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鲁科版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单元测试(1)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综合练习1(附答案)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综合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可以超过8个C.稀有气体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所有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等于其主族序数2.对碳原子核外两个未成对电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电子云形状不同B.自旋方向相同C.能量不同D.在同一轨道3.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两种粒子所属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横行B.②③④对应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C.①③对应的元素是同一周期元素D.③④可形成X2Y型化合物4.已知元素原子的下列结构或性质,能确定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是( )A.某元素原子的第二电子层电子排布图为B.某元素在某种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4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为6D.某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5s25p15.分析如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B.它们属于同种元素C.甲表示阴离子,乙表示原子D.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6.X和Y属于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可能是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B.Y可能与X同主族C.X可能是第三周期金属元素D.Y一定是金属元素7.在下列所表示的微粒中 , 得电子能力最强的是( )A.B.C.D.8.下列关于主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s能级B.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s能级或p能级C.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主族的序数D.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数有可能超过最外层电子数9.下列关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基态原子的N层上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ⅠA 族元素B.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1)d6-8ns2的元素一定是副族元素C.最外层有三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一定属于主族元素D.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1)d x ns y的元素的族序数一定为x+y10.有a、b、c、d四种元素,a、b为同周期元素,c、d为同主族元素.已知a的阳离子和d 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b的阴离子和c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且c离子的电荷数大于b离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d b c a<<<②原子序数:d a c b<<<③原子序数:d a b c>>>④离子半径:b c d a>>>⑤离子半径:b c a d>>>⑥离子半径:c b d aA.③④B.②⑥C.①⑤D.②④11.下列各选项对应关系( )A.图①可以表示F-、Na+、Mg2+、Al3+四种离子半径的大小关系B.图②可以表示ⅡA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图③可以表示第三周期各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D.图④可以表示第三周期中各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之和12.“稀土元素”是指镧系元素及第五周期ⅢB族的钇(39Y),它们被称为“工业味精”。
(学习指导)专题5第1单元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含解析
第一单元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课标解读]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掌握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
4.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和排布原理,能正确书写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或电子排布图)。
原子结构同位素知识梳理1.原子构成(1)原子符号与构成(2)粒子中的“各数”间的关系①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2.元素、核素、同位素(1)“三素”关系及含义(2)几种重要的核素及其应用核素23592U 14 6C 21H 31H 18 8O用途核燃料用于考古断代制氢弹示踪原子(3)1H:用字母H表示,名称为氕,不含中子。
12H:用字母D表示,名称为氘或重氢,含1个中子。
13H:用字母T表示,名称为氚或超重氢,含2个中子。
1注意:相对原子质量的分类①原子(即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比值。
一种元素有几种同位素,一个原子(即核素)的质量与一个12C质量的112就有几种不同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
如:A r(Cl)=A r(35Cl)×a%+A r(37Cl)×b%。
③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
④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A1×a%+A2×b%+……[辨易错](1)任何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2)质子数相同的粒子相应的元素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3)任何阴、阳离子中均含有电子。
()(4)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也可能只有一种核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5)核聚变如21H+31H―→42He+10n,因为有新粒子生成,所以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6)H2、D2、HD均为氢元素的不同单质,三者属于同素异形体。
第1章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 检测题-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1章《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检测题一、单选题(共13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红磷转化为白磷,属于物理变化B .石墨导电、金刚石不导电,故二者不是同素异形体C .2O 和3O 分子式不同,化学性质相同D .单质硫有2S 、4S 、6S 等,它们都是硫的同素异形体 2.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 .用铁罐车贮存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B .高纯度的硅可用于制作计算机的芯片和太阳能电池C .碳酸氢钠可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也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D .金属镁常用来制造信号弹和焰火,氧化镁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3.某酸根离子-3RO 的电子数比硝酸根离子-3NO 的电子数多1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R 与N 原子电子层数相同B .R 与N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 .R 与N 的简单负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相同D .-3RO 中R 元素与-3NO 中N 元素的化合价相同4.前20号元素M 、N 、R 、Q 、Z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M 与Z 、N 与Q 分别同主族,M 、N 形成的常见化合物有M 2N 、M 2N 2,由该5种元素组成的某结晶化合物X 常用作净水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化合物X 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 .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R˃Q˃NC .N 、Q 分别与Z 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均呈碱性D .R 、Q 、Z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间能相互反应5.201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做出的贡献。
