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1)
做一个钟摆教案
3.7 做一个摆钟【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1.通过相同的绳长,摆锤重心高低不同的放法研究摆长的定义。
2.用比较的方法研究钟摆的摆动快慢。
3.对比摆长不同会影响摆的快慢,调整摆长,做一个30秒摆30次的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养成教育训练点】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2.培养学生对新问题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摆长是固定点到摆的重心的距离。
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难点】一个摆重心的高低影响摆动快慢。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根宽1厘米长13厘米的钢条、棉线距离顶端长14厘米、两个钩码、一个小挂钩、一个计时器、记录纸一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哪些因素无关?揭示板书:摆绳长短有关二、研究摆长与摆速的关系1.教师出示钢条做摆锤的摆,问:在这个摆中摆锤是什么?教师演示钢条做摆锤摆的实验,全体师生测出摆的次数。
2.在钢条不同位置上挂钩码增加重量,学生猜测摆的速度并细说理由。
如果老师在钢条上增加摆锤的重量(挂钩码)这时摆锤是什么?摆摆动的速度会变化吗?如果在不同位置增加摆锤的重量,摆摆动的速度会变化吗?3.设计实验,验证预测:测出钩码挂在不同位置时,20秒内摆动的次数,重复做三次。
要求改变钩码的位子,先把钩码挂在1格处(钩码加在最下端的摆)做三次实验;再把钩码挂在第9格处(从下往上数第9格)做三次实验。
小组讨论说说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A.摆幅不要太大,摆锤容易碰到铁架台。
B.小组各同学要分工合作,配合到位,特别是计时员和实验员。
C.摆锤在摆动的过程中,铁架台容易晃动,要有同学按住铁架台。
D.实验完毕后小组长马上把数据汇报给老师,其他同学分析数据,讨论结论……4.学生分组合作实验,教师巡视,完成的小组组长填写实验数据。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案一. 教材分析《做一个钟摆》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的一个实践活动。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钟摆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认识钟摆,理解钟摆的原理,进而制作出自己的钟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于简单的物理现象有所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喜欢动手操作,对于实践活动充满兴趣。
但同时,学生对于较为复杂的物理原理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来加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钟摆的原理,知道钟摆是如何工作的。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钟摆的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制作钟摆的过程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动手操作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钟摆的图纸和材料。
2.准备钟摆的制作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3.准备教学课件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钟摆是什么吗?它是如何工作的?让学生对钟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展示钟摆的图纸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钟摆的结构和原理。
同时,通过播放钟摆的运作视频,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钟摆的工作原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领取一份钟摆图纸和制作材料。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制作自己的钟摆。
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制作完成后,让学生演示自己的钟摆,并讲解钟摆的工作原理。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学生对钟摆知识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钟摆,还有哪些物体也具有类似的原理?让学生举例说明,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做一个钟摆-教科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做一个钟摆-教科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钟摆的基本原理和性质。
2.能够制作简单的钟摆并掌握其运作方式。
3.能够通过实验现象,理解物理运动的规律。
二、教学准备1.材料:线、重物、针线、细麻绳。
2.工具:剪刀、铅笔、卷尺。
3.图表:钟摆的图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展示钟摆的图示,向学生简单介绍钟摆的基本原理和性质,让学生对钟摆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 实验环节1.制作钟摆① 取一段长约30cm的线,将一端系上重物,成为“下摆”,另一端系一根细麻绳,成为“上摆”,上摆的一端再系一根线,系在固定物上。
② 调整下摆的长度,使下摆与上摆成为垂直,并调整上摆的长度,使它的长度与下摆长度相等,即上摆与下摆的长度一致。
③ 捏出一小块黏合剂,涂在上摆下端的细麻绳上,让它与下摆连在一起,调整好位置后等待黏合剂自然干透。
2.实验操作① 慢慢地将摆拉开一定角度,并释放。
在放开摆之后,让学生观察到摆动过程中的现象,指导他们重复实验,观察现象。
