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科学下册《做一个钟摆》教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案一. 教材分析《做一个钟摆》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的一个实践活动。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钟摆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认识钟摆,理解钟摆的原理,进而制作出自己的钟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于简单的物理现象有所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喜欢动手操作,对于实践活动充满兴趣。

但同时,学生对于较为复杂的物理原理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来加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钟摆的原理,知道钟摆是如何工作的。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钟摆的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制作钟摆的过程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动手操作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钟摆的图纸和材料。

2.准备钟摆的制作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3.准备教学课件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钟摆是什么吗?它是如何工作的?让学生对钟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展示钟摆的图纸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钟摆的结构和原理。

同时,通过播放钟摆的运作视频,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钟摆的工作原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领取一份钟摆图纸和制作材料。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制作自己的钟摆。

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制作完成后,让学生演示自己的钟摆,并讲解钟摆的工作原理。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学生对钟摆知识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钟摆,还有哪些物体也具有类似的原理?让学生举例说明,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教科版科学五下3.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下3.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下3.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做一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五下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通过制作一个钟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单摆的原理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操作的指导,适合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简单机械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心,愿意动手操作,但同时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单摆原理的理解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同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单摆的原理和特点,理解钟摆的运作机制。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单摆的原理和特点,钟摆的制作和运作机制。

2.难点:对单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钟摆制作过程中的技术要领。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2.示范法:教师演示钟摆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模仿和操作。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制作和实验,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PPT。

2.钟摆制作材料:木棒、钟表、细线、重物等。

3.实验器材:尺子、计时器等。

4.教学场地:实验室或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简单机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即制作一个钟摆,让学生了解钟摆的运作机制。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钟摆的原理和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钟摆。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阐述钟摆的制作过程和运作机制。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钟摆的制作过程,边示范边讲解注意事项。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制作和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钟摆的运作情况,总结钟摆的特点和原理。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做一个钟摆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做一个钟摆教科版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1.通过研究认识摆长影响摆动快慢。

2.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3.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做个30秒摆动25次的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1.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2.不断探索新知的精神。

【教学重点】摆长是固定点到摆的重心的距离。

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难点】一个摆重心的高低影响摆动快慢。

【教学准备】学生实验准备: 每组一条30cm的钢尺、加厚磁铁若干块、铁架台、实验记录单。

2、教师实验准备:摆绳长度不同、摆锤长度不同的摆各1个,钢尺、磁铁、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小活动出示跷跷板,提问:跷跷板在没有人座的时候为什么是平衡的?坐上人之后为什么偏向重的一边?(通过跷跷板对学生重心的概念进行前测,了解他们对于重心的认识,为后面找重心、认识摆长铺垫。

)一、导入1.提问引入:出示上节课研究的两个摆锤相同,摆绳长度不同的摆,提问:上节课我们进行了摆的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呢?学生回答。

(板书: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与摆锤重量无关。

摆绳越长,摆得越慢,摆绳越短,摆得越快。

)二、探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1.出示摆绳长度相同,摆锤长度不同的两个摆(如右图),提问:摆绳长度相等的这两个摆,摆动的快慢一样吗?(1)学生猜测两个摆的摆动快慢。

(2)请两位学生上台操作,测30秒内两个摆的摆动次数。

(3)分析讨论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

(将教材的木棒加铁片改为钢尺加磁铁方便加重物和移动,测试时间由15秒改为30秒,使摆动的差距变大便于比较。

)2.选择长摆,在摆锤下端加上一个重物。

(如右图)(1)学生猜测这个摆的摆动快慢是否会变化。

(2)实验验证(确定长度这个变量,只研究摆锤重量对于摆动快慢的影响。

引导学生学会控制变量。

)3.提出本节课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到底和什么有关?明确实验要求。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做一个钟摆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做一个钟摆

7.做一個鐘擺【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擺的擺動快慢與擺長有關,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

過程與方法:在真實情境中研究擺長如何影響擺的快慢;在不斷嘗試中,調製出每分鐘擺動30次的鐘擺。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細心觀察和準確測量的重要性;體會製作鐘擺的樂趣。

