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详细资料

合集下载

战国四公子排名_战国四公子典故

战国四公子排名_战国四公子典故

战国四公子排名_战国四公子典故第一信陵君魏无忌信陵君魏无忌,在战无不胜的秦军面前,窃符救赵,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秦军元气大伤。

公元前247,六国在强大的秦军面前只能当待宰羔羊,信陵君临危受命,利用自己在当时国际政坛的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和人格魅力,力挽狂澜,再次大败不可一世的秦军,将秦国部队赶入函谷关。

信陵君对人的洞察力也是平原君之流可比的。

两人对赵国毛先生和薛先生的看法可见一般。

信陵君对朋友,对祖国,对自己王兄的忠诚都是显著的。

但信陵最后没有洞察出他的魏王老哥的心理,没能守住胜利成果。

所以也不能说为完美,所以打95分。

第二孟尝君田文孟尝君田文,我们知道最多的对他的评价就是“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田文当了多年的齐国宰相,没有对国家做出许多能流传百世的贡献,但也没做啥损害本国利益的事。

司马迁在《史记》里对孟尝君的评价也不过肯定他的门客数量之多而已,不对他的贡献或者人格有任何溢美之词。

但孟尝君心胸开阔,对别人的批评无论好坏都不易报复,对于自己有利的言论,无论发言人的目的是善是恶都要予以奖赏。

所以总体评分75分。

第三平原君赵胜平原君赵胜招揽毛遂当门客三年,但始终无法看出他的能力。

对毛先生和薛先生也是如此。

可见他没有知人之明。

他建议赵王接受韩国送上的上党郡,直接导致了秦国的愤怒攻击,然后不能建议赵王不要罢用老将廉颇,而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导致最后长平之战40万赵军被活埋,其罪不可谓不小。

从此也可以看出他对政治的见解也十分肤浅。

但他对自己的国家至少是忠诚的,那些决定也不是他有意为之,或者说就算他劝了赵王,也未必能改变决定。

所以可以得50分。

第四春申君黄歇春申君黄歇,从头到位就是一苟延残喘之徒。

他唯一的贡献就是将当时的在外当人质的太子扶上王位,然后靠这个资本,享用一辈子,再也不为国家社稷考虑,只为了能多享乐几天,要求楚王将他分封离秦国最远的东海之滨,没见他对国家做出啥一丝贡献。

最后索性想通过将一个怀有自己孩子的美女奉献给还没孩子的楚王,以图楚王挂了之后,自己的儿子能当楚王。

战国四公子

战国四公子
赵孝成王二年(前263年),惠文后卒。田单为相”。除此三事之外,皆由平原君相赵。
窃符救赵
赵孝成王四年(前262年),韩割上党地与秦,守将冯亭不愿降秦,献上党十七邑与赵国,欲引赵国抗秦。孝成王大喜,但平阳君赵豹认为不可接受。孝成王召平原君与赵禹商议此事,两人皆认为可以接受。于是赵王派平原君前去受地,令廉颇领军驻于长平,引发了长平之战。赵孝成王六年(前260),赵王以赵奢之子赵括替代廉颇为将。赵括代替廉颇之后,把原有的规章制度全都改变了,把原来的军吏也撤换了。
秦军围邯郸后,魏安厘王曾令晋鄙前往救援,但后来在秦国威胁之下,令晋鄙在荡阴按兵不动。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进入邯郸,向平原君说秦国发兵攻赵,只是为求为帝,劝平原君尊秦昭襄王为帝,即可罢兵。平原君对此建议犹豫不决时,鲁仲连正好游历至赵国,入见平原君,请求与新垣衍相辩,最后鲁仲连说服新垣衍不再提帝秦之议,平原君于是转而向他国求援救赵。
杀笑躄者
春申君,名黄歇(前320~前238)为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
春申君
春申君
,善辩。楚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12县。
春申君明智忠信,宽厚爱人,以礼贤下士、招致宾客、辅佐治国而闻于世。顷襄王时,秦昭王派大将白起带兵打败韩国和魏国后,联合韩、魏两国共同讨伐楚国,形势危急,顷襄王派能言善辩的春申君出使秦国,说服秦昭襄王退兵。秦王病重,春申君设计使留在秦国作为人质的楚太子熊完逃回楚国即位,即楚考烈王。楚考烈王任他为相。在秦军围攻邯郸时,春申君带兵救援。后又为楚北伐灭鲁。
当时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以此为忧。后来,春申君娶赵人李园之妹。李园之妹有身孕后,献于楚考烈王,生子被立为太子(即楚幽王),而李园之妹被立为王后。李园因此逐渐掌握大权,蓄养死士,欲杀春申君。考烈王病死后,李园令人埋伏于棘门之内,杀死春申君及其全家。

战国四公子的成语故事及典故

战国四公子的成语故事及典故

战国四公子,是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与春申君黄歇。

以下是与他们相关的一些成语故事及典故:
- 鸡鸣狗盗:孟尝君田文出使秦国被囚,他的食客们用“鸡鸣”、“狗盗”的方式解救了他。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后来“鸡鸣狗盗”成了微不足道的技能或行为的代名词。

- 毛遂自荐:平原君赵胜的食客毛遂,自告奋勇请求跟着去楚国游说。

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使得楚王心悦诚服地同意出兵救赵。

后来“毛遂自荐”用来比喻自告奋勇或自己推荐自己担负重任。

- 窃符救赵:信陵君魏无忌为了救援赵国,通过如姬窃取了兵符,从而调动魏军打败了秦军,解救了赵国。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后来“窃符救赵”成了采取某种手段以解救危难的代名词。

- 移花接木:春申君黄歇将怀有自己孩子的李园之妹献给楚王,后来这个孩子被立为太子,李园得以掌权。

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楚策四》,后来“移花接木”用来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

