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第二再生水厂工程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

清河第二再生水厂工程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
清河第二再生水厂工程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

北京市清河第二再生水厂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单位:北京神州瑞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5月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由来

清河是北京市北部的一条重要河道,西起青龙桥附近的安河闸,上游与北旱河相接,下游入温榆河,自西向东流经海淀区、昌平区、朝阳区和顺义区,全长23.7km。清河流域内目前有3座污水处理厂,分别是肖家河污水处理厂、清河污水处理厂及北苑污水处理厂,其污水处理能力分别为2万m3/d,55 万m3/d,4 万m3/d,污水总处理能力合计为61万m3/d,污水总流域面积约236km2;目前该流域实际污水总量为110万m3/d。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清河流域内的现状污水量已超出上述现状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大量污水溢流到清河,造成河道污染,水质变差,因此解决该地区的污水处理问题已十分必要、迫在眉睫。

本项目为北京市清河第二再生水厂工程(以下简称“再生水厂”),该工程是根据北京市政府《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所确定的解决城北地区污水处理问题及改善地区水环境质量的应急工程,由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实施。规划北京市清河第二再生水厂位于朝阳区孙河乡沈家村北侧用地选址跨越昌平区和朝阳区,总建设用地规模约451391m2,远期总建设规模为60万m3/d。本项目为北京市清河第二再生水厂近期工程,总占地约35万m2,建设规模为50万m3/d,污水处理采用A2/O+砂滤池工艺,出水退入清河作为河道景观用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环境保护部第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规定,工程项目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北京神州瑞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北京市清河第二再生水厂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根据该项目的相关资料,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社会环境等,立即着手进行实地踏勘、研究和论证等工作,收集和核实相关材料,编制完成了《北京市清河第二再生水厂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报请北京市环境保护局进行审批。

1.2 建设地点及周边概况

1、建设地点

朝阳区孙河乡沈家坟村北侧,用地东至来广营北路西红线,西至清河东上口线84m,北至规划一路南红线,南至沈家坟村北。项目用地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为:北纬40°03′49.67′′,东经116°27′15.26′′。

2、周边概况

项目东侧约1m处为来广营北路(路宽20m),路东侧为沈家坟村集体土地(现状为空地及厂房等);项目南侧紧临现状沈家坟湿地及沈家坟村集体用地(现状为闲置厂房及绿地),项目南侧约300m为顺黄路,顺黄路西南侧为东方天星高尔夫球场(距厂界约320m),顺黄路南侧为沈家坟个体商户及集体企业(均为非住宅,与厂界的最近距离约360m);项目西侧75m为清河右岸滨河路,路西侧为清河下段(上口线距厂界约84m),清河西侧为歇甲庄村集体土地(现状为空地);项目北侧紧临现状沈家坟湿地及沈家坟集体用地(现状为个体商户及集体企业、住宅及闲置空地等)。

1.3 建设规模及内容

1.3.1 用地规模

清河第二再生水厂工程位于朝阳区孙河乡沈家坟村北侧,规划总用地面积为816391m2,其中建设用地规模为451391m2,本项目为再生水厂近期工程,总占地约35万m2。

1.3.2 建筑规模

本项目的建筑物根据使用性质可划分为附属设施建筑和生产性建筑两类,总建筑面积为41151m2。其中,附属设施建筑集中布置在厂前区(厂区西南角),由综合楼、门卫、热泵机房、机修间及仓库组成,总建筑面积为5230m2;生产性建筑根据工艺要求分布于整个厂区,总建筑面积为35921m2,由污水和污泥处理构筑物组成。

1.3.3 建筑规模

清河第二再生水厂工程总建设规模为60万m3/d,本项目为近期工程,建设规模为50万m3/d。污水处理采用A2/O+砂滤池工艺,污泥处理采用热水解+厌氧消化+机械脱水工艺。

1.3.4 汇水范围及退水去向

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属于清河流域。清河全流域西起小西山山前,东至京密路,南起长河北,北至回龙观;本项目承担清河流域内,超过上游污水处理厂能力的污水量以及回龙观、孙河组团的污水。

清河流域内目前有3座污水处理厂,分别是肖家河污水处理厂、清河污水处理厂及北苑污水处理厂,其污水处理能力分别为2万m3/d,55 万m3/d,4 万m3/d,污水总处理能力合计为61万m3/d,污水总流域面积约236km2。目前该流域实际污水总量为110万m3/d。

项目退水近期全部排入清河,作为景观河道补充水;远期通过建设再生水管线,供给园林绿化、道路浇洒、河道景观多个用途。

1.3.5 工程内容

拟建项目工程内容见下表1-1所示。

1.4 总投资及建设周期

工程总投资为263419万元,65%通过银行贷款解决,其余为企业自有资金。

工程总投资为263419万元,65%通过银行贷款解决,其余为企业自有资金。

1.5 总投资及建设周期

项目污染源识别

本项目评价因子的筛选主要包括现状评价因子和预测评价因子筛选两个阶段,具体筛选结果见下表1-2。

表1-2 评价因子筛选表

本项目为科技研发交流中心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分为施工期和运营期两个时期,其主要污染源与污染因子识别见表1-1。

1.6 项目可行性分析

1.6.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其修订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2013.2.6),本项目不属于限制类、淘汰类项目,为允许类项目。拟建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根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本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第十九项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中第23条规定的“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利用工程和垃圾处理与利用工程”,拟建项目符合北京市产业政策。

1.6.2 规划符合性分析

(1)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相符性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中心城建成16个污水系统,新建郑王坟、北苑、定福庄等11座污水处理厂;新城建成31个污水系统,新建污水处理厂22座。中心城、新城应合理布局建设中水厂及其管道系统。村镇污水应就近纳入城市污水系统,不能纳入的要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对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2020年,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00万立方米/日。”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本项目属于总体规划中新建11座污水处理厂中的1座,项目建设能提高清河流域污水的收集和处理率,符合北京市总体规划。

