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认知训练在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医药2021年40卷第2期Gansu Medical Journal ,2021,Vol.40,No.2
·临床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

统计显示[1],我国患痴呆人数目前已超过900万人,居全球首位,预测还将持续上涨。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是痴呆症发展的重要过程之一,每年约12%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患者病情可出现加重而进展为老年痴呆症[2]。

目前MCI 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非药物干预成为MCI 临床治疗研究的热点。

六六脑康复系统是基于医生的诊断结果、患者年龄、教育背景、病史和多量表电子化脑功能测评等多重机制的算法,为患者生成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已被中国护理心理专业委员会写入为“认知训练师”职业技能考核标准。

本研究运用六六脑康复系统探讨计算机认知训练在老年MCI 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我
院特诊老年科120例老年住院患者,纳入标准:年龄≥60周岁;符合美国神经学会质量标准分会MCI 诊断标准[3];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失明、失聋及言语表达困难、脑卒中急性期、合并抑郁症、痴呆症及有精神障碍病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

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60~76岁,平均(68.15±6.40)岁,病程2~9岁,平均(6.31±2.05)年,受教育时间6~15岁,平均(10.28±3.41)年;研究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63~75岁,平
均(68.54±6.30)岁,病程2~10年,平均(6.41±2.08)年,受教育时间6~15年,平均(10.42±3.50)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成立项目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实施推进,2名医生指导评估干预方案,1名康复师负责运动处方,1名认知训练师与7名责任护士负责实施训练,患者认知干预措施包括:常规认知训练30分钟/日,5次/周,工作日10:30,训练期间保证光线充足,无噪音干扰;有氧运动30分钟/日,5次/周,运动前由医生评估病情后进行,康复师指导,护士全程跟进。

研究组在对照组训练基础上应用六六脑康复系统(南京智精灵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干预,使用前对科室相关护理人员进行该系统的意义及操作培训,该系统主要包含记忆力、注意力、灵活性、感知觉、计算推理能力等模块,训练师运用六六脑康复系统根据患者受损认知域生成的具体的训练项目进行个性化训练康复指导,每天训练1次,30min/次,5次/周,连续12周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基于本单位已开展使用的云随访系
统建立干预随访群,跟踪记录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用简易智能测试量表
(MMSE )、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变化(ADCS-ADL )、照顾者压力量表(CSI )得分及训练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其中MMSE 量表[4]总分0~30分,≥27分为正常,分数<27分为认知功能障碍(
21~26分为轻度,10~20为中度,0~9为重度);ADCS-ADL 量表[5]
总分0~54分,评分越高表明
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越好;CSI 量表[6]总分0~92分,分别从身体、心理与社会功能3个维度评估照顾者负担,评
计算机认知训练在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王玲徐春萍王韵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广东深圳518036
【摘要】目的:探讨计算机认知训练在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训练基础上应用六六脑康复系统干预,12个月后观察两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照顾者负担变化以及满意度、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研究组MMSE 评分、ADCS-ADL 评分均较干预前增高,CSI 干预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12个月后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干预期间均未出现训练相关不良反应。

结论:计算机认知训练有助于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并减轻照顾者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是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有效的干预方法。

【关键词】六六脑康复系统;计算机认知训练;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生活质量;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25(2021)2-0172-03
基金项目:深圳市卫生计生系统科研项目(项目编号:SZXJ2018074)第一作者:王玲,女,主管护师,从事老年护理工作。

E-mail :**************
172··
甘肃医药2021年40卷第2期Gansu Medical Journal ,2021,Vol.40,No.2
分越高表明照顾者负担越重,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28,信度较高;并于治疗12个月后采用本科室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满意度,总分100分,满意(≥90分)、基本满意(70~89分)、一般(50~69分)、不满意(<49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病例×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 )表示,干预前后比较采用成对t 检验、Wilcoxon 配对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MMSE 评分、ADCS-ADL 评分及CSI 评分变化干预前后对照组MMSE 评分、ADCS-ADL 评分及CSI 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 >0.05),研究组MMSE 评分、ADCS-ADL 评分均较干预前增高,CSI 干预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干预3、6、12个月MMSE 评分、ADCS-ADL 评分及CSI 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2.2两组满意度评价干预12个预后研究组满意度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2.3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均未出
现与干预训练相关的不良事件。

