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小兔乖乖》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语言《小兔乖乖》说课稿《〈小兔乖乖〉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小兔乖乖》是小班语言教材中的经典故事。

这个故事富有童趣,情节简单且生动,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语言发展阶段。

通过这个故事,幼儿可以学习到基本的安全意识,如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同时也能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想象力。

在小班的语言教学中,《小兔乖乖》这样的故事是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和语言启蒙的重要素材。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幼儿能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知道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如兔妈妈、小兔子和大灰狼。

例如,在讲述故事过程中,通过提问“小朋友们,故事里都有谁呀?”引导幼儿回忆并说出角色名字。

(2)幼儿能够学说故事中的简单对话,像“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不回来,谁来也不开。

”这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堂上,可以让幼儿模仿小兔子的语气进行对话练习。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听故事、看图片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讲述故事时,教师展示相应的图片,幼儿一边听一边看,然后让幼儿描述看到的画面,以此锻炼观察能力。

(2)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情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例如,安排幼儿分别扮演兔妈妈、小兔子和大灰狼,进行故事表演。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引导幼儿树立初步的安全意识,知道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在故事讲完后,教师可以提问“如果有陌生人来敲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让幼儿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2)培养幼儿对故事的喜爱之情,激发幼儿对阅读故事的兴趣。

通过多次讲述和互动活动,让幼儿感受到故事的趣味性。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简单对话。

这是因为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理解故事和模仿语言是语言学习的基础。

例如,在故事中有兔妈妈和小兔子的对话“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妈妈要进来。

”“妈妈回来了,这就把门开。

”这些简单的对话需要幼儿反复练习才能掌握。

(2)引导幼儿树立初步的安全意识。

由于小班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安全意识淡薄,所以通过故事让他们知道不能随便开门是非常重要的。

2. 教学难点
(1)让幼儿能够根据故事中的情境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

这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因为他们需要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还能够表现出角色的特点,如大灰狼的凶狠、小兔子的机灵等。

(2)如何引导幼儿将故事中的安全意识迁移到生活中。

幼儿可能在故事中知道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但在实际生活中能否做到,需要教师巧妙引导。

二、说学情
小班幼儿年龄在3 -
4岁左右,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对于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情节发展等,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直观的图片、生动的讲述来理解。

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处于起步阶段,词汇量较少,语句简短,所以在学说故事对话时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在情感方面,小班幼儿对故事中的善恶有初步的感受,容易被故事中的角色情绪所感染,例如会对大灰狼的出现感到害怕,对小兔子的安全感到担心,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情感教育。

三、说教法
(一)直观演示法
在讲述《小兔乖乖》这个故事时,我会运用直观演示法。

准备一套与故事内容相关的图片,在讲述的过程中,逐一向幼儿展示图片。

例如,当讲到兔妈妈出门时,展示兔妈妈出门的图片;当讲到大灰狼来敲门时,展示大灰狼在门外的图片。

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加直观地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符合小班幼儿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二)提问引导法
在故事讲述过程中,我会适时地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幼儿思考。

例如,在讲到小兔子听到敲门声时,我会问幼儿“小朋友们,小兔子听到敲门声会怎么做呢?”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故事中,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想象力。

在故事结束后,我还会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如“如果是你在家,有陌生人敲门,你会说什么呢?”将故事中的安全意识与幼儿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三)角色扮演法
这是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教学方法。

我会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先将幼儿分成小组,分别扮演兔妈妈、小兔子和大灰狼。

在角色扮演之前,我会引导幼儿回忆故事中的角色特点和对话内容。

比如,告诉扮演大灰狼的幼儿要表现出凶狠的样子,说话的声音要粗一些;告诉扮演小兔子的幼儿要表现出机灵、谨慎的样子。

通过角色扮演,幼儿可以更加深入地体验故事中的情境,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四、说学法
(一)倾听学习法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倾听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在讲述《小兔乖乖》故事时,我会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告诉幼儿在听故事的时候要安静,小耳朵要仔细听,眼睛要看着老师展示的图片。

通过倾听,幼儿可以理解故事的内容,学习故事中的语言。

(二)模仿学习法
小班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

在学说故事中的对话时,我会鼓励幼儿模仿故事中角色的语气和语调。

例如,模仿小兔子的乖巧、兔妈妈的温柔、大灰狼的凶狠。

通过模仿学习,幼儿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体验学习法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情境,这就是体验学习法。

幼儿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能够亲身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如小兔子的紧张、大灰狼的狡猾等。

这种体验式的学习可以让幼儿更加深刻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约3分钟)
1.
我会拿出一个小兔子的毛绒玩具,对幼儿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呀?”引导幼儿说出是小兔子。

然后我会问幼儿:“你们喜欢小兔子吗?为什么呀?”让幼儿自由表达对小兔子的喜爱之情。

2.
接着我会说:“今天小兔子要给我们讲一个它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叫《小兔乖乖》,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这样的导入方式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快速地进入到故事的情境中。