(2)与《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相符性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污水处理厂建设规划为:规划新建东坝、郑王坟等12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31万立方米/日,城六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08万立方米/日;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规划为:到2015年,城六区再生水厂达到22座,再生水生产能力增加到408万立方米/日。到2015年,全市利用再生水10亿立方米,其中工业利用再生水1.5亿立方米,河湖环境利用再生水4.4亿立方米,市政杂用利用再生水0.6亿立方米,农业利用再生水3.5亿立方米。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75%。

综上,本项目建设符合《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要求。

(3)与朝阳区“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相符性

《朝阳区“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中提出,要“努力推进河道水质由劣Ⅴ类向Ⅴ类以上景观水体的提升,2015年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

本项目位于朝阳区北部,建成后主要用于解决清河流域目前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防止污水未经处理溢流至清河,造成河道污染,且项目出水可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890-2012)表1中的B标准,退水进入清河,还可改善清河目前的水体环境,对处理污水、防治水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朝阳区“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

(4)《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3-2015年)》北京市政府《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3-2015年)》工作目标:到“十二五”末,全市新建再生水厂47座,所有新建再生水厂

主要出水指标一次性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20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28万立方米/日。其中:中心城区新建再生水厂11座,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5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34万立方米/日;新城新建再生水厂15座,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12座;乡镇新建再生水厂21座,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3座。

本项目属于该方案中中心城区新建的11座再生水厂之一,项目的建设符合《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3-2015年)》要求。

(5)用地规划符合性

拟建北京市清河第二再生水厂位于北京市区的北部,东至来广营北路西红线,西至清河东上口线84m,北至规划一路南红线,南至沈家坟村北,总建设用地为451391m2,项目用地现状包括沈家坟村蓄滞洪区、北京润清园温泉度假村、公用绿地、闲置住宅等。在项目建设前期及建设过程中,用地内现状建筑等均按拆迁方案进行拆除,同时为保证沈家坟村蓄滞洪区正常发挥功能,将根据《北京市清河第二再生水厂工程沈家坟蓄滞洪区调整方案》对其进行调整,并对现状沈家坟湿地及景观进行恢复。

根据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本项目用地性质属U42 污水处理设施用地,因此项目用地符合规划的要求。

1.6.3 选址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朝阳区孙河乡沈家坟村北侧,东至来广营北路西红线,西至清河东上口线84m,北至规划一路南红线,南至沈家坟村北。根据《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2013规选市政字0073号),本项目拟建厂址规划建设用地性质为污水处理设施用地。

厂址靠近清河下段,便于再生水厂退水。项目用地内无不良地质现象,地质条件稳定,工程及水文地质均可满足再生水厂建设条件。

1.6.4 防护距离可达性分析

综合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和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本评价确定的该项目恶臭污染的大气防护距离为300m。项目周边300m防护距离内不宜建设居

民、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建筑。

本项目周边300m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点,项目距离周边环境敏感点的最近距离为910m,满足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综上所述,拟建项目满足相关防护距离的要求。

1.6.5 建设项目的公众可接受程度

项目在报告书编制阶段通过先后两次在北京排水集团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012199274.html,)上发布公告及公开报告书简本、现场发放公众调查问卷以跟踪回访等方式征求公众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

共计发放100份公众调查表,收回100份。82%的被调查者同意本项目建设,反对者仅为5人,全部为沙子营村村民,其持反对态度的主要是对项目运营过程中的臭气污染表示担心,担心项目建成后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建设单位承诺在项目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将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措施、方案,把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整体来讲,本项目得到绝大多数被调查者的支持,且在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的基础上,项目的建设将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1.6.6 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处理规模设计为50万m3/d,近期拟全部排入清河下段,作为清河下段河道补水,远期拟根据规划将部分退水作为冲厕、道路清扫、城市绿化、工业冷却水等多种用途。清河下段水体功能为一般景观要求水域,水质分为为Ⅴ类。本项目排污口位于厂区东北角,沿滨河路向西侧排入清河,是新建排污口,连续排放,排污口退水最大排放量为5.79m3/s。

根据资料可知,本项目退水退入清河下段,清河下段设计过流量约50m3/s,该河段丰水期实际流量约14.28 m3/s,剩余流量15.72m3/s,本项目退水量为5.79m3/s,所以近期本项目退水全部退入清河,清河有能力接纳本项目排放的全部出水,不会超过河道的设计水位,不会出现河道满槽现象。

清河由于受到周边污水排放及河道内垃圾的影响,现状水质较差。在正常工况下,本工程排水对水质改善作用明显,不会改变水体使用功能,不会对清河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故本工程排污口的设置是合理的。

2 环境质量现状

2.1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1.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由监测结果可知,该地区在监测时段内TSP、PM10、NO2、SO2、CO监测值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2012)中的二级标准限值;NH3和H2S 的监测值低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限值;臭气浓度低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的二级“新扩改建”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4“厂界(防护带边缘)废气排放最高允许浓度”中的二级限值。监测结果表明该地区在监测期内大气环境质量良好。

为了全面评价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本环评还选取PM2.5和O3作为环境空气现状评价因子。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网站发布的位于项目西南侧约10km的奥体中心的实况监测数据可知,在所选监测期内,大气污染物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及O3的最大小时浓度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級标准限值的要求,表明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2.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拟建项目北侧84m处为清河,项目退水退入清河。根据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附录A“北京市五大水系河流、水库功能划分与水质分类”中所作的划分,本项目所在地位于清河下段(清河桥—沙子营)流域,清河下段水体功能为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水质分类为Ⅴ类,水质指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Ⅴ类标准。

