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1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教案范文(通用12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教案范文(通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f060a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5.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教案范文(通用12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教案篇1学生视角:《画杨桃》中小主人公的爸爸和老师,在画画时教会他怎样遭到同学们的嘲笑。
这样的经历,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能遇到类似的问题。
应怎样面对他人的误解,这是很值得学生去探讨的问题。
难点:能联系全文内容,感悟父亲和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并学会怎样实事求是地思考问题,处理问题。
教师思考:课文教育学生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就会有所不同。
这正是树立学生自信心,坚持自己正确观点的契机。
重点:边读边思,体会通过画杨桃这件事反映出的深刻道理。
设计特色:指导自学,精讲深化。
信息资料:1.课文中生字新词卡片。
2.杨桃不同角度图的投影片3.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投影片。
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学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2.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听说的道理。
3.在老师的提示下,通过默读、朗读自学课文,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
4.培养学生读中自我感悟的能力,感情朗读能力。
第 1 课时教学目的:l 、学会读、写本课13 个生字。
,联系上理解理解审视和颜悦色的词语。
2 、整体感知,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讲了件什么事?3 、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设身处地地想象小作者和同学们的不同的心理活动。
教学流程:一、明确目标:今天,我们学习《画杨桃》,谁能给大家介绍杨桃是什么样的水果?杨桃,又名阳桃、羊桃,学名五敛子,又因横切面如五角星,故国外又称之为星梨,是久负盛名的岭南佳果之一二、给充分时间读书自学。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画杨桃》(第1课时)教材课件ppt
![《画杨桃》(第1课时)教材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5a8651501f69e3142329411.png)
“沧”和“抢”注
意区分
抢着干脏活。
xī
嘻
笔顺 组词 笑嘻嘻 嘻哈
“嘻”和“喜”不 要弄混
造句:今天小明笑嘻嘻的。
词语解释
审视:仔细看。 造句:我们要从新的角度审视老问题。
严肃:使人感到敬畏。 造句:对待工作要严肃认真。 半晌:半天。 造句:经过半晌的功夫,我才爬到山顶。
词语解释
轮流:依照次序一个接着一个,周而复始。 造句:大家反驳了他的观点。
成“庄”
jiāo
交
笔顺 组词 交头接耳 交代
不要和“校”弄混 造句: 上课时不能交头接耳。
hā
哈
一人两张嘴(口)
笔顺
组词 哈欠 哈气 造句: 晚上没睡好,早上起 来哈欠连天。
yè
页
笔顺 组词 一页 页面
造句:这一页书上的插图很好看。
少了它变成“贝”
qiǎng
抢
笔顺 组词 争抢 抢夺
造句: 大扫除时,同学们都争
tú
图
我会写
笔顺 组词 图案 图画 造句: 这个图案真漂亮。
kè
课
笔顺 组词 课桌 上课
不要少写偏旁变成 造句: 我们要保护好课桌。
“果”
bǎi
摆 笔顺 组词 摆放 摆手
不要写成“罢” 造句: 同学送我的礼物我摆在 了书桌上。
zuò
座 笔顺 组词 入座 座位
不要写成“土”变 造句: 大家都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入座了。
13.画杨桃
第1课时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
学习目标
1.认识“靠、而”等14个生字,认准多音字“倒”,会写“图、课”等9 个字,会写“图画、老师”等词语。 (重点) 2.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画杨桃 第1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反思)
![画杨桃 第1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5cd5f4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b.png)
画杨桃第1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反思)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13. 画杨桃(第1课时)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学生对杨桃进行写生练习,“我" 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
老师通过这件事,启发我们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结果,从中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其中的深刻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应训练他们围绕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另外,在画杨桃这件事中,老师教会了“我”怎样面对同学们的嘲笑。
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可能有类似的经历。
应怎样面对他人的误解,学会尊重他人,这很值得学生去探讨。
学生应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懂得看问题或做事都要实事求是,从中受到科学思想的熏陶。
素养分析文化自信: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
语言运用:熟练地认读生字,会写生字。
思维能力:了解课文大意,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审美创造:发现不同视角看到的东西不同,不偏激不武断。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整体把握主要内容。