【教學重點】在真實情境中研究擺長如何影響擺的快慢。

【教學難點】調製出每分鐘擺動30次的鐘擺。

【教學準備】學生自帶計時表(小組)、鐵架台、棉線、一根寬1釐米長30釐米的木條、稍大金屬片。

【教學過程】一、引入:1.複習上節課內容,擺的快慢與什麼因素有關?2.閱讀課本P62上圖和文字,並作出預測。

師出示上節課的實驗單擺再次演示。

3.小結:擺長不等同與繩長。

二、擺長怎樣影響擺動次數:1.師出示金屬圓片,問:假如把它固定到木條上,這個擺的擺動快慢會變化嗎?為什麼?2.學生小組實驗,把金屬片固定在底部,三次實驗記錄15秒內擺動的次數。

記錄表見課本P62。

3.回饋數據。

4.思考:我們觀察到了什麼變化?怎樣解釋這種變化呢?5.師問:金屬圓片在木條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對擺的快慢有影響嗎?6.小組三次實驗並記錄金屬片掛在上、中、下處時,15秒內擺動的次數。

7.回饋數據。

8.解釋變化原因並小結。

三、做個鐘擺:1.提出要求:利用剛才的材料,我們能做一個每分鐘正好擺動30次的鐘擺嗎?2.板書課題:做一個鐘擺。

3.小組嘗試調整製作。

4.請成功的小組展示鐘擺。

板書設計:做一個鐘擺擺的擺動快慢與擺長有關,長則慢,短則快。

每分鐘擺動30次。

做一个钟摆的教案

做一个钟摆的教案

做一个钟摆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钟摆的运动规律教案目标:1. 了解钟摆的基本概念和运动规律。

2. 学习如何进行钟摆实验,并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3. 分析实验数据,通过图表和图形展示钟摆的运动规律。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教学资源:1. 钟摆模型或实际钟摆。

2. 实验记录表格。

3. 计时器。

4. 图表和图形展示工具。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钟摆的概念,解释钟摆的基本运动规律。

2. 引发学生对钟摆的兴趣,例如通过展示钟摆的实际运动或有趣的钟摆实验视频。

实验设计:1. 将钟摆模型或实际钟摆悬挂起来,并确保其可以自由摆动。

2. 让学生观察钟摆的运动,并提醒他们注意钟摆的周期、振幅和频率等要素。

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择不同长度的线或不同重量的物体作为钟摆。

4. 学生使用计时器记录每个钟摆摆动的时间,并填写实验记录表格。

数据分析:1.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钟摆长度与摆动时间的关系图表。

2. 引导学生观察图表,分析钟摆长度与摆动时间之间的关系。

3. 学生可以通过计算平均值或绘制更多的图表来进一步分析数据。

总结与展示:1. 学生分享他们的数据分析结果,讨论钟摆的运动规律。

2. 教师总结并强调钟摆的周期与长度的关系,以及钟摆的振幅与频率的关系。

3. 学生可以利用图表和图形展示工具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分析。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设计更多的钟摆实验,探究其他因素对钟摆运动的影响,如重量、摆动角度等。

2.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钟摆的应用,如钟摆时钟、摆钟等,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实验记录的准确性。

2. 评估学生对钟摆运动规律的理解,包括他们在数据分析和展示中的表现。

3. 学生可以完成一份简要的实验报告,总结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分析。

教案的指导:1. 在引入部分,可以使用图像、实物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在实验设计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参数,并提醒他们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数据。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7 做一个摆钟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7 做一个摆钟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步骤一:设计实验
要求:利用刚才的材料,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钟摆
步骤二:小组尝试调整制作,请成功的小组展示钟摆。

五、课堂小结
1.摆长不等同于摆绳长度,摆长是从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长度。

2.单摆的摆长越长,单位时间内摆动越慢,反之越快。

六、课堂练习
判断题
1.摆锤的重量减为原来的,摆锤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也减为原来
的。