3. 实验结果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上摆的长度与下摆的长度是否对摆动的速度有影响?摆的长度与摆动的周期有什么关系?4. 实验总结教师总结本次实验,回顾物理运动规律,帮助学生深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四、课堂拓展1.学生可自行设计制作不同长度的摆,观察他们运作时的差异。
2.学生在自由活动时间里,可以到物理实验室中进行更多有关物理实验的探究。
五、小结本课程通过制作钟摆,使学生了解钟摆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并通过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深化对物理运动规律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制作钟摆教学设计
制作钟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学习并掌握钟摆制作的基本步骤;学生能够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钟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的品质;提高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学习钟摆制作的步骤,并亲自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钟摆。
难点:将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钟摆制作所需材料:纸板、剪刀、铅笔、铅丝、穗线、胶水等。
2.教学环境:教室内,铺上打底纸,并且备有剪刀、铅笔和胶水等工具。
3.学生准备:学生需在教室内准备笔记本和铅笔。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钟摆是什么,它的用途以及钟摆的工作原理,并引导学生思考钟摆的基本组成部分。
步骤二: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钟摆的工作原理:重力是钟摆运动的驱动力。
2.介绍钟摆的基本组成部分:钟摆杆、钟摆球和挂钟摆的线。
步骤三:学习制作步骤(20分钟)1.指导学生使用铅笔和刻度尺在纸板上绘制一个长方形,大小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确定。
然后使用剪刀将长方形剪下来。
2.将剪下来的长方形对折,然后再次对折使得边缘与对角线对齐,这样可以确保钟摆杆的两边长度一致。
用剪刀沿着边缘,剪出一个钟摆杆的形状。
3.在钟摆杆的一侧标出一个孔,用以悬挂钟摆。
4.在钟摆杆的下端将铅丝弯曲成球形,并与钟摆杆连接,形成完整的钟摆。
步骤四: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0分钟)1.在制作钟摆杆时,要确保两边长度一致,否则钟摆无法平衡运动。
2.在将铅丝与钟摆杆连接时,要确保连接牢固,否则铅丝会脱落。
步骤五:实际操作(25分钟)1.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操作,依次进行制作步骤。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进行装饰,如可以在钟摆杆上系上一根穗线。
步骤六:展示与分享(15分钟)学生将自己制作完成的钟摆互相展示,并分享制作的过程中的经验和困难,以及自己对钟摆的感受和体验。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设计思路:“做一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
在第6课中学生通过研究摆,已经认识到摆锤重量与摆动快慢无关,摆绳长度与摆动快慢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本节课将紧紧结合第6课的学习内容来探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快慢。
教材重点启发学生通过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认识摆的摆动快慢规律,发现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的规律后能动手做出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
同时通过测量分析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整理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进一步的发展。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1.通过研究认识到摆长影响摆动快慢。
2.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3.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做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教学重点摆长是指固定点到摆的重心的距离。
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难点物体重心的认识,以及一个摆重心的高低影响摆动快慢。
教学准备学生实验准备: 宽1.5cm长30cm的木条、硬盘中的强力片状小磁铁、一元硬币、铁架台、带孔的细金属杆、细线、夹线夹,实验记录单。
2、教师实验准备:宽1.5cm长30cm的木条、硬盘中的强力片状小磁铁、一元硬币、铁架台、带孔的细金属杆、细线、夹线夹、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摆长与绳长的关系。
1、复习上节课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无关?又与什么因素有关?(板书: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摆幅大小无关,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长,摆得慢,摆绳短,摆得快。
)2、上节课我们用两个摆线长度相同,摆锤长度不同的摆做实验,你发现了什么?3、为什么摆线长度相同摆锤短的摆摆动的速度快呢?(摆的长度不同)4、课件展示,让学生认识有规则形状的物体的重力中心所在,即重心。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与反思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与反思《做一个钟摆》是五年级下册“时间与测量”这一单元的第七课时,是学生在研究了钟摆的摆动快慢与摆幅无关,与摆锤重量无关,与摆绳的长短有关的认知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并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做一个钟摆。