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难点对比阅读,初步感知人物的内心变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板块【情境激趣导入新课】1.师生交流:学生从形状、外观、味道等方面谈谈喜欢的水果。
2.引入新课:出示课题及相关插图初步引发学生思考: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第二板块【学习字词扎实基础】1.我会读:展示本课生字词,学生朗读。
2.多音字:倒。
出示读音,学生朗读例句,并正确认读多音字“倒"在课文中的读音。
3.识字方法:师:你能用什么办法来识字?明确:(1)加一加;(2)比一比;(3)字义识记:晌。
4.理解词语:出示词语表12个词语,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
《画杨桃》作者简介
![《画杨桃》作者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14c3085f12d2af90342e63b.png)
《画杨桃》作者简介
1926年生,笔名岑桑、端木桥。
广东顺德人。
中共党员。
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
1950年参加工作,历任市影剧场公司副总经理,市文化出版社编辑部副主任,副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
1985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
现为大型多学科丛书《岭南文库》执行副主编。
1997年获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首届伯乐奖。
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散文集《当你还是一朵花》、《在大海那边》、《岑桑散文选》,诗集《眼睛和橄榄》等20余种。
评论集《美的追寻》获第二届广东鲁迅文学奖,儿童文学集《野孩子阿亭》获1990年新时期优秀儿童文学奖,《岑桑作品选》获首届冰心儿童图书奖等。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第1课时)》课件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第1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f3c114f12d2af90242e62d.png)
摆设
造句:我把书桌上的文具 摆放整齐。
书写指导:右上边四字要扁、 里面是两短竖,去字的竖和撇 折是两笔。
zuò
座
音序:Z 部首:广 结构:半包围
组词:座位 入座 造句:这间教室里的座位 都空着了。
书写指导:外边的广字要大, 里面土字的中竖和下横都要长。
jiāo
交
音序:J 部首:亠 结构:上下
组词:交出去 交给 造句:我把捡到的东西交 书写指导:上横要长,中间的 出去了。 撇和点要短,下边的撇和捺交 叉舒展。
走近作者
岑桑:
广东顺德人,1副 主席。1997年获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首届伯乐奖。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 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同时认准字音,理解 词语意思。
tú huà zuò wèi jǐ yè zhǐ
图 画
座 位
hā hā
几 页 纸
bǎi zài jiāo chū
摆 在
交 大笑 出
哈 哈
2.照样子,写词语。 例:认认真真(AABB式) 开开心心 __________ 研究研究 __________ 漂漂亮亮 __________
平平安安 __________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检查自读情况
读一读
kào ér bān hā dào shěn shì
靠边
yè sù
而且 严肃
班里
xī
哈哈大笑
yuè
倒不如
huì
审视 教诲
shǎng qiǎng
画杨桃教案第一课时
![画杨桃教案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979da53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7.png)
画杨桃教案第一课时关键信息项:1、教学目标2、教学重难点3、教学方法4、教学过程5、教学资源6、教学评价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靠、而”等 13 个生字,会写“图、课”等 9 个字,会写“图画、老师”等 10 个词语。
能积累“靠、视”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的方法。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看问题或做事情要实事求是,不能凭空想象。
12 教学重难点121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正确书写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122 教学难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生字的读音、字形、字义,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13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133 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新课展示杨桃的图片,提问学生是否见过杨桃,引导学生观察杨桃的形状。
142 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143 学习生字词利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讲解读音、字形、字义,让学生组词、造句。
144 再读课文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45 理解课文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
146 总结归纳回顾课文内容,总结课文所表达的道理。
15 教学资源151 杨桃实物或图片152 多媒体课件153 生字卡片16 教学评价1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言情况、小组合作能力等。
162 作业评价布置生字书写、词语积累、课文朗读等作业,评价学生的完成情况。
163 测试评价进行阶段性的小测试,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上教案第一课时的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掌握生字词,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画杨桃》精选课件1
![《画杨桃》精选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f6e76809770bf78a642954b0.png)
为什么?
