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的主题演讲稿(精选1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法治国的主题演讲稿(精选15篇)
依法治国的主题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下午好!我是,来**县地税局,我演讲的题目是《法治地税——我们的最高追求》。
当我们头顶国徽,身穿税服,就是选择了“为国聚财,为民服务”的地税人生。
作为地税人,规范管理、法治地税乃是我们当下地税工作的最高追求,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国家赋予我们地税人的职责和使命。
那么,进入真正的法治地税时代,我们需要改变什么?
法治地税,应该上升成为我们地税人的“精神信仰”。
记得我刚刚被分到永兴第三税务分局的第一天,我曾向连续两次获得“省级稽查能手”称号的刘永建局长请教独门秘籍,他告诉我:要做好税务工作,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好——按规矩办事。
按规矩办事,咋一听普通平淡,细想却别有深味。
按规矩办事,我们得先知道规矩是什么,这是一个信法畏法学法尊法的过程。
其次,按规矩办事,强调严格守法用法,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真正做到“敬畏规则在前,敬畏领导在后”,“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按规矩办事”,简单而朴素的表述,就是一个“地税老兵”对法治信仰的最佳诠释。
法治地税,要求我们积极适应“新常态”,进入“新状态”。
地税已经步入2.0时代,金税三期,各方面形势都在不断变化,工作“新常态”要求学法进入“新状态”。
如果税务干部不知规不守纪,必然跨过“警戒线”,触动“高压线”,不仅损害纳税人利益,损害税务部门形象,更危及政府公信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唯有知法才能守法,唯有守法才能执法。
只有不断学习税法新知识,强化法治手段,才能真正实现征税公平、执法公正。
只有把税收执法与优质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切实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牢牢把握征税新理念: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努力建立和谐文明的征
纳关系,正确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利,才能不愧于地税干部的神圣称号。
法治地税,更需要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在与纳税人的日常接触中,可以说成也一张嘴败也一张嘴。
我所说的绝不是用嘴巧言令色,而是用嘴传播依法纳税理念,解读税收政策。
刚到分局大厅开票的时候,纳税人看到税票明细后脸色大变,质问为什么还有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税种。
说实话当时我对此也毫不知情,只有对纳税人投以标准的八齿微笑。
站在身旁的票证管理员见状一条条向纳税人耐心解说,最后纳税人发出了标准的知会声——哦~这样啊,并询问可否拿几期涉税月报回去看。
几句温馨话语,无形中化解了一场危机。
试想,如果当时票证管理员不在,只有我抱歉的微笑,征税部门的依法纳税形象将大打折扣。
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与方向,而税务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依法治税的成效。
“法治之路,任重道远”,作为地税人,必须真诚地信仰法治,奋进地学习法治,耐心地传播法治,依靠我们每个地税人的心血和汗水,努力将依法治税打造成郴州地税的名片,成为郴州地税人的精神信仰,让我们头顶的国徽更亮,身着的税服更蓝。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依法治国的主题演讲稿篇2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我们与法律同行》。
提起法律,给人以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
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宗教、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变得有序;正是由于法律的存在才使我们的权利得到应有的保障。
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有幸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制进程的突飞猛进,300多部法律相继出台,“依法治国”被写进宪法。
然而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如何与法同行?有人可能会说,我们还是青少年,只要不违法犯罪,法律约束不到我们,只要遵守校纪就行。
其实,法律离我们很近,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些轻视法律作用的人,是因为没有真正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大家想一想,如果法律作用甚微,为什么公元前18世纪古巴伦王
国国王汉穆拉比因他的《石柱法》——即众所周知的汉穆拉比法典而流芳百世?如果法律只是一纸空文,为什么拿破仑会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
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历史不会说谎。
法律,无疑是一个国家国泰民安的先决条件。
它的重要性更是勿庸置疑。
学校本是青少年学习本领、提高素质的地方,应当是一片净土。
但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校园暴力事件呈上升趋势,究其根源是学生有好勇、好胜和好动的心理。
青春期正处于“情感上的急风暴雨”时期。
在这个阶段,我们的独立意识增强了,力图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对社会、对人生、对自己的未来生活的设计,都自有主张。
这是每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但有的同学因自我中心意识太强,感情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差,一旦遇到挫折或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往往采用极端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不满。
导致违法犯罪的发生。
上周六,学校组织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去大兴新安管教所参观。
一名受管教人员讲述了他自十六岁开始一直到现在二十六岁这十年来如何接触毒品,如何沉迷于毒品,如何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真实经历。
听了他的发言,每一位同学都为他失去人生最美的年华失去最宝贵的自由感到惋惜,同时也对他能够浪子回头重新鼓起勇气找回自我感到欣喜与感动。
中学生社会阅历不够丰富,却自我感觉是大人了,想脱离监护人独立行事,而有时又怀疑自己的能力,需要寻求他人的指点。
