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根肿病的症状识别及防治措施
大白菜根肿病发生特点与症状及综防措施
![大白菜根肿病发生特点与症状及综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ca92280a0116c175f0e4885.png)
大 白菜是 十字花科 芸薹属 叶用蔬菜 , 产 量大 , 管理技 术 容易掌握 , 是我 国广大农 民重要的种植作物 和经济来 源。根
要施用好底肥 , 以粪肥为主 , 氮、 磷、 钾 和有 机肥 配合 使用 , 以
增强植 株 的抵抗 能力 。适 当增 加有 机肥 比例 , 可 减轻病 害
发生 。
3 . 2 . 2 土壤杀 菌消毒
土墒整理完毕后 , 为 了消灭遗存在土
壤 中的根肿病 病菌 , 应 使用熟 石灰 7 5—1 0 0 k g / 6 6 7 m 或敌 磺 钠可溶性 粉剂拌入细 土撒人种植 大 田; 或每6 6 7 m 使用 4 0 %
且存 活时间长 、 生命力强 , 传 播速度快 , 因此种植 大白菜的地 块连续 种植 3~ 4 a 就应 进行调换轮作 , 选择 种植 非十字花科
蔬菜或玉米 、 水稻 、 小麦 、 菜豆 、 大豆等 , 以避免长期遗 留病 菌 的积 累对作物造成 的影 响。 3 . 2 土墒整 理与消毒 杀菌 3 . 2 . 1 土墒 整理 在种植 大白菜之前 要对土墒进行整理 , 首
1 根肿 病 发生 特点
1 . 1 病原 菌与传 播 根肿 病 的病 原菌属 鞭 毛菌亚 门 、 根肿 菌 目、 根肿菌属 、 芸 苔 根肿 菌 ( P l a s m o d i o p h o r a b r a s s i c a e
Wo r o n . ) , 孢子囊 能在土壤 中休眠越冬 , 休眠孢 子囊抗逆性较
安徽农 学通报 , A n h u i A g r i . S c i . B u l 1 . 2 0 1 3 , 1 9 ( 2 2 )
大白菜根肿病与根结线虫病的区别及防治
![大白菜根肿病与根结线虫病的区别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82eea79765ce0508763213b2.png)
大白菜根肿病与根结线虫病的区别及防治作者:来源:《农业知识·瓜果菜》2017年第10期大白菜属于十字花科蔬菜,是山东省主要农作物之一,近年来,大白菜根肿病(也称根癌)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山东大白菜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山东省被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
由于根肿病与根结线虫病都是土传病害或借助病残体传播,均危害根部,且都是导致根部膨大,症状较难区别,在防治上稍有疏忽就导致错误用药,因为根结线虫病是由线虫引起的,而根肿病属真菌性病害,所用防治方法不同,因而要注意识别。
一、大白菜根肿病发病症状主要侵染植株地下根茎,被害根肿大形成薯块状,肿根多发生在主根和侧根上,大的比拳头还大,小的如玉米粒。
根肿初期表面光滑,后期粗糙,常发生龟裂,易被其他侵染而腐烂,发出臭味。
根肿病通常在大白菜苗期危害,严重时幼苗枯死。
病株地上部分表现生长缓慢,植株僵缩矮小,叶片无嫩绿光泽,在晴天中午前后尤为明显,严重者整株萎蔫死亡。
二、大白菜根肿病与根结线虫病的区别1.根肿病只危害大白菜、萝卜油菜等十字花科的作物,别科的蔬菜作物不危害。
而根结线虫除了危害十字花科作物,还危害非十字花科的作物。
2.根肿病是根组织膨大成结肠状,而根结线虫病则是在细根上形成小瘤。
3.根据解剖根部的肿瘤或根结区别,在高倍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剖面:根肿病的肿瘤内什么也没有,而根结线虫病有乳白色洋梨状的根结线虫的雌性成虫。
三、大白菜根肿病的发病因素1.菌源:大白菜根肿病由芸苔根肿菌侵染引起,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于专性寄生菌,只侵害大白菜、萝卜、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
病原菌能在土壤中存活8年以上,即使与其他科作物轮作也难以达到灭菌的效果。
因此,白菜等十字花科作物连年重茬地块易发病、发病重。
2.土壤酸碱度:白菜等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易在酸性土壤中发病,pH值4.5~5.5最适合根肿病发生,pH值大于6.5时发病轻。
3.土壤温湿度:温度是影响根肿菌初侵染阶段的关键因子。
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措施
![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0e6906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3.png)
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措施白菜根肿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其主要症状为白菜根部出现肿胀,形成类似结核的病征。
这种病害会造成植株生长迟缓,叶片发黄,并且无法正常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为了有效地控制白菜根肿病的发生和传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选择健康的种苗是预防白菜根肿病的关键。
在播种前,应该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携带病菌的种子表面。
同时,在选择种苗时,要注意选择无病菌的幼苗,避免将病菌带入田间。
其次,合理的土壤管理是控制白菜根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白菜在种植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和通气性。