锂元素的一种原子中质子数为3,中子数为4,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 .3B .4C .6D .7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均正确,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硅酸钠易溶于水,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B .小苏打能与碱反应,可用作膨松剂 C .氯气具有漂白性,可用作自来水消毒剂 D .液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①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①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 ①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原子 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O 2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故SO 2有漂白性B .NO 2与水反应生成HNO 3,故NO 2是酸性氧化物C .H 2SiO 3的酸性弱于H 2CO 3,故非金属性C 强于SiD .CaCO 3难溶于水,故CO 2能与CaCl 2溶液反应9.五种短周期元素X 、Y 、Z 、M 、W 的原子序数与其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元素X 可能为锂B .原子半径大小:(M)(W)r rC .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MD .2X W 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10.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 、Y 、Z 、W 、M 可形成a 、b 两种化合物(如图),a 为磁共振氢谱中常用的参照物,b 为有机合成中的一种还原剂。
鲁科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测试题一、单选题1.短周期主族元素W、Q、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灰黑色晶体Y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一种制备晶体Y的路线如图所示,通常状态下YW4呈气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的电负性:Q>Z>WB.YW4中Y为sp3杂化,YW4为正四面体形分子C.简单离子半径:Z>X>QD.氢化物的稳定性:Q>Z>Y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1个CsCl晶胞中含有1个Cs+B.SO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CO2在水中的溶解度要大C.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第一电离能可能Y大于XD.根据电子排布的特点,Cu和Ga在周期表中都属于d区3.下列电子层中,只包含有s能级的是A.K电子层B.L电子层C.M电子层D.N电子层4.下列关于含氮微粒的表述正确的是A.N2的电子式为B.N3-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C.N3-的质子数是20D.基态氮原子未成对电子的电子云形状相同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元素周期表,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寻找各种优良的催化剂B.稀有气体元素原子中最外电子层都已经填满,形成了稳定的电子层结构C.同一周期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失去电子能力逐渐减弱D.核素240115Mc的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240115Mc2O3,该氧化物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6.短周期主族元素X、Y、A、B、C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图所示,A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A<B<C<YB.A、B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为HA<HBC.X、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H2YO3<H2XO3 D.B、C简单离子的还原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B-<C2-7.下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Z 的单质可用作半导体材料W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 3 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 的弱X 、Y 、Z 、M 、Q 、R 皆为前20号元素,其原子半径与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 单元测试卷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1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1.2016年IUPAC将合成化学元素第115号(Mc)提名为化学新元素,Mc的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是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Mc的原子核外有115个电子B.Mc与N元素属于同一主族C.Mc在同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McD.中子数为173的Mc核素符号是1731152.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Y=W+Z,化合XW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物3A.电负性:W>X>Y B.原子半径:Z>Y>X>WC.X的含氧酸均为强酸D.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碱3.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某些化合价见下表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H、J的氧化物分别为酸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B.A、H、J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J>HC.G元素的单质不存在同素异形体D.I在DB2中燃烧生成两种化合物4.“类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B .BC .CD .D5.短周期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用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电负性:Z<W B .简单离子半径:W<Y C .元素第一电离能:Z<WD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Z6.已知原子M 的原子核内有n 个中子,M 原子的质量数为A ,则m g 2+M 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A .A nmol Am- B .m(A n)mol A - C .m(A n 2)mol A--D.m(A n 2)mol A-+7.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化学的主要任务,下列叙述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A .AB .BC .CD .D8.已知硒()34Se 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依据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知识,下列错误的是 A .非金属性:O S Se >> B .还原性:22H Se H S HCl >> C .热稳定性:22H Se H O HF >>D .酸性:42424HClO H SO H SeO >>9.超重水(32H O )是生化实验的重要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2H 与22H 互为同位素B .1H 、2H 、3H 是不同的核素C .氚(3H )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D .1182H O 与2162H O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10.不能说明金属性Na Mg Al >>的是 A .碱性23NaOH Mg(OH)Al(OH)>> B .相对原子质量Na Mg Al << C .阳离子的氧化性23Na Mg Al +++<<D .Na 与冷水剧烈反应Mg 与冷水反应微弱;镁粉与铝粉分别与同浓度稀HCl 反应,镁粉比铝粉反应剧烈 11.下列第三周期元素中,化学性质最活泼的是 A .硅B .磷C .硫D .氯12.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2019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时训练:2核外电子排布(含解析)