这些成语故事及典故展现了战国四公子的智慧、勇气和谋略,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

战国传说之战国四公子

战国传说之战国四公子

战国传说之战国四公子战国传说之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田文(?-前279年),田文父亲田婴是齐威王少子、齐宣王庶母弟。

赵国平原君赵胜(?-前253年),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

魏国信陵君魏无忌(?—前243),魏惠王曾孙,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异母弟。

楚国春申君黄歇(前320~前238),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曾任楚相。

战国四公子之孟尝君: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孙田和废齐康公,并于前386年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

前356年,田齐桓公去世,齐威王(前356年—前320年)即位伊始,“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于卿大夫。

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

”一、铁腕整肃吏治,启动了战国之世第二次变法的潮流,带出了韩秦变法;二、与魏国霸权对抗,打了围魏救赵、围魏救韩两场大胜仗,使魏国霸权一落千丈,天下由魏国独霸变为齐秦魏三强鼎立;三、建立稷下学宫,使天下士子由争相“留魏”变成了争相“留齐”,天下文明潮头自然也由魏国转到了齐国。

在三十年里,齐国能够从中等战国一跃成为首强,自然是齐威王扭转乾坤。

秦孝公英年早逝,在方今天下君主中,齐威王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雄主。

前341年,田忌跟孙膑、田婴一起攻打魏国,在马陵之战败魏国,俘虏魏太子申,杀魏国将领庞涓。

前336年,田婴奉命出使韩国和魏国,经过一番活动使韩国、魏国归服于齐国。

前335年,齐宣王与梁惠王在甄地盟会。

同年,梁惠王去世。

前334年,田婴任齐国宰相。

齐宣王与魏襄王在徐州盟会互相尊称为王。

齐威王晚年,相邦邹忌与将军田忌争政。

前322年,田忌攻临淄,求邹忌,不胜,逃亡楚国。

前314年,在孟轲劝说下,齐宣王命匡章率“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伐燕,五旬克之,一度占领燕国。

前314年,燕国内乱,齐宣王田辟疆乘机发兵干涉。

只50天就攻占了燕都蓟,几乎灭亡燕国。

他见到西方秦国招揽贤士,得人而治,越来越强大的情势,便也着意文化事业的发展。

战国四公子-声名显赫、命运无奈

战国四公子-声名显赫、命运无奈

战国四公子-声名显赫、命运无奈战国四公子个个名声显赫,且都拥有大批门客,身边人才济济;唯正当其时,秦国实力一再强大,而拥有四公子的国家反而衰落了下来。

不得不承认,四公子在成就自己威名之时,反而损害了国家的实力。

尤其是孟尝君,竟联合别国讨伐自己的祖国齐国。

战国时代虽然讲究权谋,但不少人的权谋真是昏招迭出,战国四公子也不例外。

一、孟尝君田文二、信陵君魏无忌三、平原君赵胜四、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田文是齐相田婴的儿子,生卒年不详。

他曾任齐、秦、魏的相国,是战国时的风云人物。

但他在关键大事的决策上常有失误,比如决定去秦国任相,差点死在秦国;好不容易带领合纵盟军攻打秦国,却听信错误的决策,事倍功半;联络其他国家攻击齐国,也是意气用事,忘了齐国的强大与自己紧密相连。

命犯诅咒五月五孟尝君的老爸有四十多个儿子,孟尝君为小妾所生,偏偏生日还是五月五日,当时的习俗认为这天生的孩子,长到门一样高时会对父母不利。

孟尝君的老爸很迷信,马上抛弃了孟尝君。

孟尝君的母亲不忍心,偷偷养育着他。

孟尝君长大后去见他的父亲,质问道:"人的命运,到底是老天决定的,还是大门决定的?"他老爸说:"当然是天决定的。

"他就问他老爸为什么不养育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说如果人的命运与大门的高度有关系,大可以把门做得更高点。

孟尝君还批评父亲只知搜刮钱财,不招揽有用的人才。

他的父亲当了齐相,齐国日渐积弱,而自己家的财富却不断增加。

孟尝君的老爸也很有度量,觉得这个儿子是个人才,就让孟尝君管理家务。

于是,孟尝君开始大力招揽门客,渐渐在诸侯中闯出了名号。

鸡鸣狗盗都能用孟尝君懂得如何招揽人才,他和客人谈话的时候,屏风后有人专门记录客人的背景底细,客人前脚刚走,他就派人送礼给客人的亲属和家人。

有次孟尝君和客人吃饭,有人遮挡了客人身边的火光,客人看自己的饭碗里一片漆黑,还以为孟尝君和自己吃得不一样,十分生气,孟尝君亲自端着碗给客人看,结果两个饭碗里的食物完全一样,客人惭愧之下自杀了。

战国四公子的故事

战国四公子的故事

战国四公子的故事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战国四公子。

战国四公子也称战国四君,是战国时期四个非常有作为的人士,又因这四人都非常礼贤下士、好结交宾客,因此被世人所称赞。

这四公子,到处竭力网罗人才,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

其中,不仅是有才干的政治家,甚至包括学士、方士、策士或术士以及食客等,只要有能力的人,都是他们招募的对象。

这四公子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因此也都有不同的称号:信陵君魏无忌,来自于魏国。

平原君赵胜,来自于赵国。

春申君黄歇,来自于楚国。

孟尝君田文,来自于齐国。

信陵君魏无忌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是魏国人,也被称为四公子之首。

他是魏国第六个君主魏安釐王魏豹的异母胞弟。

魏无忌一生中有做过很多的大事件,其中最为人们所知道的就莫过于尊礼侯生以及窃符救赵了。

传说魏国有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叫侯嬴,当时这个人隐居在魏国大梁夷门做守门的一个小官。

