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地形测量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下地形测量报告
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XXXX铁路
XX水库、XX水库水下地形测量
技术设计
测绘有限公司二○一五年十月
目录
1. 概述................................................. 1 1.1 作业的任务和目的.................................
1 1.1.1. 作业任务..................................... 1 1.1.2. 作业目的..................................... 1 1.2. 项目执行要求..................................... 1 1.2.1. 任务安排..................................... 1 1.2.2. 工作量......................................
2 1.3.
主要技术参数 (2)
1.3.1. 平面、高程系统及基准......................... 2
2. 技术设计执行情况..................................... 2 2.1. 作业依据......................................... 2 2.2. 平
面及高程控制测量...............................
2 2.3. 水下地形测量.....................................
3 2.3.1. 测线
布设..................................... 3 2.4. 地形图编绘....................................... 6 2.4.1. 编绘内容..................................... 6 3.
提交的成果及资料 (6)
1. 概述
1.1 作业的任务和目的1.1.1. 作业任务
(1)根据计划的测线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得到水深观测数据。
(2)对外业采集的观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转换及编绘1:500水下地形图。
1.1.
2. 作业目的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外业调查和内业资料整理,保证使用设备100%检验合
格,工作正常,采集资料100%可信可靠,野外资料记录完整,真实客观解释外业资料,报告详实,图件完整清晰。
1.2. 项目执行要求1.2.1. 任务安排
根据工期与工作量并结合测区实际情况,我队以工程质量优秀为测绘目标,加强项目管理职能,提高测绘效率;增加技术力量投入,保证工程进度,确保工程工期。
1.2.1.1. 测前准备
明确任务后,马上开始组织确定项目机构,进行人员配置;收集有关资料,对特殊区域进行现场踏勘;检验调配仪器设备。
组织人员、设备、船只等准备进现场正式开展外业测量工作。
投入的主要设备一览表表1
组织各种设备及人员到达现场展开外业实施。
完成平面与高程的控制以后,进
行水下地形测量,并进行全程过程检查。
1.2.1.3. 内业数据处理
各模块完成外业检查工作以后,立即开始内业数据处理。
编制专题图、编写技术文档。
1.2.2. 工作量
表2
1.3. 主要技术参数
1.3.1. 平面、高程系统及基准
坐标系统:国家CGCS2000椭球,
成图比例:1:500;
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为1米。
2. 技术设计执行情况 2.1. 作业依据
(1)GB/T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一部分《l:500、l:1000、
l:2000地形图图式》;
(2)CJJ/T73-20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3)JTS 131-2012《水运工程测量规范》;(4)CJJT 8-2011《城市测量规范》;
(5)CH/T 2009-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2.2. 平面及高程控制测量
甲方提供徐宿淮盐徐州东精测网成果,具体见附表。
坐标系统:国家CGCS2000椭球,中央子午线为117度39分,投影高0米;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
2.3. 水下地形测量2.3.1. 测线布设
水下地形测量按断面法施测,主测线方向垂直等深线的总方向布设,主测线间隔为图上1cm,测点间距为图上0.4cm,水下基本等高距为1m。
2.3.1.1. 测深仪测试
(1) 稳定性测试:对所有即将投入使用的测深仪进行稳定性测试,按固定时间间隔采集水深数据,连续测量时间超过8小时,然后统计水深值离散情况,计算中误差。
(2)静态吃水测定:按测量时换能器
的实际入水深度,调节测深仪的数字和模拟记录,使其吃水深度与换能器入水深度一致,实现换能器的吃水改正。
水深测量工作开始前后,在测区内选择水深大于5m,潮流平缓的地方,用检查板检查较准测深仪吃水,保证测深仪精度符合本项目水深测量精度要求。
测深前、后在测区对测深仪进行现场比对。
检查板深度绳使用伸缩性小的材料制成,并用钢卷尺校准。
用检查板校准测深仪时,测深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水面平静,流速较小,比对深度接近当日测量的最大水深,船只处于稳定状态。
测深仪安装
(1) 换能器安装位置
首先安装、固定换能器,固定换能器位置选择在船体的中部船舷旁边,这样可以减少行驶时船首推出的浪涌对探头的影响和干扰。
使用船速快的测量船测量时测深杆略向后倾斜,需要增加前后拉绳进行加固,因为考虑到水流带来的拖力和船行驶时的姿态是略微向上倾斜的。
(2) 换能器的固定
固定换能器的方法采用绑定测深杆
加拉绳兜底加固。
(3) 测深仪的连接连接好换能器后,接上电源、定位系统、测深仪主机和外围设备,使用12V 直流稳压电源,使用对应的电源电缆,测深仪即安装好。
开机测量时,导航软件实时采集测深仪输出的数字式水深信息和GNSS-RKT输出的定位数据,并在测深仪的模拟记录上同步进行打标,以便核查。
水深采集记录至0.01m,测深仪模拟记录读数精
篇二: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03)
开封市龙亭湖清淤改造工程
水下地形测量
技术报告
测绘单位:河南科瑞测绘服务有限公司
编写人:
技术负责人:
日期:二零一五年九月十二日
目录
1、测区概况及任务情况........................................................... .. (2)
2、资源配置...........................................................
