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必考考点梳理及训练:第一、二次世界大战

合集下载

公共基础知识整理——两次世界大战

公共基础知识整理——两次世界大战

公共基础知识整理——两次世界大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非正义)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两大军事集团(1)三国同盟(德、意、奥)。

(3)三国协约(英、法、俄)。

3、导火索: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

4、过程(1)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

(2)第二阶段:1915-1916年。

①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转折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德)。

②索姆河战役,规模最大,英国首次使用新武器——坦克(英法)。

(3)第三阶段,1917-1918年,德国投降,同盟国失败。

5、"凡尔赛-华盛顿本系"的建立(1)1919年,巴黎和会签订《凡尔塞条约》,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

(2) 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四周条约》《王国海军条例》《九国公约》,调整帝国主义国家间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进程(1)爆发: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2)扩大: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莫斯科保卫战胜利。

②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美英对日宣战,大平洋战争爆发,规模最大。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4)转折①太平洋战场,1942年,中途岛海战,美国胜利(美国VS日本)。

②北非战场,1942年,阿拉曼战役,英国胜利(英国vs德国)。

③苏德战场,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胜利(苏联VS德国)。

(5)胜利①开罗会议,1943年11月,中美英签署《开罗宣言》。

日本将东三省、台湾、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归还。

②德黑兰会议,1943年1月,苏美英决定开辟第二战场。

③诺曼底登陆,1944年,开辟第二战场(两面夹击德军)。

④雅尔塔会议,1945年,苏美英。

1)消灭法西斯、军国主义,惩办战犯。

2)成立联合国。

3)苏联参加对日本作战。

世界两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

世界两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

世界两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也被称为“大战”,是一场于 1914 年至 1918 年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

战争的起因相当复杂。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根本原因。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德国作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这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产生了激烈冲突。

巴尔干半岛向来被称为“欧洲火药桶”。

这里民族众多,宗教复杂,领土争端频繁。

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成为了一战的导火索。

一战的主要参战国分为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阵营。

同盟国包括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协约国则有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美国等。

战争在陆地、海洋和天空全面展开。

在陆地上,出现了堑壕战这种残酷而持久的战斗形式,士兵们在泥泞的战壕中忍受着恶劣的条件和巨大的伤亡。

海战中,新型的战舰如无畏舰投入使用。

而在空中,飞机首次被用于侦察和轰炸。

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估计,约有 1000 多万人丧生,2000 多万人受伤。

许多城市和乡村被摧毁,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一战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在政治方面,它导致了多个帝国的崩溃,如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同时也促使了一些新国家的诞生。

在社会方面,战争引发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妇女在战争中承担了更多的工作和责任。

在军事方面,一战促进了军事技术的进步,坦克、毒气、飞机等新型武器的出现改变了战争的形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从 1939 年持续到1945 年。

战争的起因同样是多方面的。

经济危机是一个重要因素。

1929 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使得德国、日本等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境,为了摆脱危机,它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也是原因之一。

德国的希特勒和意大利的墨索里尼等法西斯头目掌握了政权,推行侵略和种族主义政策。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二次世界大战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二次世界大战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二次世界大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逐渐形成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20世纪初,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国际关系骤然紧张。

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2、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3、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4、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帝国)←→协约国(英、法、俄),意大利为自身利益,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

战场:涉及到欧、非、亚和太平洋地区,主战场在欧洲。

战线:东、西、南重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绞肉机)、索姆河战役5、战争的结束(1)促使战争结束的因素:①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退出了大战②美国对德国宣战,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2)战争结束:①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

②11月,德国宣布投降,大战结束。

6、大战的影响(1)给交战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大战涉及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

(2)双方把新式武器飞机、坦克和毒气首次使用,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

(3)一战后,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4)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5)促进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7、一战的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性战争二、第二次世界大战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社会根源: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国内外矛盾。