魏无忌听说了这个人后,在了解侯生这个人不仅有才能,并且现在生活很艰难时,便带着厚厚的礼物来拜访他,然而侯生却以自己不接受他人财物为由给拒绝了。

后信陵君又大摆筵席想请侯生与自己的这些门客一同筵饮。

当信陵君亲自驾车来到了城门接侯生时,侯生却要求信陵君驾车带他去见城外的一个老朋友,信陵君答应了他,亲自驾车将他送到他朋友朱亥那。

到了朋友朱亥家的侯生只管拉着朋友在那里闲聊,也不管信陵君还在那里等他。

这时,信陵君的其他门客听说了这个事情后,都觉得这个侯生很没有礼貌。

然而,信陵君自己却毫不在乎,一直在那里等了好久,才总算等到侯生和朋友聊完,然后再回去。

其实信陵君去接侯生发生的这一系列的事情都是侯生故意这么做的,就是为了考验信陵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也通过这件事,侯生从此死心塌地的跟了信陵君。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信陵君魏无忌。

公元前259年,秦国发动大军将赵国都城邯郸包围,经过一年的激烈战斗赵国渐渐不支,求救于魏。

(详情参考之前发表的“邯郸之战”)就在魏王令晋鄙发兵救赵时,秦王却威胁魏王以谁先救赵,以后攻破赵国后就先攻打谁。

战国四公子评传

战国四公子评传

战国四公子评传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 是为战国四公子。

一、信陵君魏公子信陵君无忌,“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嫠王异母弟也”,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士因此多归公子。

而列国也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地十余年。

”但才高招忌,安嫠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

”安嫠王即位十数年,齐楚相约攻魏。

老臣唐睢西说秦昭王,秦发兵救魏。

安嫠王昏庸无能,目光短浅,居然“以秦救之故,欲亲秦而伐韩”。

信陵君乃纵论天下形势,谏阻魏王,指出秦乃虎狼之国,“非尽亡天下之国而臣海内,必不休矣”。

韩为魏之屏障,韩存则“卫、大梁、河外必安”,韩亡则魏危在旦夕。

事实上,后来秦果于秦王政十七年亡韩,二十二年亡魏。

作为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信陵君可谓高瞻远瞩。

魏安嫠王二十年,秦昭王破赵长平军,进兵围邯郸,赵王请救于魏。

三晋本为一家,赵魏尤其唇齿相依。

但魏王畏秦,令晋鄙将十万大军屯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信陵君数劝魏王不得,乃窃符救赵。

目光高远,当机立断,信陵君可谓不世之英雄。

信陵君留赵十年,“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

魏安嫠王三十年,信陵君返魏,将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乘胜追击至函谷关,“秦兵不敢出”。

赫赫武功,名震天下。

以秦之强,于公子在世之日,不敢复加兵谋魏。

信陵君亲韩救赵存魏,于三晋及天下其功可谓大矣,可惜功高震主,秦王又以反间计日毁公子于魏王。

魏王本畏公子,遂“使人代公子将”。

为免杀身之祸,信陵君“谢病不朝”,“饮醇酒,多近妇女”,四年后便“病酒而卒”。

实令人扼腕叹惜。

四公子皆称喜士,致食客数千,但唯有信陵君乃真正能下士者。

每闻贤者,必卑躬往请,以诚相求,以礼相交。

如大梁侯嬴、朱亥,邯郸毛公、薛公。

汉高祖少时即闻公子贤,即位后“每过大梁,常祠公子”。

高祖十二年、十二月,为战国王者及秦始皇置守冢十家。

非王而获守冢者独信陵君一人。

史记: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

战国四公子是谁战国四公子排名(战国四公子中)

战国四公子是谁战国四公子排名(战国四公子中)

战国四公子是谁战国四公子排名(战国四公子中)战国四公子分别指的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四人当中,要说最有血性的应该是信陵君魏无忌,要说最没有原则和底线的应该是孟尝君田文,而要说结局最惨的,毫无疑问就是春申君黄歇了。

黄歇本来是四人当中出身最差,并且最为励志的一个人,可是因为一个错误的选择,导致自己最终落得凄凉结局,至于说他的结局有多惨,我们慢慢详细道来。

战国四公子当中,田文应该算是最早养士之人,可是他这个人却是一个没有原则和底线的人,自己本是齐国人,却因为与齐王之间产生矛盾,最终联合其余国家攻打齐国,差点就直接导致齐国灭国,幸亏留下一点血脉得以延续。

后期田文索性自立为王,齐国碍于田文的实力,不敢轻易动他,可是在田文去世之后,他的子孙们争权夺利,刚好给了齐王收拾他们的机会,经过一番收拾后,田文被抄家,虽然他得以善终,可是后人结局凄凉,也实在是田文自作自受。

再说平原君赵胜,此人养了一千多门客,可是真正有能力的人却很少,换言之就是赵胜识人能力比较差,不仅如此,赵胜还特别看不起别人,曾经和信陵君之间还有过一些交集以及矛盾,最后信陵君去到赵国之后,随便一指点,赵胜的很多门客就投入信陵君门下了。

虽然赵胜能力一般,不过他毕竟是皇亲国戚,所以一生也算不错,最后得以善终,子孙后代继承他的爵位,一直到赵国灭亡,赵胜的后人小日子过得都很不错,他算是四人当中自己结局以及后人结局比较好的一个了,同时也是四人中能力最差的一个。

信陵君绝对算是四人当中最有血性、最大义凌然之人了,他最开始阶段因为救助赵国而杀了魏国国君,从而不敢返回魏国,一直待在赵国,等到后来秦国攻打魏国之际,信陵君义无反顾联合五国攻打秦国,算是真正的男子汉。

在五国联合抵抗秦国的初期,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秦国眼看形势不利,就专门采用离间计挑拨魏无忌和魏王之间的关系,结果魏王果然上当,撤去魏无忌要职,让其回家养老,魏无忌悲伤欲绝,从此一蹶不振,在家中沉迷于酒色,没有多久便去世了。