第2课时核外电子排布课时训练2核外电子排布基础夯实1.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A.中子数B.电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核外电子层数答案:C2.与氢氧根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A.CH4B.NC.ND.Cl-答案:C解析:CH4的质子数、电子数分别为10、10;N的质子数、电子数分别为11、10;N的质子数、电子数分别为9、10;Cl-的质子数、电子数分别为17、18。
3.(2017四川成都龙泉驿校级期末)下列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A.某些花岗石产生氡Rn),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Rn的质量数是222B.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Se和Se互为同位素C C-NMR(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C的中子数为6D.原子结构示意图+8既可以表示16O,也可以表示18O答案:C解析:C项C的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3,故中子数=13-6=7,C项错误。
4.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a,最外层电子数为(2a+1)。
下列有关元素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元素X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a2-1)B.元素X形成的单质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C.元素X形成的简单离子,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均达到2n2(n表示电子层数)D.由元素X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能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答案:C解析:因电子层数不可能为小数,只能为整数,根据题意,1≤a≤3,又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或等于8,即2a+1≤8,得1≤a≤3。
当a=1时,不成立;当a=2时,最外层电子数为5,元素X为N;当a=3时,最外层电子数为7,元素X为Cl。
当X为N元素时,质子数=2a2-1=2×22-1=7,当X为Cl元素时,质子数=2a2-1=2×32-1=17,故A项正确;由Cl2+H2O HCl+HClO,N2+3H22NH3,N2+O22NO知,B项正确;Cl-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7,最外层电子数达不到2n2,C项错误;如果X为Cl,则可形成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D项正确。
第一章《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测试卷 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Li是最活泼金属,F是最活泼非金属B. Mg(OH)2碱性比Ca(OH)2强C.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6纵列D. 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X在第4周期ⅧA族3.排布在下列各电子层上的一个电子,所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A. K层B. L层C. M层D. N层4.下列叙述中,通常不能作为判断两种元素得电子能力强弱依据的是()A.其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强弱B.单质氧化性的强弱C.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D.单质熔点的高低5.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非金属性Cl>I的是()A. Cl2+2I-===2Cl-+I2B.稳定性:HCl>HIC.酸性:HClO4>HIO4D.酸性:HClO3>HIO36.下列各组性质比较,完全正确的是()Ⅷ酸性:HClO4>HBrO4>HIO4Ⅷ碱性:Ba(OH)2>Ca(OH)2>Mg(OH)2Ⅷ稳定性:HCl>H2S>PH3Ⅷ还原性:F->Cl->Br-A. ⅧⅧⅧB. ⅧⅧⅧC. ⅧⅧⅧD.全部7.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溴单质与H2的反应比碘单质与H2的反应更剧烈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C.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D.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熔、沸点都逐渐降低8.W、X、Y、Z是4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的非金属性是同周期中最强的B.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C.对应简单离子半径:X>WD. Y的氧化物能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9.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工具。
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1.1.2 核外电子排布》练习卷(1)
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1.1.2 核外电子排布》练习卷(1)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若R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A,R m−的核外电子数为x,则w g R m−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A. (A−x+m)molB. (A−x−m)molC. wA (A−x+m)mol D. wA(A−x−m)mol2.元素X的原子核外M电子层有3个电子,元素Y2−离子核外共有18个电子,则这两种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为()A. XY2B. X2YC. X2Y3D. X3Y2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14C中含有14个中子B. 1H、 2H、 3H是同一种核素C. H2O与D2O(重水)互称同位素D. C60、C70、金刚石、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4.某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为K层电子数的3倍,则该元素为()A. OB. ClC. SD. P5.下列哪位科学家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A. 道尔顿B. 卢瑟福C. 汤姆生D. 玻尔6.已知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原子中与氧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A. B.C. D.7.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的原子R,其阳离子R n+核外共有x个电子,则R的质量数为()A. 2(x+n)B. 2(x−n)C. 2xD. n+28.根据a粒子散射现象,提出带核原子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A. 舍勒B. 汤姆生C. 卢瑟福D. 波尔9.跟氨分子所含的质子总数和电子总数都相同的粒子是()A. Na+B. Mg2+C. HClD. HF10.某元素二价阴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质量数为18,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的中子数为()A. 8B. 10C. 12D. 1411.化学变化中,组成原子的粒子,可能发生改变的是()A. 质子数B. 中子数C. 核外电子数D. 原子核12.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一组微粒是()A. Mg2+,Al3+,Cl−,NeB. K+,Ca2+,S2−,ArC. Na+,F−,S2−,ArD. Mg2+,Na+,Cl−,S2−13.已知X、Y两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它们的离子X m+和Y 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b−a=m+nB. a+b=m+nC. a−b=m−nD. a−b=m+n14.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当x−y=10时,该微粒为()A. 原子B. 阳离子C. 阴离子D. 无法判断15.若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核电荷数不同,则它们可能是()A. 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和离子B. 同一元素的两种离子C. 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D. 