面对经济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缓和了国内危机,德、意、日等则走上法西斯侵略的道路。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标志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1936年,日本受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标志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两次世界大战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两次世界大战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两次世界大战为您整理“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两次世界大战”,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相关栏目发布的信息。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帝国主义国家形成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德、意、奥“三国同盟”和英、法、俄组成的“三国协约”。

2、一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引爆欧洲“火药桶”的是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

时间:1914年—1918年,性质:帝国主义非正义掠夺战争。

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同时也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性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1、绥靖政策:西方大国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纵容法西斯侵略。

2、慕尼黑阴谋:1938年,德、意、英、法签订《慕尼黑协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绥靖政策达到顶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3、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二战爆发,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二战全面爆发。

4、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德军第一次惨败。

5、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

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6、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联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是二战的转折点7、1942年1月,由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战斗力大大增强,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

8、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讨论关于击败法西斯德国,分区占领德国,苏联对日宣战,成立联合国等问题。

9、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0、1945年4月,苏军发动对柏林的战役。

5月8日德国签订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结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订投降书,第二世界大战结束。

202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复习纲要:第二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

202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复习纲要:第二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慕尼黑会议1、面对德国的侵略扩张,英国和法国采取了什么政策?采取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1)英法面对德国的侵略扩张采取了纵容、姑息的绥靖政策。

(2)保全自己的既得利益,同时诱使德国进攻苏联,祸水东引。

2、慕尼黑会议召开的时间、与会国及代表1938年9月,英(张伯伦)、法(达拉第)、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3、《慕尼黑协定》的主要内容、对世界局势有何影响?(1)英法强迫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2)《慕尼黑协定》把绥靖政策推向顶点。

绥靖政策助长德国侵略的野心,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二战爆发的时间和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然进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2、当德国进攻波兰时,英法对德国宣而不战,坐等波兰灭亡,继续诱使德国进攻苏联。

3、1940年6月,德国占领法国,法国沦陷后,戴高乐领导“自由法国运动”,坚持对德斗争。

4、1940年8月,德国对英国进行空中突袭,企图使英国屈服,“不列颠之战”爆发。

丘吉尔领导英国空军坚决抵抗德国的入侵,挫败了德国的企图。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1、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苏德战争爆发。

2、莫斯科战役的经过和意义:(1)1941年10月初,德军进攻苏联首都莫斯科,苏军经过40多天作战,消灭德军50余万。

(2)莫斯科战役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二战开始以来,德军遭受到第一次沉重打击。

3、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经过和影响:(1)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在夏威夷的海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

(2)珍珠港事件发生后,12月8日,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背景:德意日法西斯的疯狂进逼,迫使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

2、《联合国家宣言》内容、签署的时间、主要国家:1942年,英、美、中、苏等26国在华盛顿签订《联合国家宣言》,各国保证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追随者。

2021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知识讲义:专题二:两次世界大战

2021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知识讲义:专题二:两次世界大战

专题二:两次世界大战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二: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1914——1918年1939——1945年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过程开始: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三条战线:西、东、南三线三大战役: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开始: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

英法对德宣战。

扩大:苏德战争爆发进一步扩大:太平洋战争爆发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发动国、军事集团德国、同盟国集团与协约国集团德国、轴心国集团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影①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欧洲①前后有61个国家和地响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②性质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③一战后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区、20亿以上人口卷入,范围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界范围的战争,也是一场空前浩劫,几千万人失去生命,无数财产被毁。

②二战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资本主义一统天下。

两极格局(美苏争霸、二战后到1991年的世界政治格局)二战胜利的原因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法西斯恐怖独裁反人类、反社会,违背历史潮流,威胁世界和平,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

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改变了力量对比,为战胜法西斯国家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战的教训(1)各大国在战争开始不应推行绥靖政策,应将法西斯势力消灭在萌芽状态;(2)各大国应早一点消除因政治制度的不同而产生的隔阂,积极联合;(3)在战争初期对遭受法西斯势力侵略的弱小国家给与物质和道义上的帮助等。