战国四公子

战国四公子

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

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

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

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

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

一、齐国孟尝君田文孟尝君姓田名文,字孟,封于尝邑,故号孟尝君。

他养士数千人,成为齐国的重要政治力量,担任了齐相,每年的工资就是薛地万户人家的租税。

他的门客冯瑗曾到薛地为他收债,免除了部分贫苦人的债务,取得了薛地人的拥护和爱戴。

当他受齐王的猜疑而罢免职务后,得以在薛地安身。

冯瑗去秦国说动秦王,派车马来接孟尝君到秦国为相;回来后又借秦国要聘相为由,说动齐王恢复孟尝君的职务。

当时,齐、秦、楚是三个超级大国,与齐国相邻的宋国是一个弱小国家。

宋国虽然国小力弱,国王却特别骄横,惹恼了齐国,齐王就灭掉宋国,然后强迫卫国、邹国和鲁国臣服,这三个弱国只好对齐称臣。

这一来,齐王又骄横起来,扬言早晚有一天要问鼎周都,正号天子,以令天下。

孟尝君就劝谏齐王,说是宋国被灭掉就是因为宋王骄横,在齐王以宋为戒。

齐王一听生气了,就又罢免了孟尝君的职务。

孟尝君怕遭齐王杀害,就逃奔魏国,去依附他的朋友魏无忌。

到了魏国,魏王任他为相。

他又做媒,把魏无忌的姐姐嫁给了赵胜。

然后把相位让给魏无忌,回到齐国的薛地,魏王和赵王、魏无忌和赵胜都与他交好。

他能与魏王、赵王平起平坐,地位自然提高了。

齐王却害怕了,就派使者迎接他复任国相,孟尝君不去,齐王只好与他建交。

从此,孟尝君往来于齐、赵、魏三国之间。

后来,因病而死,得以善终。

但他的几个儿子争夺薛地,齐魏联军占领薛地,孟尝君绝后。

二、赵国平原君赵胜赵胜(?~前251),乃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弟赵孝成王叔也。

赵之诸公子中,赵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

孝成王七年,秦破赵长平军,进兵围邯郸。

赵使平原君请救于楚,赖客毛遂之力而定赵楚合纵。

战国四公子.doc

战国四公子.doc

战国四公子简介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

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

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

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

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

孟尝君孟尝君中国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

孟尝君姓田名文。

田文的父亲叫靖郭君田婴。

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

田婴从威王时就任职当权,曾与成侯邹忌以及田忌带兵去救援韩国攻伐魏国。

后来成侯与田忌争着得到齐王的宠信而嫌隙很深,结果成侯出卖了田忌。

田忌很害怕,就偷袭齐国边境的城邑,没拿下,便逃跑了。

这时正赶上齐威王去世,宣王立为国君,宣王知道是成侯陷害田忌,就又召回了田忌并让他做了将领。

威王十六年(前341),田忌跟孙膑、田婴一起攻打魏国,在马陵战败魏国,•俘虏了魏太子申杀了魏国将领庞涓。

宣王七年(前336),田婴奉命出使韩国和魏国,经过他的一番活动使韩国、魏国归服于齐国。

田婴陪着韩昭侯、魏惠王在东阿南会见齐宣王,三国结盟缔约后便离开了。

第二年,宣王又与梁惠王在甄地盟会。

这一年,梁惠王去世。

宣王九年(前334),田婴任齐国宰相。

齐宣王与魏襄王在徐州盟会互相尊称为王。

楚威王得知这件事,对田婴很恼火,认为是他一手策划的。

第二年,楚国进攻齐国,在徐州战败了齐国军队,便派人追捕田婴。

田婴派张丑去劝说楚威王,楚威王才算罢休。

田婴在齐国任相十一年,宣王去世,齐愍王立为国君。

愍王即位三年,赐封田婴于薛邑。

当初,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他的小妾生了个儿子叫文,田文是五月五日出生的。

田婴告诉田文的母亲说:“不要养活他。

”可是田文的母亲还是偷偷把他养活了。

等他长大后,他的母亲便通过田文的兄弟把田文引见给田婴。

田婴见了这个孩子愤怒地对他母亲说:“我让你把这个孩子扔了,你竟敢把他养活了,这是为什么?”田文的母亲还没回答,田文立即叩头大拜,接着反问田婴说:“您不让养育五月生的孩子,是什么缘故?”田婴回答说:“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大了身长跟门户一样高,会害父害母的。

战国四公子简介

战国四公子简介

战国四公子简介
战国四公子指魏无忌、赵胜、黄歇、田文。

魏无忌为战国四公子之首,是魏国魏昭王的小儿子,为人仁厚并礼贤下士,曾设计偷窃兵符假托皇命救助赵国,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英雄佳话。

赵胜是赵国赵武灵王之子,因贤能而闻名,曾倾其家有,犒赏食客,得敢死之士三千人,击退秦兵三十里,解救邯郸于水火之中。

黄申是楚国的相国,以辩才扬名,曾以命相博将太子救回楚国,后楚国太子登位,封黄申为春申君。

田文即孟尝君,是齐国齐威王的孙子,门下食客数千,名声极旺。

后遭受迫害,逃到魏国做了宰相,并联合秦、赵等国攻破齐国。

战国四公子的简介和排名

战国四公子的简介和排名

战国四公子的简介和排名喜欢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同学都知道“战国四公子”的名号。

那你知道“战国四公子”都指谁吗?小编整理了战国四公子的简介和排名,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高中历史复习大事年表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必备术语大全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考历史答题经典万能句战国四公子是指:中国战国时代末期,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

中国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广招宾客,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

当时,以养“士”着称的四人都是王公贵族(一般是国家君王的后代),时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其中,司马迁认为信陵君的“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名冠诸侯”,都实有不虚,所以历史上将信陵君排在四公子之首位。