由上表监测结果可知,清河下段4个监测断面、温榆河2个监测断面和温榆河支流1个监测断面处的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5个指标的浓度均未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Ⅴ类标准。其中,超标较为严重的为总磷、总氮和氨氮,尤其是在温榆河支流与清河交汇口

上游20m的断面处总氮的占标值高达12.85。各监测断面处部分水质因子超标的主要原原因是沿河各段村镇生活污水的排入,导致流域内的水体受到污染。

2.1.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次评价采用北京市水文地质大队2012年9月对项目周围已有水源井监测数据做为评价依据。由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地地下水中的锰、挥发性酚类和氨氮3项指标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限值,其他监测项指标均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限值,表明本地区的地下水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2.1.4 声环境质量现状

为了评价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对厂界噪声进行了监测。由监测结果可知,项目厂界四周和地块中心处昼夜噪声监测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表明项目所在区域内的声环境质量较好。

2.2 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1)大气环境

再生水厂各排气筒及无组织排放的臭气中,NH3和H2S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均小于10%,即不存在D10%;沼气锅炉所排烟气中烟尘、SO2、NOx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也均小于10%,即不存在D10%。因此,最终确定本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根据估算模式,项目无组织排放的NH3的占标率最高,因此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是以项目为中心,以2.5km为半径的圆形区域,

(2)地表水

项目污水排放规模为500000m3/d,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项目排水退入清河下段作为河道补水,清河下段属于“小河”,属于“Ⅴ类”水体。因此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对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确定该项目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

本项目地表水评价范围为本项目排污口上游500m,至清河下游4.8km处与温榆河的交汇口。

(3)地下水

本项目属Ⅰ类建设项目,评价区属非水源地准保护区。根据本项目包气带防污性能、含水层易污染特性、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与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等指标,确定本项目的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Ⅰ类建设项目三级评价调查范围为20km2以内的范围。此调查评价范围应包括与建设项目相关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区域,必要时还应扩展至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

(4)噪声

本项目所在地为1类声环境功能区,因此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声环境》(HJ/T2.4-2009)确定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009)对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声环境评价范围为本项目厂界向外200m以内的区域。

(5)环境风险

为确保再生水出水总氮达标,A2/O生物池中需适时补充碳源。本项目所用碳源为质量分数为99%的甲醇。甲醇由地下储罐通过甲醇加压泵房到达地面的甲醇加药间。地下储罐区共设甲醇储罐4个,每个49 m3,甲醇存储量共计约155m3。甲醇是一种易燃液体,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表2,甲醇的临界量为500t,由于本项目甲醇的存储量小于其临界量,因此本项目甲醇储罐区并未构成重大危险源。同时项目所在地不属于环境敏感区,因此本次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

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范围是以厂址中心为原点,半径为3km的圆形区域。

2.3 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评价区域内无珍贵动植物和风景名胜,项目也不在地

下水源防护区和补给区内。本项目的主要保护目标为项目附近的居民、学校、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详见表2-1。

表2.-1 评价区内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3 评价因子的识别与筛选

通过对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对环境影响的初步分析,并考虑该项目的规模、施工特点、施工周期、污染程度和工程运行特点,确定评价因子,环境影响矩阵见表3-1。

评价因子的筛选主要包括现状评价因子和预测评价因子筛选两个阶段,具体筛选结果见下表3-2。

4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控制措施

4.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4.1.1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间对大气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扬尘,主要来自于建筑材料搬运扬尘、施工垃圾清理扬尘、现场道路扬尘以及材料、垃圾的堆放扬尘。

扬尘量的大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施工季节、土质及天气等诸多因素有关。本项目施工场地周围及下风向的部分地区受影响较大,但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4.1.2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由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施工本身产生的废水组成。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混凝土养护过程,整个工程施工废水用水量约为4.94~6.17万m3,主要污染物浓度COD Cr:150mg/L、SS:1200mg/L。动力、运输设备的清洗废水主要含石油类和悬浮物,产生量为5m3/d左右。施工场地需设置简易沉淀池和隔油池,将废水引入沉淀池和隔油池内沉淀、隔油后,上层清水可用于施工现场降尘、车辆清洗等作业,故施工废水可进入沉淀池和隔油池循环使用,不能全部回用的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最近的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每日排放量约为2.55m3/d。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可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最近的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因此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对环境影响不大

4.1.3 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施工中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设备,多数为不连续性噪声,其特点是间歇或阵发性的,并具备流动性、噪声较高,单体设备的声源声级一般均高于

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新版)

建设单位为:公司 地质勘察单位为: 设计单位为: 监理单位为: 施工单位: 监督机构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二、施工情况 1、地基与基础:于年月日机械开挖地基土方,年月日经由关部门对基槽进行检测验收认定已到粘土持力层后进行 基础结构施工,基础正负零以下,为C15砼条行基础加DQL,预埋柱下钢筋,均符合设计要求,各到工序完 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为:公司 地质勘察单位为: 设计单位为: 监理单位为: 施工单位: 监督机构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二、施工情况 1、地基与基础:于年月日机械开挖地基土方,年月日经由关部门对基槽进行检测验收认定已到粘土持力层后进行

建设单位为:公司 地质勘察单位为: 设计单位为: 监理单位为: 施工单位: 监督机构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二、施工情况 1、地基与基础:于年月日机械开挖地基土方,年月日经由关部门对基槽进行检测验收认定已到粘土持力层后进行 有关文字材料需打印。 单位工作质量检查报告(设计单位)

建设单位为:公司 地质勘察单位为: 设计单位为: 监理单位为: 施工单位: 监督机构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二、施工情况 1、地基与基础:于年月日机械开挖地基土方,年月日经由关部门对基槽进行检测验收认定已到粘土持力层后进行