()
2.在不改变摆绳长度的前提下,摆锤的长度发生变化,发现摆锤越长,速度越快。

()
3.在摆锤最下面悬挂一个重物,发现挂了重物的摆与不挂重物的摆速度一样。

()
4.在摆绳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摆的速度与重物的位置有关,重物越往下,摆的速度越慢,越往上,摆的速度越快。

()
5.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做一个摆钟》教案.doc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做一个摆钟》教案.doc

7・做一个摆钟【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进一步认识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知道摆长不是摆绳的长度,也不是摆绳和摆锤的总长,而是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长度;知道如果在摆锤不同位置加重物,会改变重心的位置,从而导致摆长不同,摆动快慢发生变化。

过程与方法:学会用反证的方法,运用“摆长相同快慢一致”规律判断两个摆长度是否一致,在不断否定摆长错谋前概念的慕础上建构“摆长”的科学概念;在实验慕础上能快速制作每分钟摆动60 次的钟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心观察和准确测量的重要性;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

【学情分析】1.前一课时学生已知摆的快慢只与摆长有关,而与摆幅和摆重都无关。

这些都是根据摆的快慢判断摆长是否一致的必要储备。

2.学生在前面摆的活动中,对于对比实验的的设计,摆的次数的测量都具备了一定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不断否定错谋前概念,在不断否定中建立“摆长”科学概念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重心,理解摆长。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自制的两组摆、教学课件、学习记录单、磁性黑板贴等学生分组材料:1.探究摆长的材料,三种不同类型的摆,共9组,秒表等。

2.制作一分钟摆动60次钟摆的材料、秒表、尺子等。

学生材料:【教学过程设计】一、兴趣激发,思维预热1.复习摆的快慢与摆长的关系.2.观看老师带来的两组摆的不同,推测并解释摆动的不同,从而引入本课的思维基础: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相等,快慢相同,摆长不同,长慢短快。

(粘贴)二、情境创设,思维体验探究活动一:探究摆绳长度是否是摆长。

1.观察老师准备的一组摆,和前一节课的摆有什么不同,提出关于摆长的问题。

2.引导孩子思考并在导学单上完成对于“摆长啪勺猜测,根据对摆长的理解对两个摆的摆动快慢进行预测。

3.引导孩子设计实验验证猜测。

4.师生合作分工测量,共同完成实验取证。

5.共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粘贴板书:摆绳长不一定是摆长。

三、合作探究,思维建构探究活动二:探究摆绳和摆锤总长是否是摆长1.谈话引入:通过前面实验我们发现摆绳长度不是摆长,那么前面同学提到的摆绳和摆锤的总长是不是摆长呢?2.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和刚才长摆锤一样的摆,不同的是有的在摆锤下面加了重物,有的在上面,有的在中间。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7做一个钟摆》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7做一个钟摆》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7做一个钟摆》教案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中的《3.7做一个钟摆》是一节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制作一个钟摆,让学生了解钟摆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为素材,让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较强,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但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能对钟摆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钟摆的原理,知道钟摆是如何工作的。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钟摆的原理及其应用。

2.学生动手制作钟摆,掌握制作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制作和观察钟摆,了解钟摆的原理。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制作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2.钟摆制作材料:木板、尺子、螺丝、螺丝帽、重物等。

3.辅助工具:螺丝刀、锯子、锤子等。

4.教学视频或图片:关于钟摆的原理和应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钟摆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钟摆,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钟摆是如何工作的吗?”让学生思考钟摆的原理。

2.呈现(5分钟)教师简要讲解钟摆的原理,展示制作钟摆的过程。

重点讲解钟摆的关键部件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材中的制作方法,动手制作钟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展示制作好的钟摆,讲解钟摆的原理和制作过程中的心得。

其他学生倾听,提问,互动交流。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拓展问题:“钟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你能想到哪些改进钟摆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想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 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1 .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动次数。

2.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3 .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做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1 .认识到细心观察与准确测量的重要性。

2 .对新问题的研究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体会制作钟摆的乐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摆长是固定点到摆的重心的距离。

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难点:物体重心的认识,以及一个摆重心的高低影响摆动快慢。