过湿的土壤会使病菌繁殖迅速,因此要避免过度浇水。
此外,定期翻耕土壤,保持土壤的肥沃度和通气性,有助于减少病菌的滋生。
此外,病害防治中的轮作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通过种植非寄主植物,可以减少病菌对同一物种的侵害。
在选择轮作植物时,应优先选择不同科属的作物,避免同属或同科作物的连作,以减少病菌的传播。
在病害的防治过程中,喷施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一些有效的生物农药,如拮抗真菌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有效地抑制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而化学农药则可以快速地杀死病菌,控制病害的蔓延。
此外,在病害的防治过程中,农民还需要加强病害的监测和早期预警工作。
定期巡视田间,观察白菜的生长情况和病害症状,一旦发现疑似病害的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同时,还可以使用一些化学试剂进行土壤和种子的消毒处理,以减少病菌的侵害。
总之,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农民在种植管理中做好土壤管理、种苗选择和轮作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加强病害监测,早发现早处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白菜根肿病的发生和传播。
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保护白菜作物的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白菜根肿病是什么引起来的 白菜根肿病怎么治疗
![白菜根肿病是什么引起来的 白菜根肿病怎么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3e1a597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9.png)
白菜根肿病是什么引起来的白菜根肿病怎
么治疗
白菜根肿病只为害大白菜根部,但危害后果很严重,轻则造成减产,重则绝收,处理不当会给种植者造成重大损失。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白菜根肿病是什么引起来的,以及白菜根肿病怎么治疗。
一、大白菜根肿病的症状
本病发病初期,病株叶色暗淡,凋萎下垂,根部肿大呈瘤状,主根上的瘤多靠近上部,球形或近球形,表面粗糙,有时表皮开裂;侧根上的瘤多呈圆筒形或手指形,多个连在一起呈串珠状。
发病后期病部易被软腐细菌侵染,组织腐烂,散发出臭味。
二、白菜根肿病是什么引起来的
本病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中或黏附在种子上越冬,可在土中存活10-15年,主要由雨水、灌溉水、昆虫及农具进行传播引起,也随着产品及产品附着的泥土、厩肥传播。
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侵
入寄主,经10天左右根部长出肿瘤。
白菜根肿病病菌发育的适温为19 -25℃,适宜相对湿度为50%-98%,适宜酸碱度为5.4-6.5。
一般低洼地、腐殖质含量少的贫瘠地或钙含量不足的地块发病重。
三、白菜根肿病怎么治疗
(1)实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在低洼积水地或酸性土壤地块种大白菜。
(2)改良土地,在酸性土地中每亩施消石灰100-150公斤,并增施有机肥。
(3)土地消毒。
播种前20天,用40%福尔马林30毫升加水100毫升喷洒床土,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5天,揭开后晾2周再播种。
(4)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发现病株后,马上拔除烧毁并在病穴四周撒消石灰,防止病菌继续蔓延。
(5)发病初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500倍悬浮液灌根,每株0. 4-0.5升。
大白菜根肿病的危害及防治
![大白菜根肿病的危害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d87b94ab284ac850ad0242c3.png)
水稻三化螟综合防治技术三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俗称蛀心虫、钻心虫等,是我国水稻主要害虫之一。
该虫以幼虫钻蛀稻株危害,在分蘖期危害形成枯心病,在孕稻期危害造成白穗和枯孕穗。
一般发生年份,危害率在5%~10%,发生重的年份,损失产量在20%以上。
一、形态特征成虫:雌虫体长约12毫米,体黄白色,前翅三角形,淡黄色,中央有一黑点,产卵前腹部末端有一撮黄色绒毛;雄蛾体长约9毫米,全身灰白色,前翅淡灰褐色,中央小黑点比较模糊,从翅尖到后缘有一黑色带纹,外缘有9个小黑点,前面7个比较明显。
卵:卵块长椭圆形,略扁,初产时蜡白色,孵化前呈灰黑色,每卵块有卵10~100粒,卵块上覆盖有棕色绒毛。
幼虫:一般分为5龄和预蛹。
1~3龄幼虫体黄白至黄绿色;4。
5龄幼虫体胖,黄绿色;预蛹体缩短,不活动,腹足退化。
二、危害症状水稻苗期和分蘖期,初孵幼虫从水稻茎部驻人,1周左右,造成枯心苗。
孕穗末期至抽穗初期,初孵幼虫从包裹稻郭红莉穗的叶鞘上或稻穗破口处侵入,取食稻花发育至2龄,在稻穗颈部咬孔侵入,并咬断稻茎造成白穗。
三、防治技术1、压低虫源基数。
三化螟以老熟幼虫在禾蔸内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始虫源,故压低虫源基数的主要措施有:1.春耕灌水,淹没禾蔸10天;2.齐泥割稻,冬季挖锄或捡拾烧毁外露稻桩;3.绿肥留种田应选择螟害轻的稻田或旱地;4.选用良种,加强水肥管理,促平衡生长,抽穗整齐;5.减少水稻混栽;调整播种期,使水稻“危险生育期(破口抽穗)”避开蚁螟孵化盛期;6.及时夏耕灭茬,于早稻收割后立即将禾蔸扎入泥中。
