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脱毒苗繁育原种的生产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脱毒苗繁育原种的生产技术
近年来,定西市政府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全市培育的第一大主导产业,已成全国三大马铃薯集中产区之一,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之一。

但是在脱毒种薯的生产技术上还是沿用传统的逐代繁育方式,本文是研究马铃薯脱毒苗繁育原种的生产技术。

一、脱毒苗及试管苗的繁育
1.试验材料。

试验在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设施大棚内开展,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抗病性强、无病毒的陇薯3号优良种苗为材料,以消毒后的蛭石为主要基质。

2.脱毒苗及试管苗的繁育。

选用适合安定区当地种植的抗逆性强、视觉观察无明显病毒的马铃薯优良植株做种源,经过茎尖分生等一系列技术措施脱去植株中的病毒,选出经过病毒检测无毒的种苗,再对无毒母苗通过组织培养进行繁育。

(1)选择优良品种。

在无黑胫病、青枯病和晚疫病害的地块,选择长势好、高产、无病斑、抗旱抗病性强、适应不同环境能力强的真实品种。

(2)茎尖分生脱毒。

将筛选的优良植株薯块放入微通风的室内打破休眠期,在22℃条件下催芽,选取长到1.5cm左右的芽进行剥取。

为提高脱毒苗的生产质量,在茎尖剥离时尽量剥的越小越好,培育再生苗同时编号。

(3)进行特异性、稳定性等品种真实性测试,并结合田间品种特性评价。

包括实验室检验,田间检验以及田间小区种植检验。

二、第二代种薯生产
第二代种薯即原种的繁育,是在人工隔离的温室或网棚内进行原种的繁育生产。

将扩繁生产的试管苗,移到与外界条件接近的炼苗棚炼苗,待顶叶展开后,挑选出叶色深绿、健壮的试管薯移植到防虫网棚中。

1.移栽前的准备
(1)炼苗因脱毒苗定植后的环境与原环境差别很大,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但其生理、形态、解剖特点容易引起植株死亡。

定植前对脱毒苗进行炼苗,则会大大提高成活率。

①炼苗的方法一般是在定植前7d左右,将组培苗移送到接近外界条件的炼苗室,
在自然光照下培养,尽量让其多照阳光,有明显的昼夜温差变化,逐步加强
通风。

5d后再打开培养瓶盖子,使瓶中湿度进一步降低,2d后移苗定植。

②炼苗的效果通过一周左右时间的炼苗,瓶苗的形态、生态、生理发生适应性变化,即植株干物质(糖、蛋白质)含量和细胞液浓度增加;叶片角质层开始形成和加厚、组织纤维增加;叶肉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气孔可以关闭和开放;茎杆的机械组织逐渐产生和加强。

炼苗后的幼苗叶片肥厚浓绿,茎秆粗壮,具有较强的耐寒、耐热、耐旱、耐风能力,为定植后适应温湿度变化、冷热空气交换、断根失水等环境条件奠定基础,从而提高瓶苗定植成活率。

(2)防虫网棚的搭建可利用日光温室搭建钢架式的防虫遮阴网棚,为防止蚜虫等传播病毒的媒体进入网棚,可在棚上覆40目以上的防虫网。

(3)整理棚地和苗床用砖砌成宽1.2米,深18cm,长度随棚长的畦块。

畦内底面平铺一层薄膜,然后将以蛭石为主的基质平铺于畦面。

(4)营养基质的配制以消毒后的蛭石为主要基质,用2kg的硫酸钾作基肥,加入2kg磷酸氢二铵和2kg腐熟发酵好的鸡粪/m3,为防地下害虫,应与基质混匀拌入辛硫磷颗粒,然后将该基质均匀铺垫到砌好的畦中,厚度约8cm左右,在试管苗移栽前7d,为使基肥与基质融合一体,防止有未拌匀的基肥烧苗,要用微喷浇透浸水。