三、教学准备1 .学生实验准备:每组一个带有可移动摆锤的摆杆(钢尺)、摆锤(钢尺)、铁架台、细线、刻度尺、计时器、实验记录单。

2.教师实验准备:摆锤长度不一样的摆各1个、一个带有可移动摆锤的摆杆(钢尺)、摆锤(钢尺)、铁架台、细线、计时器、课件。

四、教学过程(—)、激趣导入:出示机械摆钟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二)、复习质疑:摆长与绳长的关系。

1 .复习上节课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无关?又与什么因素有关?板书一摆的快慢:摆锤轻重无关摆幅大小摆绳长短有关2 .出示课前小研究:两个摆绳长度相同,摆锤长度不同的摆,预观察哪个摆摆的快,哪个摆摆的慢?学生汇报课前小研究,分析探究过程,并当场实验验证。

3.有什么新问题?和上节课的所学有冲突吗?4.学生猜测:摆的快慢还可能和其他因素有关,比如摆锤的长短、摆的长短等。

(三)、探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1 .选择长摆,在摆锤下端加上一个重物。

(课件出示图片)重心会发生变化吗?改变圆片的位置呢?(学生找重心)2 .学生推测:圆片的位置不同会怎样影响摆动的快慢呢?3.实验验证,记录并张贴在黑板上。

4.汇报交流各组的数据。

全班同学观察摆和呈现的数据,发现什么?5 .小结刚才我们发现,当摆锤重量一样,长度也一样,但是圆片在摆锤上的位置变化了,其实也是摆锤的重心变化了。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钟摆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实验装置,可以用于教学和学习物理原理。

以下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钟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钟摆的基本原理,并能够描述和解释钟摆的运动规律。

2.学会使用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来探究钟摆的运动规律。

3.提高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介绍钟摆和其作用:钟摆是一种由重物(称为摆锤)悬挂在固定点上并能在水平面内来回摆动的装置。

它的主要作用是研究和演示重力和摆动力在物体上的作用。

2.探索钟摆的运动规律: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钟摆的摆动周期是否与摆锤的质量、摆动幅度或摆长有关?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设计和完成以下实验:a.实验一:摆锤质量与周期的关系-准备不同质量的摆锤,如小球、金属块等。

-将摆锤固定在一个固定点上,使其能够在水平面内摆动。

-用一个计时器来测量摆锤的摆动周期,即来回摆动的时间,重复实验多次并求平均值。

-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观察摆锤质量与周期的关系。

b.实验二:摆动幅度与周期的关系-使用相同质量的摆锤,但让它从不同角度开始摆动,即改变摆动幅度。

-再次使用计时器来测量摆动周期,重复实验多次并求平均值。

-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观察摆动幅度与周期的关系。

c.实验三:摆长与周期的关系-使用相同质量的摆锤,但使用不同长度的线来悬挂摆锤。

-使用计时器来测量摆动周期,重复实验多次并求平均值。

-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观察摆长与周期的关系。

3.数据处理和分析:让学生收集实验数据,并使用数据分析方法来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

比较不同因素对钟摆运动规律的影响,并让学生总结和发现规律。

4.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数据、分析结果和结论。

同时,要求学生总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三、教学评估方式:1.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估其对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结论推理的能力。

2.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评估其对钟摆原理和运动规律的理解。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7做一个钟摆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7做一个钟摆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7做一个钟摆教科版《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教材及学情分析】《做一个钟摆》是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与测量》的第七课,是一节以活动构建概念的课。

五年级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自我控制能力较强,能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学习,并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操作能力。

在前两节课已经了解了摆的快慢与摆幅、摆锤重量无关,与摆绳长有关”三个概念,在本课教学中主要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摆长,摆长与摆的摆动快慢的关系这两个概念,并让学生制作30秒摆动30次的摆,目的是为第八课作一个铺垫。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经历三次认知冲突后意识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经历实验和数据分析,理解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科学探究:1.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到摆长影响摆动快慢。

2.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3.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做个30秒摆动30次的摆。