因此有的学生喜欢拉帮结派,在一些武侠作品的诱导下,重“感情”,讲“义气”,崇尚“为哥们二两肋插刀”。
当他们在家庭、学校或社会上遇到难题时,只相信自己,信任伙伴,而听不进家长和老师的话。
遇事不冷静,行动不计后果,胆大妄为,往往犯罪是先“动手”后“动脑”,事过之后,冷静下来,痛恨不已。
中国有句俗话: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作为中学生应作到“是非之人不可交,是非之事不可沾”。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有相互对立的力量在起作用,正与邪、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人性中的光辉与
丑恶交织在一起,影响着每一个人。
愿同学们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明辨是非,健康成长,莫让黑雨污花季。
依法治国的主题演讲稿篇3
敬爱的党组织:
今年10月召开中共xx届四中全会,将聚焦“依法治国”。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的全会中,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还是党史上第一次。
从司法实践方面,要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司法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
“中国梦”里,“法治中国”是最重要的一道景色。
自党的以来,就“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和重要讲话,并指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蓝图。
全国民众通过媒体获知习的精神,甚至法治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最有利的保障。
有的“法治中国”的美好愿景,最现实的一个问题也迎面而来:“法治中国”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实现“普法中国”,让每一位中国公民都能够执法懂法守法,但是如何实现普法教育的最大化,如何让中国公民都怀着对法律的敬畏和尊重成为了一个难题。
据权威部门调查现实,由于此前曝出的各种政府司法部门的负面报道,民众对司法部门存在怀疑状态,相反开始相信以法律电商为代表的律师事务所,法律电商成为获取法律知识最重要的渠道。
在一个名为“最受欢迎的法律网站”的投票选举中,法律电商网站成为网民的热门选择。
其中,夺得榜首的广州易法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旗下开发了“宝”、“诉讼宝”、“法务宝”、“结婚宝”、“离婚宝”等“宝”字辈互联网产品。
或许是因为电商环境下的选择习惯,该网站迅速成为法律服务用户的首选产品,该法律电商聘请了大批专业律师在线为网民宣传法律知识,也为民众解决了一系列大小案件。
归根结底,普法工作的落实困境,根本原因出在普法教育的错位。
普法主体范围过窄、普法对象确定错位、普法内容脱离实际、普法成本分担失误、普法评估办法呆板、普法目标本末颠倒等问题都直接导致了普法工作未能真正得以贯彻和落实,最终导致违法事故频发,而
事故发生的原因竟是不懂法的荒谬新闻。
是中共中央第一位拥有法学博士学位的,他频频指出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在近两年来,在“法治中国”的国策之下,打老虎,治贪腐,博得老百姓的一致赞许。
以笔者看来,要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群众利益。
此间,最关键的要让人民群众也执法懂法,让他们能够在司法案件中庸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依法治国的主题演讲稿篇4
今天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普法工作的重大意义。
我演讲的题目是:“学法用法,从我做起”。
谈到法律,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或多或少的对它都有一定的了解。
21世纪是一个法制社会,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了法律我们的生活将无法正常的运行。
也许有些人对此会不以为然,认为人应该拥有自由,而自由是由自己来决定的。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在一个有规则、有规矩的社会中生活,你能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这样的自由吗?当然不能!做为一个社会人,你不能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因为在这个社会里,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我们所拥有的自由是在法律约束下的自由,如果没有法律,或者不遵守法律,那么我们也不会拥有自由。
法律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离不开它的束缚。
有了法律,社会才有和平和秩序,否则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混乱的世界,想象一下就知道那是一件多么可怕和痛苦的事情啊!既然法律是如此的重要,那我们就应该要遵守法律,遵守规则。
我想通过这么一说,大家都了解了守法的重要性了,那接下来就应该要学法了。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就是告诉我们凡事要讲道理,如果我们人人不讲理,那我们的国家将是怎样一副场面,这个国家怎能还称其为一个国家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法律意识,提高我们的法律素质,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就需要我们不
但要好好学习它,还要合理的运用,才能更好的遵纪守法,维护自身的利益。
“学法用法,从我做起。
”应该会有很多人同意我的这个看法吧?有句古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点滴小事,积累成山。
别看这“学法用法,从我做起”,说着容易,可要真正做到,还是得有很强的法律意识和觉悟的。
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要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不要小看一件小事情,它正是你素质修养的体现,或许在不经意间你就做了一个好公民,也或许在不经意间你就违反了。
举个再简单不过的例子,当你在过马路的时候,你有没有严格按照交通规则呢?“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的规定你有没有铭记在心呢?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也能充分体现公民的素质和修养。
我想如果人人都能从自己做起,首先自己能学法用法,遵守法律,进而再去要求他人,那就会形成大家都来学法用法,大家都遵纪守法的大好局面,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有越来越好的治安环境和社会秩序,违法犯罪活动就会大大减少,人民群众就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我们的国家就会逐步成为健康、文明、法治的国家,这不正是我们普法的目的所在吗?