2、农业防治。
(1)灌水杀蛹:当越冬三化螟化蛹盛期,对冬闲田、绿肥留种田等灌水淹没稻桩2—3天。
(2)栽培治螟:避免单双季稻混栽,不种或少种插花田,减少“桥梁田”,减轻螟虫发生。
防治水稻三化螟必须在搞好农业防治基础上,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控制螟虫危害。
3、创造条件,开展生物和物理防治。
1.每30至50亩安装频振式电子杀虫灯一盏,可大大减少螟虫数量;2.发蛾高峰期每亩放置性诱扑器一个,诱杀成虫;3.避免施用高毒农药,保护利用赤眼蜂、青蛙、蜘蛛、燕子等天敌;4.释放稻螟赤眼蜂等。
大白菜根肿病防治技术探讨
![大白菜根肿病防治技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f65ae13c5da50e2524d7f44.png)
每一 品种每次取苗 共 2 5株 ,逐一观察根部 有无根肿 的显 露, 并选 5株根肿较明显的测定其根肿瘤状物 的大小 , 记 载 根肿瘤状物 出现 的时间及大 白菜生育期。
和须根形成大小不 等的肿瘤 。主根肿瘤大如鸡蛋 , 数量少 ; 侧根肿瘤很小 , 圆筒形 、 手指形 或天冬根形 ; 须根肿瘤往 往 成串 , 极小 , 数 目多至 2 0余个。肿瘤 表面由光 滑变粗糙 , 进 而龟 裂 , 凸 凹不平 , 后常 因杂菌感染而腐败发臭 。 据 调查 , 一
3 、 药剂筛选及施 药技术 表现 ( 1 ) 药剂筛选及施药技术 , 以多菌灵 , 百菌清 , 五氯硝基 苯, 德力施 , 奈必争( 日本 ) , 洁安娜( 韩 国) , 好汉 5号等药剂 为供试材料。 在播种时 , 采用 灌根 , 土壤施药两种方法 , 小 区
面积 4 mz ,顺序排列 , 4次重复。收获时挖根调查其发病情 况, 比较及防病效果 , 以筛选 出简便实用的施药方法 。
觉察而已。大 白菜播后 2 3天( 三叶一心期 ) , 直根上 的肿瘤
为 1 . 5 c mx 4 . 6 e m, 与室 内盆栽结果大致 相同。 因此 , 根据室 内外 观察认为 , 大 白菜二 叶期是病菌 的侵 入时期 , 此期是防治的关键 时期 , 这一结果为 防治时期确定 提供理论依据 。 三、 药剂筛选试验结果 : 1 、 播前, 土壤 施药处理 , 多菌灵 、 百菌清 、 五氯硝基苯 、 好汉 5号 、德 力施 ,对 根肿 病 的 相对 防治 效果 分 别 为 6 3 . 1 5 %、 6 8 . 8 4 %、 6 0 . 4 9 %、 2 6 . 3 6 %、 3 4 . 2 0 %, 同时 , 在重病 田
白菜根肿病
![白菜根肿病](https://img.taocdn.com/s3/m/948614c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b.png)
白菜根肿病根肿病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病害。
其对白菜为害最重,其次是萝卜、甘蓝、花椰菜,对雪里蕻、菜薹等为害相对较轻。
根肿病曾被列为国内植物检疫对象,目前,经过努力,已基本上被消灭。
但近10年来,一些地区又发生为害,值得注意。
一、症状识别根肿病主要为害植株根部。
发病初期,地上部为害症状一般不明显,只植株生长缓慢,在中午前后烈日下叶片萎垂呈失水状,但早晚又可恢复。
后期叶子枯黄,严重时,植株枯萎而死。
拔出病株,在根部可见到根部肿大,形成瘤状。
其瘤子形状、大小与着生的位置有关。
如在主根上,瘤子多靠近上部,比较大,呈球形或近球形,数量比较少;在侧根上的瘤子比较小,呈手指状或圆筒状,但数量比较多;而须根上的瘤子更小,呈球状,数量更多,常几个至十几个,甚至20多个串生在一起。
肿瘤(尤其是大肿瘤)初期是表面光滑,后来发展为表面凹凸不平、粗糙,最后龟裂,容易受到其他杂菌(如软腐病菌)侵染,造成腐烂,散发臭味,致使菜株枯萎死亡。
识别要点:地上部分菜株在烈日下呈萎蔫状,而根部有不同形状的大小肿瘤,和根结线虫病明显的区别是:剖视比较大的根结(肿瘤),可以见到在病部组织里有许多很小的乳白色线虫埋于其内部,而根肿病肿瘤里则没有虫体。
二、发病规律1.病原菌根肿病是由鞭毛菌亚门根肿菌属的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brassicaeworon.侵染所致。
休眠孢子囊呈球形或卵形,单胞、无色。
休眠孢子囊萌发后产生出游动孢子。
此孢子具有两根鞭毛,可在水中游动。
2.侵染循环病菌以休眠孢子囊随病根遗留在土壤里或粘附在种子上越冬,病菌在土中能存活6年左右。
如果病株(包括病根)用来沤肥,未经高温腐熟处理,那粪肥也可带菌。
第二年,田间可通过土壤、肥料、种子、雨水、灌溉水、昆虫、农具等传播。
远距离还可通过带菌的种子和病苗调运传播。
在适宜的条件下,休眼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从白菜的幼根或根毛穿透表皮侵入寄主细胞内,以后病菌经过一系列的演变和扩展,由根部皮层进入形成层,激发寄主薄壁细胞分裂和膨大,而在根部形成不同形状、大小不一的肿瘤。
大白菜根肿病的发生与防治
![大白菜根肿病的发生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567fdb2eccbff121dd3683e6.png)
根肿病是一种对蔬菜产量危害非常严重的病害,是目前十字花科蔬菜中流行的一种土传病害,作物感病后,导致根和茎吸收传导养分受阻,生长不良,萎蔫、矮化,产量和质量受损,以致减产,严重的导致绝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理县作为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大白菜常年种植面积2万余亩。
2005年,根肿病在理县朴头乡塔子沟村的大白菜上零星发生。
现将根肿病的危害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一、危害症状病原菌为害根部,地上部分表现为:发生初期植株生长缓慢、矮小,后期基部叶片变黄、萎蔫呈失水状,严重时全株枯死。