研究钟摆的摆动快慢不仅与摆绳长短有关,还与摆锤的长度,摆锤上的重物的位置有关。
让学生建立起比较接近于本质的“摆长”科学概念——“摆长是从固定点到摆锤的重心的距离”。
当然五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重心的概念,教学中也不能提出重心的概念。
这也是这节课不好上的一个重要因素。
上完这节课有两点感触。
一、充分挖掘思维的训练点。
这节课要让学生经历典型的探究过程,学生思维经历了肯定——否定——肯定——又否定——最后肯定的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
按前一课所学,在摆绳长短一致,摆锤长短不同的摆,摆动快慢应该一样,事实上,两个摆的摆动快慢是不一样的,即摆锤长,摆动慢,摆锤短,摆动快。
这是第一次对学生原有知识建构的否定。
又通过相同长度的两个摆锤(一个在末端加了重物)的摆动快慢是不一样的实验,意识到又和摆锤长度不太有关系,好像和摆锤上的重物有关。
这是第二次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建构的否定。
通过对摆锤上重物的位置变化,影响摆动快慢的这一现象,认识到重物离固定点越近,摆动越快。
这是第三次对学生原有知识建构的否定。
三个看似前后有矛盾的实验,实际是活动在深度上的提升,在思维上的推进。
由此所出现的奇妙的结果,对学生的吸引非常大,这就是科学给学生所带来的独特魅力。
二、是科学处理摆长的概念。
教材上出现了一个名词——“摆长”。
如何理解并向学生解释这个名词的含义,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单摆的摆长是指摆的固定点到摆锤重心间的长度。
摆长通常分成两部分,摆线长度比较容易测量,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摆锤的重心是很难找到的。
怎么处理?我就采用让学生一个手指托尺,让他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告诉学生这就是重心的位置,再通过在尺上不同位置添加重物来感觉重心位置的移动,从而理解摆长在增添重物的同时不断地发生变化。
3.7做一个钟摆课时教案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2022年)
《做一个钟摆》教案1.知识与技能(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2.过程与方法(1)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动次数。
(2)对钟摆不断地调整直至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
(3)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钟摆的摆动快慢。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到细心观察与准确测量的重要性。
(2)对新问题的研究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动次数。
【教学难点】调整摆的长度,能改变摆的摆动周期。
实验探究法木条、支架、金属圆片、秒表一、导入新课DIY是动手制作。
学会自己动手做DIY可以不用花一分钱,不用费一点力,瞬间让物品会"说话""活起来"。
做制作的同时可以把心意融入礼物、把情意溶入祝福,看到的都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每个DIY作品都含有自己丰富多彩的一面,制造的都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我们可以DIY很多的物品,例如:飞机、扇子、小船等等,今天让我们一起做一个钟摆。
二、实践探究通过学习知道,摆的快慢与摆的摆锤重量无关,与摆的摆长有关。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个概念,什么是摆长?摆长是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那么什么是重心呢?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摆的摆长是怎样影响摆摆动次数的呢?(一)摆长是怎样影响摆动次数出示两个特殊的摆,它们的摆锤分别是粗细相同的木条,长度分别是20厘米与30厘米。
这两个摆如果摆动起来,在同样的时间里哪个摆摆动次数多,哪个少。
用实验探究。
出示30厘米的木条和20厘米的木条。
木条摆动次数记录结论:木条长度为30厘米的摆,摆动的速度要比长度为20厘米的摆摆得慢。
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不变的因摆绳长度、摆锤长度素摆锤重量改变的因素实验步骤如果在30厘米长的木条上固定一块金属圆片,比较没有金属圆片和加上金属圆片的摆的摆动快慢有什么变化?观察并记录它们在15秒内分别摆动多少次。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时间的测量做一个钟摆》公开课教案_6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时间的测量做⼀个钟摆》公开课教案_6《做⼀个钟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做⼀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是⼀节以活动构建概念的课。
本节课将紧紧结合第6课的学习内容来探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快慢。
以学⽣猜测—实验—再猜测—再实验的主线理清教材重点,启发学⽣通过测量与⽐较的⽅法来认识摆的摆动快慢规律,发现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的规律后能动⼿做出⼀个30秒摆动30次的钟摆,为第8课作⼀个铺垫。
同时通过测量分析的活动,培养学⽣的⼩组合作能⼒、动⼿操作能⼒和整理信息、分析数据的能⼒,促进学⽣思维进⼀步的发展。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已经形成了⼀定的学习态度,⾃我控制能⼒较强,能进⾏有组织有⽬的的学习,并具有⼀定的思考能⼒操作能⼒。