战国四公子之信陵君信陵君名魏无忌(??~前243),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

魏安釐王王元年(公元前276年)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县),号信陵君。

生年不详,死于安釐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43年)。

《史记·魏公子列传》载:公子对于士,不论贤不肖,都很谦虚,以礼相待,不敢以富贵而傲人。

因此方圆几千里的士都来投奔他,以致食客有三千人。

信陵君历史地位1、诸侯的宾客所进献给公子的兵法,公子皆书其名,世称《魏公子兵法》。

《汉书·艺文志》兵形势家中,有《魏公子》二十一篇。

2、信陵君盗窃兵符,夺晋鄙军而败秦存赵,是违背、对抗魏安釐王的意旨的,但实际上却是魏国的大利。

赵存,使魏不孤立而有屏障。

败秦军,消除了魏王尊秦为帝的幻想,减少了对秦畏俱思想,。

战国四公子教学教材

战国四公子教学教材

战国四公子的故事
孟尝君与鸡鸣狗盗
总结词
鸡鸣狗盗之徒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详细描述
孟尝君被困秦国时,依靠善于模仿鸡鸣的门客逃 出秦国,显示了鸡鸣狗盗之徒在关键时刻也能发 挥重要作用。
平原君与毛遂自荐
01
总结词
勇于自荐,不畏艰难
02
详细描述
平原君派遣毛遂自荐前往楚国游说,最终促成楚 国出兵救援赵国,显示了毛遂的勇气和智慧。
对历史的贡献
记录历史
战国四公子在自己的著作中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和社 会状况,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他们 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对后世的史学研究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
推动历史进程
战国四公子作为当时的重要人物,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对 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出现加速了战国时 代的结束,为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合。
02
春申君的故事在《史记》和《战国策》中也有所 记载,其形象被塑造为一位机智、有谋略的外交
家。
信陵君
信陵君魏无忌,魏国贵族,以仁爱、礼贤下士著称。他曾率领五国联军击败秦国,解救了赵国 的危机。
信陵君的故事在《史记》和《战国策》中也有所记载,其形象被塑造为一位忠诚、勇敢、有担 当的军事家。
02
孟尝君的教育理念
孟尝君重视教育对个人成 长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提倡“德才兼备”的教育 目标。
他主张“因材施教”,根 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能 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孟尝君提倡实践教育,认 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 掌握知识和技能。
他强调“诚信为本”,认 为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 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
平原君的教育理念
平原君认为教育应该 以培养“仁爱之心” 为基础,注重道德教

春秋战国四公子其人其事

春秋战国四公子其人其事

春秋战国四公子其人其事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公子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

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

当时,以养“士”著称的: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时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

这四个人里面,大部分都是因为苏秦在六国奔走合纵抗秦时崭露头角的。

赵胜是赵国的公子。

他的父王是赵武灵王,哥哥是赵惠文王。

在赵惠文王死后,赵孝成王登基,赵胜继任宰相,被受封于东武,我们称他平原君。

最开始的时候,平原君与朋友的关系搞得非常好,但不注意礼貌对待百姓。

后来在一门客的指导下改进了态度,名声大振。

不久后,秦军围困邯郸,赵胜急招门客,想与二十个能文能武的贤士一同前往楚国去求援,签下共同抗秦的条约。

在选择到第十九人的时候,就再也没有他满意的人了。

赵胜非常着急。

就在这时,毛遂走出人群,向赵胜推荐自己做第二十位。

赵胜虽然不肯定他的水平,可还是最终录用了他。

这就是著名的毛遂自荐。

在援军到来之前,赵胜把自己家的粮食全部发给士兵。

邯郸的部队紧紧守在邯郸城,怎样也不动军心。

援军到来了,邯郸安全了。

这次赵胜可是立了大功,但他却不想要奖励。

赵胜也是个很讲义气的人。

有一次,他与秦昭王喝酒,秦昭王要他杀掉他的朋友魏相和魏齐,赵胜一口就拒绝了。

看来要具备义气的人才是真正靠得住的人。

以身徇君,遂脱强秦,使驰说之士南乡走楚,黄歇之义。

”这是司马迁对春申君的综合评价。

在战国四公子中唯一一个不是王室的人就是他了。

但他和考烈王的关系却和兄弟无异。

从他和太子时的考烈王一齐入质于秦到后来的为考烈王谋妻生子,他付出的不仅仅是对楚王的忠心,而更重要的是那种真诚的关怀。

他兴修水利,造福一方。

公元前241年,楚国都城由陈郢(今淮阳)迁到寿春(今安徽寿县)。

这时春申君的封地由淮北12县改封吴地,其家族也随之迁离黄国故城。

战国四君子是那四个人

战国四君子是那四个人

战国四君子是那四个人"君"是诸侯分封的爵号.《仪礼·丧服》篇讲:"君,至尊也."郑玄做了注释:"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唐贾公彦又做了梳理道:"以其有地则有臣故也."这里指出了称君的两个条件,一是据有土地;二是属有臣子。

所以君是君,不是君子,这里要分清楚。

周王室分封的爵位有五种,即是“公、侯、伯、子、男”,统称为诸侯,楚国没有被周完全征服,所以楚人一直自称为王,也就是跟周天子一个级别的号,其实楚王最开始被周封的是子爵。

不过“公、侯、伯、子、男”没有大小的区分。

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 是为战国四公子。

以德才论,愚以为,信陵君第一,春申君次之,孟尝君第三,平原君居末。

一、信陵君魏公子信陵君无忌,“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嫠王异母弟也”,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士因此多归公子。

而列国也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地十余年。

”但才高招忌,安嫠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

”安嫠王即位十数年,齐楚相约攻魏。

老臣唐睢西说秦昭王,秦发兵救魏。

安嫠王昏庸无能,目光短浅,居然“以秦救之故,欲亲秦而伐韩”。

信陵君乃纵论天下形势,谏阻魏王,指出秦乃虎狼之国,“非尽亡天下之国而臣海内,必不休矣”。

韩为魏之屏障,韩存则“卫、大梁、河外必安”,韩亡则魏危在旦夕。

事实上,后来秦果于秦王政十七年亡韩,二十二年亡魏。

作为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信陵君可谓高瞻远瞩。

魏安嫠王二十年,秦昭王破赵长平军,进兵围邯郸,赵王请救于魏。

三晋本为一家,赵魏尤其唇齿相依。

但魏王畏秦,令晋鄙将十万大军屯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信陵君数劝魏王不得,乃窃符救赵。