病株地下部分表现为:主根、侧根和须根上长出大小不等的肿瘤,主根肿瘤大如鸡蛋,侧根肿瘤很小,呈纺锤形、圆筒形、手指形,须根肿瘤成串。
二、病原及形态特征根肿病属芸苔根肿菌,病菌在被寄生的寄主薄壁细胞内形成大量密集、似鱼卵状的休眠孢子囊堆。
休眠孢子囊单胞,近球形、壁厚。
三、发病规律根肿病病菌以休眠孢子囊随病根在土壤中越冬、越夏,病根肿瘤腐烂、根瘤烂掉后,休眠孢子囊进入土中越冬或粘附在种子上越冬,并可在土中存活6~7年,带有病残体的未腐熟的肥料均可成为第2年的初次侵染来源。
越冬孢子囊借雨水、灌溉水、害虫和农事操作等传播,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侵入寄主。
大白菜2~3叶期是病菌侵染的主要时期,病部易被软腐细菌等侵染,造成组织腐烂或崩溃,散发臭气致整株死亡。
根肿病的发病与当年的温度、降雨和土壤有关,一般冬春季节发病及危害明显低于夏秋季节;6~9月是根肿病发生流行的高峰期,当土壤温度为9~25℃,含水量50%~90%,p H 值5.4~6.2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8~25℃,最适湿度为70%~90%,最适p H 值为6.2。
当土壤含水量低于45%时病菌死亡,pH 值7.2以上时发病少,酸性土壤种植十字花科蔬菜,发病较重;有机质含量低、地下水位高、排水状况差、土壤缺钙的田块发病危害较重。
四、综合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凡以前发生过根肿病的田块以及窜灌过发病田水、土、病株的田块均为今年根肿病预防的重点对象,并落实好以下措施:(1)轮作实行5年以上的水旱轮作和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
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大白菜根肿病
![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大白菜根肿病](https://img.taocdn.com/s3/m/cc90314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e.png)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以提高 植株的抗病能力。
种子处理
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并对种子进行消毒 处理,以减少病菌的传播。
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及时使用药剂防治,如选用百 菌清、甲基托布津等药剂灌根处理。
05
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对根肿病抗性较强的 品种,提高大白菜的抗病 能力。
化学防治手段
种子消毒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如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减少病原菌的侵 染。
VS
土壤消毒
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可选用70%敌克松 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
06
防治效果评估及建议
防治效果评估
化学药剂
生物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是大白菜根肿病的常用防治方 法,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扩散。
防治意义
• 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业生产安全,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 全。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病害的传播和扩散,降低农民的损失,提高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生态 环境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02
大白菜根肿病症状及危害
症状识别
病变部位
在根部形成大小不一的肿瘤, 表面光滑。
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如使用微生物菌剂等, 能够提高大白菜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发生 。
农业防治
综合防治
通过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农业措施, 可以减少病原菌的积累,降低病害发生的风 险。
综合使用化学药剂、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等 多种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大白菜根肿病 的发生和危害。
未来研究方向与建议
加强抗病品种选育
生物多样性受损
按照发病规律防治和治疗大白菜根肿病
![按照发病规律防治和治疗大白菜根肿病](https://img.taocdn.com/s3/m/3874eee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d.png)
不同品种的大白菜对根肿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一些品种具有较高的抗病性, 而另一些品种则容易感染病害。
品种选择与防治策略