在第6课中学⽣通过研究摆,已经认识到摆锤重量与摆动快慢⽆关,摆绳长度与摆动快慢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三、教学⽬标科学概念: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法:1.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动次数。
2.⽤测量与⽐较的⽅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3.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做个30秒摆动30次的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细⼼观察与准确测量的重要性。
2.⼩组分⼯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3.对新问题的研究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摆长是固定点到摆的重⼼的距离;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难点:摆锤重⼼的位置影响摆动快慢。
五、教学准备1、学⽣实验准备: 每组⼀个带有可移动固定物(螺丝)的塑料管、铁架台、秒表、实验记录单2、教师实验准备:摆锤(塑料管)长度不⼀样的摆各1个、螺丝、锥形标、挂钟、课件。
六、教学过程课前游戏:1.出⽰⼀根塑料管,把它放在锥形标的顶上,让学⽣想办法让它平衡。
教师操作放在中间,平衡。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做一个钟摆1》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时间7.做一个钟摆一、教材简析:《做一个钟摆》是五下科学时间单元第七课,通过前面“机械钟摆”、“摆的研究”的学习,学生对摆的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课的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对摆的认识又提高了一个新的层次。
学生通过前面二节课的研究,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的基础之上,所设置的一个新问题,如果在三十厘米长的木条上固定一块圆形金属片,该怎样控制这个摆的摆动快慢?学生该怎样进行研究呢?动手动脑当然是科学研究的好方法。
为此,教师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提供有结构的动手材料;二是指导学生动脑操作材料。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提供的有结构的材料进行动手、动脑操作,学会控制摆的摆动快慢,进而利用学会的方法在课堂中,制作出一个30秒摆动30次的摆,即摆钟的摆。
二、教学背景:通过5、6两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知道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长越短摆得就越快。
但是教科书又为学生们的研究设置了新问题,如果在30厘米长的木条(或塑料棒)上固定一块金属圆片,该怎样控制这个摆的摆动快慢呢?在本节课中,学生们将用调节摆长的方法来调节摆的快慢。
经过这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钟摆,并学会控制钟摆的快慢。
根据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们也将制作一个每分钟摆动30次的摆,也就是摆钟的摆。
在综合考虑时间、材料、效率等问题的基础上,我对教材作了如下的调整:1.课本最后一个活动“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摆”,经过理论的计算和实践的检验,做一个这样的摆需要1米多的绳子,这样实验起来很不方便。
另外,课题是“做一个钟摆”,一般情况下,钟摆每分钟转动60次。
因此,我把活动设计成“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
2.关于材料的选择。
课本里要求“在30厘米长的木条(或塑料棒)上固定一块金属圆片”从而制成一个摆,还要求金属圆片能固定在不同的位置。
《做一个钟摆作业设计方案》
《做一个钟摆》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背景《做一个钟摆》是一本闻名的物理科普读物,通过讲述钟摆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
本次作业旨在通过让学生亲自制作一个钟摆,加深对钟摆原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
二、作业目标1. 了解钟摆的基本原理;2. 学会制作一个简单的钟摆模型;3. 掌握实验方法和观察结果的记录;4.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
三、作业内容1. 学生自行阅读《做一个钟摆》一书,了解钟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 根据书中的指导,学生们应用简单的材料,如线、小球等,制作一个简单的钟摆模型;3. 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观察钟摆的摆动规律,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4. 学生们通过实验结果,总结钟摆的摆动规律,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作业流程1. 第一周:学生阅读《做一个钟摆》一书,了解钟摆的基本原理;2. 第二周:学生根据书中的指导,准备制作钟摆所需的材料;3. 第三周:学生们在实验室进行钟摆制作,并熟悉实验方法;4. 第四周:学生们进行钟摆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5. 第五周:学生们总结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并撰写实验报告。
五、作业评判1.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等内容,书写清晰、条理清晰;2. 实验过程:学生们在实验中的表现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 讨论和交流:学生们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展示出对钟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六、作业延伸1. 学生们可以尝试制作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钟摆,比较它们的摆动规律;2. 学生们可以进一步了解钟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如时钟、天文学等领域。