建设单位为:公司 地质勘察单位为: 设计单位为: 监理单位为: 施工单位: 监督机构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二、施工情况 1、地基与基础:于年月日机械开挖地基土方,年月日经由关部门对基槽进行检测验收认定已到粘土持力层后进行

建设单位为:公司 地质勘察单位为: 设计单位为: 监理单位为: 施工单位: 监督机构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二、施工情况 1、地基与基础:于年月日机械开挖地基土方,年月日经由关部门对基槽进行检测验收认定已到粘土持力层后进行 基础结构施工,基础正负零以下,为C15砼条行基础加DQL,预埋柱下钢筋,均符合设计要求,各到工序完 单位工程质量检查报告(勘察单位)

建设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价评价评价评价报告

建设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项目名称:恭城县平安乡北洞源水电站 建设单位(盖章):恭城县平安乡北洞源水电站 编制单位(盖章):恭城瑶族自治县水电站发电协会

编制日期:2016年12月 1 总论第1章 1.1 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 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法》(1998年4月);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04年8月); (1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年8月);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10,2013.6.29 修订;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9.1,2011.8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7年1月);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3 年10 月);(1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8年11月); (19)《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1998年11月); (20)《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12月);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91年7月); (2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89年1月); (2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999年9月); (2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002年2月); (25)《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2月); (26)《关于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2005〕13号); 1 4〕27)《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号);修订;,2010.9.292004.6.3(28)《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号1329)《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修订;,2010.12.22令,2002.2.13年办法》(2010)《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30 日实施);月1月修订,5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规定》(2006(31 [2015]17号;(32)《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33)《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1月);)《土地复垦规定》(1989年(34 ;,2006.1.24 《国务院关于事故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第二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制 第11 章概述 我国自七十年代末从西方引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以来,在开发建设项目的准备期间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已成为一项法定制度,在我国推行了二十几年,在新污染源的控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从2003年9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开始,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生了从法定制度到法律制度的质量飞跃,回顾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在环境影响评价人员、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许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使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有了深入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方法体系;另一方面,还需要我们站在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上与国际环境评价制度接轨,深入探索、研究区域或跨区域、国家或跨国家的战略环境评价,从广度上,扩大环境评价工作面,从深度上,进一步提高环境评价的质量,使之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到宏观调控与引导作用,使之在工农业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中起到污染防治与制导作用。 11.1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特点 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知识储备,是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前提条件。 11.1.1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在经济发展的社会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工程建设和生存环境的相互影响,有些是能够事后修补的,有些是属于不可逆转的,事后很难挽救,于是人们便积极探索事先预防环境损害的途径。环境影响评价正是为适应这一需要而脱颖出来的一种实用技术。 所谓环境影响评价,概括地说:就是用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种战略防御手段。它是由多种学科组成的协调技术体系,既属于软科学的理论范畴,又含有硬科学的技术内涵,它包括了工程污染分析、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预测、环境经济分析和污染防治对策等相关技术内容。 狭义地讲,环境影响评价则是对特定建设项目在动工兴建以前,即在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其选址、设计、施工到生产、运营等全部过程进行工程污染分析,找出环境污染因子,在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对其可能带来的各种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以确保项目周边的人们具有近期和远期的生存环境质量。 广义地讲,环境影响评价是指人类在进行某项重大活动(包括开发建设、城市规划、计划决策、经济发展、政策制定、环境立法等)之前,通过环境影响评价预测该项活动对人类生存环境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后果。因此,环境影响评价不仅要研究建设项目在开发、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对生存环境的影响;也要研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既要研究污染物对空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污染途径;也要研究污染因子在环境中传播、渗透和迁移、转化规律以及对生物物种的危害程度。从而制定出有效率的防治策略,把环境影响损害限制在人们可以容忍的水平,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保障。 11.1.2 规范性特点 因为环境影响评价既体现了环境科学的综合技术,又表现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性质,所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既是有价值的环境科学技术报告,又是待批的环境保护管理文件。这种两者兼而有之的报告性质决定了它的规范性特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必须从头至尾地遵循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各项规定进行编制。有学者称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规范性技术报告是非常正确的,它包括法律规范性、格式规范性、政策规范性、技术规范性、语言规 范性、文件规范性、审评规范性等。必须强调指出,不严格遵照国家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写的评价报告不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因为它违背了国家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规 - 105 -

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报告书书合同范本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 服务合同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同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方(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托方(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2017年_月—日

委托方(简称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托方(简称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委托乙方承担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有关精神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签订本合同,以资共同执行。 一、甲方委托乙方进行技术咨询的内容、要求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咨 询内容:甲方委托乙方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环境影响报告表,完成环境影响报告表所需要的工程师现场勘查、组织环境现状监测、专家审核工作。 2 .咨询要求:乙方在甲方提供的项目资料的基础上,所编制的符合国家现行环境影响评价 相关法律法规、技术导则和标准,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可依据或采信的技术要求。 二、技术咨询服务费金额及支付方式 1. 合同项目技术咨询服务费金额:人民币 ______________ 元整(¥_____ 元) 此服务费包含工程师现场勘查、报告编制、组织环境现状监测、专家审核费用。 2. 支付方式:

环保违规建设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环保违规建设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编制参考提纲 第1章总论 1.1编制依据 1.2评估目的、重点 1.3评估范围及重点保护目标 1.4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估因子筛选 1.5评估标准 第2章工程现状分析 2.1项目概况 2.2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以现状监测数据为准) 2.3项目污染源监测及达标分析 2.4污染物排放总量(以现状监测数据为准) 第3章区域环境概况 3.1自然环境概况 3.2社会环境概况 3.3环境功能区划 3.4区域环境质量概况 第4章环境空气影响 4.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估 4.2污染气象特征分析 4.3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以现状监测数据为基础,重点分析对环境空气现状的影响, 提出可行的改进或调整措施。 4.4卫生防护距离计算 以工程源强和气象资料为依据,计算卫生防护距离,查明该 距离内的敏感保护目标。 第5章地表水环境影响 5.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估 5.2地表水环境影响 以现状监测数据为基础,重点分析对地表水环境现状的影 响,提出可行的改进或调整措施。 第6章地下水环境影响 6.1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估 6.2地下水环境影响 重点从防渗措施建设,项目周围地质水文状况调查入手,分 析环境影响,提出可行的改进或调整措施。 第7章声环境影响