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二、推断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16.已知短周期中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减小,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等于5.X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等于Y和Z两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之和:Y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等于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X和Z可以形成XZ3.请回答下列问题:(1)X元素的名称是______ ,Y元素的名称是______ ,Z元素的名称是______ .(2)XZ3的化学式是______ .(3)分别写出X、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______ .17.有V、W、X、Y、Z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X和Z是金属元素;V和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只有一个;W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W 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1章第1节第2课时核外电子排布学案
第2课时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学习目标1.通过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能归纳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并建立起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以及化合价的关系。
2.通过钠、镁、钾与水的反应实验,能对其失电子能力的强弱做出比较。
3.通过对元素的原子结构分析,能对元素原子的得失电子能力做出解释。
学习任务1 核外电子排布1.核外电子排布(1)电子层与电子能量的关系。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①电子是在原子核外离核由近及远、能量由低到高的不同电子层上分层排布的。
②每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是2n2(n表示电子层数)。
③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能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8(最外层为K层时不超过2)。
④注意上述规律的相互联系,如M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但作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
2.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3.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影响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进入2022年以来,由于世界形势的变化,石油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上涨。
人们也开始重新认识汽车电动化的必要性,在这场出行工具的变革中我国某汽车企业未雨绸缪,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中遥遥领先。
该企业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采用的是磷酸铁锂技术。
探究1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则问题1:磷酸铁锂电池中锂原子和磷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的?试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提示: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以确定锂、磷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问题2:磷酸铁锂电池中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判断,M层最多容纳多少个电子?(2)为什么M层没有排满电子,N层已开始排电子?提示:(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以判断M层最多容纳2×32=18个电子。
(2)若将N层的电子排布在M层,此时M层为最外层,而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
探究2 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问题3:试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角度分析,Li、P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会表现什么样的性质?提示:Li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而表现还原性;而P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得到3个电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表现一定的氧化性。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学案11第1课时原子结构
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1课时原子结构[素养发展目标]1.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原子的组成、结构。
2.了解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能从微观视角认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3.通过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学习,初步形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原子结构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形象地描述了原子结构,那么,原子核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的运动状态又是怎样的呢?[问题探讨]1.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吗?提示:不一定。
11H中含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不含有中子。
2.你知道14C 中的“14”是什么含义吗?这种碳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分别是多少?提示:14C 中的“14”表示这种碳原子的质量数为14,此种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核外电子数为6。
3.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哪些微粒决定的?提示:原子的质量主要是由质子数、中子数决定的。
4.已知R 2+核外有a 个电子、b 个中子。
则R 元素的原子符号可以表示为什么? 提示:由R 2+的电荷数可知R 原子的电子数为a +2,原子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再由“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可得质量数为a +b +2,所以R 原子符号为a +b +2a +2R 。
5.若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相等,则它们的关系可能是什么?提示:(1)两种原子(同位素),如11 H 、21 H 、31 H ;(2)两种分子,如CH 4、NH 3、H 2O 、HF 、Ne ;(3)两种带电荷数相同的阳离子,如NH +4 、H 3O +;(4)两种带电荷数相同的阴离子,如OH -、F -。
1.原子的构成原子 ⎩⎪⎨⎪⎧原子核⎩⎪⎨⎪⎧⎭⎪⎬⎪⎫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决定原子的质量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质量很小 2.原子构成的表示方法一般用符号A Z X 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 、质子数为Z 的原子。
如3717 Cl 表示质量数为37、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2019高考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1节原子结构考点(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讲与练(含解析)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李仕才第一节原子结构考点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电子层的表示方法及能量变化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核外电子一般总是尽可能地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里。