观察理解
课 文 学 习
学习思考:
试试和同学们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和学生的对话。 当别人觉得自己错了的时候,也不要先懊恼气馁,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实事求是。 靠而班哈倒审视 因为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样子不同。
课 文
说说看,同一事物,当别人
学 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
习 么做?
不要……要……, 要……要……。
课
试试和同学们一起分
文
角色朗读课文老师和
学 习
学生的对话。
学习思考:
课 文
为什么说老师的教诲对“我”
学 习
来说终生难忘?
老师的话只适用于画画吗?
学习思考:
课 老师亲自来到“我”的座位
和颜悦色 老老实实
这篇课文围绕什么展开的? 老师的话只适用于画画吗?
老师让同学去“我”的位置观察杨桃,并没有直接说明的目的在哪?
课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能更加准确的让同学们明白角度不同样子不同的事实,维护了“我”的尊严,也让同学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文 hā kào ér bān shěn shì dào
20余种。曾获第二届广东鲁迅文学
奖,1990年新时期优秀儿童文学奖,
首届冰心儿童图书奖。
杨桃
相 杨桃学名阳桃,具有非
关 常高的营养价值。
链 接
浆果肉质,下垂,有五 棱,很少有6棱或3棱,横切面呈星
芒状。外皮坚硬,内里酸甜多汁,味
道像葡萄、芒果和柠檬的集合体。
图
课
生
摆
座
字
广 场
二年级下册《画杨桃》课文
![二年级下册《画杨桃》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c2e0eea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c.png)
二年级下册《画杨桃》课文
摘要:
一、课文的背景和主题
1.课文来源: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2.课文标题:《画杨桃》
3.课文作者:未知
4.课文主题:通过画杨桃的故事,教育学生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盲目跟随别人的意见。
二、故事的主要情节
1.学生们上绘画课
2.老师让学生们画杨桃
3.小明画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杨桃
4.同学们嘲笑小明的画
5.老师肯定小明的独特想法
三、课文的教育意义
1.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教育学生要有自信,勇于表达自己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他人的不同看法
正文:
《画杨桃》是一篇选自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的故事性课文。
课文通过讲述学生们上绘画课时的一个小插曲,向学生传递了勇于表达自己想法、有自信、
勇于接受挑战的正能量。
故事发生在绘画课上,老师让学生们画杨桃。
大部分同学都按照老师的要求,画出了正常的杨桃。
然而,小明却画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杨桃,它的形状既不像苹果,也不像橙子,引来了同学们的嘲笑。
在这个关键时刻,老师没有盲目地批评小明,反而肯定了他的独特想法,并告诉同学们,杨桃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我们应该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盲目跟随别人的意见。
这篇课文的深刻教育意义在于,它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育学生要有自信,勇于表达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看法,同时也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个道理,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到实践中。
总之,《画杨桃》这篇课文以一个简单的故事,向学生们传达了勇于表达自己想法、有自信、勇于接受挑战的正能量。
小学画杨桃课文原文
![小学画杨桃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26dea12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9.png)
小学画杨桃课文原文杨桃杨桃是一种小果子,外形像一颗星星,所以也叫“星果”。
杨桃有红色和绿色两种,味道酸甜可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对身体有益处。
我家附近有一家种杨桃的农家乐,当我和妈妈来到这里时,刚好是杨桃的丰收季节。
我们看到杨桃树上挂满了星星般的小果子,非常好看。
农家乐的主人非常热情地告诉我们,杨桃是一种热带水果,在云南、广东等地很常见。
除了生食之外,还可以制作杨桃醋、杨桃罐头等多种食品。
我们捧了一筐杨桃,边玩边品尝,还拍了很多杨桃的照片。
我发现,杨桃树下面还长着小草,蚂蚁正在忙碌地采食这些小草。
我想到了杨桃对人体的好处,就问主人杨桃对蚂蚁有没有害处。
主人告诉我,杨桃对蚂蚁没有害处,反而它们会保护杨桃。
这是因为杨桃树的叶子上有一种白色的草酸,可以杀死一些细菌和真菌,以保持杨桃不被腐烂。
而蚂蚁会在杨桃上爬行,并清除害虫,以保护杨桃的生长。
在这里,我们还学习到了一些常识,主人告诉我们杨桃是从五年前才开始种植,一棵杨桃树可以种植20年左右,每年可以收获100斤左右的果子。
杨桃照顾起来很容易,只需要定期施肥、浇水、修剪,就可以让它生长得更好。
看着筐里的杨桃,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去年我在学校里参加了一次农家乐体验活动,那里也有杨桃树。
我和同学们一起采了许多杨桃,还学会了制作杨桃醋,味道非常好。
这让我想到,学校里的农家乐活动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农村的生产生活。
故事告诉我们,杨桃是一种健康、美味的水果,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吃一些水果,保持健康的身体。
同时,也要感谢那些勤劳的农民,他们用汗水和辛勤劳动为我们创造了美好、丰富的生活。
三年级语文画杨桃1
![三年级语文画杨桃1](https://img.taocdn.com/s3/m/90c5f4e98e9951e79a892753.png)
三、联系生活,想像拓展