科学态度: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通过制作活动意识到科学能应用于生活,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了解摆长是摆绳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理解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准备】教师:带有可移动固定物的长钢条、金属圆片、短钢条、课件、秒表、挂钟、不倒翁学生:每组一个带有可移动固定物的长钢条、铁架台、学习单、秒表、金属圆片【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2分钟重心的认识是难点,课前游戏的铺垫能起到一定的引导学习作用。

复习回顾。

探究、解释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25分钟引发认知冲突,根据学生已有概念,摆绳长相同,摆动快慢应该一样,但实验证明两个摆的摆动快慢是不同的,使用钢条主要是考虑到整节课的连贯性,因为后面还要做一个钟摆,如果用木条,感觉中间会断层。

教具中的金属原片是铁片,自己下水实验时发现当金属圆片处于不同位置时,差别不够大,于是又自己动手增加了金属圆片的重量(用铅条代替)。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3.7《做一个钟摆》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3.7《做一个钟摆》教案

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3.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课题做一个钟摆单元 3 学科科学年级 5学习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相同的绳长,摆锤重心高低不同的放法研究摆长的定义。

2、用比较的方法研究钟摆的摆动快慢。

3、对比摆长不同会影响摆的快慢,调整摆长,做一个1分钟摆30次的摆。

科学态度目标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重点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难点通过相同的绳长,摆锤重心高低不同的放法研究摆长的定义;用比较的方法研究钟摆的摆动快慢。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这两个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小结】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重量不一样。

2、这两个摆的摆动快慢一样吗?讨论交流通过上节课发现的新问题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一、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1、根据我们对摆的研究,让我们来制作一个钟摆(1)任务取两根长度分别为20厘米、30厘米、粗细相同的木条(或塑料棒),竖直悬挂在支架上,让其能自由摆动。

观察哪个摆动得快,哪个摆动得慢。

(2)注意事项①两个摆的摆绳长度要一样②摆动的时间要相同(15秒)③自由摆动,不能推摆④碰到支架需重新实验⑤重复实验三次,做好记录(3)15秒木条摆动观察记录制作摆,观察通过相同的绳长,摆锤重心高低不同的放法研究摆长的定义。

用比较的方法研究钟摆的摆动快慢。

2、摆的快慢与木条(或塑料棒)的长度有什么关系?(1)摆长与摆绳摆长是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2)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从效果看,可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拓展】怎样确定物体的重心?【小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确定。

例如,均匀细直棒的重心在棒的中点,均匀球体的重心在球心,均匀圆柱的重心在轴线的中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7做一个钟摆11-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7做一个钟摆11-教科版
教具中的金属原片是铁片,自己下水实验(用铅条代替)。
接下来的活动是重点,主要是研究为什么摆锤上加了重物、重物的位置不同,摆的快慢也会不同。
各个小组的摆有不同,主要是摆绳长短不一样,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小组之前测得的数据,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调整金属圆片的位置,做成一个30秒刚好摆动30下的摆。
1.师出示两个摆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两个摆哪个摆动得快,哪个摆动得慢,你的推测依据是什么?
生1预设:我觉得这两个摆摆得一样快,因为这两个摆的摆绳长度是一样长的,摆绳长度一样,所以摆的快慢也一样。
生2预设:我觉得这两个摆短的摆摆得快,长的摆摆得慢,因为短的摆受到的空气的阻力比较小,所以短的摆得快,长的摆摆得慢。
师:大家意见产生了分歧,接下来我们用实验来证明,看它们30秒能摆动多少下。
(1)生演示实验验证
(2)交流研讨
师:现在摆锤的长度没有变化,但摆的快慢却发生了变化,这是怎么回事?
生1预设:摆锤上加了重物的缘故
生2预设:但明明摆锤的重量不会影响摆的快慢,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3预设:说明摆的快慢和金属圆片有关,有了这个重物摆的快慢发生了变化。
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通过制作活动意识到科学能应用于生活,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了解摆长是摆绳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理解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二、【教学准备】
教师:带有可移动固定物的长钢条、金属圆片、短钢条、课件、秒表、挂钟、不倒翁
师:具体是怎样的关系,你能说一说么?
生预设摆长长,摆得慢,摆长短,摆得快。
(师板书摆长长,摆得慢,摆长短,摆得快)