(2)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①最外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②次外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32个。
3.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原子结构示意图(以Na为例)(2)离子结构示意图主族中的金属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阳离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形成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离子:4.常见“10电子”“18电子”微粒(1)“10电子”的微粒:(2)常见的“18电子”的微粒: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2.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原子。
( ×)3.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一般大于或等于4。
( √)4.核外电子首先占据能量较高的电子层。
( ×)5.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
( ×)6.NH+4与Na+的质子数与电子数均相同。
( √)7.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 ×)8.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18个电子。
( ×)9.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a倍(a>1),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只有两层。
( √)10.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 ×)11.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 ×)12.1.00 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
( √)13.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鲁科版化学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测试题(含答案) (1)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测试题一、单选题1.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B.X、M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C.M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N 的强D.W的简单氢化物比Z的简单氢化物稳定2.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A.S B.N C.Na D.Al3.下列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A.CH4B.NH3C.H2O D.HF4.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之间可形成组成不同的多种可溶性常见盐,其中有两种组成为ZXY3、ZWY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r(W)>r(Z)>r(Y)>r(X)B.最常见氢化物的稳定性:X>YC.Z2Y2中含有共价键且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D.第一电离能:Y>X5.下列关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性质从左到右变化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A.最高正价依次升高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6.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不一定都是以p6 结束B.其原子与同周期ⅠA、ⅡA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电子排布式C.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D.原子半径比同周期ⅦA族元素原子的大A .酸性:H 2SO 4>HClO 4>HBrO 4B .碱性:NaOH >KOH >RbOHC .氧化性:P >S >Cl 2D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 >HCl >H 2S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a 、b 、c 分别为Si 、SiO 2、H 2SiO 3,则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所示的转化关系B .2HCl+Na 2SiO 3=H 2SiO 3↓+2NaCl 说明Cl 的非金属性强于SiC .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 .青花瓷胎体的原料为高岭土[Al 2Si 2O 5(OH)4],若以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Al 2O 3·SiO 2·H 2O9.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世界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以纪念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附答案)
第⼀章《原⼦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附答案)第⼀章《原⼦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附答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共60分)⼀、选择题(每⼩题有1个或2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60分)1、原⼦结构模型是科学家根据⾃⼰的认识,对原⼦结构的形象描摹,⼀种原⼦模型代表了⼈类对原⼦认识的⼀个阶段。
描述电⼦在原⼦核外空间的⼀定轨迹上绕核做⾼速圆周运动的原⼦模型是()。
A.玻尔原⼦模型 B.电⼦云模型 C.汤姆⽣原⼦模型 D.卢瑟福原⼦模型2.有关核外电⼦运动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核外电⼦质量很⼩,在原⼦核外作⾼速运动B.核外电⼦的运动规律与普通物体不同,不能⽤⽜顿运动定律来解释C.在电⼦云⽰意图中,通常⽤⼩⿊点来表⽰电⼦绕核作⾼速圆周运动D.在电⼦云⽰意图中,⼩⿊点密表⽰电⼦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电⼦出现的机会多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叫做基态原⼦B.3p2表⽰3p能级有两个轨道C.同⼀原⼦中,1s、2s、3s电⼦的能量逐渐减⼩D. 同⼀原⼦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4.下列原⼦或离⼦原⼦核外电⼦排布不属于基态排布的是( )A. N: 1s22s22p3B. S2-: 1s22s22p63s23p6C. Na: 1s22s22p53s2D. Si: 1s22s22p63s23p25.下列电⼦层中,原⼦轨道数⽬为4的是()A.K层B.L层C.M层D.N层6.若将15P原⼦的电⼦排布式写成1s22s22p63s23p x63p y1,它违背了()A.能量守恒原理B.泡利不相容原理C.能量最低原理D.洪特规则7.下列关于价电⼦构型为3s23p4的粒⼦描述正确的是()A.它的元素符号为OB.它的核外电⼦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C.它可与H2⽣成液态化合物D.其电⼦排布图为:8.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与Y形成化合物是,X可以显负价,Y显正价B.第⼀电离能可能Y⼩于XC.最⾼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弱于于Y对应的D.⽓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Y⼩于H m X9. 4p轨道填充⼀半的元素,其原⼦序数是()。
2019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练习 第1章第1节第2课时核外电子排布
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1节原子结构第2课时核外电子排布1.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A.某原子K层上只有1个电子B.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电子数的4倍C.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D.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解析:K、L、M层上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2、8、18,K层上可以有1~2个电子,A正确;当M层上排有电子时,L层上一定排满电子,即L层上的电子数为8,由于18<8×4,故B错;当K、L层排满电子,即电子数分别是2、8时,M 层上的电子数也可以是8,例如Cl-、K+均属于这种情况,C正确;O2-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故D正确。