• 同学们,我们已经在这节画杨桃的图画课上认识了这 个班级的老师、同学,还有那个画画特别认真的
“我”,也了解了发生在他们中间的故事。现在,你
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对他说
几
句
话
。
我想对作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曾经嘲笑过“我”的孩子们说:______________。 我想对循循善诱的老师
《画杨桃》
• 第一课时 •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
会生字,初步理解部分词
语和课文的大意。
第二课时
一、交流资料,质疑,引入新课
1、(出示杨桃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 这是什么水果吗?”(板书:杨桃)“谁能把课前你 了解到的有关杨桃的情况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设计意图: 搜集、交流 资料,既提 高学生搜集、 处理信息的 能力,又为 后面进一步 理解课文做 知识铺垫。
说:
。
设计意图: 由文本走向生活, 向学生的生活进行延伸。
设计意图:联 系生活,想像 拓展,培养学 生课外积累的 兴趣,并由文 本走向学生生 活,提高学生 生活质量
四、作业
•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 我们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听 到或遇到过像画杨桃这 样的事情吗?在平日里 你一定也听过一些使你 受益的话,通过学习和 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你都 有哪些体会、感受,从 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请你也拿起笔写一写你 的这些体会、感受和明 白的道理。可以做成小 书签或写在自己的采蜜 集里。
这一看,________;这一看,_______;这一看,_______。
• (1)这一看,同学们发现从“我”的角度看杨桃,它确实 像个五角星。
《画杨桃》教学设计
![《画杨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424fe3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8.png)
《画杨桃》教学设计《画杨桃》教学设计2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画杨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画杨桃》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准生字、读通课文,把握故事主要内容。
2、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分板块解读文本,逐步挖掘主题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并且学会用“实事求是”的眼光去评价平别人的画。
教学重点:1、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分板块解读文本,逐步挖掘主题2、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并且学会用“实事求是”的眼光去评价别人的画。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情境体验、导入新课1、盲人摸象从前在印度有位国王,一次,他对身旁的大臣说:「你去牵一只大象来,给瞎子们『瞧瞧』。
我想他们所说的『瞧』,一定要靠手去摸了。
」不久,象牵来了,这批失去视觉的盲人,果然以手去替代眼睛,慢慢地在象身上摸呀摸的。
过了一会,国王便把这些瞎子叫到自己的跟前,问:“你们刚才所看到的象,究竟是像什么样子呀!”这一群盲人里面,其中有一个因为是摸到象的牙齿的,就说象的形状跟一支又粗又大的萝卜一样;另一个摸到象的耳朵的,就说象的形状,和扬米去糠的簸箕一样;第三个摸到象脚的,就干脆说象的形状,类似舂米用的石臼;再下去一个摸到象的背脊的,就说象的形状是一张平坦的床;第五个摸到象的肚皮的,就说象的形状似瓦瓮;第六个摸到象的尾巴的,就说象的形状,跟一条绳索一样……。
总之,说来说去,彼此各执一词,谁也不肯承认谁错。
而实际上他们所接触到的,仅仅是象的一部份而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不要像盲人摸象那样,仅仅只知道一部份,就乱下结论,这样不但会发生错误,与事实的真相不符,而且往往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画杨桃》说课稿[1]
![《画杨桃》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0d9912ba65ce0508763213e8.png)
教学过程
• • • • 以“看”为线索,设计了三个环节 (一)读中理解,引出“看”。 (二)“看”中仔细品明道理。 (三)走出课文深化“看”。
(二)看中仔细品明道理
• • • • • 分四个层次: (1)以问促读,读思结合。 (2)角色体验,深入理解。 (3)角色朗读,细读品悟。 (4)问题探究,明白道理。
(1)以问促读,读思结合
•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作者为什么会把杨桃 “看”成五角?学生可从两方面找原因, 一是课文告诉我们作者看见的就是五角星 的样子;二是作者记住了父亲的叮嘱。让 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抓住关键词“看” 以及揣摩作者看杨桃时的想法,体会作者 为什么把杨桃看成五角星画下来,目的是 使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的读书方法,培养 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能力。
教材
• 《画杨桃》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情启 发学生领悟“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这个道理。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阅读课文,能用不同的 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 2、通过自身感悟,合作探究理解课 文内容,体会“一个事物从不同角 度看会有不同结果”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难点