7.1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估 对厂界和周围敏感点进行布点监测,分析达标情况。如果不 达标,提出达到标准的噪声防治整改措施。 第8章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8.1分析固废产生量,对固废进行分类,目前采取的处理处 置措施,分析是否满足有关要求,如不满足要求,提出整改措施。 第9章厂区绿化工程建设 9.1调查厂区绿化面积,绿化物种配置,绿化投资落实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绿化改进措施。 第10章环境风险评估 10.1概述 10.2风险识别 10.3风险源项分析 10.4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10.5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0.6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10.7环境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第11章污染防治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11.1工程建设的污染防治措施调查 11.2废水治理措施、达标情况及运行费用经济分析 11.3废气污染防治措施、达标情况及运行费用经济分析 11.4固体废物治理措施、相关规定满足情况及运行费用经济 分析 11.5噪声治理措施、达标情况及运行费用经济分析 11.6污染防治措施调查结论及改进措施 第12章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 12.1排污总量控制制度 12.2排污总量控制对象 12.3排污总量控制分析 第13章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 13.1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制度现状调查 13.2存在的问题 13.3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制度改进措施 第14章其它 14.1厂址选择合理性分析及改进措施 14.2项目所在县(市、区)生态环境质量同比改善情况 14.3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第15章评估结论与改进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模板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书 1

环评报告——— 川农 灾后 ( 旧址) 重建 项目 指导老师: 饶含兵 组长: 何阳 班级: 化工13-1班 目录 第一章总论 (5) 1.1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评价任务的由来 (5) 1.2 评价目的和指导思想 (6) 1.3 编制依据 (7)

1.4 评价标准 (8) 1.5 评价工作等级 (9) 1.6 评价范围 (10) 1.7 控制与保护目标 (10) 1.8 评价工作程序 (11) 第二章项目所在地区环境概况 (12) 2.1 自然环境概况 (12) 2.2 社会环境 (15) 2.3 环境质量现状 (17) 2.4环境功能规划 (17) 2.5 环境敏感因素分析 (17) 第三章工程分析 (17) 3.1 工程概况 (17) - 3 -

3.2工程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19) 3.3污染物防治措施分析 (20) 3.4 污染物排放量估算 (23) 3.5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 (23) 第四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24) 4.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与评价 (24) 4.2 污染气象资料 (25) 4.3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26) 4.4 运营期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27) 第五章水环境影响评价 (28) 5.1 地表水概况 (28) 5.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28) 5.3 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28) - 4 -

5.4 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29) 5.5 结果分析 (29) 第六章声环境影响评价 (29) 6.1 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29) 6.2 声环境影响预测 (30) 第七章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34) 7.1 固体废物排放情况分析 (34) 7.2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35) 7.3 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35) 7.4 结论 (36) 第八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37) 8.1 生态评价原则 (37) 8.2 评价区生态环境现 - 5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是整个论文的重点。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是环境影响评价承担单位向其委托单位——工程建设单位或其主管单位提交的工作文件。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工作大纲;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到的各项资料、数据,得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9]。 建设项目的类型不同,对环境的影响差别很大,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内容也就不同。虽然如此,但其基本格式、基本内容相差不大。根据我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本次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括以下内容,共分为十五章: 第一章总论:包括项目的背景;编制依据;评价原则;评价标准;评价等级;评价范围;评价重点;污染控制及保护目标; 第二章建设区域环境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地表水文;土壤植被;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社会环境概况; 第三章建设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基本概况;总平面布置及场地利用;公用工程;填埋工艺方案; 第四章工程分析:包括工程污染源分析;工程污染物排放; 第五章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包括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章环境影响预测及分析:包括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大气环境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声环境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周围生态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生活垃圾运输过程中环境影响分析; 第七章污染防治措施与对策:包括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渗滤液防治措施;废气防治措施;噪声防治措施;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年产10万只铁桶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环评报告

青岛华盛包装制品厂 年产10万只铁桶项目 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建设单位:青岛华盛包装制品厂 评价单位:河北鑫旺工程建设服务有限公司 二○一七年四月

前言 青岛华盛包装制品厂租赁即墨第二食品厂即墨分厂在即墨市段泊岚镇东瓦二村的厂区建设年产10万只铁桶项目,总占地面积为7295.38m2(由国有土地证即国用(2003)字第146号可知)。青岛华盛包装制品厂是一家从事金属制品生产的企业,公司生产规模为年产铁桶10万只。经现场勘查,项目已于2005年建成投产,但未履行环保审批手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清理整顿环保违规建设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鲁政字[2015]170号)、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贯彻鲁政字[2015]170号文件的通知》(鲁环办[2015]36号)以及即墨市环境保护局的要求,项目需编制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为此,青岛华盛包装制品厂委托河北鑫旺工程建设服务有限公司编制该项目的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本次环评为补做环评。 为保证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实施,承接任务后,评价单位收集了有关资料,进行了项目场址踏勘,开展了现场监测工作,调查并收集了大量有关背景资料及技术资料。在对项目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监测、周围自然社会环境进行调查、对项目进行详细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青岛华盛包装制品厂年产10万只铁桶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即墨市环境保护局等单位的热情指导和大力帮助,同时也得到了建设单位-青岛华盛包装制品厂、监测单位-山东省环玶监测有限公司的积极配合和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项目组 二○一七年四月