七、作业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做一个钟摆》这本书的内容得以充分应用,学生们不仅了解了钟摆的基本原理,还培养了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实验精神。
做一个钟摆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作者:张永法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449 更新时间:2010-6-9 13:17:57萧山区临浦三小张永法【整体设计】“做一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
在第6课中学生通过研究摆,已经认识到摆锤重量与摆动快慢无关,摆绳长度与摆动快慢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本节课将紧紧结合第6课的学习内容来探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快慢。
教材重点启发学生通过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认识摆的摆动快慢规律,发现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的规律后能动手做出一个1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同时通过测量分析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整理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进一步的发展。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1.通过研究认识到摆长影响摆动快慢。
2.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3.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做个1分钟摆动30次的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教学重点】摆长是固定点到摆的重心的距离。
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难点】物体重心的认识,以及一个摆重心的高低影响摆动快慢。
【教学准备】学生实验准备: 每组一个带有可移动摆锤的摆杆、铁架台、钩码、细线,实验记录单。
2、教师实验准备:一个带有可移动摆锤的摆杆、铁架台、钩码、细线、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认识物体的重心。
1、让学生观看顶缸杂技表演的录像,让学生说说顶缸杂技演员是怎样做到的?2、让学生也来演演杂技:怎样才能在小正方体上顶住一个大长方体?思考为什么物体被停留在小正方体上而不掉下去呢?(小正方体处在了物体重量的中心位置了)如果换个方向再顶呢?这时物体的重量中心怎么不在原来的位置了呢?物体真正的重量中心到底在哪里呢?3、教师用课件展示,让学生物体的重力中心所在,即重心。
做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
做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一、微课实录(一)微课引入 动态呈现微课程名称、微课课题,主讲教师姓名及工作单位,并配上片头音乐。
(二)出示研究需要的材料 铁架台、角尺、塑料尺、细线、钢尺、环形磁铁、夹子、单摆(金属球)、秒表、记号笔、钩码。
(三)什么是摆长课件出示: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越慢,摆长越短摆得越快。
师:在第七课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越慢,摆长越短摆得越快。
那么什么是摆长呢?课件出示摆长示意图(如图1)师:摆长就是从摆绳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四) 如何找到摆锤的重心师:以我们这个摆为例(如图2),它由钢尺和环形磁铁组合而成。
像这样不规则物体的摆锤,可以用找平衡点的方法确定重心,也即将这个带有环形磁铁的钢尺放在一个立着的塑料尺上,使它保持平衡,钢尺与塑料尺相交的那条线就是重心所在的位置。
课件出示金属球作为摆锤时(如图3),重心的确定方法师:如果是像这样以金属球作为摆锤的,可以将金属球固定在角尺上,测量出球的直径,它的重心就是直径的中心点。
图1 图2图3(五)调整摆长,使摆1分钟摆动60次(1)快速调整课件出示一个摆(如图4)师:将环形磁铁固定在钢尺某处,摆绳长5厘米,测试摆摆动15次用的时间。
师:组装一个摆,根据摆长越长摆得越慢,摆长越短摆得越快这一特点,如果摆动15次用时少于15秒,说明摆得太快了,环形磁铁往下移,如果多于15秒,环形磁铁往上移,然后再次实验,用这样的方法调整环形磁铁的位置,直到用的时间接近15秒。
图4视频:摆动15次用时接近15秒。
(2)精确调整师:现在这个摆摆动15次的时间已经比较接近15秒,为了更精确地测量,我们可以让这个摆摆动60次,看所需要的时间。
视频:摆动60次用时多少。
师:用同样的方法,如果摆动60次用时少于60秒,说明摆得太快了,环形磁铁往下移,如果多于60秒,环形磁铁往上移,然后再次实验,用这样的方法调整环形磁铁的位置,直到用的时间接近60秒。
《做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 微课实录 慈溪市第四实验小学 俞利平
做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一、背景说明学生在学习五下第三单元第七课《做一个钟摆》时,了解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并且在这一课的最后,书中要求学生利用前面研究的材料做一个一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
那么,学生能在课堂上完成这个研究吗?或者学生自主在课外探究会遇上哪些困难?这就是本节微课设计的初衷。
二、策划设计1.内容分析在本微课的探究中,需要学生研究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什么是摆长?怎样测量摆锤的重心?其次,如何调整摆长,使摆在1分钟时间可以摆动60次?这个环节可以从粗略调整向精确调整转变。