•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联系全文内容, 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 道理。 • 难点是体会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 看会有所不同,要实事求是。
(2)角色体验 深入理解
• 让同学们观察,让他们亲眼体会角度不同, 看到的东西也不同 • 明白角度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不同的道理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感悟能力,增强学生 对文本的体验、感悟和理解。
• 这层教学中,围绕同学看杨桃前后的变化,用对比朗 读的方式进行突破。 •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教学过程
• • • • 以“看”为线索,设计了三个环节 (一)读中理解,引出“看”。 (二)“看”中仔细品明道理。 (三)走出课文深化“看”。
《画杨桃》教案
![《画杨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00fe2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1d.png)
《画杨桃》教案《画杨桃》教案1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对话的过程,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对话,是现代教学论倡导的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一种新型的教学文化,即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人、文本和环境之间激荡起的心灵共振和呼应。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画杨桃》的课例就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精心设计的。
通过创设对话情境,培养学生对话意识。
课文介绍《画杨桃》一课记述了我在图画课上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受到有些同学讥笑,却得到老师肯定的故事。
故事贴近学生生活,通俗易懂,向读者传达了的是实事求是和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特点。
具体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对课文质疑,解疑,再质疑,在与文本的多次对话中,深入理解课文。
2、通过交流、评价学生的画,促进师生、生生、生本等多项对话,使学生深刻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从文本的解读中受到人生的启迪。
教学过程:一、生本对话获取信息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请同学们拿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待会儿请你说说,在读的过程中,你脑子里出现了哪些问题。
2、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质疑[设计意图]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每人所获取的信息丰富多彩,对文本的理解也充满个性,产生的问题也会因人而异。
二、梳理问题板书存疑为什么同学们看了我的画,会哈哈大笑,而老师不笑?为什么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一样?为什么老师要让同学轮流坐到我的位置上来看?为什么父亲和老师的话那么相似?简单板书:哈哈大笑?角度?轮流坐?相似?[设计意图]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问题,把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简单板书,这些问题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诱发了学生和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对话的渴望。
三、多项对话触发感悟(一)画1、我们带着问题也来画幅画,看看能不能通过作画、评画,把这些问题解决了。
浙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 1》PPT课件
![浙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 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445967783e0912a2162a74.png)
2.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我”认真、老实地画
教诲 希望
理解
感同身受
赞扬
同学
误解和嘲笑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 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 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 杨桃,然后回到讲台, 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 问大家: 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和颜悦色
我会辨
近义词:审视—审察 半晌—半天 教诲—教导 反义词:和颜悦色—疾言厉色 熟悉—陌生
你看见一件东西, 什么样的, 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 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 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 想当然 走了样。 走了样。
1. “我”的动作、神态,体会“我” 我 的动作、神态,体会“ 的实事求是。 的实事求是。
读读
议议
对比朗读教师与同学们的两次 对话,体会“同学们”态度的变化。
“不像!” “像五角星!” “不……像。” “像……五……角星。”
自由对比读两段对话。 自由对比读两段对话。 你有什么发现? 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段话中同学们的答句后 面都是感叹号, 面都是感叹号,表示想当然不假思 索的语气; 索的语气;第二段话语中多了两处 省略号, 省略号,说明同学们的回答支支吾 结结巴巴,迟迟疑疑。 吾,结结巴巴,迟迟疑疑。)