第7课《做一个钟摆》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第7课《做一个钟摆》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7课《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做一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

教参上规定的第一个科学概念是: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但在《摆的研究》一课的最后一个实验“摆绳一样,摆锤长短不一”这个实验中,学生们通过研究已经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长越短摆得就越快。

如果本课再研究教材上定的目标的话,两课不是重复了吗?因此,我根据本课实验的编排,重心放在了:摆长如何确定,同一个单摆摆长如何调节,调节有什么有意义等教学目标上。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两年的科学学习基础,储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平时重视科学实验,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依据生活提出问题——预测实验现象——亲历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分工明确,乐于探究,能够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形成实验结论。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在不断尝试中,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心观察和准确测量的重要性;体会制作钟摆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

【教学难点】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棉线、一根宽1厘米长30厘米的木条、稍大金属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沙漏: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沙漏)它有什么作用?(计时)老师的这个沙漏可以计时30分钟。

2、谈话:这节课我们也准备来做一个计时器有兴趣吗?(有)我们要做的计时器是根据大物理学家伽利略的一个发现来做的。

在1583年,一次伽利略在教堂祈祷时注意到教堂的吊灯在风中不停地摆动,这本来是人们常见的,而伽利略却细心地观察起来,后来还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就是吊灯每次摆动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手势模拟吊灯摆动)这就是摆的等时性。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是一节实践活动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钟摆的原理,学习制作一个简易的钟摆,并探究影响钟摆摆动周期的因素。

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动手操作能力强,对于简单的实验和制作活动感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钟摆的原理和物理概念理解较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耐心讲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钟摆的原理,知道钟摆的摆动周期与摆长和重力的关系。

2.学会制作一个简易的钟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观察、思考、探究的科学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钟摆的原理,制作一个简易的钟摆。

2.教学难点:钟摆摆动周期与摆长和重力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钟摆的原理和影响摆动周期的因素。

2.运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制作钟摆,培养操作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法,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钟摆的材料:木棒、小球、绳子、计时器等。

2.准备相关的科学知识资料,以便为学生提供参考。

3.划分好学习小组,确保团队合作顺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实物展示钟摆的图片和实际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关注钟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钟摆是如何工作的吗?”让学生思考钟摆的原理。

2.呈现(5分钟)简要讲解钟摆的原理,展示制作钟摆的材料和工具。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钟摆的摆动周期与摆长和重力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领取制作钟摆的材料。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制作钟摆。

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制作好的钟摆,讲解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

其他学生倾听,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钟摆实验,探究摆动周期与摆长和重力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科学下册《做一个钟摆》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在不断尝试中,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心观察和确凿测量的重要性;体会制作钟摆的欢乐。

【教学重点】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

【教学难点】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棉线、一根宽1厘米长30厘米的木条、稍大金属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阅读课本P62上图和文字,并作出预测。

师出示上节课的实验单摆再次演示。

3.小结:摆长不等同与绳长。

二、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
1.师出示金属圆片,问:假如把它不变到木条上,这个摆的摆动快慢会变化吗?为什么?
2.学生小组实验,把金属片不变在底部,三次实验记录15秒内摆动的次数。

记录表见课本P62。

3.反馈数据。

4.思考:我们观察到了什么变化?怎样解释这种变化呢?
5.师问:金属圆片在木条上不变的位置例外,对摆的快慢有影响吗?
6.小组三次实验并记录金属片挂在上、中、下处时,15秒内摆动的次数。

7.反馈数据。

8.解释变化原因并小结。

三、做个钟摆:
1.提出要求:利用刚才的材料,我们能做一个每分钟凑巧摆动30次的钟摆吗?
2.板书课题:做一个钟摆。

3.小组尝试调整制作。

4.请胜利的小组展示钟摆。

板书设计:
做一个钟摆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长则慢,短则快。

每分钟摆动30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