第三,从这个摆锤特殊的摆的研究过渡到金属球作为摆锤的普通单摆的研究,即同样的摆长,摆动60次的时间一样吗?最后,引发学生思考,什么因素也影响了摆的快慢,什么样的摆才是单摆?2.适用对象教师教学/学生自学3.类型选择选择的表现形式:演示式采用的技术手段:录屏式/录音式/软件生成式4.组织构思(1(2)微课环节流程图:5.技术环境课件版本:Microsoft PowerPoint 2013录屏、录音、视频合成软件:Camtasia Studio 8三、过程实录1.片头(0分0秒~0分5秒,共长5秒)动态呈现微课程名称、微课课题,主讲教师姓名及工作单位,并配上片头音乐。
2.本微课研究需要的材料出示(0分5秒~0分27秒,共长22秒)铁架台、角尺、塑料尺、细线、钢尺、环形磁铁、夹子、单摆(金属球)、秒表、记号笔、钩码。
3.教学环节第一步:什么是摆长(0分27秒~0分54秒,共长27秒 )课件出示: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越慢,摆长越短摆得越快。
解说词:在第七课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越慢,摆长越短摆得越快。
那么什么是摆长呢?课件出示摆长示意图(如图1)解说词:摆长就是从摆绳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4. 教学环节第二步:如何找到摆锤的重心(0分54秒~1分57秒,共长63秒 )解说词:摆锤的重心需要如何确定呢?课件出示:不规则物体作为摆锤时,重心确定的方法解说词:以我们这个摆为例(如图2),它由钢尺和环形磁铁组合而成。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是一节实践活动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钟摆的原理,学习制作一个简易的钟摆,并探究影响钟摆摆动周期的因素。
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动手操作能力强,对于简单的实验和制作活动感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钟摆的原理和物理概念理解较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耐心讲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钟摆的原理,知道钟摆的摆动周期与摆长和重力的关系。
2.学会制作一个简易的钟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观察、思考、探究的科学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钟摆的原理,制作一个简易的钟摆。
2.教学难点:钟摆摆动周期与摆长和重力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钟摆的原理和影响摆动周期的因素。
2.运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制作钟摆,培养操作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法,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钟摆的材料:木棒、小球、绳子、计时器等。
2.准备相关的科学知识资料,以便为学生提供参考。
3.划分好学习小组,确保团队合作顺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实物展示钟摆的图片和实际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关注钟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钟摆是如何工作的吗?”让学生思考钟摆的原理。
2.呈现(5分钟)简要讲解钟摆的原理,展示制作钟摆的材料和工具。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钟摆的摆动周期与摆长和重力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领取制作钟摆的材料。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制作钟摆。
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制作好的钟摆,讲解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
其他学生倾听,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钟摆实验,探究摆动周期与摆长和重力的关系。
《做一个钟摆》作业设计方案
《做一个钟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任务背景:钟摆是一种简单而优雅的物理现象,通过重力和惯性的作用,能够形成周期性的摆动。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物理运动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二、任务目标:1. 了解钟摆的基本原理和运动规律;2. 学会设计和搭建一个简单的钟摆模型;3. 掌握实验方法和数据采集技巧;4.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钟摆运动的规律。
三、任务流程:1. 首先介绍钟摆的基本原理和运动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2. 学生分组,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钟摆模型;3. 进行实验,记录摆动的周期时间;4. 分析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并进行数据处理;5. 结果展示和讨论,总结实验中的经验和教训;6.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四、具体任务安排:1. 任务1:钟摆原理介绍(30分钟)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钟摆的基本原理和运动规律,引导学生思考钟摆摆动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2. 任务2:钟摆模型设计(60分钟)学生分组设计钟摆模型,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长度,搭建一个能够稳定摆动的钟摆。
老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3. 任务3:实验进行(90分钟)学生进行实验,记录每次摆动的周期时间,至少进行10次摆动。