“审视”是什么意思?老师为 审视”是什么意思? 什么要审视。 什么要审视。 “审视”是指审慎地观察。 审视”是指审慎地观察。 审视 老师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 审视讲桌上的杨桃, 来,审视讲桌上的杨桃,是因为 他是 一个严谨认真的教师, 一个严谨认真的教师,不会想当然地评 价学生,他要根据事实进行评价。 价学生,他要根据事实进行评价。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画杨桃》课堂笔记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画杨桃》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57661c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a.png)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画杨桃》课堂笔记
今天,我们在语文课上学习了一首叫做《画杨桃》的诗歌。
这首诗歌是作者钟敬文写的,它描写了一个小女孩画杨桃的情景。
课堂开始,老师让我们先听一遍诗歌,用心品味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然后,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和生动的动作,给我们讲解了《画杨桃》这首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画杨桃》这首诗歌,透过小女孩慢慢地将桃子一片片地画出来,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的欣赏和赞赏。
小女孩的耐心和细心,让作者感到非常钦佩。
老师告诉我们,诗歌是一种优美的艺术形式,需要我们仔细品读,仔细体味。
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出诗歌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美丽情感。
接着,老师让我们模仿小女孩,用手指一点点地画出桃子,学习她那种慢慢耐心、细致入微的态度。
我们发现,在画桃子的过程中,自己也变得很耐心和细心,想要画出一个完美的作品。
最后,老师让我们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小女孩和她画桃子的情景,让我们通过这种练习,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会了这首诗歌的内涵和美丽之处。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诗歌的魅力和美丽,懂得了如何欣赏和感受诗歌,也学会了如何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诗歌中
的意义和情感。
我们相信,在以后的诗歌学习中,我们一定能更加深入地发掘出诗歌的内涵和美妙之处。
二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学习任务单]第13课 画杨桃(第1课时)
![二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学习任务单]第13课 画杨桃(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5283861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5.png)
第13课画杨桃(第1课时)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1.认识“室、靠”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会写“图、课”等10个字,会写“图画、老师”等12个词语。
2.能积累生字拓展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课前学习任务在家人的帮助下,查阅资料,了解杨桃。
课堂学习任务探究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任务:根据阅读要求读课文。
阅读要求:①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确。
②标出自然段序号。
2.任务: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3.任务:读一读,记一记课后第三题中的词语。
4.书写生字。
(1)任务:观察字形,根据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下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包围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包围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任务:按照结构观察每个字的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任务:练习书写,把字写规范、美观。
(4)任务:给生字组词并读一读,写一写。
5.认读词语。
(1)任务:认读本课要求会写的词语。
图画老师讲桌同学座位教室哈哈大笑五角星然后画纸神情角度(2)任务:抄写词语,积累词语。
探究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问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2.任务:再读课文,试着寻找问题的答案。
3.任务:把几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后任务1.练写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年级语文画杨桃1
![三年级语文画杨桃1](https://img.taocdn.com/s3/m/365c4b939b89680202d8253c.png)
象,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画课上 发生了什么?
1、引导学生抓住“我”的动作,神态,体会
“我”的实事求是与情感变化。
“我”之所以把杨桃画成了“五个角的什么东
设计意西图:。让”学,生是们因为____________。
(能1)较容、易的体我会到的 座 位 在 前 排 的 地 方 .
“我”被(2)同、学我们看嘲到笑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
的与误解时伤心什委屈,
么
东
西
.