同学们,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社会,为了我们自己,请记住“学法用法,从我做起”!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依法治国的主题演讲稿篇5
大家好!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民主国家,我们确立了依法治国方针;然而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我们更要注重以德治国。
百行孝为先,华夏子女最基本的美德就是孝顺。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雅士孝顺的故事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汉文帝刘恒在母亲卧病期间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亲口尝过母亲的药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东汉黄香夏天为父驱赶蚊子,扇凉床和枕头,冬天为父暖被;还有花木兰替父从军等。
这些看似没什么了不起的举动在古人看来是可以称得上孝感动天,虽说有点夸张,却是当代青少年乃至华人应该学习典范,只
可惜现状却是截然不同。
爱刘德华成痴的杨丽娟,为了见偶像一面,不惜让其父亲捐肾,其父亲最终无能为力选择了跃入江里自尽。
愿意为只是陌生人的偶像付出一切,却从来不回头看一眼被自己逼上绝路的父亲,这样的女生连孝顺都做不到,哪里还有美德可言?上海浦东机场的刺母案同样叫人心寒,一留学生只是因为母亲不能给予所需的生活费,竟拿出尖刀砍、刺母亲致重伤,这样的人即使有再高的文化修养,也弥补不了在道德上的缺陷。
孝,贯穿千年历史,若在我们这一代被弱化甚至丢弃,岂不是会被外国人嘲笑?让我们拨开一点物质、资本的迷雾,拾回第一美德——孝,人人做到孟子所言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构建起和谐社会,这样的中国才能无后顾之忧地再迈向新的辉煌。
在孝的基础上,“知节明礼”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凸显重要。
一位年轻人到一家汽车公司应聘,眼看前几个人的学历都比自己高,便自觉没什么希望了。
当他走进董事长的办公室时,顺手捡起了门口的那张渍纸并扔进了垃圾桶。
只因这一个小小的举动,他就被录取了。
这位年轻人就是制造了美国汽车业一时神话的福特。
能够看得见眼前的小事,懂得如何弯下腰,这一种谦卑的美德正是为当下不少年轻人所缺乏。
同样是应聘现场,北京某大公司的测试却让人感叹。
最后几位优秀的面试者被请进了经理的办公室,在经理外出的二十分钟里面,他们百无聊赖地拿起了桌面上的文件,左掀右翻。
结果可想而知——无一被录取。
随意翻看别人的东西,连尊重他人这样基本的礼貌都不懂的人,再优秀也难以取得成功。
人们总会忽略身边的小事,以为它无关要紧,殊不知一个小举止就可以反映出个人的修养美德。
个人、社会乃至国家,都需要“知节明礼”,方能和平共处。
日本、韩国等不少东南亚国家都在大力宣扬中华传统美德,因为他们知道,文化软实力的力量比炮弹来得更为惊人。
而我们呢,几年来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强调法制建设,落下了文化、道德,若再不重视以德治国,恐怕只会在无形之中一步一步丧失了最根本的内在。
当代中国,依法治国上,法律系统需要完善,但想要真正强大,
屹立于世界,以德治国尤为迫切。
依法治国的主题演讲稿篇6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法治改变我们的生活》
法治是一道治国的阳光,法治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
然而,昨天的昨天,我们还在人治的漩涡里挣扎:今天的昨天,我们开始提到法治的字眼:到了今天,我们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从法的字眼到法的精神。
短短十年,法治在中国快速前进,走过了西方国家上百年走过的路。
我们似乎已经看到梦想的阳光照进了灰暗的现实。
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稳定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依法治国是保障国家稳定和繁荣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
1997年9月,党的xx大向世界宣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X年10月15日,举世瞩目的17大报告将指出“坚持依法治国,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这标志着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将进入一个新时代。
法治也是生活的一道阳光,它涉及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举3个比较贴近我们的例子:
第一:拾得物品必须归还.《民法通则》第97条:没有合法根据,获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该将不当利益返还损失的人。
受损的人在得知他人非法占有自己遗失物品的情况下,可以自己索取,也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归还,如果原物灭失无法归还,受损人有要求他人赔偿的权利。
第二:不得损害他人的名誉,不得恶言侮辱他人。
《民法通则》第9条:民事活动应尊重社会公德,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
生活中,有人因嫉妒,憎恨同学,就散布一些无中生有的传闻,这是一种损害他人名誉的违法行为,是极不道德的。
第三:讲法律也要讲道德。