正定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

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1 机场现状和扩建工程概况 1.1 机场现状 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位于石家庄市东北方向的正定县新城铺镇,距市中心32公里。机场中心点坐标:东经114°41′48″,北纬38°16′50″,磁差-4°46′35″。机场占地约4076亩,其中场区内3957亩,场区外119亩,飞行区技术等级4E,净空条件良好。机场附近有位于西北面的京珠高速公路和位于西侧的107国道辅路与市区连接,交通十分便利;拟建的高速城际铁路位于机场南侧约2公里(2011年建成使用);规划在机场南侧建设机场专用路一条,并高架直达机场航站楼。 机场现有一条跑道全长3400米,宽45米,每侧道肩7.5米,总宽60米;跑道厚度按B747型飞机全载起降设计,水泥砼道面厚0.34-0.37米,可满足目前世界上各类大型飞机的起降。一条平行滑行道长3400米,宽44米,水泥砼道面厚0.37米。停机坪面积14.8万平方米,机位数31个。航站楼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为下层进港、上层出港的两层式结构。货运库面积1万平方米。进场道路由京石高速公路东平乐附近接出,长约1.6 公里。停车场2.43万平方米。 2010年完成旅客吞吐量达到272.4万人次,年客运飞机起降架次30996架次,训练机年起降架次19658架次。 1.2 机场扩建工程概况 ⑴工程名称: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项目。 ⑵建设规模和内容:机场工程新建13万平方米T2 航站楼、3万平方米T1和T2航站楼连廊及相关配套工程和设施的建设。飞行区快速滑行道,远机位和近机位站坪建设;楼前高架桥主桥长497m,桥上六车道布置,桥梁总宽度34m;停车场铺装面积:91490m2;评价建议污水处理厂仍保持现有处理能力5000m3/d;中水回用量约3160m3/d,扩建后中水处理系统总处理能力5500 m3/d,中水采用絮凝+过滤+消毒工艺处理。建设污水管网7公里、中水回用管线8公里。2020年旅客吞吐量为135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为16万吨,年起降客货机架次126757架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 评价项目紫金山铜矿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源,其 中主要是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并伴有植被破坏、土层扰动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与影响矿区生态的问题。 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确定的评价项目有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 评价工作等级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紫金山铜矿正常情况下的废水排放量为5700~12300m/d,主要污染物有pH、Cu、3Pb、Zn、As 和Cd,排入的地表水体为汀江。汀江年均流量为185m/s(属大河),3水质按Ⅲ类标准控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确定地表水 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评价内容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采矿废水正常和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选冶废水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 评价因子 (1)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pH、Cu、Pb、Zn、As、Cd。 环境质量现状. 由表4-5可知:汀江及旧县河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说明汀江及旧县河的水质情况良好。%,2002)“Ⅲ类标准”要求,其达标率为100-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

1.1预测模式选取 由于在铜矿排入汀江处建有金山电站,堆浸场废水排入金山电站库区内,520m 中段废水排入发电站下游的汀江,故评价分排入库区和汀江两种情况进行预测,同时考虑金山电站发电期(非发电期)水文情况。 (1)汀江:混合过程段采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岸边排放),混合过程段的长度计算采用(2)式。 M =(0.058H+0.0065B)(gHI)1/2 y 式中:C —预测点污染物浓度,mg/L ; (x,y) Q —废水排放量,m/s ; 3p C -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 p C —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 ; h x —预测点距排放口的距离,m ; y —预测点距岸边的距离,m ; B —河流宽度,m ; u —河流中断面平均流速,m/s ; M —横向混合系数,m ;/s 2y H —河流平均水深,m ; a —排放口到岸边的距离,m ; I —河流坡降; g —重力加速度,取9.81m/s 。 2 (2)金山电站库区:预测模式选用(3)式。 式中:符号含义同前。 )汀江:完全混合段采用河流完全混合模式(3) +Q+CQ/(QC =(CQ hhpphp 式中:符号含义同前。 参数选取1.2 )按导则中推荐的经验公式求取。横向混合系数(M y 水文参数1.3 水文基本特征(1)、/s ,多年日平均最大流量4090m 据上杭县水文站资料,汀江年平均流量186m/s 33 ,年平均含沙993.3mmm ,年平均径流深度,年径流量58.49×108.45m 最小流量/s 338 1370kt 。,年平均输沙量量0.25kg/m 3 旧县河为境内汀江第一大支流,发源于连城莒溪白眉山北麓,经新泉进入上杭县境内,流经南阳、旧县、临城三个乡,在临城乡九州村汇入汀江。上杭县境内流,1090m/s 多年平均流量47.3m/s,多年日平均最大流量域面积716km ,河长45.38km ,323 /s 。最小流量2.23m 3 ,0.0012m/m ,坡降为50m ,平均水深为0.77m 汀江水文基本参数:枯水期河宽为 。0.0026m ·s 粗糙率为-1/3 金山水电站对汀江水文的影响(2),死m ×10100.55×m ,调节库容0.264金山水电站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以下)3388 4.95km 。m0.28×10,正常蓄水位设计水库面积库容238不发电时22:00,和5:00~金山电站正常情况下放水发电时间为每天8:00~12:00 丰(个小时电站下泄流量为零。雨季~13:0014:00,即在一天中有11~间为23:007:00和 24小时放水发电。水期)整天年最枯月平均根据金山水电站的发电情况,本评价考虑最不利情况,选择近10 1。—/s 流量16.7m 作为上游来水量,相应的水库出流(根据径流调节)详见表5 3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江苏横峰浦丰纸业有限公司利用废纸和商品浆造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江苏横峰浦丰纸业有限公司 2010年5月1 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1 评价目的---------------------------------------------- -------1-1 1.2 编制依据-----------------------------------------------------1-1 1.3 评价采用的标准-----------------------------------------------1-2 1.3.1 环境质量标准--------------------------------------------------------1-2 1.3.2 污染物排放标准------------------------------------------------------1-2 1.4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1-3 1.4.1 评价工作等级--------------------------------------------------------1-4 1.4.2 评价范围------------------------------------------------------------1-4 1.4.3评价因子-------------------------------------------------------------1-4 1.5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表-------------------------------------1-4 1.6 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 ------------------------------------------1-5 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 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2-0 2.2 项目规模及总投资---------------------------------------------2-0 2.3 生产工艺方法-------------------------------------------------2-0 2.4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2-0 第三章工程分析 3.1 生产工艺流程简介---------------------------------------------3-1 3.2 主要原辅材料用料---------------------------------------------3-1 3.3 主要工艺设备-------------------------------------------------3-2 3.4 公用工程-----------------------------------------------------3-2 3.4.1 供汽----------------------------------------------------------------3-2 3.4.2 给排水情况----------------------------------------------------------3-3 3.5 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其控制措施-----------------------------------3-4 3.5.1 废气----------------------------------------------------------------3-4 3.5.2 废水----------------------------------------------------------------3-5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花溪大学城贵州师范大学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指导老师: XXX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课程:________ 环境影响评价 _________________ 专业:XXXXXXXXXXXXXXXXXXXX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成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刖言 建设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大学城对发展贵州人才基地有一定的建设意义, 花溪大学城的建设主要以各高校狙击为主要目标。开展人才培养基地,提高贵州省教育素质质量。 建设项目投入巨大,最终还是希望给予学生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目前,花溪大学城还在建设之中,我们本次对贵州师范大学的正在建设中项目进行了调查,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拉简单的评估。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施行) (4)《中华人民共

