类群,为现代爬行类与哺乳动物的起源奠定了基础。

我国在志留纪‐三叠纪这一时段(尤其是泥盆纪、中二叠世到中三叠世)具有得天独厚的脊椎动物化石资源优势(门类较为齐全、出现时代早、原始类型多),为研究脊椎动物登陆与早期演化的详细过程提供了可能与保障。

基于此,本项目将继续开展肉鳍鱼类起源与早期演化的研究。

上世纪80年代,对在云南发现的杨氏鱼和奇异鱼的细致研究就曾引起国际上延续至今的关于肉鳍鱼类各大类群(包括四足动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热烈讨论。

近年来,志留纪-早泥盆世基干肉鳍鱼类化石的一系列发现,尤其是中国的化石材料,为重建肉鳍鱼类特征演化序列提供了新的关键信息。

通过加大野外考察与发掘的力度,进一步填补肉鳍鱼类早期演化阶段“缺失的环节”。

借助高精度CT扫描技术,对早期肉鳍鱼类重要属种开展更为细致的比较解剖学研究与系统学分析,探讨早期肉鳍鱼类的起源以及各主要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进一步揭示肉鳍鱼类与辐鳍鱼类共同祖先(基干硬骨鱼类)的特征组合。

在四足动物起源研究方向,重点开展对四足动物基干类群的研究。

上世纪90年代在云南发现的肯氏鱼代表了迄今所知最早的基干四足动物,其后的比较解剖学研究,确立了四足动物内鼻孔和鱼类后外鼻孔之间的同源关系,推动了对四足动物起源的研究。

宁夏地区晚泥盆世中国螈的发现将亚洲地区四足动物的化石记录提前了近一亿年,扩大了泥盆纪四足动物的古地理分布区域。

虽然我国在四足动物基干类群的研究中具有材料上的优势,但是相比之下,泥盆纪四足动物化石材料尚处于一个积累阶段,仍然需要加大野外考察与发掘的力度。

国际学术界有关四足动物基干类群演化的争论正日趋激烈,中国材料的发现与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厘清脊椎动物登陆适应性特征的演化序列,从而为认识脊椎动物从水到陆的过演化程提供可靠的证据。

中国石炭纪‐三叠纪脊椎动物研究迄今已历时80余年,虽然已发现了一定量的化石点和化石属种,但除少数类别外,很多属种的建立均依据很少量或很不完整的标本,国内有关这一时段陆生脊椎动物的研究仍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两栖动物与羊膜动物起源与演化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提高。

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中国北方石炭系‐三叠系地层发育,含化石丰富,它们几乎囊括了这一地史时期所有主要的类群,包括迷齿两栖类、大鼻龙类、初龙类、原始兽孔类和似哺乳爬行类,对其中的一些类群开展形态学与系统学等方面的详细研究,不仅能够阐明两栖类和爬行类中一些重要类群的形态解剖结构和系统分类学位置,而且对研究陆生四足类中不同支系的起源、系统发育及古动物地理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项目将继续加大野外考察与发掘的力度,尤其是中国北方河西走廊及新疆等地石炭系‐三叠系化石地点的工作力度,力争发现更多的低等四足类新材料,丰富这一时期低等四足动物的多样性。

在此基础上,重点开展对若干低等四足类的形态学和比较解剖学研究及系统学分析,阐明两栖类和爬行类中一些重要类群的形态解剖结构、系统分类学位置,进一步揭示这两类低等四足类中一些重要门类如迷齿两栖类与羊膜动物等起源与早期演化的过程,从而加深对这些动物的分布、迁移及动物群性质的认识。

重点研究内容包括:1)进一步揭示肉鳍鱼类与辐鳍鱼类共同祖先(基干硬骨鱼类)的特征组合,探讨早期肉鳍鱼类的起源以及肉鳍鱼类各主要类群的系统发育;2)全面认识脊椎动物从水到陆过程中的特征演化序列,为探讨脊椎动物登陆与古环境制约的关系奠定基础;3)深入研究低等四足类(特别是早期两栖类和似哺乳爬行类)的形态解剖结构、系统分类学位置,加深对一些重要类群起源的认识。

3、侏罗-白垩纪中国主要陆地生物群以及各门类生物的起源和演化中生代以来,我国发育多个世界级的陆相化石宝库。

例如,热河生物群代表了中生代生物演化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记录了许多现代重要生物类群第一次出现以及中生代古老的陆地生态系统向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转变的过程。

本项目将重点开展对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和侏罗纪燕辽生物群的研究,在过去取得的化石发现的基础上,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

对已经发表的许多重要脊椎动物类群(如鸟类、恐龙、翼龙、哺乳类、两栖类等),进行更深入的形态描述和系统学分析;对大量的昆虫新类群继续进行分类学研究,同时对已描述的昆虫化石进行厘定工作。

在此基础上,加强分类学和生态组合特征的分析,从而更好地揭示这些重要化石的演化生物学意义。

除了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侏罗-白垩纪地层古生物继续开展深入研究外,本项目还将关注我国南方以及西北地区相关地层古生物学的研究。

特别是新疆地区已经有很好的工作基础,基于进一步的野外工作,本项目有望在恐龙、翼龙、哺乳类、蜥蜴等不同类群脊椎动物的演化以及动物群的对比等方面取得突破。

此外,我们还将对我国南、北地区晚白垩世陆相地层中发现的大量恐龙骨骼和蛋化石开展系统研究,并且对这一时期恐龙多样性的变化进行总结。

这一研究将对探讨白垩纪恐龙类群在世界范围内的演化和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白垩纪中期是著名的温室气候时期,对这些地区白垩纪恐龙动物群的研究在比较完善的生物地层对比和年代框架基础上,还将为探讨这一时期全球升温事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供线索。

本项目还将重点对我国南方广东和江西等地发育连续的白垩纪-古近纪界线附近的地层与古生物进行研究。

通过对重点剖面恐龙蛋化石等的系统采集,并结合同位素年代学、古地磁学以及地球化学的工作,希望能在研究白垩纪末恐龙大灭绝的机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重点研究内容包括:1)热河生物群和燕辽生物群的系统研究;2)新疆中侏罗-早白垩世地层古生物学研究;3)我国南、北方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的研究和对比;4)重要昆虫和脊椎动物类群起源的研究;5)脊椎动物重要器官和特征的起源及演化过程;6)我国南方白垩纪末恐龙蛋化石的研究以及恐龙的灭绝。

4、我国中、新生代陆相地层生物和年代框架的建立和完善年代地层学是地球科学的基础领域,它为解译生物演化、环境变化等地质过程提供了时间框架。

因此,精确的年代地层框架是古生物学家揭示生物演化过程和机制的重要前提。

我国中、新生代陆相地层十分发育,并且富含重要生物化石,但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很好的年代框架,这给生物地层的精确对比以及生物演化与环境过程的综合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我们将在生物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精细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古地磁年代学研究,首先建立中、新生代重要沉积盆地的高精度年代地层学框架,在此基础上精确厘定重要生物群、重要生物化石层位的年代及生物群的延续时间,为深入揭示关键地史时期陆地生物与环境过程协同演化的精细过程提供坚实的年代学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