在种植大白菜时,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是降低根肿病发生风险的关键。同时,结 合其他防治措施,如轮作、土壤改良等,可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
环境因素与发病的关系
温度:温度是影响大白菜根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之一。适宜的温度范围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侵染 ,加重病害发生程度。
影响和危害
01
02
03
产量减少
大白菜根肿病严重影响大 白菜的生长,导致产量大 幅度降低。
品质下降
受病害影响,大白菜叶片 发黄,质地粗糙,商品价 值降低。
经济效益受损
由于产量减少和品质下降 ,农民的经济收入受到严 重影响。
发病的原因和条件
01
02
03
04
05
病原菌的存在:大白菜 根肿病的病原菌在土壤 中可存活多年,一旦条 件适宜,即可侵染大白 菜。
土壤类型与质地:土壤类型和质地对大白菜根肿 病的发病也有一定影响。某些土壤类型和质地较 有利于病菌的存活和繁殖,增加了病害发生的风 险。
湿度:高湿环境有利于病菌的存活和传播,加重 根肿病的发病程度。土壤湿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 对病害发生起到促进作用。
针对以上发病规律,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和 治疗措施,如合理选择抗病品种、调整播种时期 、控制土壤湿度、改善土壤环境等,以降低大白 菜根肿病的发生和危害。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深入研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为寻找新的 防治方法提供依据。
药剂研发与筛选
加大投入,研发新型高效、低毒的药剂,提 高防治效果。
对农民的建议和注意事项
实行轮作
百菌清防治大白菜根肿病效果好
![百菌清防治大白菜根肿病效果好](https://img.taocdn.com/s3/m/1ebd36a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3.png)
百菌清防治大白菜根肿病效果好
个旧市蔬菜生产中大白菜根肿病时有发生,除危害大白菜外,还危害青菜、花椰菜、结球甘蓝、介蓝、萝卜及油菜等作物。
症状:大白菜根肿病是由鞭毛菌亚门芸苔根肿菌侵染引起的一种土壤传播病害。
由于土传病害难以防治,而土壤大多呈酸性,为该病的传播蔓延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加之生产中种子来源混乱,无菌种子的使用难以保证。
染病后植株地上部萎蔫,叶片变黄,导致根系生长不良,扒开根际土壤可见根部出现肿大的根瘤状物,纺锤形或不规则状。
施药方法:大白菜根肿病是土传病害,施药方法以毒土法和灌根法相结合为宜。
大白菜2~3叶期是病菌侵染的主要时期,所以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应为:直播大白菜播种时毒土至3叶期连续施药3次,即播种时亩用60%百菌清500克拌细沙200公斤施于塘内1次毒土;播种后10d(小十字叶期)及20d(3叶期),分别用60%百菌清750倍液每塘100mL灌根施药2次,间隔期为10天,此方法能有效控制大白菜根肿病的发生及蔓延。
- 1 -。
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技术
![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d0cb75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ec.png)
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技术
大白菜根肿病为真菌病害,此病不仅危害大白菜,还对青菜、萝卜、菜花、油菜等十字花科类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根肿病主要危害大白菜根部,苗期即可受害,严重时幼苗枯死,团棵后受害,初期时地上部分不明显,但生长缓慢、矮小,重者表现为缺水状态,基部叶片在中午时萎蔫,早晚可恢复;到后期则叶片发黄,枯萎至全株死亡。
该病菌在土壤越冬或越夏时,在作物主要病根的膨大细胞内含有大量休眠孢子囊,病组织腐烂分解后菌孢散落在土中,一般可存活6-7年。
大白菜跟肿病的发病条件
土壤温湿度。
病菌在6-30摄氏度内、田间持水量50%-98%的范围内均可发病;
土壤酸碱度。
该菌适于酸性土壤环境;
土地过多施用酸性肥料。
大白菜的跟肿病的防治方法
土壤消毒采用75%的敌克松可溶性粉剂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进行苗床喷雾或泼浇消毒,大田酸性土壤采用增施草木灰和碱性有机肥等措施改造酸性土壤,缓解跟肿病的发生。
种子处理晒种后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58%瑞毒霉锰锌400倍液浸种。
起苗前7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杜绝病菌带入大田。
加强田间管理排水沟渠一定要畅通,做到能灌能排,没有过多的积水,控制田间持水量不超过50%。
及时清除病株发现病株要及时清除,并及时烧毁,在病穴四周撒石灰,以防病菌蔓延。
大白菜跟肿病发病后及时用58%瑞毒霉锰锌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的敌克松可溶性粉剂600倍液灌根,每株0.5千克。
白菜根肿病如何防治
![白菜根肿病如何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272c421d4b73f242336c5f83.png)
白菜根肿病如何防治
根肿病又名根瘤病、萝卜根,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发病严重的田块,可造成白菜植株成片萎蔫和死亡,对产量影响很大。
本病除危害大白菜外,可危害多达100余种栽培和野生十字花科植物。