目光高远,当机立断,信陵君可谓不世之英雄。

信陵君留赵十年,“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

魏安嫠王三十年,信陵君返魏,将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乘胜追击至函谷关,“秦兵不敢出”。

战国四公子排名_战国四公子典故

战国四公子排名_战国四公子典故

战国四公子排名_战国四公子典故战国四君子:齐国孟尝君田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和楚国春申君黄歇。

本文主要根据有限的记载的史迹,对他们的言行举止,当对当时国际政局的影响力来做一个简单的排名榜。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战国四公子排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战国四公子排名第一信陵君魏无忌信陵君魏无忌,在战无不胜的秦军面前,窃符救赵,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秦军元气大伤。

公元前247,六国在强大的秦军面前只能当待宰羔羊,信陵君临危受命,利用自己在当时国际政坛的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和人格魅力,力挽狂澜,再次大败不可一世的秦军,将秦国部队赶入函谷关。

信陵君对人的洞察力也是平原君之流可比的。

两人对赵国毛先生和薛先生的看法可见一般。

信陵君对朋友,对祖国,对自己王兄的忠诚都是显著的。

但信陵最后没有洞察出他的魏王老哥的心理,没能守住胜利成果。

所以也不能说为完美,所以打95分。

第二孟尝君田文孟尝君田文,我们知道最多的对他的评价就是“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田文当了多年的齐国宰相,没有对国家做出许多能流传百世的贡献,但也没做啥损害本国利益的事。

司马迁在《史记》里对孟尝君的评价也不过肯定他的门客数量之多而已,不对他的贡献或者人格有任何溢美之词。

但孟尝君心胸开阔,对别人的批评无论好坏都不易报复,对于自己有利的言论,无论发言人的目的是善是恶都要予以奖赏。

所以总体评分75分。

第三平原君赵胜平原君赵胜招揽毛遂当门客三年,但始终无法看出他的能力。

对毛先生和薛先生也是如此。

可见他没有知人之明。

他建议赵王接受韩国送上的上党郡,直接导致了秦国的愤怒攻击,然后不能建议赵王不要罢用老将廉颇,而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导致最后长平之战40万赵军被活埋,其罪不可谓不小。

从此也可以看出他对政治的见解也十分肤浅。

但他对自己的国家至少是忠诚的,那些决定也不是他有意为之,或者说就算他劝了赵王,也未必能改变决定。

所以可以得50分。

第四春申君黄歇春申君黄歇,从头到位就是一苟延残喘之徒。

春秋四君子[田文、黄歇、赵胜、无忌的合称]

春秋四君子[田文、黄歇、赵胜、无忌的合称]

春秋四君子[田文、黄歇、赵胜、无忌的合称]春秋四君子,指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中的四个名人,分别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无忌。

基本信息中文名春秋四君子别名战国四君民族华夏族时代战国时代基本介绍春秋四君子指的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无忌。

孟尝君即田文。

又称文子、薛文、薛公子。

战国时齐国人。

靖郭君田婴子。

后得父赏识令主持家务,广罗宾客,名声闻于诸侯。

父死袭封于薛(今山东滕州南)。

食客数千人,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乃至鸡鸣狗盗之徒,无贫贵贱,皆招致之。

齐湣王时,任齐相,采取远交近攻策略,联合韩、魏攻楚、燕。

齐湣王七年(前294)因田甲叛乱事出奔魏,任魏相,发兵联合燕、赵攻齐。

齐襄王继位后,他居薛,中立于诸侯,无所属。

死后诸子争立。

齐、魏共灭薛,绝嗣无后。

或传一度入秦为相,遭谗被囚,赖其宾客盗狐白裘以赂秦昭王幸姬,才得以出关逃回。

春秋四君子春申君(?一公元前238年)即黄歇。

战国时楚国人(今四川达州达县人)。

楚考烈王时封君。

一说为楚顷襄王弟。

顷襄王时为左徒。

与太子完入质于秦,顷襄王病危时,用计使太子完乔装出关返楚。

顷襄王卒,太子完立,是为楚考烈王,以他为令尹,赐给淮北地十二县,号春申君。

后改封于吴(今江苏苏州)。

与齐孟尝君、赵平原君、魏信陵君并称“四公子”,有食客三千人,其上客皆蹑珠履。

考烈王六年(前257),率兵救赵邯郸之围,七年,北伐灭鲁。

二十二年,楚从陈(今河南淮阳)徙都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他就封于吴而执楚国政。

考烈王卒,他为李园伏兵刺杀。

春秋四君子平原君(?—公元前251)即赵胜。

战国时赵国人。

赵武灵王子,赵惠文王弟相信惠文王及孝成王。

封于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号郡原君郡喜宾客,养食客数千人。

赵孝成王七年(前259),秦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他在城中坚守三年,后率毛遂等门客求救于楚、魏,击败秦军,遂存赵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国四公子中国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

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

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

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贵族(一般是国家君王的后代),时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相关人物简介信陵君魏无忌魏无忌,号信陵君,战国四君子之首。

魏国第六个国君魏安釐王魏圉的异母弟。

魏国自梁惠王魏罃时的马陵惨败后,国势衰落,江河日下,而西邻秦国经商鞅变法、张仪略地,在列国中突起,有兼并六国之势,没有一个国家敢真正抗御秦国,魏国毗邻秦国,受秦害较深。

魏无忌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他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势力。

他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

但屡遭魏安釐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

公元前243年信陵君因伤于酒色而死,十八年后魏国被秦所灭。

广招门客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把其弟魏无忌封於信陵(今河南宁陵),因而称为信陵君。

