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材解读与重难点突破13.3比热容专项练习(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内能
第3节比热容
教材考点梳理
一、比热容(c)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降低)时所吸收(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降低)温度的乘积之比。

用符号c表示。

(比值法下定义)
2.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 -----J/(kg·℃)
3.物理意义:
(1)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本领的物理量。

(2)也可以这样理解:物质比热容越大,温度越不容易改变。

比热容越小,温度越容易改变。

4.性质: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5.水的比热容及应用:
(1)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表示:
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2)水的比热容最大:
A.水吸(放)热本领强,所以用水做冷却剂或取暖介质。

如:热机用水冷却发动机。

暖气片内用热水供暖。

B.水的温度很难改变,对生物起到保护作用。

如:在炎热的夏季,农作物没有被晒死。

修建人工湖调节气温。

6.利用比热容解释生活现象:
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变化小。

二、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 实验主要仪器及作用:
(1)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2)停表:记录加热时间。

(3)温度计:测温度。

(4)搅拌器:使物质受热均匀。

(5)完全相同的热源:保证相同加热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

2. 装置的安装顺序:自下而上。

3.实验方法:
(1)转换法: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判断吸热多少。

(2)控制变量法:控制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

或者控制质量和吸热多少相同。

4. 物质吸热多少的判断方法:加热时间越长,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

5.实验方案:
方法一:让等质量的水和油吸收相同热量(即:加热时间相同),比较物体升高的温度,升温快的比热容小。

方法二:让等质量的水和油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即:加热时间长短),吸收热量多的比热容大。

6.实验现象:
方法一:质量相等的油和水加热相同时间,油比水温度升高的快(即:油温度变化量大,升温快)
方法二:质量相等的油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油比水加热的时间短(即:油比水吸收的热量少)
7.实验结论:
(1)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量越小的物质,吸热能力越强。

(2)升高相同温度,加热时间越长的物质,吸热能力越强。

即:水和油的吸热本领不同,水的吸热本领比油强,即水的比热容比油大。

8.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
(1)冷却剂的选取。

(2)暖手宝的应用。

(3)调节气温。

(4)解释内陆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的原因。

(5)培育秧苗时,夜晚向田里灌水。

三、热量的计算
1.公式:Q=cmΔt
(1)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Q吸=cmΔt升
(2)物体温度降低,放出的热量:Q放=cmΔt降
(3)Δt表示温度变化多少:Δt升=(t2-t1)
Δt降=(t1-t2)
▲敲桌子:“升高了”不等于“升高到”
(1)写出变形公式:c= ;m= ;Δt= 。

(2)单位:特别提醒质量一定要用Kg。

(3)另外,求质量时常用到单位换算:1mL = 10-6m3, 1L = 10-3m3;
2.热平衡方程:若不计热损失Q吸=Q放
也就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如果不考虑热量损失,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重难点突破
1、关于比热容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B.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也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C.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比热容也越大,比热容与热量有关
D.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它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2、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
A.9∶2
B.2∶9
C.1∶2
D.2∶1
3、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
C.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大
D.“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水的比热容比较大,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水的这个特性的是()
A.供暖系统用循环热水来供给暖气
B.用水作为机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C.炎热的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水降温
D.春天农民育秧时,傍晚向秧田里灌水
5、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海水却很凉爽;傍晚,沙子很宽凉了,但海水却仍然暖暖的。

同样的日照条件下,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的原因是()
A. 沙子的密度比海水的密度大
B. 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大
C. 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小
D. 沙子的质量比海水小
6、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升高的温度
大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
C.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
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 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7、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1)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___________、初温都相同的水
和煤油(选填“质量”或“体积”)。

(2)实验中选择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可以认为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
油______相同,然后比较______的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的。

(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水和煤油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
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_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因此“暖手宝”中装的储热液具有的比热容______。

(选填:“较大”或“较小”)
(4)已知水的比热容为J/(kg·℃),由图像可得煤油的比热容为_____J/(kg·℃)
8、一容积为500mL的小水壶装满了温度为20℃水,在电磁炉上加热到水沸腾,(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求:
(1)水的质量是多少?
(2)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热量、物质的质量等改变而改变。

2、答案:A
解析:由题意知,比热容之比是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升高的温度是1:1根据Q=cm△t,得m=Q/c△t,得质量之比是9:2,故选A 。

3、答案:D
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故A 错误;
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不一定降低,比如晶体的凝固过程,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不变,故B 错误;
C.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跟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一桶水、一杯水的比热容相同,故C 错误;
D.“酒香不怕巷子深”是一个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 正确。

故选:D 。

4、答案:C
5、答案:C
解析:海水比沙子的比热容大,因此,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沙子温度高,海水温度低,故C 符合题意。

故选:C 。

6、答案:B
7、答案:(1)质量
(2)吸收的热量;升高的温度
(3)水;较大
(4)32.110⨯
解析:(1)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在该实验中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

(2)实验中选择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根据转换法可知,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第2种方法,然后比较升高的温度的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的。

(3)根据绘出了水和煤油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现象可知,加热5分钟,水升高的温度为: Δ301020t =-=水℃℃℃;
煤油升高的温度为: 501040t ∆=-=煤油℃℃℃
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第2种方法,则水的吸热能力更强,因此,“暖手宝”中装的储热液体具有的比热容较大,根据Q cm t =∆,相同质量的水降低相同温度时放出的热量较多;
(4)根据Q c m m t
=∆可知,在质量和吸热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成反比,故煤油的比热容:33
Δ20 4.2J/(kg )J/(kg )10 2.110Δ40t c c t =
⨯==⋅⋅⨯⨯⨯水水煤油煤油℃℃℃℃. 8、(1)0.5Kg ;(2)1.68×105 J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