2021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

2021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慕尼黑会议1、背景:英法的把绥靖政策造成了法西斯的步步紧逼,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将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2、时间:1938年9月3、参加者: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英、张伯伦、法达拉4、内容:签订《慕尼黑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十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5、实质:绥靖政策,想用牺牲欧洲一些中小国家来满足德国的侵略野心,以求与希特勒达成妥协,以求得一时的太平,从而将希特勒的侵略矛头最终引向苏联,达到削弱和灭亡苏联的目的。

6、影响: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二、二战爆发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直接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激起了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的欲望③间接原因: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三、战争的爆发与扩大1、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2、扩大:①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

在斯大林领导下,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②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美国对日宣战。

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达到世界范围。

四、《联合国家宣言》。

1、原因: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愤怒。

美国、苏联、英国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逐渐走向联合。

2、内容: 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2)、作用及评价:它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根本保障)。

五、雅尔塔会议.1、背景:二战接近尾声,德国败局已定之时,为了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而召开。

九年级历史一战二战主要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一战二战主要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一战二战主要知识点一战和二战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两场战争,它们是20世纪前半叶的重大事件。

这两场战争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欧洲国家,也波及了世界其他地区。

通过研究这两场战争,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点。

一战爆发于1914年,是由于欧洲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殖民地利益的争夺所引起的。

这场战争影响了全球各个领域,包括军事、政治、经济和社会等。

它的战争形态也很特殊,是机械化和化学化武器的全面应用,如毒气和坦克。

同时,这场战争也引起了各个国家民众的不满和不安,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政治观念的变革。

一战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是建立了第一个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成立的,在一战结束后,其目的是通过国际合作来避免未来类似的战争。

然而,由于国际联盟在一战后的和平条约中的地位和权威不足,其未能有效预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二战。

二战爆发于1939年,造成了更大的破坏和伤亡。

这场战争主要是由于纳粹德国和其他轴心国对欧洲及其他地区的侵略行为引起的。

与一战不同的是,二战更具全球性,涉及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并以更大的规模进行。

这场战争也使用了更加先进的武器和战术,如空军的广泛运用和原子弹的投放。

二战的目前重要的历史知识点是大屠杀的发生。

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对犹太人和其他少数民族进行了种族灭绝的行动,这成为二战最残酷和令人震惊的事件之一。

大屠杀过程中,成千上万的人丧生,这也是对人道价值观的极大挑战。

最后,我们不得不提到二战的结束和战后的重建。

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都遭受到了巨大的创伤和损失,国家和社会都需要进行重建和调整。

在这个过程中,联合国取代了国际联盟成为新的国际组织,继续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全球合作。

同时,二战也导致了许多国家的独立和解放,对全球政治和社会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综上所述,一战和二战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事件。

通过研究这两场战争,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战争的原因、战争形态、国际组织以及战后重建等重要历史知识点。

初三一战二战历史知识点

初三一战二战历史知识点

初三一战二战历史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是20世纪最重大的两次全球性冲突,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两个战争的主要历史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1. 原因:民族主义、帝国主义、军备竞赛、复杂的同盟体系等。

2. 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继承人弗朗茨·费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

3. 主要参战国: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和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等)。

4. 主要战场:西线(法国和比利时)、东线(俄罗斯和德国)、南线(巴尔干半岛)。

5. 重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等。

6. 战争结束: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署《凡尔赛和约》,战争结束。

7. 后果:凡尔赛体系的建立、民族自决的兴起、经济大萧条的前奏。

# 第二次世界大战1. 原因:经济危机、民族主义、极端主义的兴起、对凡尔赛体系的不满等。

2. 导火线: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随后英法对德宣战。

3. 主要参战国:轴心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同盟国(英国、苏联、美国、中国等)。