(5)消毒苗床第一次使用苗床移栽脱毒苗前要喷洒50%的多菌灵消毒苗床,已经使用过的苗床用40%的甲醛100倍液消毒,喷洒消毒液后覆上薄膜闷薰一周左右,揭膜晾几天后待用。

2.试管苗移栽。

脱毒(试管)苗接种后18d,生长到10cm左右,待植株叶色深绿,叶片肥厚即可移栽。

一般情况下,4月上旬定西地区的日光温室就可移栽,5月份时大田网棚可移栽。

3.水肥管理
(1)温湿度定植后,要严格控制棚内的温湿度,一般在移栽后的6-7d苗子会生新根,此时温度要控制在23-26℃,块茎膨大期温度一般控制在17℃左右。

苗床基质应经常保持潮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

(2)肥料苗前期要用配制的全营养液进行施肥,苗弱时用0.1%的磷酸二氢钾和0.2%的尿素及少量的葡萄糖液叶面喷施,一般营养液和清水交替浇。

30d 后可采用尿素、磷酸二铵等化肥代替营养液,以少量多次低浓度为原则。

进入结薯期时行间要开沟补肥一两次,每次可施撒可富和尿素12kg。

施肥后,为防烧苗,要用清水冲洗叶面上的肥料。

(3)覆土在苗高8-10cm时,均匀覆土2-3cm厚,垄面不见薄膜为宜,
覆土后及时浇水。

待苗子长高到15cm后,要进行二次覆土2-3cm,增加壟面覆土的厚度,结合覆土可增施氮肥和钾肥。

两次覆土既可防止薯块出现”露头青”,又可增加结薯层数,提高产量。

4.防治病虫害。

从移苗后10d开始进行病虫害的防治,7d一次,为抑制病虫害的耐药性,每次要用不同的药剂处理。

常用的杀菌剂有百菌清、农用硫酸链霉素、抑快净等。

以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发现带病植株,应及时给予喷药防治严重者拔除远离田间销毁。

5.收获。

在生育期后期,停止水肥供应,割取露地茎叶带离田间,防止茎叶上的病毒转移到块茎上,待75%以上植株茎叶变黄时及时进行收获。

收获后在田间将原种按薯粒大小分级、数粒,装入网袋,吊牌注明品种名称、入库时间和产地。

用作一级种薯的薯粒要在阴凉地晾3d,储藏库在种薯入库前消毒处理,可用高锰酸钾和40%的甲醛熏蒸。

储藏库相对湿度85%左右,温度控制在3℃左右。

要定期翻拣入库后的种薯,如有烂薯和病薯,应尽快挑拣出库、以免影响其它种薯的质量。

三、结语
采用试管苗直接移栽温室大棚隔代生产第二代薯(原种),操作程序简单,易于管理,最主要的是节省了繁育第一代种薯(原原种)的时间和成本。

用脱毒苗直接生产第二代薯(原种)与利用第一代原原种生产的原种相比,遗传病更少;在利用价值上,可将三分之一的原种大薯(直径大于4cm)当商品薯来出售,其余三分之二的原种种薯可在异地气候凉冷、海拔高、早晚气温相差大的异地生产繁育一级种薯。

这种方法可减少反复多次扦插引起病毒和其它病毒的传染。

参考文献:
[1]定西市农业局.走向世界的定西马铃薯[EB/OL].(2007-09-28).http://.
[2]戴素英,董文琦.2002.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直接移栽结薯研究.中国马铃薯,16(6):342-343.
[3]常瑛,李彥荣.2012.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繁殖及温室移栽技术研究.湖南农业科学.(17):43-45.
[4]刘卫平.2014.马铃薯脱毒苗无主要病毒材料的检测.农业科技通讯,(11):77-78.
[5]张丽,聂峰杰,张国辉,等.2015.3种检测方法在脱毒种薯病毒检测中的应用及检测效果比较.西北农业学报,24(7):119-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