老师和助教协助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4. 任务4:数据分析与结果展示(6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摆动周期时间的图表,分析数据规律,验证钟摆运动的基本规律。
在班内展示结果并进行讨论。
5. 任务5:实验报告撰写(12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内容,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数据分析和结论。
老师对报告进行评阅并提出建议。
五、评估方法:1. 实验数据记录和完整性(20分):学生是否准确记录了摆动周期时间,并完成了数据分析;2. 实验结果展示和讨论(20分):学生的图表是否清晰、分析是否得当、讨论是否充分;3. 实验报告撰写(30分):报告内容是否完整、结构是否合理、表达是否清晰;4. 合作与表现(30分):学生在分组合作和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制作钟摆》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制作钟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目标
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
2.同一个摆,摆绳长度越长,摆动越慢;摆绳长度越短,摆动越快。
二、科学探究目标
1.能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摆绳长度如何影响摆动快慢,不断地调整摆,直至每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
2.能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摆的摆动快慢。
三、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细心观察与准确测量的重要性。
2.对新问题的研究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人类对产品需要不断地改进以适应现实的需求。
【教学重点】
不断地调整摆,直至每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细长绳、铁架台、计时器(秒表或者手表)、摆锤(金属球等)。
(可按组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精心设计理性操作有效探究——《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临洮县第一实验小学王玲娟【教学分析】《做一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
教参上规定的第一个科学概念是: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但在《摆的研究》一课的最后一个实验“摆绳一样,摆锤长短不一”这个实验中,学生们通过研究已经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长越短摆得就越快。
如果本课再研究教材上定的目标的话,两课不是重复了吗?因此,我根据本课实验的编排,重心放在了:摆长如何确定,同一个单摆摆长如何调节,调节有什么有意义等教学目标上。
【学生分析】我校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两年的科学学习基础,储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平时重视科学实验,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依据生活提出问题——预测实验现象——亲历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分工明确,乐于探究,能够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形成实验结论。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1.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动快慢。
2.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3.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做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积极动手,准确测量的重要性。
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3.对新问题的研究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摆长如何确定,同一个单摆摆长如何调节。
【教学难点】一个摆重心的高低影响摆动快慢。
【教学准备】1.学生实验准备: 每组金属条一根、磁铁一块、铁架台一个、塑料尺一把、彩笔一根。
2.教师实验准备:摆锤长度不一样的摆各1个,钢尺、磁铁、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摆绳长度相同,摆锤长度不同的两个摆。
2.提问:这是我们上节课研究过的两个摆,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摆的快慢跟什么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3.小结:(板书: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长,摆得慢;摆长短,摆得快。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南平实验小学叶水明
活动三:做一个15秒钟摆动15次的
摆1、小组制作一个15秒
钟摆动15次的摆。
2、明确比赛规则。
3、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动手实验,调试出一个15
秒钟摆动15次的摆。
2、小组汇报交流:你是如何调整使
摆15秒正好摆动15次的?
3、点评,宣布比赛结果。
通过动手
实践,体
验成功喜
悦,激发
探究欲
望。
板书设计
作业科学活动手册:《做一个钟摆》部分
教学反思《做一个钟摆》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对“摆长”的正确理解。
教学中,我从“有什么不同”到“为什么不一样”,再到对“摆长”的正确理解,层层深入,为学生铺好每一步的垫脚石。
为达成这一目标,我作了几个细节上的处理:一是对实验材料的改进。
教材要求在30厘米长的木条(或塑料棒)上固定一块金属圆片,从而制成一个摆,还要求金属圆片能固定在不同的位置。