4. 主要战场: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

5. 重要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中途岛海战等。

6. 战争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战争结束。

7. 后果:联合国的成立、冷战的开始、全球政治格局的重塑。

# 战争的影响- 社会结构和政治体系的变革。

- 经济的重建和发展。

- 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在军事领域。

- 国际关系的重新定义,包括新的国际组织和条约的形成。

# 教训与反思- 战争的残酷性和对人类社会的破坏。

- 和平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的必要性。

- 民族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危险。

了解这些历史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以及如何通过合作与对话来预防未来的冲突。

2021届中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汇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东西方世界及第二次世界大战

2021届中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汇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东西方世界及第二次世界大战

九年级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东西方世界及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1917年11月,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林起义取得胜利。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诞生。

其意义是: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1)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1922年底,成立苏联。

[3、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1)1928—1937年,完成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使苏联由传统的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增强。

1936年的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2)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中一定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具有严重的弊端,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4、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1)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签署的《凡尔赛和约》规定:①领土: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②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得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③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④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另行确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⑤殖民地: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

(最能体现会议的分赃性质)(2)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的完整,遵守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2021年初中历史一战、一战后政治经济、二战必考知识点

2021年初中历史一战、一战后政治经济、二战必考知识点

2021年初中历史一战、一战后政治经济、二战必考知识点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破坏,但从客观上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小偏整理了2021年初中历史一战、一战后政治经济、二战必考知识点,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2021年初中历史一战、一战后政治经济、二战必考知识点(一)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德、奥匈、意)和协约国(英、法、俄)②核心国:德国和英国。

④影响:进一步恶化欧洲局势,列强争霸斗争更激烈。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3、交战双方:同盟国和协约国。

5、战线:西线(决定意义)、东线、南线。

7、加速一战结束大事:俄国十月革命,美国参战,交战双方士兵和百姓厌战、反战运动兴起。

9、结果;同盟国失败。

11、影响;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破坏,但从客观上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地点:巴黎凡尔赛宫3、内容:签订《凡尔赛和约》②第二部分为对德和约。

(二)华盛顿会议(1921.11)2、参加国;美、英、日、中等。

4、中国要求收回山东权益,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①签订《九国公约》规定各国必须尊重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没有②美、英、日、法意签订《五国公约》(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五国站列舰总吨位为5:5:3:1.75:1.75,规定航空母舰的总吨位。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基本完成战胜国协约国集团对世界的重新瓜分及相互关系的调整,构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史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战胜国列强标榜该体系为“和平”体系,实际它隐藏着难以克服的矛盾,又缺乏制止战争的手段,仅维持20年和平,人类又被卷入新的世界大战。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1929---1933)2、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强。

(二)美国罗斯福新政2、内容:②实施失业救济和“以工代赈”,扩大消费需求。

④颁布<农业调整法>3、评价:使美国度过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为其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进行体制性自我调整提供宝贵经验。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三)两次世界大战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三)两次世界大战

1.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变幻促使国际格局不断调整。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国际会议影响局势】
图一 巴黎和会
图二 华盛顿会议
图三 慕尼黑会议
图四 雅尔塔会议
(1)图一、图二所示会议确立了怎样的国际新秩序?(1分)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图三慕尼黑会议上英法奉行的什么政策把世界推到了战争的边缘?(1分)
A 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转折点: C D
两次世界大战简表
(4)请写出列表中英文字母处的相关内容: (4分)
A
B
C
D

A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B 萨拉热窝事件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世界大国操纵局势】 当今世界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不同利益集团 的博弈与较量,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给国际安全带来新的挑战。
欧洲、西亚和非洲国际新秩序的“凡尔赛体系” 。
2、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
(1)时间:1921 年—— 1922 年 (2)内容:签署了《 九国公约 》。规定尊重中国主权和
独立及行政的完整,中国保证各国在华“ 机会均等 ”
和对外“门户开放
”。
(3)影响:华盛顿会议调整了战胜国在远东和太平洋的
关系,构成了“ 华盛顿体系” 。
(3)冷战时期,美苏争霸,中国是其中重要的制衡力量。二十世纪
七十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了哪些突破,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
(至少举两例)(2分)
重返联合国
中美关系正常化
(4)2014年10月24日,中国提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 称“亚投行”)进入正式筹建阶段。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极力鼓动 与反对其盟友加盟,出人意料的是,短短的半年时间,英、法、德、 意、澳等57个国家置美国反对于不顾,纷纷要求成为“亚投行”创 始成员国。这一事件充分反映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同时也反映出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2分)