答案:B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A.核外电子数B.最外层电子数C.核内质子数D.核内中子数解析: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B3.下列微粒属于18电子的分子是()A.H2O B.HFC.H2O2D.NH3答案:C4.下面是某同学所画的某些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你认为正确的是()解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第一层不得超过2个,A错;最外层不得超过8个,B错;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原子次外层电子数应为8,C错。
答案:D5.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和小于8,该元素为()A.锂B.铍C.氦D.钙解析:符合题意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x为4,为铍元素。
答案:B6.四种元素的微粒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如下图所示:(1)电中性微粒X一般不与其他元素的原子反应,X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
(2)微粒Y的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时会出现白色浑浊,则微粒Y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
(3)微粒Z氧化性很弱,但得到电子后变成一种还原性强的原子,且这种原子有一个单电子,则微粒Z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
(4)微粒M具有还原性,且这种微粒失去2个电子即变为原子,则微粒M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单元检测题-高二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图示或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A .过氧化氢的空间填充模型:B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3717Cl C .基态24Cr 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D .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A .氯化氢的电子式:B .反—2—丁烯的球棍模型:C .2CO 的空间填充模型:D .基态氮原子的轨道表示式:3.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每一族元素的族序数都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B .只有第二列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 2C .第IA 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D .短周期是指第一、二、三周期 4.用化学用语表示222242COS 4H O CO H SO H d 3O P +++硫酸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A .中子数56,质量数102的Pd 原子:10256Pd B .COS 的结构式:O=C=SC .硫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226261s 2s 2p 3s 3pD .22H O 的电子式:5.CO 2的应用领域广泛,是一种廉价易得的基本化工原料,我国提出力争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化工合成等治理CO2的手段,使CO2排放量减少甚至是回收利用,以此达到CO2“零排放”的目的。
在二氧化碳合成甲醇的研究中,催化剂是研究的关键。
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于铜基催化剂,有学者提出了CO2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态铜电子排布:[Ar]3d94s2B.甲酸乙酯是该过程的催化剂C.步骤④中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D.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参与反应,降低了反应的焓变6.现有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④1s22s22p63s23p4;④1s22s22p63s23p3;④1s22s22p3。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④>④>④B.原子半径:④>④>④C.电负性:④>④>④D.最高正化合价:④=④>④7.某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3d74s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三周期,第④B族B.第四周期,第④B族C.第三周期,第④A族D.第四周期,第④族8.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A室温下,用pH 计测定浓度均为0.1mol/L 的3NaHCO 溶液和3CH COONa 溶液的pH比较23H CO 和3CH COOH的酸性强弱B向盛有-11mL0.2mol L NaOH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0.1mol/L 的2MgCl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ol/L 的3FeCl 溶液,又产生红褐色沉淀 验证该温度下[][]sp 2sp?3K Mg(OH)>K Fe(OH)C用铁片、铜片、稀硫酸等组成原电池 比较铁、铜的金属性强弱D室温下,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223Na S O 溶液,再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 .AB .BC .CD .D9.短周期元素R 、X 、Y 、Z 、M 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存在关系:3Z+M=X+Y ,其中元素R 、X 、Y 、M 形成的化合物(结构式)具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推荐学习]2019高三化学鲁科版一轮课时分层训练:16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 Word版含解析
课时分层训练(十六)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建议用时:45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284页)A级基础达标1.下列关于指定粒子构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37Cl与39K具有相同的中子数B.第114号元素的一种核素298114X与82Pb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C.H3O+与OH-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D.O2-2和S2-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C[H3O+的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OH-的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10。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3C和14N质子数相差1,中子数也相差1B.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有几种核素就有几种原子C.5627Co、5727Co、5827Co、5927Co等几种原子,他们是同素异形体,其物理性质几乎相同,化学性质不同D.核聚变如21H+31H→42He+10n,由于有新粒子生成,所以该变化是化学变化B[A项,13C和14N质子数相差1,中子数相等,均为7,错误;B项,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一种核素就是一种原子,正确;C项,5627Co、5727Co、5827Co、59Co等几种原子,他们是同位素,错误;D项,核聚变如21H+31H→42He+10n,由27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该变化属于核反应,不是化学变化,错误。
]3.“神舟十一号”的燃料是氢化锂三兄弟——LiH、LiD、LiT,其中Li的质量数为7,下列对这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之比为1∶2∶3B.中子数之比为1∶1∶1C.摩尔质量之比为8∶9∶10D.化学性质不相同C[A项,质子数之比为1∶1∶1,错误;B项,中子数之比为4∶5∶6,错误;C项,摩尔质量之比为8∶9∶10,正确;D项,H、D、T互为同位素,故所形成的三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错误。
]4.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②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B.③和④均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C.粒子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①②③④共表示四种元素的粒子C[A项,①是He元素,原子达到稳定结构,②是Mg元素,化学性质活泼,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不相似,错误;B项,③是Mg2+结构示意图,④是Ne 原子结构示意图,不都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错误;C项,②是Mg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的2个电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正确;D项,①属于He元素,②、③属于Mg元素,④属于Ne元素,共表示三种元素的粒子,错误。