白菜根肿病如何防治?请看下文。
危害症状
白菜蔬菜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受害,仅危害根部,以根部被害后形成肿瘤为主要特征。
病株表现矮黄,叶色变淡,生长缓慢,晴天中午病株调萎,后整株死亡。
挖出病株可见主、侧根上形成大小不一的肿瘤,主根上肿瘤大而量少,侧根上肿瘤小而量多。
发病初期肿瘤光滑,圆球形或近球形,后期变为粗糙、龟裂;在发病初期地上部分病状不明显,后期表现为生长迟缓、矮化等缺水缺肥症状,病株自基部叶片开始,出现萎蔫,初始白天萎蔫,晚间或阴雨天能恢复,而后重病地块病株不能恢复、逐渐褪黄、萎蔫、死亡。
病部易被软腐病等细菌侵染,造成组织腐烂发出臭味,成片死亡。
发生特点
该病由真菌鞭毛菌亚门芸苔根肿菌 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侵染所致。
病菌从白菜的根毛侵入寄主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演变和扩展,从根部皮层进入形成层,刺激寄主薄壁细胞分裂、膨大,导致根系形成肿瘤,最后病菌又在寄主细胞内形成大量休眠孢子囊,根瘤腐烂后,休眠孢子囊进入土中越冬,可以在土中生存7~10年。
孢子囊借雨水、灌溉水、地下害虫和农事操作等传播蔓延,病菌适宜发病温度范围在9~30℃,相对湿度为70%~98%,土壤偏酸性,容易发病。
浙江及长江。
大白菜根肿病综合防治技术
![大白菜根肿病综合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c6dc73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1b.png)
大白菜根肿病综合防治技术沈荣红【期刊名称】《中国蔬菜》【年(卷),期】2010(000)023【总页数】2页(P26-27)【作者】沈荣红【作者单位】山东省苍山县农业局植物保护站,277700【正文语种】中文2008年4月山东省苍山县个别大白菜地块发现根肿病,大白菜被侵染后,引起主根或侧根薄壁组织膨大,产量大幅下降,损失较大。
该病属土传病害,病原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具有分布广、传染快、为害重、防治难的特点,在山东省被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
苍山县是山东的南菜园,大白菜根肿病的发生直接影响了苍山县的蔬菜加工和出口。
因此,笔者对根肿病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百菌清、石灰水处理种子对根肿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以氰霜唑(科佳)处理苗床结合大田使用氟啶胺(福帅得),对根肿病的防效40 d(天)内达90%以上。
综合各项措施,笔者认为,利用土壤杀菌剂氯化苦进行土壤熏蒸处理,后期追施微生物菌肥补充有益菌,植株长势良好,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根肿病的抗性,防控效果明显。
该方法便于操作,防效好,具有较好的推广利用价值。
1 症状大白菜根肿病是一种土传病害,病原菌是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brasicae Woron.),主要为害大白菜、小白菜、芥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根部,该菌为专性寄生,能够产生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等激素类物质,致使根部组织膨大。
根肿初期表面光滑,后期常发生龟裂,易被其他微生物侵染而腐烂。
通常苗期就可受害,严重时幼苗枯死。
成株期受害,地上部分初期表现生长缓慢、矮小,基部叶片中午萎蔫,早晚恢复;后期基部叶片变黄,且萎蔫症状不能恢复,严重时全株枯死。
2 综合防治措施2.1 种子处理采用4种方法进行种子处理:①55℃温汤浸种20min(分),同时不停搅动种子;②0.4%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5 min(分);③ 1∶150倍生石灰水浸种15 min(分);④ 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种20min(分);以不做处理的种子为对照。
白菜根肿病危害及防治方案
![白菜根肿病危害及防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7cfbf2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b.png)
白菜根肿病危害及防治方案白菜根肿病是一种对大白菜危害严重的土传病害,从种苗期到成株期都有可能发生,白菜根肿病会使白菜的产量和品质都受到大大的影响,那么如何防治白菜根肿病呢?一、症状发病初期瘤体表面光滑,后期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明显龟裂。
主根肿瘤大如鸡蛋,数量减少,侧根肿瘤很小,须根肿瘤往往成串,大的多达20多个。
二、危害主要危害根部,造成主根或侧根出现大小不等,形似手指状、短棒状或球状的瘤。
叶片由下而上逐渐发黄,晴天中午前后植株萎蔫似缺水或营养不良状。
三、农业防治1.严禁从病区调运种苗和蔬菜,以保护无病区,严格选择无病地或新垦地育苗,在移栽定植时注意淘汰病苗。
2.改良酸化土壤。
现已发现土壤酸化是诱发大白菜根肿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施用生石灰和硅粉调节土壤酸碱度防治该病效果较好,为调节好土壤酸碱度,在播种前每亩苗床施用生石灰100公斤,然后湿润灌溉,使PH值保持在7-7.5之间,苗床土壤呈碱性,育出的大白菜菜苗根肿病发病率明显下降,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技术措施。
3.选用抗病品种。
这是从根本上解决根肿病的最佳方法。