有些人为了逃避责任,在受到追究时躲躲闪闪,含糊其辞甚至否认事实真相,最后即使躲过法律的制裁,但从道德的角度看,他们要受到良心的谴责。
对法治,许多人从陌生的怀疑到日渐熟悉的信任,生活规则,法律有明示;重大决定,先看看法律;遇到纠纷,让法律说话;权利受到损害,
理直气壮地说一句:“我要告你!”。
法治如此亲切地走进老百姓,与大众生活水乳交融,得益于社会主义法治本身的正义性。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法治折射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光辉。
我国立法机关通过法律草案,听证会,座谈会等渠道,稳步推进公民有序参与,充分收集民意,集中民智,使法律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护卫者千千万万普通百姓的权益。
相信法治,崇尚法治,让我们做一个讲道德,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依法治国的主题演讲稿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机会站在这个舞台上,今天我在这里的演讲题目是:法律就是秩序。
有人说,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法律。
的确,法律和我们每个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从个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到企业的生产运营、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
法律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似乎它给遵守者带来诸多的“不便”,但从长远和整体的角度来讲,却给整个社会包括遵守者本人带来毋庸置疑的益处。
正如交通公益广告中说的那样:“没有红灯的制约,便没有绿灯的畅通。
”
有人说“法律”是黑色的,因为它在犯罪人面前,意味着判决、处罚;“法律”亦可以说是红色的,因为它在无辜者面前,代表着正义,公平。
当某人被证据确凿地证明有罪或无罪的时候,法律就得到了体现,正义就得到了伸张。
法律在这个社会中是一种权威,人们需要参照它来生活;法律是一扇屏障,是那些弱小的人温暖的家,他们的利益在这里得到了保障,他们权利在这里得到了自由;法律更是一条粗大的铁链,它紧紧地绑住犯罪分子,让他们无法在这个社会中胡作非为。
我认为,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唯有知法才能守法,唯有让守法成为一种习惯,社会才能更和谐,人生才能更平安!所以,即使为了追求良好的目的,即使位高权重,也不能违反法律。
我们敬爱的周是守法的典范。
有一次,去开会,在路上,司机违
反了交通规则,交警批评司机却耽误了开会的时间。
同车去的干部想和交警交涉,严厉制止说:“这怎么行?交通规则是政府颁布的,政府应该带头遵守。
不遵守,就是带头破坏制度”。
直到交警放行,一行才离开。
守法必先严于自律,这是一种行为操守,更是一种道德修养。
我们国家多年的普法教育取得了累累硕果,原来很多对法律一无所知的人,如今都能运用法律来寻求一个说法,就像电影《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一样,普通人的法律意识正在不断增强。
但让守法成为一种习惯,确实还有相当漫长的道路要走。
在现实生活中,像成克杰、胡长清等腐败分子无视党纪国法,恣意践踏法律,给整个社会造成极坏影响的案例,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说。
就让我们反思一下自己,每次过马路,我们是否都走斑马线?每次开车,我们是否都能做到不超速、不抢行?在我们很多人的思想中,遵守不遵守交通法规仿佛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或许正是我国许多城市交通违法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我们生活在法制国家,处处需有法,处处需遵法,而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我们应让法律在心间长驻。
遵守法律和宪法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俗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法律的制定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根本途径,所以为了社会的安定,更是为了我们自身,我们必须自觉守法。
而且法律所规定的内容,必定是着眼于公民的利益,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反对,没有理由不遵循,更没有理由背道而驰。
虽然我们有追求个性的自由,但这并不意味我们能标新立异,无视法律的存在。
与法律抗衡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自毁前程。
在我们身边,知法犯法的例子不胜枚举,而为了灿烂的明天,我们能不守法吗?
我们都曾做过这样的一道题目:当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回答是: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
我们是这样说的,但未必能完全做到。
当我们真正遇到类似的事时,经常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而放弃了行使的权利。
但你知不知道,这种息事宁人的态度是不明智的,是纵容他人的错误行为。
既然我们学习了法律,就要善于运用,以法律之矛,攻违法之盾,敢于与黑暗势力作斗争,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