2019年鲁科版 原子结构 单元测试
原子结构1.美日科学家因在研究“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曾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钯(Pd)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0246Pd和10346Pd互为同位素B.钯是第五周期元素C.Pd2+核外有48个电子D.10846Pd的原子核内有62个中子解析:Pd原子核外有46个电子,则Pd2+核外有44个电子。
答案: C2.有两种不同的碳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另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则它们不相同的是()A.核电荷数B.核外电子数C.电子层数D.原子的质量数解析:由题意可知,这两种碳原子分别为126C和136C,它们的核电荷数均为6,核外电子数均为6,电子层数均为2但其质量数分别为12和13。
答案: D3.已知R元素的某种同位素能形成化合物A m R n,其中A的化合价为+n。
该化合物中一个R微粒的核外电子数为a,核内中子数为b,则该同位素的原子符号是()A.b+m+na+m R B.b+a-ma+mRC.b+aa R D.a-m+ba-mR解析:由题意可知,在化合物A m R n中,R的化合价为-m,其离子符号为R m-,已知一个R m-的核外电子数为a,则R元素同位素的核内质子数为a-m,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m+b,D正确。
答案: D4.月球表面土壤里有一种非常有用的资源——He,它是可控核聚变的原料,关于He 的叙述正确的是()A.3He和4He是同种原子B.3He和4He互为同位素C.核聚变时,原子核发生了变化,发生了化学反应D.在3He中存在: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解析:3He和4He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不同种原子,故A错误;3He与4He 质子数相同,质量数不同,是氦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核聚变时,原子核发生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在3He中存在: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而中子数是1,故D错误。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2019版)_《课时2_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基础巩固
《课时2 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湖北宜昌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9高一期中]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C.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22.[河北唐山2019高一月考]下列关于核外电子排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第二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8B.次外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18C.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的电子层一定是第一电子层D.最多可容纳8个电子的电子层一定是第二电子层3.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a倍(a>1),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 )A.2a+2В.2а+10C.a+2D.2a4.[黑龙江哈师大附中2020高一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次外层电子数是2或8或18的原子一定是主族元素B.短周期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元素有2种C.L层上的电子数为奇数的原子一定是主族元素的原子D.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一定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5.下列有关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A.AB.BC.CD.D6.有如图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是同种元素的微粒,属于两种核素B.①②③中还原性最强的是①C.②③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两者化学性质相同D.①②互为同位素7.[北京101中学2019高一期中]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由此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该原子有3个电子层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2个电子D.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68.(双选)有关短周期元素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原子形成简单离子后,其最外层电子数可超过8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时,电子数越多,还原性越弱C.原子核外电子中,位于最外层上的电子能量最高D.当最外层电子数变为4时粒子达稳定结构9.[陕西黄陵中学2020高一期中]下列各组原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一对是( )A.B.C.D.二、填空题10.根据下列叙述,画出对应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建议用时:45分钟)A级基础达标1.下列关于指定粒子构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37Cl与39K具有相同的中子数B.第114号元素的一种核素298114X与82Pb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C.H3O+与OH-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D.O2-2和S2-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C[H3O+的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OH-的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10。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3C和14N质子数相差1,中子数也相差1B.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有几种核素就有几种原子C.5627Co、5727Co、5827Co、5927Co等几种原子,他们是同素异形体,其物理性质几乎相同,化学性质不同D.核聚变如21H+31H→42He+10n,由于有新粒子生成,所以该变化是化学变化B[A项,13C和14N质子数相差1,中子数相等,均为7,错误;B项,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一种核素就是一种原子,正确;C项,5627Co、5727Co、5827Co、5927Co等几种原子,他们是同位素,错误;D项,核聚变如21H+31H→42He+10n,由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该变化属于核反应,不是化学变化,错误。
]3.“神舟十一号”的燃料是氢化锂三兄弟——LiH、LiD、LiT,其中Li的质量数为7,下列对这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之比为1∶2∶3B.中子数之比为1∶1∶1C.摩尔质量之比为8∶9∶10D.化学性质不相同C[A项,质子数之比为1∶1∶1,错误;B项,中子数之比为4∶5∶6,错误;C项,摩尔质量之比为8∶9∶10,正确;D项,H、D、T互为同位素,故所形成的三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错误。
]4.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②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B.③和④均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C.粒子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①②③④共表示四种元素的粒子C[A项,①是He元素,原子达到稳定结构,②是Mg元素,化学性质活泼,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不相似,错误;B项,③是Mg2+结构示意图,④是Ne原子结构示意图,不都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错误;C项,②是Mg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的2个电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正确;D项,①属于He元素,②、③属于Mg元素,④属于Ne元素,共表示三种元素的粒子,错误。