目前市场上推广的抗性品种有大丰1号、青杂3号、改良青杂2号、城阳青、绿丰1号、绿星70、胶白6号等品种。
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
4.轮作倒茬。
发病严重的田块,要实行与非十字花科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等禾本科作物,或大豆、菜豆等豆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
一般春、夏季可种植茄果类、瓜类及豆类蔬菜;秋、冬季可改种菠菜、莴苣及葱蒜类蔬菜。
5.翻晒土壤,采用高厢种植。
应选择晴天定植,定植后有1-2周的晴天就能大大减轻发病;如定植时下雨或植后不久下雨,淋施2%石灰水,可减轻发病。
收菜时,最好连根拔起,并将病根埋入45-60厘米深的坑内,撒施石灰,再进行覆土,促使菜根腐烂和病菌死亡。
注意氮、磷、钾配合使用,勿偏施、过施氮肥;也应注意田间卫生,及时铲除田边十字花科杂草。
6.适量施用生石灰,整地时每亩施用石灰75-100公斤将土壤调到微碱性。
白菜根肿病危害及防治方案
![白菜根肿病危害及防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0b5956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1e.png)
土壤生态平衡失调
根肿病菌的大量繁殖会对 土壤中的其他微生物产生 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土壤 生态平衡。
03育抗病品种
选择对根肿病有较强抗性的品种,提高植 株自身的抗病能力。
精耕细作
保持田间土壤松散,利于根系生长发育, 提高抗病能力。
轮作制度
实行与非十字花科作物三年以上的轮作制 度,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
抗病品种的推广
加强对抗病品种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农民对选用抗病品种的认知。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采取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的方式, 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科学施肥
合理搭配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增强白菜的抗 病能力。
清除病残体
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定期监测和调查
病害普查
定期开展白菜根肿病的普查工作,了解病害的发生情况和分布区 域。
发展更加高效、安全、环保的防治技术
总结词
发展新型防治技术是解决白菜根肿病的重 要手段,有利于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 低环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
VS
详细描述
通过生物防治、免疫诱抗、天敌利用等绿 色防控技术手段,结合物理防治和化学防 治的合理使用,实现白菜根肿病的科学防 治。同时,积极研发高效、安全、环保的 生物农药及其他新型防治制剂,推动白菜 根肿病的绿色防控。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农业生产的挑战
总结词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应对白菜根肿病全 球蔓延趋势的关键途径,有助于提升全球 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详细描述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白菜根肿病防治 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应对策略和 技术手段。通过分享抗病品种、绿色防控 技术、管理经验等信息,促进全球农业生 产的协同发展,提升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和 可持续性。
百菌清防治大白菜根肿病效果好
![百菌清防治大白菜根肿病效果好](https://img.taocdn.com/s3/m/7d8ee8e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4.png)
百菌清对大白菜根肿病菌具有很 好的抗菌效果。
通过喷洒百菌清,可以有效地控 制大白菜根肿病的病情和扩展。
百菌清处理后的大白菜根肿病发 病率明显降低。
百菌清对大白菜生长的促进效果
百菌清可以促进大白菜的生长 和发育。
使用百菌清处理的大白菜产量 明显提高。
百菌清对大白菜的品质也有改 善作用,使大白菜更加美味可 口。
观察记录
从施药开始,每隔10天观 察一次,记录植株的生长 情况、根肿病发病率等指 标。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施用百菌清的大白菜植株生长健壮,叶片颜色鲜绿,根肿病发病率 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施用百菌清的植株根肿病发病率降低了30%,且病情得到了有效控 制。
实验结果表明,百菌清对大白菜根肿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能够有效控制病情蔓 延,促进植株正常生长。
百菌清防治的风险与不足
抗药性
长期使用百菌清可能会导致病原 菌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
药害风险
百菌清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 大白菜造成药害,影响其生长和
品质。
成本问题
百菌清作为一种农药,使用成本 相对较高,可能会增加农业生产
成本。
05
百菌清防治大白菜根肿 病的推广与应用