魏无忌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士人因而争相前往归附于他,最高峰时门下曾有三千食客。

所以当时的魏无忌威名远扬,各诸侯国连续十多年都不敢动兵侵犯魏国。

当时魏国有个隐士,叫侯嬴,已经七十岁,因家贫,做着大梁(魏国都城)夷门的守门小吏。

魏无忌听说此人后,前往拜访,并想馈赠一份厚礼,但侯嬴不肯接受。

魏无忌于是设筵席大会宾客,等人来齐后,魏无忌带着车马和随从,空出车子左边的上座,亲自到夷门去接侯嬴。

侯嬴为考验一下魏无忌,径直坐上魏无忌空出的上座,还让魏无忌载他去拜访在街市做屠夫的朋友。

魏无忌当即驾车来到街市,侯嬴下车前去会见他的朋友朱亥,而魏无忌则手执马缰在一边等待。

此时,魏国的将军、丞相、宗室以及宾客们都已坐满堂,等魏无忌回来开宴,魏无忌的随从都在暗骂侯嬴,而魏无忌仍然是面色和悦,一直等到侯嬴聊完,才载着侯嬴回去赴宴。

经过此事之后,魏无忌在魏国的市井大众中得到了一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

窃符救赵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经击破了赵国的长平军,又进兵包围赵首都邯郸。

信陵公子的姐姐是赵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

多次送给魏王和公子书信,向魏国求救。

魏王派晋鄙将军带领十万部众援救赵国。

却怕秦国报复而让军队停留在邺城安营,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抱观望双方的态度。

一个隐士,大梁夷门的守门人侯嬴向信陵君献计:“我听说晋鄙的兵符常放在魏王的卧室内,而如姬最受魏王的宠幸,进出魏王的卧室,作一番努力能把兵符偷出来。

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如姬悬赏了三年,从魏王以下想求人为她父亲报仇,但没有找到。

于是如姬对公子您哭诉,您派门客斩了她仇人的头,献给如姬。

如姬想为您去死都在所不辞,不过没有机会罢了。

您只要一开口求她,她一定会答应。

那么拿到虎符,夺过晋鄙的军权,可以向北援救赵国,向西打退秦军,这是王霸的功业啊!”公子听从了他的计策,求如姬,如姬果然盗得晋鄙的兵符给了公子。

公子又听从侯生的计策,带原隐居在屠市中当屠夫的朱亥一起去。

到了邺城,公子假传魏王的命令取代晋鄙。

晋鄙合上兵符,仍怀疑这件事,抬头看着公子说:“我现在拥有十万军队,驻扎在边境上,这是国家的重任,现在你单车前来代替我,怎么回事?”想不听从。

朱亥袖里藏着四十斤重的铁锥,打死了晋鄙,公子于是掌管了晋鄙的军队。

然后挑选得精兵八万人,进兵攻击秦军。

秦军解围而去,于是解救了邯郸,保全了赵国。

公子之死魏王恼怒公子偷盗兵符、矫杀晋鄙。

这一点公子自己也知道。

在退了秦兵后,公子便遣军归魏,而独与门客留赵,一直在赵十年,未回魏国。

秦闻公子在赵,出兵伐魏,魏数败。

魏王忧虑,派使者至赵请公子。

公子怕魏王恨自己,不肯回魏,告诫门下说:“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

”门客都不敢劝公子归魏。

毛公、薛公见公子说:“公子受到赵国尊重名闻诸侯,都因有魏国。

现在魏国有急难而公子不顾惜,假如秦破大梁而毁掉先王宗庙,公子还有什么脸面对天下人呢?”话还未说完,公子脸色骤变,催促驾车回魏国。

魏王持公子而泣,以为上将军。

魏安厘王三十年(公元前247年),公子使人向各国求援。

各国闻公子为将,都派兵救魏。

公子率燕、赵、韩、楚、魏五国之师破秦军。

秦将蒙骜战败逃走。

五国之师乘胜追至函谷关,秦兵不敢出。

秦王为了离间信陵君跟魏王的关系,派人持金万斤到魏国行贿,找到晋鄙的门客,叫他们诋毁信陵君说,“公子是魏将,诸侯的将也都归附他,天下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想要称王,诸侯也打算立他为魏王。

”秦王又几次派人假意祝贺公子,问他是否已经做了魏王。

魏王天天听到诽谤的话,也就相信了,使人代公子将兵。

公子知道自己因为谗言的诋毁再次被废止不用,便推说有病,不去朝见魏王,日夜以酒色自娱。

如此四年,被魏王赐予鸩酒毒死。

魏安厘王也死于同一年,即公元前243年。

秦闻公子死,使蒙骜领兵攻魏,拔二十城,开始设置东郡。

公子死后十八年,秦兵虏魏王假,灭魏以为郡县,时在公元前225年。

孟尝君田文孟尝君(?-前279年):妫姓,田氏,名文,中国战国四公子之一。

汉族,齐国宗室大臣。

其父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幺儿、齐宣王的异母弟弟,曾于齐威王时担任军队要职,于齐宣王时担任宰相,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官桥张汪一带),权倾一时。

田婴死后,田文继位于薛,是为孟尝君,以广招宾客,食客三千闻名,同时也是权倾一时,孟尝君死后,葬于薛国东北内隅,与其父亲的墓冢东西排列,为古薛“四门八堌堆”之中两大堌堆。

孟尝君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归附了孟尝君。

孟尝君宁肯舍弃家业也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

他的食客有几千人,待遇不分贵贱一律与田文相同。

当初,冯驩听说孟尝君乐于招揽宾客,便穿着草鞋远道而来见他。

孟尝君说:“承蒙先生远道光临,有什么指教我的?”冯驩回答说:“听说您乐于养士,我只是因为贫穷想归附您谋口饭吃。

”孟尝君没再说什么便把他安置在下等食客的住所里,十天后孟尝君询问住所的负责人说:“客人近来做什么了?”负责人回答说:“冯先生太穷了,只有一把剑,还是草绳缠着剑把。