]5.(2018·鞍山模拟)短周期元素X和Y,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元素Y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L层电子数为(a+b)。
则X、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和水反应B.和硫酸反应C.和氢氧化钠反应D.和氯气反应C[根据Y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a+b),M层电子数为(a-b),知a+b=8,再根据X 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为b,可知b=2,则a=6,进而确定X为氧(O),Y为硅(Si)。
两元素形成SiO2,SiO2为酸性氧化物,可与NaOH反应。
]6.设X、Y、Z代表元素周期表中前4周期的三种元素,已知X+和Y-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Y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少9;Y和Z两种元素可形成含4个原子核、42个电子的负一价阴离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Z的气态氢化物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B.元素Y的气态氢化物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C.元素Z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X2Z中离子都达到稳定结构D.元素Y、Z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D[由“X+和Y-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推知X为ⅠA族元素、Y为ⅦA族元素;又因“Z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Y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少9,Y和Z两种元素可形成含4个原子核、42个电子的负一价阴离子”,可推知Y为氯、Z为氧、X为钾。
水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氯化氢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K2O中的钾离子、氧离子均达到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氯、氧组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
]7.(2018·黄冈模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 .X 3Y 2B .X 2YC .Y 3X 2D .Y 2X 3D [X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易得2个电子,化合价为-2,Y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所以易失电子,化合价为+3,根据化合价规则可知,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Y 2X 3。
]8.A +、B +、C -、D 、E 五种粒子(分子或离子)中,每个粒子均有10个电子,已知: ①A ++C -===D +E↑;②B ++C -===2D 。
请回答:(1)C -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写出A +和D 反应、B +和E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D 、E 外,请再写出两种含10个电子的分子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因A +、C -、D 、E 均为10电子微粒,且A ++C -===D +E↑,则A +为NH +4,C -为OH -,E 为NH 3,D 为H 2O ,进而推知B +为H 3O +。
【答案】 (1)[··O ······H]- (2)NH +4+H 23·H 2O +H + H 3O ++NH 3===NH +4+H 2O(3)CH 4、NeB 级 能力提升9.A 、B 、C 、D 、E 、F 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简单氢化物能相互反应生成盐;C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 元素的主族序数等于其周期数;E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
试回答下列问题:(1)A 元素的同位素有________(写原子符号),与16O 、17O 可形成的分子有________种;(2)写出四种B 、C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3)质量数为37的F 的原子符号为________;(4)D 、E 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5)实验室中制取B 的简单氢化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出D 的单质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A 与B 、C 形成的两种18电子分子分别为________、 ________(写分子式)。
【解析】 根据题意知,A 为H ,B 为N ,C 为O ,D 为Al ,E 为S ,F 为Cl 。
【答案】 (1)11H 、21H 、31H 或11H 、D 、T 30 (2)NO 、NO 2、N 2O 3、N 2O 5、N 2O 、N 2O 4(任选四种)(3)3717Cl(5)2NH 4Cl +Ca(OH)2=====△2NH 3↑+CaCl 2+2H 2O(6)2Al +2OH -+6H 2O===2[Al(OH)4]-+3H 2↑(7)N 2H 4 H 2O 21.已知某元素阴离子R n -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A -x +n ),其中A 为原子的质量数。
则m g R n -中的电子总数为( )A.m A -x A ·N AB.m A -n A ·N AC.m A -x -n A -m·N A D.mx A ·N A D [R n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A -(A -x +n )=x -n ,R n -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x -n )+n =x ,m g R n -中电子数为mx A ·N A 。
]2.(2018·北京海淀区模拟)X 、Y 、Z 、W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Z 元素的-1价阴离子、W 元素的+3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均与氖原子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的三种核素为氕、氘、氚,三者均含有中子和质子B .W 离子结构示意图为C .X 与Y 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D .Z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与SiO 2可以反应D [由题可知X 为H ,Y 为C ,Z 为F ,W 为Al 。
]3.X 、Y 、Z 、W 是四种短周期元素,X 原子M 层上的电子数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2倍;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Z 元素的单质为双原子分子,Z 的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W 元素最高正价是+7。
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X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Y 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________。
(3)元素Z能与氢元素形成一价阴离子,该阴离子的电子总数是________,与该离子电子总数相等的Z与氢形成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ZW3常温下呈液态,可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和一种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
X原子M层上的电子数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2倍,说明X共有3个电子层,M层上有6个电子,为硫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说明Y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为碳元素;Z的氢化物水溶液显碱性,为氮元素;W的最高正价为+7,而F元素无正价,则W为氯元素。
(2)碳的放射性同位素14 6C可用于考古断代。
(3)氮元素与氢元素形成-1价阴离子,由于氮元素显-3价,氢显+1价,因此该阴离子为NH-2,其电子总数是10,与该离子电子总数相等的还有NH3、NH+4。
(4)NCl3与H2O反应生成物中有碱,只能是NH3·H2O,N为-3价,Cl为+1价,酸应为HClO,化学方程式为NCl3+4H2O===NH3·H2O+3HClO。
【答案】(1) (2)14 6C (3)10 NH+4、NH3(4)NCl3+4H2O===NH3·H2O+3HC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