(二)故事讲述部分(约10分钟)
1.
我会一边展示与故事内容相关的图片,一边生动地讲述《小兔乖乖》的故事。

在讲述过程中,我会注意语言的节奏和语调,根据故事中的不同情节和角色来调整。

例如,在讲述兔妈妈的话时,声音要温柔;在讲述大灰狼的话时,声音要低沉、凶狠。

2.
当讲述到故事中的关键情节时,我会适当地停顿,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幼儿思考。

比如,当讲到大灰狼在门外学兔妈妈唱歌时,我会问幼儿:“小朋友们,这个声音真的是兔妈妈吗?小兔子应该怎么做呢?”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故事中来。

(三)故事理解部分(约7分钟)
1.
故事讲完后,我会再次展示图片,和幼儿一起回顾故事的主要内容。

我会问幼儿一些问题,如“故事里有谁呀?”“兔妈妈出门前对小兔子说了什么?”“大灰狼来敲门时,小兔子是怎么回答的?”通过这些问题,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
然后我会让幼儿分组讨论一个问题:“小兔子为什么不给大灰狼开门呢?”引导幼儿思考其中的原因,从而引出安全意识的教育。

(四)语言练习部分(约8分钟)
1.
我会引导幼儿学说故事中的简单对话。

先由我来说兔妈妈的话,如“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妈妈要进来。

”然后让幼儿学说小兔子的话:“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不回来,谁来也不开。

”在幼儿学说的过程中,我会注意纠正他们的发音和语调,鼓励幼儿模仿故事中角色的语气。

2.
我会组织幼儿进行对话练习。

让幼儿两两一组,一个扮演兔妈妈,一个扮演小兔子,进行对话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我会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

(五)角色扮演部分(约12分钟)
1.
我会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幼儿扮演兔妈妈,几名幼儿扮演小兔子,一名幼儿扮演大灰狼。

2.
在角色扮演之前,我会引导幼儿回忆故事中的角色特点和对话内容。

例如,我会对扮演大灰狼的幼儿说:“你要表现得很凶狠,声音要粗粗的哦。

”对扮演小兔子的幼儿说:“你们要表现得很机灵,要小心大灰狼哦。


3.
然后让幼儿开始进行角色扮演。

在表演过程中,我会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故事的情节自由发挥一些动作和表情。

例如,扮演大灰狼的幼儿可以张牙舞爪,扮演小兔子的幼儿可以躲在门后面等。

4.
每个小组表演结束后,我会让其他幼儿进行评价,如“你觉得他们表演得好吗?哪里好呢?”通过评价,幼儿可以互相学习,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

(六)总结与拓展部分(约5分钟)
1.
我会和幼儿一起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回顾故事中的安全意识:“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听了《小兔乖乖》的故事,知道了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对不对?”
2.
然后我会提出一个拓展性的问题:“如果在外面有陌生人给你东西吃,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幼儿将安全意识延伸到其他生活场景中。

3.
最后我会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表扬和鼓励,如“今天小朋友们都表现得非常棒,都学会了《小兔乖乖》的故事,还会表演呢!”
六、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主要以图片为主。

在黑板上展示《小兔乖乖》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图片,如兔妈妈、小兔子和大灰狼。

在图片旁边简单地写上他们的对话内容,如兔妈妈:“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妈妈要进来。

”小兔子:“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不回来,谁来也不开。

”这样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直观形象,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学说对话。

七、课堂练习
(一)例题1
1. 听故事回答问题:故事中的大灰狼是怎么骗小兔子开门的?
答案:大灰狼在门外学兔妈妈唱歌,想让小兔子以为是兔妈妈回来了,然后骗小兔子开门。

2.
练习目的:这个问题主要是考察幼儿对故事细节的理解能力,通过回答这个问题,幼儿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中的情节发展。

(二)例题2
1.
学说对话练习:教师说兔妈妈的话“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妈妈要进来。

”让幼儿学说小兔子的话。

答案: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不回来,谁来也不开。

2.
练习目的:这是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通过学说对话,幼儿可以提高自己的发音、语调以及语言的流畅性。

(三)例题3
1.
角色扮演评价:观看其他小组的角色扮演后,评价扮演大灰狼的幼儿表现得怎么样?
答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如声音是否凶狠(如声音低沉、粗重)、动作是否表现出狡猾(如张牙舞爪、鬼鬼祟祟)等。

2.
练习目的:这个练习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评价能力,同时也能让幼儿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学习到如何更好地进行角色扮演。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密切关注幼儿的表现,根据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如果发现幼儿对某个环节理解困难,例如在角色扮演中,幼儿不知道如何表现角色的特点,我会再次引导幼儿回忆故事中的情节,或者亲自示范给幼儿看。

在教学结束后,我会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如果幼儿在语言练习中表现出积极性不高的情况,我会思考是否是练习方式过于单调,下次教学时可以尝试采用更多样化的语言练习方式,如增加对话的趣味性,或者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语言练习。

通过不断地反思和调整,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满足小班幼儿的学习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