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起源及流派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起源及流派特点
一、太极拳起源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1、始于唐朝许宣平。

2、始于宋朝的张三峰。

3、始于明朝的张三丰。

4、始于清朝的陈王廷和王宗岳等。

但经民国时期国家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考证,社会上当时流传的各式太极拳(杨、武、吴、孙、赵堡和式等流派)均直接和间接地由河南温县陈家沟的太极拳演变而出。

2007年3月,面对社会多种说法,国家文化部委托中国民协,组织全国武术、考古、民俗等方面的知名专家,组成中国民间文化之乡评审考察验收组,经过对陈家沟的缜密考察,进一步认定温县陈家沟为“太极拳发源地”并挂牌(见2007年6月1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2版《太极拳发源地定为河南温县》的报道);2007年8月,国家武术部门在对社会上多种说法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考察、论证后,命名温县陈家沟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见人民日报2007年8月22日第12版报道)。

源于河南温县,是一批批学者和武术研究、教学机构经过多年的考察和研究,反复认定的结果。

在这一考察和研究过程中,虽存有早于太极拳源自温县的传说,但至今未发现经得住考证的翔实论据(详见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秘书长、国家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执行专家康戈武《解读温县被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的文章——载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导刊》2008年第一期、《中华武术》2007年12期)。

至于社会上流传的多种说法,以讹传讹或附会推想都不行,这些问题还有待有关专家进一步考证研究,一切都要靠事实说话,我们要尊重历史,更要尊重事实;关于太极拳起源的'其它说法,还需要有证据的支撑以及专家学者的认真考证。

二、各流派太极拳起源与特点
1、陈式太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陈式太极拳创始人为明末清初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字奏庭,1600-1680年)。

陈自幼习文练武,承袭祖传武技,明末时任温县“乡兵守备”,曾“披坚执锐,扫荡群氛”。

明朝亡,其隐居家乡,在家传武术的基础上,吸收与借鉴当时流行武术之精华,以太极阴阳理论为指导,融儒家中正和谐之理念、道家导引吐纳的养生术和中医经络学等文化的精粹,创编了太极拳。

此拳术经陈氏后人世代传习、演化,形成了流传至今的陈式太极拳大架、小架、新架(均有一、二路之分)和长短器械等诸多套路。

陈式太极拳的特点:
陈式太极拳注重以意领气、以气催动下的螺旋缠绕运动,强调在意识的主导下,头顶气沉,放长身肢,运动时以腰为轴,带动四肢,内外相合,节节贯串。

其一路拳动作舒展飘逸,以“�颉⑥邸⒓贰�按”的运用为主,“�瘛��、肘、靠”的运用为辅,柔中寓刚。

行气运动,以缠丝劲锻炼为主,发劲为辅。

全身内外动分静合,一动全动,突出柔、缓、稳的特色;第二路拳(亦称炮捶)动作复杂,疾速紧凑,刚多柔少,用劲以“�瘛��、肘、靠”为主,“�颉⑥邸⒓贰�按”为辅。

窜蹦跳跃,腾挪闪展,震足发劲,刚中寓柔,突出刚、快、脆、猛的特色。

2、杨式太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杨式太极拳由河北永年人杨露禅(1800 ~1873)所创。

杨露禅自幼喜欢武术,始学洪拳,后崇仰陈式太极拳,经介绍,历时20余年,三下河南温县陈家沟,拜陈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陈长兴为师学艺,杨露禅勤学苦练,深得所传。

由于其拳路娴熟,功夫纯真,当时在京城人称“杨无敌”。

杨露禅在京城教拳时适应一般练拳人的需要,将陈式太极拳中的一些刚猛动作加以改动,多以舒展柔化展现。

他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改动的套路,经过三代人的研练完善,最后由其孙杨澄浦定型为现在的传统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的特点:
杨式太极拳也有大小架之分,大架以柔为主,舒展简洁,结构严谨,动作和顺,身法中正,刚柔内含,松沉自然,如行云流水,连绵不绝,有舒展柔美的独特风格。

其拳架有高、中、低之分。

习练者可以按照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和不同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运动量。

所以该拳既适应于医疗保健,养生益寿,又适用于体力较好者用来练习攻防技术。

杨式小架与大架相比,动作较为刚猛,发劲较多,主要强调技击作用。

3、吴式太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吴式太极拳衍变发展于杨式太极拳。

北京大兴人全佑(满族,1834-1902年人)在北京随杨露禅学太极拳大架,后又拜杨露禅次子杨班侯为师学太极拳小架。

他吸取陈杨两家太极拳精华,在杨式太极拳小架的基础上,对架势逐步修订,后经其子吴鉴泉数十年的融化改进,形成了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的特点:
吴式太极拳架势紧凑、松静自然、轻灵圆活、以善于柔化著称。

其动作轻松自然,连续不断,循规蹈矩,独具静态之妙。

拳架虽然小巧,但具有大架功底,由开展而紧凑,在紧凑中自具舒展,不显拘束。

推手时,端正严密,细腻熨贴,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

4、武式太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武式太极拳是由河北永年人武禹襄(1812-1880)所创。

武禹襄自幼习文好武,曾先随杨露禅学陈式太极拳大架,后于1852年前往河南温县赵堡镇随陈家沟陈氏第十五世、陈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陈清萍学习太极拳,得其精妙,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练拳体悟,创出了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的特点:
武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身法严谨,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伐严格,虚实分明。

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不相逾越。

出手不超过足尖,收时不紧贴于身,迈步时先足尖着地,然后足跟徐徐放下全足踏平。

拳势讲究起、承、开、合,动作连贯顺随。

5、孙式太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创编人孙禄堂(1860-1933),名福全,字禄堂,号涵斋,河北省完县(今望都县)人。

孙禄堂形意拳,后学八卦掌,后从师于武式太极拳一代宗师郝为真学习武式太极拳。

在此基础上,集太极拳、八卦、形意三家拳术之长,创立了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的特点:
进退相随,迈步必跟,退步必撤。

动作舒展圆活,敏捷自然,练时双足虚实分明,全趟练起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

每转身时以“开”、“合”相接,所以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6、和式太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和式太极拳,始创人为清末河南温县赵堡镇和兆元(1810——1890)。

和兆元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习文学医。

1825年师从赵堡镇陈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陈清平学习太极拳,后在理学大家李棠阶的影响下,和兆元以理学、儒家、道家和医学理论为指导,规范拳架,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了一套体用一致、技理相合的代理架,即和式太极拳,因地域亦被称为赵堡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的特点:
和式太极拳以柔顺圆活、自然本真为准则,演练时不坐腕、折腕、塌腰、翻臀,无缠绕动作。

走架时强调身体中正,脊椎正直,动作不贪不欠,轻灵圆活,要求身似活蛇,腰如反弓,动作紧凑顺遂。

手足起、行、止规矩端正,身体守中,步活圈圆,上下相随,手足相合,一进必至,进步必跟,退步必随,动作朴实无华,简洁流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