这样的材料比较难以制作,特别是金属圆片不好移动。
用锯条做摆,用磁吸做固定物,材料比较好找,特别是移动固定物方便。
只是锯条一边的锯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事先我用砂轮将其磨平,确保安全。
二是实验过程的简化。
已做过的实验不重复做,连续做3次简化为连续做2次。
三是拓展环节。
我自行设计了长短不同,固定物的位置也不同的两个摆,让学生明白摆长不等于摆的长度,只要摆长相同,摆速都是一样的。
让学生在直观实验对比中,思维前后联系,得到了正确的结论。
制作钟摆教学设计
制作钟摆教学设计一、引言钟摆是一种简单而古老的物理实验装置,通过重力的作用使得一个物体在固定点周围来回摆动。
制作钟摆是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介绍制作钟摆的教学设计。
二、材料准备制作钟摆所需材料有:1. 一根细线或绳子:用于悬挂钟摆。
2. 一个小重物:可以是一个小球或者其他重物,用于作为钟摆的摆锤。
3. 一个固定点:可以是一个支架或者其他固定物体。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固定点:选择一个适当的位置,固定点应稳定且能够承受摆锤的摆动。
2. 准备摆锤:将小重物绑在细线的一端,确保细线的长度适中,以便摆锤能够自由摆动。
3. 悬挂摆锤:将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点上,确保摆锤能够在细线上自由摆动。
4. 调整摆锤长度:根据需要调整细线的长度,可以通过加减摆锤下方的绳子长度来改变摆锤的摆动周期。
5. 观察摆动:轻轻将摆锤拉动,释放后观察摆锤在固定点周围的摆动。
6. 记录观察结果:记录摆锤的摆动周期、摆动幅度等观察结果。
7. 分析结果:根据观察结果,分析钟摆的运动规律和影响因素。
四、教学要点1. 钟摆的运动规律:钟摆的摆动是一个周期性的运动,摆动的周期与摆锤的长度相关,摆动的幅度与摆锤的重量相关。
2. 钟摆的影响因素:摆锤的长度和重量是影响钟摆摆动的主要因素,摆锤长度越长,摆动周期越长;摆锤重量越大,摆动幅度越大。
3. 钟摆的应用:钟摆的稳定性和周期性使其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例如钟表、摆钟、摆线钟等。
五、教学拓展1. 实验变量设计:可以通过改变摆锤长度、重量等变量,观察对钟摆摆动的影响。
2. 钟摆的数学模型:可以通过物理公式推导出钟摆的运动方程,进一步研究钟摆的运动规律。
3. 钟摆的历史发展:可以介绍钟摆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科学家对钟摆运动规律的研究。
六、实际意义制作钟摆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基本原理,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能力。
钟摆作为一种简单而重要的物理实验装置,对于学习物理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莒县第三实验小学王桂晓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认识到摆长影响摆动快慢。
2.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3.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做个20秒摆动20次的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教学重点
摆长是指固定点到摆锤的重心的距离。
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难点
物体重心的认识,以及一个摆重心的高低影响摆动快慢。
教学准备
课件、铁尺,磁扣、铁架台、细线、夹线夹,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摆长与绳长的关系。
1、复习上节课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无关?又与什么
因素有关?(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摆幅大小无关,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长,摆得慢,摆绳短,摆得快。
)2、上节课我们用两个摆绳长度相同,摆锤长度不同的摆做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3、为什么摆绳长度相同摆锤短的摆摆动的快呢?(摆锤的长度不同)
二、探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
1、出示两个摆,摆绳的顶端用夹线夹夹住,把夹线夹固定在有孔的金属杆上。
其中一个摆的下端挂了重物(磁铁)
2、猜测:这个摆的摆动快慢一样吗?
3、实验验证。
4、交流分析,为什么两个摆摆动的快慢不同呢?
5、课件展示,让学生认识有规则形状的物体的重力中心所在,即重心。
摆长不等于摆绳的长度。
摆长是指摆绳的固定端到摆锤的重心的距离。
有规则形状的物体的重心就在物体的中心。
6、在黑板上画一个窄长方体,让学生画出重心的位置。
7、小结:两个摆绳长度相同,摆锤长度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不同,是因为这两个摆的摆长不同。
(板书:摆长等于摆绳的固定端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
8、得出结论两个摆的摆长不同,所以摆的快慢不一样。
摆的总长度不等于摆长,摆长是指摆绳的固定端到摆锤的重心
的距离。
由于摆锤上加了重物,摆锤的重心改变了,摆长也改变了,摆的快慢也就会跟着改变。
8、分组实验:研究改变重物在摆上固定的位置是否会影响摆动的快慢。
.汇报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1)各组汇报实验数据,教师汇总。
(2)分析实验数据,看看有什么规律?让学生发现重物位置不同,摆锤的重心就会改变,摆的快慢也会改变。
(3)小结并板书:(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长,摆得慢,摆长短,摆得快。
)
三、制作“钟摆”
1.揭题。
(板书:做一个钟摆)
2.讨论:现在要做一个20秒摆动20次的钟摆,应该怎样调整摆长?
(出示一个小组的实验记录单进行讨论)
3.分组实验。
4、交流实验结果。
5、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
做一个钟摆
摆长=从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摆的快慢摆长长快
短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