历史中的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

历史中的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

历史中的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重要的军事冲突之一,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总结并介绍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点。

一战和二战对于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和军事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于欧洲,最初是由于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宣战导致的。

战争很快波及到整个欧洲,并迅速扩大为一场全球性战争。

- 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弗朗茨·斐迪南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引发了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宣战。

- 交战方:主要交战国包括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组成的中央同盟国,以及法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和美国等组成的协约国。

- 战争结果:协约国最终获胜,但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破坏。

根据凡尔赛和约,德国被强迫承担主要责任,并支付了巨额赔款。

2.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起源于德国对波兰的侵略,并最终波及到全球范围。

- 导火线: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引发了二战的爆发。

其后,由于德国对其他国家的侵略行为,战争迅速蔓延至全球。

- 交战方:主要交战国包括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组成的轴心国,以及英国、苏联、美国和中国等组成的同盟国。

- 战争结果:同盟国最终获胜,但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城市破坏和大规模的种族灭绝。

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冷战的开始。

3. 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特点虽然一战和二战在时间上相隔约20年,但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影响:- 人员伤亡:两次世界大战都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一战中,近1000万人丧生,二战中,估计有7000万至8500万人丧生。

- 经济破坏:两次大战都给相关国家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国家的基础设施、工厂、农田等都遭受了毁坏,战后重建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 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这两次战争彻底改变了全球的政治格局。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考考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考考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考考点汇总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时间:1914—19183、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6)4、开始标志: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5、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后期成为协约国)协约国:英、法、俄、意大利、美国、中国等意大利后期成为协约国说明了: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6、战场:欧洲、非洲、亚洲、太平洋地区7、首次使用的新式武器:飞机、坦克、毒气、远程大炮。

8、转折:凡尔登战役(1916年),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是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

9、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10、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于帝国主义大国加紧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引起的,大战是在英法俄组成的协约国和德奥组成的同盟国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之间进行的(意大利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因此,这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虽然塞尔维亚是为保卫主权和独立而战,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但这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

11、影响:(1)一战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2)改变了国际格局①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②美国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这两个大国开始崛起的重要标志;③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④战后形成新的世界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2、启示1.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2.加强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3.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和恐怖主义。

4.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使国际力量对比趋于平衡。

13、你是如何看待普林西普的行为?(提示:从刺杀目的、手段性质、刺杀后果三方面来评价)其行为的目的是爱国,但其手段是恐怖行为,而带来的后果是世界灾难性的。

14、有人说,如果没有普林西普的行为的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可以避免。

两次世界大战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两次世界大战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两次世界大战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世界格局和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次战争,我们来总结一些相关的例题和知识点。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知识点1、背景(1)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但各国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882 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1907 年,英、法、俄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这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使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2、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914 年 6 月 28 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枪杀。

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3、战争过程(1)1914 年 7 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随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等相继参战。

(2)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形成了西线、东线和南线三条战线。

西线是决定性战场,英法联军与德军在此展开了多次激烈的战斗。

(3)1916 年,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是一战中最惨烈的战役,双方伤亡惨重。

4、结果1918 年 11 月 11 日,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5、影响(1)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3)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如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的出现。

(二)例题例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例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答案:萨拉热窝事件。

例 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A 凡尔登战役B 索姆河战役C 马恩河战役D 日德兰海战答案:A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知识点1、背景(1)经济危机的打击。