(2)
3、平高系统........................................................... . (2)
4、作业依据........................................................... . (3)
5、野外测设方案........................................................... .. (3)
6、内业整理........................................................... . (4)
7、质量控制........................................................... . (4)
8、提交的资料........................................................... (5)
9、预算工程总价及预计工期 (6)
10、公司业绩........................................................... .. (6)
开封市龙亭湖清淤改造工程水下地
形测量技术报告
1、测区概况及任务情况
龙亭湖地处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龙亭公园旅游区内,是开封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交通便利,湖内可通航旅游船只。
本次测量龙亭湖1:500水下地形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计算湖底清淤的工程量,为后期清淤施工提供计算依据。
龙亭湖又分东西两湖,本次需要测量西湖的水下面积约0.29平方公里,东湖的水下面积约0.12平方公里。
2、资源配置
本项目测绘共投入人员7人,其中工程师2人,助工3人,技师1人,技术员1人。
本次共投入3台Trimble R8 双频GPS接收机(1+2型);南方SDH28测深仪1台,测量船1艘,DS03型水准仪1部,IBM笔记本电脑1部;联想台式电脑2台,对讲机3部;佳能打印机1台。
3、平高系统
平面采用开封独立坐标系,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各项转换参数根据已知点数据情况确定。
4、作业依据
(1)《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 SL 197-2013;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 5173-2003;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5、野外测设方案
本次测量所采用的仪器都经过法定计量部门的检定并出具有仪器检定证书。
控制点平面测设采用静态GPS测量,控制点高程采用水准测量,精度满足相应等级要求。
水下地形测量基本上在无雨、风的天气进行,采用断面法施测,先在测深仪导航软件下,预先按技术要求做好断面设计线,设计线根据湖面情况布置成与水流方向大致成垂直的方向,断面间距为20m左右,测点间距10~20m。
将GPS RTK仪器安装在测深仪探头上,船上GPS RTK仪器应与测深仪平面位置一致,并保证测深仪垂直于水面。
精密量测测深仪探头到GPS几何中
心的垂直高,作为GPS RTK天线高,将测深仪吃水水深定位0,直接采用下式求出水底高程:
h实际水面=hGPS 几何中心-DGPS 天线到测深仪探头
h水底点高程=h实际水面-h测深
水下地形点的采集密度以能显示出水下地形特征为原则。
水下地形点点距为图上1~3cm,实际距离为5~15米。
水下地形变化复杂区域测深仪采集点距适当缩短以反映地形特征,满足水下地形等高线的勾绘。
对于测量船不能到达的浅水区域采取测量人员穿下水裤涉水测量。
6、内业整理
⑴地形图采用50cm×40cm矩形分幅,按统一的直角坐标网划分。
采用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法。
如:西南角的坐标X=2500km,Y=500km,则该图编号为“2500.00—500.00”。
编号时,比例尺为1:500地形图,坐标值取至0.01km。
⑵将野外采集的数据备份并进行内业成图,在CAD及辅助成图软件下直接生成等高线或等深线,绘制后的等高线应光滑,符合自然变化规律。
⑶图幅接边的最大误差不得大于
地物、地貌允许中误差的22倍。
如相邻图幅的基本等高距不同,则等高线接边的最大误差不得超过较大一种基本等高距允许中误差的22倍,其误差可平均配赋,并可注意现状地物的拼接,不得改变其真实形状,地貌的拼接不得产生变形。
7、质量控制
⑴外业测量质量控制
篇三:关于GNSS的水下地形测量
本科毕业论文
GNSS配合测深仪在水下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刘吉羽
200831080112
指导教师林观土副教授
学院名称
论文提交日期
信息学院2012年5月4日专业名称测绘工程论文答辩日期2012年5月19日
摘要
GPS-RTK技术定位速度快、精度高、实时的特点,给GPS- RTK在水下地形测量
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可以快速、
准确地进行水下地形测量。
本文首先对水下地形测绘的发展状
况,我国测深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测深的
意义进行了介绍,叙述了GPS导航定位
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了GPS定位技
术的原理以及工作组成部分,测深仪的
工作原理,以及GPS、测深仪组合系统
和全站仪、测深仪组合系统在水下地形
测量中的原理、工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并提出了实地测深时应注意的问题。
本文还扼要的介绍了测深技术在水
下地形测量中的误差来源,分析了其影
响水深测量精度的因素,简要的提出了
测深误差的改正。
鉴于高精度全站仪在
水下地形测绘中,精度相对RTK较高。
本文利用改正后30个点的GPS-RTK的深
度观测值与相同位置全站仪深度观测值
对比,利用南方CASS软件计算面积为
14523.84m2的固定区域内GPS-RTK观测值的库容,并将其与相同区域内全站仪
观测值的库容对比,研究GPS-RTK在水
下测量中的应用价值。
实验表明,利用GPS-RTK配合测深
仪进行水下地形测量,与传统的测量方
式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特别是在面积较大,水下地形复杂,水深较大的水域,RTK水下地形测量简单、方便、快速、高效、可以全天候作业、同时大大提高了水深的测量精度。
关键词:GPS-RTK 全站仪水下地形测量精度
GNSS combined with Depth Sounder Application of Underwater
Topography Surveying and Mapping
Liu Jiyu
(College of Informatics,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Abstract: GPS-RTK technical positioning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peed, high precision, real-time, to GPS-RTK in the application of underwater topographic survey provided a good basis and you can quickly and accurately to underwater topographic survey.
The thesis elaborate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marine surveying and mapping and the progress and significance of sounding technology