3讨论
MCI 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极早期阶段,患者以记
忆障碍为最显著特征。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7-8]
,65岁以上
老年人MCI 患病率为10%~20%,且MCI 患者患痴呆症风险是健康老年人的10倍。

据我院老年病科2017年初步统计,约56%以上的老年患者伴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也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积极的护理干预是提升MCI 患者认知功能的重要手段,目前各医院对MCI 患者开展的护理干预以面对面健康教育为主,尚缺乏规范化的干预周期与干预频率。

认知训练可有效延缓MCI 患者认知功能的减退进
程,2016中国认知障碍患者照料管理专家共识指出[9],
认知训练的实施建议每周5~6次,每次0.5~1小时,强调以患者为主体,时间和强度遵循个性化原则。

较多研究证实[10-11],计算机智能化认知训练是认知障碍患者护理干预的一种安全有效辅助方法。

六六脑康复系统是由脑科学家及临床医师联合研发的数字化脑评估训练系统,已获得国内40余家专业机构的认可。

刘锐芬

[12]
发现,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独立能力。

本研究将六六脑康复系统应用于老年MCI 患者的康复治疗中,结果显示,对照组各量表评分均无明显变化,而研究组MMSE 评分、ADCS-ADL 评分均较干预前增高,CSI 干预较治疗前降低;且两组干预3、6、12个月MMSE 评分、ADCS-ADL 评分及CSI 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该系统可明显改善老年MCI 患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并能减轻照顾者
负担,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
[13]。

姜财等[14]
研究证实,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可通过促进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静息态海马功能连接模式转变而改善认知功能。

本研究应用的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基于老年MCI 患者的认知损伤及其基本临床资料、医生诊断等信息全面评估后为患者自动生成精准、个性化的认知康复训练方案,在训练中通过丰富趣味的图像、色彩、声音及光学等环境的综合刺激,并与云技术、社交游戏形成相结合,从记忆力、注意力、灵活性、感知觉、计算推理能力等模块对患者进行认知训练,持续刺激活化大脑,促进神经网络和损伤区域功能的重建,减缓患者认知退化进程[15]。