1929 1933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德、意、日等国为摆脱危机,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考考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考考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考考点汇总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时间:1914—19183、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6)4、开始标志: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5、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后期成为协约国)协约国:英、法、俄、意大利、美国、中国等意大利后期成为协约国说明了: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6、战场:欧洲、非洲、亚洲、太平洋地区7、首次使用的新式武器:飞机、坦克、毒气、远程大炮。

8、转折:凡尔登战役(1916年),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是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

9、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10、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于帝国主义大国加紧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引起的,大战是在英法俄组成的协约国和德奥组成的同盟国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之间进行的(意大利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因此,这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虽然塞尔维亚是为保卫主权和独立而战,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但这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

11、影响:(1)一战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2)改变了国际格局①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②美国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这两个大国开始崛起的重要标志;③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④战后形成新的世界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2、启示1.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2.加强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3.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和恐怖主义。

4.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使国际力量对比趋于平衡。

13、你是如何看待普林西普的行为?(提示:从刺杀目的、手段性质、刺杀后果三方面来评价)其行为的目的是爱国,但其手段是恐怖行为,而带来的后果是世界灾难性的。

14、有人说,如果没有普林西普的行为的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可以避免。

2021年中考历史热点知识专题复习讲义:专题十四 两次世界大战

2021年中考历史热点知识专题复习讲义:专题十四    两次世界大战

专题十四两次世界大战表一两次世界大战
大事件军闪

,二战全面
爆发。

二战扩大。

②1941年12月
7日,日本偷
袭,太平
洋战争爆发,二
战达到最大规
模。

的发表标志着
世界反法西斯
同盟的建立。

②1942—1943.
战役
的胜利是二战
的转折点。

的中国领土必须归
还。

②的
开辟加速了德国的
灭亡。


会议决
定成立联合国。

1945年投
降,二战结束。

影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巨大;挽救了人类的文明,奠定了世界和平的基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
步;二战是一次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能力训练】
下图为二战后期欧洲形势图(教材77页)
根据地图,指出二战作战的双方。

并整理二战后期的重大事件年表。

2021年中考历史专题知识梳理:专题复习十一 两次世界大战

2021年中考历史专题知识梳理:专题复习十一  两次世界大战

专题复习十一两次世界大战一、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1)根本: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2)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1、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进步思想深入人心2、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战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四、启示:
和平来之不易,悲剧决不能重演。

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奸。

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平等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最大的启示:人类应在对
付共同挑战的时候,应该团结一致。

五、如何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并积极反对霸权,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②各国人民之间要加强交流,增进互信。

③积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2021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复习提纲:两次世界大战

2021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复习提纲:两次世界大战

亲爱的同学们,最后的冲刺时刻到了。

为了你的尊严,为了你的幸福,为了你光辉的明天,请你放声朗读。

人人都有希望,一切皆来得及。

读吧,读出你的智慧,读出你的自信,读出你辉煌的历史!方法:一课时读一个专题,快速读,反复读;排除干扰,心中有数;复习下一专题前,注意回忆上一专题。

加粗的为重点,必须牢牢掌握。

专题七:两次世界大战一、一战(1914-1918)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

3、三国协约:英、法、俄4、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5、开始: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6、主要战役(转折):凡尔登战役。

7、性质: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二、二战(1939-1945)1、慕尼黑阴谋: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影响: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加速二战爆发。

2、开始: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3、扩大: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

4、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5、《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1942年1月1日):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作用:壮大了反法西斯力量,是战胜法西斯国家的根本保证。

6、转折: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7、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加速法西斯德国的灭亡。

8、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9、性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10、取胜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

三、重要的国际会议及条约重要的国际会议会议 时间 与会国 主要内容 影响巴黎和会 1919.1 27国,操纵国英法美 签订《凡尔赛和约》及其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华盛顿会议 1921- 1922 9国,操纵国美英日 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慕尼黑会议(慕尼黑阴谋)1938.9 英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等地割给德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