at home. Then the thesis systematically discuss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methods
of GPS 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the principle and components of GPS, the principle of Echo Sounder and GPS + Echo Sounder, total station + Echo Sounder in underwater topographic survey, and problems when sounding.
This thesis briefly describes the resources of errors of sounding technology in underwater topographic survey,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ccuracy of bathymetric survey, briefly raised the error correction of sounding. Because of the higher precision of the total station instrument in the underwater topography, this article uses 30 points after correction of depth observations of GPS-RTK with the same comparative position depth of total station observations, use CASS software to get the observed value of capacity using GPS-RTK within a fixed area of the 14523.84m2 and compared the same area capacity of total station observations,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easurement of GPS-RTK under water
topographic survey.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use of GPS-RTK to underwater topographic survey combined with Echo sounder,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 of measurement, has larger advantage, especially in large, complex underwater terrain. GPS-RTK underwater topographic survey is simple, easy, fast, efficient and round-the-clock operations, while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the precision of the measurement of water depth.
Key words:GPS-RTK total station underwater topographic accuracy
目录
1 绪论........................................................... .. (1)
1.1 引言........................................................... . (1)
1.2 水下地形测量发展状况 (1)
1.2.1 水下地形测量的内容 (2)
1.2.2 我国水下地形测量技术手段的发展状况 (3)
1.3 测深的意义 (6)
1.3.1 测深在河道、水库测量中的应用 (6)
1.3.2 测深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 (6)
1.3.3 测深在水底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6)
1.3.4 测深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 (7)
1.3.5 测深在考古领域中的应用 (7)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7)
2 全站仪技术、GNSS技术和测深技术的测量原理 (8)
2.1 GPS定位原理及特点 (8)
2.2 GPS-RTK工作原理 (10)
2.3 测深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11)
2.4 GPS配合测深仪组合系统工作原理 (12)
2.5 全站仪配合测深仪组合系统工作原理 (14)
3 GPS-RTK与全站仪配合测深仪观测水下地形作业工程实例...................
15
3.1 测区概况........................................................... .. 15
3.2 测前的准备..........................
(15)
3.2.1 物资准备...........................................................
15
3.2.2 作业准备...........................................................
15
3.2.3 作业计划...........................................................
16
3.3 外业数据的采集 (16)
3.3.1 GPS-RTK配合测深仪系统数据采集 (16)
3.3.2 全站仪配合测深仪系统数据采集 (16)
3.4 数据成果........................................................... .. 17
3.5 实地测深时应注意的问题 (19)
4 测量方法精度分析及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 (20)
4.1 测深仪对水下地形测量的影响及改正 (20)
4.1.1 波束角对水深测量的影响 (20)
4.1.2 换能器动态吃水改
正?HA (21)
4.1.3 误差改正处理后数据成果 (22)
5 结论与前景预测........................................................
25
5.1 结论与探讨...........................................................
25
5.2 前景预测...........................................................
.. 25
参考文献........................................................... (27)
附录........................................................... . (29)
致谢........................................................... . (31)
成绩评定表...........................................................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