同时,医务人员可以登录系统并查看和督促患者完成康复训练,也可以远程查看患者的训练
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 <0.05
组别n 时间MMSE 评分ADCS-ADL 评分CSI 评分对照组
60
干预前21.05±4.2962.58±7.4370.54±8.43干预3个月21.16±3.0565.25±7.6169.43±6.81干预6个月21.54±5.2764.70±6.0569.56±7.35干预12个月
22.78±3.4066.48±5.5168.62±7.64F 2.067 1.0090.941P
0.5410.8160.257研究组
60
干预前21.03±4.1662.49±7.37
72.38±8.16
干预3个月23.57±3.39*66.37±8.21*65.49±7.35*干预6个月24.34±1.52*69.24±7.07*57.26±6.33*干预12个月
25.28±2.75*
72.79±5.37*45.08±5.19*
F 5.284 4.3957.262P
0.027
0.016
<0.001
表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MSE 评分、ADCS-ADL 评分及
CSI 评分比较(分,±s )
组别n 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对照组6019(31.67)26(43.33)15(25.00)45(75.00)研究组
60
37(61.67)
19(31.67)
4(6.67)
56(93.33)χ27.566P
0.006
表2两组患者干预12个月后满意度评价[例(%)]
173··
甘肃医药2021年40卷第2期
Gansu Medical Journal ,2021,Vol.40,No.2
(上接第166页)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60-171.
[2]李趣娥,曾璞,肖建光,等.50种中成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适用性
试验及结果分析[J ].药物分析杂志,2017,37(12):2214-2223.[3]孙莺,郭朝晖,宋京都.8种医院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J ].中
国药事,2014,28
(8):839-842.[4]吴宏扬,袁巍.建立5种医院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J ].中国卫生
标准管理,2018,9
(24):70-73.[5]杨晓莉,李辉,马英英,等.中国药典2015年版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
检查:微生物计数法解读[J ].药物分析杂志,2016,36(6):1101-1107.[6]杨晓莉,李辉,马英英,等.中国药典2015年版非无菌产品微生物
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解读与对策[J ].中国药师,2016,19(4):748-752.
[7]胡昌勤.药品微生物控制现状与展望[J ].中国药学杂志,2015,50
(20):1747-1750.
[8]倪玉佳,朱文静,戈煜,等.复方硝酸咪康唑软膏微生物限度检查的
方法学验证[J ].药学服务与研究,2019,19(6):407-412.
[9]方李,张心悦,吴晶晶,等.13种软膏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验证
探讨[J].中国药师,2014,17(9):1580-1583.
[10]陈静,严佳,钟桂香,等.6种医院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
试验研究[
J ].药学实践杂志,2019,37(6):527-531.[11]马仕洪,刘鹏,杨利红,等.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中
加菌方式的实验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2018,38(5):877-882.[12]王瑞荣,戴震.四黄软膏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的验证[J ].中国药物
评价,2019,36(5):363-367.
[13]李亚楠,李甜甜,沙淼,等.医院胶囊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
立及结果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0,20(2):228-231.[14]李翔,黎春彤,王晶,等.医院耳鼻制剂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的建立[J ].
中国医药导报,2018,15(34):23-26.
[15]曾蔚欣,刘敏,刘俊丽,等.医院制剂水合氯醛口服溶液微生物限度
检查方法的建立[J ].中国医药导报,2019,16(15):96-99.
[16]佘凡,许占鸽.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误差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J ].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8):100-102.
(本文编辑:时海英)
参考文献
[1]贾建平,李妍.中国痴呆的现状和未来[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20,
53(2):81-84.
[2]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写作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
师分会认知障碍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五):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与治疗[J ].中华医学杂志,2018,98(17):1294-1301.
[3]Petersen d cognitive impairment as a diagnostic entity [J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4,256(3):183-194.
[4]Folstein MF ,Folstein SE ,McHugh PR.“Mini-mental state ”.A practical
method for grading the cognitive state of patients for the clinician [J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1975,12(3):189-198.
[5]Iijima S.Disability assessment for dementia (DAD ),Alzheimer's dis -
ease cooperative study-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CS-ADL )[J ].Nihon Rinsho Japa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1,69(Suppl 8):
471-474.[6]
Tobinson BC.Validation of a caregiver strain index [J ].J Gerontol ,1983,38(3):344-348.
[7]Petersen RC.Clinical d cognitive impairment [J ].N Engl J
Med ,2011,364
(23):2227-2234.[8]Manly JJ ,Tang MX ,Schupf N ,et al.Frequency and course of mild cog -
nitive impairment in a multiethnic community [J ].Annals of Neurology ,2010,63(4):494-506.
[9]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认知障碍分会,认知障碍患者照料及管理专家
共识撰写组.中国认知障碍患者照料管理专家共识[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35(10):1051-1060.
[10]韩晔,刘敏,周盛年,等.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执
行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8,40(7):544-546.
[11]张孙鑫,何永生.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认
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9,18(1):98-101.[12]刘锐芬,周晶,曾庆,等.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的效果
[J ].广东医学,2019,40(10):1401-1404.[13]王丽娟,刘欣,王红霞,等.计算机辅助训练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
干预性研究[J ].中国康复,2019,34(9):473-476.
[14]姜财,杨珊莉,黄佳,等.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
能恢复的影响及其机制的fMRI 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9):911-914.
[15]胡艳群,张立力,钟薇,等.自适应认知训练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
障碍患者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7,28(16):2624-2627.
(本文编辑:时海英)
状态,调整训练方案,可极大的提高患者训练依从性,减轻照顾者照料负担。

本研究还发现,干预12个预后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干预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表明应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可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且该系统干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计算机认知训练有助于老年MCI 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并减轻照顾者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是老年MCI 患者康复治疗中有效的干预方法,值得应用推广。

1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