推广的必要性
根肿病对大白菜生产的影响
百菌清对大白菜根肿病具有显著的防 治效果,能够明显减轻病害的发生和 危害。
02
百菌清防治大白菜根肿 病的原理
百菌清的药理作用
百菌清是一种广谱的 杀菌剂,具有强烈的 抗菌作用。
百菌清对多种作物病 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 果,包括大白菜根肿 病。
百菌清通过干扰病菌 的代谢过程,抑制病 菌的生长和繁殖。
百菌清对大白菜根肿病的抗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传 播 途 径 及 发 病 条 件
根 肿 病 是 十 字 花 科 蔬 菜 中流 行 的 一 种 土 传 真 菌 病
发病 重 。
3 防 治措 施
害 ,病菌休 眠孢子在酸 性土壤 中可存活 5~ 1 0 年 ,存 3 . 1 农业 防 治
田问主要 借雨 水、灌溉 水、 昆虫及 农事操 作等传 播,
远 距离传 播则主 要靠 大 白菜 病根或 带菌泥 土 的转 运。
3 . 1 . 1 严格检疫 实行严 格 的检 疫措 施,发现 疫情及 时封锁 疫 区;
在 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条 件下病 菌休 眠孢子 囊萌发 ,从寄主 的根毛 侵 严 禁在疫 区外 调种子 、种 苗和农 机具 ,防止外源侵 害
作 者 简 介 :谢 欣 ( 1 9 7 4 ) ,女 ,陕 西 韩 城 人 ,农 艺 师 , 主 要 从 事 果树 、蔬 菜 技 术 推 广 l : 作。
菌颗 粒 剂 5 0 k g ,或 多 抗 生物 有 机 肥 1 0 0 k g 、 氯 化 钾
定植 时可用 l 0 %氰霜 唑悬浮剂 8 0 0 倍 液浸泡菜根
2 0 m i n ,或 用 B J Y T悬 浮 剂 1 0 0 0 倍液浸泡菜根 1 5 m i n 。
. 2 . 4 灌 根 1 5 k g ;地 膜覆盖 高垄栽培 ,合理密植 ;发现病株 及 时 3
与 玉米 、小麦 、洋 葱 、大 蒜等 非十 字花科 作 物实 剂 3 0 0 倍液将床 土喷湿 ,然后用塑料膜 密闭 5~ 7 d ,
行 5年 以上 轮 作 。
打 开晾晒无气 味后播种 。结合整地每 6 6 7 m 。 用 5 0 氟 啶胺 悬浮剂 2 0 0 m L ,或 B J Y T( 中国农科 院蔬 菜花卉研 究所 )悬浮 剂 1 2 0 m L ,或 B J K L( 中国农科 院蔬菜花卉 研 究所 )颗 粒剂 1 2 k g进行 土壤 消 毒处 理。定植 前每 6 6 7 m 。 用B J K L颗粒剂 1 k g ,兑细干土 4~ 5 k g ,施入
城 市 、 太 白县 等 地 部 分 地 块 大 白菜 发 生 根 肿 病 , 该 病 属 陕 西 省 新 发 病 害 且 较 难 治 愈 。 依 托 西 北 农 林 科 技 大
学 太 白蔬 菜试验 站 与宝鸡市 太 白蔬 菜专家大 院,积 极 开 展大 白菜根肿 病综 合防治试 验研 究,总结 形成 了较 为完善 的综合防治措施 ,取得 了较好的防效。
1 症 状
根肿 病在大 白菜幼 苗期和 成株 期均可 发生 , 主 要 危 害根 部 ,造成主 根或侧 根 出现大 小不等 , 形 似手 指
状 、短 棒状 或 球状 的瘤 。染 病 后植 株 矮 小 ,生 长 缓慢 ,
基 部叶片 变黄 萎蔫呈 失水状 ,严重 时枯萎死 亡 。拔 下 入 到表 皮细胞 内,经 过一 系列演变 和扩 展,从根部 皮 病 株可见 根部肿 大呈 瘤状 ,形状 大 小受着生 部位影 响 层 进入 形成层 ,刺 激 寄主薄细 胞分裂 、膨 大 ,致根 系
3 . 1 . 3 品种选择 可选用大丰 1 号、 C R 春福 、康根 白菜王 一 5 l 、 春 鸣、 青杂 3号、胶 白 8号等抗病 品种 。
3 . 1 . 4 田间 管 理
对 排水 不畅 、地 势低 洼 田块 要修筑 排 水及 防洪渠 定 植穴或直 播沟 内;也可用 5 0 氟 啶胺悬浮剂 3 0 0 倍 系 ,防止雨 后及 灌溉后 田问长期积 水;避 免在低 洼积 液 喷淋定植穴 内土壤 。 水地 或酸 性土壤 上种 白菜 ;重施腐 熟有机 肥 ,测 土配 3 . 2 . 3 浸根 方 施 肥 ,每 6 6 7 m 增施 5 0 %氰 氨 化 钙 ( 石 灰 氮 ) 杀
r 一 要 爱 蕊 营 鼹 ——… … 一 — —
l
— —
E P I D EMI CPR EV E NI T ONA ND QU AR ANT I N E
和疫情扩大流行 。 3 . I . 2 轮 作 倒 茬
播种前 1 5 ~2 0 d ,育苗床 土用 9 5 %绿享 1 号 ( 恶 霉灵 )精 品 3 0 0 0 倍液 ,或 5 0 %氟啶胺 ( 福帅得 )悬浮
2 .陕西省韩城市棉花生产办公室,韩城 7 1 5 4 0 0 ;
3 .陕西省宝鸡市蚕桑园艺工作站 ,宝鸡 7 2 1 0 0 1 )
摘要 :介绍 了大 白菜根肿病的症状识别、传播途径及发 病条件 ,提 出了农业和药剂综合 防治措施 。 关键词 :大白菜;根肿病;防治
随着大 白菜种植年 限 的增 加,2 0 1 0年起 陕西省韩
Z, 一 1
● : I 薯 ^r
互髫
缭
鼹 …
…~ 一 _
- 一
EP I D EMI CPR EV E NZ T O NAND Q U AR A NT / NE
大 白菜根 肿 病 的症 状 识 别 及 防 治措 施
谢 欣 ,杜玲 娟 ,张 海林 ,杨 巧 艳
( 1 .陕西省韩城市植保站 ,韩城 7 1 5 4 0 0 ;
较 大 ,主 根上 的瘤大 多靠近 上部 ,球 形或近 球形 ,表 形成肿瘤;病菌在寄主细胞 内又形成大量休眠孢子囊 , 面 凹 凸不 平 ;侧 根肿瘤 很小 ,呈 圆筒 形或手 指形 ;须 根瘤 烂掉 后休眠孢 子囊进 入土壤 中越冬 。根 肿病病 菌 根肿瘤 极小 ,如 同高粱 粒,往往成 串,多达 2 0 余个 ;
喜 酸性土 壤,适宜发 病土壤 p H 值为 5 . 4~ 6 . 5 、土 壤 切 开肿瘤 可见类似 生姜 状 白色 幼嫩 组织,挤 压有 白色 温 度 为 2 0 ~2 5 ℃、 相对湿度为 6 0 %~ 7 0 %。 土 壤 中钙 、 液体流 出。 镁 、硼等微 量元 素不足 ,低 洼地 、连 作地及 水 改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