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稿,2005年4月1日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稿,2008年6 月1 日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稿,2011年3 月1 日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稿,2004年8 月28 日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 月1 日施行) (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 月18日施行,国务院第253 号令) (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 日施行,环境保护部令第2 号) (11)《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贵州省人大常委会,2009年6 月1 日(12)《贵阳市水污染防治规定》2009 年7 月 (13)《贵阳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2005年11月 (14)《贵阳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1997年10月技术导则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 )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 )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 )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 )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徐州市年产130万吨捣固焦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名称:中国矿业大学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 建设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目录 1.总论 (1) 1.1编制依据 (1) 1.2评价原则 (1) 1.3评价等级 (2) 1.4评价标准 (3) 1.5评价范围 (6) 2.区域概况 (6) 2.1地理位置 (6) 2.2自然环境概况 (6) 2.3社会环境概况 (6) 2.4环境质量现状 (6) 3.工程分析 (8) 3.1现有工程分析 (8) 3.2拟建工程分析 (14) 3.3主要污染物排放及防治措施 (21) 4.污染物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 (27) 4.1施工期污染防治 (27) 4.2拟建工程污染防治措施 (27) 4.3非正常排污措施可行性 (34)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7) 5.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7) 5.2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0) 5.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1) 5.4固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2) 6.清洁生产分析 (42) 6.1工艺的先进性 (42) 6.2污染物控制措施 (45) 6.3焦化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46) 7.污染物排放总量分析 (47) 7.1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47) 7.2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原则 (48)

7.3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48) 8.公众参与 (48) 8.1公众参与原则和方法 (48) 8.2调查内容 (49) 9.结论与建议 (50) 9.2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50) 9.3环境影响评价建议 (50)

建设项目环境现状评价报告

建设项目环境现状评价报告 项目名称:赣县大田乡冷水陂水电站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赣县大田乡冷水陂水电站 编制单位:河南金环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〇一七年九月

目录 1 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任务由来 (1) 1.3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内容 (2) 1.4评估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 (3) 2 评估依据 (4) 2.1编制依据 (4) 2.2环境现状评估目的及原则 (6) 2.3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估因子 (7) 2.4评估标准 (8) 2.5评估范围及重点保护目标 (10) 3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13) 3.1工程概况 (13) 3.3环境影响分析 (18) 4 项目区域环境概况 (24) 4.1自然环境 (24) 4.1.5土壤植被 (25) 4.2社会环境 (26) 4.2.3名胜古迹 (26) 4.2.4矿产资源 (27) 5 环境现状及影响调查与评估 (28) 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28) 5.2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28) 5.3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与评价 (29) 5.4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30) 6 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39) 6.1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39) 6.2选址符合性分析 (39) 6.3与流域规划相符性分析 (39) 6.4项目与各类生态功能区要求的相符性 (40) 6.5环境相容性分析 (40) 6.6用水合理性分析 (40) 7 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分析 (41) 7.1已有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分析 (41) 7.2环保整改或补救措施及建议 (42) 7.3防止污染措施的结论与建议 (43)

三亚亚龙湾热带森林公园度假村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

三亚亚龙湾热带森林公园度假村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稿)

目录 1. 总则 (1) 1.1项目由来 (1) 1.2评价目的 (2) 1.3编制依据 (2) 1.4评价标准 (4) 1.5 评价工作等级 (7) 1.6评价范围 (8) 1.7 评价方法 (8) 1.8评价重点 (8) 1.9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8) 2.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10) 2.1项目概况 (10) 2.2建设项目与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亚龙湾旅游度假区及亚 龙湾森林公园的相互关系和协调性 (14) 2.3工程分析 (15) 2.4产业政策符合性、规划符合性和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24 3. 区域环境概况 (26) 3.1自然环境概况 (26) 3.2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27) 4.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28) 4.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8) 4.2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31)