他时而弹着那把剑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家吧!吃饭没有鱼。

’”孟尝君听后让冯驩搬到中等食客的住所里,吃饭有鱼了。

过了五天,孟尝君又向那位负责人询问冯驩的情况,负责人回答说:“客人又弹着剑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

’”于是孟尝君又把冯驩迁到上等食客的住所里,进出都有车子坐。

又过了五天,孟尝君再次询问那位负责人。

负责人回答说:“这位先生又曾弹着剑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家吧!没有办法养活家。

’”孟尝君听了很不高兴。

过了整一年,冯驩没再说什么。

孟尝君当时正任齐国宰相,受封万户于薛邑。

他的食客有三千人之多,食邑的赋税收入不够供养这么多食客,就派人到薛邑贷款放债。

由于年景一年到头都不好,没有收成,借债的人多数不能付给利息,食客的需用将无法供给。

对于这种情况,孟尝君焦虑不安,就问左右侍从:“谁可以派往薛邑去收债?”那个住所负责人说:“上等食客住所里的冯老先生从状貌长相看,很是精明,又是个长者,一定稳重,派他去收债该是合适的。

”孟尝君便迎进冯驩向他请求说:“宾客们不知道我无能,光临我的门下有三千多人,如今食邑的收入不能够供养宾客,所以在薛邑放了些债。

可是薛邑年景不好,没有收成,百姓多数不能付给利息。

宾客吃饭恐怕都成问题了,希望先生替我去索取欠债。

”冯驩说:“好吧。

”便告别了孟尝君,到了薛邑,他把凡是借了孟尝君钱的人都集合起来,索要欠债得到利息十万钱。

这笔款项他没送回去,却酿了许多酒,买了肥壮的牛,然后召集借钱的人,能付给利息的都来,不能付给利息的也来,要求一律带着借钱的契据以便核对。

随即让大家一起参加宴会,当日杀牛炖肉,置办酒席。

宴会上正当大家饮酒尽兴时,冯驩就拿着契据走到席前一一核对,能够付给利息的,给他定下期限;穷得不能付息的,取回他们的契据当众把它烧毁。

接着对大家说:“孟尝君之所以向大家贷款,就是给没有资金的人提供资金来从事行业生产;他之所以向大家索债,是因为没有钱财供养宾客。

如今富裕有钱还债的约定日期还债,贫穷无力还债的烧掉契据把债务全部废除。

请各位开怀畅饮吧。

有这样的封邑主人,日后怎么能背弃他呢!”在坐的人都站了起来,连续两次行跪拜大礼。

孟尝君听到冯驩烧毁契据的消息,十分恼怒立即派人召回冯驩。

冯驩刚一到,孟尝君就责问道:“我的封地本来就少,而百姓还多不按时还给利息,宾客们连吃饭都怕不够用,所以请先生去收缴欠债。

听说先生收来钱就大办酒肉宴席,而且把契据烧掉了。

这是怎么回事?”冯驩回答说:“是这样的。

如果不大办酒肉宴席就不能把债民全都集合起来,也就没办法了解谁富裕谁贫穷。

富裕的,给他限定日期还债。

贫穷的,即使监守着催促十年也还不上债,时间越长,利息越多,到了危急时,就会用逃亡的办法赖掉债务。

如果催促紧迫,不仅终究没办法偿还,而且上面会认为您贪财好利不爱惜平民百姓,在下面您则会有背离冒犯国君的恶名,这可不是用来鼓励平民百姓、彰扬您名声的做法。

我烧掉毫无用处徒有其名的借据,废弃有名无实的帐簿,是让薛邑平民百姓信任您而彰扬您善良的好名声啊。

您有什么可疑惑的呢?”孟尝君听后,拍着手连声道谢。

齐王受到秦国和楚国毁谤言论的蛊惑,认为孟尝君的名声压倒了自己,独揽齐国大权,终于罢了孟尝君的官。

那些宾客看到孟尝君被罢了官,一个个都离开了他。

只有冯驩为他谋划说:“借给我一辆可以跑到秦国的车子,我摇雳让您在齐国更加显贵,食邑更加宽广。

您看可以吗?”于是孟尝君便准备了马车和礼物送冯驩上了路。

冯驩就乘车向西到了秦国游说秦王说:“天下的游说之士驾车向西来到秦的,无一不是想要使秦国强大而使齐国削弱的;乘车向东进入齐国的,无一不是要使齐国强大而使秦国削弱的。

这是两个决一雌雄的国家,与对方决不并存的就是强大有力的雄国,是雄国的得天下。

”秦王听得入了神,挺直身子跪着问冯驩说:“您看要使秦国避免成为软弱无力的国家该怎么办才好呢?”冯驩回答说:“大王也知道齐国罢了孟尝君的官吧?”秦王说:“听到了这件事。

”冯谖说:“使齐国受到天下敬重的,就是孟尝君。

如今齐国国君听信了毁谤之言而把孟尝君罢免,孟尝君心中无比怨愤,必定背离齐国;他背离齐国进入秦国,那么齐国的国情,朝廷中上至君王下至官吏的状况都将为秦国所掌握。

您将得到整个齐国的土地,岂只是称雄呢!您赶快派使者载着礼物暗地里去迎接孟尝君,不能失掉良机啊。

如果齐王明白过来,再度起用孟尝君,则谁是雌谁是雄还是个未知数。

”秦王听了非常高兴,就派遣十辆马车载着百镒黄金去迎接孟尝君。

冯谖告别了秦王而抢在使者前面赶往齐国,到了齐国,劝说齐王道:“天下游说之士驾车向东来到齐的,无一不是想要使齐国强大而使秦国削弱的;乘车向西进入秦国的,无一不是要使秦国强大而使齐国削弱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