深刻体会(3)“、我我”认的认思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想感情。
2、对比朗读教师与同学们的两次对话, 体会“同学们”态度的变化。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
“它像什么?”“像五角星!”
“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 像。”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 角星。”
“好,下一个。” •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同学们
___________。(不假思索地大声说) “它像什么?”“像五角星!”大家
____________。(异口同声地回答) 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
2、同学们的问题提的 很好,大家都是爱动 脑筋的同学,那么就 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 自己再来读一读课文, 看看你有能读懂些什 么?
• 设计意图:解决自 己心中的疑问,在 学习课文中锻炼学 生了解文章大意的 能力。
二、 学习课文,深入品味
本文的作者小时候在一次图画课上画
过一次杨桃,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
《画杨桃》
• 第一课时
•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 会生字,初步理解部分词 语和课文的大意。
第二课时
一、交流资料,质疑,引入新课
13 画杨桃 教案 (1)
![13 画杨桃 教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2dff36440912a21615792910.png)
13、《画杨桃》教学设计设计说明认真研读教材,我认为文章中“我”的绘画作品、学生的嘲笑是引子,是铺垫,要着力表现的是老师对我们的教诲,在老师的教诲过程中,我、同学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另外,文章巧妙地运用多种表达手段,如多处对比、人物对话、多种标点、情感留白等,真实地再现了绘画课上发生的场景,展示了人物内心发展变化的历程,诠释了文章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所以本课设计不仅要突出读的指导,还要注重文本的补白,促进对文本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搜集有关杨桃的图片资料,了解作者。
(师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教诲、叮嘱”等词语的意思。
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
3.明白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所不同,必须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学习重点自学生字词,通读课文,学会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搜集有关杨桃的图片资料和临摹技巧方面的知识。
(师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课件出示杨桃图片,教师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水果。
(板书:杨桃)谁能把你了解到的有关杨桃的情况向同学们介绍一下?2.教师板书课题,并提问:看到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1)学生谈论关于杨桃的知识。
(2)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汇报、交流。
(3)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进入情景。
3.学生齐读课题。
二、出示要求,学生自读(用时:10分钟)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学习提示: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课文围绕杨桃讲了一件什么事?3.画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
三、检查生字,整体感知(用时:15分钟)1.检查生字新词。
(1)教师指名读课文,检查读文情况。
对学生难认的字音示范读。
(2)出示本课生词:要求、叮嘱、审视、半晌、熟悉、哈哈大笑、一端、轮流……(3)理解词语(审视、严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诲)
我会认
叮嘱 前排 靠边 准确
审视
半晌 熟悉
讲台
轮流 角度
神情
相似
严肃
教诲
和颜悦色
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主要讲的是“我”和同学们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 事情。
学习第一自然段
( 1 )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想当然”是什么意思?你 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叫“想当然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这两个杨桃有什么不同?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标出自然段,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
我会读
嘱 (zhǔ) (叮嘱) 审 (shěn) (审视) 肃 (sù) (严肃) 晌 (shǎng) (半晌)
老师请同学们坐到我的座位上看 杨桃,是老师巧妙设计的教育学生的 时机。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同学们 这一看,看出了怎样的结果? 这一看,_______; 这一看,_______; 这一看,_______。
(1)这一看,同学们发现 从“我”的角度看杨桃, 它确实像个五角星。
(2)这一看,同学们知道嘲 笑“我”是错的。他们的神态 发生了变化,一个个脸色通红, 说话结结巴巴。
为什么老师没有在审视杨桃后就用这段话语来教育我们?