4.3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2) 4.4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5) 4.5项目用地现状图 (35) 5.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与评价 (36) 5.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36) 5.2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38) 5.3施工期固废影响分析与评价 (40) 5.4施工期废水影响分析与评价 (41) 5.5施工期对交通的影响 (42) 5.6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2) 5.7小结 (44) 6.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5) 6.1生态系统影响分析 (45) 6.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47) 6.3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50) 6.4声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52) 6.5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53) 7. 景观影响评价 (54) 7.1景观现状调查 (54) 7.2景观建设 (54) 7.3景观影响分析 (54) 7.4营运期景观影响分析 (56) 7.5景观影响分析小结 (59) 8. 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措施 (60)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范文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书

花溪大学城贵州师范大学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指导老师: xxxx 实践课程:环境影响评价 专业: xxxxxxxxxxxxxxxxxxxxx 小组成员: 学号: 前言 建设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大学城对发展贵州人才基地有一定的建设意义,花溪大学城的建设主要以各高校狙击为主要目标。开展人才培养基地,提高贵州省教育素质质量。

建设项目投入巨大,最终还是希望给予学生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当前,花溪大学城还在建设之中,我们本次对贵州师范大学的正在建设中项目进行了调查,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拉简单的评估。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9月1日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稿, 4月1日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稿, 6月1日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稿, 3月1日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稿, 8月28日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1月1日施行) (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18日施行,国务院第253号令)

(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10月1日施行,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 (11)《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贵州省人大常委会, 6月1日(12)《贵阳市水污染防治规定》 7月 (13)《贵阳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 11月 (14)《贵阳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1997年10月 技术导则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 )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 )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 ) 一、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的地点及背景 a.项目名称:贵州师范大学内的三组团建筑单体四号学生生活区 (学生公寓)和三号学生中心(学生食堂)设施建设 b. 地理坐标:地处东经105o07?至108o07?,北纬27o11?至29o22?之间,海拔高度1650米 c. 周围建筑:与贵州财经大学学生宿舍相邻,贵州财经大学学生宿舍与建设项目之间距离大约400米 d. 项目背景: 贵州省为了给当代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记录表模板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记录表模板

————————————————————————————————作者:————————————————————————————————日期: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黑体、小三) 项目名称(表格内文字体:仿宋、四号) 建设单位←(表格栏目字体:宋体、四号) 法人代表联系人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 立项审 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 占地面积(平方米) 绿化面积(平方米) 总投资(万元)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年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黑体、四号) (一级标题:仿宋、四号、加粗) (正文仿宋、四号) (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平面布置图等的标题用宋体、小三或14pt字号、加粗) (文中表格的表头标题用仿宋、四号,其它均用仿宋,五号或小四号) 文章标题或段落层次一律采用统一标准化编号,即: 1 一级标题

1.1 二级标题 1.1.1 三级标题或段落 1.1.1.1 四级标题或段落(以下类推,例如:见下) 2 2.1 2.1.1 2.1.2 2.1.2.1 2.2 2.3 2.3.1 2.3.1.1 2.3.1.2 2.3.1.2.1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黑体、四号)(一级标题:仿宋、四号、加粗) (正文仿宋、四号)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黑体、四号) (一级标题:仿宋、四号、加粗) (正文仿宋、四号)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黑体、四号)(一级标题:仿宋、四号、加粗) (正文仿宋、四号)

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套表)

JL-C005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监理号: 工程名称:圣灯乡拆迁安置项目A1标段 子项名称: 监理单位(章):四川凯来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甲、乙、丙级) 2011年11月30日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成都市圣灯乡拆迁安置项房小区二、三期建设工程项目A1标段工程地址成都市成华区圣灯乡东华一、二组内 建筑面积95896㎡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 层数地上22层/地下2层总高1、2、3、8栋68.1M 9栋66.9 M 电梯20台自动扶梯/ 开工日期2007年6月19日工程完工日期 施工许可证号510100************ 施工图审查 批准书号 22011 建设单位成都市成华区土地整治服务中心 勘察单位成都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资 质 等 级综合甲级 设计单位 成都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四川标鼎时代建筑工 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甲级 施工单位成都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一级检测机构成都市建工质量检测站 地基处理、桩基础、钢结构、预应力、幕墙、装饰、设备安装等子分部工程分包设计、施工单位深圳南油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屋面装饰钢构、商铺雨棚设计单位) 深圳中航幕墙工程有限公司(商铺幕墙设计单位) 福建省惠建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屋面装饰钢构施工单位) 深圳中航幕墙工程有限公司(商铺雨棚、幕墙施工单位) 总监理工程师张云武 专 业工民建 证 号 51000212 监理工程师周东泉水利水电动力工程51003929 张连成工民建 [川]监工岗字 (08)1122号 监理员佟连明工民建 [川]监理员证 字(07)2363号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监理周期2008年5月~2010年4月基础类型筏板 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情况( 工程监理检查内容及情况)原材料、构 配件检验 钢筋、水泥、砂石、商品砼、防水卷材有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及配合比报告,并经现场抽查,见证取样送检比例为100%,复试报告均合格。 验槽试桩或 地基处理 经验槽检查,地勘、设计人员认为地基持力层为稍密卵石层,满足设计要求。 检测情况 试块、试件 基础砼垫层C15,基础筏板砼C30/P6,地下室侧壁及消防水池侧壁C35/P8,试块强度评定均满足设计要求。钢筋连接方式为焊接,抽样试验 合格。 防 水 层 地下室防水材料为SBSⅡ PY PE4型防水卷材,C20细石砼保护层。 检 验 批 检 查 情 况 土方开挖、回填、钢筋加工安装、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防水工程等检验批共161批,经检查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均满足质量验收规范的规 定。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均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可进入下道工序。 质 量 文 件 的 签 认 情 况 地基基础部位各工序的工程质量措施经审查合格。工程材料进场报验单、见证取样记录、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工程隐蔽资料、设计交底、图 纸会审纪要均及时签认。对实验室进行了考核,具备相应资质。 对工程项目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均及时签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