(这是个循循善诱的好老师, 他要创设机会,既保护我幼小的心 灵不受伤害,又要让其他学生自己 发现错误,自己教育自己,让学生
心悦诚服。)
教诲: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 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你看见一样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 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3)这一看,同学们都不好意 思了,一个个脸羞得红红的。 他们请求我的原谅。他们说: “对不起,我们不应该嘲笑你。 你能实事求是地画出你看到的, 是多么不容易。原谅我们 吧!”。
(4)这一看,同学们懂得 不能想当然地嘲笑别人。 要实事求是,设身处地, 尊重别人的看法。
(5)这一看,同学们理解了我。 他们嘲笑我的时候,我没有流泪, 而这时候,我却热泪盈眶,我的心 里感到暖融融的,因为我得到了同 学们的理解和尊重。
“像……五……角星。”
自由对比读两段对话。 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段话中同学们的答句后 面都是感叹号,表示想当然不假思 索的语气;第二段话语中多了两处 省略号,说明同学们的回答支支吾 吾,结结巴巴,迟迟疑疑。
给句子补充提示语。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假思索、大声 )地说。 “不像!”同学们( “它像什么?” 异口同声 “像五角星!”大家( )地说。 “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结结巴巴 “不......像。”他( )地说。 “那么,像什么呢?” 迟迟疑疑、支支吾吾 ) “像......五......五角星。”他( 地说。
杨桃又名羊桃,五敛子。酢浆草科。 常绿或半常绿乔木。奇数羽状复叶,小叶 卵圆至椭圆形,顶有短尖头。花小,钟形, 紫红色。浆果椭圆形,长5~8厘米,有五 棱,间或三到六棱,未熟前果皮青绿色, 熟时黄色。一年内开花数次,自夏至秋相 继不绝,秋冬果熟。性喜高温多湿,好阴。 分布于热带亚洲。我国华南地区均有栽培。 果质生食或制成各种加工品,也供药用, 能生津止渴。叶有利尿,散热毒、止痛、 止血作用。
理解“严肃”
“老师”的态度变得怎样了? (严肃起来。) 为什么要变呢? (发现“我”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全体同 学们却说“不像”,这种现象引起“老师” 的深思,他意识到不仅是“几个”而且是 大多数同学还不懂得作画的起码要求,更 不懂得从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
理解“和颜悦色”
“老师”从 学生回答的语气中,已经知道同学们 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抓住这件事 因势利导,要启发同学们从中懂得一 个道理。所以老师的态度也发生了变 化。
自由读学习第三至十七自然段 思考: 1、开始同学们认为这幅画画得怎 么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2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把 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读读 议议
对比朗读教师与同学们的两次 对话,体会“同学们”态度的变化。
“不像!”
(不假思索、想当然。)
“像五角星!”
(回答支支吾吾,结结 “不……像。” 巴巴,迟迟疑疑。)
学习第二自然段讨论:
(1)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我”为什么把杨桃画 成五角星的?画出相关的语句。
“我”之所以把杨桃画成了“五个角的 什么东西。”, 是因为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1)、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 (2)、讲桌上的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 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 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3)、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 时发生的事,说明了同一个 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告诉我们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做 到实事求是。
三、联系生活,想像拓展
• 同学们,我们已经在这节画杨桃的图画课上认识了这 个班级的老师、同学,还有那个画画特别认真的 “我”,也了解了发生在他们中间的故事。现在,你 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对他说 几句话。 我想对作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曾经嘲笑过“我”的孩子们说: ______________。 我想对循循善诱的老师说: 。
抓住教师的神态变化, 体会“老师”的循循善诱。 老师的神态为什么从 严肃变得和颜悦色?
找一找,读一读,画一画 描写老师的语句。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 审视 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 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半晌……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半晌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 的座位上……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然后和颜悦色地说……
岑桑说:“多年来,我 一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 做人、做事,这来自于小时 候老师、父亲对我的教诲。”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富兰克林 只有在自己诚实之时,才会一眼看出身 旁不诚实的人。 ——加藤谛之 正直是这么美妙的东西,重金难买。 诚实是人生绝妙的法宝。虽然对人诚 实,你可能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日后你得到 的,远比付出的多。
老师和颜悦色,是因为:
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
( 角度不同),杨桃的( 样子也就不一样),有
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
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 不要 )忙着发
笑,(要 )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 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 是)什么样的( 就 )画成 什么样。
我想知道
岑桑: 1926年生 广东顺德市人。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1958年起在广 州文化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工 作,曾任社长兼总编辑。我国当代著名作家。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当你 还是一朵花》、《在大海那边》、《岑桑散文选》、 评论集《美的追求》、诗集 《眼睛和橄榄》 等2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